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關於讀書心得(通用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讀書心得(通用15篇)

關於讀書心得1

告別了一天的忙碌,晚間點一盞讀書燈,嗅著書本上的墨香氣,被作者帶入其中、身臨其境的感受“極致努力”帶來的收穫與快樂,也不乏是一種放鬆。在此我不想做過多的“書透”,只想談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這些勵志的話語、歌曲伴隨著我們成長,但當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難,恐懼、逃避、得過且過便將大部分人攔在了成功的門外。正如世間所有工作都是苦差事,而我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柴米油鹽的生活?我想不僅如此,更多人會說是為了體現自我價值。但有的人就會在自己的事業上有一番成就,有的人就會庸庸碌碌接著邁入退休生活,自古夢想實現、成功喜悅的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努力,熬過最黑的夜,才有最亮的光。

通過這本書,解開了我很多心結,面對大不一樣的工作環境及工作價值觀,我彷徨過。讀書後,我明確了努力的方向,珍惜來之不易的崗位,把工作當做修行,全力過好今天和每一天,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幹字當頭、實幹為先,擁有幸福的人生。

關於讀書心得2

這星期,我們讀了《再被狐狸騙一次》,作者是: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上海人。我節選了其中一篇《會貿易的狐》,作為讀後感。

這篇文章講得是:一天,“我”捉到了一隻可愛的小狐狸,把小狐狸放進籠子裡。第二天,母狐帶了一隻紅腹角雉來到“我”家,想和“我”交換小狐狸。可沒換成,它便用一隻死老鼠、一泡稀糊糊的狐狸屎、狐狸尿、拔“我”家的母雞毛來做報復。

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人要講信用,不能言而無信,貪得無厭,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辦到,千萬不能失信於人!就如: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

關於讀書心得3

午後手捧一本書,靜靜地品讀書中的“黃金屋”、書中的“顏如玉”,總會覺得時光流逝的很快很快,好不愜意。讀書對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說:“讀書是一種享受,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體會。”有人說:“讀書是一種體會,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樂趣。”還有人說:“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知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之,讀書,給了我許多快樂。

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引導我們奮力前進,更進一步。一本好書就像老師、家長,在我們出現紕漏或者錯誤時,她都會幫助我們指出錯誤,並指引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例如《世上最偉大的促銷員》她教會我在工作途中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充滿信心的做好工作,幫助自己走向成功。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脫離庸俗,脫離無知,走到那裡彷彿都有一種屬於書的清香伴隨著我們,書香瀰漫。有文化底韻的人,都會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種高貴的氣質,只有多讀健康有益的書,努力地學習,才能為自己幸福的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讀書更是人類的親密朋友。我們可以從書籍中品出快樂的味道,品出人生的樂趣,就像知心好友與你分享他的樂趣,有時也品出艱辛的味道,好似一位友人向你訴他的憂愁。書,讓我們體會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之類的瑣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能培養文化修養;若果經常地去研究,去讀,去思考,便能從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識點,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還可以把知識點都牢牢地記住,就像刻在腦海裡一樣。

讀一本文學經典,詩情畫意隨即呈現眼前: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繪了北方大草原的遼闊,牧草豐盛,牛羊成群的迷人風光;賀知章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孟浩然的《春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則表現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機;王維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描繪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詞們都能讓人陶冶情操,益人心智。

讀一本史書,一幕幕動人心絃的場面歷歷在目:“秦王掃六合”、陳勝,吳廣起義、楚漢之爭、漢武帝的大一統……它解開了緊鎖歷史的密碼,開啟塵封的史冊,見證過往的興盛和繁榮,發人深省。唐玄宗說過:讀史使人知興替。在科技迅速發展,社會飛速進步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多讀書,讀史書,從這些書中學習史實,明白事理,並跟著老夫子一起吾日三省吾生。

讀一本古典小說,藝術性和思想性結合的情景在腦海中泛起狂瀾: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汗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複雜的政治與軍事鬥爭;施耐庵的《水滸傳》歌頌了農民的鬥爭精神;吳成恩的《西遊記》讚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於反抗的精神;曹雪芹的《紅樓夢》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耐人尋味。

讀書,讓我學到許多的道知識,為人處事、個人修為、歷史政治、科學奇觀等等。現在,我已參加工作,工作之餘,我會捧上畢淑敏、郭敬明、泰戈爾等這些文人墨客的書慢慢的欣賞。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從書中找到了我的黃金屋——那就是快樂。朋友,你找到了什麼呢?

