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範文彙總八篇

說課稿7.76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說課稿範文彙總八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女媧補天》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事,讚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敢於奉獻的精神。文章選入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二、說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讀悟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瞭解女媧為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類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過程。

2、能夠複述故事並積累優美生動的詞句,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學習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三、說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目標中指出,

要關心作品中人物命運和喜怒哀樂,在學法指導中強調要使學生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加強情感體驗。要關心作品中人物命運和喜怒哀樂,這個過程一定要讓學生讀得充分,才能領悟課文語言的情味感,才能使學生讀出課文的情趣,讀出課文的情感,讀出課文的神韻。

四、說流程:

一、回顧匯入,鋪墊情感基調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女媧補天這篇課文,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那麼究竟發生了一場怎樣的大災難呢?你能看著圖片說一說嗎?【讓學生看圖複述女媧補天的原因,感受悽慘的景象,災難的可怕,鋪墊情感基調】

2、真是一場可怕的大災難,看到這麼可怕的景象,女媧的心情怎樣?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個神話故事。

二、研讀感悟,體會女媧精神

1、看到這樣的景象,女媧的心情怎樣?她又是怎麼做的呢?

2、女媧急得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如果你是女媧,你會怎麼求雨神呢?雨神答應了嗎?【通過換位思考,體會女媧的奉獻精神】

3、人們獲救了,但是危險還依然存在,女媧又做出了什麼決定?

4、女媧是怎麼補天的呢?請你快速讀讀課文,想想能不能用三個詞來概括女媧補天的經過?

5、女媧是怎樣找五彩石的?為了找五彩石,你覺得女媧去了哪些地方?【找石部分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讀活文字,讓學生真正走進文字,敏銳地捕捉語句中的關鍵詞,領悟其作用。想象女媧找石的艱難畫面,練習說話。】

6、五彩石找齊了,而這僅僅只是補天的第一步。接下來,女媧又做了什麼呢?女媧是怎麼煉石補天的

7、在女媧的努力下,補天用的液體終於煉好了,女媧往上一潑天空出現了什麼變化?【補天部分主要體現了女媧的神奇。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文字,從一裝、一端、一潑中,體會女媧的神奇和了不起。】

8、老師發現這段話裡有很多動詞,你們發現了嗎?快圈一圈。自己讀一讀這些動詞,想一想你能不能將這些動詞連起來說說女媧煉石補天的過程?

9、同學們,天補好了,災難過去了,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類得救了,作為被女媧拯救的人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麼?

三、迴歸整體,拓展課外閱讀

1、同學們,當災難發生時,我們的身邊也有像女媧這樣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人,比如……【從課文延伸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從身邊的人物中體會不怕困難、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精神】

2、同學們,女媧是古代勞動人民心中的一個神,其實也是許多優秀勞動人民的一個縮影,讓我們在敬佩女媧的同時,也為像女媧那樣的人感到驕傲吧!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篇。本單元的文章,均是記錄成長的話題,我從中可以收穫一些啟迪。學習本單元,重點是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為第一篇重點講讀課文,也是作者回憶兒時的快樂生活和求學生涯的回憶性散文。具有示範性學習作用,本篇學習課時設定為2個課時。

1教學目標:

總目標:以情入手,品情學技。

分目標:a。結合個人情感學習課文內容b。把握文章表達技巧。

教學目標的設定力圖體現知識學習、技能培養和情感薰陶三維結合。學生通過本課學習,品味作者童年生活的點,感受文章語言的表現力,學習其具體的表達方法和寫作技巧,讓孩子們感受文中天真爛漫的童年樂趣,引導孩子們聯想自己的童年趣事來激發其共鳴,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

2。教學重難點:

本篇作為重點講讀課文,其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意,所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成為教學的側重點;本課的難點則在於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對童年的嚮往和思索之意,感受作者深情成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但年齡小、好動,思想不能長時間集中起來聽課並且自主閱讀和自主研讀的鍛鍊還不夠,無法使語文閱讀的高效積極開展開來,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更多采取以學生自主閱讀研讀為主,老師引導示範點撥為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鼓勵學生養成良好閱讀學習習慣。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採用朗讀和問題引導法,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結合散文的特點進行學習,由不散的神(主旨)到散的`形(內容),從整體到區域性,從具體表達手法到無處不在的真情流露。師生共同討論分享,大體上以個人品讀――感悟――集體討論――分享四個環節進行。

三、教學思路:

課前安排學生參閱本文相關背景知識,這也是文章學習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課堂上以自己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也可以是不好的回憶)接著引入本篇學習,首先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接著合作學習,分為“作者眼中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兩個部分,分別以三個小問題匯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進行研讀討論,並且分享學習成果。

四、板書設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樂景春夏秋

百草園樂聞美女蛇的故事快樂

樂事冬天補雀

童年

讀書故事

三味書屋苦樂相伴

描紅樂事

五、課業佈置:

學習本篇文章後,聯絡自己的童年中記憶深刻的事或人,運用文中學到的表達技巧進行寫作訓練(600字以內)

六、課後題處理:

在文章課堂學習研討的問題設定上,結合課後思考訓練的問題進行設定,並在課文學習後進行點撥總結。

問題:描寫了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X,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說課稿 篇3

一、課的主題:

接力跑——“下壓式”交接棒

二、指導思想

本課以《體育與建康課程標準》為依據,充分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樂趣,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觀念,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思想意識。同時也以發展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為目的,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吃苦耐勞永不言敗的意志品質。

三、教材分析與處理:

接力跑是合作跑的主要內容之一。經常進行短跑接力,對發展速度、力量、靈敏性等身體素質有很大的幫助。本教材選自接力跑中的“下壓式”交接棒技術,此單元一共設計了3課時,本節課是此單元的第一節課,其主要內容是讓學生了解“下壓式”的傳接棒方法為主。學生在以前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快速跑以及其它方式的接力跑(如:迎面接力跑等)。對於本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有利於本課內容的掌握。

四、單元計劃:

課次 課 的 任 務 要 求 重 點 難 點

1 讓學生初步瞭解〃下壓式〃交接棒技術 動作正確 重點:傳、接棒時機的把握。

難點:下壓式傳接棒的動作要領,以及交接棒的配合。

2 複習〃下壓式〃的交接棒方法,同時學習預跑

預跑時機合理 重點:接棒前的預跑

難點:預跑的效果

3 學習接力跑全程跑 交接棒,跑,快速 重點:接棒準確,奔跑快速

難點:跑與接棒的結合

五、學情分析:

我們學校四年級三班一共有43人,他們大多數是農民工子女,上課存在組織紀律性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體育知識面較為缺乏,但學生對體育運動有良好的參與意識,同學之間團結合作,集體榮譽感較強。因此本課選用新的教學內容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增強學生堅忍不拔的毅力及自控能力,提高團隊合作的精神。

六、預定教學目標:

1、運動技能目標:學習“下壓式”交接棒技術,讓85%的學生能初步瞭解交接棒技術。

2、身體健康目標:提高學生快速奔跑的能力,發展下肢力量。

3、社會適應目標:培養團隊協作、進取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

七、教學重、難點:

重點:傳、接棒時機的把握。

難點:下壓式傳接棒的技術。

八、教學方法及評價方法:

教學方法:

(1)遊戲教學:採用遊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啟發教學:通過啟發、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交流,提高學生決問題的能力。

(3)小組合作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合作學習及比賽相互促進提高,加強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助於學生形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集體意識。

評價方法:

激勵評價法:語言肢體激發學生進取動機,使學生更積極、更主動地進行學習。

九、教學過程:

(一)匯入與熱身

在課的開始部分首先是常規教學,緊接著是一個“擊鼓傳棒”的小遊戲,引出本課的主要內容。通過增加背後傳棒的難度,提高遊戲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出問題“背後怎樣交接棒速度較快?”,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式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之後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圍著圓圈做準備活動,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與拓展

