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精選10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精選10篇)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1

“雙減”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了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但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校在三個方面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現課堂增效、嚴格作業要求、課後分層服務。

一、抓課堂,實現課堂增效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雙減”的前提是課堂增效,課堂增效的起點是教師對課標、教材研讀、把握、執行,教師要做課標忠實執行者,教材創造性解讀、使用者。這就要求教師腦中有“綱”(課程改革綱要)、胸中有“標”(課標)、腹中有“書”、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師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課標教”的意識。關注從學科教學意識到課程意識轉變,關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關注學校整體課程體系建構與推進。

雙減”政策下,對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師應教儘教,學生應學盡學。在課堂上讓學生吃飽吃好,充分提高課堂效率。

2.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通過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3.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課堂上所有的教學活動和資訊化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無論用什麼方法教都不能偏離教學目標。

4.讓英語教學生活化,改變學生會答題不會會話,會閱讀不會寫作,能聽懂不能交流的現狀。

5.實現課堂增效,需要滿足“四有”條件:有精準的教學目標;有合理的教學方式;有愉悅的教學氛圍;有實在的教學效果。教師們會繼續借助學校的教研常規工作,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實效,優化作業設計。

二、抓作業,嚴格作業要求

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學校在作業管理方面措施如下:

1.完善作業管理制度

制定了作業精編制度,作業佈置公示制度,作業檢查制度和考評細則,並納入量化管理。

2.加強考核確保落實

根據作業管理制度和考評細則,每週檢查作業佈置、批閱和學生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

3.合理調控作業總量

嚴格按照學校制度,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充分利用課後延時服務時間,讓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4.精心設計分層佈置

我校要求任課教師依據學習內容,精心設計作業,做到分類、分層佈置作業,鼓勵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同時將家務勞動、綜合實踐及體育活動等納入家庭作業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手動腦能力。

5.規範作業批改

根據作業管理制度,老師對作業進行全批全改,批改標誌正確規範、評語恰當,記錄詳實。精準分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採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及時反饋,促進學生學業提升。

6.強化作業分類指導

根據個體補償與提升計劃,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幫扶,對學有餘力的學生給予指導,為學生順利完成作業提供必要的幫助。

學校把作業的檢查與評價展示相結合,不斷挖掘優秀成果。還舉行“學生優秀作業展覽”,共展出二百餘本作業。同學們看到優秀作業時,都被震撼了:清新娟秀的字跡、標椎的書寫格式、錯題的規範訂正……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班級和學校作業展覽,書寫規範、正確率高、獲優次數多、訂正認真的作業成為大家的榜樣。學生作業規範化管理初見成效,真正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三、抓輔導,課後分層服務

為了全面落實“雙減”工作,我校深入調研學生的興趣和家長的需求,開設了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和延時託管。

1、集體活動豐富多彩

校園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與特色教育的關鍵場所。讓學生能運動、會運動、愛運動,發展特色素質教育,是我校豐富的課後服務內容之一。根據學校場地和師資情況,目前我校開設了乒乓球、排球、籃球、健美操、舞蹈、繪畫、書法、象棋、快板、校園之聲、英語口語11個社團。學生人人蔘與,每人報一個社團。各專案負責老師學期初制定社團活動計劃及周課時計劃,每週三開展一次活動,寫好集體活動教案及活動記錄。

2、課後服務分層輔導

學校要求任課教師,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對當天作業中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對學生需訂正的作業進行面批和個別輔導,不僅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能及時解決難題,基本能做到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

如英語組:採用分層輔導模式,既解決了學優生“吃不飽”的問題,又解決了學困生“吃不了”的問題。實施分層輔導,老師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給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充滿自信,並營造出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優等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提升思維能力;中等生查缺補漏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潛能生識記知識要點。

再如數學組:關注智優生和薄弱學生,在智優生已經完成基本作業的前提下,進行一定的拓展式教學,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討論的空間,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做一定的引導和提示。在智優生思考問題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薄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分批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從而完成同一個課堂內的分層教學,使得每一位學生在課後服務中都有所提高。

分層輔導讓學習薄弱的學生重建自信,激勵他們直面自己的困境迎難而上。有了奮鬥目標,有了學習動力,同學們學習起來不枯燥,不反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所有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主人翁意識,收到不同層次同學的喜愛。

