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生命 生命》說課稿15篇

說課稿1.51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命 生命》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 生命》說課稿15篇

《生命 生命》說課稿1

尊敬的位領導: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生命生命》。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是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在整個第五組“珍愛生命”專題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同時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就是學習這篇課文所要悟出的生命的含義,結合這個學習主題和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和教學板書設計。

一、首先,我說說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2、聯絡生活實際,正確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3、學習並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其次是教學的重難點:

1、通過反覆誦讀,理解內容,感悟人生。

2、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二、有了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教學過程了,教學過程我主要分為了四步:

第一步:課題的匯入:

首先我引用了杏林子的一句名言作為開場白,很快地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自然而然的引入了課文的學習。

然後從課文題目入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今天學的這篇課文題目與以往學過的課文題目相比:有什麼特點?

最後讓學生在初步朗讀課文題目的基礎上過渡到課文內容的學習。

第二步:課文內容的學習,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方法:

1、誦讀法。個人讀、齊讀、指名讀、默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可以拉近與作者的距離。並能幫助學生有效的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2、情境教學法。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問題的能力。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僅憑想象難以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創設了,比如:假如你就是這隻被作者握在手裡的飛蛾,你會怎麼做?如果你也是這顆香瓜子,你也會這麼做嗎?等多種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3、啟發誘導法。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對生命的意義的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師必須在適當時候進行點撥,使他們學到僅憑自讀自悟不可達到的高度。

4、自讀自悟法。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祕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問、讀、思、議、品”的過程中理解感悟。

5、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

《生命 生命》說課稿2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生命生命》。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作者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十二歲患類風溼性關節炎,但是她以驚人的毅力筆耕不輟,先後出版多部文集。她還創辦伊甸殘障基金,為殘障朋友服務。杏林子的一生,充滿著艱辛與苦難,也伴隨著她頑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命態度。本文通過列舉“飛蛾求生”、“瓜苗生長”、“傾聽心跳”三種生命現象,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表達了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本文,讓學生自己通過品析詞句來理解文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含義,從而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基於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騷擾、動彈、震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句子,背誦課文。

3、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義,明白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道理,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對於國小四年級的學生來講,生命教育是一個深刻而厚重的話題,因此,我把它確定為本次教學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本文的特點,我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三分文章七分讀,通過學生充分地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2、情境教學法。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興趣,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3、指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來學習本篇文章。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進行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的設計:

一、激趣匯入

通過《生命生命》這個題目,教師讓學生說一說,你想到了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讓學生自由發揮,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閱工具書、聯絡上下文試著理解。

2、同桌互讀,互相欣賞評價。

3、合作交流。小組成員輪流讀,想一想作者列舉了那幾個生命現象。先小組內彙報交流,然後全體學生進行交流,對課文有初步認識。

三、研讀課文,深刻感悟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學生閱讀時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自己讀三個事例,通過品詞析句,感情朗讀,交流討論,引發自己對生命的思考和獨特的理解。讓學生體會生命的'頑強、作者用詞的準確,激發學生從內心感悟生命的情感。

熟讀課文後讓學生默讀,批註。重點關注自己理解得比較深刻的句段和含義深刻的語句,以及自己讀不太懂的地方。邊讀邊想:哪些地方寫出了生命的頑強之美、勇氣之美、不屈之美、向上之美、短暫之美、可愛可憐之美……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彙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下面以三個句子的學習加以說明。

句子1: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教師點撥: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躍動”和“煽動、鼓動”有什麼不同?體會“只要……就……”,“一伸手、稍一用力”……表達的感情色彩。最後學生朗讀,讀出生命頑強之美。其他學生點評、再讀,並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句子2: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教師點撥:聯絡香瓜子生長的環境,體會作者一連使用兩個“竟”字的作用。相機介紹作者的人生經歷,讓學生更深刻領悟課文傳達的思想情意。理解文意之後進行情感朗讀,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朗讀,多次評議,完成學生與文字的反覆對話。

句子3: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聯絡生活說說怎樣是“好好使用”生命?出示名人名言予以輔助。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教師在學生彙報學習體會時,可相機點撥:飛蛾撲火,是因為它強烈地熱愛燈下那一點點璀璨的光輝,——這是多麼可敬的勇氣之美!磚縫中的香瓜苗雖然只活了幾天,可是它向我們展示的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豁達境界。因此,要珍愛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創造生命的價值。

四、感悟朗讀,總結昇華

學生在理解中,由於受閱歷的侷限,可能只是停留在問題的表層。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可以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來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

杏林子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她為人類作出了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情,她的朋友在她死後寫了這樣一首詩:

有一日/當我離去/且讓我化做泥中芬芳/等候明春/作為第一朵出土的雛菊…………

至此,對於杏林子,對於這篇課文,對於生命的價值,學生都會有一個全新的思考和認識。

最後,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激情朗讀,讀出對生命的珍愛。

引導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體會作者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寫一寫對生命的感悟,並讀出自己的感受。

2、課外延伸(1)出示杏林子的經典格言供學生欣賞: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是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隻其貌不揚的毛蟲,將蛻變成五彩斑斕的彩蝶。每一人的生命都可以歌詠出生命奇蹟的奧祕。”(2)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敬畏生命》《我很重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六、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

瓜苗生長珍愛生命

傾聽心跳

通過這個簡潔的板書,既能夠比較清晰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幫助學生一目瞭然地感受文章的主旨,有助於他們整體理解課文。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生命 生命》說課稿3

一、分析教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第五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隨著課文的學習,感受生命的美好,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本文的作者是臺灣女作家杏林子。課文開頭就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呢?”接下來作者不從正面回答,而是列舉了三個事例:飛蛾求生、磚縫中生長的瓜苗、傾聽心跳。通過這三個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義:

雖然生命短暫,但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通過文章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這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書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下期的學生已初步具備獨立的識字和一定的閱讀能力,能與同學一道對文字進行質疑、合作和探究,能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本文主題深刻,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文章內容特點、學生情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我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掌握“動彈、慾望、不屈、茁壯、聽診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絡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內容和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四、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定有效的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本文語言簡練,情味濃厚,運用情境教學法,切合文字的特點。生命的話題有點厚重,學生通過讀文,雖然也能讀出自己的體會,但大多隻能停留在字面上,所以,教學本課,必須通過教師相機引導,適時點撥,點撥促悟,才能幫助學生理解生命的含義。

五、說學法:

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給孩子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讀、思、議、品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引導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語,聯絡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六、說教學過程:

附《生命生命》的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動彈、慾望、不屈、茁壯、聽診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下來,積累好詞佳句。

3、抓住重點詞語,聯絡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新詞。

2、佈置學生蒐集有關生命的格言以及熱愛生命的故事。

3、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詞語。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課

1、複習生字詞。

2、通過上節課的初讀,我們瞭解到,課文共寫了三個事例,誰來說說課文選了哪三個事例?

