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

光陰飛速,回眸剛剛還炎炎夏日,可瞬間便已是瑟瑟冬意襲。一晃間,懷著憧憬,懷著忐忑,懷著迷茫的我在汶源工作已有3年半了,從不熟的同事,從不知底的孩子,從陌生的學校管理中,一路磨合,一路中,我已慢慢地滲透在這個教育環境裡。每天站在教室的講臺上,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做不完的瑣事。提起筆來總結,似乎有些筆塞。一學期來,平凡的生活帶給我的是思考與回憶!

一、制定教學計劃。

開學前根據新教育實驗及教研室的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統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按照學校的統一時間安排,合理設定了教學進度;根據本冊教材的訓練重點,規定了總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形成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從內容提要中體會思想,分清文章主次。會聽、會說、會寫、會閱讀。對不同的課文明確了重難點。教學計劃使整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在預定的安排下,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二、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根據不同的課文型別,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桂林山水》等課文就採用了看圖與學文相結合的方法,並且充分發揮班內多媒體優勢,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梅花魂》一文就用情感引讀法,激發學生不同的情感,讓他們感悟、想象、思索,達到教學目標。《將心比心》就用朗讀為主,體會文章的內容,自學完成教學目標,感受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關懷。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於用最簡單、最恰當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

三、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

正確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教學的實施,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重點培養的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每天放學時都為學習佈置具體預習任務,並適時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新課授完,必要求複習。用小組長檢查,教師抽撿的方法進行督促。通過一段時間,學生知道該如何預習了,也能自覺複習啦。

2、正確的上課方法。“該說時就說,該聽時就聽,該寫時就寫”,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

3、寫工整字,做規範作業。強調文字書寫的重要性,並適時進行寫字訓練與指導。統一規範作業格式。長時間的督促訓練,使學生的字越來越漂亮,作業越來越規範、美觀。

四、針對本校學生普遍存在的語文方面的弱點重點突破。

1、漢語拼音。

雖然四年級中,拼音早已不是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同學們書寫拼音的能力大大下降,與書利用早讀、教學生字時等一切可得用的一切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字詞記憶。

從開學起,堅持對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進行讀寫、聽寫。

3、課文朗讀。

課堂上用了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與指導。並多次組織朗讀課文、詩詞的比賽。

4、閱讀。

從平時上課到考試,刻意讓學生進行閱讀的訓練,多思考,多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水平。為進一步攻破這一難點,也為了增加課外閱讀量,每週安排一節閱讀課,專門進行閱讀訓練。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2

六年級的數學教材中講到了“分數應用題”,對分數應用題我並不陌生,但對於這部分的內容的教法,我卻一直在思考,在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困惑,例如,學習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時,學生乘除應用題混淆不清,出錯非常多。

今天溫樹民老師在講到分數應用題時,舉了兩個例子:

1、紅花40朵,蘭花比紅花多(少),蘭花有多少朵?

2、紅花40朵,紅花比蘭花多(少),蘭花有多少朵?

他說他是這樣教的,跟學生總結這樣的'語言:當題中比(是)的後面那個量已知時,就是已知單位“1”時,就用乘法計算,而比、是的後面那個量未知時,也就是要求單位“1”時,就用除法,並且要記住是用對應的數值除以對應的分率,即:量率對應。他說這樣學生掌握的較好,出錯較少。實際上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沒有什麼作用。雖然這種方法學生會做題了,但是想想課標的要求,這種省去學生思維過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拿出課本,仔細地閱讀教材,同時思考,我認為這樣的題目可先引導學生分析題意,然後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來,讓學生藉助線段圖來解決問題。第2個問題,求單位1這樣的題目可以把這個未知數用x表示,用列方程的方法來解決,這樣就轉化成求x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了,即利用分數乘法的意義來解決,學生思考起來更容易。在以前的教學中我也嘗試過,我發現學生學得還不錯,尤其是對於比較難的應用題來說,大部分學生能很快地找到等量關係,設未知數,列出方程。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一直在思考著,我也期待同仁們能給我一種解決分數應用題的好方法。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3

教研室給老師們進行了教材培訓。雖然時間短暫,只有一下午,但收穫頗多。

通過對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學習,本人收穫較大,授益匪淺,不僅對我們的教育與新課程新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更深一層的理解,同時感受到這次課改不僅是教材的改變,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所改變,便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就有更大改革。傳統的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疏忽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約束學生多方面發展的能力:新課程著重於學生的發展,著重於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其中的教學案例及王宇老師的講解給了我極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課程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課程改革在數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 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資料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比如,理念中新增加的方法(課程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四個關係)

