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美術說課稿(15篇)

說課稿2.09W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說課稿(15篇)

美術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基本思路

a、本課的教學主要是圍繞民間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從瞭解民間美術與普通人的生活之間的重要關係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入手,讓學生認識到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勞動人民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作品,這些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其他美術作品相比毫不遜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2.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

3.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4.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民間美術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它是一種自發性的美術形式,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積累中,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願望,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美術門類。

本課主要圍繞中國的民間美術這一主題來展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從而能夠自覺地保護這一傳統。教材通過大量的圖片和一些深入淺出的論述,向我們分析了民間美術的內涵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首先指出,民間美術紮根於人們的具體生活,甚至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與人們對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願望密切相關。在這方面,教材就民間美術的種類以及與生活的關係列舉了若干圖片,目的是讓學生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材進一步指出民間美術的價值:

①它是研究民俗的重要途徑;

②它體現著勞動人民質樸、自然的創造力,有著專業美術不可替代的價值;

③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為人們帶來一些風格獨特的生活用品。

④它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它是藝術家們重要的靈感源泉之一。

接著,教材又進一步深入分析了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以及它們的內涵,列舉並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項。

2、教學目標

理解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係;瞭解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認識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瞭解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a .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b.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瞭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展美術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可以找一些錄影資料來給學生觀看,尤其是關於本地民俗的資料片。或者找一些教材中所列舉的一些中國現代導演拍攝的電影中涉及到民俗與民間藝術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所具有的巨大價值。讓他們在體驗中意識到民間美術的重要價值。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美術的重要門類,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認識並且注意保護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和形式。

可以建議學生分小組來完成,去圖書館查詢本地區的資料或者詢問一些長輩。如果條件允許,在本地區又有很有特色的民間美術形式被保留下來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集體活動的形式來進行現場調查與體驗。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製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後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學生對本地民間藝術耳聞目染較瞭解。但對其它民族民間藝術瞭解甚少。

2、心理調節的方法指導:,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製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後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3、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瞭解民間美術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促使他們瞭解多種美術形式。引導學生製作一些簡單的作品,提高他們的興趣。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的選擇及依據:主要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思考能力。

理論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四、教學程式

創設問題情景匯入、激發興趣誘發探究

美術說課稿2

國小美術說課稿,各位老師:

早上好!今天我說的是浙美版第七冊第七課《線條的魅力》。根據說課的要求,我將從下面五大板塊進行今天的說課。

首先我來說說第一個板塊:對教材的理解。

開啟《線條的魅力》這一課,我深深感受到了線條所帶來的情韻,所帶來的魅力。斑馬身上那黑白相間的自然曲線給我帶來了韻律美和裝飾美,綴滿露珠的蜘蛛網給人飄逸連綿纖細雅拙的韻味。讓不得不驚歎大自然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走進《線條的魅力》世界,我發現這一課是屬於造型表現課,它是一堂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在第六冊第10課我們已學習了《跳舞的點和線》,學生已經認識了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波浪線、螺旋線、弧線等,這一課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線條的表現力,學習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體會、認識到線條這種造型語言的魅力。並且我想通過本課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線條的表現力,引導學生在觀察、分析、嘗試怎樣使線條能動起來的遊戲般的學習活動中,對美術造型活動產生興趣。

因為在本節課後面又安排了同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風兒吹過》、《生長的植物》等課,這幾節課主要也是通過線條這一造型語言來表現畫面,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基於以上的解讀,根據教材特點,結合我們農村四年級學生實際情況,我將本課安排為一課時完成。根據新課標對國小美術教學提出的“既重知識與技能,又重過程與方法,更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既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又主張合作與探究”等方面的要求,並且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為本節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1、發現自然、生活中千變萬化的線條,通過仔細觀察,認識不同姿態的線條,體會線條的美感特徵及其在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產生的視覺效果;通過教學掌握折線、曲線、交叉線等以及不同線形,如長、短、細、疏、密等不同線形的變化,理解線的美感特徵。通過觀察、體驗、感受、瞭解感悟各類線條的表現力,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

2、瞭解線條的各種形狀、線形的變化及線條組合的黑白灰層次,能用線條進行簡單的構成練習。

3、通過觀察畫家用線條表現的作品,初步體會畫家在作品中體現的不同情感,認識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我認為最能體現課題目標的部分就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部分,抓住重點就能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而一般重點部分往往就是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對圖片、畫面的分析,能體會線條的美感,瞭解各種線條的形態和線條組成的紋理。難點確定為:嘗試畫出長、短、粗、細、疏、密不同變化的線,畫面中線條黑白灰層次的組織。

下面,我來說說第二大板塊:教學策略。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美術課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針對國小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本堂課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1、自主探究學習法:

在教學中,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訓練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課中,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嘗試、在探索中創新,三次課中創作小練習,讓學生在自我嘗試中對線的運用方法進行探究和感悟。

2、演示法: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了與線條相關的資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讓全班學生都能用多種感官感知到演示物件。將學生每一層次的作品進行展示,進行創作方法的引導。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還運用了合作學習發、啟發法、練習法、評價激勵法等等方法進行教學。

第三大板是說說教學準備:

塊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課能否順利地實施教學,完成教學任務,課前準備十分重要。我在課前應根據本堂課的教學過程需要製作好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學生應在課前準備好鉛筆、彩色筆。

接下來,我來說說第四大板塊:教學程式。我分為7個環節來說明。

第一個環節:激趣匯入——大膽地畫線,初步瞭解線的種類

我先發給學生三張紙,請學生用其中一張,大膽地畫線。比比誰的畫的線又多又有變化,引導學生巧妙地運用手中的工具,使學生有了著手錶現的衝動,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

接著展示學生作品,總結線的形態變化:線有粗細、長短、曲直的變化。

然後出示“十八描”介紹:古代十八描中運用十八種形態不同的線來描繪衣服的褶皺,緊接著揭示課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線的世界。

第二個環節:探究學習——感受生活中的線條,進一步感受線的美感

我先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線,再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自然界中的景物,運動中的線。如蜘蛛網、掛麵、梯田、煙花、貝殼、斑馬、綢帶、瀑布等。

接著請學生重點觀察印象最深的圖片中的線,提醒學生用上合適的工具來畫這些線。然後再次展示學生作品,感受不同的線給人的不同感覺。如表現掛麵、梯田的弧線給人柔和的感覺,表現建築物的直線給人堅硬、挺拔的感覺。

表現瀑布、綢帶的曲線給人帶來舞蹈的動感。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從視覺上進行細緻的觀察,從而進一步體會到線的魅力,學生在臨摹中感受線條的不同形態給人的不同的感覺,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線條的組合方式,從而突破本課的重點。

第三個環節:欣賞線描作品,感受線條的變化

我先用課件出示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讓學生猜猜它是由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線來進行裝飾的,探究線條的不同組合方法,學生在明確不同的方法之後,請學生用用不同的線條進行組合方式畫線。接著展示部分學生作品,進行互評、生評、師評。在此,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發揮,在學生的進一步創作中,發現線的組合方式和規律。

第四個環節:欣賞大師作品,感受大師的風範

課件出示克利的《奔流》、畢加索的《牛》、卡門系列、凡高的《星空》等作品,使學生初步體會畫家在作品中體現的不同情感,認識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從而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第五個環節:分析線條組合的黑白灰層次

課件出示幾幅同齡人的線描作品,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覺得哪一幅畫面的黑白灰組合得最有變化?通過畫面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線的組合的運用應該是有度的,如何畫出畫面的黑白灰層次,在對比欣賞中,去進行探究,如線的密、重疊、加粗可以產生黑塊面的效果,是難點得以突破。

