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彙總十篇

說課稿2.97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說課稿彙總十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本文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課文通過古今兩個具體事例,告訴讀者: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選擇的兩個事例非常典型,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代的;一個是天資聰穎的人勤奮成才的,一個是基礎較差的人靠勤奮成才的。這樣,使道理說得更深刻,更能令人信服。

2、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通過讀文感悟兩位名人成就的事例。

(2) 難點:理解“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說教法

關於教法,有一句話對我的啟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師、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編者—教師—學生四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係。”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和編者的意圖。據此,我採用討論法啟用學生的思路,開拓他們的思維。

三、說學法

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準備以自學討論法作為總的學習方法,以朗讀訓練作為突破口,體會課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

通過上一次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生交流)

(二)、細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

(1)、找中心句。

(2)、教師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是什麼?是勤奮。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句意。

(4)、換一個說法。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這句話什麼意思?

(6)、指導朗讀第一段。

2、細讀第二段。

(1)、讀課文第二段,思考:圍繞“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樑”這一中心,作

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

(2)、學生自讀課文,圈圈、劃劃。

討論交流。

(3)、兩位名人成功的事例說明了什麼?

(4)、齊讀課文第二段。

3、細讀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4)、教師小結。

(三)、背誦課文。

學生選擇背誦2—4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

檢查背誦。

(四)、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名人成功的事例。

說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王老師執教的《三個兒子》,我將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說教材故事淺顯蘊真情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中講述的是三個兒子面對各自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不同的表現:第一個兒子只顧翻跟頭;第二個兒子只顧唱歌;第三個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三個兒子得到媽媽的評價也不同。文章通過一個老人目睹三個媽媽和三個兒子的情景,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的話,告訴我們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而本課時的生字詞就藏在這充滿童趣又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情節之中。

說理念課標精神導方向

新課程倡導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而學生的學習要在教師的教學背景下進行,葉聖陶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因此教者首先確定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

《課標》強調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因此識字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識字,還要教給學生獨立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運用中鞏固,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以識用為主線”是第三條理念。

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以讀促悟、以讀激情、以讀導練,在識字教學中我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可以讓生字迴歸語境,讓生字反覆出現,達到鞏固的效果。因此確定“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

說學情思維活躍待引導

國小二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大部分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由於年齡尚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因此,教師需抓住他們希望受到關注,喜歡得到表揚的心理,及時給與學習反饋,維持其學習動機。

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兩年的的`學習生活,在識字方面,學生們都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也積累了一些識字方法,多數都具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但識字方法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教師在這方面繼續展開積極有效的引導。

說目標年段目標要明確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鑑於對《課標》的認真研讀和對學生的情況分析,教者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既、嗓、拎、桶、晃、甸”這幾個字的讀音,能規範書寫上下結構的字“晃盪、胳膊”。

2、能用關聯詞“既…又…”說話。

3、能把課文讀通順,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說方法靈活多樣重參與

教者通過以上分析,確定採用瞭如下教學方法。

多元識字法: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根據漢字的特點,教者進行了多種識字方法的引導:字源識字,歸類識字、運用中識字、聯絡生活識字等等

體驗教學法:讓學生換位揣摩,帶著朗讀媽媽的話,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

直觀教學法:教師利用板書生字詞和課件進行直觀教學,突破重難點,豐富學生的體驗

說程式讀文識字實語用

教學過程分為四大板塊:直接匯入,讀好課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再讀課文,隨文識字;抓關鍵詞,感知內容。

一、直接|匯入

在匯入環節中,教者直接揭題,順勢指導讀題,指導讀好題目中的輕聲“兒子”一詞。

這樣開門見山,為後面的重點識字教學留出時間。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機會。

三、再讀課文,隨文識字

小語會理事長崔巒教授說:“以讀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讀、呆讀,也不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讀,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根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語文學習規律,教者在整個識字環節中,將生字的學習巧妙地結合在課文的朗讀指導中,設計多種形式,層次不同的讀書實踐活動。首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然後逐段讀文,在讀文中識字。最後學完生字,迴歸句子,讀出語句的不同語氣。

1、讀2自然段,識記“既”字。

指導讀好既字後,教者告訴學生它常常跟“又”字配合,並引導學生用這對關聯詞說話。目的在於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由文字到生活,達到識字教學的識用結合。

2、在識記“拎”字時,教者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識字方式,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者先問:你能用什麼最簡單的辦法記住這個字?隨後,出示有“令”字的其他字,進行歸類識字法的滲透,讓識字的過程成為習得方法的過程。

3、在學習桶字時,教者先出示“桶”的字源圖片,讓學生猜,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介紹“桶”字的由來,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神奇魅力,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予三維於一體。

4、教者由沉甸甸這個詞語的意思引出“甸”字的學習,重點指導它的讀音變調。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所以教者適時引導學生讀好其它變調的ABB式的詞語,同時達成《課標》要求的“在閱讀中積累”的目標。

5、指導寫“晃盪”和“胳膊”。”

