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幼兒園說課稿(合集15篇)

說課稿7.33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說課稿(合集15篇)

幼兒園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貪吃的小老鼠》講述的是一隻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經過,本課配合故事資料安排了四幅圖片,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兒遇事要先動腦筋想一想,想清結果後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學習。

根據學前班幼兒語言發展的水平,我認為這一活動應到達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我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並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資料,鼓勵幼兒根據情節發展設想故事的結尾。

2、豐富詞彙:羨慕、神氣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本事,培養幼兒初步的確定、推理本事。

重點: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

難點:設想故事結尾並講述。

準備:投影儀、圖片、每人一塊拼圖板

二、說教法

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啟發式的教育思想,寓教於樂。採用了觀察法、圖片講述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幼兒活潑好動,想象豐富,語言表達本事有了必須的基礎,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讓幼兒展開想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確定思維本事幾口語表達本事,從而到達良好的效果。

四、說教學程式:

1、懸念匯入

放投影儀出示西瓜皮,請幼兒講述西瓜皮的用途。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本事。費時3分。

2、經驗講述

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啟發幼兒講講小老鼠看到瓜皮它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用一句完整地話講述圖片資料,讓幼兒充分發表見解,培養幼兒的推理本事,之後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裡的情景,請幼兒講述老鼠的'神情,讓幼兒學會理解神氣這個詞。讓幼兒自我動手排序,每人一塊拼圖板,四幅圖片,讓幼兒根據自我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圖的順序,再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指名幼兒先按教師排得圖片講故事,教師再用生動的語言講故事,這樣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本事。並學習理解羨慕一詞。費時20分。

3、讓幼兒創編故事

提問:水慢慢地流進來,西瓜皮船沉下去,最終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幼兒大膽發言,想象出不一樣的故事結尾,這樣做,能夠培養幼兒的想象推理本事。費時4分。

4、活動延伸

聯絡實際,教育幼兒。費時3分。

幼兒園說課稿2

一、說目標:

本活動既有認知能力的培養,又有情感和動作能力的培養,我根據中班幼兒的特點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如下: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蘆柑的明顯特徵;2、在操作和探索中體驗成功的樂趣;3、知道蘆柑是永春的特產,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這些目標都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進行操作與探索,體驗活動的樂趣;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培養幼兒初步愛家鄉的情感”的精神。

二、說教材:

永春被譽為“柑桔之鄉”,蘆柑是孩子們所熟悉的、所喜愛的,然而小朋友雖然喜歡吃蘆柑,但對蘆柑的特徵、用途等還不太瞭解,很少有人知道蘆柑是永春的特產。所以,有必要加深小朋友對蘆柑的特徵、用途的瞭解,激發其愛家鄉的情感。升入中班後,我班孩子的動作能力明顯地發展起來,活動積極性有很大的提高,且探索慾望更為強烈。因此,我設計具有鄉土氣息的科學活動――永春蘆柑。

活動前我帶小朋友到蘆柑園參觀蘆柑的採摘、分果及包裝蘆柑的過程,瞭解公分卡的使用方法感受果農勞動的艱辛。其次,還帶小朋友參觀逢源飲料廠工人制作蘆柑汁的過程,瞭解榨汁機的使用方法。

本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蘆柑的明顯特徵,知道它是永春的`特產,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難點是幼兒能根據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大膽地操作和探索。這主要是依據《綱要》中的科學目標而制訂的。

三、說教法:

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幼兒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的有效作用。”因此我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情景教學法。此教法運用於活動的全過程,我圍繞目標和內容先設定“蘆柑園”的情景,激發孩子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們在這個情境中對蘆柑進行觀察與探索;然後設定包裝廠、飲料廠、設計室、陳皮加工廠等情境,讓他們在這些情境中扮演各種角色進行大膽操作、探索,積極思維。

2、逐步分解法。觀察是認識各種事物的門戶,是學習和獲得各種知識的重要途徑。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性,運用逐步分解法可讓幼兒學習正確觀察、探索事物的順序。因此,我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逐步引導孩子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探索,培養感知能力,從而由外到內感知蘆柑的特徵,瞭解其用途,這就是本活動的重點。

3、操作教學法。此教法主要運用在“分組活動”中,讓小朋友根據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大膽地操作和探索,這也就是本活動的難點,所以在這個操作環節中我所投放的材料有層次之分,注重個體差異,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如:“包裝廠”提供公分卡、包裝袋、大透明膠、蘆柑箱等讓小朋友包裝蘆柑;“陳皮加工廠”提供塑料刀、砧板、蘆柑皮等材料讓小朋友製作陳皮,這兩組的操作材料較簡單又容易操作,適用於能力較弱的幼兒。“蘆柑飲料廠”提供榨汁機、乾淨的杯子、筷子和瓶子等材料讓小朋友探索蘆柑汁的製作方法,從而發現用哪種方法制作的果汁更快,更簡便;“小小設計室”提供油畫棒、圖畫紙、漿糊、筷子、毛線等材料讓小朋友設計蘆柑的商標和利用蘆柑皮進行創造活動。這兩組的操作材料有一定的難度,適用於能力強的幼兒。因此,在“分組活動”這個環節中我要給能力弱的幼兒以具體的幫助指導。

4、遊戲法。由於中班的幼兒非常喜歡象徵性遊戲,他們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特定的角色進行活動。因此,在活動中,我讓小朋友扮演各種角色進行操作、探索活動,並通過孩子的操作、探索來達到本活動的目標。

四、說學法:

在活動中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渠道參與法。在活動中我引導孩子通過摘一摘、數一數、排一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孩子觀察、探索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加深對蘆柑的認識。