做好熱身活動之後,教師引領學生回到課前所提問題,通過小組討論的活動方式讓學生試著去探究、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巡視並參加到各小組的討論中,及時評價各小組的討論成果。而後,全班提問並彙集各小組討論結果,讓其優秀的組全班展示,教師給出相應評價。其後,教師作出正確動作後讓學生跟著模仿,並讓小組原地徒手練習,組員之間相互糾正動作,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巡視並對各小組做相應的指導。然後組織學生在慢跑、快速跑中體驗交接棒,讓學生在由易到難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完成教師所設目標達到預設效果。最後,設立“勇奪小紅旗”的十字接力遊戲,通過遊戲檢驗學生本節課完成效果,並且通過師生互動進一步拓展與昇華本節課教學內容。

(三)放鬆與評價

利用放鬆操,對學生進行身心放鬆。最後對優勝組別以及個人作出評價,讓學生的情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得到昇華,並且快樂的結束本課。

十、狀態預計:

本節課練習密度約為:45%--50% , 運動負荷約為:115-125次/分左右

十一、場地設計與器材準備

1、 一塊田徑場

2、 標誌筒14個

3、 接力棒11根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正負數、相反數、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之後,以國中代數第一冊P80頁的有理數的減法法則及有理數減法運算的例1、例2為課堂教學內容。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是一種基本的有理數運算,對今後正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並對解決實際問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探究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了解加與減兩種運算的對立統一的關係,瞭解數學中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探究分析數學知識方法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難點:理解有理數減法的意義,正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二、說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將採用探究發現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等。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教師並適時運用電教多媒體動畫演示,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慾望來達到對知識的發現,並自我探索找出規律,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附教學工具:溫度計、投影儀、多媒體

三、說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的原則,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下,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的積極思考努力下,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發現的過程,使學生掌握了知識,體現了素質教育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達到教學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式:

(一)引入課題環節:

1、複習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為新課的講授作好鋪墊。

2、(提問)用算式表示:與—3的和等於—10的數。

(根據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列出減法算式後提出問題:怎樣進行這裡的減法運算呢?有理數的減法運演算法則是什麼呢?由問題的給出,激發學生探求解決問題方法的興趣,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二)新課講解環節:

1、通過投影儀給出以下算式:

減法加法

(+10)—(+3)=+7(+10)+(—3)=+7

讓學生比較上面這兩個算式並討論後得出:

(+10)—(+3)=(+10)+(—3)

再給出以下算式:

減法加法

(+5)—(+2)=+3(+5)+(—2)=+3

繼續讓學生比較上面這兩個算式並討論後得出:

(+5)—(+2)=(+5)+(—2)

從而,它啟發我們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成加法進行

2、講解課本P80的內容,回答複習題2提出的問題即如何求(—10)—(—3)的結果。通過分析講解,請學生自己歸納出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最後老師再完整地總結出法則。

文字敘述: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p;字母表示:a—b=a+(—b)(說明:簡明的表示方法,體現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實際運算時會更加方便)

強調運用法則時:被減數不變,減號變加號,減數變成其相反數

減數變號

(減法============加法)

3、出示溫度計,用多媒體出現(如P81的圖2—20),並進行動畫演示,通過求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的例項來說明減法法則的合理性以及有理數減法的實際意義。同時進行練習反饋:課本P82的練習1,

4、通過例題教學使學生鞏固方法,初步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1.計算:(1)(—3)—(—5);(2)0—7

例2.計算(1)7。2—(—4。8);(2)(—3-)—5

說明:講解時注意讓學生複述有理數法減法法則,加深學生對法則的認識,並注意歸納有理數減法的規律,而不機械地將減法轉化成加法,為今後進一步學習減法運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間步驟作準備。

(三)鞏固練習環節:

讓學生完成課本P82的練習2、3,鞏固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運用,強化學生對這節課的掌握。第2題口答,第3題請6個學生上臺板演。對回答好的同學給予表揚肯定,如果有錯誤,請其他同學糾正。

(四)課堂小結環節:

本節課學習了有理數的減法運算,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時轉化成加法進行計算,即a—b=a+(—b)

(五)佈置課後作業:

課本P83習題2.6的2、3、4、5的偶數題。

通過作業反饋對學生所學知識掌握的效果,以利課後解決學生尚有疑難的地方。

(六)板書設計:

(略)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千年夢圓在今朝》。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飛天夢想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夢圓。熱情地讚揚了中國航天人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鍥而不捨的精神。

二、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較為淺顯。六年級學生能夠理清課文條理,抓住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科技內容的作品時,要注意體會作品中所體會出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學習本課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為此,我制定目標如下:

三 、教學目標

1、抓住主要內容,瞭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學習用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方法。

3、體會中國航天人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鍥而不捨的精神。

其中第一點是重點,第三點是難點。

四、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讀課文後獲得的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本節課我主要採用“疑問導讀法”。即“以讀為經,以問為緯”,讀、思、、想、展、理相結合,營造自主、合作、平等的教學氛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力求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五、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蒐集資料詢問家人豐富背景知識,課中資料進入課堂,間以錄影輔助教學,課後將其製成小報,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由於本課所處在第五單元,這部分內容尚未接觸。閱讀單元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這部分內容在課前已經解決。

六、教學流程

第一部分 整體感知,讀中悟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文章開篇我讓學生自己總結觀點,然後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第二部分 選準感悟點,精讀精品

第二部分 這是文章的精讀部分,也是解決重難點和情感價值觀的`部分。根據單元目標和本課目標,我預設了三處進行研析。這三處都是通過精讀感悟來完成的。不同的是“夢圓部分”我採用的是看畫面——說感受——讀——再說感受——再讀的方法來進行;楊利偉的三句話的精彩部分我通過讓學生想象讀,說緣由,昇華讀來再現歷史瞬間,大寫激勵人生;反映人們辛勤付出的部分我注意引導學生蒐集資料,結合文字,想象畫面,走進文字再走出文字,最後輔以紀實文字,來強化情感。

第三部分 撥絲剝繭,萃取精華

古人的奇思妙想,萬戶的飛天及後來的人造衛星上天都是人們尋夢、嘗夢、追夢、圓夢的過程。這部分內容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會概括並結合上下文、資料說明來體會人們對飛天夢的執著追求。

第四部分 激情朗讀,找準練筆處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課後佈置的練筆等正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

王國維先生的“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固有高致”,這種教學境界是我過去、現在、將來永遠不變的追求。”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國標版蘇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第8 單元中的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了三個例題,分5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是其中的第一課時。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運算中進行簡便計算的兩種必要的理論依據,他們是學生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思維素質,掌握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後的簡便計算和計算速度。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加法計算和驗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內容。教材安排兩個運算定律教學時,採用了不完全的歸納推理,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新課,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組成等式,再例舉類似的等式進行分析、比較、找到共同點,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發展到理性,合理的構建知識。“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練習,以填空、判斷等形式鞏固對加法運算的理解,接著通過題組對比和湊整等練習,為學習簡便計算作適當滲透和鋪墊。

(二)學情分析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我預設如下教學目標:

(1)教學技能目標:通過利用學生身邊的材料,組成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用字母來表示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並經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規律的探索,發現和歸納,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定律。

教具學具:為了便於操作、交流和展示、及時與學生互動,本課準備多媒體一套。

二、說教學程式

鑑於本課教學內容設定的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預設如下四部分展開教學。

(一)探索加法交換律:

這部分分成4個環節進行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規律

課始從學校參加吳中區國小生運動會話題作為課堂資訊,要求學生根據提供資訊提出問題,從而匯入新課,進行加法交換律的研究。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用學生身邊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資訊,為下而面的探究呈現素材,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例舉中驗證規律

(1)教師組織學生觀察兩個式子的特點,然後自己照樣子仿寫等式。

(2)運用自己字寫出的等式,再次觀察、比較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規律。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讓學生自主活動,規律發現的過程。一方面組織學生寫出類似的等式,幫助了學生積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表象,進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換律。)