1、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

2、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

3、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

4、處理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係。

“雙基變四基”由雙基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改成四基的“

1、掌握數學基礎知識;

2、訓練數學基本技能;

3、領悟數學基本思想;

4、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等等。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於學生開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的素材。通過數學問題的探索性、題材形式的多樣性、資訊呈現的選擇性與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以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同時也能較好地完成教師對學生課題的指導工作,要求教師善於瞭解其它科學,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學科看作孤立的整體,要改變孤立的局面,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與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師勾通、配合、齊心協力教育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4

國小六年級學生經過兩個學段數學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初步形成了“三維目標”。但頭腦中的數學知識仍處於原始積累階段,較為零亂無序,尚未構築起清晰的網路結構。在實際應用時渴望及時準確地反饋、重現。這時幫助學生對所有數學知識回眸,顯得十分重要。能滿足學生學習的積極“心理嚮往”,對已有的知識再學習,既有利於知識的系統形成,又有利於對知識的進一步昇華。

我校六年級數學教研組,通過集體備課、座談討論,將教材編排體系和相關的教輔資料分類整理,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實施有效複習進一步提高數學質量為話題,在優化複習時間、複習策略、複習方法、效果檢測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一、歸類整理,穿珠成線

本冊教材總複習共有整數和小數、簡易方程、分數和百分數、量的計量、幾何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簡單的統計七大知識板塊。我們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先分類複習,再綜合練習,將相關知識點安排在每個課時中,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在腦海中重組,構建正態分佈圖。按單元編寫每個課時教案時做到精選習題,精講多練;精心預設,精彩生成;及時鞏固,狠抓課時目標達成工作。也就是條塊分割,各個擊破,實現習題引領——概念重現——新題探討——生活感悟應用的良性迴圈。

二、注重聯絡,構建網路

數學知識點之間總是相互聯絡的。如同一根鏈條那樣,各個環節既可獨立成型,又可相互呼應,形成整體。為使總複習更加有效,提高複習效率,給學生以新鮮實用之感,在綜合練習時,儘可能沿著以相關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計演算法則或公式—知識應用的體系,突出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絡。如:把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四則計演算法則,相互關係,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簡算定律;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分解與合成;分數——除法——比——比例的聯絡與區別,基本性質的具體運用;數的整除遷涉到的相關知識列表展示,動態生成;把口算與筆算方法有機融合;將式題——文字題——應用題相互轉化訓練等,努力揭示規律,發散思維,更加完善地建構學生的認知結構。實行先易後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感悟多種學法的複習策略,真正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情境中,用有效學習時間,理解記憶概念,強化說理訓練 , 優化複習目標達成過程,編織完整的知識網路,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兼顧差異,因材施教

不容置疑,由於總複習中涉及的知識面廣量大,複習時間短暫,複習內容跳躍性大,複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具有“新鮮感”,也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班級學困生普遍存在心理焦慮。為使他們擺脫知識基礎缺陷和生活經驗不足,學不得法等因素的影響,我們教師應進行換位思考,學會期待,保持持久的耐性,把特別的愛奉獻給他們,走進他們心靈,實施分層複習,點點滴滴地幫助他們補習功課,複習淺顯的知識點時,多提問他們。較為容易的數學語言,引導他們說出來。對那些有解答願望的習題,指名板演時教師可作必要的個別點撥,欣賞他們解題過程的閃光點。複習是尊重差異性,保護全體學生的自尊心,開展“小先生助學”行動,鼓勵全體學生自學與小組互動相結合,對易錯難解習題則實施學生感悟與教師相結合的辦法,為每個學生設計複習目標,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位學生在各個複習環節學有所得,學有所悟,獲得成功體驗。還建立了課外學習小組,同學間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實行星級評價,增強學生自覺獲得數學知識的自信心,促進每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認同”。多搞題組辨析,各種題型比較分析,一題多解的訓練及多種綜合練習,啟發學生既活用知識,又昇華知識,形成本領。

四、活化資源,梯級檢測

複習效果總是在具體的檢測中顯現的。我們緊緊圍繞數學課本內容,領會總複習編排體系和總體達成目標,活化資源,有意地整合省編的《課外補充習題》、《走進總複習》、《新理念數學學習》等資料,選取有價值的題型,在能力培養上下功夫,創設數學生活情境,改進複習方法,開展有意義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指導例舉、類比、學會直觀演示、實驗操作、畫圖分析題意、寫出數量關係式的方法,運用觀察、理解、抽象、推理、聯想等思維方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和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每節複習課上努力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及時進行有梯度習題的練習,有的放矢地把各種題型貫穿於整個複習過程中,與學生共同享受螺旋上升式效果檢測的愉悅,進而獲得總複習的全面豐收。

