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美術說課稿15篇

說課稿2.98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說課稿15篇

美術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九年義務國小美術第11冊第十二課《紙的立體制作——小動物》是一堂工藝製作課它要求學生用紙作為面材去塑造立體形象,即我們所說的紙塑

紙塑是一種新穎、活潑的手工製作形式,我認為六年級學生學習紙塑不應該僅僅要求他們會用紙塑的方法做小動物,而是要通過紙塑這種形式,重點培養學生概括能力,誇張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和動手能力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擬定本課將要達到的三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這一目標也是本課要突破的難點

紙塑的製作方法是直觀的,學生可以過目不忘,易於掌握但製作之前的設計形象和賦與小動物靈氣這一環節是學生創造性思維難產的過程六年級學生對小動物的形象思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表現在他們的記憶中有非常熟悉的小動物形象現在的關健是要求它們利用相似的方法表現個人不同的見解和想法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獨特的見解,它是開放和無限的,它的具體表現就是與眾不同落實到本課就是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一定要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例如在老師示範了一隻紙塑老鼠的前提下,鼓勵學生用相同的材料做出樣子完全不同,但更美,更有趣,更逗人喜愛的小老鼠來

當然,要達到這個目標,突破這個難點,還應讓學生樹立一種意識就是:改變面材各個部分的方向,就會從視覺上產生立體感(講解過程中用一張紙簡單演示)

2、通過本課訓練,要求學生掌握紙塑的基本方法這一目標也是本課和重點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主要採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自身發展的主人在完成教育目標時,我將直觀演示一隻紙老鼠的製作過程,目的是讓學生有一個觀察、思考的物件在觀察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我所用到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感受主動參與的樂趣和自我途徑獲得的`滿足感

同時,我將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向學生介紹一些不常見但很實用的一些製作方法

3、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本課的審美教育除了體現在前邊兩個目標的完成上,還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在教學程式的最後部分,我將採用兩人協同創造,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讓學生相互分析、評論他們自已或他人的作品通過此法,提高審美能力

二、課前教具準備:

紙(稍硬,有可塑性)、剪刀、膠水、其它可用的材料

三、教學程式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將採用以下步驟:激情引趣,匯入新課——分析、講解、演示——學生自主創作——評價、總結

現將各環節實施過程、方法及涉及到的理論依據介紹如下:

1、利用欣賞引入法,激情引趣,匯入新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國小生獨具的天真和善良本性更是讓他們對小動物充滿好感和喜愛特別是精巧的手工製作的小動物更能博取他們的青睞教學開始部分,將展現已做好的紙塑小動物“鼠’’、“雞’’(做簡單動態配兒歌)欣賞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產生感情,給學生美的享受,為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視訊展示紙塑“鼠’’(配音),要求學生觀察材料和製作形式,對紙塑有一個總的概念

板書課題《紙的立體制作——小動物》

2、分析、講解、演示過程

深刻分析紙塑小動物設計意念,讓學生認識紙作為面材成形的規律(面的方向變化),培養空間想象力和審美情趣直觀演示製作過程,學生仔細觀察,自行總結制作方法

隨意、簡單地通過卷、折等方法塑造立體形,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材立體化的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鼠’’,注意形體特點和形態特徵,訓練學生深入理解視覺形象,體會用美術的形式表現物件學生同桌討論:紙塑的“鼠’’非得和現實中的鼠一模一樣嗎?你認為紙塑的“鼠’’在設計時應注意些什麼?

教師總結:紙塑動物形象要概括、誇張、充滿趣味同時,要求動物的個性特徵要突出

板書:設計:概括、誇張、特徵突出

美術是視覺藝術,美術教學更具有直觀形象教學的特點操作過程的直觀化有助於學生對錶現方法和技能的理解,並接受和創造性地運用

直觀演示“鼠’’的製作過程,學生自行總結方法(視訊直觀展示)

教師總結板書:畫、剪、卷、折、粘

特別介紹不常見但實用的方法(視訊演示:曲線折曲面體,剪插口等)

視訊展示一些小動物平面圖和紙塑立體型,鞏固前兩個目標

根據經驗,當教師做完演示後,面對成功的演示學生會由哀的讚歎和佩服此時,可抓住學生心理,鼓勵他們自已試一試,激發實踐的衝動

3、學生自主創作過程

美術創作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過程,它要求學生在敏銳視、知覺的基礎上產生獨特的想象,而且還要把這些獨特的意念通過具體的方法表達出來據此,我採取讓學生髮揮個性思維,擇優選用,協同創傷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具體創作每人都可設計方案,兩人一組交流,選擇可行的、較好的方案共同製作這樣有助於學生獨立解決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形式和技巧上的問題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這樣做能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而且整個製作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眼、手、腦的協調運用,同時主他們得到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學生創作中提醒,強調:概括、誇張

放輕聲的、輕鬆的音樂因為國小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發達,美術和音樂是促進右腦進一步發展的最好選擇

及時輔導學生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鼓勵、評價的過程

學生做好一個紙塑小動物,當即讚揚指導學生相互欣賞其作品,嘗試分析、評價自己或他人作品,促使審美能力提高

課堂小結,要求學生課餘仔細觀察和體會小動物的特徵想一想,通過今天的學習,用平面的紙,你能做出同一種小動物的不同造型嗎?

結束課程,師生道別。

美術說課稿2

《巧用身邊的材料》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美術》八年級第五課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所針對的教學物件是八年級的學生。因為是技法課再加上這個年齡段學生自身的一些特點,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跟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讓學生感受不同材料的質感,通過發現、巧用身邊的材料進行設計實踐,掌握設計製作立體裝飾物的基本要素和技法,並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2、培養學生美的感悟力和創造力,在提高審美情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是:學生感受、發現身邊材料不同的質感,並在設計實踐中巧妙運用,以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難點是:如何巧妙運用材料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

本節課我準備用1個課時來講解。主要的教學方法有:觀察法、討論法、演示法和講解法等。課前準備:(教師)課件、綜合材料造型作品,(學生)畫紙、筆等自備的材料。

主要教學過程是這樣的:

1、以“魚的造型非常豐富,如果表現時不用筆畫,而是用其他材料進行造型,你會用什麼材料來做”來突出本課的特點,匯入新課。

2、出示各種材料的“魚”的圖片並提出問題:這些作品表現的都是魚,藝術家們使用了不同的材料。你能說出這些“魚 ”有什麼不同嗎?它們各自有什麼巧妙之處?

學生討論,抽生個別回答。

3、師總結:運用的`材料不同,所製作出來的形狀、質感也有不同,他們產生的美感有不同。如果我們利用身邊的一些常見的材料就能做出很好的作品。

4、師: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還有那些材料呢?

學生小組討論,可能出現(塑料、麥杆、紙杯、磁帶、牙籤等)

5、師:收集廢棄物品進行改造,可以培養我們環境保護的意識。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愛惜環境。還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豐富樂趣。甚至還可以成為一個小小發明家哦!