2、嘗試法:蒙臺梭利認為,“不動手做的孩子是不會知道如何去做的。”因此在分組活動中,我讓孩子通過商量、合作並嘗試多種操作方法,培養孩子的操作能力;發現、創造的能力。

五、說活動過程:

本活動我採用環環相扣的形式進行,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感知探究――操作探索——交流分享——活動延伸

(一)激發興趣。

活動一開始我就為孩子創設了“蘆柑園”的情境,讓孩子消除心理壓力,並運用激欲式設問,“蘆柑豐收了,請小朋友當果農到蘆柑園摘蘆柑,好嗎?”的問話,喚起孩子活動的激情,引發孩子觀察蘆柑的興趣。

(二)感知探究。(採柑活動)

我設計“採柑活動”這個環節,主要目的是落實重點,為難點突破奠定基礎。

我先讓小朋友在音樂的伴奏下,自選籃子或推車,快樂地到“蘆柑園”摘蘆柑;接著讓孩子們摘數一數自己摘的蘆柑的數量,並鼓勵孩子將採下的蘆柑,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然後運用逐步分解法,逐步引導幼兒通過看、摸、聞、嘗等多種感官,從外到內瞭解蘆柑的特徵和用途,並豐富有關的詞彙(如:橙黃、扁圓、一瓣又一瓣)。最後,通過集中提問的形式,讓幼兒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探究結果,從而加深孩子參蘆柑的認識。

(三)操作探索。(分組活動)

小朋友在感知蘆柑的特徵後,很自然地就想要進一步探究蘆柑的用途。因此,我就立足於幼兒的自我服務領域,為孩子創設體驗成功的多種機會-------分組活動,讓小朋友扮演包裝工包裝蘆柑;扮演設計師設計蘆柑的商標並用蘆柑皮進行創造活動;扮演飲料廠、陳皮加工廠的工人制作蘆柑飲料和陳皮。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在分組活動前我言簡意賅地向孩子交待清楚任務和要求。活動時我做好活動的支持者和孩子探索的指導者,重點指導能力強的幼兒探索製作蘆柑飲料最快、最簡便的方法,或用蘆柑皮進行創造活動;指導能力弱的幼兒鞏固切蘆柑皮及包裝蘆柑的技能。

(四)交流分享。(分享活動)

近幾年來,從我園的省級教研課題《幼兒自我服務中的成功體驗探究》到現在的《幼兒交流活動中的成功體驗探究》的不斷延伸與拓展,我們都有目的地將“成功體驗”有機滲透到所組織的活動中,這也是貫徹《綱要》的精神所在。因此,我設計了“分享活動”這一環節,讓小朋友在分組活動後進行集中交流,再現其探索過程,從而感受成功體驗。在小朋友交流了操作經驗以後,我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孩子學習社會交往技能――與人分享,我請他們與小班幼兒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蘆柑汁或蘆柑;並將打包的蘆柑送到敬老院,激發孩子尊老愛幼的情感。

(五)活動延伸:

為了讓小朋友進一步體驗勞動的艱辛,我設計了此延伸活動:指導孩子將蘆柑皮涼、晒,並將晒乾的皮送到製藥廠。

幼兒園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

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使幼兒懂得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教學難點是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嘗試進行仿編活動。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PPT課件、親子照片、記錄卡、筆等。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朗誦法、直觀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朗誦法、討論談話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和課件直接獲得印象。朗誦法、討論法是幼兒在討論以及朗誦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活動過程

一、匯入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家裡都有誰呀?

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為什麼?

二、展開

1.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你感覺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2.教師朗誦詩歌

3.學習詩歌ppt

課件:圖一(1)畫面上有什麼?

爸爸是(一座山),媽媽是(一座山),我是山間的(小溪)

課件:圖二(2)採用上述方法,鼓勵幼兒看圖學習詩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樹)媽媽是(一棵樹)我是樹上的(小鳥)在爸爸媽媽身邊飛過。

4.師生共同學習詩歌,並有表情地完整朗誦。

5.引導幼兒按詩歌中的格式仿編部分內容。

(1)爸爸、媽媽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樹,爸爸、媽媽還可以是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

(2)帶領幼兒念一念自己仿編的詩歌。

三、結束欣賞歌曲爸爸媽媽和我

四、延伸活動

1、角色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2、繪畫:爸爸媽媽和我。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4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讓幼兒初步瞭解並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協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並嘗試與他人相處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也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有效的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我生成了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一、說教材內容

《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得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為了提高幼兒素質,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根據我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是,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

主要情節。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去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快樂。

三、說教學重難點

由於我班幼兒在情感方面和認知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和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是本活動的重點。通過讓幼兒理解“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讓幼兒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則是本活動的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開展活動,我自制了多媒體課件,運用課件可以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另外我準備了故事的圖片有助於幼兒觀察。還給每個幼兒準備兩張空白圓形卡片和彩筆,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幼兒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五、說教法、學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學法指導主要採用了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六、說教學程式

本次活動我主要分為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匯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主題。

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並組織幼兒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重點,激發學習興趣,引出主題。我會出示兩個表情圖片,提問:“小朋友,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個表情呢?為什麼?”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第二環節: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欣賞理解故事情節。

在此環節我主要採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播放課件)在播放課件後提問:“小朋友們,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呀?故事講了誰?你最喜歡誰呢?”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時把話說完整。