我們的期盼:

根據木桶理論和皮格馬利翁效應,我們教師總是期盼每位學生都成為優等生,但事實告誡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因而面對浩如煙海的數學習題,師生都深感茫然,進入總複習階段總覺得有做不完的事,學無止境,追求就無止境,習題的廣度和深度更無法估計。我們期盼數學命題人,將試題(包括附加題)的區分度、難度、可信度控制在課本思考題範圍之內。讓我們共同迎接國小數學的又一個新的春天!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5

讀了《做一個優秀的國小數學教師》這本書,仔細品味每一位名師的成長故事,無不都透露著一個美麗的字"愛"。書中的名師都非常愛學生、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愛是成就他們事業的根基。

正因為心中充滿著對學生的愛,他們才會視學生如己出,才會尊重每一個孩子,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因為心中有愛,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才更願意等待。錢守旺老師說:朋友,不管是事業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自己的事業,我們都應當無怨無悔。當我們用愛心呵護自己的事業時,你會發現平凡的工作中蘊藏著無窮的樂趣!讓我們用心經營好自己的三尺講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名師們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教師應站在兒童的立場,思考問題。錢守旺認為,教師當有一顆佛心,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是的,教師當有一顆佛心,要始終保持一種從容大度的心態,不急於求成,不心浮氣躁,對孩子不苛求、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觀,讓教育的過程始終有生命在場。他說:"我熱愛自己的事業,我鍾愛自己的`學生。因為有了這份愛,我便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孩子們真摯的感情;擁有了世界上最可愛的禮物——孩子們燦爛的笑容;走進了世界上最不該忽視的領域——孩子們純真的心靈。責任感和使命感引領著我,讓青春歲月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個學生。孩子們犯錯誤時,他們迫切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

如蕭伯納所說的:"我不是你的老師,只是你的一個旅伴而已。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倆的前方"。華應龍提倡的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李烈校長 "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無不體現出特級教師們對學生真摯的、神聖無暇的愛。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6

我是一名國小數學教師。自從來到國小任教以來,我才發現:不僅是隔行如隔山,就算是同一個行業的不同階段工作方式也有著如此明顯的不同。所以現在我只能算是一個新手,在數學教學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少經驗。作為一名新教師,我需要學習很多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還要學習跟學生相處之道,因此工作十分的忙碌辛苦。但這幾年也是我教學生涯最快樂的。真正進入工作的狀態後,我的身心都重新得到了洗練。在這幾年的時間裡我得到了一些教訓,並且對國小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和個人理念。

1、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為主,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常見的問題是計算的速度慢和正確率低。而這兩個問題對孩子的數學學習影響最大,也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我考慮從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開始。利用數字卡片、算式條、速算本來對孩子進行訓練,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如果孩子上課時能第一個算出結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不過,計算訓練比較枯燥,我還用星級方式進行鼓勵,比如三十題正確二十五算3星,積累星星可以換獎品、兌紅旗等。"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求知慾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願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生活是最好的教師,現在國小數學教學目標也強調讓孩子在學習中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確實,認識人民幣,認識鐘錶,加減,統計,質量單位,長度單位等低年級孩子的學習內容,都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練習。

2、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賞識教育是對孩子的保護。老師是孩子最直接、最親密的保護者,我們不僅要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更要保護孩子的心理安全。可能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差異,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不如別的孩子那麼優秀,同時也可能學習起來缺乏自信,調皮搗蛋,與老師對抗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作老師的反思過自身嗎?比如我們與孩子的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絡呢?我們是如何想象孩子的呢?在他稚嫩的肩膀上能扛些什麼呢?他的小腦袋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呢?他的眼睛滴溜溜、骨碌碌的轉著在尋找著什麼呢?在孩子每天所表現出的行為之中我們發現了孩子的什麼,以及我們對孩子抱著什麼幻想呢?等等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能學會自信;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能學會自愛。有時我們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表揚,都可以在孩子身上轉化為無窮的動力。因此,我們一定要精心呵護每一顆美好而脆弱的心靈。當我們的愛注入孩子心田時,我們的愛就會轉化為孩子對知識和世界的熱愛,從而促進孩子良性發展。