寫字是一項語文的基本功,寫字教學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在寫字環節中教者做了悉心指導。“晃盪”和“胳膊”是兩組具有代表性和難度的詞語,在學生會讀能理解的基礎上,教者先引導學生觀察,根據結構歸類比較,總結書寫規律,然後進行示範書寫,接著由扶到放,在學生書寫後及時指導學生反饋評價。

四、抓關鍵詞,感知課文內容。

1、教者充分考慮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抓住新學習的詞語即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關鍵詞的特點,用選詞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鞏固字詞的同時,滲透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一舉兩得。

2、最後教者設下懸念:這篇課文的題目是三個兒子,而老爺爺卻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這是為什麼呢?為下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說板書:簡潔明瞭顯重點

板書由本節課重點學習的生字和詞語組成,同時也是課文主要內容的關鍵詞語。教者力求做到簡潔明白,實用性強。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的留言冊》,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首先是說教材

《我的留言冊》選自贛美版國小美術第 12 冊第 7課的內容,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該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認識設計留言冊的造型,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形式原理以及運用經摺裝、線裝、旋風裝製作方法,設計和裝飾各種留言冊,改善環境與生活,並與他人交流設計意圖。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國小 6年級的學生,這個學段的孩子表現能力強,能用不同的美術形式表達的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有的學生甚至能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拓展,尋求表現方法的創新,當然也有個別學生對錶現缺乏信心。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設計留言冊,並運用製作的形式表現。

2、能力目標:在製作留言冊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留言冊意義,形成熱愛生活珍惜友誼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

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把

教學重點定為:

利用身邊能找到的媒材、設計製作留言冊。

教學難點定為:

能設計製作既美觀又裝訂牢固的留言冊。

為了更好地輔助教學

教師準備了多媒體網路課件、留言冊範品。

學生準備了卡紙、色彩筆、剪刀、裝訂機等繪畫製作工具。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教法與學法

教法: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本節課的內容,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激勵教學法、自主評議法、觀察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

學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教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習。科學的學習是開發學生智慧的金鑰匙,因此我遵循"學為主體"的思想,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及時提問,做到學與練相結合,領悟重點與難點,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揭開新知識的面紗,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喜悅 。

下面,我將重點介紹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準備環節:蒐集資料,預習新課內容

課前準備能促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成功學習的`前提條件,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樂於預習,有效預習呢?我精心準備了適合現代化教學的網路課件《我的留言冊》,它綜合了各種資料介紹留言冊的方方面面。這裡有:視訊資料,音訊資料,圖片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網站連結。

準備環節不僅為接下來的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還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獲取資訊的能力。

匯入環節:答題遊戲,快樂進入學習

新穎有趣的匯入能消除學生畏難的心理負擔,牢牢抓其注意力,激發學生慾望。上課伊始,我就開門見山的揭示課題,今天的美術課非常有趣,我們學習《我的留言冊》,上節課,我佈置同學們利用網路課件進行預習,不知結果如何,下面我將以有獎搶答的遊戲檢查作業,請聽題:同學們你們喜歡課本中的哪一種留言冊呢?說說看是怎樣設計製作的。不論答案正確與否,樂於思考、敢於回答的同學我都給予特別的獎勵--我親自做的一本留言冊。

這樣的安排不但能激發其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而且為本節課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下一個環節展開做好鋪墊。

新授環節:探究學習,解決重點難點

在上一個環節中,學生通過搶答遊戲,已經是議論紛紛,各有見解,究竟怎樣才能設計製作出既實用又美觀的留言冊呢?此時,我並不是急著去肯定答案的正確與否,而是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每組選擇一件大家感興趣的範作,運用集體的智慧討論研究尋求新知。小組討論結束,我請各組彙報結果,在彙報中和學生一起分析並親自演示留言冊設計製作過程,引導其掌握方法步驟,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以下是留言冊設計製作的步驟方法:

1、設計留言冊外形。

2、設計封面和內頁裝飾,我們要注意封面要選擇厚一些的卡紙、尺寸也要比內頁稍大一些。

3、最後裝訂成冊。裝訂的方法有線裝、經摺裝、旋風裝等裝訂方法。

就這樣,本課的重點:設計製作的留言冊的方法步驟,清楚又明白;難點:設計製作既美觀又牢固的留言冊也迎刃而解。

表現環節:大膽表現,輕鬆完成作業

在動手作業之前,我並沒有讓學生匆匆開始,而是先請學生通過回憶鞏固學習要點設計製作既美觀又牢固的留言冊來強調板書的作用。另外,我在學生創作時,我展示學生做好的留言冊範作,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的靈感在思維的碰撞下得到激發,接下來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留言冊,並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讓繪畫好的學生進行繪畫,設計好的學生進行設計,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動手製作,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創作時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會在一旁進行教學輔導,同時也會及時發現學生在製作過程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評價鼓勵,也為其他同學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結束環節:展示交流,評價小結。

為了讓學生都能體會到成果的喜悅,在教學評價中我努力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作業評價不做硬性統一,應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優秀作業上寫上"心靈手巧""創意十足""獨具匠心"等給孩子成功地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洩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更精彩的"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

