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推薦】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錦集8篇

說課稿1.4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模板錦集8篇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活動《蘿蔔回來了》。

一、說教材:

《蘿蔔回來了》是一篇講述小動物們相互關心的童話故事,故事中以“蘿蔔”為線索,將小動物們把蘿蔔送給朋友分享的一個個情節,串聯成一篇充滿愛心和喜劇特色的故事。故事採用反覆式的結構,類似情節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其中描述小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既有重複,又有不一樣的內容,既易於為幼兒掌握複述,又對他們有一定的新鮮感,這一種方式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兒思維的特點,因而可以很好的為幼兒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主題,正是當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種美好情感,因為“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節奏社會生活,讓現在大多數幼兒都缺乏“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體驗,進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這和我們和諧社會的發展宗旨是背道而行的。新《綱要》中也提出:“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見向孩子進行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我們中班孩子,他們的交往熱情日趨高漲,並已逐漸學會了交往,這時候,給他們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態度,對他們今後的為人處世都將起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

結合故事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培養目標,因此我選擇了《蘿蔔回來了》這個故事為活動內容,希望通過故事中善良、生動地人物形象來激發孩子們關愛他人的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一)、根據新《綱要》中的總目標,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幾個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動物們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這是從孩子的知識培養維度考慮制定的,由於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還處在初級水平,傾聽能力還需加強,加上本故事內容是很長的,所以我從故事的線索出發,讓幼兒來逐步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複述描述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技能的培養維度出發的,中班的孩子雖然能獨立講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講話有時會斷斷續續,因此,我以語句的複述學習來促進幼兒的完整講述能力。同時我們也知道“行動和言語是相互強化的”,因此,我把這句心理描述的關鍵語句提煉出來,語句的複述也是增進孩子感受故事情感的有效方法。

3、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情感態度培養維度出發制定的,“關愛他人”、“與人分享”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們中班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應建立的情感態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標。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動物們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因為故事是語言技能鍛鍊、情感表述的載體,只有把握了故事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作為活動的教育重點。

難點: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為情感的體驗是抽象的,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解故事內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激發起孩子對“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為我的活動難點。

三、說教學準備:

本次活動我準備了以下幾樣物品:

知識準備:幼兒認識故事中所涉及的動物以及食物。

物質準備:雪天背景圖一幅,大蘿蔔圖片一張,故事錄音,小白兔、小猴、小鹿、小熊角色圖片各一張,腳印組合成的箭頭、打x的嘴巴圖片各4個;幼兒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圖片。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他們的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階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角色圖,能夠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同時大蘿蔔圖片和腳印組合成的箭頭,清晰地表現出了送蘿蔔的過程,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這種“自己捨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愛的傳遞過程。幼兒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圖片的運用,可以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以景促情,豐富孩子的表達。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我從“支援”、“引導”、“合作”三方面出發,主要採用了下列幾種教法:

創設情境誘導法:利用背景圖片(大雪天),烘托出“蘿蔔”的珍貴,這一情景也讓孩子進入了故事情境,為後面體驗“關愛他人、與人分享”增加了感情砝碼。

另外,在幼兒情感遷移部分,我也運用了“創設情境誘導法”,以孩子平時和同伴交往的情境照片,來喚起孩子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的經驗。這是因為中班孩子的記憶是無目的的,因而容易遺忘,所以需要一定的情境來激起他的回憶,促進孩子的情感體驗。

設問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慧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呼喚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賞之前我都進行了設問,讓孩子帶著問題進入故事情節,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讓孩子能有目的的傾聽故事,利於故事內容的理解。

講述法: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增強了,運用語速、音量的變化,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直觀演示法:由於孩子的思維處於具體形象階段,抽象思維還未形成,所以對事物的認識依賴於圖片、模型等,這個故事雖然內容重複,但是涉及的人物眾多,容易混淆,運用圖片的直觀演示,讓孩子對人物形象以及“送蘿蔔”的過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討論交流法:新《綱要》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在活動中我運用了討論交流發,如討論:“為什麼蘿蔔又回來了?”、“小動物們為什麼都不吃蘿蔔?”來引導孩子萌發“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的意識。

(二)、學法:

依據“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我採用了以下幾個學法:

觀察法:孩子對生動的圖片總是有興趣的,所以我採用觀察法,讓他們觀察背景圖(大雪天)以及角色圖,這樣不僅增強孩子的活動參與性,也幫助孩子抓住故事線索,瞭解故事內容。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這也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同時,討論的形式能給孩子寬鬆的講話空間,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

視、聽、講結合法:這樣讓孩子通過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語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機融合,特別是觀察“送蘿蔔”過程圖的環節中,孩子們在明晰角色間關係的同時,聽聽、講講,利於故事內容、語言的學習。

模仿扮演法:這種方法主要運用在“心理描述”語句的學習中,在活動中,讓幼兒嘗試模仿角色的心理對話,在角色表演中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情境體驗法:情感的激發是需要介質的,特別是中班孩子,孩子處在具體思維像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記憶特點、語言表達能力決定了他們不能把曾今發生的事情帶著感情完整講述出來,所以運用情境體驗法,在一幅幅的情景圖片幫助下,孩子才有話說,有情抒。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內容重複、語言通俗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激趣匯入,引發疑問。——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1、激趣匯入,引發疑問。

師出示背景圖,展開談話:“這是什麼季節?”“雪地裡有什麼?”“這麼冷的天,小兔子出來找東西吃,它看到蘿蔔會怎麼樣?”

此環節的重點是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出故事的線索,運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讓孩子對故事的背景有一個瞭解,突出了蘿蔔的珍貴。同時,在討論中可能有的孩子會說出“把蘿蔔吃掉”、“拔蘿蔔藏起來”等想法,幼兒討論得出的結論能讓孩子在故事傾聽過程中產生情感衝突,利於幼兒對故事主題的把握。

2、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設問:“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小動物有沒有把蘿蔔吃掉?他們是怎麼做的?”教師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角色圖。

此環節的重點是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提問法、演示法,幫助孩子瞭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蘿蔔”這一線索的發展情況。

3、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

師分段講述故事,並提問:“蘿蔔是從哪裡來的?”,“小兔子把蘿蔔送給了誰?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小猴、小鹿、小熊同上)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順序擺放角色圖和箭頭和打x的嘴巴圖片,並鼓勵幼兒用生動的語言模仿小動物的心理描述語句。隨後,教師組織幼兒幼兒觀察“送蘿蔔”路線圖,再次用故事中描述動物心理活動的語言來集體介紹送蘿蔔的過程。

此環節的重點是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教師通過提問法、直觀演示法的.教法幫助孩子瞭解故事中情節的發展順序,幼兒通過視、聽、講結合法,模仿扮演法來學習重複的語句,增進對故事情感的理解,“送蘿蔔”路線圖的運用幫助孩子清楚瞭解了故事發展的順序,解決了本環節的重點。

4、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教師提問:“蘿蔔是誰第一個發現的?最後又回到了誰的手裡?小動物為什麼都不吃蘿蔔?”“你喜歡故事中的小動物嗎?為什麼?”通過孩子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知道要關心朋友,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並順勢介紹本故事的名稱。

接下來是遷移故事主題,通過提問:“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麼樣來關心他的?”“好朋友又是怎麼樣來關心你的?”等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活經驗,若孩子講述有困難,教師則可以播放幼兒生活中相互幫忙的情境圖片,幫助孩子講述。最後師小結:“我們小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願意與人分享,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此環節的重點也是本活動的難點,即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師運用討論交流法、情境體驗法來激發孩子對故事情感的把握和遷移,因為孩子的記憶是無意識的,同時孩子情感表達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高,所以要依靠一定的具體事物,因此孩子生活情景圖片的運用可以達到“以景促情”的效果,解決了本環節的難點。

活動結束。

延伸活動:

1、故事表演;

2、自制禮物送給朋友。

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所以我覺得這種孩子參與的形式能讓孩子較深刻地感悟到這個“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並把情感的理解上升到實際行動中。

六、說活動反思:

1、給孩子一顆“質疑”的心。每個環節中都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故事,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進入故事情景,在和自我理解產生衝突中,把握故事內容。

2、以境促感,境中生情。每個故事都蘊含一個美好的情感,要讓故事喚起孩子的情感理解,除了應用故事本身的情景創設外,還應結合孩子日常生活的情景。只有孩子自己真正體驗過的情感,才能給孩子內心產生共鳴。

以上是我對中班語言活動《蘿蔔回來了》的說課稿,謝謝各位老師!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2