3、在反思中概括規律

(1)自己仿寫式子,獨立思考或小組討論,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示出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說課稿 相關內容:《認識垂直》教學反思四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設計(北師大版)第十單元: 第7課時 練習九國小四年數學上冊《平移與平行》教案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商是二位數)《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周長計算》教學實錄北師大版第七冊數學教案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 溫度期末複習前摸底檢測檢視更多>> 國小四年級數學教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師生交流的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語言表述和概括的能力)

(2)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

(設計意圖:學生在充分感知個性創造的基礎上,構建了簡單的數學模型,從用符號表示規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規律,使學生體會到符號的簡潔性,從而發展了學生的符號感。)

4、練習

(1) 填空、(2)判斷、(3)驗算

(設計意圖:新課剛結束就配以填空、判斷、驗算多種形式的聯絡,既有利於概念的正確建立,同時也及時地鞏固了新知。)

(二)探索加法結合律:

整個探索過程與“交換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於學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經驗,在這裡教師可以完全放手,稍加點撥便於引導學生完成探索過程。

1、在情境中感受規律。

以上面4、練習題為內容,讓學生提問題過渡到下一環節,非常自然,

(1)學生一起解決“三個專案共得多少分?”

(2)交流學生各自列式,並讓學生說清列式理由。

(3)選擇兩種不同列式,探索規律。

(設計意圖:抓住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內在聯絡,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把加法交換律的學習,遷移類推到加法結合律的學習中來。)

2、在計算中驗證規律

(1)教師出示兩組題目,讓學生觀察結果是否相等,為學生接下來題目,探究打下基礎。

(2)教師寫出左邊算式,讓學生寫出右邊算式(與左邊相等),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感知加法結合律。

(3)學生依據自己經驗,開始寫出這一型別的等式題,讓學生在實踐操作與鍛鍊,並體會認識加法結合律。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的點撥和引導下,逐步從觀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揭示加法結合律

(1)小組討論,觀察等式,左邊和右邊有什麼變化,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2)按照這種規律,你還能寫出這樣的算式嗎?

(3)用字母表示這樣的規律。

(設計意圖:這裡主要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彙報等環節,正直組學生一個自主的空間。由於“運算律”屬於理性的總結和概括,比較抽象,學生並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導學生獨立發現,思考、解答,有利於學生概括出相應的運算律。)

三、實踐應用

(設計意圖:我準備安排基礎訓練和拓展訓練兩個練習層次,通過層層深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形成技能,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1、基礎訓練,分三個層次

(1)想想做做1:運用了加法的什麼定律?

通過寓教於樂的遊戲方法進行練習,女生代表加法交換律,男生代表加法結合律,讓學生體會在每個等式中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2)想想做做4,每個學生選一組題獨立完成,使學生通過比較,知道應用加法運算律有時可以使兩個加數的尾數湊成整十數,使計算簡便。

(3)想想做做5

(設計意圖:讓學生意識到結合律往往要湊整,進行這題訓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為後頭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打好基礎。)

2、拓展練習,分二個層次

(1)在方框裡填上適當的數。通過用圖形式字母表示數來鞏固加法運算定律,有利於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

(2)應用加法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30+28+70+45+72。通過該題訓練把一般的規律推廣到更多的數字計算中,有利於知識的深化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提高。

四、評價鼓勵

(設計意圖:及時評價總結,肯定學生的學習,以促進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使本課學習內容的理解提升到一個更高層面。)

五、教法、學法

以上是本人對本課教學過程的預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生活和活動情景,新授和練習儘可能從貼近學生身邊的素材擷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體會“做數學的樂趣。”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簡明扼要的、綱領式的板書反映本課主要內容,體現本課知識的形成過程,知識性、系統性在整個板書中充分體現。)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本文的作者憑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裡畫出了四個不同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的心願。這樣的課文有景,有境,有情。在寫法上採用並列的型式讀來琅琅上口,其間運用形象的擬人化的手法,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從訓練的角度看,本文是對學生進行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熟記語言、創造語言訓練的好教材。