最後把學生的作業收集並拍攝下來,上傳到網路課件中,辦一個"畢業留言冊設計"大賽,讓更多的學生、老師、家長參與評價,擴大交流。

這樣做前後呼應,能不斷加大網路課件的作用,方便下一輪的教學使用,更重要的是適應現代化教學,符合當代學生學習特點,就像新課標中的建議:積極開發資訊化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網路開展學生之間美術作品的交流。

在知識的空間,教師是引領者,但在我的教學裡,學生往往成為引領者,學生們在學習時所產生的思想火花令我驚詫不已,他們做著童年的美夢,把我也帶入了童年,我是學生的老師,學生也是我的老師,我感謝他們!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小麻雀》是一首低年級的學唱歌曲,我採用聽唱法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學會。從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入手,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三拍子的旋律特點,並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強弱規律。通過旋律變化、樂句的對比讓學生對歌曲有更直接的瞭解和感受,通過問學生“你最喜歡哪一句”的形式,讓學生在快樂自信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的來糾正、鞏固歌曲,解決難點。

1、教材分析:

《小麻雀》是一首兒童歌曲,3/4拍,四樂句一段體結構。歌詞作者結合兒童心理採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一隻彬彬有禮、惹人喜愛的小麻雀。旋律運用了重複的手法,小跳與級進相結合,起伏得當,使得旋律流暢、優美,第三句旋律在較低音區重複,與前面形成對比,形成“轉”句,使第四句重複第一、二樂句的素材,形成呼應,結束全曲。歌曲的歌詞結合緊密,有著抒情優美的風格,通過對小麻雀行為的描述,潛移默化地教給小朋友待人有禮貌的道理。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及低段學生極富有同情心和喜愛小動物的特點,我將制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2)情感目標:正確掌握歌曲的節拍以及瞭解和認識休止符。

(3)知識目標: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確立為:學會歌曲《小麻雀》,並能邊唱邊演;

難點確立為:正確掌握歌曲的節拍;動腦為歌曲編創歌詞、動作。

4、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本、打擊樂器。

二、說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聆聽法

充分挖掘音樂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學習歌曲,感悟意境。

2、範唱引路法

通過教師的示範演唱,使學生正確地學會演唱。

3、情境教學法

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

三、說學法: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用模唱法、聽唱法讓學生能正確地演唱歌曲。動手操作法讓學生運用打擊樂器和多種形式演唱等教學環節,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中,體驗音樂中的美。

四、說教學過程:

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我將本課教學過程設計為三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我首先在上課前唱師生問好歌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之後通過提問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都喜歡什麼小動物,然後再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從而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營造一個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接著我用範唱的形式讓學生認真聽並回答我唱的是哪種小動物,從而引出學習的課題。

(二):歌曲教學,豐富情感。

這一環節我是分五個步驟來進行教學的:

1、歌詞教學

我在教用手打擊伴奏的前提下有感情、有節奏地範讀歌詞,幫助學生掌握歌曲節奏,並能很快跟著伴奏朗讀歌詞。

2、老師範唱

在學生掌握歌曲節奏的基礎上,我有感情地範唱歌曲,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歌曲的印象。

3、歌曲教唱

有了前面環節的層層鋪墊,學生對歌曲的學唱已經不是什麼難事,於是在我的領導下,他們主動參與學唱歌詞。教唱時我啟發學生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演唱。

4、突破難點

難點一:在整個教唱過程中,學生對三拍的節奏與強弱關係把握的不是特別好,為此我採用先教他們三拍的打擊方法與強弱關係,之後再進行教唱。

難點二:這首歌曲的歌詞有生動的情景,內容很感人,在教唱過程中,我時時引導學生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去演唱,讓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歌曲的意境中去感受美。

5、歌曲體驗

我將採用接龍唱、分段唱、分組唱等多種演唱形式,並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來鞏固所學的歌曲,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整準確地演唱。

五: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1、歌曲教唱完之後我試著引導學生為第二段歌詞創編完整並試著演唱。

2、引導學生為歌曲創編舞蹈並找人試著表演。

3、讓學生自己選擇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4、唱歌、跳舞、伴奏一起進行表演,教師進行評價。

六、課後總結: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首新歌,而且還為歌曲編上了新的歌詞,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進行了伴奏,大家的表現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學們之間配合的也很好,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學會更多好聽的歌曲。”最後在歌舞中結束本節課。

課後反思:

走進上課的班級是二年級2班,這個班的課堂紀律非常不錯,教學常規方面的實施也比較順利。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重“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啟發學生:“剛才你們聽得這首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我讓學生在學歌之前聽了好幾遍歌曲,但是每聽一遍我都會提出不同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整節課下來,基本按照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內容,學生能完整演唱《小麻雀》並通過動作感受小麻雀生動的形象。但並沒有很好的達到表演唱的效果。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在困擾著我。我想,問題肯定是出自老師的教學設計及安排。音樂課應該是活潑、輕鬆的。因此,使我總是將注意力過多的放在知識的教學中,沒有很好的表現歌曲。所以在將來的教學中,要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演唱及歌曲的表演唱中但是在教唱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於教材的瞭解是必不可少的。