一、說內容: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展示的課程是選自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中班班音樂律動《理髮師》。

二、說教材:

首先,該內容形象鮮明突出,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能夠利用已有經驗,增強學習過程的主動性。正如《綱要》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本活動分2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闡述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思想,根據教材的編排和本班幼兒能力確定目標如下:

(1)回憶理髮時的經歷,體驗生活中的快樂。

(2)創造表現理髮師及顧客理髮時的動作和表情。

(3)感受音樂的節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學習歌曲《理髮師》,進行相關經驗的談話。

(2)物質準備:理髮所需的各種工具:圍布、剪刀、推子、刷子、洗髮水、吹風機。

(3)場地準備:將幼兒座位擺放成雙半圓,以便幼兒分組表演。

三、說教學目標

1、與朋友一起分角色進行表演,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2、能根據歌詞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創編與歌詞相匹配的動作。

3、在表演的過程中,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動作,不影響同伴。

四、說教法學法:

1、科學地教--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活動中,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編一編、學一學、演一演,調動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為幼兒提供自我感受、自我表現的機會。

2、有趣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活動中,運用遊戲的形式,通過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動作,使學習活動變得豐富、有趣,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說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剪髮工具,創設理髮店的情景,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參觀理髮店的經驗。

2、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歌曲《理髮師》。

3、教師引導幼兒逐句地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理髮店的叔叔阿姨用“推子剪刀咔嚓咔嚓”是什麼樣子的?

剪好了頭髮時要為客人做什麼?最後用小刷子是怎麼樣刷刷刷的?

4、幼兒隨音樂完整地進行表演,教師提醒幼兒控制好自己的動作,不要影響他人。

5、教師啟發幼兒分成顧客和理髮師兩種角色帶著快樂的情緒隨音樂進行表演。

理髮師在為顧客理髮時是什麼心情?

頭髮剪好了理髮師和顧客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六、說教學總結

整節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性很強,能跟著我積極模仿理髮師的`神韻和動作,並且快樂的學唱歌曲。活動中,我安排了一些表演內容,這樣能滿足幼兒的身心需要,在遊戲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儘管我在一些細節上還有一些挖掘的餘地,但是,孩子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著我,師幼互動顯得很自然。教材上有一套歌表演的動作,但是我根據生活經驗,做了略微的調整,並加入了舞蹈的元素。同時,我也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觀察和在遊戲中積累的經驗,能創編動作,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動作中,和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3

說活動教材

關於目標“促進幼兒對周圍的社會環境關心、熱愛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會行為規則,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在我的理解中,社會行為規則是那些預先以成熟的方式存在於現成的社會關係和社會制度中的規則。作為一個社會人,就必須無條件地適應、內化、遵守這些規則,很明顯,這是一種他律的規則。

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地球。可是這個村莊正在被人類製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難所威脅:水汙染、空氣汙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如何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空間已經迫在眉睫。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環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汙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穿著時髦的阿姨會隨手丟下用過的餐巾紙。這些現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度。

畢竟,幼兒期的孩子在行為上還處於他律階段,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用各種方式讓幼兒獲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的行為對我們社會、我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環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成講衛生、愛清潔、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行者,並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

“垃圾”作為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我們可以將它分為以下幾個型別:

選擇“垃圾回家’’作為教材,使幼兒瞭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在丟棄垃圾時就能做到分類投放,真正做到讓垃圾“回家”,萌發幼兒愛護生存環境的情感,從小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瞭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 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 引導幼兒願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3 、活動難點:是為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分析 ] 垃圾的種類繁多,有些可以回收再利用,有些不可以回收,有些對人類有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將它定位為活動重點。讓幼兒將環保行為在自律的基礎上用各種有效方法去監督、宣傳更是不容易,因此我將它定為本次活動難點。

為解決這些,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錄影、科教短片、情境等活動,又為幼兒創設了暢所欲言的討論環境,活動延伸有利於幼兒將環保活動持續進行。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在遵循可接受性原則和發展性原則基礎上,本次活動目標及重難點幼兒可以接受。

說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兩段錄影短片 ( 整潔和髒亂小區的環境錄影、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的科技短片 ) 。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說活動流程