關於讀書心得4

小時候,我很調皮,家裡後院有個馬蜂窩,我和夥伴約定把馬蜂窩捅下來。我把許多棍子捆在一起,捆的很長。我使勁朝馬蜂窩一捅,馬蜂窩就下來了,一大群馬蜂朝我們飛來,小夥伴都嚇跑了,我被一隻大馬蜂蜇了一下。幾天後,再看那個馬蜂窩已經不在了,蟄我的馬蜂也死了,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卻高興不起來。

別人沒招惹你,你就不要去招惹他,這樣,只會受傷,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還是踏踏實實的好。

關於讀書心得5

說起讀書,長這麼大,還頭一次審視讀書。因為從自己當學生開始到身為人師,我們都時刻與書為伴,只不過我們太習以為常,甚至沒能好好靜下心來,去品味以下讀書的感覺和收穫。

學生時代的讀書感覺,一個字“累”,儘管自己沒有在高中畢業時,把所有的書都撕掉,燒掉,但也毫不吝嗇的把它們裝進口袋給賣掉,可以想象那時候的書對學生的壓抑。

走上工作崗位,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已經不能使自己從容的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求知面孔,甚至無法控制他們靈活的四肢,使得課堂內外,散亂不已。這時,一種再度學習的願望油然而生!

先是看影像資料,聽一聽他們的育人技巧。後來發現,看影像資料侷限性太強。變改為看書。隨時隨地都能翻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看的書自然就多起來。最七年級個月兩本,發展到一個月4本,讀書筆記也用一個又一個。有時候,我還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在日記裡,不時被女兒翻閱,她也有寫讀書筆記和寫日記的習慣。

自從看書以來,對書中的理論知識不太感興趣,甚至感覺作者有羅列無用的東西以充當作品的內容之嫌。對讀書者來說,學不到任何東西。這可能就是人們為什麼對現在的書有這麼一種看法“現在不管是不是個人兒都能寫書!”

對人類最具影響力的《論語》,我看完之後,方感覺出書人競如此的不負責任,同樣的一句話,競在書中出現兩次,並且命名在不同的章節中,賦予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看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讀書中,我曾經發現一個戲劇性的時刻:生病輸液時,是我們讀書的最好時刻。靜靜的躺在病床上,認真的讀著每一句話,慢慢的去品味書中的道理和智慧。唯一的缺陷就是無法把精彩的部分、哲理性的話語記錄下來。等你有時間在去記時,也許找不著,這時候是最可惜的。

書,還是要繼續讀下去的,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在有書讀的日子裡,我們生活的很充實。讀過很多書之後,我們會發現眼神中充滿定力。我們不會在無所適從的面對變換無窮的世界,我們因此會從容的度過每一個精彩的時刻!

關於讀書心得6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書,叫《公貓拿破崙》。這是德國作家克里斯蒂安,瓦盧舍克寫的。

這本書主要講小豬馬蒂爾德,母牛麗莎,小雞艾爾韋拉,小狗費麗德。公貓拿破裡和黑羊可斯七隻動物的故事。它們乘著風車去救被人們抓去做實驗的馬可斯和許多可愛的動物。它們千辛萬苦,動了許多腦筋,成功的把它們救出來。

從這個故事中,我收穫很多,團結力量大,就像我們接力跑,同學之間團結得到好的成績,我們要一起努力。

關於讀書心得7

今天,當我閱讀名校尖子生作文中的《讀書》這篇作文後,被文中的“我”那種讀書時忘掉所有的一切,專心致志的讀書態度所感染。

文中的作者讀的是那麼聚精會神,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忘記了。我想到了以前自己讀書時的情景。每當父母給我買回一本新書的時候,我也是如魚得水,迫不及待地欣賞一篇篇精彩的故事。我雖然喜愛看書,但從中收穫特別少。今天我終於明白了,我讀書只是看看熱鬧,只注意了故事情節,不曾體會文章中的內涵,更未注意過作品用了什麼寫作方法。作者專心致志的讀書精神讓我受益匪淺。