二、交流學習事例1

1、師:誰先來讀第一個小故事?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你認為哪一幕最令你震撼?請你劃出來。

2、師:你為什麼感到震撼?

3、出示句子一: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生命 生命》說課稿4

一、教材解讀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開頭髮問:生命是什麼?接下來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飛蛾絕境求生、瓜苗從磚縫中長出、傾聽心跳三個小故事,表現出作者杏林子對生命真諦的思考、探究與領悟,最後一節道出心聲。向讀者傳遞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文章主體部分的三件小事看似淺溼,實則含義深刻;看似並列,實則層層遞進。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絡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三、教學策略

“生命是什麼”這樣一個深刻的問題對於四年級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為此設計教學流程時,我緊扣文路,設計教路,鋪墊學路,主要是以下幾點:(一)情景匯入,引發生命的思考;(二)品詞析句,感受生命的躍動;(三)聯絡生活,欣賞生命的頑強;(四)親身體驗,領悟生命的責任;(五)叩問心靈,追求生命的價值。

四、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以下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引發生命的思考

播放一組大自然生機盎然的圖片,然後引用杏林子的話匯入新課: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季節的燦爛;一條醜陋的毛蟲,可能蛻變為一隻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看到與普通生命絕然不同的畫面,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麼?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呢?並自然引出課題“生命,生命”。

(二)品詞析句,感受生命的躍動

學生對生命有新的思考,就急於想從文字中找出答案,這時,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飛蛾求生的這個事例中感受生命的躍動,讓學生劃出令自己震撼的句子,重點出示:“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句中飛蛾求生慾望之強烈,顯而易見,學生在“掙扎”、“極力鼓動”這些重點詞語的朗讀中,能想象出飛蛾為了一線生機使出所有力量,這時,老師讓學生聯絡上下文思考:飛蛾是在什麼情況下掙扎求生的?通過品悟,學生明白飛蛾此時身處絕境,毫無生還的希望,然而追求生存的力量卻又是如此強烈,讓它奮力拼搏,飛蛾絕境求生給學生震撼與啟迪:生命是如此重要。學生通過品詞析句,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躍動,為小飛蛾弱小生命在這逆境中掙扎求生而敬佩。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題時,學生便像飛蛾一樣帶著強烈求生慾望,呼喊出了“生命,生命”。

(三)聯絡生活,欣賞生命的頑強

如果說,飛蛾的躍動是“求生存”,那麼瓜苗從磚縫中長出則更多的是“謀發展”,這個故事中給學生的啟迪應比絕境中求生的飛蛾更加深刻,為讓學生欣賞到生命的頑強,更為深入的領悟生命,我引導學生回憶吃瓜子的經歷,體驗瓜子殼的堅硬程度,感受小小的瓜苗衝破堅硬的外殼,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再聯絡科學知識讓學生聯想植物生長的條件,這時老師結合句子:“它可以衝破堅硬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進行探究“小瓜苗拼命衝出外殼,冒出地面,也許只能活幾天,你認為這樣值得嗎?”

此刻,我補充“黃山鬆”、“塔頂樹”、“爬蔓”、“竹石”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圖片,學生聯絡了生活場景,領悟到生命的不屈向上,這時老師再親切與學生對話交流:“同學們,你現在對生命又有了什麼樣的理解呢?”帶著對生命執著追求,學生再讀課題時,香瓜子這種頑強向上的生命力,已不只限於對文字的認識,而是深入到內心深處。

(四)親身體驗,領悟生命的責任

飛蛾、香瓜子這些小小的生靈用它們的頑強和努力證明對生命的渴望和熱愛,作為萬物靈長的人,又應該怎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起責任呢,在這一環節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由物及人,從飛蛾絕境求生存,香瓜子磚縫謀發展的故事領悟,轉入親身體驗中。首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把手放在左胸上,和杏林子一起感受心跳,然後問:同學們你觸控到什麼?有的說:摸到生命在跳動,有的說:感到生命力很強大,還有的說:擁有生命多幸福呀!

這時讓學生用個性化的朗讀去告訴別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然後我再聯絡文字,適時拓展:介紹杏林子的人生經歷,寫作背景資料。當學生知曉一個有著如此熱情,對生命充滿追求的人,居然是一個日夜飽受病痛折磨的殘疾人,對生命更加敬畏。此時,師生一起帶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深沉地齊讀課題“生命,生命”。學生以文字的拓展,思索起生命,在親身體驗中知道必須承擔的責任。整個教學過程,就變得更加立體豐滿起來!

(五)叩問心靈,追求生命的價值

在學生獲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受之後,我把學生從文字引入生活,聯想到自己,讓學生說說自己該怎樣對待生命,學生結合自己瞭解的`身殘志堅的人進行交流,然後畫面出示:攀登藝術頂峰的聾啞姑娘——“千手觀音”;身殘志堅的現代保爾——張海迪;先人後已的神州之花——文花枝;輪椅上的科學鉅子——霍金;不懼暴力保衛聖火——金晶……從一曲麴生命讚歌中,我們再次回到了課始的那個問題“生命是什麼呢?”文章題目重複出現“生命”“生命”含義又何在呢?然後讓學生深深地叩問自己的心靈,我又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譜寫生命呢?讓學生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寫話,暢談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光彩有力。學生對生命的獨特理解,已超越了文字,超越了課堂,在今後的人生中,將輝映出奪目的光彩。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一節課的教學,在貫徹新課程理念中,有三個鮮明特徵:

(1)閱讀文字,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閱讀中感悟。文字中的飛蛾絕境求生、香瓜子的頑強不屈、傾聽心跳的鏘鏗有力與學生心靈彼此交融,達到和諧統一。

(2)緊扣課題,逐層深入。生命含義豐富,意味深長,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存而不解,而是在反覆迴盪,在逐步深入中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最終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理性上的認識。

(3)聯絡生活,注重體驗。引導學生跳出文字,走向生活。使學生對深刻的生命話題有更真切的感悟,在潛移默化的閱讀之中吸取到人生的營養。

《生命 生命》說課稿5

一、分析教材、引發思考:

1.教材內容:

生命多麼神奇、生命多麼美好!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中,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2.教材的特點和作用:

課文寫作者從親身經歷的三件小事中,引發對生命的感悟。文章的內涵與本組“感受生命的美好”的主題非常吻合。課文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很好地體現“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訓練重點。

思考:反覆讀這篇課文,我總是沉醉其中,總會被那意蘊深遠的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所打動,每讀一次,心靈就受到一次震撼!為什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這般深刻?那是因為:作者杏林子12歲時染上類風溼性關節炎,致使全身癱瘓,命運的坎坷使她對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

而這有點沉甸甸的生命話題,四年級的孩子能感受到嗎?他們能從中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從而珍愛生命嗎?

如何實現文章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向學生的轉移,實現三情融合,怎樣進行有效的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學生與作者的對話,從而感悟生命的價值?