環節一:瞭解垃圾的來源。 採用方式:播放錄影 ( 錄影內容:整潔美麗的小區.又髒又亂、蚊蠅飛舞的小區景象 ) ,提問討論。

提問設計:“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麼 ? ”“垃圾從哪裡來 ? ”“垃圾有什麼危害 ? ”

解決的問題:讓幼兒瞭解滿地的垃圾是因為人們不講衛生,隨意丟棄雜物而造成的。骯髒的環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歲危害,使幼兒產生送垃圾“回家”的願望。

環節二:瞭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採用方式: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類和處理

提問設計:“垃圾可以分成幾類 ? ”“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 ? ”“我們該怎麼做 ? ”

解決的問題:通過短片讓幼兒瞭解垃圾的種類及不同的處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對人體有害,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有影響,從而產生分類丟垃圾的意識。

環節三:送垃圾“回家”

採用方式: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

提問設計:“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 ? 為什麼它們有不同的顏色 ? ” “可回收垃圾筒是什麼顏色的 ? 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麼顏色的 ? 有害垃圾筒又是什麼顏色的 ? 你們能將這些垃圾送回它們的‘家’嗎 ? ”

解決的問題:認識環保垃圾筒,瞭解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遊戲中,能正確分類投放,幫助幼兒樹立環保從我做起的意識。

環節四:設計“環保標誌”。

採用方式: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誌”。

提問設計:“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 ”

解決的問題:鼓勵幼兒為環保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爭做“小小環保宣傳員”。設計“環保警示標誌”,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宣傳畫。

活動延伸: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具體內容如下:

活動區:美工區

材料收集:可樂瓶、紙盒、果凍盒、各種玻璃瓶

方法:製作小娃娃、掛件、裝飾瓶子;製作環保服裝;環保宣傳畫展

棋類區:可樂瓶蓋 製作環保棋

音樂區:各種罐子、瓶子、美工區製作的環保服裝,製作成樂器,進行伴奏。進行時裝秀表演

計算區:小木棍、貝殼、紙盒 練習數數、製作幾何體

建築區:各種紙盒、瓶子 作為建築的輔助物

說活動特色 1、生活教育的理念。此次活動的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環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並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傳輸資訊的方式是全方位的,並具有形象生動、資訊刺激、範圍寬廣的特徵,在這個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比較形象地瞭解環境汙染帶來的危害,並很快獲取一些垃圾分類的知識,加深了幼兒的感性認識,加快了獲取知識的速度。

3、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活動的延伸在於激勵幼兒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做一個環保宣傳員,如何做好這些留給幼兒非常大的創造空間,從而也生成了許多其他環保教育活動,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物件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幼兒在通過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幼兒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在大班開展線描畫,能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我把線描畫作為這學期我班美術特長訓練的主要內容。由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欣賞老師的作品

4、白紙,鉛筆

四、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為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幼兒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2、觀察比較法。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幼兒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麼?”使幼兒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說活動程式: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幼兒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匯入活動,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2、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並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幼兒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幼兒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欣賞幼兒繪畫作品,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花紋。)示範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1)請幼兒說說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麼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幼兒最喜歡的魚身上示範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並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係。

(3)請幼兒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麼樣的魚?

3、通過比較,瞭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幼兒通過觀察、比較、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並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麼?

(3)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並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遊戲吧。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既給予孩子技法上的幫助,又給予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活動中我始終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根據對本次活動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與教學程式的設計,估計活動的重難點將會得到突破。但是由於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在活動中還將根據孩子的基礎和能力水平,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由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編寫的《幸福的種子》早期閱讀繪本教學活動,這套繪本內容豐富,理念更新,激發了幼兒強烈的閱讀興趣。《白羊村的美容院》就是繪本中頗有意思的一個閱讀故事。該繪本通過輕鬆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圖畫來提醒我們的孩子如何在資訊迅捷、價值多元的時代,懂得把握自己的方向。因此我特別設計此次活動旨在讓幼兒以白羊村的故事為戒,讓孩子從小懂得喜歡自己,不迷惑於表面的新貌,不盲目模仿他人。

二、說學情

我班幼兒都是一些5歲左右的孩子,屬中班下學期年齡段的孩子。從小班開始,我們就很重視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培養。經過一年多的閱讀實踐,我班幼兒有了一定的.閱讀水平:他們可以注意傾聽別人說話,會說普通話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對語言、圖畫及文字很感興趣。想象力也特別豐富,有較濃厚的閱讀興趣。