第六個環節:學生創作,作業展評。

基於以上的學習,要求學生用各種各樣線的組合給花瓶或其它形象進行裝飾,並注意線的粗細、虛實、曲線的變化及畫面的黑白灰對比。在作業設計上,我讓學生用長、短、粗、細、疏、密不同變化的線,給花瓶或其它形象進行裝飾,組織成一幅具有一定規律而又具有線條美感的裝飾畫。學生在痛快自由的線條排列組合中體會了線條變化的魅力。為了激發學習興趣,將若干學生的作業在黑板上展示,給學生美好愉悅的視覺感受。緊接著讓學生對作業互相進行評價交流,這樣,不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分享勞動成果中獲得成就感和學會繪畫技巧。

第七個環節:課外拓展

作品展示完畢,我告訴學生,線條不僅能看到、畫出,還能聽到,讓學生聽一段節奏有舒緩和激烈之分的鋼琴曲,再次使學生感受到線條是有生命的,它的魅力是無限的。

最後,我來說說第五大板塊:板書及教學評價。

我這課的板書是這樣的:這個板書這樣的板書設計可以使人賞心悅目,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從而在頭腦中形成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有助於學生把握教材的重點,理解教材的難點,便於學生記憶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板書:

《線條的魅力》

線條形態:學生作品展示區

線條組合:長、短、粗、細、疏、

美術說課稿3

一、設計意圖

《可愛的小豬》是根據年級組課題《幼兒泥工技能學習和創造力協同發展的實踐與研究》,並結合本班幼兒興趣特點及發展水平設計的一個生成活動。通過《可愛的小豬》這個活動,讓幼兒在團一團、搓一搓、壓一壓、捏一捏的過程中,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感受、體驗創造美的快樂和自豪。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年級組課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和教學重、難點,設定以下的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橡皮泥搓、團、壓等技能表現小豬的基本造型。

2.體驗泥工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我把目標中運用捏、搓等技巧做出各種姿態的小豬作為活動的重點。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偏小,小肌肉不發達的特點,我把熟練掌握捏、搓這兩樣技巧作為活動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根據新《綱要》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空間,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應以幼兒的自主參與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到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作品形象的情感和快樂。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棉籤若干。

知識準備:瞭解小豬的生活習性。

四、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幼兒發展狀況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地指導。

1.遊戲情境法:通過歌表演《小豬睡覺》,萌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引入到活動的氛圍中。

2.教師講解示範法:因為幼兒的操作技能是在逐步提高的過程中,雖然幼兒已有一些操作技能,但是要隨心所欲地製作出藝術作品來,還需要教師的指點、講解和啟發。如:師生共同瞭解對各式服裝的製作方法和材料,教師作適當的講解和啟發。

3.激趣法;根據幼兒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通過觀看作品展覽會,從而激發幼兒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求知慾望,使幼兒已有的審美經驗得到擴充套件、啟發,以最終的藝術創作作好鋪墊。

五、說活動設計特色

1.創設豐富、多元的活動環境氛圍。

幼兒的智力是多元的,為幼兒創設的環境也應當提供各種得以表現的機會和條件,因此,本次美術活動中融入了很多元素,符合小班幼兒教學本身的需要。

2.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性"。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美術領域的目標。本次活動的設計思想始終圍繞著一個"趣"字。因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無時無刻為孩子服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逼真的場景,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通過情境表演、畫面欣賞讓幼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3.活動形式凸顯遊戲性。

新《綱要》的精神"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指出了我們在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時,應該以遊戲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幼兒年齡越小,遊戲對他們成長的作用就越大。在小班教學活動中,將適宜的遊戲與相應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使幼兒能輕鬆愉快地獲取知識經驗,感受美術活動的快樂,培養對泥工活動的興趣。因此,為完成活動目標,我將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在本次活動中,從匯入活動歌表演《小豬睡覺》到傳授泥工技能中游戲兒歌的運用以及活動評價時組織幼兒參觀作品展覽會等遊戲的運用,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為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美術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注重幼兒的興趣和終身教育是我活動的兩大特色。幼兒園是現代幼兒生活學習最為熟悉的環境之一,活動開始我就從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情感態度著手,注重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培養幼兒的興趣。有了這種興趣才能讓幼兒對下面乃至今後的藝術活動保持積極的心態,這種心態對幼兒以後的工作學習都是會有影響的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活動中要求幼兒手腦眼並用的活動起來,《綱要》對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是: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以往我們的美術活動基本是以幼兒單獨進行創作的形式來進行,忽略了美術活動中幼兒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畫的關鍵是要作畫的人之間默契的配合。這中配合說簡單也不簡單,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說難也不難只要幼兒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難完成。在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集體作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中就讓幼兒手腦眼結合協調並用的,它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其潛移默化性,是比較適合幼兒。這樣既能面向全體又能保護好他們對藝術表現的積極性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活動中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對幼兒表達出現困難的地方加以點撥。使每個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參與到活動中。

說教材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激發興趣;賦予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蝴蝶是幼兒常見的、喜愛的一種昆蟲,許多幼兒都有過抓蝴蝶的經歷。美麗的蝴蝶能讓幼兒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能激發幼兒產生表現美的慾望。此內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教學內容來教學。通過欣賞範畫中美麗的蝴蝶,激發幼兒畫蝴蝶的慾望。二、說教學目標: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幼兒只有對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驗,依據這一教學理論及對幼兒平時的觀察,發現幼兒在結束了前一節關於設計馬路的課程後,幼兒提出:“馬路太空了。”於是我就啟發幼兒能夠添點什麼東西,幼兒發揮想象講出了許多,藉著幼兒的興趣,找了大家都同意的主題“汽車”進行活動。在之前,幼兒已學會了幾種汽車的畫法,在日常生活中看見的汽車還有很多。本課時讓幼兒畫馬路上的汽車,可以擴充套件幼兒的繪畫視眼。幼兒在掌握畫幾種汽車的基礎上,通過比較,畫出其它型別的汽車,並想象畫出新型的汽車,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

《綱要》中多次提到,要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體現成就感。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表現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水平上。這種興趣容易轉移,也易於波動。因而激發興趣需要貫穿始終。

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物件,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

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然而對於城市的大班幼兒來說,孩子缺乏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真實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這種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徵以及它的象徵。而這些恰恰正是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的經驗基礎。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習,對於幼兒來說是空洞乏味的,美術欣賞教學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之前,我認為幼兒應該豐富的經驗可以包括:色彩、線條、構圖等美術欣賞要素方面的經驗,這一點大班幼兒已逐步積累;另外教師要幫助幼兒認識向日葵這種植物,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知識經驗。那麼我相信在幼兒擁有了如此豐厚的經驗之後,他們的欣賞活動會更加生動獨特。……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的以上設計思路我制定了情感、認知、技能等三方面內容的目標。

第一點是:通過活動,激發幼兒表現藝術美的興趣。萌發幼兒樂意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的情感。第二點是:在活動中讓幼兒明白協調好與同伴合作關係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初步的合作協調能力。第三點是: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設計造型各異的建築並嘗試協作完成一件作品。