就開學近2個月的實施效果看,課後服務分層輔導,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智優生願意在這個時間段進行一些拓展性知識的探究,而利用這個時間段對薄弱學生的薄弱環節,尤其是作業訂正中出現的困難進行指導,對薄弱學生攻克教學難點有一定效果。

做好雙減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聯動,同向發力,我將進一步加大“雙減”力度,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加強家校合作,加大宣傳力度,把“雙減”工作落到實處。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2

11月18日下午,我們全縣的教研員及學科中心主任有幸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月芬博士的《“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的講座。這場講座就像一場及時雨,給“雙減”背景下不知如何設計作業的老師們,解了燃眉之急。

王主任從“作業與作業系統”“作業現狀與關係模型”和“如何設計作業”這三大方面,向我們系統全面的介紹了“雙減”背景下如何進行作業設計與實施。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主任的講課方式,她會在每個大方面講完之後,都會以提問題的方式,帶領老師們進行復習總結,以讓老師們能夠及時回憶所學知識。王主任的這一講課方式讓我特別受益,我想這樣的講課方式我也可以用到我的課堂上,每講授一個知識點,都以提問的方式帶領學生及時複習,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去聽講,因為老師講完會隨時提問的。

讓我受益的不僅有王主任的講課方式,更有她的講座內容。王主任的講座,讓我清楚認識了“雙減”的大背景、“雙減”的目的,深刻認識到作為教研主任、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守住雙減底線,落實雙減政策。王主任的講座中提到,在“雙減”政策實施過程中,教研必須發揮重要作用。我想這句話,應該讓我們聆聽講座的所有人,都倍感肩上的重擔,因為我們都是承擔著或縣裡、或學區、或學校、或學科中心的教研工作重任的人。“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以後教研工作的重點之一。

作為學區教學指導員,在引領學區教研工作時,我也倍感壓力,在定學區教研活動內容時,也總是會躊躇不定,生怕把我們的教研做的華而不實、沒有效果。今天聽了王主任的講座,我對我們學區的“雙減”政策下的`教研活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目標,那就是“研究作業設計與實施”。因為聽了王主任的講座,我明白了作業設計、作業佈置與完成、作業批改、作業統計分析、講評輔導,這些都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所以研究作業設計也不單單是研究這一點,而是研究整個作業系統。

作為國小綜合實踐學科中心執行主任,看到“雙減”政策的大力實施,我心裡便有了希望,因為綜合實踐這門學科終於可以被學校、被家長認識了。因為“雙減”政策中提到“促進學生完成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而綜合實踐這門學科正是一門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和跨學科性的課程。“雙減”政策的實施給了我們上好綜合實踐課的底氣。同樣,為切實做好“雙減工作,”我們也會用心佈置綜合實踐作業。讓學生在綜合實踐作業的帶動下,培養興趣、養成習慣、激發動力、拓展思維,從而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習慣、學有動力,學有思維、學有所得。

總之,今天的培訓帶給我的是成長、是拔高、更是堅定的信念。堅定信念認真搞教研,堅定信念認真做“雙減”。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3

今天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月芬博士的報告之後,深有感觸,王月芬教授報告的主題是《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

結合王月芬教授報告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感受與體會,我想把今天的培訓總結與體會概括成三方面:一是曾經我們教師設計與佈置的作業是怎樣的;二是這樣設計與佈置作業帶來的後果;三是我們該如何進行有效果的作業設計。

一、曾經我們教師設計與佈置的作業是怎樣的。作業功能太單一,而不是為培養學生的品質,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為;作業目標缺乏目標意識識,作業難度揍得是兩個極端,要麼太簡單,簡單的作業佔所佔比例非常得高,要麼太難;作業的差異上,缺乏有效性;作業的型別單一;作業的內容與教學脫節;作業結構不合理,型別比例難度比例失調;作業時間長;作業管理內涵不足;作業批改單一;作業分析缺乏,甚至缺少這個環節;作業設計能力弱,或者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以上就是以前我們是怎麼做的。

二、這樣設計與佈置作業帶來的後果。正因為我們的作業存在著那麼多的問題,所以才造成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剝奪了孩子幸福的童年,影響了孩子健康地生活。我們取得優異成績不錯,但是我們背後的付出卻是學生的作業的時間長,作業的效益低。我們用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學習方式,我們犧牲了多少孩子的幸福健康換來今天的教育成果!我們要認識到“雙減”背後的深意。