首先,教學目標要明確,也就是通過本課的學習,將要達成課程標準規定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3.明確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震撼、慾望、糟蹋、騷擾、茁壯、有限”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絡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內容和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確定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我的教學思路越來越清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選擇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情境教學法: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學法突出了語文教學的審美特性,強調了教學中以激發愛,以情打動人。本文語言簡練,情味濃厚,運用情境教學法,切合文字的特點。

點撥法:點撥法的精髓,就是“相機誘導,適時點撥”。生命的話題有點厚重,學生通過讀文,雖然也能讀出自己的體會,但是,遊離於文字,脫離體驗的體會只能是口號似的。所以,教學本課,必須通過教師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撥促悟,才能達到光憑學生自悟無法企及的高度。

三、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四、理念指導,精心設計:

(一)抓住語文字色,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是母語教學的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教學本課力求達到在賞析語言中感悟生命內涵,在感悟生命中習得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遵循閱讀教學的規律,重視體驗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體驗感悟,正成為閱讀教學新的增長點。

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力求通過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髮展。

教學流程統覽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導其入境,感知生命的神奇和美好)

2.整體把握,梳理脈絡。(符合學生先整體感知的閱讀心理)

3.導讀賞析,品味語言。(領悟生命的堅持,體會生命的頑強,感悟生命的價值)

4.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5.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五、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感知生命:

1.出示課題,引出問題:生命是什麼?

2.動畫課件,創設情境:(師配音)嫩芽從土裡鑽出來,綠葉舒展,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神奇!五彩繽紛的花兒欣然怒放,生命多麼美好!花叢中蜜蜂嗡嗡,辛勤採蜜,生命的價值在於勞動,在於奉獻。

(通過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入其境,輔之以教師詩意的語言,生動的描述,讓學生對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發出由衷的讚歎)

然後,輕輕的音樂響起,介紹杏林子的坎坷命運。(一揚一抑,緊扣“生命”主題)

就是這樣一位全身癱瘓的`人,她是怎樣感受生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整體把握,梳理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然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三個事例,並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課文脈絡,體現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導讀賞析,品味語言: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體會體會,在書上做上批註。

交流讀書的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首先交流“飛蛾求生”的小故事中,作者的感受是什麼?

““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在學生交流完自己的體會之後,教師適時引導: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飛蛾那強烈的求生慾望的?(引導學生迴歸文字,找出關鍵詞語——極力鼓動雙翅)再通過動作表演,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感悟到:“極力”這個詞,生動地刻畫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渴望。

當然,教師並不滿足於此,而是進一步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思考:

飛蛾外表那麼醜陋,又是那麼渺小,它何必苦苦掙扎呢?如果你是那隻飛蛾,你會怎麼想?

杏林子看著手中的極力掙扎的飛蛾,她又會怎麼想?

從以上兩處巧妙的點撥,不難看出,老師正在引導著學生從文悟情到體察作者杏林子的情,實現了文字的情,作者的情向學生的移情。

再如:研讀“作者靜聽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暢談體會之後:教師的引導同樣體現在扣緊關鍵詞語,引導加深體會。

(1)扣緊“糟蹋”“好好使用”,聯絡課文說說,怎樣是白白糟蹋?怎樣是好好使用?

(2)教師進一步點撥:

杏林子全身癱瘓,她如何珍惜生命,對自己負責的呢?

隨即出示杏林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子生前筆耕不輟,出版的系列作品,進一步驗證:怎樣是好好使用生命。

(3)入情入境朗讀,讀出對生命的感悟。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此時的迴歸整體,不是簡單的內容上的重複,而是以討論、感悟“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為切入點,進一步豐富生命的內涵,感受生命的真正價值。

1.杏林子全身癱瘓,行動不便,你覺得杏林子的生命美麗嗎?你認為她的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頑強的毅力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執著,因為堅持而美麗……)那麼飛蛾呢?香瓜子呢?

2.教師再引導:讓學生聯絡身邊的普通人,認識的名人、偉人,來說說生命還因為什麼而美麗。

在學生對生命的內涵有了自己個性化的感悟之後,教師深情小結:生命的美麗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視生命,活出意義和價值。

3.朗讀名言、詩歌,昇華情感:

引進的名言和詩歌,都與課文的內容直接相關,都是為了促使學生深化對生命的領悟,活而不濫,活而有序,基於教材,又適度地超越了教材。

生命的長河永無止境,讓我們繼續走進一個個珍視生命的靈魂深處,去了解他們的生命歷程,感受他們動人的生命故事。

(五)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讀一本好書,感受一段人生——推薦閱讀杏林子的著作及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六、板書設計

結束語:

讓我們抖開騰飛的雙翼, 擁抱美好生活,充實人生意義!

為您服務

《生命 生命》說課稿6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就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3課《生命生命》。

一、說教材

1、課文特點:

《生命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本單元是學生從國小進入中學後的第一個單元,內容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的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這篇優秀的散文。作者以女性的細膩和和敏感觀察尋常的生命現象引出對人生的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貴,喚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愛。

2、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葉聖陶說“教材是個例子”。《生命生命》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的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培養,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本單元的成敗,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學生整個國中階段的學習影響深遠,特別是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掌握尤為重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根據本單元的安排,結合新課標“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本課安排了以下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理解文中三個事例所蘊含的內涵;

(2)學會品味精美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

(3)從不同的側面思考問題,獲得不同的感悟。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和討論,形成一種活潑有序的課堂學習氛圍。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進學生閱讀本文的體驗和感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為了體現新課標“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要戰勝苦難,同時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係”的理念,本課安排的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1)學習並嘗試作者關注自然,思考人生,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增進學生對生命的體驗和生命價值的認識。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味生命的頑強和美好,珍愛生命。

2、教學難點

從三個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語文的形象感性的.,入情入景的手段最容易幫助理解課文)、點撥法(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對生命的意義的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師必須在適當時候進行點撥,使他們學到僅憑自讀自悟不可達到的高度)、對話式閱讀教學的方式(在對話中表達、啟發,效果好)。

學法:採用自讀自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

五、說學情

七年級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與生活經驗都還不夠,因此要求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引導,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我為此準備了

圖文並茂的教學課件和多媒體資料,其中包括杏林子照片與課文相關的圖片、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等,並在課前蒐集有關資料,瞭解臺灣女作家杏林子的生平,以及作品。

六、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概述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情感匯入)

2.整體把握,梳理脈絡。(整體把握)

3.導讀賞析,品味語言。(精讀賞析)

4.迴歸整體,昇華情感。(迴歸整體)

5.閱讀推薦,課外延伸。(課外拓展)

(二)、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

1.出示課題,引出問題:生命是什麼?