6、出示圖片,介紹製作方法:

①以點為主的製作方法 ②以面為主的材料 ③以線為主的製作方法A、構思 B、製作C、調整)

7、學生思考與實踐,課堂練習:利用紙張的特性,設計製作一件作品。

作品要求:a、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b、作品要體現自己的構想;c、作品要體現個性。

8、教師及時指導,對學生有創意的設計構思與造型製作可進行討論並鼓勵。

9、按小組完成作品,特別強調製作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意識。

10、展示學生作品。比較、評價各小組的創作,引導學生自評並評價他人的作品,交流創作感受。(自評、互評)

11、教師總結。

美術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國中美術第八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生活中的藝術——中國工藝美術》該課屬於欣賞〃評述課。下面是我的說課內容: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美術鑑賞課,本課作為國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學習本課知識使學生學習欣賞、評述中國古代經典藝術品的方法。

使學生了解到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製品精巧的中國工藝美術,在世界工藝美術種,獨樹一幟的魅力,有沒的彩陶,莊重的青銅器,絢麗的漆器,典雅的瓷器,無不反應出歷代能共巧匠的智慧和藝術創造力,這些藝術家創造了無數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相結合的工藝品,充分反應出勞動人民創造世界的智慧。為世人所讚賞,本科選區了陶器,青銅器,漆器和瓷器為代表,從工藝製作,藝術特色,文化內涵等方面進行欣賞和分析。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美術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初步瞭解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特點,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原理和造型風格。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我國古代的工藝美術品,科學觀測儀器,橋樑建築等範例,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不斷遞進的互動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了解了古代經典文物的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觀察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精神和審美情感。通過對古代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範例賞析,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博大。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特制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1.重點:

2.難點:

四、教學方法:

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透視知識的學習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和理性,學習的難度較大。如果還是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困難,而且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生活中的藝術》分為2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設計了三個活動,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得出結論——練習、反饋應用。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ppt)課件、教材、課本等。

學生準備:美術教材、收集的圖片、資料。

六、教學過程:

根據“以生為本”、“先學後教”的美術新課程標準理念來組織課堂教學。

我的教學過程設定如下:匯入新課——講授新課——學生探究——師生總結。

七、授課開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播放視訊,新石器時代人們製作手工藝的視訊,低沉的音樂,引領我們隨著視訊,回溯到過去的時光,距今約五千七百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仰韶文化在黃河上游的馬家窯得到了發展,使這裡成為了新的聚居地,生活富足,工藝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得墓葬文化開始盛行,大量精美的工藝品隨葬入墓,時光流逝,滄海桑田,當中國考古學家挖掘到這裡的墓葬群時,被兩千多個墳墓,和墓葬內大量的精美隨葬品驚呆了,馬家窯文化成為了新石器時代的著名文明,而名揚天下。

(二)講授新課,分析理解(將新知識傳授,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古代工藝品)

1)教師講解,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欣賞與探索。“從出圖的無數珍貴文物中,我們可以發現,古老的文物既是規範性的工藝品,同事也是當時的高科技產品,你們發現這些文物的共同性了麼?” 【板書:彩陶旋紋雙耳瓶黑陶高腳杯溫酒陶xi】教師引導學生從足數,造型特點,功能作用3方面分析得到結論【板書:無足汲水,滿足生活需要一足實用與裝飾完美統一三足有高度的審美功能和意義,後來更發展為鼎】

2)介紹青銅器,乃是先秦時代所用的銅錫合金製作的器物,簡稱銅器,因為鏽色為青色,俗稱青銅器。根據之前的欣賞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欣賞青銅器(設問形式製造懸念。)

1、青銅器上為什麼刻畫饕餮的紋樣?

2、青銅鼎象徵著什麼?

3、青銅器上的銘文內容是什麼?(教師提問,學生探究,討論之後得到結論。)

(三)學生探究,師生討論教師用出示大量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如曾侯乙編鐘、四羊方尊、長信宮燈、渾天儀、司母戊鼎等。

與學生分析其特點,講解分析各青銅器的範例造型特點、實用功能、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在講解各範例的時候,同時結合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狀況。

(此環節屬於知識擴充套件)教師講解完一個範例之後,則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分析其他幾個範例的藝術性和實用性、象徵性結合的啟示。

然後師生再共同討論。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欣賞可分為:描述其外形與特徵、分析其美學價值與科技含量、判斷其視覺美感與功能。

(四)師生總結

1、你喜歡這堂課麼?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麼?

2、你會不會用我們學會的內容去實踐應用美化生活?還可以用什麼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3、古代工藝品在生活中的實用性:汲水等

4、古代工藝品的象徵性:權利、尊貴地位等

5、從哪些角度入手賞析一件古代工藝品:製作工藝、實用性和藝術性、象徵意義、藝術手法、所用材料、所處年代等。

作業:預習賞析本課第二課時內容,漆器與瓷器,可查詢一些資料,下節課我們共同賞析時候,可以互相印證。

教師作業指導

1、完成下課時預習,可以小組為單位,選一個大家感興趣的範例進行填表分析。

2、各抒己見,圍繞工藝品與其意義的主題,發表自己的感想。培養學生“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八、總結 總結環節,我通過提問方式來完成。

新教育提倡鼓勵和肯定學生,以學有所得為標準,不以排名為優良。此環節目的是通過學生來回顧本課內容,尊重個人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的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為今後學習美術做鋪墊。依據以人為本,用於賞識教育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交流,以愉悅的心情體驗課堂,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素養。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用賞識的態度評價作品,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中體會美術樂趣,學習美術知識。

時間分配:匯入5分鐘,講授25分鐘,學生探究10分鐘,總結討論5分鐘。

九、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工藝品陶器:青銅器:彩陶旋紋雙耳瓶無足雙耳尖底汲水毛公鼎黑桃高腳杯一足黑如漆高腳美觀與實用的結合曾侯乙編鐘溫酒陶xi三足穩定簡潔發展為“鼎”。

美術說課稿4

今天我說的是一節中班的美術活動《我的花寶寶》,這是我自己設計的一節活動,預設的活動物件是我們中五班的幼兒。

為什麼我選擇了這個課題呢?因為有一次,我和班上的小朋友們一起散步的時候,我發現了兩個現象:一是,小朋友們看到花兒以後,都情不自禁地讚歎:“花兒好美呀!”的確,春天到了,幼兒園裡到處都是花兒的蹤影,其中也包括了小朋友們自己的種植園,小朋友們充分表現出對花兒的喜愛和嚮往。二是,幼兒除了用“美“這個詞形容之外,再沒有別的描述,也就是幼兒沒有發現花兒美的細節。

因此,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我們小朋友種植園裡的花為媒介,設計了這節美術活動《我的花寶寶》。花兒是小朋友們自己種出來的,這樣更加能激發幼兒喜愛花兒的情感。

《綱要》中指出:幼兒要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而花兒可以說是美的代名詞。我希望通過這節活動引導幼兒去發現周圍世界中的美好,表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一、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基礎,我預設了以下三個目標

1、從顏色、造型等方面欣賞多種花朵,感受花朵的美麗。

2、積極參與活動,嘗試用多種方式表現花朵。

3、激發種植成功的自豪感。

目標一和二是這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目標三,激發種植成功的自豪感,是伴隨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進行,慢慢滲透,從而逐漸達到的一個目標。

二、為活動順利地開展,需要做好以下準備

1、幼兒近期有參觀過種植園。這個對我班幼兒來說,不需要特別的準備,因為我們平時就會定期去種植園裡觀察。

2、課件:各種花朵圖片。我選擇了四種花兒,都是種植園裡的,分別是豌豆花、蠶豆花、青菜花、油菜花。圖片中都是花朵的特寫,讓小朋友們可以更加專注地觀察、欣賞花兒,圖片的放大效果,能讓幼兒觀察得更仔細。

幼兒繪畫材料:幾種花兒的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所需的`材料。我根據各種花兒的特點,分別選擇了幾種不同的方式。方式分別是什麼,我將在後面進行詳細地介紹。

三、下面我來說一說我預設的活動環節

1、回憶我們種植園裡的動態,激發興趣

我將通過三個問題來完成:第一個問題,我們在種植園裡種了些什麼?誰能一次全部說出來。

第二個問題,種子種下後,發生了些什麼?