三、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教材和本班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我將目標設定為:

1、感受故事的詼諧、滑稽。

2、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故事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3、有自己的審美意識。

根據目標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於:讓幼兒理解白羊村為什麼會流行不同的顏色和式樣。

難點是:引導幼兒理解為什麼最終白羊村恢復了白色。

四、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直觀演示法:

活動中主要讓幼兒觀看形象直觀的書本圖片來欣賞,通過精美的圖畫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積極的說、大膽表演,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從而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講述法:

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採用不同的感情色彩來表現白羊迷惑於新貌、追求流行的現象,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為突破重、難點做準備,也能較好的集中幼兒注意力。

3、提問法:

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同時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組織幼兒討論:白羊村為什麼會流行起美容?每一種髮色流行時羊村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最後美容師會離開羊村?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在活動中,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吸引幼兒注意力,引起學習的興趣。讓幼兒通過傾聽、講述、等方法,在積極參與的學習中達到活動的目的,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不斷採用啟發幼兒想象的方法,給幼兒空間去自由發揮,並給予正面、肯定的評價。鼓勵孩子學習,思考,掌握整個故事內容。

六、說活動

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對美有一定的自我理解2、物質準備:繪本大圖書一本、幼兒用小圖書人手一本七、說活動程式《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是老師以多種形式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本次活動,我根據本課教材內容集中,特點鮮明、語言通俗的特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幼兒學故事。做到各環節之間的相輔相承,有機結合。

(一)觀察繪本封面,初步熟悉故事發生的地點與相關故事角色。

我選擇從觀察故事的封面入手旨在幫助幼兒建構正確的閱讀次序,積累早期閱讀的有益經驗。告知幼兒老師帶來一本大圖書,我們一起來看封面,在封面上你看到了誰?當幼兒觀察到其中的主要角色“一隻臭美的羊時”能接住幼兒拋來的球,從而引發下一個問題“為什麼封面上要出現這樣一隻羊,她怎麼會變成這幅怪樣的呢?”讓幼兒立即猜測封面所預設的故事情節,從而達到在激勵幼兒閱讀故事的同時,幫助幼兒建立閱讀的敏感性和探索欲。其次讓幼兒瞭解每一本圖畫書的封面上除了有圖畫還有字,讓幼兒跟著教師認讀故事題目《白羊村的美容院》。然後進一步提問“誰知道,什麼是美容院?美容院的工作是做什麼的?”、“你聽了這個題目以後,覺得可能會發生什麼故事?”

(二)幼兒自主閱讀,根據觀察到的畫面猜測前半段故事內容(從扉頁到第15頁)。

我在這一環節採取了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自主閱讀的方式進行。我給幼兒設定的問題有:你在書裡都看到了誰?它們在幹什麼?看完後請幼兒來進行自主交流。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到的相關故事情節與內容,出示相匹配的故事特徵小圖,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線索。引導幼兒思考:美容後的白羊,原來是什麼模樣呢?後來發生什麼變化了?請幼兒學會用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最後引發幼兒進行討論:白羊村的選美比賽,到底誰能獲勝呢?

(三)師幼集體閱讀,共同瞭解繪本圖書後半段故事內容(從第16頁開始到最後)。

在集體閱讀中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畫面故事內容。教師在幼兒觀察、講述基礎上,進行畫面文字朗讀,幫助幼兒理解畫面。

(四)教師在完整講述故事的同時,引導幼兒跟隨教師的講述速度翻閱繪本畫面進行同步翻讀,進一步感受故事的幽默與詼諧。故事結束我設定了一個理解性提問:最後,故事中的美容師,為什麼要離開白羊村?以及一個拓展性提問:你覺得白羊村的白羊,什麼時候最美麗?(從而引導幼兒從白羊們的外表美,關注到白羊們的心靈美。)(五)活動延伸:尋找與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小貓的生日》以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過生日為內容,故事情節簡單易懂,畫面富有探究性,觀察推理是幼兒自主閱讀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一個又一個隱性藏玄機的影子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通過層層提問激發幼兒運用想象、推理,從區域性到整體進行推測,既鍛鍊了幼兒的觀察判斷力,也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了動腦筋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觀察課件畫面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技能目標:能從影子的整體或者區域性輪廓大膽猜測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三、說教學準備《小貓過生日》課件、小貓圖片、糖果、大圖書