“粗心乃失敗的根源,認真乃是成功的祕訣。”我是深有感觸的。記得我在這次數學期末考試考了97分,都是因為粗心大意的結果,難的題我都沒有錯,偏偏只錯了1道計算題,我真不應該呀!唉,粗心大意使我屢次失敗,我懷疑,它難道是我的影子,總是與我相伴嗎?可今天,我明白了認真讀書也是拋開粗心的一種方法,粗心並非與我相伴,不是總與我結交為友。而今只有甩掉它,放棄它,才會通向成功之路,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認真的態度。

通過這篇作文,我明白了很多知識。

關於讀書心得8

(一)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換句話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批評,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字,從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讀了某一本書或某一篇文章以後,可以引用其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這是一種「倒果為因」的寫法,先說結果,然後說明為什麼是這一種結果的原因.

(五)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動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隻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詢方便。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2、評註式讀書筆記

評註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註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註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詢提供了方便。

(2)提綱和提要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4)評註讀書筆記

評註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註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註筆記。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穫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關於讀書心得9

暑假內,我讀了一篇感人的文章。輕輕翻開第一頁,便知道這是一篇關於動物與人的故事,名叫《再被狐狸騙一次》。故事講的是一位下鄉做知青的人(就是作者)第一次被狐狸騙了一隻大奄雞,第二次狐狸為了後代,自殘死去。

讀過後,我心想:動物雖然狡猾,但它們也是有感情的。如果我們人類沒有感情和親情,社會會發展嗎?祖國還會富強嗎?世界還會美好嗎?

比如有一天,下起了鵝毛大雪。片片雪花從天上落下來,不一會兒,地上就積了兩三釐米的雪。可就在這時,我們放學了。我心想:這可怎麼辦呢?正在發愁時,爸爸毫不猶豫的背起我,深一腳,淺一腳的向家走去。雖然並不是像狐狸一樣為了後代犧牲生命那樣慘烈,但依然是濃濃化不開的父愛。

可憐天下父母心,讓我們珍惜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

關於讀書心得10

開始認真讀書,十八歲應該是一個起點。剛脫離學校走進社會,在為人處世上,心理上碰到了一系列問題,不適應。這應該說是那個年齡段的人所有的"通病"。反觀自市,主要是源於一個:空,頭腦空空,兩手空空。對此自己也感到很苦惱,但現在回想起來卻很值得我慶幸:一個"空"就找出了自身素質的缺陷所在,並且急於想改變自己,而且在確立起目標開始就沒走彎路,沒跑冤枉路,而是走了一條捷徑:讀書。當時針對自己心理上的問題"惡補"了許多心理學及為人處世的書籍,除此以外,還讓自己在空餘時間閱讀手頭所有的文作品。邊吃午飯邊讀新聞和文摘;開著一些"無油無鹽"的會議時悄悄地背唐詩宋詞;下班後常去泡書店,有時站著就把一本與自己投緣的書讀個大概;星期天常帶著一瓶水到圖書館去瀏覽報刊雜誌;每晚臨睡前躺在床上讀閒情小品。更多的時候,在臺燈下坐得筆直,在自己新買的一本本書上作著標記、眉批和筆記,兩三個傍晚就將一本厚厚的書讀成幾頁筆記本紙。時間一長,單位裡的一些大媽大嫂當面背後誇我:"瞧小夥子多有上進心,真有毅力,整天就是看書。"話也不全對,有毅力是假的,而應該說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有一位先賢說過:"讀書,是將生命中寂聊的歲月變成巨大的享受時光。"白天勞作再辛苦,在人群中頭腦再煩亂,靜下來一冊書在手,頭腦中就會變得一片清涼。一直到現在幹旅遊工作,有時一連許多天做接待任務,周旋在各色人等之中,讀書時間少了點選檢視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許多,但我最神往的還是在簡陋的單身宿舍裡度過的幾年美好的時光--雖是簡陋,但擁有心靈最難能可貴的寧靜,擁有思想最真最大的自由。有時候,人對幸福生活的體驗,需求其實是很簡單的;冬日夜裡,吃過晚飯,早早洗漱過,爬上我的架子床,鑽進被窩裡,床雖窄,但書、磁帶、錄音機卻佔了三分之一。扭亮自制的簡陋的吊燈,抽出一本書,,按昨天摺好的頁碼繼續讀下去,,枕邊收錄機音樂不斷輕聲繚繞(順便說一句,讀書的副產品是將我培養成一位古典音樂"發燒友"),使寂靜的讀書生涯變得有聲有色。讀到夜深人困,又將書折上頁碼,閉上眼睛,聽萬籟俱寂中,貓發出嬰兒般的叫聲站在屋脊上掀瓦片,老鼠在頂棚天花板上奔忙。屋外幽深的小巷裡,手電光在一閃一閃的,有"城市獵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過,拎著一支鳥槍,打老鼠。一切聲響都變得非常朦朧,而屋簷下的雨滴聲卻異常清脆,夜風吹著電線也異常尖利。黑暗中放一曲長笛曲《黑森林》或是黑管演奏的《曠野的風》,想一想那些此時還在為生計奔波的人,那些無家可歸者,心裡就感到一種暖融融的現世的滿足。對此情此景,我寫過一篇自己的《陋室銘》。