三、我們該如何進行有效果的作業設計。基於以上,所以我們才要改變。

首先我們要明白作業的本質是什麼?作業的本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而非以往我們僅僅理解為課堂知識的鞏固。理解了作業的本質,還要明確作業的獨特價值。比如說它對學校教育形象的提升,它對於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它對於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他對於和諧家校之間的關係,他對於教學診斷的改進。甚至對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都起著獨到的作用。當我們明確了整個作業系統之後,我們就知道這是一個迴圈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缺少作業批改的環節,缺少統計分析的環節,缺少講評輔導的環節。一味地去提高作業設計一味地去給學生布置作業,一味地讓學生完成作業,都不可能起到好的效果,也就是說,作業系統中的任何環節缺一不可。

那今天的我們要怎麼做?簡單的說就是要進行課程視域下的單元作業設計。那麼,什麼是單元呢?單元一般是指同一主題下相對獨立,並且有自成體系的學習內容,這個主題可以是一個概念或是一個關鍵能力或一個真實問題,還可以是一個綜合性的專案任務等。單元作業有三種方式,選編、改編、創編。那麼,我們在進行單元作業,作業設計時要關注八個關鍵要素:作業的功能要更全面;作業目標要明確;作業要有科學性;作業的難度要貼切;作業的選擇性上要考慮學生的不同風格,要考慮學生的多元智慧;作業的時間不能太長;作業的型別要豐富,甚至可以跨學科;作業的結構既要考慮單元內部的橫向結構又要考慮學科本身的縱向結構。

如王博士所言,做教育,不需要高大上的理念,用最樸實的行動去做最有價值的事即可。如同王博士,數十年潛心於作業設計的研究中,這何嘗不是在為孩子的幸福成長奠基?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4

今天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月芬主任的講座之後,感觸頗多,王月芬主任講座的主題為《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王主任的講座,使我對“雙減”背景下的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

首先是,什麼是作業?學校教師是佈置作業的主體。作業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王主任的講座深入淺出的讓我們瞭解到“作業應該用什麼時空完成?”。

再就是,準確定位作業的功能與價值。作業的功能不能止於鞏固知識,提高成績,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發展、養成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我們更加意識到:作業是學校教育的名片,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抓手,作業是連線教學、評價的重要環節,作業的設計和實施能力是教師重要的'專業素養之一。

第三,我們更加意識到提高作業設計質量要做到“控量提質”。即:設定少而精的作業,減少低層次的機械性的作業,增加高層次的思維性作業,也就是以高水平的、針對孩子個體差異的、一些思維上的、創新的作業,不斷增強學生在作業中的自主性,以此來控制作業時間,保證學生應有的睡眠時間,提高作業設計和效果的質量。

第四,感觸比較深的還有王主任講到解決作業設計的問題,應明確作業設計的八大關鍵要素:作業功能、單元作業目標、科學性、難度、選擇性、時間、內容、結構等關鍵要素。作業功能:要發揮其積極功能,要注重培養學生長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信、責任心、堅持性等。要有管理時間的能力、要有自我調節的能力、自主學習和內化的能力,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實踐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單元作業目標:單元作業目標應逐步成為教師設計作業的基本單位,作業目標要指向明確,凸顯重點,數量合理,避免過於巨集大或者過於繁瑣,避免數量繁雜。單元作業目標要結構清晰,注重內在的邏輯性。作業的科學性:要求要與學生身心特徵相符合,作業的要求需要明確清晰作業的內容表達,需要正確無歧義。作業難度:最容易操作的,難度過低的題目比例過高,會降低學生成就感,導致枯燥乏味,研究顯示學生更加喜歡有挑戰的榮譽作業。作業選擇性:作業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作業的選擇不是簡單的進行分層選擇,可以根據不同學生認知風格,進行差異性設計。作業時間:教師需要有每天作業時間的考慮,還有不同天數之間時間的統籌問題。作業時間合理性關係到學校作業管理機制的問題。作業結構:系統思考作業目標,作業科學性,作業難度,作業選擇性,作業時間等之間比例的合理性。

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認為的,作業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本身,否則就淪為技術性的作業。在今後我們應做到不同階段作業之間的關聯絡統思考,同一學科不同學科之間作業的結構性,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本身,而應該讓孩子在作業的過程中鍛鍊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慧,讓學生能夠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在作業的過程中培養情感和道德,達到提升其素養的目標。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5