2.動畫課件,創設情境:(師配音)嫩芽從土裡鑽出來,綠葉舒展,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神奇!五彩繽紛的花兒欣然怒放,生命多麼美好!(通過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入其境,輔之以教師詩意的語言,生動的描述,讓學生對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發出由衷的讚歎)然後,輕輕的音樂響起,介紹杏林子的坎坷命運。通過一揚一抑,緊扣“生命”主題。就是這樣一位全身癱瘓的人,她是怎樣感受生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整體把握,梳理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然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三個事例,並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課文脈絡,體現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導讀賞析,品味語言: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交流讀書的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首先交流“飛蛾求生”的小故事中,作者的感受是什麼?“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學生交流完自己的體會之後,教師適時引導: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飛蛾那強烈的求生慾望的?(引導學生迴歸文字,找出關鍵詞語——極力鼓動雙翅)再通過動作表演,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感悟到:“極力”這個詞,生動地刻畫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渴望。

當然,教師並不滿足於此,而是進一步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思考:

飛蛾外表那麼醜陋,又是那麼渺小,它何必苦苦掙扎呢?如果你是那隻飛蛾,你會怎麼想?杏林子看著手中的極力掙扎的飛蛾,她又會怎麼想?

以上兩處點撥,我引導著學生從文悟情,實現把作者情,文字情向學生的情感遷移。

再如:研讀“作者靜聽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暢談體會之後:教師的引導同樣體現在扣緊關鍵詞語,引導加深體會。

(1)扣緊“糟蹋”“好好使用”,聯絡生活實際說說,教師進一步點撥:現實中你看到什麼人在糟蹋生命?什麼人的生命活得有價值?學生這時能夠說出,如有的人整天打麻將,看起來好像很輕鬆快活,其實他們在糟蹋生命,生命毫無價值。更多的人如司機,護士,警察等,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貢獻,他們是“好好地使用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活得光彩有力。

(3)另外,還通過入情入境朗讀,讀出對生命的感悟。體會出感情,才能讀得有感情。讀得有感情,能幫助我們對文字的理解。有感情朗讀確實是閱讀教學中的致勝法寶啊。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此時的迴歸整體,不是簡單的內容上的重複,而是以討論、感悟“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為切入點,進一步豐富生命的內涵,感受生命的真正價值。

1.杏林子全身癱瘓,行動不便,你覺得杏林子的生命美麗嗎?你認為她的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頑強的毅力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執著,因為堅持而美麗……)

那麼飛蛾呢?香瓜子呢?

2.教師再引導:讓學生聯絡身邊的普通人,瞭解的名人、偉人,來說說生命還因為什麼而美麗。

在學生對生命的內涵有了自己個性化的感悟之後,教師深情小結:生命的美麗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視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活得有光彩,創造無限的意義。

3.讓學生暢談學習本文後的感悟與收穫,昇華情感:

學生經過與教師和文字的對話,以及教師的點撥之後,都有了自己或深或淺的對生命的感悟。通過交流,昇華了情感。

(五)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讀一本好書,感受一段人生——推薦閱讀杏林子的著作及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七、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飛蛾:掙扎求生

應當珍愛生命

生命

我:靜聽自己的心跳

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香瓜子:磚縫冒苗

有不屈不撓向上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

《生命 生命》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這篇文章編排在魯教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以人生為主題,六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正像居里夫人所說“生活對於任何人都並非易事”,進入國中階段,是人生道路上一個新的起點,也將面對種種困難,這一單元的文章告訴我們怎樣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和不幸,是七年級新生非常需要的,從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啟示。教材中的單元導讀明確指出:這個單元的課文寫的是作者關於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閱讀這些文章,可以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生命生命》寫的都是尋常小事:小飛蛾在險境中掙扎,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我”靜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頑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追求美好的人生。這篇散文,語多不贅,盡意而止,非常簡潔,向你娓娓道來生命的真諦,學生認真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可以在作文選材方面有所收穫。

本單元是國中學段第一個單元,教學設計時一方面要注意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體驗,另一方面要注意到在起始階段具有定位、定勢的意義,要確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要努力形成教師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從事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

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根據本課的特點,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的寫作

意圖。

(2)學習從平常小事中選取典型事例,以小見大的.寫法。

(3)啟發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絡相關課外材料,深入思考人生的意義,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2、教學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初讀並不難懂,為了防止淺嘗輒止,不但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意,而且要比較深入地研究課文,爭取有更多的收穫,所以把通過對三個事例的分析比較,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確定為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完成這個教學重點。

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對生命這個沉重話題的理性思考可能很少或者比較膚淺,如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思考人生的問題並且真正有所收穫,不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結合課文內容調動自己已有的情感體驗和增加課堂的資訊容量的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

三、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依據新課程標準這一教學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指導學生朗讀: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本節課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做到語音準確,停頓恰當,初步讀出語氣,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力求使學生的思想產生共鳴;在讀的過程中辨析作者選材的精當,體會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

2、討論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3、啟發點撥:七年級新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於養成,對新的教學

方式也不夠熟悉,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和組織者應在必要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啟發點撥,進行學習方法的示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四、學法

1、朗讀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反覆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要表

達的思想感情。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大膽發言,學會圍繞中心明確表達自己的思考。

3、聯絡比較:通過比較分析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通過各種形式獲取有效資訊,提高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開闊語文學習的思路。

五、教學過程

《生命 生命》說課稿8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國小語文課標實驗版四年級上冊第四組“生命”這一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象,抒發了作者的三種感觸:小飛蛾在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時極力掙扎強烈的求生慾望,生命是值得珍視的;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生命的誕生,生命力是強大的;“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識,生命是應當嚴肅對待的。文章結尾作者直抒胸臆,寫下了自己對生命的深層思考,表達了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這篇課文要儘可能的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將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之中,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年段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課文大意。

【本課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概括作者列舉的三個例子,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悟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愛、尊重、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重點難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聯絡生活實際談對生命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對話引入,鋪墊情感基調

1、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說說聽到這段音樂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有關生命的名言。

3、將杏林子的生平事蹟做成一張張內容不同的小紙條,當成禮物派送給說出名言的同學。

4、收到禮物的同學依次介紹杏林子。

5、匯入新課:為何一個一生有五分之四時間都在與病魔作鬥爭的人有這樣的生命奇蹟出現?(總結學生的發言,以設問的形式自然匯入新課。)[這樣的匯入,既是一種“預熱”,也是一首教學“前奏曲”。其原則是“預熱”,要與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與即將學習的文字無縫接軌,完美“合拍”,讓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本環節以說名言換取杏林子生平事蹟的紙條,既為學生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做好了準備,又瞭解到作者的相關情況,鋪就了本文的情感基調,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預熱”。

二、品讀課文,感悟生命頑強

1、通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對生命的思考。

2、交流討論思考的問題,用三句話概括三個事例,再請學生把語言濃縮成3個小標題(飛蛾求生、瓜苗破土、靜聽心跳)

3、精讀課文24自然段,選出感觸最深的事例,進行品讀。

4、學生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說說為什麼喜歡。(可以是隻談課文的事例,也可以談自己的感悟。)

5、默讀這三個故事,用心去發現、去品味,看哪個句子打動了你,或者讓你大吃一驚,或者讓你肅然起敬。

6、組織學生交流反饋,隨機點撥。(幻燈片出示相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設計一些問題和練習,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教師的引導語反覆讀課題,在讀中對生命有所感悟。)句子1:但他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為什麼我會“忍不住”?我心裡在想什麼?(抓住動詞“掙扎”、“鼓動”、“躍動”,啟發學生想象飛蛾求生的畫面,感悟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

(2)在學生對作者的想法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反覆讀,讀好那三個感嘆句。)

(3)在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後,再問學生:此時,你覺得這只不起眼的、脆弱的、甚至是醜陋的飛蛾怎麼樣?