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綱要》中也曾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所以我把第一點作為我活動的重點。這條目標將會體現在我整個活動當中。孩子是充滿好奇心的,我會抓住這一特點讓活動以不同於常的形式出現。比如:我會在課前帶孩子們玩“我設計的幼兒園”的建構遊戲,讓他們對幼兒園建築有大概的瞭解。然後,演示各種不同造型的幼兒園建築進一步引起他們對繪畫的興趣。而繪畫時不是單一的想象而是手腦眼多種感官結合來進行。這樣,讓他們在新奇之餘會跟著不自覺的豐富、積累經驗。第二點是認知方面,雖然大班幼兒的美術技能掌握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其小肌肉群發展還不夠完善。況且,幼兒的身體協調性也不夠所以要通過協商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件作品是有些難度的,所以就把他當作一個具體目標來執行。並且意識到,原來我們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表現我們生活中的美。第三點是我活動的難點。由於整個繪畫是靠小組合作完成的是與合作伙伴間配合好與否密切相關的。活動中難免發現問題。這時必須讓幼兒學會解決這問題,其中的道理是幼兒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時時會用到的也就是說可以被幼兒持續所用的。因此我把它當作難點來執行。具體繪畫中我不會強調幼兒所設計造型的規範性及準確性,而是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在觀看教師的演示指導後,憑藉自己的經驗與同伴適當的商量交流來嘗試完成一件合作設計畫。將他們現有的理解、想象引導到更深的方面,進一步表現創造的慾望和熱情。

三、教材選擇與分析

現行的《綱要》要求我們所選的教育內容是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來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而《希望幼兒園》這一美術活動正符合了這一要求。就大班幼兒而言,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心理活動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現更為明顯。觀察力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具體形象性思維較為成熟,而抽象邏輯性思維則處於萌芽狀態。簡單地說他們的好奇心已不再僅僅是看別人表演而是想通過自己親身的實踐來得以滿足。幼兒已有了一些生活經驗和相關的技能,在這個時候,需要老師積極的引導幼兒去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並把它們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讓幼兒瞭解生活中還有許多與他們一樣大的小朋友需要大家的幫助等等,這些都是幼兒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美。活動中激起幼兒為他們設計一個漂亮的幼兒園的願望,進而讓幼兒在關心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驗溫暖,獲得快樂。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從而激發了他們潛在的求知慾。同時幼兒能充分展開想象通過說說、畫畫使他們的表現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是需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的,這時繪畫的人手眼要協調而與其配合的人動作也應是協調好的。活動中選擇了“合作畫”這種集體創作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習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時也讓幼兒瞭解生活中還可以用許多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生活中的美。雖然,這樣的繪畫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卻為他們提供了一次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機會,由於教材難易度恰倒好處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所以使整個活動成為他們滿足自己求知慾,讓他們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同時也自願自主的情況下達到掌握某種技能的遊戲過程。這也正是響應了《綱要》在藝術領域內容選擇中提出的能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的要求。

四、說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應教學的需要,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首先,要求幼兒在課前已有“我喜歡的幼兒園”的建構遊戲活動經驗;其次,通過家園共育活動方式,邀請家長一起配合讓幼兒簡單瞭解貧困地區孩子的生活情況及有關幫助他們的愛心活動資料蒐集。這樣,讓幼兒獲得相關的生活經驗,為激起幼兒合作創作畫《希望幼兒園》美術活動做鋪墊。藝術來源於生活,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集中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幫助幼兒瞭解幼兒園的相關建築,為幼兒參與本次活動課前知識技能的做鋪墊。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圖片和創設一個為貧困地區小朋友設計一間《希望幼兒園》的主題情景來貫穿活動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遊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張全開的圖畫紙,油畫棒等學習用具。

完成一次教育不是一節課一個活動就可以了的,而是與其前延後續密不可分的,所以課前知識的滲透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另外,藝術氛圍濃否對藝術活動的進行是有一定影響的。因此,要創設一個理想的作畫空間讓幼兒能輕快愉悅的進行作畫。首先應有一個足夠大的幼兒合作畫的場地空間,然後還要準備適合進行本次活動的輔助材料和用具。當然,好聽的音樂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繪畫時放一些幼兒熟悉的極富表現力的音樂,幫助幼兒再現一些生動的形象是能激起幼兒想象的。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照片、圖片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匯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匯入課題後採用了“啟發性提問法”,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並思考,激發幼兒參與創作的興趣。最後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同時採用展示法,通過幼兒展示自己及欣賞同伴作品的過程中,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表現能力逐步充滿信心。其中也通過了幼兒間的互補學習等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整個活動的前部分是老師與幼兒的互動,充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活動中老師為激發幼兒說的慾望和熱情,積極創設了一個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本領的情境,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不但有師幼的互動,主要還是幼兒與幼兒的互動,活動中老師鼓勵幼兒帶著自己的思路,大膽去探索、嘗試、合作創作。我認為整個活動的指導難點是如何在創作活動中鼓勵幼兒用言語進行交流,進一步表現創造的慾望和熱情。並體驗這種合作的樂趣,強化幼兒的集體意識。

說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比較法,直觀法,講解示範法。 1、觀察、比較法,直觀法:因為大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來看,以看掛圖,聽教師講解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講解示範法:講解演示是本次美術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的重要步驟

六、說教學程式

有了以上這些分析和準備,根據教學需要,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八個環節:經驗準備-欣賞引題―激發興趣―幼兒操作―展示交流等五個環節。

(一)開門見山式提問,直奔主題。(匯入課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

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老師:“說說我們們幼兒園有些什麼地方?你最喜歡幼兒園裡的什麼地方,還想在幼兒園裡新增一些什麼建築?”這樣一邊演示一邊用語言來激發幼兒的興趣。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利用幼兒學過的本領,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著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二)通過欣賞和觀察,積累知識經驗,並激發幼兒進行融合再現的意願。

1、經驗準備:有了之前的觀察幼兒園的經驗準備後,孩子對於在繪畫過程中需要把握幼兒園建築物的結構、形態等特點,有了一些瞭解,為合作設計活動做鋪墊。

2、欣賞重現,以談論的方式,激發興趣。讓幼兒初步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節。

3、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幼兒進行分工組合。於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三個環節。

(三)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現,分組合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1、啟發幼兒大膽想象,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於《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也許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意的新發現呢。

2、幼兒分組操作:在幼兒確定構思和意圖之後,啟發幼兒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自由操作探索,給予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最後,再來解決這次活動的知識點(難點)。

(四)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請每一組派一位幼兒(講解員),大膽的向大家分別介紹自己那一組設計的幼兒園有哪些特點?新奇在哪裡?從而體驗審美愉悅,達到自我評價。這一環節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繪畫是幼兒表現自我,創造世界的一種有效的語言,我們要不斷的培養幼兒在繪畫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兒的藝術表現,合理評價幼兒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孩子就會大膽、自信的描繪出絢麗多彩的世界!

美術說課稿5

1、開場白:

各位好!今天我來說課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不缺單位,另一個是因為我參加了全市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教學比武研討會,回來後我就寫了一個總結報告向學校教導處匯了報,在這裡我準備把外面學習的經驗和收穫結合相關內容把我對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和認識說出來,請領導、評委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2、說教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是根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編寫的,供高中學生選用,共有《美術鑑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和《現代媒體藝術》五個系列共計9本書,我校選發的教材是《美術鑑賞》,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美術鑑賞》上篇第二單元第七課《新的實驗》,也是上篇的最後一課。它既是第二單元的收尾之篇,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3、說教學目標:

① 引導學生了解20世紀中後期出現和形成的一些新的藝術表現形態,並瞭解他們新的藝術創作理念和特點。

② 通過認知——討論探究——再認知的欣賞過程,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探究能力、理解感受能力)和創新能力。

③ 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審美能力,形成多元化的藝術審美觀和價值觀,逐步樹立寬廣包容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創新精神。

4、說教學重點、難點:

先說教學重點:瞭解20世紀中期以來的藝術家的多種藝術“新實驗”(現代實驗性藝術),以及他們獨特的藝術創作理念和表現手法。

再說難點:大膽發表自己對“新實驗”的感受和見解,通過討論探究獲得對新藝術的再認知。

5、說教學方法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我準備採用如下一些教法和學法。

教法:引導法,演示法

學法:討論探究法,辨析法

教法和學法分別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與傳統教學的角色來了一個互換,教師始終是課程結構的建構者、組織者、開發者、設計者,而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承載者、探索者、實踐者、創造者,學生才是教學的核心和教學的意義所在。

6、說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採用多媒體裝置和相關的ppt課件,湖南美術出版社《美術鑑賞》教材,教材,參考圖片和相關網頁。

學生準備:湖南美術出版社《美術鑑賞》教材、筆記本等。

7、說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流程 學生活動及目標定位

一、課題匯入 用多媒體出示波洛克“滴淌畫”的圖片,然後請同學們發言,波洛克在幹什麼?他的作畫方式與你以前所見的方式有什麼不同?你能從他的畫中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板書課題:《新的實驗》

從波洛克作“滴淌畫”中引起學生的好奇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和感受畫家的“新實驗”的與眾不同。

二、觀察、感受、探究 第一節:學生自讀全文,自賞每一幅圖片。 第一節:學生通過閱讀欣賞圖文,對20世紀中期以來藝術家的“新實驗”有一個粗略的瞭解和感受。

第二節:學生圍繞如下幾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並以小組為單位總結髮言。

1、你對現代藝術的看法如何?

2、你同意P51“思考與交流”裡的一些評論嗎?

3、P50—52頁這麼多作品中你最喜歡哪一件作品?最不喜歡哪一件作品?說出你的理由。 第二節:學生通過討論和總結交流 感受的'同時,探究現代實驗性藝術的特點:

1、強調藝術的非理性和無意識,從而否定了藝術創作對客觀世界的理性把握;

2、主張藝術的本質在於製造新奇,追求所謂的原創性;

3、嘗試以現成品和自然物來代替藝術品的製作過程,從而取消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

4、企圖打破藝術博物館體系以及收藏制度,主張藝術向自然靠攏,以此來對抗現代資本主義商品社會對藝術的佔有和消費。

第三節:老師引導學生將P50-52的每幅作品按現代實驗藝術的特點分類,可列出分類表。 第三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現代實驗藝術作品的重新評價,再認知。

三、拓展探究 學生欣賞現代興起的一些新美術形式:沙畫和地畫 讓學生通過欣賞進一步瞭解現代新實驗性的藝術表現形式、表現手法、風格特點,提高鑑賞能力。

四、總結 正如德國藝術家博伊斯所說:“在這個多元的時代裡,藝術是一個不斷擴張的概念,它與生活的界限正在不斷地模糊”。的確,在當代似乎什麼都可以成為藝術。果真如此嗎?也許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能夠留下來的“真金”並不多。

美術說課稿6

教材分析:

《有趣的鞋》是綜合製作、遊戲的學習活動課。本課教學以遊戲來營造美術學習的情境,切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有趣的鞋》一課是以學生最熟悉的生活用品“鞋”為題材,通過學生參與欣賞(感知)製作(實踐)展示(評價)遊戲等環節,引導學牛對生活中的“美”進行體驗、認識和再創造,激發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熱情,提高手腦協調並用的創造能力和造型能力。

本課教材雖簡單,卻給教師極大的發揮空間,包括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用具的選擇。重點要突出“認識鞋、製作鞋”這主要內容。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對鞋的形狀、外觀、實用等方面的觀察和理解,讓學生體會美術與生活的聯絡。

本課的教學活動力圖在一個自由、輕鬆、愉快、合作、交流的氛圍中進行,在賞+賞,想一想,做一做,玩一玩中,使學生從視覺、觸覺卜感受實用美術的作用,激發學生創作表現的慾望,積極投入到學習、製作之中,同時起到美術學習的情感教育作用。

設計理念:

在成人的眼光裡,鞋與國小生好象相距甚遠,其實不然,鞋的設計不僅涉及成人的領域,而且還涉及到兒童領域。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習內容生活化,《有趣的鞋》一課讓學生把熟悉的鞋作為創作的重點,是將學生的學習與他們的生活世界緊密聯絡,強調學生把美術學習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結合。通過情境的設定,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能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體現“以學生自主發展、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和“展現自我、張揚個性”的教學思想。

(一)匯入階段

1、謎語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設計意圖:運用謎語導人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2、鞋的欣賞,豐富視覺形象,注重素材積累

設計意圖:教師課件展示鞋的發展演變,讓學生仔細地欣賞、觀察不同年代、不同款式、不同民族,不同功能的鞋。

(二)發展階段

1、分析鞋子的組成與作品欣賞

教學意圖:通過欣賞教師親身製作的大鞋子,能更進一步地維持學生的興趣。在欣賞教師作品的過程中學生能無形地掌握了一些製作的'方法和材料的運用,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欣賞同齡學生不同風格的作品,點播了創新的火花,消除了創作的畏懼心理,產生了你行我也能行的學習動力。

(三)實踐階段

教學意圖:師生轉化角色,淡化課堂環境,以兩人一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在欣賞與聯想的基礎上,對各種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進行圖形和色彩的分析,討論。訓練學生敏銳的造型感覺,採用大膽的表現形式,獨立完成一隻有趣的、用料獨特的鞋子作品。

(四)作業展評:(觀摩欣賞,表演購買鞋的情景)

1、推銷鞋:

教學意圖:將自己的作品向他人介紹,得到他們的青睞和讚賞,是孩子們的願望,作業交流提高表達能力。

2、鞋的展示:

教學意圖:創設生活情境已是美術課改實驗中普遍採用的教學方式,新課程綱要從以人為本的思想出發,就是要創造一個理想的適合學生髮展的學習情境,創設有新奇感,能吸引學生的生活情境,為學生的創作奠定基礎,本環節還體現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注重了協作精神的培養。

3、購買鞋,並說明購買的理由

教學意圖:將課常教學與生活實踐緊密的聯絡起來。為學生積累社會經驗,均等級的評價,即注重教育過程的情感體驗,又注重學生個體的傾向性比較,不評等級,用簡單的描述性語言的形式給經適當的評定,激勵學生小斷努力,不斷進步。

(五)課後拓展,加強學科輻射,注重學習延伸。

美術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賀卡》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課件)

思想目標:

體會賀卡的意義,形成加上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賀卡,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課件)

教學重點是:

賀卡的結構形式。學生認識、瞭解各種個性賀卡,並能動手繪製一張。

教學難點是:

賀卡的設計構思,材料運用的巧妙,作品有創意。

二.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一)向學生介紹為朋友、老師、長輩祝賀生日、新年等應該怎樣做,送賀卡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如果能自己設計製作一張賀卡則更有意義。

(二)展示課題:做賀卡

說明:結合實際生活來引出課題,可使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學以致用的願望。

(三)出示一些賀卡的實物供學生觀賞。通過分析讓學生掌握賀卡的形式可分為:賀卡的結構:單頁式摺疊式開門式立體式抽動式異型式等,賀卡的內容可分為:賀卡的種類:生日賀卡新年賀卡尊師卡聖誕卡祝賀卡友誼卡電子賀卡邀請卡等

說明:

以實物展示,邊欣賞邊講解,讓學生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為以下的課堂作業做好準備,增加學生的創作靈感。