第三個問題,最近,種植園裡又有了新變化,你發現了嗎?

我班幼兒對種了些什麼,和發生了什麼變化,都非常熟悉,於是我就要求幼兒一次全部說出來,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避免消極等待,提高活動的效率。幼兒在回憶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原來花兒是這麼來的呀。接著通過第三個問題“種植園裡有了什麼新變化?”把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點集中到這節活動的主角上來。

2、欣賞我們種出來的花朵,感受美麗

我先發出邀請:我們小朋友們的植物寶寶開花啦!老師給它們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

然後依次出示四種植物的花朵特寫,分別請幼兒說一說:這是誰的花朵?這個過程是比較快的,但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一邊感受到撲眼而來的美麗花朵,一邊發現,這些美麗的花兒竟然是我們自己種出來的,幼兒會非常地自豪,興趣也會更加地濃厚。

最後四種花朵一齊出示:你最喜歡哪一種花朵?為什麼?你喜歡它的哪裡?預設的問題很簡單,幼兒可以自由地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每一個細節。但這裡對老師卻有很大的考驗,因為老師必須對幼兒的回答作出合適地反應,我預設的和期待的反應是老師能根據幼兒回答的內容繼續進行追問。

追問,顧名思義就是追根究底地問,是教師對幼兒答問結果中表現出來的問題的一種有效處理方式,是對幼兒回答的進一步提問。適時追問可以對主體學習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優化教學。那老師什麼情況下要追問呢?當幼兒的回答缺少深度時追問,挖掘深度,當幼兒的見解不同時進行追問,引導航向,當幼兒表述不清時追問,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如幼兒說:“我喜歡豌豆花,因為顏色很漂亮!”幼兒說到這兒,可能就沒詞了,老師可以繼續追問:“那它是什麼顏色呢?這個部位和這個部位的顏色一樣嗎?你覺得這樣搭配怎麼樣?”又如幼兒說:“我喜歡豌豆花,因為它的樣子很好看!”老師可以這樣追問:“那它是什麼樣子的呢?你覺得它的造型像什麼……等等。通過追問,幼兒對花兒的觀察更仔細,對花兒的認識更深刻,並從中學到了顏色搭配,造型、以及想象等美術方面的知識,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老師的反應緊緊圍繞幼兒的回答,思維跟著幼兒走,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老師逐漸深入的引導,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

3、創作心中最美的花朵,大膽嘗試

這裡我根據四種花兒的特點,分別選擇了幾種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豌豆花,蠶豆花:提供需要的兩種顏料,幼兒用毛筆添畫。青菜花:提供黃色顏料用手指點畫,蘿蔔花:撕紙貼畫。

《綱要》中指出: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同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因此,我就設計了幾種不同的形式,我提供背景圖,讓幼兒自主地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添畫活動,自由地嘗試和表現。

《綱要》中指出:在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所以,基本的技術指導還是有必要的。因為我班幼兒之前有過撕紙貼畫、和用手指點畫的經驗,但是使用毛筆創作的練習較少。因此在這節活動中,我將著重指導豌豆花和蠶豆花的創作,提高幼兒這方面的能力。

4、欣賞幼兒的作品,體驗成功

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這一點很重要,因此我會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四、延伸活動:欣賞幼兒園裡其他的花朵,並進行一系列相關的藝術創作。

這是一個讓幼兒把在這節活動中習得的一些經驗進行遷移的過程。經驗遷移是當前幼教領域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它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非常重要。遷移就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是指個體通過回憶、提取自身的已有經驗,從而獲得新學習的過程。幼兒在這節活動中學會了欣賞花兒的顏色、造型等,並有了一些藝術創作的經驗,通過延伸活動,幼兒可以使經驗得到擴充套件,變得豐富多彩。

美術說課稿5

評委老師早上好!我今天要說的是這一課。我就本課的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做一下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國小美術第( )冊第( )課的內容,是一堂( · )課。按照《美術新課程標準》,我將本課略加改動,成為集欣賞與技能訓練於一體的綜合課。以審美教學為主線,加以必要的技能訓練,使它能與生活,情感,文化,科學相聯絡,更具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本課的設計可以說是對前面所學的知識技能的鞏固與深化。

( )年級學生天真,好動,活潑可愛,思維獨特,個性鮮明。在教學中只有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並讓他們時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本課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生原有的基礎和學習能力,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 ),瞭解( )。

二·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 ),學習( )。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 ),瞭解( )。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並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 )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本課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1·情境教學法。2·直觀演示法。3·隨堂欣賞法。達爾文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過去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轉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本課我主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是:1·發現學習法 2·討論法 3·合作法

四·說教學用具:

學生( )

教師( )

五·說教學過程

首先——開設情境,趣味匯入

匯入的號是成功的一半,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照片,引導學生通過體會照片的意義,引出本課課題———《 》

(一)作品欣賞

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因此先出示一組圖片,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接著出示一組有存在問題的作品,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

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我在本課開設疑問:“( )誰能告訴老師嗎?”正當學生情緒高漲,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根據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並大膽地說出自己討論得出的'結果。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合作、探討,使重、難點得到了解決。這裡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這個環節體現了合作,討論的學法。

(三)教師示範引領

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較弱,這時教師的親自示範,必將能讓學生很好地獲得直觀的視覺資訊,激發了興趣,增強效。

(四)欣賞同齡人作品,欣賞畫家作品

不同內容,不同技法,拓展知識面,激起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來。

(五)佈置作業大膽創作

這一環節是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大膽創作。 要求:大膽創作,細心裝飾。

作業1·(低)( )

作業2·(中)( )

作業3·(高)( )

在創作過程中同時,播放輕音樂,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六)展示評價

1·自評 你畫的是什麼?你覺得自己的作品哪裡最棒?

2·互評 誰的作品最美?誰的作品哪一點給你印象最深?

(引導學生髮現美,把握學生的閃光點。)

3·教師評 好的作品要給學生激勵,肯定,表揚。要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對存在不足的作品可以對他們說“怎麼才能把自己的作品變得更美呢?”等。

(七)課堂總結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學生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六·板書設計 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總之,本課從新課標出發,從學生實際入手。力求做到導課體現一個“趣”字,授課體現一個“活”字,創作體現一個“新”字,評價體現一個“巧”字。我相信這節課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的。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鄭曉冰 20xx年5月28

美術說課稿6

教學目標:

1、掌握在玻璃上點畫轉印水彩畫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種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潤、滲化、流動、變化,增進對色彩美的審美體驗。

3、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在玻璃上點畫轉印水彩畫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種美妙效果。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匯入

1、學生欣賞一組圖片。①張家界風光②一塊奇石③一個樹根

2、師問:這是什麼?像什麼?

小結:對,像老人,像“山峰”,從“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學們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去想像的結果,使人信服.從這裡讓我們認識到: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想像。在我們的.繪畫中,有時沒有用往常的方法卻在不經意間發現和創造美的形象。

二、認知了解

1、請同學們再看一張圖片,聽老師作簡要介紹。

這是在一塊玻璃板上塗的色,灰紫色濃淡相間,略有變化,然後將畫紙覆蓋上,輕抹,揭起來,玻璃上的彩色轉印到了紙上。

2、師問:請同學們思考,畫面上有什麼具體形象或者說經過稍微加工後,可以成為一張什麼圖畫?學生討論:??