(4)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句子2: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塣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這粒香瓜子的生長環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什麼?

(2)在學生體會到種子那頑強的生命力後,指導學生朗讀。

(3)面對這株幼小的瓜苗,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4)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三、體驗反思,昇華生命內涵

1、提問:讀完全文,你感受到什麼?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如果學生的回答,沒有與具體生活實際相聯絡,這個問題的設計就不能體現出聯絡實際生活的意義,而學生自身對生命的感悟要進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礙。由此,教師可以做適當引導,以激發學生“說”的慾望。提示學生使用這種格式說話:“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而美麗”,再聯絡到生活實際。)[這個說話題目的設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不僅突出文章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2、教師總結概括,引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段話。

四、課外拓展,抒寫生命感言

1、由生命你還聯想到什麼?[文學作品的美是內斂的,是開放的,就看你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這需要我們去想象。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此處的說話訓練,是真正挖掘出了學生個體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更開拓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達到創造想象的昇華。]

【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

生命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頑強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

《生命 生命》說課稿9

一、說教材

《生命生命》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設問開頭,通過寫飛蛾拼命求生、香瓜子奮力生長和疹聽自己心臟律動三件事的描寫,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和善待生命,感悟出珍愛生命就要珍愛時間的人生道理。文章篇幅短,但句意深。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幾條: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本篇課文,讓學生珍愛生命就要善待生命和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理解三個事例所隱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二、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好奇好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我採用啟發引導法進行教學。語文教學,朗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因為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培養語感。因此,我還將採用以讀代講法進行教學,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朗讀比賽,做到人人蔘與,照顧後進生,避免了朗讀時優生的專利局面。

三、說學法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用自己的血汗換來的東西才會珍惜。而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也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在這堂課中我將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式學法。

教師出示精心設計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後再合作交流、討論,最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示交流。堂應不僅開放而有活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領略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程式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結構非常清楚簡略,整篇課文作者採用設問的寫法,提問、例舉三個事例、悟出道理。這篇課文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還是一篇寫作的好範文。為了使本課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質疑匯入,激起探究興趣

導語“同學們,《生命生命》這一課究竟講了一件什麼事,他能然訴我們明白一個什麼道理?

(二)出示問題自主探究

1、學生讀文、找含相關的重點句子,自主解答問題。

2、小組長組織成員交流討論,發揮“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集體智慧,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同學間團結協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全班展示交流

小組集體展示,交流對問題的答案和見解,生以“我認為”的語氣彙報,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然後以“誰還有不同的看法”、“誰來補充”,有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平等的交流平臺,和諧積極的交流氣氛。教師完全充當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說一說這一段給我們介紹了什麼?

(1)文中那些句子能令人感覺到一股生命的力量?(感情朗讀)

(2)作者為什麼回放了飛蛾?(及我為什麼會震撼?)

(3)你在捉蜻蜓活捉其他昆蟲時,他們是怎樣反抗的,這種反抗就是什麼?

2、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思考練習:

(1)找出文中寫香瓜子生命力強的句子。(感情朗讀)

(2)一粒香瓜子令作者感動的原因是什麼?

(3)寫草生命力強的詩,誰背一背?

衝破()

香瓜子沒有(),沒有()多麼頑強的()!

不屈(),茁壯()

3、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出示思考練習:

(1)從聽診自己心跳的律動你知道了什麼?

(2)利用生命有哪兩種方式?

糟蹋就是()

我可以好好的使用(),也可以糟蹋()。利用了就是();糟蹋了就是()。

利用生命,我們就應該(),不應該()。

(四)歸納總結拓展

作者從這三件事認識到了什麼?

舉例說“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的意思。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體現無限的價值?

五、說板書設計。

飛蛾掙扎求生}

瓜子不去生長}生命可貴,珍惜生命。

診聽心臟律動}

《生命 生命》說課稿10

說教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的寫作思路是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通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並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說學生

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生命,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聯絡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利用前面的課文已經引發了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這樣可以減少本篇課文教學的難度。教學本課前,還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發,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說設計理念

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生命生命》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這類課文極容易上成道德課,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備課時,我首先把目標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層面,不但凸現教材中處處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會,從而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一、說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二、說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三、說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說教學過程

一、整合單元內容。

匯入生命主題本課題比較特別,是兩個“生命”詞重複,這課題已經緊扣本單元主題“熱愛生命”,所以我先通過複習17、18兩課內容匯入,既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又能順利板出課題第一個“生命”。然後通過介紹杏林子引出課題第一段,又順利板出課題第二個“生命”。分層次地板題,幫助學生層層深入思考課題。這時請學生讀題,這裡的讀題目,不在於學生能理解多少,而在於讓學生對課題的內涵初步有所感悟之餘也和作者產生同一疑問,帶著問題學下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在讀書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落實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的能力”的一個重要訓練內容,需要老師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和訓練。在學生初讀課文後,以這兩個問題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前半部分敘述了這三個事例後引發了杏林子怎樣的感悟?”這時指導學生通過板書幫助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既解決了課文“寫什麼”的問題,又理清了課文敘述脈絡,即課文“怎樣寫”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理解內容的同時領悟表達方法,能更好的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三、在說話訓練中走近文字。

和作者產生共鳴引領學生品讀飛蛾掙扎求生的事例時,當學生從“只要、就、稍”等詞體會到飛蛾生命的脆弱,從“掙扎、極力鼓動、躍動”體會到飛蛾珍惜生命後,我設計了語言訓練: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著翅膀,它會對自己說什麼呢?學生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逃出去;我不能就這樣死去,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只要有一點逃出去的希望,我也要爭取;加油!努力!一定要從這裡逃出去,重獲自由,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這一話題的設計既是一種想象說話的訓練,又是對飛蛾不言放棄、頑強抗爭精神的言說。學生看似在替飛蛾說話,實質在表達自己的心聲,於是,文與人、蛾與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一致。

四、在說話訓練中昇華生命感悟。

在學完飛蛾求生、香瓜子茁壯成長兩個事例後,我問生命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了嗎?