師生共同交流收集的各種賀卡,分析作品的材料運用及表現方法,激起創作的熱情。

(四)賀卡的設計方法及製作過程。

1、根據贈卡的目的的選定賀卡的型別。

2、根據內容構思適合的圖案內容。

3、裁取紙張,摺疊成賀卡形狀。

4、用鉛筆描繪構思好的圖案及文字等。

5、上色,應根據圖案內容確定色調。

6、修剪外形或開挖視窗等。

7、填寫賀詞、贈言。

說明:這些步驟是設計一張賀卡的一般方法,教師在講授時一定要邊示範邊講解,讓學生直觀地瞭解賀卡的製作過程。

(五)學生作業,巡視指導。

1、學生可自行選定賀卡的型別及形式。

2、根據所定賀卡,設計圖案色彩及外形。

3、每個學生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獨立完成賀卡的設計與製作。

4、在巡視過程中要重點幫助設計有困難的學生,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從而順利完成作業。

說明:由於是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完成作業,所以教師應該著眼於輔導學生根據方法步驟,設計並製作完成作業。

(六)完成作業,分析講評,總結本課教學情況。

1、選取3-4張好的作品,請作者從構圖、色彩、表現手法、表現心情等方面講解。學生評價,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業展示評比。

2、分小組欣賞,每組選1-3張作業展示在黑板上,介紹挑選原因。(要多分析每張賀卡的優點,加以表揚。還可請小作者講述一下設計思想。)

3、表揚學生的創造性勞動及成果,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四.板書設計:

(課件)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賀卡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美術說課稿8

一、設計思路

春天來了,天經常下起雨來,在一次課間活動中,有幾位小朋友自發地把家裡帶來的小花傘聚集在一起觀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述說著自己的小花傘。“看!你的傘好漂亮!”“我的傘上有托馬斯圖案的。”“我的傘是白雪公主傘”“我的傘上的花紋兩邊都一樣的。” ……一把把同伴們帶來的五顏六色、花樣繁多的傘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支援孩子們探索的慾望,幫助孩子們提升經驗,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美術活動,便於讓孩子們更好地發揮想象、創作。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基於以上設計思路以及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將這節活動的目標定為三點。

1、學會用簡單的花紋、圖案對傘邊進行有規律地裝飾。

2、能大膽表現作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3、感受各種傘面的裝飾美,體驗創作活動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點與難點

分析教材後,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在能力目標上,就是通過觀察欣賞,學會用簡單的花紋、圖案對傘邊進行有規律的裝飾。

難點:幼兒通過觀察欣賞,能夠創作出自己獨立的新作品。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請幼兒將家中的小花傘帶到幼兒園

2、傘形白紙、彩色紙、水彩筆、油畫棒等若干

3、各種圖案的廣告紙、毛線、皺紙、毛絨球、彩色珠片、各種大小的鈕釦、剪刀、漿糊等

五、說教法、學法

1、教法: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法、欣賞法、觀察法、發現法等。這些方法的運用克服了傳統的說教形式,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2、學法:活動中引導幼兒運用操作法、討論法、發現法、作品展示法等。讓幼兒與老師互動中獲得了裝飾傘的有關知識。

六、說活動過程

1、教師開啟兩把雨傘讓幼兒觀察比較,說說他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這把圖案少,這把圖案多;淺藍色那把的邊上還有圖案呢)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傘邊上的花紋,鼓勵幼兒說出用了什麼圖案,他們是怎樣排列的。(一個跟著一個排)請個別幼兒找出圖案裝飾的規律。

2、設定疑問:除了可以用小火車圖案,還可以用那些花紋裝飾傘邊呢?

教師播放幻燈片,請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紋和圖案,然後思考自己會用什麼圖案、用什麼規律裝飾傘邊?重點提醒幼兒要一個跟著一個沿邊線有規律地裝飾。

美術說課稿9

一、課題:

《學畫山水畫》

二、課型:

新授課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繪畫,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山水畫的表現特點,初步瞭解山水畫幾種常見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中國畫的各種皴法,指導學生在表現過程中運用相關技法及筆墨要求,表現簡單的山水景色。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山水畫的熱愛之情,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欣賞中國畫作品,提高對中國畫的認識,瞭解中國畫的基本特點,掌握中國山水畫一定的表現技法,並能表現一定的自然風光。

2、難點:如何靈活的運用用筆並控制好水和墨的濃淡乾溼來表現山水畫。

五、教學準備:

1、學具?筆、墨、紙、硯等中國畫的必需用品以及自己喜歡的風景圖片等。

2、教具?準備中國山水畫範作、音像課件、示範用具等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1、匯入

(1)課件展示幾幅中國山水畫圖片讓學生欣賞。

(2)播放"一滴墨"的變化視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同時讓學生在視覺衝擊中初步感知山水畫的特點。

(3)用匯入語創設情境:提起美麗的大自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相信大家也同老師一樣,希望把美麗的風景盡收眼底。山水畫就是記錄這一美好形象的一種方法,今天就讓老師來帶大家走進意境優美,猶如人間仙境的山水畫世界裡。

2、新授

(1)欣賞圖片,直觀感知

教師用PPT展示中國山水畫和西方山水畫的代表作品,提出問題請學生聯絡實際回答:

a、中國山水畫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b、西方山水畫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c、你更喜歡哪一種繪畫風格?

(2)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與聯想:說出中國山水畫和西方山水畫給自己的感受,並用語言描繪出自己的想法和體會。

(3)教師總結講解

a、中國畫給人的感受——水墨效果、寫意具有韻味,有一種不可描繪的意境美。

b、西方畫給人的感受——色彩豐富、寫實。

多媒體展示:中國山水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及西方寫實山水畫家的`作品,講解其中不同,重點體會中國畫的韻味。

(4)示範講解

a、出示斧披皴與披麻皴等作品對比並提問: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b、教師示範皴法的技法:筆的方向、染的層次及水墨暈染效果的變化。

c、出示不同的用皴法完成的的學生作業欣賞。

3、課堂練習

以水墨形式完成一幅山水風景畫,用筆墨和八開紙作畫,畫面的內容不限。

4、展示與講評

練習完成後收集全班學生作品,以長龍的形式貼在黑板上,師生共同欣賞,以學生自評、互評的方式,談自己在作畫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最後教師根據幾幅代表作業對整個學習進行總結評價,並根據學生的情況給予肯定和表揚。

5、小結

用拓展思考的正規化進行小結:仔細觀察自己見過的山山水水、人家、田野等,大膽的運用筆、墨創作出一幅具有水墨意境的畫面。

美術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綠洲》這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湘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課。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並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主要是利用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結合體現環保意識的招貼畫藝術構思對應展開教學活動,把教學與環保主題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向中外不同型別的優秀藝術作品的學習與借鑑,學生應當學習掌握營造新奇視覺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認識並體驗新奇視覺形象產生的特殊藝術效果,積極拓展個體的異構思維及其藝術視野。教學中有意圖地結合環保主題,可以引發學生對人類生存環境與發展的積極關注及思考。

(2)教材理解:本課預計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現在我主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欣賞、評述、比較,通過此活動首先讓學生找出超現實主義繪畫與現實主義繪畫的共異性,然後得出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的基本藝術特徵,最後初步嘗試用超現實主義繪畫(時空重組)的表現手法來重新拼貼一幅環保主題作品。

(3)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1、通過欣賞作品,初步感受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給人們帶來的新奇視覺效果。 2、通過對比作品(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與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總結出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的基本藝術特徵,並初步嘗試運用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時空重組)來拼貼一幅作品。

②過程和方法目標:1、通過欣賞作品,共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我總結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2、學生在參與賞析作品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並在此過程中掌握表現的方法與技能。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更加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加強學生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思考,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慾望。

(4)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我認為國中美術的教學應該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及審美觀念。我中學的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較膚淺,對超現實主義繪畫缺乏瞭解,理解起來有一點難度。所以為了更好地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重點定為:欣賞和討論超現實主義繪畫與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及藝術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力和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目的。

2、教學難點:因為七年級學生對於現實主義作品認識較多,而對新奇視覺形象的繪畫方式較難掌握,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學習掌握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基本會用這種方法。