天道酬勤,經過我不懈的努力,我自修完相關課程,隨後又考進旅行社,開始了我的導遊生涯。

"而今邁步從頭起"的我仍像幾年前剛步入社會一樣,再一次冷靜地分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我現在是站在一個新的平臺,新的起點上,要做一個優秀的導遊,要不僅僅滿足於說一些:"這條河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洞裡有一位老神仙在種著石筍、石南瓜",以至於講一些"段子",逗遊客開心,挖空心思誘遊客購物。在市場經濟中各行各業的競爭都相當激烈,而最終勝出的大贏家一定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人。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也為了實現以前的一個夢想,我借工作之便,開始了自費遊天下的行程。

在港澳迴歸後,我自費到號稱"東方之珠、東方賭城"去考察;在周莊、紹興,我在烏蓬船悠長的漿聲中品味"杏花春雨江南";沿長江順流而下聽猿啼三峽,人歌五湖;在長江入點選檢視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海口驚歎大江瀚海沉雄的落日;在新疆藍色寧靜的瑪納斯湖畔沉思冥想;在北京,專途去拜謁一代文學宗師曹雪芹的故居;……乘國際列車跨過十里冰封的俄羅斯原野,在聖彼得堡參觀這座彼得大帝寶劍庇護下的英雄而苦難的城市;在音樂之都維也納感受那充滿花香和音符的空氣;在巴黎參觀盧浮宮,賽納河畔的咖啡座上探詢雨果、大仲馬、莫泊桑、巴爾扎克等偉大作家的遺蹟;在羅馬仰望殘缺的大理石建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多少人秉持的終生願望。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本書,一本是文,是千百年中一切人類先賢智慧的忠實記錄者,另一本是天地,這本書是最直觀的,超文的,億萬年中人類及大自然的巨筆將一切文明遺產鐫刻在這本巨書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也不言,因為我感覺到自己身處其中的渺小,我在這兩部鉅著中無言地行走,用自己的思想對照兩本鉅著互為印證,甘做一個虔誠的朝聖者,向他們頂禮膜拜--用我的全部生命在我的有生之後

關於讀書心得11

“生活裡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裡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

讀一本好的書,就像魚兒撲進白色的海浪;讀一本好的書,就像被太陽直射的人們遇見一片綠蔭;讀一本好的書,就像在陰霾中迷失方向的人們尋見一米陽光。對於人類來說,書籍是我們精神上比不可失的營養品,它給予了我們知識與道德。

倘若要將每一本書都比作交響樂,那麼我認為冰心的《繁星·春水》就像《月光曲》,總能使迷茫的人們找到方向——一樣的恬靜,一樣的毫無雜質,都給人以一種滿滿的非寧靜而無以致遠的感覺。而高爾基先生的《童年》則以一種渾然不同的風格來面對讀者,相似於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在高爾基筆下的每一個字詞,在貝多芬《命運》中的每一個音符,無不夾雜著悲痛的心情,無不透露著痛苦的種種遭遇,毫不吝嗇地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訴”出他們埋藏在內心的苦。

當你的心中有一團雲霧而遮蔽著陽光的時候,看看書吧,它會如同清風一般吹走那團雲霧,還你光明!當你遇到問題而不知所措的時候,看看書吧,它會從一字一句中透露著你想要知道的答案!書,真是個神奇的玩意兒,當你的心中充滿著厚重的灰塵,它輕輕一撫,便帶去你心中的縷縷塵埃!