二、說學情

人教版實驗教材從一年級下冊開始,在編排體例上作了很大的改革。每個單元均圍繞一個主題來組織課文。針對這樣的編排體例,在教學中,要從整體上把握,兼顧低年級閱讀教學的幾大任務。第一大任務:認字學詞,積累語言。第二大任務:朗讀感悟,層層推進。有了第一冊教材的閱讀經歷,學生雖具備一定的閱讀體驗,但仍要結合對少量詞和句的理解,體現由讀正確──讀出感情的指導過程和學生練讀的過程。根據我對《新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結合本單元課文訓練的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春天”這一小節。

3、感受春天的美麗,理解“多彩”的季節的含義。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課文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有趣的遊戲、美麗的畫面的引領下,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朗讀的慾望。

以讀代講:“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四、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故事匯入

一年級兒童喜歡聽故事,上課伊始,我就用一個故事匯入,利用課件中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男孩畫了四個太陽,想知道四個太陽的故事嗎?激發他們讀文的興趣,學生就很想知道這四個太陽是怎樣的。

2、朗讀課文,認讀課文

由於以上的引入,學生就以此問題作為學習的載體,自覺以問題為中心,圍繞問題來組織自己的學習活動。並提出學習要求:拼一拼圈出劃出的生字,有困難可以找周圍的同學幫忙,討論討論。遇到長長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一年級的課文不長,讀了幾遍,學生就基本理清課文的脈絡。

3、遊戲闖關,認讀生字。

眾所周知,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點。識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響到讀和寫特別是閱讀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強弱。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他們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但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較弱、注意力永續性差等特點。識字教學又是很枯燥的,學生學起來沒興趣,我們老師教起來也覺吃力。於是我設計了闖關、摘蘋果等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4、生字書寫指導

有了上學期的基礎,這學期的書寫指導注重字的結構指導。我先讓學生說說有什麼要提醒老師的嗎?再利用邊範邊提醒來指導學生。我利用實物投影來範寫,沒有再黑板上範寫,本人認為粉筆字的書寫與鉛筆字有所不同,黑板與學生有一定距離,在本子上書寫學生更容易模仿教師書寫時的運筆。

5、走近春天,感悟文意。

《國小語文教學法原理》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關係到培養讀寫能力和發展智力的'一種發展性閱讀。因此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春天”這一小節。因為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閱讀能力,要在語言文字中準確把握所蘊含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語言的味道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文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多彩的季節”的含義。

先由教師範讀,教師的範讀就是對學生朗讀最好的指導,學生聽了說喜歡哪個太陽和喜歡的理由,再引入春天,說說春天為什麼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語言。

朗讀指導,我沒有過多的講解,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感悟。在熟讀成頌的基礎上,利用課件帶學生進入春天。欣賞美麗的圖片以後,我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說話訓練:

(1)選擇喜歡的一幅畫,用上詞語自由說話。給學生素材,讓學生有話可說。這裡的說既是有限制的,又是自由的,學生可以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2)結合圖畫,用句式說話: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她照到草地上,小草()。這裡的說有限制,給予句式,其目的也是為第三個說話作鋪墊。

(3)用句式拓展說話。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她照到(),()。一年級兒童說話無拘無束,嚐嚐出現不完整或病句現象,這對以後的寫作很不利,此訓練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句式的訓練,培養語感。

6、最後在音樂中結束本節課。

但是在教學結束後,也留下了不少的遺憾:課堂把握能力不強,教學語言顯得沒有感染力,發揮學生主動積極性不夠,還有部分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本課堂中來;教學機智缺乏,遇到學生不在自己的想象中時,處理得不是遊刃有餘;教學評價語言還是缺乏,只是泛泛而論……但是,這是一堂給予我許多啟發和幫助的課,也讓自己從很多方面有所感悟。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與教學目標的確立

《我的母親》是蘇教版第三單元“至愛親情”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鄒韜奮以其質樸的文筆,通過對母親生活片段的回憶,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在金錢至上、物慾橫流的今天,更有必要讓學生體會濃濃親情,愛我親人,愛我生活,愛我社會。