小結:剛才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請看第六課加工後的作品《春山》。樹幹挺拔,枝葉斑駁,溼霧繚繞,小鹿乖張,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這種運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機玻璃)抹印色彩,製造紋理的繪畫方法,又好看,又好玩,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玻璃水彩”。(板書課題)

三、方法指導

教師演示,請學生髮現形象或命題。(師生共同完成)

1、在玻璃上塗色,稍濃。

2、點水滲化開來。

3、覆蓋紙張,輕抹。

4、揭紙(運用不同的方法揭紙,會產生不同效果,如一張紙分幾次揭起,邊拖邊揭起,改變揭紙方向都會出現不同效果)。

5、發現形象:①揭紙後,教師改變紙的方向展示,師生共同發現紙上偶然出現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點染加工。②如果無任何具體形象出現,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溼採用補救措施製造形象。

向學生介紹幾種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彈水;c.撒鹽。6、學生為老師演示的作業命題。

第二課時

四、創作訓練

1、作業要求:

(1)請每位同學按教師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張玻璃水彩作業。

(2)轉印揭紙後同座兩人可以共同討論捕捉形象和命題,相互合作,相互幫助。

2、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評價

1、請自認作業成功的學生,到講臺前展示,自我評價作業。

2、其他同學欣賞臺前學生作業,學會欣賞評價他人作品。

3、教師總結。

美術說課稿7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美術課本第二冊第3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本課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a) 本課形塊的分割與構成聽起來比較抽象難懂,(七年級學生比校難理解,通過演示創設情景把題目改為木散為器,帛裁成衣較易理解)其實也比較容易,指是將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個個美的、單一的、變象的設計元素,然後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全新的形態。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步驟卻是現代圖案設計中的一個統一的過程叫變異過程,是現代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通過這個形塊的分割與構成的練習能基本瞭解圖案設計過程,為後面學習圖案設計打下基礎。

b) 前後知識聯絡:本課內容是在第一章。

教學難點:形塊的分割與構成,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

二、 說教法、學法

學生分析:七年級學生心理剛開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維習慣於對客觀事物進行摹仿、再現。而且對圖案在頭腦中還沒有正真形成圖案設計過程的觀念。為開啟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實現從再造思想到創造思維的躍進,嘗試著用分割與構成的創作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過程的甘苦。

為了使學生激起更大的興趣與熱情,由被動變為主動,既鍛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腦),構成能力,創造能力;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表現能力(手);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眼)。真正體現眼腦手的協調並用的原則。

根據學生情況,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 情境創設教學法:

學生總是在一種情境氛圍中接受知識效果最好,通過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輕鬆的掌握知識。在導課的時候創設" 桌面整理" 的活動,看誰分塊佈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觀又便於使用,使學生初步瞭解分割與構成的觀念。

2、 觀察、發現法

觀察、發現法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思維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體會象科學家那樣探索發現真理的滋味。讓學生觀察" 花瓶與人頭" 的圖案畫,使學生髮現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畫面,激發學生進行分割練習的慾望。

3、 演示、練習法

這是在美術課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 人" 的圖案分割構成,教師演示只是讓學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構成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抄襲教師的想法,給學生建議,引導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 學生練習,根據教師指導,對所學的知識用實際,先選定要構成什麼圖案,再劃分為幾塊,概括成幾個幾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後拼合成預定的圖案。可以展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c)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分割和構成的概念,分割的規律,構成的方式,先臨摹,再通過分割與構成獨立完成一張作品。

三、 說教學過程

本節有三個高潮一開始匯入和中間講解

(以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引入)師生問好後,教師巡視學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書、作業本、文具盒、尺、筆、圓規等用具,讓學生在再短的時間內整理好,使" 桌面" 上即整潔、

美觀,又要便於使用方便,看學生怎麼佈置這個桌面。(學生準備教師巡迴指導講評)這是桌面的分塊與佈置,再結合教室的'佈局,最後引申到課桌以及傢俱的製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與縫紉。

同時板書:木散為器 帛裁成衣 (5分鐘)

教師講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割與構成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1、請學生先自己來說說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為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才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 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 分割與構成" ,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②通過" 分割與構成" 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e) 我認為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為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板書:形塊的分割與構成

1、請學生先自己來說說什麼是分割,(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分割是將一個形分成若干等分;結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內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間分割,關鍵是怎麼分,)分為隨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範畫講解,分割成自然形、幾何圖形。)相對應的還有規則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規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剛才作的練習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d) 至開本課的教學目標:①使學生了解什麼是" 分割與構成" ,以及它在圖案設計中的意義。②通過" 分割與構成" 練習,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構成能力和創造能力。③同時培養學生對圖案的裝飾美的審美能力。

e) 我認為教學重、難點最能體現課題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掌握分割與構成的規律,為構成圖案的需要而進行合理的分割。

美術說課稿8

教學目標:

1、通過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對美術的興趣。

2、學習畫一個封閉的圓,並在圓的基礎上添畫成小雞。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每名幼兒胸前一隻母雞圖,藏三支油畫棒。

2、若干只剪成雞窩的粉色卡紙。

教學過程:

1、幼兒別上母雞圖,帶上三支油畫棒。隨音樂《老母雞》學母雞拍拍翅膀進入室內坐下來。

2、小母雞們有什麼本領呢?哪隻母雞能幹,用你的油畫棒生個雞蛋。

其它小母雞也來生雞蛋吧,我們去找個雞窩生個蛋,雞窩在哪兒呀?音樂四遍,幼兒隨音樂自由畫蛋。

生了這麼多的雞蛋我們心情怎麼樣?

3、如果能把雞蛋孵出小雞來,那一定更幸福吧。這次讓母雞媽媽先來試試。(音樂時,教師邊示範邊念兒歌:啄破一個洞洞,露出尖尖嘴巴,伸出二隻小腳,嘰嘰嘰嘰叫媽媽。)我孵出小雞來了,你們想不想把蛋孵成小雞呢?(音樂四遍,幼兒自由地找個圓畫成小雞。教師提醒幼兒把一些空的`雞窩畫小雞。)

4、小母雞們真能幹,大家想想小雞們喜歡去哪裡玩,愛吃什麼食物,我們給它添畫上去。

5、我們真能幹,不僅會生蛋還能孵出小雞來。我們帶雞寶寶去外面晒晒太陽,做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掌握了畫圓的方法,我通過出示漂亮的母雞圖片,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在示範畫圓前,我應該帶領幼兒用手在空中比劃一次畫圓,這樣有助於幼兒後面的用畫筆在畫紙上畫圓。在示範畫圓時,我應該隨即的強調一下拿畫筆的正確姿勢,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動中應該更加的細心與全面。在幼兒動手畫圓時,我不但注意指導個別幼兒,還隨時顧忌全部的幼兒,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幼兒,這點在以後的教育活動中要繼續保持。結束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以後我可以請幼兒自己來給大家介紹作品,這樣能更好的帶動幼兒的積極性。

美術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學生從國中進入高中的第一堂美術課,是高中美術鑑賞課的入門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國中簡單的欣賞作品轉入到高中對美術作品的鑑賞。通過對不同種類的美術作品的欣賞與比較,讓學生認識美術、瞭解美術、感受美術,獲得美術鑑賞的基本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同時為以後高中的美術欣賞課做好鋪墊。

二、學情分析

高中美術鑑賞課與國中階段義務教育的美術課在課程設計上是有本質區別的。國中階段的美術課是對學生美術基礎性的教學,更注重感受和愉悅。高中階段的美術課以鑑賞為主,與國中相比則更追求體驗和思維。

學生在國中階段具備了基本的欣賞、分析美術作品得能力,然而到了高中學生不再滿足於僅僅欣賞,高中學生具有良好得思維品質與辨析能力,在欣賞的同時必須滲透鑑賞,並運用多手段去引導激發學生從多角度去思維、去創新。以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提高美術素養。教學目標

1.瞭解基本的審美觀念的產生和形式美法則的一般規律,掌握美術作品的含義。

2.培養學生以歷史的、審美的眼光去看待美術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美術作品的含義是什麼?