賞識教育是對孩子的期待。孩子的學習不是單純的、封閉的、沒有情感色彩的接受過程,而是雙向或多向的、開放的,具有情感色彩特別是具有積極、愉悅和快樂的情感色彩的情況之下,才能收到出奇的效果。所以如果孩子能在學習中不斷的自我肯定與被肯定,那麼它就會表現得和我們所期待的一樣,當他取得成就與獎勵之後,就會出現以成功促成功,優秀上更加優秀的效果。

3、信任,是孩子成長的滋補品

有人說,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道德關係。朋友之間、同事之間貴在信任。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信任,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積極的.鼓勵作用。 從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學校教育中,老師的信任可使學生感到他們與老師處於平等的地位,從而對老師更加尊重、敬愛,更加親近、服從,心裡樂於向老師傾吐。這既增進了老師對同學內心世界的瞭解,又使老師教育學生更能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效果。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不愉快。這時,學生可能會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或情緒的低落。老師如果能夠在此時適時地給孩子以欣賞、鼓勵和支援,對學生來說,得到的不僅是一種安慰,更多的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同時也會增強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及信賴。

作為一名教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單純地以成績好壞來劃分好生和差生。因此,對待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在日常工作中,我還注意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他們樹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教育好他們,把他們培養成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我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7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一班和二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回顧過去,有成功的喜悅,也有辛酸的淚水。由於二年級是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因此,我針對本班學生均為轉校生,來自不同學校,習慣基礎都參差不齊,而且學生好動、計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行為習慣差等實際情況和好勝心強的特點,對症下藥,採取多鼓勵,常激勵的教學手段,以此促進學生自覺的學習,主動改正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課堂為陣地,以教學為核心。

二年級數學採用的是全新的教材,而且本人從未帶過低年級數學所以學期初,我認真閱讀了《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期中,著重進行了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覺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加強課堂教學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例如:班上的等王競悅、吳昊傑、王藝錦、姚宇齊、王振等學生,上課時積極發言,動口動手動腦,學得輕鬆愉快,(他們的成績也很好)。又如楊修帥、裴炫、胡俁彤、周昱含等學生,上課時精神不集中,學習成績偏後,針對這樣參差不齊的學生,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讓他們都有作為,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進行面批,指出個性問題,集體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詢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生訂正後,給予好的評價,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分析練習產生錯誤的原因,改進教學,提高教師教學的針對性。對學困生進行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採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

二、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例如:教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所比較的數的數位是不同的還是相同的,再根據位數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來判斷所比較的數的大小。教學數的讀,寫法時,在舉幾個例子後,引導學生總結讀法,寫數的法則,這個過程本身體現了歸納推理。

三、勤與家長溝通,實現共同教育。

與家長常聯絡,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與此同時,教師更能加深對學生個性的瞭解,做到因材施教。

一份耕耘,會有一份收穫的!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困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力爭取得更好的成績。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8

最近通過閱讀徐斌老師的《無痕教育》;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新編寫的著作——《追尋無痕教育》,還有他旺盛的精力和執著的敬業精神:

徐斌老師說,數學教學就是把“科學形態的數學”轉化為“學科形態的數學”,而這種轉化過程的核心環節是對教材的處理。如何合理地使用教材,有效地整合學生的學習資源?徐老師說他的課一般有百分之八十是完全來源於教材的,其餘百分之二十則是他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稍加改編而成。但是,這百分之八十,恰恰是體現了他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抓住了本質和核心的東西;而這百分之二十,又恰恰體現了他對教材的創造,這種創造細小、平實,卻透著徐教師獨特的教育智慧。

走進徐老師的課堂教學二年級上冊《認識乘法》,你會發現他的數學課充滿了童趣,他善於把孩子帶進數學樂園,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探究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觀察、發現、交流、分享,讓他們的數學思維得以發展和提升。教學二年級《認識乘法》一課開始,徐老師出示了教材上的.情景圖,要求學生觀察一共有幾臺電腦,有的學生一個一個數,發現有8個;有的學生2個2個數,也得到了8個;還有的學生用2+2+2+2來計算,得到8個。教師隨即告訴學生,求4個2是多少,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