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去讀書嗎?只有當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書中,去了解書中的每一個人,即使是不起眼的匆匆過客;試著去走進他們的內心;去洞察他們每一句話,每一個神情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去揣摩他們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中的種種含義。直到任何一個角色的任何一句話也能夠影響到你的情緒——可以讓你潸然淚下,可以讓你忍俊不禁,也可以讓你忿忿不平。如此,你便成功了,這時,你才真正懂得該怎樣去讀書!

我們該怎樣選擇一本好書?一本好的書是你知識的主要來源地,因此,選擇一本好的書則是至關重要。一本好書是不論出處、價格、作者以及出名與否的。只要適合你,便可以論為好書——適合你的身份,適合你的年齡,適合你的心理及大腦的接受能力。這樣的書,才能夠稱之為是一本好書!

當你無所事事而處處遊蕩的時候,請勿繼續虛度青春與年華!書籍,才是人類最為美好的歸宿……

關於讀書心得12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書是我們精神巢穴,生命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人,到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從閱讀中養成愛好讀書習慣,體會讀書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這不是人生第一大快事嗎?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讀書各種樂趣吧!

讀書一大樂趣莫過於當你當你正為一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時候,或對某一個問題似有所聞時候,開啟書一看,你就會發現早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論述,正好騷到了你癢處。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覺你那麼舒服,那麼自在。

讀書對於不同人有不同樂趣,對於從事體力勞動來說,讀書一種休閒;對於從事腦力勞動人來說,書可能是一種靈丹妙藥,煩悶時,讀書可以解悶;愁苦時,讀書可以忘憂;興奮時,讀書可以暢流……

讀書給人恬淡、寧靜、心安理得快樂,是名利、金錢不可取代,書就像人類精神營養劑,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一定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真諦!

關於讀書心得13

4月22日下午,陽光明媚。應濟源市教體局之邀,北京感恩勵志教育講師團專家華東老師,專程來到沁園中學舉辦了一場“感恩我們在行動”大型激情勵志演講報告會,我校全體師生及家長們聆聽了這場感人至深的演講。華東老師用飽含激情的話語講了自己年少時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在父親不幸去世後才遺恨終身的親身體驗,講述了社會上很多父母為了孩子歷盡艱辛、受盡磨難的感人故事,並列舉了大量身邊的事例,闡明人應該學會感恩,感謝、關愛、回報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華東老師大聲呼籲,讓大家現場說出來:“爸爸媽媽,您辛苦了,謝謝您!”家長和孩子們相擁而泣,家長、老師、學生當場流下了感動之淚。

很多同學紛紛走上講臺,對著老師、家長聲淚俱下地說出了以後再也不進網咖了。以後一定要多尊重老師關愛父母,發奮學習。在現場,一位父親走上臺拉著兒子的手接受兒子痛改前非的決心。許多學生過去不好好學習,聽了感恩演講都向爸爸媽媽說一聲,我錯了,現場掌聲雷動。

談到感謝恩師時,華東請所有的班主任老師站在每個班級隊伍之前,聲情並茂地回顧了教師們為了孩子嘔心瀝血潛心鑽研,把全部的愛都奉獻給了孩子們的一幕幕場景,現場許多名學生及家長向老師們鞠躬致謝,會場氣氛達到了高潮,學生們紛紛自告奮勇走到臺上,緊緊擁抱老師:“老師,您們辛苦了,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做人……”老師和學生抱在一起,家長們也與老師握手致謝。

這場演講使我想起了濟源市教育總工會推薦讀書活動書目之一《孝敬我讀》。

《孝敬我讀》是濟源市教育總工會開展的第六屆教職工讀書節活動推薦書目之一。第六屆教職工讀書節活動旨在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這本書所闡述理念與時下的“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吻合的,我懷著虔誠的心態去感悟它所描述的精神。