《課程標準》總目標裡規定義務教育階段閱讀教學總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能力:理解文章,概括母親的形象。學習作者通過擷取母親生活中最典型經歷來表現人物的方法。品析細膩而飽含感情的語言中蘊含的真摯、深沉的母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合作探究,老師啟發誘導。整體感知課文,揣摩語言,體會母愛。學習本文擷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來表現人物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學生對母親的感情。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文中真摯而深沉的母愛,培養學生對母親的感情。

我之所以把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學生對母親的感情定為教學重點,是因為如今生活好了,學生從小處在愛的包圍中,對親情已經熟視無睹,特別是對母親那特別的愛有時還會產生膩煩心理。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不能理解、體貼父母的良苦用心,因此我覺得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身為教師不但要教好書,而且還要育好人,要教學生感受愛,理解愛,學會愛,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難點是學習本文擷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來表現人物的寫法。

典型材料,典型細節可以更全面的展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更豐滿,更鮮明。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寫好人物的文章,所以學習本文的寫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本文雖文字淺顯,但由於本文思想感情比較深沉,學生由於受到年齡的限制,可能對文章理解得不夠透徹,老師要善於作適時的引導,學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三、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對國中階段學生的閱讀要求是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的啟示。”“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在這一階段的寫作要求是“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因此通過自主閱讀和主問題的設計,簡化教學頭緒,從而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根據本文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力求通過整體感知、品味語言、討論探究,自由表達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主題。在學習方式上,主要通過學生預習、自主閱讀、合作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與合作能力,實踐“情景匯入——誘思探究——拓展延伸——歸納梳理——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

本單元同學們已體會到了朱自清《背影》裡深沉的父愛,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母愛,體會人間的至愛親情,所以我打算通過“讀——品——悟—寫”這幾個步驟來完成教學任務。

1、“讀” 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概括母親形象。

2、“品” 讓學生品味文中讓自己最動情的話語、事例或細節,體會文中真摯而深沉的母愛。

3、“悟” 學生通過感悟母親形象,再次感受自己所感受到的偉大的愛,以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寫” 首先是引導學生探究本文的寫作特點,然後讓學生整合所學過的寫作知識,練習寫作《我的母親》。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深刻地領會文章的主旨。

四、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規定要“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運用語文。” 在國中階段閱讀要求是“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結合課文內容,採用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朗讀法”和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的“合作研討法”。

1、朗讀法:朗讀是學生習得語感,提高閱讀鑑賞作品能力的有效途徑,有感情地、十分投入的朗讀,既能喚起表象、表達感情、加強理解,又能訓練思維。《我的母親》平淡樸實、親切自然、感情真摯,只有讓學生多讀,才能感受其間的情深意切,受到精神的愉悅與感染。

2、合作研討法:本文文字淺顯易懂,學生理解掌握課文後,再聯絡自身實際從而更加深刻地領悟到文章的主旨——真摯深沉的母愛,然後再通過對文章寫作特點的探究,最後整合學過的寫作知識寫一篇文章《我的母親》,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中去,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五、說教學程式

母愛是學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話題,說她熟悉是因為每位學生都享受過無私的母愛,說她陌生是因為許多學生很少對母愛進行過認真的咀嚼與反思。因此用富有感情的導語引導學生進入新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對文字的閱讀期待,而且有利於學生情感的參與和昇華。

(一)情景匯入:

請大家背誦孟郊的《遊子吟》和冰心的現代詩《母親》。這兩首詩的主題都是歌頌母愛的,讓我們感受到母愛是多麼溫馨和偉大。古往今來,有無數文人墨客抒寫了他們所感受到的溫情似水的母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鄒韜奮的《我的母親》一文,來感受一下溫馨的母愛。

(二)誘思探究:

整體感知:走近母親

1、檢查預習:

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快速識記

2、學生有感情的大聲朗讀課文,思考:

本文回憶了母親哪幾件事?通過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國中階段“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因此在預習中要求學生自己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掃清字詞障礙,積累字詞。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能說普通話”“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理解主要內容”。因此,讓學生帶著“本文回憶了母親哪幾件事?通過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的主問題朗讀文字,從而完成對文中母親的整體感知。這種原生態的問題不會破壞學生閱讀的獨立性。相反它有利於瞭解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感體驗,併為課堂的自然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研讀賞析:認識母親

語文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表達豐富的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在國中階段要求“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這一環節的設定是品味文中細膩而飽含感情的語言,讓學生體會文中真摯深沉的母愛。同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接受母愛,感受母愛,感激母愛,懷念母愛的感情變化,從而使學生情感上理解母親,感激母親,報答母親。實現《語文課程標準》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的總目標。

問題:作者深情回憶了關於母親的四個片段中,哪些話語、那些事例、哪些細節最讓你動情?(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教師可補充以下幾句重點指導,引導學生體會

1、我由現在追想當時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見者她的容態,還感覺到她的活潑的、歡悅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這是從幼兒的感覺中寫出母親可愛的形象,筆墨不多,但母親的形象栩栩如生。

2、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悽慘的情形,她倆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湧流著。

這個細節而傳神,表現了母親感情豐富,對患難女性有著深切的同情心,同時也表現對孩子的教育注重“以情感人”,從而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3、我自己嗚咽著背,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的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湧地哭著。

這個細節描寫表現母親對子女無限憐惜和疼愛之情。

4、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得滴答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

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動作描寫,也有環境描寫,以寂靜的環境襯托母親的勞苦。這段文字從我的視覺、聽覺、感覺中寫出來的,很感人,作者油然而生“歉疚”和“不安”之情

(三)拓展延伸:訴說母親

1、請談一談你在生活中感受到母愛的典型事例。

2、在父母心中,我們是父母的心頭肉,在我們的心中父母是我們的什麼?請你用飽含深情的話語對父母說一句感謝的話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規定“發展語言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一環節的設定使學生學會“從多角度觀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徵。”雖然學生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偉大的母愛,但是有些學生卻未必懂得母親對自己的關心與疼愛,未必能理解母親的苦心,因此讓學生深切體會到自己所享受到的至愛親情,懂得去珍惜父母對自己的一片愛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設定了這一環節,讓學生從自身的感受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讓學生體驗親情,理解親情。

(四)歸納梳理:描繪母親

文章通過四個片段,充分表現了母愛的光輝,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來表達這些情感?談談你的收穫。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瞭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這一環節是對本文寫作特點進行探究,也是本文的教學難點,對寫作特點的探究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寫作的技巧。

(五)親情作業:善待母親

是啊,母愛尤如一縷陽光,讓我們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母愛,尤如一泓清泉,讓我們的心靈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淨。平時,我們都是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父母無怨無悔地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現在該輪到我們為父母做點事了

回家主動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替他們做飯,幫他們收莊稼,為他們洗洗衣服洗洗頭……看看他們是什麼反應,記錄下來,並寫出自己的感受。

這一環節的設定是這是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體會至愛親情,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不但能讓學生深切的感悟到母愛的偉大,而且還可以讓他們用文字淋漓盡致地去抒寫,去謳歌那無私的、偉大的母愛!只有將學生的意識化為行動時,我們的教育才獲得了真正的成功。

六、教學板書的說明

我的母親

鄒韜奮

性格特點:慈愛、善良、勤勞能幹 任勞任怨

刻畫方法:神態描寫、動作描寫、細節描寫

板書的設計體現教學重點和難點

結束語:

同學們,心動不如行動。善待我們的母親吧,不僅僅是今天。當我們的母親變得老態龍鍾的時候,當母親滿嘴嘮叨甚至臥床不起的時候,朋友,都請你倍加善待自己的母親,因為,無論世事如何改變,她永遠是屬於你的唯一的――母 親!

最後讓學生欣賞 歌曲《最美的女人是媽媽》,使學生在優美抒情的旋律中再次體會無私而偉大的母愛,結束全文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