《祖國啊,你好》是河少版國中音樂(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一節唱歌課;作品為D調,四二拍,情緒熱情、愉悅,旋律優美,表達對大好河山的嚮往和擁抱。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掌握關於祖國的基本知識,以及雙聲部的唱法,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說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瞭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國中生階段的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願望增強,獲得知識和資訊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1~6年級學生有明顯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範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7~9年級學生正值變聲期,應注意嗓音保護。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瞭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堂內容,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感受大好河山的美好。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歌曲演唱,並配以討論、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新疆音樂的節奏感,並加強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知識與技能:學唱雙聲部,更好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掌握關於祖國的基本知識,以及雙聲部的唱法,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難點是理解課堂內容,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演示法、彈奏法。

學法:小組合作探究、學唱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環節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匯入、初步感知、探究學習、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匯入環節

好的匯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音樂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用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匯入,“知道哪些關於描寫祖國的歌曲”,學生進行分享和表演,由此順勢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不經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更好的開展接下來的新課教學。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學生完整聆聽音樂,並說出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我會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歌曲是中快速的。再次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我會總結出歌曲的`情緒是熱情、愉快的。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瞭解歌曲旋律,把握歌曲音樂特點。

第三環節是拓展探究環節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採用開口音“啊”進行發聲練習,注意嗓音保護。然後教師播放音訊,學生哼唱。我會提問:第一次哼唱的過程中,希望大家能夠用手跟隨音樂畫出旋律線。我會和學生一塊進行用手畫旋律線。老師再次彈唱,學生跟唱。我會提問:再次跟唱的過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一些地方唱的不夠準確?學生可能回答一些空拍的使用。接著會引導學生,發現剛才唱的過程中,空拍唱的時值總是把握不準,那麼用手輕拍桌子練習節奏,用“噠噠”“空嗒”表示,然後老師彈鋼琴演唱空拍。(突破難點)

其次,完整演唱譜例,保持音準和節奏。(關注難點的二次演唱)

學生有節奏朗誦歌詞,並思考:歌詞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討論並自由回答。我會進行相應評價總結,同學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祖國絢麗多彩的大好河山。

演唱雙聲部中的高音聲部旋律,然後指揮不同聲部練習並再次進行完整演唱。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豐富了課堂活動,還可以引導學生更加輕鬆的學會表現歌曲,更的感受新疆音樂的獨特魅力。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對音樂作品有更的把握和體會,我將學生以四人為單位進行小組劃分並創編舞蹈,創編完成後進行小組的展演。

這樣做既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的新知識,也達到了新課標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到課堂當中,同時激發對音樂課程的興趣。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學生一起進行課程內容的回顧。之後我將佈置課後作業,蒐集更多關於描寫祖國的歌曲下節課進行分享。

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對課堂有了更好的回顧,學生在課後還能繼續瞭解更多的音樂。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更好的感受音樂文化。

七、說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眾所周知,蔬菜是幼兒經常接觸的一種食物。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裡,蔬菜隨處可見,它們種類繁多,幾乎每個孩子都能說出幾種來。如:常見的番茄、土豆、黃瓜、白菜、辣椒等。雖然他們知道的不少,但對蔬菜的食用部分及其營養對人身體的好處不是很瞭解。因此通過觀察.討論.猜謎.製作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瞭解蔬菜特性的同時,知道蔬菜的營養價值使幼兒對蔬菜有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蔬菜的喜愛,激發幼兒愛吃蔬菜的情感,並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因此我覺得選擇本次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必要性。又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通過認識蔬菜的外形特徵,瞭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蔬菜好吃有營養。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活動重點:通過猜謎、多媒體課件、遊戲體驗及品嚐蔬菜沙拉,讓幼兒能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

活動難點: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明確蔬菜好吃有營養。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在活動中我們主要是通過幼兒猜謎、動手操作、分類、製作等活動,在看一看、擺一擺、玩一玩、嘗一嘗等幼兒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突破重難點。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3、活動準備:《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依據《綱要》我做如下三方面的準備。

(1)學具準備:、胡蘿蔔、黃瓜、白菜、土豆、花菜等實物若干、蔬菜寶寶圖片數量與幼兒相等

(2)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

(3)教具準備:展示各種蔬菜的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動中體現了教師與孩子的互動主體性,採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方式,並共同學習與成長。採用的教法有:

1、情景創設法:利用卡通飛飛這個幼兒喜歡的動畫形象,將幼兒引入到活動中,非常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極大地調動起孩子探索的慾望。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2、演示法:教師在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製作多媒體動畫“植物的生長過程”,讓幼兒對植物的生長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觀察指導法:此教學方法是針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採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了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第四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找朋友扮演蔬菜娃娃,共同體驗分類的快樂。由於我利用了輕鬆、活潑、詼諧的音樂,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正確地對蔬菜進行歸類,更是創造了一個個可愛的蔬菜形象。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玩一玩、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蔬菜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個環節操作活動中我就鼓勵幼兒對蔬菜進行分類,引導幼兒按蔬菜的是食用部分進行分類。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蔬菜的食用部分有更深的印象,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利用了輕鬆、活潑、詼諧的音樂,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蔬菜分類的快樂。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

四、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猜謎遊戲――操作分類――遊戲體驗――品嚐交流――製作延伸

(一)設定情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最喜歡的小飛飛和蔬菜寶寶來做客,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最喜歡的小飛飛和一群蔬菜寶寶來做客了。

2、幼兒觀看各種蔬菜圖片或實物:提問: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寶寶?你喜歡吃哪一種蔬菜?這些蔬菜中,可以吃的部分是什麼?