幼兒欣賞完第一遍故事後,對故事的名稱,角色都有一定的瞭解。這時我會出示第一個場景圖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小動物們都在為自己的朋友做什麼?(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怎麼了?(不高興)它為什麼不高興?(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蝸牛,幫它想想還可以為朋友們做什麼?”在這裡我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並大膽發表出自己的觀點。也許有的孩子會說:可以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等等。

接著我會出示第二個場景圖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小蝸牛是怎樣做的?(把微笑送給大家)”

出示第三個場景圖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喜歡)

通過觀察圖片,幼兒對故事的主要情節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我會再次播放課件,讓幼兒一邊欣賞一邊複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完整印象。這個環節重在揭示思想內涵,滲透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情節中,它是解決難點突出重點的最關鍵的環節。欣賞完後引導幼兒討論,我作出小結:是的,小朋友,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是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讓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第三環節: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本環節通過幼兒實際操作,激發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首先,製作”微笑“標誌。給每個幼兒兩張空白圓形卡片和彩筆,讓幼兒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製作好後我會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枚標誌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小朋友,對你的好朋友笑一個吧,看看微笑的時候眼睛是什麼樣子的,嘴巴是怎樣的?”“對,你說的真好,微笑的時候眼睛彎彎向下,嘴巴彎彎向上。來,我們在這兩張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吧!”(在圖片上作畫)“好了,小朋友,大家都很喜歡小蝸牛的微笑,我們也把微笑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吧!”讓幼兒相互贈送“微笑”標誌。

幼兒都戴好標誌後,我會播放音樂《笑一個吧》讓幼兒跟著老師邊唱邊跳,在愉快,溫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小朋友,微笑使人快樂,讓我們把微笑帶給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來!笑一個吧!”(放音樂跳舞)

幼兒園說課稿5

大家好! 我是來自濟南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張巨集,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說課內容是《過馬路》。接下來,我將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程式、教學方法,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過馬路》選自人教版特殊教育培智學校常識第六冊第五課的內容,主要講的是過馬路的兩條小規則:一是走人行橫道,二是先看左、後看右,注意來往車輛。這是常識性內容,以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基本自理能力為主要目標。

我所面對的兒童主要為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他們與普通兒童相比,智慧特別是認知能力相對落後,表現在課堂上則為:對事物細節觀察的靈敏度不夠,聽覺方面語音辨別較為困難,有時候對所學的內容缺乏積極探索的好奇心,特別愛走神,知覺的恆常性比較低,容易出現對所學的內容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情況;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現為自理能力差、人際交往溝通方面存在障礙。

對於智障兒童的教學目標與對普通兒童的目標稍有不同,教授的重點不在於學科知識而在於他們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上面,表現在本課上即為讓學生了解過馬路的兩條基本規則並能夠正確將課本中所學的知識遷移到真實情景中來。而這種遷移能力的培養,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所在。

在本節課開始,匯入的部分我會通過ppt呈現一張小朋友過馬路的動畫圖片,並採取提問的方式:同學們,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呢?來引出我所要講授的課題。並將注音的過馬路這一標題寫在黑板正中央。匯入結束之後,我會再向學生丟擲一個問題:同學們都知道怎樣過馬路嗎?讓學生通過或說或表演的方式來展現他自己的過馬路狀態,以此順勢來引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在這兩個提問環節凡是認真的進行回答和思考的學生我都會給予一定程度的鼓勵和表揚。

接下來,首先我會讓學生自己觀察我所展示的這張幻燈片,讓他們找出圖片中都包含哪些內容,我會加以提示圖中有小朋友和汽車,讓學生自行找出我沒有提到的內容;學生若是說不出斑馬線或者人行橫道,我會指出圖中的人行橫道所在位置,給予學生進一步的提醒,以此來讓學生了解第一條過馬路的規則:要走人行橫道,資料《幼兒園說課稿《過馬路》》。接下來,我會以演示的方式讓學生熟記這條規則:拿出人行橫道的微型模板,首先問學生這是什麼,回答正確即進行下面的演示,讓學生明白基本的演示情景,我會先做演示,之後請2-3為學生上來進行練習,最後以:所以過馬路要走哪裡呢?請學生回答,並在黑板上寫下走人行橫道來作為這個小環節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在螢幕上呈現第二張動畫圖片,在教室裡空出的演示區域中進行基本的場景佈置,用長繩將演示區分成兩個部分,以此來對兩條單向車道進行區分。請四位同學上來配合老師演示,讓兩位同學按照圖片上兩位小朋友的位置站好,並分別做出向左看、向右看的動作,另兩位同學扮演過往車輛,這時我會在一旁進行講解:讓學生對過馬路時 ,何時向左看?何時向右看?以及為何要向左向右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與理解。接下來,我會請兩位同學來整體完成一下這一小規則,學生在完成一小步之後,我會在一旁進行口頭講解,學生在完成過程中出現問題,我會從旁提醒,並讓他重新完成剛才發生錯誤的那一小步,再進行接下來的步驟。接下來,學生輪流自由上臺,進行演練,發生錯誤,我會暫停,由其他學生為他指出錯誤之處,掌握此項規則之後,將先看左、後看右,寫在黑板上,我一邊寫,學生一邊讀,加深印象,此環節結束。

最後,在剛才佈置的'場景的基礎上,拿出人行橫道的模板,問學生:同學們,還記得這是什麼嗎?並重申第一條規則,以此喚起學生對第一條規則的記憶。將人行橫道模板放在演練區合適位置,請兩位同學跟在我的身後,排排隊過馬路,在過馬路的過程中再次重複這兩條規則;之後,我會請學生三三為一組,進行過馬路訓練,請學生自告奮勇做領頭羊帶學生過馬路,在學生們過馬路的過程中,我會從旁給予指導。在最後這一環節,對於部分學生我的要求是邊說規則邊進行過馬路演練,對於另一部分的學生,則只要求會做即可。