二、說學情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鄉鎮中學,任教七年級的美術。七年級班上的男女生分佈不均勻,學生美術知識方面差異較大,對美術的認識比較膚淺,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較缺乏,但對美術課很感興趣。我認為七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些“造型·表現”的技能、技巧,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這堂課主要是對作品的原型進行藝術的再現,學生會有濃厚的興趣。學生知識、能力的增長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都是在學習活動的參與和探究中實現的。

三、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我以提問題為主,展示作品,學生欣賞,不斷的設問,通過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用學生的回答來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如這幅畫有什麼特點?表達了畫傢什麼樣的情感?誰能幫老師回答這個問題呢?主要運用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藉助師生對話,共同思考,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具體方法涉及到觀察法、討論法、發現法,這樣就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到知識。

在作業呈現方式、技巧方面,學生在理解營造新奇視覺形象的基本的方法後,動手對繪畫作品的原型進行再創造,繪畫形式可以多樣化,甚至可以直接運用圖形剪貼、組拼等方法。

四、說教學設計

(一)新課匯入:

第一個環節是新課的匯入部分,作為匯入部分,我以提問為主,提了三個問題:1、每年的三月十二號是我國的植樹節,那植樹的目的是什麼呢?2、綠色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心情呢?3、那麼綠色又有什麼寓意?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引導學生關注到了綠色,因為看到綠色我們似乎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命。由此可見,綠色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學生回答:環保!)這樣課堂的開頭不僅引出了“綠色”這一主題,更重要的是為了將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關注環保,關注生活環境引入。

(二)觀賞圖片:

接下來第二個環節是觀賞圖片資料,我將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九寨溝優美的綠色生態圖片,另一組是被破壞被汙染的圖片。(目的:使學生在對比後產生強烈的心理反差,並讓學生談觀後的感受,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接著老師可以再舉例引導)最後向學生提問:你心目中的綠洲是什麼樣的?你會畫成什麼樣?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創作思路。(這樣的問題設計是為了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慾望,引導學生帶著這個情懷進入下一個環節—思考與討論。

(三)思考與討論:

首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綠洲》,讓學生自讀教材中的“前言”,並思考畫家馬格里特是怎樣表現這一主題的,學生分組討論思考:畫家他怎樣不同尋常?畫家表達了什麼樣的真實的豐富情感?設計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欣賞《綠洲》這一幅油畫作品,感受超現實主義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新奇的視覺效果,將知識與技能目標體現出來。

(四)作品欣賞:

在與學生互動欣賞評述完《綠洲》後,同時展示作品《綠洲》與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這也是我的第四個環節—作品欣賞,對比這兩幅作品,師生共同欣賞分析超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共異性,在此過程中能達到過程和方法目標中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自我總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最關鍵的一點是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必須通過發現然後得到結論或找到問題的答案,教師不用直接呈現知識要點就能體現了本堂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即重點、難點)。這樣操作的優越性在於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增強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我們可以作一個課堂小結,總結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基本特徵。

(五)活動開展:

第五個環節是活動開展:重新拼貼作品。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先展示教材中的廣告海報作品讓學生欣賞並閱讀相關內容,想想這些畫家是怎樣表達他們的豐富的情感的?他們的繪畫思維又是如何形成的?以上內容結束後再出示一幅環保主題作品,讓學生運用超現實主義繪畫表現技法(時空重組)進行再創作,這個環節可以瞭解學生是否已學習掌握了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表現技法,在繪畫過程中注意用學生中好的想法去啟發其他學生。

(六)課堂小結:

第六個環節是課堂小結—學生作品評價。我採用師生互評,我選了幾幅比較有創意的學生作品,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欣賞的地方或不足之處,我再補充評價,對學生的創作作品用欣賞的眼光對待,肯定學生的創造性勞動。

五、教學評價

在這課中我緊緊抓住與社會生活環境相關的資料,講解有關新奇視覺形象的知識,讓學生在驚奇與愉快的學習生活中不僅學到知識、培養能力,而且還受到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環保教育。對學生作品予以肯定評價,採用開放評價,目的是讓學生不斷嚐到美術學習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讓學生多一點成就感,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

美術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教材是溝通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樑,下面我說一下我對教材的分析。本節課選自人美版七年級下冊第5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介紹色彩調和的種類,力求通過對作品進行色彩分析等手段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色彩調和的知識,使學生通過本課學習瞭解色彩調和的藝術特點和效果,學會用色彩調和的方法進行表現,感受色彩調和特有的和諧美感。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色彩表現能力,思維的發散性較高,而且對色彩的相關知識已經有所瞭解。但是將所想到的轉化為所表達的,對於他們還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辨識出其中的色彩調和關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具體引導,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有了一定的把握,因此我確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色彩調和的概念、分類和表現方法,能對不同的美術作品和色彩現象進行色彩分析。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優秀作品的賞析和對於色彩調和的體驗,色彩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自主探究意識,對色彩的興趣,充分感受色彩調和含蓄的美,關注色彩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四、說教學重難點

確立了以上的教學目標,本節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重點是瞭解色彩調和的概念,掌握色彩調和的方法。

難點是對美術作品進行色彩分析,辨識出其中的色彩調和關係。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重點,難點。我將採用談話法、圖片展示法和實踐指導法,從而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顏料等。

七、說教學過程

下面到了我說課最重要的環節,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圖片展示,激趣匯入

課堂伊始,我將出示課件,展示四幅圖案分別代表春、夏、秋、冬,請學生將圖案與其代表的季節一一對應。提示大家感受四季風景的色彩和諧關係,順勢引出課題《色彩的調和》。

通過這種圖片的匯入方式,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節二:感知作品,提出問題

我將引導學生觀察莫奈的作品《池塘》,並思考畫面中的色彩在色相環中的關係,以及畫面內容和感受,通過學生回答,順勢總結得出色彩和諧的概念: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時的效果,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種統一協調的色彩現象。通過圖片觀察,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學生的觀察力。

(一)瞭解同色相調和的方法

接下來我將展示藍色調、綠色調和紫色調三個畫面,設定練一練的活動:分析色調調和的色彩關係。學生思考並回答,我將進行總結:以藍色色調作品為例,底色偏湖藍、稍亮,書桌和電腦偏鈷藍,稍暗,形成明度變化。明度不同、冷暖不同打破了容易產生的單調問題,從而使畫面在統一中達到活潑、對比的效果。我會與學生共同總結出同色相調和的`方法,可採用明度變化、純度和冷暖關係。

(二)瞭解不同色相調和的方法

我將繼續展示現代攝影作品《秋林》並引導學生思考:秋天的樹林中都包含了什麼顏色的樹葉?它們在一起為什麼顯得那麼和諧?學生回答後,我會進行總結:秋天的樹林呈現一派絢爛的橘紅色,大紅、中黃、赭石、土黃等交替出現,零星的分佈和較暗的色調也不足以和大面積的紅黃色調抗衡,畫面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進而與學生一起總結出不同色相調和的方法,可採用帶有某些明確色彩傾向的色調,弱化各色相的個性或直接採用灰色調進行統一。

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瞭解同色和不同色相調和的方法,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思維之間發生碰撞,激發更多的探究性思考,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環節三:分析辨認,掌握方法

為了讓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掌握不同色調調和的方法,我將展示教材中的四個花瓶,請學生辨認同色相調和與不同色相調和。結合剛才所學的兩種色彩調和規律進行分析,進一步掌握色彩調和的方法後,教師進行同色相調色的示範,學生觀察學習。在此環節能夠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環節四:作品展覽,交流評議