3、出示一副完整的植物生長圖,知道植物的身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以上我為幼兒創設了語言情境和物質(蔬菜)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蔬菜特徵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飛飛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猜謎遊戲

逐一出示各種蔬菜寶寶,通過猜謎遊戲瞭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樣。

1、紅漆桶,地下埋,綠的葉子頂上栽,切開紅漆桶,清涼可口好小菜.(胡蘿蔔)說一說胡蘿蔔的樣子?(形狀、顏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師告訴小朋友胡蘿蔔還有“土人蔘”之說。因為胡蘿蔔中含有澱粉酶,能助消化,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吃胡蘿蔔可以補充維生素。

提問:(1)我們應該吃它的哪一部分?(根)

(2)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可以吃它的根?

2、猜謎語:瘦長的身材,翠綠的面板,全身是疙瘩,醜了自己美了別人。(黃瓜)那我們應該吃黃瓜的哪一部分?(果實)還有什麼蔬菜是吃它的果實部分?(番茄.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豆莢)。

3、看圖中是什麼蔬菜?(白菜),老師可以說說白菜的樣子。我們該吃它的哪一部分?(葉)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吃它的葉。(菠菜、油菜)

4、提問:這是什麼?(土豆也叫洋芋或馬鈴薯)。土豆發了芽時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圍的肉削乾淨,才可以吃。我們吃它的莖。

5、考考小朋友:小朋友們,平時吃我的哪一部分(螢幕)

三)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蔬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多吃蔬菜有助於身體健康,能使我們長得更高更快更聰明,因此。平時不能挑食。

四)遊戲體驗

分類遊戲:《找朋友》

給每個幼兒提供一個蔬菜寶寶,讓幼兒根據蔬菜的特徵找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蔬菜娃娃是吃什麼部分的,然後聽音樂去找朋友。

利用輕鬆、活潑、詼諧的音樂,讓孩子們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正確地對蔬菜進行歸類,並能自由地、誇張地表現可愛的蔬菜寶寶形象。

五)品嚐交流:

教師出示用番茄.黃瓜.紅蘿蔔做的沙拉,請幼兒品嚐,交流《蔬菜沙拉》的製作方法。讓幼兒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逐步意識到多吃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

六)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蔬菜沙拉,鞏固對蔬菜的認識。活動結束,關鍵是引導幼兒持續不斷地對蔬菜產生興趣。小朋友知道了蔬菜還有很多吃法,使幼兒在審美心理、創作慾望上得到滿足。教師通過製作蔬菜沙拉,引發幼兒創作慾望,使審美心理得到愉悅,進而為孩子有意願投入下一個非正規性的自主活動奠定基礎。還可以從中生成更有價值的活動。

說課稿 篇7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總複習部分《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整理與複習》的教學內容,下面我著重從五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不僅是本冊教科書的一個重點,也是全套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小數學教學目標的任務能否圓滿地完成。應用題部分是這一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也是這一部分的難點所在,因此,我們要通過複習和比較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之間的數量關係,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使學生弄清複雜的分數應用題,從而為中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在思想上都積極要求進步,學習態度上都很嚴謹認真,大多數學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但有少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應用題的分析、解答能力較差,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學習成績雖然有所攀升,也不是太盡人意。

3.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本課的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心理特徵,我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在解答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

2.溝通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之間的聯絡,通過學生自主建構使知識系統化。

能力目標: 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分析、推理、判斷能力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依據本節課的特點和在本小節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熟悉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進一步掌握解題方法,解決簡單

的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溝通分數、百分數之間的練習,建構完善的知識體系。

二、 說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形成技能。因此,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方法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舉例說明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經過討論比較,互動合作的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在探索和交流中鞏固舊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說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愛因斯坦曾經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在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學好功課的重要前提。然而數學複習課就內容本身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在匯入環節中, 我力爭從學生感興趣的實情、實事入手, 通過看廣告片、觀察礦泉水,引導學生從中收集資料,獲取數學資訊,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

1.欣賞:美麗的千島湖和農夫山泉廣告

師:同學們有誰知道這麼美麗的風景區是哪裡?(千島湖)那裡不僅風景優美,還有一個我國最大的礦泉水生產基地。

2.觀察:

每位同學的桌子上都擺放著一瓶來自我國最大的礦泉水生產基地浙江千島湖的農夫山泉礦泉水,請你仔細觀察這瓶礦泉水。

3.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數學資訊

師:能說一說課前你們都瞭解了哪些關於農夫山泉的數學資訊?

(二)整理與複習:

通過上面環節的教學,學生已經完全進入學習狀態。本環節中,通過猜、測、量、算,讓學生在動手與動腦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險,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互相補充缺漏,自行對知識進行內化,既巧妙地複習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又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1.在生活實際問題當中,探究、鞏固數學知識。

師:老師喝去了一些礦泉水,還剩下這些(舉起手中的瓶子),請你猜一猜,還剩下這瓶水的幾分之幾?