在兩個小環節和最後的整體運用方面,我所強調的主要是真實情境的模擬,通過真實情境的基本再現,使學生在此方面進行知識遷移便不會顯得那麼困難,由匯入引出,並通過三個環節的逐步開展,由此本堂課我的教學目標便很輕鬆的達成了。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香蕉船》活動設計是讓幼兒能體驗到同伴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讓幼兒建立一種與他人共享快樂的情感,現在的幼兒普遍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長輩的過度呵護,使他們多數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心他人,活動本身就是要讓幼兒懂得同伴間的互幫互助,關愛他人是快樂的。在活動的同時,注意培養幼兒翻閱圖書的好習慣。

二、說教法:

我根據活動的內容,並考慮到語言學科的特點,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以故事來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與幼兒的討論,及在情境中學習,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活躍性。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的制定是根據《綱要》語言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使他們懂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同時培養幼兒翻閱圖書的好習慣。

四、說活動準備:

本活動利用了幼兒的好奇心,我為他們準備了一根實物香蕉,將《香蕉船》製成小書,同時還準備了故事磁帶。

五、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根據幼兒的特點,讓幼兒在情境中活動。活動開始,出示實物香蕉,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先讓幼兒觀察香蕉的形狀,請幼兒說說像什麼,引出故事《香蕉船》。

(二)基本部分

學過程,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播放故事,幼兒傾聽,給幼兒加深印象,通過提問,讓幼兒記憶故事內容,同時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請幼兒學說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與幼兒討論故事中的情節,來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說過程,活動中我設計了一個說的過程,讓幼兒勇於說出自己的觀點,請幼兒說說喜不喜歡小雞?為什麼?

(三)結束部分

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幼兒自己閱讀小書,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幼兒瞭解"封面,封底"和翻書的順序,及應該怎樣翻,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幼兒園說課稿7

以下是我自己的講稿草稿。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講的材料是《談談我的家庭》。

以下是我自己的課堂筆記。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親愛的評委,

這一天,我說的教材是《談談我的家庭》。現在我將談談以下四個方面。

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於明天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主題的第一次活動。

家庭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溫暖和家庭關係會影響孩子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孩子對家庭的感情也會影響他們的人生道路。孩子對自己的家庭並不陌生,但他們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和愛好了解不多。《談談我的家庭》是通過孩子們熟悉的圖形來激發孩子們對調查的興趣,通過調查和記錄來提高孩子們對家庭和家庭的瞭解,幫助孩子們建立對家庭和家庭的.愛。正如大綱所述,“它不僅適合兒童的實際需要,而且有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它貼近孩子們的生活,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和問題,幫助擴充套件孩子們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這個活動來源於兒童的生活,服務於兒童的生活。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活動。根據對上述資料的分析,制定了以下目標:

1. 知識目標: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庭的瞭解。

2. 技能目標:引導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有組織地進行敘述。

3.情感目標:培養孩子對家庭的愛。

根據教育目標的輪廓和兒童的年齡特點,我將會刺激兒童的興趣的調查,提高家庭成員的理解和愛為重點,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夠以有序的方式講述他們的困難。

為了使活動更全面,讓教育更貼近生活,我們做了以下準備:

1. 知識準備:讓幼兒提前調查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在活動前與幼兒討論結果。

2. 教具準備:

請每個孩子帶一張全家福來

(2)帶來照片的佈局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彩色的筆和紙

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是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教師要有目標,要有孩子,要時時教育,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要有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研究理念。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教學方法為:

(1)啟發式提問:這種方法在所有活動中最常見。以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孩子對調查的興趣。

(2)討論法:通過教師與幼兒的討論,幼兒對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瞭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的。此外,還有一種繪畫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孩子們可以製作小冊子來提高他們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他們的家人。

理論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為了使幼兒積極、專注地參與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圍繞活動目標的主要方法有:

(1)調查方法:通過對家庭成員的調查,啟發孩子瞭解他們的意圖。

(2)記錄方式:用手和腦記錄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和愛好,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的方法,用毛筆記錄家庭成員,製作小冊子,可以進一步鞏固家庭成員的瞭解。

承運的活動過程

1. 匯入。老師有一張我的全家福。有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的照片。孩子們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家庭的照片來介紹給孩子們,這就引出了孩子們自己的家庭,讓孩子們分組交流。兒童的思維是直觀的、生動的。通過對照片中人物的瞭解,激發孩子們積極調查的興趣,孩子們迅速進入主題。

幼兒園說課稿8

一、說教材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現在正是狗尾巴草茂盛的時節,在農村隨處可見狗尾巴草的蹤影,對孩子們來說:狗尾巴草是他們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狗尾巴草”為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藝術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通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能於同伴相互遊戲,能大膽的用顏色進行染色。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為主的,主要是通過“瞭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給狗尾巴草洗澡、讓狗尾巴草跳舞”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狗尾巴草、顏料、白紙、抹布、魔術盒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狗尾巴草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染色。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狗尾巴草的特徵,在作畫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式

(三)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出了什麼?

因為是小班剛開學不久,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

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四)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師:狗尾巴草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讓它親一親你覺得怎樣?