接著,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學生認識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稱。然後,電腦出示了8個2,教師要求學生求出現在電腦室裡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學生出現了加法列式和乘法列式兩種方法。教師沒有特別指出一定要用乘法列式。緊接著,多媒體上8組電腦變成了100組電腦。徐教師問學生:“現在有幾個2,用加法怎樣列式?”學生剛開始還興致十足地說著:可以用2+2+2+2……,但說著說著,很多學生終於停了下來,他們發現要寫很長時間,算式太長了,黑板不夠寫了……有的學生終於想到此時應該用乘法100×2或者2×100就快多了。是呀,倘若教師直接給予引導,給予方法,給予策略,學生此時的感悟不會那麼深刻:“太麻煩了”“寫不下了”“黑板太短了”“應該用乘法計算簡單”。徐老師採用小步子、低起點、巧設計、融思想,通過創設對比強烈的具體情景,讓學生實際列式數一數,寫一寫,幫助學生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本質——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乘法是加法的簡便計算。

縱觀徐老師的數學課堂,他善於整體把握數學教學內容。精彩的童話故事,親切的師生對話,充滿挑戰的遊戲活動……他基於學生的認知起點,創設有效情景,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巧妙連結舊知與新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先易後難,逐層遞進,引導學生向思維的深度進發,不知不覺中開啟學生愉快的數學思維之旅。徐斌老師站在學科教學的新高度,讓數學變得“好玩”“好看”“有趣”起來。引導學生在無痕中學習數學,發展能力,獲得豐富的情智體驗,追尋教育的“真、善、美”。而非常慚愧的是,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往往只注重建立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來引導新課,而忽視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絡。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生新舊知識認知衝突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教學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徐斌老師的報告《追尋無痕教育》。可以說沒有聽徐斌老師介紹他的無痕的教育思想時,我很傻的在心理琢磨:教育怎麼會無痕呢?連無聲都不行,還無痕?俗話說:雁過留聲,踏雪有痕。每天我都聲嘶力竭的在講臺上講個不停,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教育。當徐斌老師的講座開始沒多久,我就知道自己錯的好可笑。徐斌老師的無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圖與目的隱藏起來,通過間接、暗示或迂迴的方式,給學生以教育的一種方式。而實施的策略是:不知不覺中開始,潛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漸進中掌握,春風化雨中提升。最後徐斌老師也說,無痕教育是一種理想的教育,是一種智慧的教育,他也在不懈努力的追尋它: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做孩子喜愛的老師,創造孩子喜歡的課堂,享受教育成長的快樂!

通過這次這次讀書學習,我真的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同時深深的覺得自己渺小和慚愧,自己在教育崗位上怎麼說也有十幾個年頭了,可對每天熟悉的教育事業是顯得如此柔弱和蒼白無力,天天一成不變的備課、上課,改作業,安於現狀,有的只是倦怠與埋怨。在徐斌老師身上我卻感受到了大師教學的無窮魅力:趣味中引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在對比中理解,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準確發問,使學生深刻思考,讓學生構建知識;具有靈動的啟迪,開放學生的思維。大師的“無痕教育”給我深刻觸動,讓我明確了自己今後教學需更加努力,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在此次學習活動中,我在欣賞和享受大師的精彩的課堂教學和講座之餘,心中有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1.當本課新授部分結束後,徐老師精心設定了一些看圖寫乘法算式習題,以便讓學生掌握乘法。這些圖中每幾個一份,有幾份都是徐老師規定好的,學生在老師定下的框子裡學習。能不能出示12枝鉛筆,讓學生自己圈一圈,每份幾枝,有幾份,再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結果都是12枝),從而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也昇華了對乘法的認識。2.無痕教育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應用,有沒有針對具體教學例項以供參考。有沒有一個指標證明無痕教育比其他教育有更好的優越性。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9

一學期就要結束了,本學期,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我,結合本校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學工作。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出總結,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鑽研業務

這學期我擔任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認真學習新課標,鑽研教材,為了準確的傳授知識,我經常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和他們一齊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說實在的,四年級數學教學比上學期教學難度大多了,有些難題教師也需要認真想一想,讓學生會做那就更難。比如:用5個數字組成三位數乘兩位數,什麼時候積最大,什麼情景下積最小。教學中很難讓學生明白。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創設情境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僅有將認識主體置於問題情境中,才能促進認識主體的主動發展。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裝置,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昇華為興趣。經過精心設計,巧妙地將學習目標任務置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促成學生對新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讓學生在充分地經歷探索事物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智力。

三、致力於數學教學的優化

1。注重課堂氣氛的.活躍。沉悶的課堂氣氛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儘量給學生創設喜聞樂見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知識。

2。注重作業的開放性。開放性的問題能活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深刻性。注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注重作業批改的及時性,經常當面批改,個別輔導。

3。注重學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學列式解答文字題時,引導學生應用語文裡縮句的方法進行審題,從而使學生能較好地理解題意,正確地列式解答。