學生進行估算。

師:你有什麼辦法來證明自己猜對了嗎?

學生交流測量方法。

方法一:測量。

學生操作後得出:滿瓶礦泉水的高度是20釐米,剩下水的高度是4釐米,剩下的佔這瓶水的了1/5(20%),喝去了這瓶水的4/5(80%)。

方法二:用量杯量。

教師示範操作,用量杯量後,看一下是多少毫升?

現在誰能計算出還剩下幾(百)分之幾?

那麼喝下幾(百)分之幾?怎樣計算?

一邊交流,一邊板書:

① ② ③

一瓶水550毫升 喝去440毫升 剩下110毫升

④ ⑤ ⑥

“1” 4/5(80%) 1/5(20%)

小結:求喝下幾(百)分之幾和剩下幾(百)分之幾…… 這就是我們已經學過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解答這類題的關鍵在於弄清誰與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

結合幾年來教學新、舊兩版教材的經驗,秉著“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通過在實際生活中搜集資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總結方法,進一步理解了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2.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學意在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有效地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因此練習的設計要減少指令性成分,多些實際演練。因此,在這個環節中,首先設計一道“開放性”練習,雖然只圍繞著一瓶礦泉水帶來的幾個數學資訊,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篩選、學會思考、學會整合,從而提出數學問題,然後自己解答。不僅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這些應用題的結構,掌握瞭解題方法,而且溝通了各類應用題之間的聯絡,有利於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通過交流,讓學生拓展性思維得到發展,能夠靈活的轉換數學知識,以便於為學習和生活服務。 同時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師:剛才我們通過觀察、討論、計算,得到了以下兩組資訊,現在老師要求大家從上述兩組資訊中各選擇一條資訊,再提出一個問題,組成一道我們已經學過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學生交流,教師調控。

如①+⑤喝去了多少毫升?還剩多少毫升?

①+③還剩多少毫升?喝去多少毫升?

②+⑤這瓶礦泉水多少毫升?……

四、應用拓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使練習突破鞏固“雙基”、訓練技能的侷限,著眼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保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發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算一算。

①工廠生產的礦泉水合格率是99.8%。如果有80瓶是不合格產品,那麼這一天共生產了多少瓶礦泉水?

②礦泉水現在每瓶成本1.5元,比原來降低了25%,如果工廠按每天生產20000瓶計算,可以節約成本多少元?

③工廠降低成本後,為答謝廣大顧客,決定開展“買四贈一”活動。如果礦泉水原來每瓶賣2元,那麼優惠了百分之幾?

在算一算的過程中,學生當了回質檢員、成本核算員和銷售員,他們儼然是在為公司解決生產和銷售中的實際問題,小小的心靈多了些質量意識、成本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想一想。

學校組織大家去春遊,如果我班同學每人各自買一瓶礦泉水,單價是2元。如果整箱買:小箱12瓶可打九折,大箱20瓶可打八折。請你們小組合作,設計購買方案。

創設開放性情境,為學生提供資訊,並讓學生選擇相關資訊,設計購買方案,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滲透了問題解決策略多樣化的思想,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並使不同層中的學生都能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內容是既是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得到的結論,是為下一步進行探究的必要條件,既突出重點,又有助於突破難點,在本節課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板書設計: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整理與複習

① ② ③

一瓶水550毫升 喝去440毫升 剩下110毫升

④ ⑤ ⑥

“1” 4/5(80%) 1/5(20%)

五、教學效果預測:

數學教學不應侷限於知識的傳授,應重視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收集資料、獲取數學資訊,並從中選取有用的資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始,我引導學生從農夫山泉廣告和礦泉水瓶的標籤中收集資訊,為全課展開預設鋪墊;課中,和學生一起,在估測、操作的過程中獲取資訊,並讓學生合理選擇獲得的資訊編成學過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對已有知識的梳理;課尾,再讓學生利用提供的資訊設計礦泉水的購買方案。全課資訊展示豐富多彩.增強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新鮮感,增大了課堂教學的資訊容量,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中,我力爭做到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利用正確的評價和鼓勵,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產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和強烈而持久的學習動機,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除此以外,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互助和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在這樣的理念下進行教學,相信課堂效果一定會很好!

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材的第九冊第七組課文。本組五篇課文都是寫景物的記敘文。《桂林山水》是開篇的精讀課文。課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先總體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別對桂林水和山的特點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最後又用“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和“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兩句作結,使讀者對桂林山水產生了一個完整的美好的認識,既照應了課文開頭,又豐富了“甲天下”的內涵。

重點段分析:二、三兩個自然段分別具體描繪了桂林水、山的特點,是全文的主體,也是重點。這兩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是相同的,也是獨具匠心的。每段都由三句組成,第一句都以別處的秀水或青山作比較來映襯桂林的水和山,其中第三個分句以“卻從沒看見過”這種轉折語氣的句式來強調、讚美桂林的山或水,並以此句提示下文。第二句由三個並列分句組成,具體地從三個方面,運用排比、對偶和比喻的手法來描寫桂林的水、山,每一個分句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小句組成,而且前半句寫出山水的特點,後半句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小句組成,而且前半句寫出山水的特點,後半句補充描寫前半句的特點。第三句都寫作者的感受。所不同的是:寫水句的前半句點出桂林山的特色,“奇、秀、險”,而後半句以二三個比喻短語組成排比句和兩個四個字的詞語相結合組成補充描述句,寫出了桂林山的形態奇、色彩秀、山勢險。