《孝經我讀》是九州出版社推出的臺灣老學人林觥順多年來對儒家經典的閱讀心得系列叢書之一。《孝經》是十三經之一,是儒家的必修經典之一,幾千年來對《孝經》的註釋和解讀層出不窮,名家輩出。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形成了對經典的官方解讀和為數眾多的私家解說。父子相傳、師與弟子相傳的私家解讀因為更多地和個人和家族的具體問題結合在一起,往往保留和發展了原有經典的活力和適應能力。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

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書中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孝經》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它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孝經》還根據不同人的等級差別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

這一個多月,家中有兩位耄耋老人,丈夫的爺爺及外婆,兩人都拄著柺杖,顫顫巍巍行走在院中。他們的飲食起居都有婆婆在一力照料,我們只是在繁忙中作之餘偶有照看。念及眼下情景,心中感慨難當。這份感慨來自對家庭的思考,多年之後,相同情景便要落在我的身上,家中諸事遲早由我承擔。身為人子,“孝”字理應當先。然而,對於“孝”字,捫心而問,我是有愧的。我想知道“孝”是什麼,我更想知道於我而言,“孝”應當是什麼。於是,我嘗試著從傳統的《孝經》及《孝敬我讀》裡去尋找答案。

對於《孝經》,我只有耳聞,未曾撫卷。自以為是一本傳統的關於孝道的書,自然更不瞭解它的地位,也不知道它所詮釋的意義。全書共十八章,由《開宗明義》開始,以《喪親》一章結尾,所涵蓋的內容非常之廣,所上升的高度可謂極致,這便一舉顛覆了我對它的認識。由此看來,“孝經”之“經”,便不能做一般的理解了。林觥順老人的註解更是深入淺出,以實際事例來做解釋。

這更加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我要找的答案或許就在其中。“孝”是什麼?首章《開宗明義》便一語道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放在家庭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所接觸到的一句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也是最能觸動我的一句。長時間忙於工作,父母多有關切之心,電話那頭有著太多的噓寒問暖。而對於這些,我總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抱怨,而不是習以為常,更不是用心去體會語言背後的那份情感。我總以為他們過於擔心,我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但是,於父母而言,我年齡再大,也始終是他們的孩子。對於這一份天經地義的情感,我所持有的態度,除了此刻心中的自責和愧疚,又真的為我帶來了什麼呢?

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去承擔和踐行。在這個過程當中所體現出來的諸多側面,映射出來的有很多是家庭所給予一個人的影響。對我而言,父母所教導的,有一些我在踐行,在踐行的過程中,也真正明白了其意義;有一些我本不認同的,現在卻覺得他們說的句句在理。或許這就是“立身行道”裡蘊含的一項意義吧。至於“揚名於後世,”我想,放在心裡就夠了。

還有一章叫《庶人章》,是第六章。在這章中,我想,對於我而言,“孝”的答案就在其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關於這些,我做了一點點,卻還很不夠。每每聽到父母有意無意的寄語,我也只能有意無意地頷首作答,而心中早已無地自容。在他們這個年紀,沒有比得到一份安定更為急切的願望。也正是在他們這樣的年紀,使得他們不能親自去完成。於是,我理所應當地成為了一個執行者,為著他們,也為著自己。只是,我在執行的過程中,到現在才真正清醒過來,才真正有了堅定的決心——用努力去創造反哺的條件。

我想,在這條路上,我還應該履行的多一點,再多一點……

關於讀書心得14

第一次接觸到《邊城》這本著作是在高中的語文課本里,課文中擷取的是書裡的高潮部分,即從翠翠和儺送的相識直到故事的結局。幾年前的自己還是略帶幼稚和懵懂的,只是覺得翠翠的命運可悲,她和儺送相愛卻無法相守,但是今天再讀這本書,從字裡行間中,我感受到了更多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邊城》這本書描寫了在位於偏遠湘西,但卻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邊遠小城裡,住著以擺渡為生的翠翠和外公。外公雖然年事已高,但是身體還是很健朗,孫女翠翠已到了花樣年華的十五歲。他們熱情友善、真誠淳樸。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與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相遇,內心產生了愛情的火苗,然而儺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歡上了單純可人的翠翠,託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的幸福,獨自離開外出闖灘,途中遇難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內疚地離開了翠翠,外出他鄉。外公為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人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痴心地等待著儺送回來。