懷特曾說:教育不是為了青年人謀生,而是教會他們創造生活,美術課程更是如此。為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課堂練習時間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以教材中的花瓶圖案為參考,為媽媽設計一塊色彩調和的圍巾。根據時間提示創作。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注意運用本課所學的色彩調和知識設計圍巾的色彩搭配。教師引導學生從色彩、形象、想象力等多方面評價作業。

這一環節體現了新課標中教學評價物件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檢驗本節課的教學成果;激發學生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我總結反思,改進教學。

環節五:課堂總結,開放作業

課程最後,總結重點知識,並昇華情感,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關於色彩的美術現象。

總結本節課收穫我會趁熱打鐵請學生課下蒐集資料,蒐集色相調和在生活中其他領域的運用,下節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這一環節請學生主動分享收穫,真正踐行“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最後的開放的作業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美術和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藝術色彩的樂趣。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瞭,重難點突出。

美術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剛剛進入小班的小朋友對什麼都感興趣,然而對於各種各樣的顏色尤其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而且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另外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不久又逢國慶,在這舉過歡慶的日子裡,製作漂亮的彩旗也是一個慶國慶很好的方法。由此產生了這節小班的美術活動《節日的彩旗》。在這個活動中,我一開始以“過生日”一詞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然後再通過兩次操作活動來讓幼兒感受國慶帶來的快樂,第一次是通過讓幼兒獨立的在自己的操作紙上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製作漂亮的旗面,主要是讓幼兒掌握繪畫的技能,初步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以及初步培養幼兒想過節的快樂;第二次是讓幼兒在塗色結束後,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合作製作長長的彩旗,並佈置在教室裡,這次操作活動使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以及感受慶國慶的愉悅心情,最後幼兒在佈置教室的活動中結束。

2、目標定位。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①讓幼兒初步學習在輪廓線內均勻塗色,色彩要鮮豔。

②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③通過製作彩旗,從而激發幼兒對祖國媽媽的熱愛之情。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激發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啟發引導、製作體驗、共同合作及師生交流,使幼兒的情感得到啟發。

活動的難點是幼兒的第一次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學習在輪廓線內均勻塗色。我注重營造寬鬆的活動氛圍,運用榜樣示範、表揚鼓勵、個別指導等方式,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從而使幼兒的能力得到發展。

4、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為此,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人一盒油畫棒,一張操作紙,膠水,幾根貼彩旗的長繩,輕音樂磁帶一盒等。

經驗準備:一部分幼兒已初步知道自己的祖國媽媽叫中國,十月一日是它的生日。

空間準備:有一個放固定長繩的空間。

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

二、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操作法為主,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幼兒興趣後的第一次操作,主要是讓幼兒均勻塗色,掌握繪畫技能;第二次操作是合作製作彩旗,體驗合作的快樂。同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還穿插了直觀教學法、交流討論法、榜樣示範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活動輕鬆,愉快,讓幼兒能更好地理解,並接受。

三、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提示的方法,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因此我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嘗試法、體驗法等方法,慢慢學習繪畫的'技能。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在教學中把教法與學法有機聯絡起來,有意識的進行學法的指導和滲透,不但可以讓幼兒學會,還會讓幼兒會學。

四、說教學過程。

活動流程:啟發提問——教師示範——幼兒製作旗面——師幼合作。

第一部分啟發提問,主要採用了啟發想象法。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提問:①前幾天那位小朋友過生日了呀?②我們的祖國媽媽的生日也快到了,你們知道是幾月幾日呀?③怎樣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呢?通過第一個一個提問引起幼兒的想象討論,想象怎樣為祖國媽媽慶祝,從而激發幼兒對祖國媽媽的熱愛之情。然後教師小結引出老師也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我們來製作漂亮的彩旗把教室打扮起來,一起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第二部分教師示範,主要採用了示範法。教師先邊示範用鮮豔的顏色在輪廓線內上下均勻塗色,邊講解塗色的方法,然後再請一個能力強的幼兒上來示範,為接下來小朋友集體練習做榜樣,使幼兒能大膽嘗試。繪畫示範結束後教師再出示長繩,示範把單個的彩旗變成一長條漂亮的彩旗。第三部分幼兒製作旗面,主要採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在輪廓線內均勻塗色,同時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顏色要塗滿,握筆姿勢要正確等。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我邊放音樂,邊鼓勵幼兒作畫,只要不畫到輪廓線以外,能大膽嘗試作畫的幼兒就給予肯定。另外對於個別膽子特別小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使能力弱的幼兒,膽小的幼兒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第四部分師幼合作,也主要採用了操作法。教師和幼兒一起把彩旗貼在長繩上,變成一條一條長長的彩旗,佈置在教室裡。這一環節中,我注重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合作,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時在活動即將結束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提問:“彩旗除了這種形狀的,還有什麼形狀呢?”鼓勵幼兒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製作更好更漂亮的彩旗來慶祝國慶節。

以上是我對整個活動的理解,分析,如有不當之出請多包涵,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作為一名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將知識準確的傳授給學生。所以正確解讀教材是教學必不可少的一步。我說課的內容選自湘美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下冊第十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主要內容是瞭解中國畫的意境之美,認識到中國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特點,並且根據詩詞的意境畫一幅中國畫,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激發對傳統中國畫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瞭解教材後,正確把握學情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五年級的學生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動手製作能力都有所提高,有一定的詩詞積累量,並且已經學習過中國畫,已初步認識了中國畫的特點,但是對於詩畫結合這一獨特表現形式的瞭解較為匱乏。因此,我將結合學生熟悉的詩詞,從內容、色彩、構圖等方面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理解畫面的意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感受中國畫詩畫結合的特點,體會作品中的意境,並根據古詩詞畫一幅水墨畫。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中國畫作品的欣賞、分析,瞭解中國畫的藝術特點,並表現一幅詩畫相映成輝的.水墨畫。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養成正確的審美情趣,激發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我的教學目標,為了使課程有的放矢,我設定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根據古詩詞,畫一幅水墨畫。

難點:創作一幅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作品。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採用情境法、談話啟發法和示範教學法,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同時為了輔助我的課堂教學,我還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相關圖冊等。

七、說教學過程

緊扣新課標的理念,為了讓學生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在趣味情境和輕鬆氛圍中掌握知識,我設定了以下活動:

活動一:激趣匯入

上課伊始,我將用語言描述學校池塘初夏的景色:荷塘中的荷花剛剛冒尖,許多的蜻蜓在荷塘裡飛舞。以語言的方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美景,並嘗試為美景配上一首詩詞,從而引入課題《水墨詩心》。通過情景交融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續的學習作鋪墊。

活動二:描述分析

美術課要關注文化與生活,我將設定“詩配畫”的小活動,分別展示四句古詩詞,引導學生找出合適的美術作品搭配詩詞。學生積極的參與活動,並說明理由,學生往往結合詩詞和畫面的內容進行選擇,對於學生的回答我會給予肯定並丟擲新的問題:除了畫面的內容外,還有哪些地方體現了詩詞的詩意?鼓勵學生大膽的回答,我將對“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兩句詩詞對應的作品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認識畫家是如何表現“紅”與“孤”的,進而總結出構圖、色彩同樣可以很好的表現詩意。通過此環節引導學生初步理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接下來我將展示潘鴻海《魚戲蓮圖》,並出示一系列的詩詞,請學生選擇最能表現畫面意境的詩句,小組討論:畫家是如何表現詩詞的詩意的?鼓勵學生從內容、構圖等方面進行回答,我進行補充總結:畫家抓住詩中的“戲”字作為突破,在幽靜的蓮葉間跳躍著活潑、生動的魚,通過魚尾不同方向的擺動,生動的突出“戲”字。