引導幼兒體驗癢癢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親一親”中,運用啟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狗尾巴草的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五)染色、作畫

1、演示

教師:我先來幫狗尾巴草洗個澡吧……跳個舞吧!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並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慾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為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2、幼兒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染色、作畫,還可啟發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

(六)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來為狗尾巴草跳個舞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七)活動延伸

帶領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採集狗尾巴草,放置於自然角和區域中讓幼兒進一步觀察、探索。

教學反思:

1、從選擇的內容上看,比較貼近農村孩子的生活,“狗尾巴草”是孩子們隨處可見的'比較熟悉的一種秋冬季植物,他們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因此,做到了活動內容源自於“生活”。

2、多媒體的使用使活動內容更加直觀,便於幼兒理解,使幼兒更快更直接地瞭解到狗尾草的生長環境,符合小班幼兒的理解特點。

3、多種顏色的使用:豐富了幼兒視覺感受。紅、黃、藍做為小班幼兒最便於認識的顏色在本次活動中充分發揮了視覺效果,從而保證了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性,

4、實物的使用,從多種感官來刺激幼兒,便於幼兒深入理解實物從而為其後的活動做好鋪墊的作用。的環節讓幼兒大膽地觸控、觀賞、感受狗尾的特性,讓幼兒喜愛上狗尾草,喜歡和狗尾草遊戲。從而為後半部分玩“狗尾草”、作畫環節打下基礎。

5、作為綜合活動,在設計過程中我注重了各領域的整合滲透,在作畫環節中我不僅強調了藝術方面的美感、色感,要求還注重了情緒方面的體驗,讓幼兒感受自我作畫帶來的快樂和自我作畫過程中的快樂。

幼兒園說課稿9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會對一些常見的現象、變化規律感興趣。《糖到哪裡去了》這一活動正是幼兒平常好奇的內容。

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應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符合幼兒興趣,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溶解這樣一個魔術一般的科學知識剛好落在了兒童的興趣點,加上幼兒對溶解這一現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有了提升的可能,這也符合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

從幼兒角度來說,中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仍舊突出,所以在操作與探索中習得新經驗更為合適。而他們的思維同時也在經歷著變化,活動中的記錄表便是為此產生的。

我選擇這一從生活中來的素材也希望幼兒能在操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以期在未來能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與能力。

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具有方向性,是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認知、技能兩方面確定瞭如下目標:“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是認知目標,“能大膽猜想,並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是技能目標,認知目標旨在幫助幼兒建立對溶解現象的更全面的認識,技能目標希望幼兒初步獲得使用記錄表的方法。在這一活動中,技能目標是主要目標,但認知目標也不可或缺,兩個目標既指向現在也指向未來,它們相輔相成,共同為幼兒的成長出力。

說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

難點:能大膽猜想,並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

說教法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需要老師是他們的.朋友,在活動中我使用了互動法、提問法,這樣能夠使幼兒時刻在思考,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最後我還使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在做中學,學中做,充分保證幼兒的主題地位,在活動中獲得經驗。

說學法

在活動中幼兒使用的學法有觀察法、多通道參與法、操作法。

說活動過程

根據《綱要》和《指南》思想的指導,借鑑建構主義理論和做中學思想,我從“品嚐糖水,引出主題——觀察糖的變化,感知溶解現象——認識實驗材料並進行猜想——操作實驗,驗證猜想並記錄——教師小結,幼兒進一步理解溶解現象”五部分,由淺入深地將幼兒的原有經驗與新經驗間建立起有機聯絡。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我的想法和設計皆是為了支援他們的自主探索。

中班幼兒的思維還有具體形象性,但又在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科學活動中也應當照顧到這一特點。在第一個環節中,我請幼兒品嚐糖水,讓幼兒多通道感知白水與糖水的不同,從而產生具身認知,也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第二環節中教法上我採用了提問法,在他們的頭腦中放入一個問號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剔除無關資訊,使他們注意力更集中地觀察、思考。在我的示範試驗中,幼兒勢必會有各種猜想和表述,因此我需要將他們的表述糅合、提升之後再以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這對他們整合思維與語言都有幫助,這便是教師小結的必要性。

《指南》中指出:“引導幼兒在探究中思考,嘗試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分析,發現事物之間明顯的關聯。”在科學活動中,操作必不可少,幼兒的手動起來,大腦便也開始思考。因此第四環節我留出充足的時間給幼兒操作記錄,他們是主導者,我是觀察者和支持者,在他們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再行介入。實驗中幼兒可以相互討論,他們或自證、或質疑,在和同伴溝通討論的同時也是逐漸理解如何與他人相處的過程。“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只有“做”才能保證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使他們獲得直接經驗。涉及到對中班幼兒來說較難的記錄表記錄,在實驗中幼兒也可以互幫互助,共同克服困難,認知目標與技能目標在這樣的過程中都能得以落地。

說活動總結

在活動進行中,我會及時根據幼兒的即時反應來對流程進行調整或修改。孩子是的想法是多樣的,因此我的教學內容也不會一成不變。尤其是旨在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與探究能力的科學活動中,靈活性更重要。在大框架下,我會考慮幼兒的當下需要和突發事件,努力將它們納入活動中,成為教育素材。

說活動延伸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東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後跟爸爸媽媽們一起觀察、發現、然後再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說課稿10

設計意圖

一天中午,小朋友們正在安靜地吃午餐,忽然傳來“嗚嗚”的哭聲,循聲望去,只見小米的眼淚正在眼眶裡打轉。“小米,你怎麼了?”“我牙疼。”“快!張開嘴巴,讓老師看看!”只見小米的蛀牙。通過進一步觀察瞭解,發現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蛀牙。蛀牙正在威脅著小朋友的牙齒健康,保護牙齒成了小朋友當前的最佳需要。