四、說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觀察畫面瞭解故事內容,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

難點:根據影子的明顯特徵猜動物,體驗動腦筋的快樂。

五、說教學方法

嘗試用觀察比較、對應匹配等方法,從影像的整體或區域性輪廓猜測朋友以及朋友贈送的禮物。在活動中樂意用簡短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想。在看看、猜猜、找找、配配的過程中體驗為小貓慶祝生日的快樂。

六、說教學過程

(一)引題,觀看課件1(小貓)師:寶寶,看看這是誰?跟它打個招呼!(鼓勵幼兒大膽用普通話與小貓打招呼)師:小貓今天特別高興,知道為什麼?(觀看課件2)哪裡看出小貓要過生日?

(直接引出,通過觀察封面,讓幼兒獲取有關於故事的資訊,發展幼兒語言的完整性,瞭解故事的封面隱藏的內涵。)

(二)理解故事,聽聲音,觀看大圖書3(停電)師:哎呀,小貓過生日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家裡停電了!請幼兒上前找出停電的那頁)師:停電了,什麼也看不見,小貓怎麼辦的?(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述解決停電的辦法)(一片漆黑的畫面,帶給幼兒視覺的衝擊,結合生活經驗發展幼兒語言及推理解決能力。)

(三)觀看圖書4(小貓拿著電筒照)師:看看小貓找到了什麼?(手電筒)

(四)觀看課件5(門鈴,客人來了)

1.師:叮咚:門鈴響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從門洞裡照照。(解疑故事中的解決方法。)師:這是誰啊?你們幫小貓猜猜看,(是小兔)為什麼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請小貓開啟門看一看(課件6)猜對了嗎?(小兔,你好!請進請進!)

2.叮咚:又有人來按門鈴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從門洞裡照照,這是誰啊?誰來猜一猜?(刺蝟)為什麼?開啟門看一看,真的是刺蝟來了!(刺蝟,你好,請進請進!)

3.叮咚:又有客人來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從門洞裡照照,會是誰呢?長長的尾巴是誰啊?快請他進來看一看吧,(小猴,你好!請進請進!)

4.現在小貓的家來了幾位朋友?我們一起數一數吧!(數1.2.3,同時出示課件)(推過剪影的效果深深吸引孩子探疑的興趣,在充分推測的過程中,用區域性到整體的觀察方法,完成的語言描述瞭解故事的內容與情節。)

5.叮咚:還有朋友來啊,小貓的朋友可真多,我們來看看,哇!這次一下子來了三位朋友,到底是誰呢?開啟門看看(長頸鹿,梅花鹿,熊貓你們好!請進請進!)(能分辨主人與客人,感受朋友共慶的歡樂場面。)

(五)完整講故事(幼兒在推測的過程中對故事情節有了一定了解,本環節通過互動式讀大書,進一步完整理解故事內容,以生動的語言適當修改原文中的語句,讓幼兒享受在以圖示文的過程中。)

(六)引導幼兒給小貓送祝福,唱生日歌1.師:現在小貓家裡更熱鬧了,哇,電來了!小動物們一起給小貓過生日啦!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小貓一起過生日啊?

2.生日歌響起,引導幼兒唱生日歌。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給小貓唱生日歌好嗎?

3.分享糖果。

(感受小貓生日的快樂,在高潮中自然結束,讓幼兒一起分享糖果,讓自己也身在小貓的生日Party中,感受好朋友過生日時的喜悅之情。)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此次活動來自生活。在秋天這個季節裡,蔬菜隨處可見,我們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種非常的多,營養價值也非常的豐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湯、可以涼拌、還可以醃著吃,總之,我們的生活裡離不開蔬菜。然而,幼兒雖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對蔬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是相當的瞭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幼兒不愛吃青菜的現象也是很嚴重的,加深幼兒對蔬菜的認識,激發幼兒對蔬菜的興趣,引導幼兒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趕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次的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夠服務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一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最終的結果,對活動和老師的教學起著引導的作用。以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A、幼兒在感知蔬菜不同顏色的基礎上,嘗試不同顏色的搭配。B、掌握蔬菜由條切成丁的技能。C、在活動過程當中,體驗自己動手勞作的樂趣,產生對蔬菜的喜愛之情。