難點分析:最後一段是一個比喻句,中間又夾著一個排比句。這句話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山水是畫的主體,空中的雲霧迷濛,山間的綠樹紅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則是點綴。多美的一幅山水畫!大自然這位雕塑家以鬼斧神工,雕刻出如此巧奪天工的畫卷,作者簡直入迷了,乘著木船,盪舟灕江,感覺到自己走進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沉浸在桂林山水的幽靜美之中。作者這種對桂林山水熱愛的感情的流露,是學生入境動情的`難點所在。

整篇文章構思精巧,句段精美,文首引名句,文尾引詩句,以“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開始,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結尾,首尾照應,結構渾然一體,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受。

【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課文按“總……分……總”和按特點記敘的構思方法。

3.學會生字新詞。

【說教法】

文章是寫景的抒情散文,根據文章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這一方法進行教學。

語言文字具有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許多妙詞佳句往往講也講不清楚。《桂林山水》遣詞造句嚴謹,語言優美,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熱情。如果老師講得太多,文章會搞得支離破碎,整體的美被破壞。只有通過多讀,反覆讀,讀出語感,以讀代講,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讀者的感情溶為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我是採用“以讀代講”安排教學環節的:

A.範讀課文激發感情。揭示課題後,老師馬上以飽滿的感情範讀課文感染學生並激起朗讀興趣;

B.自由朗讀醞釀感情。當學生激起朗讀興趣後,通過自由朗讀醞釀出與作者愛在一起的感情;

C.摳字眼體會感情。老師緊扣“甲”、“靜、清、綠”,“奇、秀、險”等重點詞,讀讀議議,個別讀、齊讀、引讀、議讀,文中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完全被學生體會出來了;

D.授技巧入情入境。第二小節共三句,第一句話要注意長句的自然停頓,“卻從沒看見過”合度的重音,才能在比較中顯示出灕江水的獨特風格;第二句讀好“啊”的音變[靜啊(nɡɑ),清啊(nɡɑ),綠啊(yɑ )]和三個並列分句的遞進語勢(聲音由低到高,語速由慢到快,感情由弱到強),才能表達出灕江的水“靜、清、綠”到極點的特點;第二句到第三句語氣的轉入要稍停長些,語氣轉入平穩。因為,這時作者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忘記了周圍的一切,連自己乘坐的船在前進,還是停泊著都沒感到,許久許久才醒悟過來;E、品讀課文抒發感情,通過前四步,學生已經把握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戀之情,最後學生循作者思路,以真摯的感情齊讀課文,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使孩子們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可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說學法】

重點段兩小節的結構、寫法頗相似,因此採用“舉一反三”法。

“舉一”即揭示規律,掌握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灕江的水”。按這四步來學習。

(1)這小節分幾層寫?

(2)每層各用什麼方式來表達?

(3)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4)反覆誦讀。

在第二自然段學完之後,讓學生回顧一下剛才我們分幾步用怎樣的方法的學習,現在用這樣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反三”重在比異。因為“舉一”提供的模式,“反三”時按圖索驥,多數學生並不會感到困難。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它們的相異之處。所以重在抓排比句。內容不同:寫水時,寫水態,水色的特點,而寫山時寫山態、山色、山勢的特點;寫法不同:寫水時後半句用述敘式,寫山時用短語排比和兩個四個字的詞語。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上段學到的適當的停頓,合度的輕重,語調的抑揚,音色的處理與朗讀技巧,反覆育讀,使教師、學生與作者的感性融為一體。

這樣,從扶到放,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說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讓學生說說桂林的地理位置,文章的體裁,簡介作者及有關作品。

二、激情入境: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後談自己的感受、想法。

三、入境動情:

自由讀後逐段指導讀,帶學生入境動情。

第一段:主要理解“甲”的義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第二段:輕聲讀課文,講講第二小節分幾層寫?每層各用什麼方式來表達?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老師引導學生一層一層地讀讀講講,講講讀讀,進入作者的意境,用朗讀把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第三小節運用第二小節的學習方法、朗讀技巧,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語言文字,入境動情。

第三段:老師誦讀配上圖畫帶學生入境,讓學生圖文對照,讀讀議議,體會作者此時此刻入迷的感情,產生共鳴,抒發自己的感情。

四、以情感人:

老師總結:作者按總分總的結構,抓桂林山水我構思方法,寫出桂林山水甲

天下,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全班女同學齊讀,把這種熱愛之情表達出來,感動別人。

全文板書:(略)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xx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3課《山中訪友》。

【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並充滿了無限的幻想,對這樣一篇童話色彩濃重的散文,一定會特別感興趣,通過閱讀期待引導他們感悟,發現大自然的美並與作者產生共鳴同樣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課堂教學應體現學生為主體,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因此我特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作者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⑴ 鑑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像美。