在健康領域中又明確提出了具體目標,幼兒在健康領域學習與發展的主要內容就是要圍繞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開展。幼兒期是牙齒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幼兒將從乳牙期過渡到恆牙期,牙齒質量的好壞會影響幼兒一生的口腔健康,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幼兒都由於喜歡吃甜食和軟食,不注意牙齒保護而產生蛀牙,威脅了幼兒的口腔健康。中班幼兒雖然理解事物的能力增強,但是對於行為習慣的養成缺乏自覺性,需要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有序的指導。於是我設計了健康活動《蛀牙蟲,快走開》,主要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說教材

本次活動是健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容是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瞭解齲齒產生的原因,既貼近幼兒的生活,有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自理能力。

說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初步瞭解齲齒產生的原因,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情感目標:

有保護牙齒的意願,樂意參加活動。

能力目標: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說重點難點

瞭解齲齒的原因,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說教法

我模仿牙疼的小熊進行匯入,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接著聲情並茂地向幼兒講述故事《小熊拔牙》,啟發幼兒思考貪吃甜食不刷牙的後果,從而讓幼兒產生保護牙齒的意識。

第二種方法:操作法,在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展示自己的刷牙的方法之後,我操作牙齒模型,為幼兒演示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於幼兒直接感知認識物件,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便於幼兒進行模仿。

說學法

而對於學法方面,我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選擇了討論法和遊戲法。討論法不僅促進幼兒自主學習,增強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同伴關係,也讓幼兒可以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也知道幼兒園是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所以我設定了“我是小牙醫”遊戲,讓幼兒在實踐中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調動幼兒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說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設定懸念。

首先,我扮演亮亮手扶腮做痛苦狀,引起幼兒的好奇心,並請幼兒猜猜亮亮怎麼了?為什麼會牙疼?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接著,通過我述牙齒的祕密,讓幼兒感受到產生齲齒帶來的不便,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瞭解產生齲齒的原因,懂得牙齒保健的重要。

講述完後,我進行提問:亮亮為什麼會牙疼?牙被壞掉有什麼不方便?讓幼兒從亮亮的經歷中產生共鳴,引導幼兒思考齲齒產生的原因,我再播放有關的科學小動畫,幫助幼兒整合齲齒產生的相關健康知識,從而知道貪吃零食和不刷牙的危害,懂得牙齒保健的重要。

(三)觀察交流,知道牙齒保健的簡單方法。

首先,我引導幼兒相互觀察同伴的牙齒,自由交流看牙齒的`經歷和感受,幼兒之間暢所欲言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經驗;其次,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保護牙齒的,在討論中突出幼兒的主體性,同伴之間相互學習,教師作為引導者身份參與。最後,師幼共同進行小結,教師為幼兒提煉出牙齒保健的方法,以此突出活動重點。

(三)“刷牙遊戲”,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在此環節,為了激發幼兒刷牙意願,我創設遊戲情境,讓每位幼兒都成為“小牙醫”幫助亮亮學習刷牙方法,我採取幼兒自由操作牙齒模型,個別幼兒上臺展示的方式,讓不同水平的幼兒都能獲得發展,在幼兒探索學習之後,我配以朗朗上口的兒歌,為大家全面細緻地展示正確刷牙方法,有利於幼兒養成正確的生活衛生習慣,從而突破活動難點。

說活動總結

活動的最後我將進行回顧總結,幫助幼兒梳理本次活動學習到的牙齒保健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少吃甜食少喝飲料,養出一口白白的牙齒,從而自然結束活動。

說活動延伸

引導歸納,活動延伸,好的教育活動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活動時間內,而是需要整合幼兒整個生活進行鞏固和拓展。因此在活動最後,自然過渡到生活環節,我利用餐前讓幼兒欣賞,激發幼兒樂意保護自己的牙齒。在區域情景中,激發興趣。在生活中,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幼兒園說課稿11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標誌。而且會詢問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那個標誌代表什麼?幼兒的這種興趣及好奇。正是我們向幼兒介紹社會,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個突破口。常用的標誌活動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找一找,認一認,畫一畫等了解標誌的外形及含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想力、創造力,本次活動綜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領域的內容,運用了多種手段,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難點是: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

二、活動目標

通過教材內容和設計意圖,吸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為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為:

1、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興,認識常用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對各種標誌理解的含義。

2、在認識常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造,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標誌,並想辦法通過查詢、查資料等辦法理解標誌的意圖。(可通過照圖片、圖示、網上等辦法收集各種圖示)。

2、教具、學具準備:為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常用標誌的資料作補充。同時為幼兒提供各色彩紙、彩筆筆等製作用品等。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種標誌的卡片,有代表性的錄影片斷,如:禁令標誌:禁止通行、禁止進入、禁止鳴喇叭、禁止停車、、警告標誌:注意危險、交叉路口、鐵路道口、、軍人的標誌、電視臺得標誌等

3、心理環境準備:為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在幼兒園牆壁上設定一塊展覽版,把幼兒找到的標誌拿到幼兒園放在展覽版上進行展示。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鑑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慧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尋找標誌――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標誌小遊戲――討論設計圖示――製作圖示――”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絡。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環節:帶來幼兒觀看展覽版,“請小朋友看看展覽版上都是什麼”?將幼兒引到“標誌的世界”。目的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此環節在1分鐘以內。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這部分是重點,需8鐘左右。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通過看、摸、聽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你認識哪些標誌?它有什麼含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個環節:標誌小遊戲,加強對標誌認識的環節,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誌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麼標誌?是什麼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這環節是難點。

在遊戲中幼兒對常見標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並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第四個環節:過渡環節,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示,請幼兒想一想,我們幼兒園什麼地方需要掛上標誌?設計什麼樣的標誌?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幼兒園說課稿12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對模仿的興趣。

2、 瞭解模仿發明與生活的關係,知道生活中一些仿生髮明產品。

3、 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培養幼兒模仿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仿生物品如:螃蟹、鉗子、鑷子、夾子、扳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 模仿動物表演匯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動物的樣子,每個小朋友模仿一種小動物,表演一下好嗎?