2.怎樣用審美的眼光看待美術作品和日常生活。

教具與學具

教具:畫冊,多媒體,幻燈機

學具:教材,筆記本,筆

教法運用

本課以圖文並重的教學手法,採用觀察、欣賞、思考與展示作品等教學策略,加強師生雙邊互動。從看、問、討論、回答等教學活動中逐步引導學生對知識一步一步地深入瞭解,通過教師的疏導和歸納,最後讓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發現一些美的動西,如:那個花瓶很美;她穿的衣服很漂亮;他畫的畫很美;他的字寫的很好看。

學生討論:美是怎樣產生和形成的?

一、匯入新課

1.初步瞭解美的來源。(學生討論回答)

總結:美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產生和形成的

2.美的形式法則包括哪些要素?(展示圖片:彩陶鯢魚紋瓶,楷書“永”,人面魚紋彩陶盆,“羊”字的演變圖,雷紋三足鼎,獸紋鬲)

學生觀看討論:它們體現了那些美的形式法則?

教師引導學生從造型、重點、對稱、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去觀察圖片中的美。然後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評價,加深學生對形式美的'理解。

二、觀察思考

1.什麼是美術作品?

學生討論回答

2.

教師總結:美術家為了審美目的,運用形式美法則創作的作品就是美術作品。(展示一些美術作品和教材中的“竹院品古”“漆盒”“女十忙”“年畫”“民居院落一角”)

竹院品古年畫民居院落一角

女十忙漆盒

三、觀察研究

觀察以上視訊圖片中的作品,研究美術作品的不同類別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結合教材內容對上述美術作品進行分析,有些美術作品是美術家為了審美的目的直接創作出來的,比如繪畫和雕塑作品,而有些作品最初是源於生活的需要,但隨著社會的變化,原本的實用功能逐漸被淡忘而審美功能凸顯出來。比如:“漆盒”“民居院落一角”。還有一些當時非常普及價值不高的美術作品,經過若干年後,成為非常珍貴的美術作品。比如“木板年畫”“月份牌年畫”。

四、研究、思考、歸納

提問:通過欣賞以上的美術作品,你對美術鑑賞的意義有哪些看法?

學生分組討論歸納後回答。

教師對回答結果進行總結,根據本課內容闡明:

1、在我們的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非常注重營造美的環境,所以我們學會去認識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的生活。

2、美術鑑賞可以培養我們豐富對美的認識,從而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知識拓展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美術作品,看圖中的“手提袋”“門票”判斷它們是否是美術作品。試以本課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它們,以證明你的觀點。

美術說課稿10

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制國小第九冊第20課《吹塑紙版畫》(上海版)。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應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內容

吹塑紙版畫已成為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繪畫與手工相融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由於它具有較強的表現力,能創作出較好的畫面效果,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創作的樂趣,因此對於提高兒童動手動腦以及創新和實踐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本課以吹塑紙版畫的製作為主線,輔以欣賞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從吹塑紙版畫審美與創作中,感受到吹塑紙版畫藝術的美,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造的願望。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掌握吹塑紙版畫的製版和印製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動手、創造思維能力。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吹塑紙版畫是手工和繪畫的綜合體,確定本課的重點是吹塑紙版畫的製版和印製方法;因吹塑紙質地比較軟,用圓珠筆用力在吹塑紙上劃過,其表面即可留下大小寬窄不同的點、線、面,可製作出豐富的版畫效果,而學生繪畫水平和用力均勻程度不同,所以把教學難點定為版畫創作中點、線、面的安排。通過以上教材分析,為使全體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特點,我主要採取“演示法——講述法——練習法”,以各種精美的版畫範畫為線索,充分動用教具,採用欣賞、演示、講述、練習、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現場演示吹塑紙版畫製作的引導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動手動腦的積極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並讓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缺點,這樣多法並用,既培養了學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啟發了他們的思維。

三、學法指導

吹塑紙版畫是一種表現力力較強的藝術形式,需要較好的繪畫技能、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製作出吹塑紙版畫是一件不易的事,因此,本課利用大量版畫範畫的欣賞,在課堂中創設情境,利用教師在現場製作過程的演示,激發學生興趣,利用講述法、練習法,使學生自畫、自刻、自印,完成吹塑紙版畫製作,啟發了學生髮展創造思維。

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全方位地滲透到教學程式中去。

四、教學程式

本節課教學由匯入、新授、巡迴指導、小結四個環節組成。

1、 匯入

上課以後,我先引導學生用鉛筆在白紙上拓印出硬幣的圖案,再結合這一日常生活中簡單的示例講述版畫的基本原理、種類,並用多媒體演示多幅版畫範畫,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版畫藝術的美,引情激趣。從而匯出新課《吹塑紙版畫》。

2、 講授新課

⑴ 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上好課,我取一張已刻制好的吹塑紙版,直接塗墨拓印,整個過程當場演示給學生看。當作品完成後,學生頓時興趣大增,創作的慾望油然而生。

⑵ 我抓住這個關鍵時刻,立即講述吹塑紙版畫印製方法的分類(包括用水粉顏料印製和用油墨印製),吹塑指版畫刻版的'方法(如單版單線陰刻和單版雙線陽刻等)等等,本節課我教授的是單版單線陰刻法。

① 畫稿:用泡沫水彩筆直接畫在吹塑紙上,我結合印製出的範畫,講解構成畫面線條的疏密關係:畫面中,哪些地方線條最密集,哪些地方線條最稀,哪些地方不稀不密,即構成畫面的黑白灰關係。

② 刻版:用圓珠筆用力刻畫,用美工刀切挖。

③ 印製:將膠磙表面均勻受墨,滾在刻好的板子上,使吹塑紙版畫上均勻受墨,然後用宣紙覆蓋在吹塑紙上,稍用力壓印,未壓刻部分呈現墨色,刻凹下去的點和線不著墨,成為白色的點和線,產生陰刻的畫面效果,完成作業。

3、 教師巡迴指導

學生分組製作版畫,畫稿由學生自主選擇、創作,如風景、建築、動物等,這種形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4、 課堂小結

⑴ 擇優展示優秀作品,學生互相評述、交流,互找優缺點。

⑵ 我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簡單評述,總結本課所學內容,激勵學生運用學到的吹塑紙版畫知識和技法,在實際生活中去創造美。

本課的時間安排:

匯入3分鐘,講授15分鐘,學生創作18分鐘,小結4分鐘。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美術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下面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術鑑賞)外國美術鑑賞的第四課。在新課標的學習內容中,屬於五大系列中的鑑賞模組,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藝術家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人的藝術鑑賞。即通過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等方法,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

二、學情分析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學情分析。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些文化基礎和美術鑑賞常識,也具備了一定的鑑賞能力,但是對於深入理解還相當有限,所以我會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交流探究、評價感悟等環節,歸納出西方古典藝術希臘、羅馬的藝術特點,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受古典雕塑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的種類、題材、造型技法、藝術風格,體悟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與相互探討,加深對文藝復興三傑對西方藝術所作出的貢獻,掌握對於西方美術作品的鑑賞方法,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藝術巨匠勤奮的創作精神,從文藝復興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理解和感悟人本主義理念的意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通過對達芬奇、拉斐爾等繪畫作品的欣賞,瞭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風格特點和造型特點。