根據我制定的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感知蔬菜的不同顏色,知道顏色的搭配(學會根據不同的顏色進行排列)。通過幼兒的自主操作,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幼兒的自主操作,掌握蔬菜由條切成丁的技能,並根據蔬菜顏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層裝進玻璃罐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總之我們的活動有一定的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讓教育溶入生活當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的活動準備:A、空間準備:操作檯6張呈長方形兩張兩張擺佈成3張長桌。B、物質準備:已做好的“蔬菜彩虹”;黃瓜、白蘿蔔、胡蘿蔔、包菜、紅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條;小盤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鹽巴、糖等分成三桌擺放;C、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本次的活動,老師提供的主題,一定要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的參與到活動當中,還要挖掘此次活動的活動價值,所以我們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所謂操作法就是幼兒動手操作,幼兒在操作的過程當中進行自主的探索發現,可以得到相應的知識經驗。在本次活動當中,我安排了幼兒的兩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兒興趣後的操作,主要是讓幼兒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顏色有層次的搭配。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中獲取感知。為後面的操作做好鋪墊。第二次的操作活動是讓幼兒自己親手製作“蔬菜彩虹”,有層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裝進玻璃瓶裡作成泡菜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2.演示法: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老師說明怎樣把已經切成條的蔬菜切成丁,並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據顏色有層次的裝進瓶子當中,在瓶子當中除了裝進蔬菜還要怎樣把各種配料給裝進去,讓幼兒對“蔬菜彩虹”的具體制作過程有一個直觀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讓幼兒得到濃厚的興趣,使其對製作的理解和認識更加的透徹。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話活動等把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勞作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和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孩子的情感。

本次活動我們採取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當中目標名明確的指出:(幼兒)“能用多種的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活動當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此次的活動產生了興趣。

2.嘗試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動當中,我們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著用老師準備的材料根據老師的演示,製作“蔬菜彩虹”。在這一過程當中幼兒通過自主操作、觀察同伴或是同伴協作嘗試著自己製作。當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夠做得非常的好,他們通過不斷的嘗試,會想盡辦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美味!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之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等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

新入園的孩子情緒不穩定,他們對新環境和設施不熟悉,個別孩子哭鬧現象嚴重;多數孩子不會自己吃飯,不會用水杯喝水,不喜歡用幼兒園的水杯和毛巾,但對從家裡帶來的奶瓶、手絹、衣服、玩具感到親切。很多孩子喜歡聽故事、聽音樂,喜歡玩新鮮的玩具。他們對成人有強烈的依戀,喜歡和固定的老師交往,怕見生人。由於他們情緒易受環境的影響,所以,他們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轉移。

教育反思

周計劃(年9月第一週)

專案、活動內容、環境材料準備、生活活動

來到新的班,認識老師和小朋友,認識玩的房間和吃飯、睡覺的房間,熟悉周圍的環境。

1.收集孩子的小朋友和老師的生活照片,將照片佈置在活動室時顯的位置,以便孩子觀看。

2.班上投放新玩具,引導幼兒和玩具交朋友。(開學第一週要大量投放新的玩具,以吸引孩子在注意力,分數由於初到新的環境而產生的焦慮感)。

3.玩玩具的活動要在老師的示範指導下進行。

4.大皮球若干。

5.音樂磁帶。

遊戲活動

1.幼兒園的音樂真好聽。

2.自己會玩新玩具。

3.老師愛我,我愛她,拍拍小手真開心。

體育鍛煉

1.和大皮球來賽跑。

2.跟老師跑、跑、跑。

3.跟老師聽音樂做動作:點頭、彎腰真好玩。

家園共育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本班的教養目標。

2.老師瞭解幼兒在家的情況,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情況。

3.聽聽家長的建議,滿足家長的需求。

周計劃(年9月第二週)