⑵ 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圖畫。

3、德育目標:體味作者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以及本課教學目標的設計,我確立的教學重點是:理清思路,品味賞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寫進而受到美的薰陶。難點:引導學生揣測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及課文朗讀帶、投影儀、照片。

【教學過程】

本文是一篇極具情趣,頗有童話色彩的寫景散文,針對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點,擬將本課設計成環環新奇,步步有趣的自讀課。讓學生以文字為基礎,讀課文,品語言,繪畫面,入意境,悟文情,從而達到既培養解讀、鑑賞能力又提升人與自然應和諧交融的生態倫理價值觀。下面我就具體地把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說明一下。

1、創設新奇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拍攝美的原因,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先積奠人與自然交融所產生的和諧美的感情,初步蒙發人在自然中的意識,這樣很自然的就匯入本課。

2、在匯入課文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初步感知課文:

由於七年級學生入學僅有兩個月,教師還應注意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所以須在閱讀課文的同時幫助學生掃除字詞障礙,這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採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但老師建議你們:

⑴ 要左手翻書右手鉤畫。

⑵ 用“ ”畫出你不認識字詞。

⑶ 用“口”畫出景物的名字,用“○”畫出你認為最妙的詞,用“≈”畫出你喜歡的句子,然後教師巡視、釋疑、解難,把集中出現的生字詞在黑板上集中講解,學生初讀結束。接下來聽課文錄音,這時我又設計幾個問題:我是什麼時間去訪友的?訪問了哪些朋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較容易指出“在好天氣裡獨自步行帶著好心情去的(對於好心情教師要適時點出哼、踏等詞的好處),具體朋友學生說,老師板書。

3、在初步感知課文大意後,接下來的環節是品味課文寫景語言的比喻之美,人稱之美,這是本節教學重點。為解決重點問題設計如下環節,採用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

⑴ 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可做適當的評價。

⑵ 指導學生分組,每組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中精美的詞句,精讀品析。

⑶ 小組代表談自己最欣賞的詞句,並說出它的好處,然後用這幅畫好在 的句式起個好聽的名字,每小組選一個人做彙報的記錄。

⑷ 教師抓住學生回答後的關鍵之處板書,如將寫物擬人化的稱呼,弟弟、大嫂、爺爺、姐姐……學生說出比喻句的.喻體等等。

這樣在學生品析及教師板書裡學生自己就可以總結出本文寫景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擬人化人稱的使用,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使自然景物變得栩栩如生,另一個是使用比喻句使文章生機盎然充滿詩情畫意。

4、昇華主題,拓展延伸:

一節課能否成為一節好課,除了引導學生“畫龍”之外,關鍵還在教師的“點睛之筆”,這個點睛之筆指的就是使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得到突出,使難點得以突破,為了這個目標,我又作了如下設計:

⑴ 你認為朋友的含義是什麼?學生會說出很多種,但教師應抓住平等、互助,追問學生,作者為什麼稱自然景物為朋友?他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⑵ 你與作者有同樣的想法嗎?就把它寫下來,這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顯示自然風光的圖片,讓學生四人一組合作寫成一段景物描寫用擬化人稱呼與比喻修辭來寫,抒發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小組選代表讀,大家互評。

這個環節既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意圖,又有拓展延伸的訓練,既有思想的昇華又有課本知識的實際應用,使教學目標在教學實施中相融、相依,使課堂環節環環緊扣。

最後教師讓學生在寫作方法及思想方面談收穫。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就會留下深刻印象,使本文教學不流於形式。

5、作業的佈置:

本文既然講的是我們和大自然是朋友,那麼我們能不能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和人類對話呢?把它寫下來。

這個作業的佈置,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關於教學內容的認識要有“寬泛”的精神。

【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李漢榮

古橋──老朋友 樹──知已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童話般的世界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總之對於本節課我的設計意圖是力求使課堂做到自主化、活動化,使學生在愉快、寬鬆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這是整、小數三步計算應用題,是在學習了整數應用題的基礎上學習的,應用題分析解題思路的方法和整數三步計算應用題基本相同,解答的方法也基本相同,教學的重點是繼續引導學生分析應用題目的數量關係和解題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三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和從條件出發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應用題。2、使學生掌握應用題的檢驗方法,培養學生題後檢查、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這類應用題的結構,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

二、說教學過程

1、匯入設計

師:我們都有購買文具的經驗,在購買文具的時候,要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今天我們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買文具過程中的數學問題(板書:應用題)

開門見山,直接把學生的思想集中起來。明確這節課的內容。

2、新課教學

通過問:你可以知道什麼?或你想到什麼?你想提什麼問題?

其實這就是解題的想法,學生可以想到:

買鉛筆花了幾元錢,還剩下幾元錢?圖畫紙能買幾張?既是提問題也是題解方法。

並能過條件和問題的互相變換,進一步明確這一類應用題的格式,並建立解這種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形成一定的模式。同時也更明確檢驗應用題的方法。

3、練習設計

設計的這兩道練習是考慮到:例題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容易理解,但是課本中的出現的題目大多是工程問題,或是行程問題。這些不容易理解但是解題的方法卻是一樣的。在練習編題以後,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明明白這種型別應用題的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