難點:文藝復興時期的性質和歷史意義。

五、教學方法

新的美術課程提出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和體驗。

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情景法、討論法、欣賞法、聯想法、交流合作討論法。

六、教學準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材料的蒐集。

七、教學過程

下面是本次說課最重要的部分——教學過程。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將從五個環節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採用電影片段的方式,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為此我將播放電影片段《達芬奇密碼》中對《最後的晚餐》分析視訊,並提出問題:這是誰的作品?出賣耶穌的門徒是哪一個?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引導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從而引出我今天的課題《“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本環節的設定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能積極參與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去。

環節二:拓寬思維,直觀感知

緊接著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我會繼續展示《最後的晚餐》提問:這是什麼時期的作品?你們是如何看出來的?學生各抒己見,簡單介紹文藝復興美術的.特色。而後,針對這節課的重點,我將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尋找答案。並且再次提出問題:除了達芬奇,這一時期代表人物還有誰,有什麼藝術主張?前後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大膽發言,通過這樣的安排,本節課的重點在合作探究中得到解決,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接著作出總結:,文藝復興時期,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環節三:循循善誘,具體分析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課堂練習時間,並結合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展示作品《蒙娜麗莎》,引導學生欣賞,作品中描繪了什麼?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個神祕的微笑又代表了什麼?給你什麼樣的感受?你覺得背景和人物色調和諧麼?為什麼?你喜歡這幅作品麼?發揮學生的想象,整體的感知,暢所欲言。提示學生從構圖、明暗及畫中人物的外貌特徵、精神氣質以及色調等方面去分析。鼓勵學生交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並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會巡視檢查討論的結果,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體驗鑑賞的樂趣。

在交流討論結束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彙報,並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觀點,當然在學生的彙報過程中我會集中的去發現學生的亮點,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並給與鼓勵與肯定,對於思路受阻的學生我會進行引導,從建議性的評價出發,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環節四:鞏固新知,實踐展評

我會展示兩組作品,分別是拉斐爾的《椅中聖母》與中世紀的聖母像作品,與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和早期雕塑家多納泰羅的《大衛》進行對比。並提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任選一組,談談它們藝術特色的不同之處。學生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造型、構圖、色調等方面分析。以小組演講賽的形式,各組選一個代表,進行演講,同學之間自評、互評,教師從賞析角度、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評述,以鼓勵為主,並引導學生找到發展方向。

環節五:回憶重點,小結作業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回顧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回顧,對本節課的知識文藝復興三傑各自的成就以及藝術特色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的認識。

最後,為了使學生能有更高層次的提高,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提問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材料和我們現在的一樣麼?那麼是誰被稱為“色彩的發明者”?引導學生蒐集資料並作出總結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美術說課稿12

尊敬的各位專家.輔導老師.同行們,大家好!下面是我的一節說課稿,請大家給與指導.謝謝!

課題是《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古希臘美術》(選自高中美術鑑賞中的外國美術鑑賞第二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材:

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和搖籃,沒有希臘,無法想像歐洲文明會是什麼樣子,今日西方世界無處不遺存著希臘文明的傳統。古希臘雕塑是西方藝術的直接源頭、西方藝術的黃金時代,在整個西方美術傳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本課時又是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美術史中的價值很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概述古希臘的雕塑及建築。

(2)總結古希臘雕塑和建築發達的原因。

2、能力目標:

能獨立運用美術語言來評價和欣賞雕塑作品。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以及勇於探索藝術美的精神。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希臘雕刻發達的原因以及其藝術特徵。人物雕刻寫實與理想化的結合,追求和諧的理想美,以人體為美的審美風尚。

難點:學生對古希臘的社會風尚和審美取向瞭解較少,需要通過歷史背景的介紹,幫助他們理解。

四、教學方法:

在老師引導下,以特殊“運動會”的形式展開,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去實施教學程式,而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比賽中保持高度的探究欲、嘗試欲,並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對藝術美的欣賞慾望。

五、大學聯考連結:

《擲鐵餅者》,米隆(古希臘)

注:《擲鐵餅者》曾經大學聯考中出現,要求答出作者、國家,並用簡筆的形式畫出擲鐵餅者的人物形象。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

通過視訊一(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片斷)和視訊二(劉翔110米欄奪冠)引出課題。利用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片段中有大量古希臘雕塑和神話的介紹,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通過視

頻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很快進入比賽狀態,為下面教學程式的實施作鋪墊。

2、預習交流

本課時以特殊運動會的形式開展教學,要求a、b兩組學生參預的比賽專案有“擲鐵餅者”、“維納斯”、“拉奧孔”、“雅典衛城”和“鞏固練習”四個部分。老師向學生介紹比賽內容、規則等。

3、分組合作:

將全班學生分成a、b兩組,小組內討論、代表發言、相互評論、總結等方式探究如何欣賞古希臘的雕塑和建築藝術。

4、重、難點突破:

兩組分別討論完成“維納斯”和“拉奧孔”、“雅典衛城”三個比賽專案以後,各選一代表談自己的感受,在老師的引導與參與下總結出希臘神話是雕塑藝術的土壤。

欣賞《維納斯》,瞭解她的藝術美,特別是殘缺美的含義。 通過表演擲鐵餅、畫簡筆畫和欣賞《擲鐵餅者》,總結出古希臘人

崇尚運動以及追求和諧與理想美的統一。

老師適當的進行古希臘人社會風尚和社會制度的介紹,小組成員合作總結出雕刻發達的`原因、藝術特徵,以及人像雕刻的寫實與理想化的結合,追求和諧的理想美,以人體為美的審美風尚。

5、通過達標測評加深印象:

(1)古希臘人認為,(人體)是最美的,無論人像還是神像往往以(裸體)的形式來表現,加上古希臘人崇尚的以(和諧)為美的美學觀念,使古希臘人像雕刻都具有(完美)的形體,(沉著高貴)的氣質,(崇高與優美)的風格。

(2)古希臘美術的成就突出體現在哪兩個方面?為什麼?

(3)拼圖比賽

6、教學新目標的形成:

古典藝術的另一發源地在哪兒?

將學生帶入下節課內容的思考。

7、作業佈置:

思考與探究題:

聯絡古希臘的地理位置、歷史環境和社會制度進一步探究古希臘人像雕塑發達的原因。

七、板書設計:

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古希臘美術;雕塑《擲鐵餅者》、《維納斯》、《拉奧孔》、建築:《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

八、教學感悟與反思

1、分組探究利於發揮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

2、能培養學生合作參與意識。

3、學生搶答、總結有利於加深對雕塑作品印象

美術說課稿13

一、 說教材

《吉祥圖案》是人美版國小美術第六冊11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這一領域。這節課是以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吉祥圖案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並且蘊含著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從而設計出形象各異、題材不同、寓意不同的吉祥圖案,使學生學會自己動手裝飾美化生活,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根據本課教材的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的的設定及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通過對吉祥圖案的欣賞,使學生初步瞭解有關吉祥圖案的知識,瞭解民族傳統文化及吉祥圖案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設計吉祥圖案,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表達對未來生活美好的祝願。

難點:圖案的造型要生動、有趣,並且能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

(三)、教學準備:作業紙、水彩筆。

二、說教法

通過收集資料、欣賞圖片,使學生認識到吉祥圖案常常採用人們熟悉的各種可愛的動植物形象作為表現物件,瞭解到圖案本身常常蘊涵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三、說學法

學生通過欣賞、感受、設計等過程,充分體驗設計圖案的樂趣。

四、說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美術實踐活動

活動一、吉祥圖案我欣賞

方法與步驟:

1、 欣賞匯入

(播放課件——喜慶的音樂《新年好》)

師:你聽,美妙的音樂把我們帶入了過新年的歡樂氣氛!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忙著置辦年貨!