專案、活動內容、環境材料準備

生活活動

1.乾乾淨淨地吃飯,放好碗和勺,擦乾淨小嘴。

2.認識毛巾架、水杯櫃上的動物貼畫。

1.班裡的小床貼上小朋友的生活照片或標記。

2.班上貼有小朋友吃飯、睡覺的常規圖片。

3.用可樂瓶做的動物的家。

4.油畫棒、紙張若干。

5.音樂磁帶一盒。

6.各種圓形的物品:皮球、彈球、滾球、氣球、彈力球等。

遊戲活動

1.和老師一起做遊戲。

2.跟老師去表演。

3.學會唱禮貌歌,要做有禮貌的好孩子。

4.小小彩筆真神奇,畫出畫來真美麗。

5.我知道什麼是圓的。

體育鍛煉

1.跟著老師下樓梯。

2.聽音樂做動作,踢踢腿、轉一轉、跳一跳。

3.學老師的動作跟在小朋友後面走。

4.跑跑、跳跳真快樂。

5.聽音樂做動作,和老師做的一樣美。

家園共育

1.老師向爸爸、媽媽表揚我有進步。

2.爸爸、媽媽也說我長大了。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8

一、說選材和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使幼兒獲得基本的生活和學習經驗,掌握與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相關的學科的基礎知識,促進幼兒身心等各方面得到充分而和諧的發展。我選擇的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發展水平,為幼兒所能理解和接受。我選擇的故事“樹蔭”,有助於幼兒發展智力和想象力,培養了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聽懂和學說普通話。從語言領域講,“樹蔭”比較適合孩子早期閱讀的,故事能引起幼兒的喜愛。從科學領域講,故事中涵蓋了光與影子的關係,通過設計更好的引發幼兒對影子與光的探索興趣。

二、說目標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在感知故事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同伴交流和討論,知道太陽位置的移動會導致樹蔭的變化。

三、說準備

為匯入課題進行“小影子”遊戲,我準備了實物手電筒、小鬧鐘、小茶杯。

為了更好地達到活動目標,我還準備了圖片,語言磁帶,小口袋書。

四、說教學方法

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相互滲透,根據《綱要》要求,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和遊戲之中,如:採用實物教學法進行“小影子”遊戲,直觀教學法出示圖片,注重學科整合,把數數、點數這種教學知識滲透到語言課中,將故事以口袋書的形式出現,做一本小書放在口袋裡,想看的時候拿出來看,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性地講述故事,潛移默化地進行識字教育,提高幼兒對文字元號的興趣,通過不同形式訓練了幼兒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

五、說教學過程

1、以“小影子”遊戲的形式出現,讓幼兒觀察燈光下物體的影子,讓幼兒知道影子會隨著光的移動而改變位置。

2、出示圖片,讓幼兒點數圖片的張數,自己看畫面、想內容、提問、交流、討論。

3、播放磁帶,聽故事。

4、通過教師講述、提問,幫助幼兒充分理解故事內容。

5、看口袋書,教幼兒認識書的頁碼、首頁、故事的名稱,複述故事情節。

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在感知故事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同伴交流和討論。

2、知道太陽位置的移動會導致樹蔭的變化。

活動準備1、手電筒、小鬧鐘、小茶杯2、語言磁帶3、圖片4、小口袋書活動過程1、開啟手電筒,進行“小影子”遊戲,讓幼兒觀察燈光下物體的影子,讓幼兒知道影子會隨著光的移動而改變位置。

2、出示圖片,讓幼兒點數圖片的張數,和圖片上物體的個數,讓幼兒自己看畫面、想內容、提問、交流、討論。

3、播放磁帶教師:你們看到的圖片,是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小熊在幹什麼?

4、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充分理解故事內容。

(1)故事中說了一件關於小熊的.事,是什麼事?

(2)小熊最後對著太陽說“你真壞”,太陽是真的壞嗎?(幼兒根據經驗,理解陽光是會變化的科學道理)

(3)你們喜歡故事中的小熊嗎?為什麼?小熊是被什麼燙醒的?它想用什麼方法將樹蔭留住的?它能留住樹蔭嗎?為什麼?

5、發放小口袋書,引導幼兒認識書的首頁、頁碼,認識故事的名字,簡單複述故事。(我拿的什麼?跟別的書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一起來說這個故事。)

6、引導幼兒積極地為小熊想辦法,怎樣才能睡個又香又甜的涼爽覺?(到房間裡、開空調、電扇……)

結束:今天小朋友們聽課都很認真,小口袋書就送給小朋友們了,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把認識的“樹蔭”兩個字教給爸爸、媽媽……活動延伸在故事角中放置《樹蔭》的錄音帶,請幼兒遊戲時選聽。課後玩“踩影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