[出示幻燈片]

學生寫到:生命是小草頑強的生命力:生命是在田野裡跳動的青蛙;生命是校園裡開得火紅的木棉花;生命是螞蟻尋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我們在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影……在孩子獲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強烈體驗就結課會停留在單純的文字層面上,而設計了這個練習後等於輕輕推開生活的大門,把孩子從文字引入生活,因為一切的學習只有最終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接著老師說:“把我們剛才所說的連起來,就是生命的詩篇、生命的讚歌啊”教師如詩般的語言,神奇的點化著孩子們身邊眼前的生命,孩子們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個神奇的生命林子。

《生命 生命》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出自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熱愛生命”為專題,通過選編的四篇課文向我們闡釋了生命的寶貴與美好。學習本組課文,要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生命 生命》是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在此篇文章中,作者通過列舉“飛蛾求生”、“磚縫瓜苗”、“我聽心跳“三個事例,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獨特思考。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年齡特徵以及本課的教材特點,我指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新字,正確理解“騷擾”、“震驚”、“糟蹋”、“有限”、“無限”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及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根據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者的敘述,感受生命力。並抓住重點語句,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的含義。由於“生命”這一話題較為沉重,學生對這一領域不夠深刻。因此,如何讓學生突破這一認識障礙,與文字對話,體會:“這就是單單屬於我的生命,我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及“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這兩句話的深層意蘊就成為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怎樣才能使學生與文字產生真正的共鳴,體會這三個事例所要表達的道理呢?首先,我將採用情境教學法和朗讀感悟法來實施我的教學。我將充分的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將採用多種朗讀形式,如默讀、自由讀、範讀、引讀等形式在反覆閱讀中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寫的畫面。其次,我將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語句,啟發學生想象,並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訓練,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中對中段閱讀教學提出的目標是: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示閱讀思路,用圈點、批註、勾畫等方法,讀、思、記文中需重點領悟的部分。根據以上的課標要求,我將採用的學法是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邊讀邊畫,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文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我將安排兩個課時來組織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讓學生讀通課文,初步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說說課文講了什麼內容;第二課時是通過研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事例之間的聯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進行我的教學。分別是再現生命力、體會生命力、感悟生命力、昇華生命力。

(1)再現生命力

①由於剛開始上課前幾分鐘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所以我讓學生再次默讀全文之後匯入並提出問題:生命是頑強的,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你能用簡潔的話概括出文中列舉了哪幾個事例來說明生命的頑強不屈嗎?

②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飛蛾求生、磚縫瓜苗、我聽心跳,想想這三個事例之間有何聯絡。

待學生回答後,適當小結:不管是飛蛾求生、磚縫瓜苗、還是我聽心跳,作者都以他那敏銳的視角,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讓我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讀來時令我們深思,現在我們來深入文字,解讀事例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2)體會生命力

①匯入:孩子們,現在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敘述去體會生命的頑強與神奇吧,請你們用心去品讀詞句,說說哪個畫面給你的感受最深,好好讀讀,並在旁邊做上記號。

②學生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③體會生命力這一環節是我這節課講課的重點,為了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畫面,體會生命的頑強,我準備分三個板塊來講述。

板塊一、飛蛾求生

出示句子1:趁它停下的時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

Ⅰ、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Ⅱ、緊扣“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飛蛾生命的脆弱”這個問題來探討,同時穿插朗讀訓練,讀這句話時應該注意到朗讀的語氣。同時抓住“只要…就”這一關聯詞來分析,體會飛蛾生命的脆弱。

出示句子2: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使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Ⅰ、讀到這句話時,你有什麼感受?

Ⅱ、文中接連用了三個感嘆號說明了什麼?

Ⅲ、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飛蛾生命的強大?抓住“掙扎”、“極力”、“鼓動”等詞語來分析飛蛾此生的求生意志。

Ⅳ、文中作者看到這一情景,他是怎樣想的——引出文中最後一句:“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轉換角色:如果此時你就是那隻求生的飛蛾,你會奮力拼搏還是放棄生命,為什麼?(出示飛蛾求生這一圖片,創設一定的情境,加深學生的理解。)

板塊二、磚縫瓜苗

匯入:動物的生命力頑強,那植物的生命又是怎樣的呢?你從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Ⅰ、請同學們讀讀,說說瓜苗生長的環境是怎樣的?(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對瓜苗生長環境的認識,從而加深對生命這一問題的理解)

Ⅱ、“竟”這個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Ⅲ、想一想,大自然中表現生命力頑強的事情很多,但作者為什麼只選擇了飛蛾和瓜苗呢?她的用意又在哪?(出示瓜苗生長的一系列圖片,加深理解)

學生廣泛交流後,我進行總結:是的,連動物植物中弱小的`事物都珍惜生命,何況是比它們大得多的人呢?引出對下一板塊的認識。

板塊三、我聽心跳

匯入:同學們,理解一篇課文,瞭解作者的生平是關鍵。引入對作者杏林子介紹。文中對杏林子對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從文中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Ⅰ、“好好地使用它”是指什麼?(引導學生說出好好地使用它就是指珍惜生命)

Ⅱ、“白白地糟蹋它”又是指什麼?(引導學生說出白白地糟蹋它就是指浪費生命)。在這段中穿插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讀出這兩種對待生命的朗讀區別,加深體會了解;同時播放一些有關心跳的圖片,加深學生對自己獨特生命的認識)

Ⅲ、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你做到了珍惜生命,哪些事其實又是在浪費生命?

(3)感悟生命力

①匯入:剛剛我們通過了三個事例來學習了有關珍惜生命的例子,說一說你的感受是什麼?文中有一段話是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你知道是哪句嗎?

②、出示句子: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我們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Ⅰ、“有限的生命”是什麼意思?“無限的價值”又該怎樣理解?

Ⅱ、“有限”與“無限”是否存在歧義?有沒有在有限的生命力創造出無限價值的人?(這一設計的意圖:通過激發學生的思考,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這類例子有很多,例如:周恩來很小的時候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雖然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卻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從而創造了無限的價值;又如本文作者杏林子,遭受病痛的折磨之後,卻從未放棄自己的生命,雖然她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她對後人的教育作用卻是無限的。)

小結:是呀,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說說學完此篇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4)昇華生命力

匯入:生命是有限的,但同時生命又是無限的。學習了這篇課文,有誰能告訴我生命是什麼?(學生自主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①、蒐集象杏林子一樣,讓有限生命體現出無限價值的人的資料;

②、學習了此篇課文,你能說說以後你想怎樣對待你的生命嗎?