(1)、你瞧,李奶奶家的門上貼上了?(課件出示年畫——連年有餘)

再看看張爺爺家的牆上掛上了?(課件出示年畫——連年有餘)。

(2)、年畫上都表現了什麼?(上面都有魚,蓮花)為什麼過新年的時候要貼上年畫呢?(渲染過節氣氛)你能猜出他們的用意嗎?(課件展示——連年有“魚”)

提問:(學生指出“魚”的錯誤)哪裡錯了?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講出原因)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謝謝你幫老師糾正了這個錯誤。在中國,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美好的祝願,常用事物的諧音和象徵的手法來表現。(比如:連年有餘的“連”取的是蓮花的“蓮”的諧音,“餘”取的是鯉魚的“魚”的諧音。——預示著來年大豐收。)

師:我們把這種具有美好寓意的圖案叫做吉祥圖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瞭解吉祥圖案吧。

揭示課題:《吉祥圖案》

【設計意圖】:此環節優點是與喜慶的音樂相結合,通過音樂帶給學生喜慶祥和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然後通過對一件學生熟悉的吉祥圖案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吉祥圖案無處不在,初步感受吉祥圖案的美好寓意及基本的表現形式。

2、 啟發談話

師: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吉祥圖案。同學們,你都見過哪些?(學生介紹自己瞭解的吉祥圖案。)

3、 學生欣賞

教師課件展示各種吉祥圖案(刺繡、石刻、木雕等等)

師:同學們說的真不錯,下面來瞧瞧老師找到的。

銅錢——古時候的錢幣上。

瓦片——人們居住的房屋上。

木雕——工藝大師的藝術作品中。

刺繡——就連人們穿的衣服上都有。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優點在於通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吉祥圖案,使學生知道吉祥圖案是為生活所用的,它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吉祥圖案的美好。

4、 新知賞析

師: 難怪人們要把它譽為“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瑰寶”的奧祕吧!

(課件出示:四季平安、喜上眉梢、五福捧壽、三羊開泰等吉祥圖案,引導學生欣賞分析。)

A、 四季平安(圖、詞)

提問:同學們,在這幅名為《四季平安》的圖中你看到了什麼?(瓶、花)

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瓶—平,象徵平安。圖中的四季用了一年四季的花朵來表示。——寓意著祈盼歲歲平安的願望。)

B、喜上眉梢(圖):

提問:誰來找一找這幅圖上都有些什麼?(喜鵲、梅花)

你能給這幅圖案起個名字嗎?(喜鵲停在梅梢上,喜鵲同喜,就是“喜上眉梢”。寓意——預示喜事將近。)

C、五福捧壽(詞):

提問:看,這是一幅吉祥圖案的名字,你能猜到這幅圖案是什麼樣子的嗎?(五隻蝙蝠圍著壽字或桃子)——這是用來祝壽的.吉祥圖案。

D、三羊開泰(詞):

提問:看到這個成語,誰能想到這個圖案是怎樣的?(出示圖案)在古代,祥也寫成羊,所以羊也象徵著吉祥,三羊開泰寓意著祈盼新年伊始能夠興旺發達。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優點在於能夠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欣賞分析,如賞析“四季平安”時,是同時出示圖和文字,先讓學生找出圖案中的形象,然後找出相應的諧音和象徵,瞭解吉祥圖案中諧音和象徵的用法;“喜上眉梢”,給出圖案,讓學生觀察圖案內容,然後根據諧音、象徵的方法為圖案起名字,並說出寓意,學習運用吉祥圖案的諧音象徵法來理解圖意;“五福捧壽、三羊開泰”,給出文字,讓學生運用諧音象徵法想象圖案;最後從題材上給予圖片欣賞。

活動二:吉祥圖案我設計

方法與步驟:

1、 設計方法

提問:

(1)、欣賞了這麼多寓意美好的吉祥圖案,你們喜歡嗎?(喜歡)

(2)、老師也非常喜歡,忍不住想要設計一個。那麼,我們該如何設計呢?

(教師邊說邊示範)

設計步驟:A、確定主題(人物、事件——想好寓意);

師:首先,要確定好主題。最近老師的一位朋友要過生日了,那我就設計一個祝壽的吉祥圖案吧!

B、選擇圖案(搭配合理——根據寓意選擇);

師:那祝壽應該選擇什麼圖案比較好呢?(課件出示單個物體供選擇)(蝙蝠、壽桃等)

好,那我就選擇蝙蝠和壽桃吧!

C、圖案組合(把選擇好的圖案進行組合);

師:(教師故意設計構圖不完整的作品,引導學生分析)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老師的作品終於完成了,大家覺得漂亮嗎?哪裡不好了?(學生說出原因:太單調、太鬆散)

D、修改完善(最後進行修改)。

師:你說得真棒,這吉祥圖案可是經過精心安排的,無論是圖案的位置、還是角度,都顯示著一定的含義和美感。當然我們還可以加上裝飾使圖案更完美。你看,老師還用諧音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福壽雙全”。

【設計意圖】:此環節我設計的是根據學習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這是本節課的亮點,根據學生所瞭解掌握的吉祥圖案的諧音象徵法,運用教師所給的單獨圖案進行組合創作,並讓學生說出重組圖案的寓意。同時,為下面的創作做鋪墊。

2、佈置作業

師:同學們,你們想把祝福送給誰呢?我相信收到祝福的人肯定很開心,下面就讓我們用吉祥圖案來表達自己的美好祝福吧!

3、學生作業,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4、作業展評

師:同學們,這裡的每一個圖案都蘊含著一個美好的祝願,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份美好。

你認為誰的作品最棒呢?誰來說一說,棒在哪裡呢?

你可以獲得最佳設計獎,老師送你一個吉祥圖案,祝你虎虎生威。

你可以獲得最佳創意獎,老師祝你學習五穀豐登。

你可以獲得最佳色彩獎,祝你四季平安。

活動三、教師小結

方法與步驟:

1、課外拓展(時間允許情況下進行)

(課件出示剪紙作品)

師:這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剪紙,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逢年過節或喜慶的日子,人們會剪紙各種各樣的吉祥圖案。感興趣的小朋友,課後可以試著剪一剪自己設計的吉祥圖案。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優點在於由吉祥圖案的設計拓展到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學生了解到吉祥圖案在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文化藝術中是無處不在的,讓學生了解學習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師生道別,宣佈下課。

美術說課稿14

《繞繞塗塗》是專為一年級學生而設的線條練習課,目的是訓練手的表達能力,控制能力與眼的觀察能力,它使孩子們空間的,動作的體驗與平面的模擬的描繪緊密的結合,巧妙的轉換,使兒童充分感受到線與形的關係,這一課首先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熟悉的物體形狀,然後用線條表現形,激發學生對不同形體事物的感受,掌握繞塗的方法...

《繞繞塗塗》

是專為一年級學生而設的線條練習課,目的是訓練手的表達能力,控制能力與眼的觀察能力,它使孩子們空間的',動作的體驗與平面的模擬的描繪緊密的結合,巧妙的轉換,使兒童充分感受到線與形的關係,這一課首先讓孩子們回憶生活中熟悉的物體形狀,然後用線條表現形,激發學生對不同形體事物的感受,掌握繞塗的方法,表達出自己對形體的理解。根據以上要求,我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啟發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大膽用線塗繞出物體的形狀.