二、 演示課件,擴散思維,初步瞭解仿生

師:讓我們坐下休息一下吧。剛才我們模仿了好多小動物表演,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中使用的許多物品,都是模仿動物、植物等生物的樣子發明的呢。這些仿生髮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都模仿誰發明了新產品。

1、(先看課件:出示機器人)機器人是模仿什麼發明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再出示課件:人)引導幼兒觀察機器人和人的相同之處。小結:機器人是模仿人發明的。

2、(看課件:潛艇潛行)潛艇是模仿什麼動物發明的?(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課件:魚)引導幼兒觀察魚和潛艇,師生共同總結出:潛艇是模仿魚發明的。

3、(看課件:小鳥飛)小朋友想一想,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什麼呢?(根據幼兒回答演示課件:飛機)引出: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飛機。

三、引導幼兒觀察想象,找出什麼物品模仿了螃蟹

1、師請幼兒圍到螃蟹周圍,和幼兒一起觀察螃蟹的大“鉗子”,觀察螃蟹用鉗子夾斷黃瓜條,瞭解螃蟹的“鉗子”的用處,想象什麼物品是模仿它製造的.?啟發幼兒創新思維。

2、讓幼兒從許多物品中找出仿生的製品,如:鉗子、夾子、鑷子、扳子等。

小結:人們模仿螃蟹的“鉗子”發明了鉗子、夾子、扳子、鑷子等工具。

四、觀察防生製品,說說它們模仿什麼動物製造的

師幼一起觀察各種仿生製品,說說它們是模仿什麼製造的?還見過什麼仿生製品?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產品是模仿動物發明的,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希望你們長大後也學會用模仿的方法發明製造更多更好的物品給人們使用,當個發明家。

五、活動延伸

師:回家後找一找自己家中的仿生製品,再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裡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慾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為何會有這麼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通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於幫助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祕,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才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為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

(一)硬體準備

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

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

(二)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並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採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通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匯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寶寶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後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麼?(紅、橙、黃、綠、青、藍、紫)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

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後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為,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採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絃,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啟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瞭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並啟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麼樣?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寬鬆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符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待幼兒討論完以後,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4)接著,教師繼續啟發幼兒聯絡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為一個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內容、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通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說課稿14

一、說設計意圖

《紅葉的旅行》是選自於20xx年9月的《早期教育》的一篇散文詩。它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紅葉飄落旅行的故事,散文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紅葉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聯想,顯得具體而又形象,"紅葉飄到小河裡,螞蟻把它當小船,紅葉飄到大樹下,知了把它當被子,紅葉飄到窗戶上,老鼠把它當窗簾。"這都是和幼兒的生活,幼兒的想象緊緊相扣的。《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對作品的體驗。散文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活動中是以圖加文的形式展開的,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可以更好地為幼兒所接受。

二、說目標和準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句式:紅葉飄呀飄,飄到***,*把它當**。

2、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仿編詩歌並製作圖書。

3、樂意講述,體驗創作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第一個目標:看圖加文學習詩歌。難點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仿編詩歌並製作圖書。

為了展示給幼兒,作品的優美意境,又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作了以下的準備:

1、《紅葉的旅行》課件、圖加文大書。

2、幼兒人手一份的圖加文書、各種動物圖片及蠟筆。

3、音樂:天空之城、寂靜山林。

三、說教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以及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我主要運用了:

1、直觀教學法:本活動為了幫助幼兒熟悉散文內容,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運用課件優美的情境吸引幼兒,讓幼兒通過眼、耳、口等多種感觀欣賞作品,慢慢過度到運用圖加文大書幫助幼兒理解掌握語言。

2、啟發提問法:在幼兒邊欣賞作品時,邊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逐句理解並學習語言。如:紅葉飄呀飄,它又會去哪呢?紅葉碰見了誰?它會把紅葉當什麼呢?教師的提問給幼兒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

3、語言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續編環節中:紅葉除了飄到小河裡,大樹下,窗戶上還會飄到哪裡呢?會碰見誰呢?他們會把它當什麼呢?討論法結合了《規程》的要求,為兒童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兒童因說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牴觸心理和行為。

四、說學法

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彙和語法規則。首先,我在示範朗誦前著意設計提問"用一句好聽的話說一說"讓幼兒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示範朗誦中藉助於圖加文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掌握句式。其次,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而讓幼兒敢說。

整個活動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聽聽、、說說、想想、做做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教學中注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

五、說教學程式

總體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匯入,在優美的音樂中,幼兒跳著漂亮的舞姿進入到活動的場地,再利用直觀課件,讓幼兒眼前一亮,直接看到了紅葉飄落的情境,極好的引發幼兒好奇心,讓幼兒很快的融入到散文優美的意境中。