4。注重與學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師生情感的紐帶與橋樑。理解學生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來感染學生,給他們一張笑臉、一顆誠心、一份真情。當學生取得好成績,獲得成功時,要給以祝賀和鼓勵,當學生遇到困難,遭受挫折時,要給以安慰和支援。並鼓勵學生進取大膽地說出自我的想法。

四、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針對本班的知識基礎和學生情景,在平時教學中,我採取書上的題學生做完後教師檢查到位,我認為這樣能準確掌握學生學得怎樣樣。為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我採用了爭做小教師的策略,讓本事強的學生輔導成績差的學生,既為教師減負,又培養學生的本事,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又能讓不一樣程度的學生分次到達學習要求,效果比較明顯。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0

有幸聽了兩位優秀教師許老師、陳老師的兩節課,受益頗深。

第一節“比的意義”許老師從學生最熟悉的和感興趣的老師的年齡著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和兩位老師年齡有關的`問題,從而非常自然的引出兩個數之間除了差和倍數之外的又一種關係“比”,這一選材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過程中,許老師第二部分“自學提綱”的設計讓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得以發揮。概念課是枯燥的零碎的,然而她放手給學生,學生卻能從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他們自學,自我總結,並在徐老師的引導下完成了“比”“除法”“分數”三者聯絡與區別的對比表格,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陳老師的數“學廣角--搭配(一)”也結合了學生的特點,設計符合低年級的動畫PPT。因為低年級孩子小,陳老師步步細心引導,授課內容條理清晰,教學目標順利完成。任老師的“四邊形”通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了四邊形的特徵,而後一系列的判斷,包括“隱藏--猜想”環節,調動學生積極性,鞏固了四邊形特徵.最後通過比較提出正方形長方形這兩個特殊的四邊形。整堂課思路清晰,內容充實,學生對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教學目標完成的很好。

聽了二位優秀老師的課,我只能說: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加油吧姑娘!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1

本週我們學校的教研活動是輪崗教師公開課,我和我們學校的劉老師被安排上課,說實在話,全體數學老師都來聽課,難免會有些緊張。因此,我接到通知後,每天晚上都會為這節課作準備,鑽研教材,到網上查閱資料,製作課件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想做的最好,在正式上課的一天,我覺得我已經做的很完美了,當這節課上完後,我才知道,課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在一年級孩子擺小棒的活動中,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擺,在擺的過程中體會兩位數加整十數時,哪樣擺更容易數,從孩子不同的擺法中去比較、選擇,這樣才能體現活動的意義,孩子才能掌握方法。擺兩位數加一位數時,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不是我的那種教法,直接告訴了學生必須怎樣擺,失去了活動的意義。

一節公開課,每位教師都提出了這節課的優缺點,從他們的寶貴意見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年輕教師的一些新理念,新教法讓我大開眼界,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讓我也學到了不少,我覺得,這節公開課上的.很值,有一種還想上一節的衝動,當然,現在的緊張感也不存在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把每一節課都當作一節公開課來上,效果會棒棒的!加油!加油!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2

在這個學期裡,我根據學生的情景,堅持設計前置作業,在課堂裡,為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集中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進取思考等,我開展了很多豐富的教學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本事與他人合作本事。課堂上用學生自我討論、交流、彙報的形式上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下頭是本人對本學期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的總結:

一、課堂模式的改變。

每學習一個新資料時,我都認真備課,儘量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堅持設計前置作業,讓學生做到先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上,堅持讓學生討論、彙報的形式上課。學生彙報時,提醒他們聲音要響亮、要自信大方、要有禮貌。沒有彙報的同學要善於聆聽、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及時提出問題。遇到同學們都不懂的`問題,引導他們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時,鼓勵他們人人蔘與,做到充分有效。學生自我能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我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才加以引導解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二、作業的批改和設定。

作業的設定分兩部分:

(一)前置作業,以第二天學習的新資料為依據,讓學生做到先學。

(二)鞏固作業,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為依據。做到課後鞏固。

三、課前3分鐘的落實。

為了讓學生充分利用時間。我根據學生每一段時間的學習資料,進行了課前3分鐘的指導。如:學習了“四則運算”後,我要求班長出幾道對應的練習給學生做。而在後半學期裡,我把課前3分鐘改成24點的練習:每一天上學前,在課前3分鐘由班長抽幾道題有學生同學解答。經過指導和同學們的不斷練習,同學們慢慢的掌握瞭解題的方法,最難得的是同學們都喜歡上了24點,他們的學習興趣很高,並且做的很快。直到學期末,我把24點停下來,同學們都不願意。經過課前3分鐘的實施,同學們的計算本事有了不一樣程度的提高。