小結:生命對我們來說只有一次,我們要善待它;生命對於我們來說雖然是有限的,但我們應該學會好好利用,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希望你們今後能夠珍惜生命,利用時間,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掙扎求生———應當珍惜生命

瓜苗:磚縫生長———要有不屈向上精神

我:靜聽心跳———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生命 生命》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特點:

《生命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本單元是學生從國小進入中學後的第一個單元,內容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的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這篇優秀的散文。作者以女性的細膩和和敏感觀察尋常的生命現象引出對人生的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貴。喚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愛。

2、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葉聖陶說“教材是個例子”。《生命生命》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的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培養,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本單元的成敗,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學生整個國中階段的學習影響深遠,特別是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掌握尤為重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根據本單元的安排,結合新課標“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本課安排了以下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理解文中三個事例所蘊含的內涵。

(2)學會品味精美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

(3)從不同的側面思考問題,獲得不同的感悟。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和討論,形成一種活潑有序的課堂學習氛圍。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進學生閱讀本文的'體驗和感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為了體現新課標“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要戰勝苦難,同時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係”的理念,本課安排的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1)學習並嘗試作者關注自然,思考人生,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增進學生對生命的體驗和生命價值的認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味生命的頑強和美好,珍愛生命。

2、教學難點

從三個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教師教學方法

1、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朗讀。朗讀時,除了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還應對學生進行正確處理句內停頓,正確處理輕重音等朗讀技巧層面的指導。這是因為,有效的朗讀可以拉近與作者的距離,並且能使學生的語感在實踐中得到培養,為感悟文字打下必要的基礎。

2、組織課堂討論,在討論交流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的討論抓住以下兩點:

(1)三個事例分別蘊含著怎樣的內涵。由此紀出了作者的哪些思考?

(2)這三個事例,能否引發你對生命的其它思考?

(3)你認為哪些詞語、句子或段落寫得最準確生動而又精彩?說出你的理由。設計這些討論題的目的在於讓學生讀懂課文理清文章由“所見”到“所想”“所悟”的思路。同時培養學生品味、欣賞文章精彩內容的能力。

五、學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國小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只有學會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質疑中創新。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七、教學設計思路描述

本文的教學思路可設計為:情景體驗———循情明理———拓展證理

情景體驗:從事例入手,重點是給學生創造一種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生命存在以及生命的狀態。

循情明理:由事例引向作者有關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拓展證理:由課文走向生活,從生活中尋求追尋生命價值的事例,以進一步強化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八、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文

用生動的語言介紹杏林子,讓學生很快地進入作者的生活境地。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由學生談談如何讀好這篇課文,然後點同學試讀再讓學生評價,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為感悟文字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整體感知

1、通讀全文,說說文中寫了怎樣的三

件事情,你從這些事例中體驗中體驗到了什麼?

A、那是一隻怎樣的小飛蛾?“我”為什麼把它放了?

B、小香瓜苗的生存條件是怎樣的?“我”從小香瓜苗那感受到了什麼?作者對尋粒小小的種子產生了怎樣的感情

C:為什麼聽自己的心跳卻令自己“震撼”?

2、作者從三個事例中引發出對生命的哪些思考呢?

3、齊讀倒數了3自然段。

4、你能否就這些思考再從生活中舉出一兩個事例呢?

(四個小組討論)然後點同學說。

過渡:大家都從生活中舉出了事例。那我們進行第二次合作交流吧。

5、就這三個事例,能否引發你對生命的其它思考?(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然後把合作的成果在班上共同交流。

6、教師小結:通過這四個環節的學習,我們不僅探討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有關人生的感悟。

(四)精讀賞析

過渡: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來仔細研讀文章,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並說明理由。

(五)教師總結

(六)延伸拓展

以“人生的啟迪”為題,寫一篇讀後感。

(七)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尋常事例引發生命的思考:

飛蛾求生:生之慾望對生命負責,讓它更有意義

瓜子求爭:頑強的生命力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

靜聽心跳:生命意識珍惜生命,為它奮鬥

《生命 生命》說課稿13

一、設計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理解又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二、角色體現

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發展的主體,教師要當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激勵者,更應當是參與者。

三、教材解讀:(教師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超越教材的過程。)

一位教育家說過:“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上好課的關鍵是教師要吃透教材,但不要迷信“教參”,要創造性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過濾與重組)。這是備課的重要環節。

1、理解教材

《生命生命》這個題目讓人好奇,這重複之中一定飽含著特別的情,一定是思考後發現的驚喜,是歡呼,是讚歎,抒發的是作者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生命多麼寶貴,可生命是什麼?誰都想找到它的答案。課文開頭的設問引起了讀者的興趣與思考。接著課文以“飛蛾求生”“香瓜子的頑強”“作者聽自己的心跳”三個事例證明生命的存在,回答了生命是求得生存的力量。最後展示了作者積極的生命態度,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2、學習與批判

通過反覆讀書,我深深地體會到:文中作者列舉的三個事例,反映了不同的生命態度,飛蛾落到作者的手中,極力鼓動雙翅求生,一粒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裡,不屈向上,茁壯成長,這小動物,小植物對生命是多麼渴望,它們珍惜生命,不失去一絲機會,不放過一分一秒,極力去展示自己,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除此之外別無選擇。比起它倆,人的生命是多麼旺盛,多麼強大,可沒有像飛蛾,香瓜子那樣珍惜,還要有自己對生命的不同使用方法,可以好好使用,也可以白白糟蹋多麼可惜,多麼可悲呀!對於最有靈性的人,竟這樣不視生命為幸運,不一心一意地去向上去成長,去展示。這句“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是多麼的不妥,這是對生命的不尊重。由此,我聯想到現在的人有多少在糟蹋生命,要說人不如飛蛾,不如香瓜子該不過分吧!

好在作者在文章結尾宣揚積極的生命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總之,這篇課文,應該讓學生從中得到生命的啟迪與薰染,懂得怎樣珍惜生命。

四、教學目標

有了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學本課的生字,讀寫打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句好段。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生命的可愛與可貴,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當然,這些細節目標要注意體現“三維目標”,注重語感培養,思維訓練,語言表達,人格提升,這是教學永恆的目標。

五、課前準備

準備好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課上和學生細細品味。

六、教學設計(六個環節)

(一)讀懂課文

目的是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解決字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學法體現:讓學生充分讀書,自主學習。

1、匯入:同學們,我們多麼幸運,因為我們擁有生命,你想知道什麼是生命嗎?下面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19課。

讀書要求:

(1)先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檢查讀書:問題設計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通過幾件事講的?用小標題概括。

(二)讀出發現,讀也思考,讀出感受

目的地:在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讀書,自主學習,自由發現,體現個性化閱讀,凋動學生的讀書熱情,抓住重點句子,關鍵詞語,體會情感,獲得感動。受到薰陶和感染。喚醒孩子們對生命的熱愛,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並鼓勵學生背誦喜歡的段落。

學法: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交流,然後彙報所得,展示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激勵學生敢想,敢說,敢讀,學生參與互評,激發學生互相超越的精神,以求得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讓學生為“飛蛾珍惜生命,極力求生而感動,為瓜子生命力頑強,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也要為有人糟蹋生命而惋惜,懂得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情境匯入:你想從每個事例中發現它們的生命態度嗎?讓我們再去讀書,看看誰最愛生命?誰不夠熱愛生命?一會把你的發現講給同學,談給老師,好嗎?