第二部分:運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散文,配合圖加文,主要讓幼兒學會語言:"紅葉飄呀飄,飄到**去,誰會把它當什麼?"這裡我是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第一句先讓幼兒看看直觀課件,結合圖加文跟我學習語言,並結合動作,更好的掌握句式。第二句讓幼兒自己看完課件嘗試用句式學說語言,在這裡我是逐步出示大樹、知了、和被子的引起幼兒對圖加文中出現的事物的順序有一定的注意,在欣賞第三句時,不借助課件而是過度到直接看圖加文說語言,並且我在這幅圖中示範圖加文製作的方法,為幼兒自己創作圖書鋪下鋪墊,最後出示圖加文的大書告訴幼兒散文的名字:紅葉的'旅行,並且請幼兒能跟著書完整的朗誦散文。

第三部分:續編部分,我利用書的最後一頁空白的圖加文引出這一環節,利用討論交流法引導幼兒用句式創編,在這個環節裡,我請幼兒來示範製作的過程,糾正錯誤,為了就是讓幼兒掌握製作的順序。

第四部分:延伸部分,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許多動物的圖片和《紅葉的旅行》圖加文的書,讓幼兒自由創編,並且把創編的內容和同伴分享交流,加深鞏固對散文的理解以及句式語言的掌握。

我今天展示的就是一節語言活動,在設計活動時,我並沒有刻意追求新穎的教學形式,而是結合我們中班的語言活動的特色:圖加文,重點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出發,紮實的開展語言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在製作圖書時我提供的材料也是由易到難,也不強求幼兒把書做完,而是根據幼兒自身的水平讓他們自己發揮。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

幼兒園說課稿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不能說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揭示“騙人必將害自己”的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2)比一比,再組詞。(《課堂作業》第4題)

皮( )裡( )孩( )

被( )理( )刻( )

(二)引人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會了7個生字,瞭解了課文內容,請小朋友回顧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那麼,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1、2段

(1)輕聲朗讀第、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從前,有個孩子在山上放羊)這一句話向我們交代故事的時間是在從前,地點是在山上,主要是寫放羊的孩子。從前是指什麼時候?“常常”是什麼意思?誰能用“常常”說一句話?

(2)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句子:有一天,他在山上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

a.看看“狼來了”後面是什麼標點符號?(!),說明很著急。

b.“狼來了”這句話說了幾次(兩次),要加重語氣。

c.朗讀指導。

狼真的來了嗎?那麼放羊的孩子真的著急嗎?誰能用故意著急的語氣來念一念“狼來了!”?指名讀--評議--齊讀。

②山下的人聽見喊聲後是怎麼做。怎麼說的?當時他們的心情怎樣?(緊張、焦急)課文中哪幾個詞充分地表現了這一點?(趕快、跑、忙)“趕快”什麼意思?你能用“趕快”說句話嗎?

③指導朗讀。用緊張、焦急的語氣讀讀山下的人說的話。指名讀--評議--齊讀。

④放羊的人這時候又怎麼樣呢?看圖結合課文來說,指導學生用開玩笑的語氣讀。

(四)學習第3段

①放羊的孩子只騙了一次嗎?指名讀第3民說說從哪裡看出來。

②理解“一連、好幾回”的意思。

③“好玩”是什麼意思?放羊的孩子覺得什麼很好玩,板書:好幾回

④齊讀第3段。

(五)學習第4、5段

(1)導語:明明沒有狼,放羊的孩子卻大聲喊:“糧來了!狼來了!”而且欺騙了好幾回,他這樣做對嗎,會給他帶來什麼結果,請小朋友自由輕聲讀第4、5段課文。

(2)仔細看圖:狼真的來時,放羊的孩子當時的神態、動作、語言是怎樣的?淮能用著急、害怕的語氣讀一讀課文中第二次寫“狼來了!狼來了!”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3)狼真的來了,山下的人聽見喊聲,為什麼不去打狼?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板書:不相信。指導用生氣的語氣念山下的人說的話。

(4)看最後一幅圖:說說最後結果怎麼樣?放羊的孩子為什麼哭了?用傷心的語氣讀最後一節。

(六)總結全文

(1)開始放羊的孩子為什麼笑了?後來為什麼哭了?

(2)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3)齊讀全文。

(七)作業

(1)課後練習第3題:比一比,讀一讀。

①羊被狼吃了。

②狼吃了羊。

比一比有什麼不同?第1句主要講誰?第2句主要講誰?指導學生念好重音。

《課堂作業)第6題:抄寫句子。

板書設計:

39狼來了

放羊的孩子---------山下的人

好幾回

↓羊被狼吃了↓

哭←------不相信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總結課文,指導學生的行為。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詞

(1)卡片抽讀,開火車讀。完成(課堂作業)第1題。

(2)聽寫詞語。《課堂作業》第5題。

(二)指導朗讀課文

(1)第一次用“狼來了”騙人:放羊的孩子是故意的語氣,山下的人說的話是著急的語氣。

(2)第二次狼真的來了:要念出著急、害怕的語氣。而山下的`人說的話要讀出生氣、不相信的語氣。“又、別理他”要讀重音。

(3)第五段,要求讀出傷心的語氣。

(4)敘述部分用不快不慢、聲音不大不小的語氣念。

(5)練習指名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全文。

(三)複習有關課文內容,總結課文

(1)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狼真的來了,山下的人為什麼下去打狼?

(3)羊被狼吃了,放羊的孩子會怎麼想?

(4)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四)看圖說說、評評、議議,指導行為(指導完成課堂作業第7題)

(1)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麼?應該向誰學習?為什麼?

①圖一:丁丁打碎了碗,說是小貓打碎的。

②圖二:鼕鼕打碎了碗,向媽媽承認錯誤。

(2)導行:你說過謊嗎?今後該怎麼做?

(五)四人小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推薦一人蔘加班隊活動的故事大工評選)

(六)作業

每個小朋友,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