通過以上作品的賞析,學生已經初步的瞭解了畫面的詩意,這時我會提出新的問題:你是如何理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學生回答後,我會總結中國畫在表現形式上獨具特色,一幅好畫配上相應的詩,詩與畫的結合能取長補短,可以使靜止的畫面活躍起來,並使畫面得到充實;同時詩也有了形象的憑藉、想象的依託。

活動三:示範講解

本環節中,我將示範水墨畫的步驟,著重展現詩畫相映成輝的表現方法。通過示範,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繪畫的方法,從而更加深刻的體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並且為後續的創作奠定基礎。

活動四:實踐展評

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和愉悅性,我會佈置這樣的課堂練習: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詩詞,結合詩意畫一幅水墨畫。在學生自由創作的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觀察,給學生以個性化的指導。

在學生完成設計之時,我會開展“詩畫交友會”的展示活動,組織學生以畫會友,並說一說畫面的詩意,其他同學則從作品的內容、構圖、色彩等方面進行交流評議。通過這樣寓教於樂的方式,再次引導學生認識“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五: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會請同學們自己說一說在本節課中的收穫,並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系列的中國畫作品,引導學生再次感受中國畫的魅力,培養對中國畫的熱愛之情,激發傳承意識。

為了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將課程延伸至課外,佈置這樣的課外活動:為語文課本中的詩詞配畫。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瞭,重難點突出。

美術說課稿1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擦自己五官位置,瞭解面部特徵,大膽嘗試表現。

2、接納自己,發現一個”可愛的我”。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一人一面小鏡子。

2、相機、電視機、幼兒大頭照片。

3、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示相機和相片,引出課題。

1、出示相片:你們看,是誰呀?他(她)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褲子呢?那你們想不想照照片呢?請寶寶坐好了我給你們拍照了。

2、小朋友在多媒體中觀察有哪些自己器官。

3、遊戲“我說你指”

二、幼兒觀察鏡子裡的我,根據鏡中的自己模樣,畫一張可愛的小臉.

幼兒邊看鏡子邊進行繪畫,教師幫助個別幼兒.

三、展示幼兒作品

互相欣賞完成的作品,集體進行評價。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到戶外拍照片

活動反思:

今天的美術活動是《可愛的我》,要求小朋友在多媒體中觀察有哪些自己器官,然後畫一張自己可愛的臉。活動一開始,為了使幼兒的興趣更高。我先和孩子們玩了一個指五官的小遊戲。我說:眼睛眼睛在哪裡?孩子們指著自己的眼睛說:眼睛眼睛在這裡。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遊戲,但是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接下來我拿起照相機拍幼兒的照片放到多媒體中,讓幼兒看看自己的五官是怎樣的,然後討論五官的形狀和五官的位置。於是小朋友都討論開了:眼睛是有點橢圓形的,在鼻子的上面;鼻子在中間;耳朵在臉的兩邊;嘴巴在鼻子的下面。孩子們對於五官的位置都掌握的很好。於是我說:“那你們再摸摸看,頭上還有什麼呢?”小朋友馬上回答我:還有頭髮。有辮子。”於是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在示範的過程中我邊問幼兒五官的位置邊畫,讓幼兒更好的鞏固五官的正確位置。接下來就請孩子們自己看著鏡子把自己的模樣畫下來。

沒過多久,速度快的.小朋友就畫完了,他們把畫拿過了給我看,於是我利用幻燈片將畫畫得好的小朋友的畫展示在多媒體上。

小班幼兒的繪畫水平不強,畫出來的畫相對來說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兒作品時,只顧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無法體驗成功的樂趣,我的這種做法是錯的。孩子們畫出來的畫再不好看也是他們的勞動成果,我們老師應該尊重他們的成果,鼓勵他們下次畫得更好。

美術說課稿15

(一)談話匯入新課

1.引導幼兒交流所看到的街頭上的建築物和人們在幹什麼?

引導語:小朋友們,假日裡爸爸媽媽帶你們到街上玩,你們在街道上都看到了什麼?(有房子、有車輛、有花草樹木……),人們在幹什麼?(有的人在騎車、有的人在走路、有的人在公園裡鍛鍊、有的人在逛商場……),街上的景色美嗎?熱鬧嗎?(用自然的談話方法引入,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

2.出示課題引入DD繁華的街頭

師:"街道上高樓大廈、路旁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那是一個什麼樣的街頭?(引導幼兒說出"繁華的街頭",並指導幼兒齊讀課題DD繁華的街頭。)好,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畫《繁華的街頭》。"(用提問的方法將幼兒的注意力更加直觀地引入教學情景中,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授新課

1.讓幼兒談出自己心目中的繁華街頭,提問個別後進行交流:你想如何去表現繁華街頭的這個畫面呢?從哪個角度哪個側面去表現呢?(通過提問交流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增強了幼兒對創作的願望。)

2.引導幼兒瞭解所看到的繁華的街頭中主背景及周圍景物的佈局

(1)讓幼兒在小組裡交流說一說街道上高樓大廈或平房及周圍花草樹木等景物的整體部分與區域性部分的關係和表現方法後進行全班交流。(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和親身的體驗,大膽地將自己所看到的繁華街頭的景象進行交流,既豐富知識的拓展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2)師講解構圖知識,使幼兒知道有目的地反映一個主題(繁華的街頭)的畫面,需要有主背景,所以在建築物的周圍的景物要襯托好主要的內容。(通過師對主題畫面的講解提示方法,使幼兒初步有了構圖的思路,能正確地掌握主題畫面的表現方法,並使幼兒展開了想象力,自由的發揮。)

(三)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1、引導幼兒先想一想自己親身在繁華街頭上所看到的情景,然後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法,把自己所看到的繁華街景畫下來。(讓幼兒通過自己親身去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中,從而使幼兒空間想象力得到提高,能大膽地將自己所看到的繁華的街頭景象,用畫表現出來,這樣動手繪畫就容易多了。)

2、要求幼兒:畫面上要有一些人物、景物、環境等,作品越新穎越好。(讓幼兒增添畫面上的人物、景物、環境等,這樣使幼兒創作的靈感就體現在繪畫中。)

3、引導幼兒選用各種畫筆進行繪畫。(讓幼兒自己選擇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增強了幼兒的興趣,從而使幼兒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繪畫中去。)

4、師巡迴幼兒的繪畫情況

(1)若發現個別幼兒用蠟筆作畫繁華的街頭景象,效果較差時,就啟發幼兒用水粉筆等作畫,表現力就會很強,效果就大不一樣了。(通過個別指導法來啟迪和引導幼兒,有利於幼兒解決問題,及時獲得有益的經驗。)

(2)若發現個別幼兒塗色很亂、很髒,就組織幼兒欣賞名家凡高的作品,讓幼兒與作品產生共鳴,受到美的感染和啟迪,再進行塗色,色彩搭配運用的就比較均勻、自然了。(通過對名家作品的欣賞方法,能間接地讓幼兒受到美的感染和啟迪,幼兒就能比較自然地運用色彩,大膽地把繁華街頭上的景色和建築物表現出來。)

(四)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並鼓勵幼兒進行自評後,教師再給予補評。(運用欣賞評價的方法,鼓勵幼兒從自己創作的作品中去發現美、感受美,同時幼兒也在欣賞、分享他人的作品中,體驗到了活動和創作的樂趣,不僅促進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也促進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

(五)課堂總結,結束活動

師:這節課,小朋友們表現得很好,大家能大膽的進行繪畫,畫面中表現繁華的街頭的內容也很豐富,希望小朋友們以後要多觀察周圍的事物,留心周圍的生活,這樣繪畫的內容就會更加豐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