(三)拓展昇華,尋找珍惜生命的榜樣

目的:讓學生靜下心來思考,更加清楚地認識生命,感悟生命的價值。

情感匯入:同學們,擁有生命多麼幸福,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你知道怎樣做才算珍惜生命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從生活中,從學習中,從自己瞭解的古今中外人物中,發現誰在珍惜生命,誰在糟蹋生命。

在學生說完自己的發現後,一定讓學生知道作者也是珍惜生命的榜樣,並介紹作者的生平。

(四)反思自我,獲得教育,得到啟迪

目的:觸及心靈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這篇課文是啟迪學生心靈的好材料,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的課程特點。諾貝爾獎獲得者羅曼羅蘭說過:“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在讀書中聯想自己,發現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我認為自我反思就是培養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蘇堆姆霖斯基)

情境匯入:同學們,剛才,我們讚頌了珍惜生命的榜樣,幫助了糟蹋生命的朋友。現在我們聯想一下自己,想一想讚揚自己,說說自己珍惜生命的快樂;想不想幫助自己,讓自己不珍惜生命的做法永遠留給過去。

(五)積累語言背誦最後一段。

(六)作業:指導寫記生字,背誦全文。

《生命 生命》說課稿14

【說教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的寫作思路是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通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並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說學生】

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生命,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聯絡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利用前面的課文已經引發了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這樣可以減少本篇課文教學的難度。教學本課前,還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發,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說設計理念】

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生命生命》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這類課文極容易上成道德課,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備課時,我首先把目標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層面,不但凸現教材中處處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會,從而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說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說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說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說教學過程】

一、整合單元內容,匯入生命主題本課題比較特別,是兩個“生命”詞重複,這課題已經緊扣本單元主題“熱愛生命”,所以我先通過複習17、18兩課內容匯入,既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又能順利板出課題第一個“生命”。然後通過介紹杏林子引出課題第一段,又順利板出課題第二個“生命”。分層次地板題,幫助學生層層深入思考課題。這時請學生讀題,這裡的讀題目,不在於學生能理解多少,而在於讓學生對課題的內涵初步有所感悟之餘也和作者產生同一疑問,帶著問題學下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在讀書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落實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的能力”的一個重要訓練內容,需要老師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和訓練。在學生初讀課文後,以這兩個問題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前半部分敘述了這三個事例後引發了杏林子怎樣的感悟?”這時指導學生通過板書幫助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既解決了課文“寫什麼”的問題,又理清了課文敘述脈絡,即課文“怎樣寫”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理解內容的同時領悟表達方法,能更好的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三、在說話訓練中走近文字,和作者產生共鳴引領學生品讀飛蛾掙扎求生的事例時,當學生從“只要、就、稍”等詞體會到飛蛾生命的脆弱,從“掙扎、極力鼓動、躍動”體會到飛蛾珍惜生命後,我設計了語言訓練: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著翅膀,它會對自己說什麼呢?學生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逃出去;我不能就這樣死去,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只要有一點逃出去的希望,我也要爭取;加油!努力!一定要從這裡逃出去,重獲自由,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這一話題的設計既是一種想象說話的訓練,又是對飛蛾不言放棄、頑強抗爭精神的言說。學生看似在替飛蛾說話,實質在表達自己的心聲,於是,文與人、蛾與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一致。

四、在說話訓練中昇華生命感悟,在學完飛蛾求生、香瓜子茁壯成長兩個事例後,我問生命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了嗎?

[出示幻燈片] 生命

生命

生命……

學生寫到:生命是小草頑強的生命力:生命是在田野裡跳動的青蛙;生命是校園裡開得火紅的木棉花;生命是螞蟻尋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我們在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影……在孩子獲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強烈體驗就結課會停留在單純的文字層面上,而設計了這個練習後等於輕輕推開生活的大門,把孩子從文字引入生活,因為一切的學習只有最終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接著老師說:“把我們剛才所說的連起來,就是生命的詩篇、生命的讚歌啊”教師如詩般的語言,神奇的點化著孩子們身邊眼前的生命,孩子們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個神奇的生命林子。

《生命 生命》說課稿15

尊敬的評委、專家、老師們,大家好!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教學實施這六個方面對《生命 生命》這一課的教學作介紹。

一、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的主題是“感受生命的美好”。這篇課文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表達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生命的話題,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沉甸甸的,他們年齡較小,生活閱歷尚淺,要深刻地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比較難的。因而這節課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也就會有更多的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是這樣設計《生命 生命》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理解三個事例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意。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五、教學策略

為了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將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的方式創設恰當的學習情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文字、句子以及板書的課件顯示,節約課堂時間,更簡潔方便。

3.課外閱讀資料,作者簡介的有益補充豐富了課堂學習的廣度,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下面是具體的教學實施。

六、教學實施

1.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課剛開始,我就通過圖片和視訊給同學們展現了生命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在優美的旋律的伴奏下,一幅幅生機的動、植物的圖畫,以及鮮花盛開的片段,喚醒孩子們對身邊充滿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記憶和喜愛之情。接下來出示的是植物乾枯、動物受傷、人類遭受戰火的圖片。兩組對比強烈的圖片,從視覺上衝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生命不單單隻有美好的'一面,加深了體會。這一情景的創設為理解課文作了鋪墊。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對飛蛾求生、香瓜子破土、心跳聲並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再次運用資訊科技創設情景,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再現了課文所描述的情景,讓學生彷彿親眼看見、親耳聽見,加深了體驗,由此為理解課文創設很好的學習的情景。

2.字詞切入,朗讀賞析。

課件直觀而清晰地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標識出來,為了加深對生字的掌握,我把本課生字與其形近字對比出現,以不同顏色標識,非常清晰。

3.巧設板書,理解課文。飛蛾掙扎時鼓動雙翅的動態,香瓜子衝破外殼的情景,心跳聲給人的震撼,課文中的這些關鍵詞語需要通過朗讀來加深理解,這時適時地使用電腦板書,列出文章脈絡,投出需要重點理解的語句,節約了板書的時間,清楚明瞭。

4.走近作者,加深感悟。

由於作者杏林子異於常人的痛苦經歷,使她的文章中包含深深的個人思考,無論是飛蛾、香瓜子或心跳,在旁人看來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看來卻是具有著獨特的含義。它們是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和杏林子一樣正處於挫折和險境當中,但這些小小的生靈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不懈奮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因此,適時向學生介紹杏林子是理解課文的關鍵。課件裡出現的微笑著的、樂觀親切的杏林子卻忍受著不同尋常的艱難的人生挫折。圖文並茂的強烈對比使學生印象深刻。最後,Flash課件出示了杏林子殘缺的雙手,以及以滾動的方式出現杏林子一生的大量著作更讓學生感到震撼,學生們為杏林子而感動著,是啊,只有如此堅強樂觀的杏林子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生命故事。

5.瀏覽網頁,拓展閱讀。

教學結束前,我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的網頁,讓學生瀏覽、閱讀相關的拓展資料,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現代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使語文教學有聲有色,充滿情趣。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謝謝!

標籤:生命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