3.體驗塗繞的樂趣,激發繪畫熱情.

為了讓學生從小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孩子從國小會觀察,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

積極運用線條進行作業,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線條畫的特點,繞的方法.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畫出具有特點的作品,我設計的教學重點是:

大膽落筆,逐漸形成自己對物體形的感受能力。

教學環節:

我設計從觀察------記憶------想象這一過程

1. 我在講臺上用繞的方法繞出了蝴蝶和蜻蜓,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提醒大家,我們小朋友也有一雙巧巧手,能不能以線條的形式表現一幅作品?

2. 我拿出實物-----菠蘿讓學生觀察,並在黑板上用塗繞的方法將菠蘿畫出來,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

3. 再次出示一些實物,並聯想到生活中一些其他的物體讓生動手繞一繞,塗一塗.並根據不同的學生分層次佈置作業.

評價小結:

在評價小結時,我採取鼓勵表揚的方式方法,關注不同層次的孩子,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讓孩子們體驗到繪畫的樂趣.

美術說課稿15

一:活動目的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使之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它與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語文活動共同構成“五指活動”,互相連線成一個整體。繪畫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種語言。幼兒美術是根據幼兒教育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各種美術活動來感染幼兒,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創造,並體驗美術過程帶來的快樂,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只是一種促進幼兒發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術作為幼兒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能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表現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創造性地發展幼兒智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美術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章的總目標,確定本課題的目標為:

知識目標:通過了解幼兒美術活動的特點,掌握幼兒美術教育方法,初步嘗試不同美術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針對實踐教學可以靈活運用。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線條、形體、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並喜愛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內容美。

情感目標: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制定重點的依據是:學生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認知特點理解有限,所以只有瞭解幼兒繪畫的年齡特點及特殊表現,才能進行美術指導。

四、教學難點

本節的`教學難點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設計的常用方法;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制定難點的依據是:我認為美術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所以如何巧妙的把情感教育與單調的技能技巧相融合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難題。

五、教學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有兩個方面。

1.生活經驗準備:讓學生觀察3~6歲幼兒如何進行繪畫的

2.教材教具準備:兩組美術作品

有關3~6歲幼兒繪畫作品

繪畫工具和材料

六、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和誘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並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在美術學習方法中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見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

學生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學生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的討論,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七、教學程式

(一)以繪畫作品匯入課題,引導學生細緻觀察

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展示出兩組作品,請學生仔細觀察,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人投鳥一石子》。我先簡單介紹畫家的情況後,請學生自己說說看到了什麼,有意識地將有關顏色和線條等造型元素的探討引入學生的視線,讓他們說說對畫中一些顏色和線條的感受。這時,我啟發學生了解畫家運用的是一種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並請學生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對這兩幅畫的整體感受,同時引出美術的相關基礎知識。

(二)展示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分析掌握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這個環節為本節重點,我採取的突破策略是:

通過學生收集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先作出比較,得出最初結果。作品所展現出來的是在用色,筆調方面比較凌亂、抽象;把從外面看不到的而裡面有的東西也畫出來;有的畫桌子把四條腿都畫上而且一樣長;給花畫上眼睛;人的胳膊會很長很長等等。學生往往嘲笑幼兒的塗鴉作品。老師再展示相關圖片,與學生一起再進行綜合探討分析,幼兒由於年齡、心理、情感、經驗的原因其繪畫一般都非常簡單、抽象,帶有強烈的主觀傾向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技能的提高,幼兒繪畫上的抽象性會逐漸減弱,他們會畫的愈來愈具體、生動、形象。探討中不僅要開闊他們的思維,還要幫助他們歸納找出最主要的、最貼近主題的內容。

在探討中主要通過啟發性提問歸納結論:

3~6歲幼兒的年齡、心理髮育都要什麼樣的特點?

作品都有怎樣的特徵?

每個年齡段都有怎樣的變化?

總之,逐步加深學生對幼兒繪畫特點的理解。

(三)通過講述法對繪畫所需材料、形式及種類這些基本常識進行講解。

結合繪畫工具和使用的材料講述正確的使用方法,對繪畫的形式和種類進行簡單的瞭解。

(四)幼兒美術教育常用的方法

這個環節為本節難點,我採取的突破策略是:

採用示範講解法對每一種方法的基本要點展開說明,然後鼓勵學生自己體驗,這樣每個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老師作為引導者,如果學生髮生困難,有作不下去的情況,可根據作品稍加啟發與提示。在學習繪畫方法中老師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老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繪畫作品的不同。

如,學習觀察法,我引導學生對範畫的色彩、線條、造型、大小進行深入的有意識的觀察。讓學生學會從無目的,無順序,片面的觀察到有目的,有序的,全面的多角度觀察。繪畫的手段也採取開放式的:可以採用動物羽毛,貝殼,植物的葉和果實,廢棄物等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操作中學生可以選擇身邊的材料:同學,窗外的景物,最熟悉的事物等,進行先觀察——繪畫——再觀察——再繪畫。

另外,如何使單調的學習方法被幼兒接受呢?我們可根據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力求繪畫活動遊戲化。

如,吹畫遊戲,吹畫即把顏色滴到紙面上,讓幼兒用嘴把水滴吹散或流淌,根據偶然效果,產生奇特的圖案,然後再讓幼兒添畫。這樣,每個幼兒的作品就各具特色,極富創造性。再如,實物拓印,許多物品的剖面都有有趣的形狀,用這些物品蘸顏色壓印在紙面上,別有一番意味,如玩具小車的齒輪,可以滾印出各種圖案,也可以用海綿、瓶蓋、玻璃球、樹葉蘸顏色拓印在紙面上,這些材料可以展示豐富多彩的圖案世界。

(五)教學延伸

將學生作品貼於展板,讓學生互相欣賞,互相交流畫完畫後的感受,同時利用這些作品回顧複習所學的知識。

請同學們感受周圍的藝術、文化氣氛,參觀博物館、參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現代建築、家鄉風貌等,在生活中學會用美的眼光欣賞一切,感受生活和勞動傳達出來的強烈的、炙熱的感情。

擴充套件閱讀

說課的基本形式是“四大模組”模式,它由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式構成。按照這種基本模式要求的框架去進行說課,能夠有效地避免教學中存在的隨意課、盲目課和單純的傳授課等不規範、教法陳舊的教學形式,逐漸形成符合教學規律,利於學生成長的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於初登講臺、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或雖然有教學經驗但初次接觸說課的教師來說,是一種全面把握教材,巨集觀感受教學全過程,快速規範教學行為的好方法,便於教師逐漸提高研究層面,取得更大收益。“四大模組”的具體操作如下:第一,說教材。這一板塊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要說清這一課在整個教材的位置,又要說清在這本書以及本單元的位置。只有既清楚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又清楚學生後續學習內容,才能定位準確。內容確定,目標從三維角度即可確定,勿需多說。第二,說教法與學法。針對內容,針對學生情況,找準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法,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實現以上目標,如何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第三,說教學程式。上面兩個板塊的內容搞清楚以後,下面就是如何實施的問題,採用何種方式匯入,如何突顯重點,突破難點,要說出具體的方式方法等,將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情況進行預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都可一一說明。第四,說板書設計。這一板塊如有,可說明其作用,如無,不用贅述。其中第二、第三板塊是說課中的亮點,它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風格以及教師的整體素養。說課就如一篇論文,體現了是什麼(教學內容)、為什麼(教法與學法的設計)、怎麼樣(教學過程的實施)三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