經過一個學期來師生的共同努力。四年級的的大部分同學對數學的知識都掌握的比較好,同學們都十分喜歡上數學課,同學們的分析本事、解題本事有了不一樣程度的提高。可是,還有個別同學的自覺性不夠,還有一部份同學沒有完成作業,基礎比較差,上課不夠認真,期末考試不夢想。這些同學還沒有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學生在做題時出現錯誤等,這些有待以後繼續努力。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3

光陰似箭,又是一個學期的開始,很榮幸又參加了此次的培訓,也很高興有這麼一個分享的機會。培訓資料簡直就是兩個字豐富,它為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量身定做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我們看到別人的成長和進步,也讓自身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覺得自身或許更優秀的地方。透過這次培訓,我發此刻平時可教學當中並不完全是學生的原因。要想真正上好數學課,不僅僅要有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懂得在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那麼,在課堂上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改變上課的學習環境。

上課時,先不著急教學知識,而是先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

2。改革教學方法。

在上課時,要思考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多種活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讓他們在玩中學,又在學中玩。這樣既讓學生樂於理解所要學習的東西,又幫忙他們理解了知識。

3。改善課堂氛圍。

以前在上課的時候,很怕學生吵,要求學生持續安靜。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適當地“吵鬧”並沒有什麼不好,當然這個“吵鬧”不是真的吵,而是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爭論的環境。這種爭論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競爭中相互學習,又在學習中共同進步。

4。加強溝通。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經常和學生溝通,進入他們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味的想和做。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真正瞭解學生,把握孩子的認知規律,在教學是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看來,一堂好的數學課,不僅僅只是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幫忙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因此,需要我們努力的`東西還很多,在後面將會更加努力學習,學習當中和學生共同學習,並不是說國小生他什麼都不懂,仔細去研究其實他們身上也有不少的優點,只是他們或許不明白這是他們的有點罷了,好比說學生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十分好的語言語氣,一個良好的態度,或者說一個聽話懂事過程當中的尊重他人的一面,這些你能夠透過一些小事情去展開,其實有很多身邊的人都做不到的地方,因為其實大的道理就是一些小的道理,能把身邊的細節做好我相信沒有做不了的事情,哪來多多少真理。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4

在這個深冬我有幸遇見了上海,遇見了不一樣的數學,短短的兩天半的活動讓我看到數學的“火熱”,原來數學可以這麼玩。一直聽別人說數學在冰冷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內心,這幾天讓我親身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近距離接觸英國的教育,英國的數學教育,讓我為之感嘆:自己以前的視野是多麼的狹隘,原來教材之外有這麼廣闊的空間。

上海.心理篇

進入高年級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因為他們的自尊心越來越強烈,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這一點沒學好,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不工整的數學作業。我們有這樣的感受卻沒有踏出第一步去尋找解決辦法,或者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在英國老師會非常注意這個問題,他們每人會有一個小黑板做完作業每個孩子把自己的黑板舉起來,但是這個答案只有老師會看到而其他的學生並不會“偷看”別人的答案,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別人的隱私。儘管有的學生會舉起來白板但是老師也不會把這個隱私透漏給別人只會在查漏補缺的時候幫助他。

再想想我們的課堂,我們有沒有在課上的時候就直接批評某個學生,有沒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某個學生“笨”。不管是誰有了這個“體驗”之後我相信他對數學課堂對數學老師都會有一種恐懼,在這種恐懼下孩子如何主動的舉手回答問題?這也將成為我下一步思考的問題。

上海.繪本篇

其實很早就聽說過數學繪本,但是隻是覺得老師會用在課下,或者家長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而出現的,但是在上海我看見了數學繪本課,他不是簡簡單單的純粹的故事,它裡邊蘊含了數學知識,在“故事”這個“糖衣”的包裝下學生輕輕鬆鬆的吞下了難嚥的.數學知識,可以說真的是好吃又營養。

阿拉丁和神奇的魔法師通過一個分金幣的數學故事讓學生掌握了一種策略。小正方形找媽媽在小蝌蚪找媽媽的基礎上讓學生一步步理解了各種圖形之間的相同與不同。尋找丟失的寶石王冠則更讓學生在輕鬆的分鐘理解重複中的規律,並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創造規律並表演出來。整堂課我看到了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純真的笑容,孩子在這個是真正的快樂的,但是在這種快樂的背後又體驗的數學知識,這何嘗不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上海.交通篇

由於第一次近距離的體驗上海,被他的文明震撼到了,右拐的車輛看到行人會主動讓行,這讓看慣了私家車和電動車、行人“飆車技”的場面的我實在有點驚訝。“他們大城市都是這樣的,不然會被罰的很嚴重”或許剛開始的處罰是一種方式,但是長久下來這不就是一種文明嗎?這難道不是一個城市最珍貴的名片嗎?