《邊城》雖然以主人公之間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抒寫了男女之間的單純愛戀,但是也描寫了邊城人民的淳樸生活及鄰里間的友善,儺送和天保之間的兄弟親情,翠翠和外公的血肉親情,通過這些讚頌了人性之美。邊城就如同陶淵明筆下描寫的世外桃源一般,“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同樣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這種寧靜和諧的生活不僅和當時動盪的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如今浮華的社會也形成鮮明的比照。我去過鳳凰兩次,第一次是高二的時候,那時候的行程匆匆,光顧著欣賞沿途的風景,第二次去鳳凰是今年的十一長假期間,那時候街道上人很多,天空中夾雜著雨水,白天很是熱鬧,當地的居民在沱江邊上清洗著衣物,能聽到木棒敲打衣物的聲音,沱江依然靜靜的躺在那,只是流水早已經流淌輪迴過千百回了,街道的兩旁有很多小攤,賣的是當地人親手製作的一些精緻的手鐲、手袋和其他一些小飾品,他們享受於這樣的生活,並不是靠那些手工藝品為生,只是喜歡這樣,在一天中的閒暇時光裡,做些閒適的事情。夜晚,整個鳳凰城被五光十色的燈光所包裹著,此時她是嫵媚而神祕的,一整熱鬧喧囂過後,剩下的是靜謐、平和,這才是她本來的樣子,青石板的街道在古銅色的燈光下,飄散著歷史的味道,沱江靜靜地倒映著兩岸的零星燈光,夜空是那樣的深邃,讓人深深沉醉在這樣的夜晚,這時候鳳凰城才有點沈從文筆下邊城的韻味,我明白了,確實只有這樣的小鎮才能孕育出邊城中那樣淳樸善良的人們。

再談及翠翠與儺送之間的愛情。他們之間沒有轟轟烈烈、離經叛道的駭世之舉,沒有那些所謂“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山盟海誓,也沒有郭敬明筆下那些上流社會中充斥的銅臭味,他們只是極其普通的單純少女和少年,在青春最美好的年華中遇到了對的人,他們的感情就像春天裡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羞澀而又純潔,在他們的感情裡只有一個色彩,就是對互相的愛慕,沒有現代愛情裡附帶著的複雜因素,物質、金錢與權利,有太多的牽扯、太多的顧慮。翠翠和儺送愛情的無可奈何是源於親情的介入,他們愛情的悲劇也反映出了人性的美好,即儺送與天保之間的手足親情,他們都不忍心傷害對方,因為不忍,所以有了天保的黯自離開,不料途中遇難身亡,儺送才會因為天保的死耿耿於懷,以至於即使他對翠翠的愛慕再強烈,也始終邁不過心中那到“道德”之檻。

正是因為《邊城》不圓滿的結局,讓這份愛情更顯得淒涼。故事最後一句提及儺送的話,“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看似悲劇其實也不盡然,他們的故事應該留給每一個讀者來延續。

關於讀書心得15

今天早晨,我閱讀了一篇文章叫《百合花開》,使我陣陣感動。

講一個頑強小百合,長在一個高達數千尺斷崖裡。剛剛長出來時候,和雜草一模一樣但它有一個念頭:“我是一朱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我一定要開出美麗花朵。”懷著這個念頭,百合深深地紮根在斷崖上,努力吸收著水分和陽光。

春天一個清晨,百合經過重重困難,終於結出了自己第一個花苞。旁邊雜草嘲笑它,連偶爾飛過蜂蝶鳥雀,也勸百花不用那麼努力開花,在這個斷崖邊上,開出世界上最美麗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

百合不管他人怎樣想,懷這念頭,努力開花!百合終於開花了,但它不驕傲還是一朵一朵地盛開著,努力結出一顆顆百合籽。種子隨著風飄落在山谷、草地和懸崖邊上,到處都潔白百合。後來,這裡被人們稱為“百合谷”。

一株小小百合,竟有這樣念頭,著個念頭使它;在沒有充足陽光和水斷崖裡茁壯生長,這個念頭使它;不管別人嘲笑努力生長,這個念頭使它;盛開著潔白百合,結下小小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