“要忘記她真的好難!”

“有數學難嗎?!”

“我想回到那個青蔥的少年時代”

“可是那個時代有數學課哎”

“那算了”

淺淺的一彎海峽,攔不住對數學的吐槽,但是臺灣的老師在想辦法,他們用繪本、創意學具、數學實驗、創意遊戲點燃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情,我們是不是也該行動了。

一段“旅程”一段新的開始,認真做數學我在路上!

國小數學老師心得體會15

《你能成為最好的數學教師》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教學永遠都是不完美的藝術,但追求有魅力的教學,是所有老師的共同願望”。教學之道施展的主陣地是課堂,唯有聚焦課堂、啟用課堂,才能迴歸教育本身。教師要走向優秀,教學是最重要的基本功。立足於備課,決戰與課堂,習慣於反思,是有智慧的教師的基本教學行為。

蘇聯教育家加裡寧曾說:“教師應該首先精通他所教的學科,不懂得這一門學科或對這一門學科知道得不是很好,那麼他在教學上就不會有成績。”所以作為教師首先要精通所教的學科,瞭解本學科的前沿動態。在書中,任勇分享了他的“育己”之道:天天學習,天天進步;終身學習,終身受益;自主學習,自我發展。在任勇看來,教育科研使他由一名普通的師專生成為一名特級教師。教育科研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深奧難懂。我們完全可以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從教學的細節做起。研究物件可以是我們的學生、班級乃至所教的年級、所在的學校;研究的內容,可以是一次備課、一次講課、一次作業批改、一道題、一次測驗。教師的工作具有典型的.實踐性,為了提升實踐和超越經驗,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進行教學反思

同時,作為教師要時時反思自己,把自己作為研究物件,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反省自己的教育觀、教育行為及教育效果,以便調整、改進和提升。教師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二者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樑。應當指出的是,反思並非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一般意義上的思考和回顧,而是根據反思物件的不同,採取相應的反思方法和策略,達到反思的目的。教師的反思能力是其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更是名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想要實現自我專業發展,就必須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學反思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更是名師成長的重要歷程。

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是教學實踐中一個過程的結束,同時又是新的教學實踐的開始。只要我們對教學活動堅持不懈地進行反思,一定能不斷提高對教學的認識,發展教學實踐智慧,在“反思-實踐-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

在教學中,我也經常反思自己:

教育教學觀念的反思

本節課中我用了哪些新的教育觀念和理念,我現在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觀念;哪些是適合我的需要; 我以往的言論和行為體現了什麼樣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價值;我應該怎麼做才能符合新理念的要求?。

教師角色地位的反思

在本節課中,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是充當了傳道、授業、解惑者,還是承擔起了知識的教授者、管理者、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的角色;我在言行上是否體現出與學生的平等、合作與分享;我設計了什麼樣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現成的結論;。第三,

教育教學知識內容方面的反思

我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否是準確無誤的;我向學生介紹的知識是否符合學生的需要;我是否使學生了解了知識的重點;我在課堂上是否非常熟練地把握知識的關聯點;我的知識儲備能否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等等。

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與開展過程的反思

我習慣使用的教育教學手段是什麼,這些方式方法的效果如何;我在某一個環節中 採用的方式方法的依據是什麼;在遇到偶發事件時,我的處理方法是什麼,效果如何,依據是什麼;對整個教育教學過程整體感覺如何,同事、專家、學生等有何評價;自己最得意的環節是什麼;我感到學生最感興趣、受益最大的是什麼;我準備如何改進等。

其實,每位教師都期望成為優秀教師,任勇老師的《你能成為最好的數學教師》,就為我們展現了一條走向優秀的道路。最大程度地發揮個人潛能,實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獲得別人的尊重,贏得社會的認可。儘管優秀之路艱辛而遙遠,但許多教師始終堅持探索,並留下了成長的足跡。只要踏踏實實地堅持下去,只要經得起教育探索的艱辛,一路堅持不懈,平凡的教師也能一點點地走向優秀,實現人生的價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