“雙減”政策的迅猛落地,讓眾多匆忙趕課於各大補習機構的學子突然急剎車,回望自己書包中的作業資料也迅速減少,抬望眼,他們的眼神多少有些迷茫與無所適從;作為家長,現有大把的時間和孩子相處,卻很難從“愛娃、幫娃就是給娃報班”的慣性思維中跳脫,暫時還沒有找到新形勢下的節奏和感覺,內心似乎更為彷徨。此時,學校的作為直接關係到民生的穩定,當下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坐等方案,在無經驗複製的關鍵期,正是考驗學校能力的時候,學校的調控、執行能力將會促成教育的新生態形成。每個學校作為正當時!

教育的方向是國家未來的走向。面對“雙減“政策,學校首先要對政策有理性正確的認識,雙減理念下的教育是“慢教育”,是“大教育”,是“真教育”。“雙減”讓學校這個專業的教育部門來全面掌舵教育,它賦予了學校最大的責任與更多義務,留給了學校更多的時間和空白來發展學生,希望學校能去除教育的功利化、短視化,繁冗化,能從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出發,遵循教育教學原則,以“發展成長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為教育目標去做中長遠規劃,引領學生的成長,孕育祖國的未來。面對國家的期待與囑託,學校如何迅速專業地調控,以“雙減”撬動教育改革,努力做到“減負提質”,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呢?

我認為,“雙減”下學校工作開展可以在“三個課堂”上多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好的學校首先應該先有好的課堂,學生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一節節的課來積澱促成的,好的課堂文化的能牽動整個學校的文化的形成。對於第一課堂,我們可以在課堂學習方式和作業設計上進行一些改革,重視思維的培養,重視學習過程的協同發展;對於第二課堂,我們可以在課程開發上多思考,在豐富性、專業性,未來化、特色化上多下功夫,讓其既能有利於學生的興趣愛好的培養,還能滿足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需求,能為學生未來夢想的實現路徑做一些搭建工作,更能用地域傳統文化感化人,內化人,孕育人。這兩個課堂都應從“為新時代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進行改革與建設,要將“因材施教”的理念植入骨髓,讓每位學生能在充盈向上的校園文化的滋養下完成最好的的蛻變。

第一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是知識汲取、能力發展、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陣地。對於第一課堂的改革,首先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研究學生學習心理,教師授課應重視學法指導,使用大單元教學,教學理念要實現從“教知識”到“教方法”,從“學會知識”到“運用知識”,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從“個人學習”到“合作學習”等的`轉變,要逐步探究出獨學、合作學習的導學流程,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上多做有益探索。

其次,還應在課堂的起點——預習作業的設計,還有課堂的鞏固練習等作業形式的設計上多思考。作業設計應讓學校教研發力,備課組內開展小課題研究,增強作業的思維性、探究性、合作性;組內教師合作共享優秀做法,求共同發展;各備課組間要協調發展,將作業時間合理分配,動靜結合、讓知識與生活相連,讓知識嚮應用實踐推進,用作業本身的思維力、創新力來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再次,要研究小組管理機制,搭建學生自主管理平臺。小組管理是促成學習高效的羽翼,是促使課堂、作業、班務管理向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利用小組管理和小組協同評價的優勢來培養學生自律、自主的習慣,提升學生探究式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全方位的綜合能力。

最後,課堂改革要落實到對學生的評價上。評價體系要破除“唯分數論”採用多元評價,既關注定向評價,更關注過程評價,還會關注增值評價,用評價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學校應因地制宜,加速課程的開發建設。?“雙減”留給學校和學生大量能自由支配的時間,第二課堂可以引導學生多關照自己內心世界,多靜心思考,找到興趣點,讓自己的興趣逐漸向專業化發展;第二課堂可以開展很多趣味運動專案,督促學生成為一個終生運動者,讓運動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第二課堂還可以藉助利用社會第三課堂力量,模擬出,甚至可以直接走入到很多的社會職能部門裡,讓學生能提前體驗各個職業的特點,引導學生為自己將來想從事的職業做好生涯規劃;第二課堂還可以領著學生到豐富多樣的文化場所中去,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讓學生有成就更精彩的中華文化的願望,這種向內的力量愈強烈,學生未來才更可期……

“雙減”讓教育慢下來,讓教育的根扎向更深、更廣的土壤。真正的教育不是為分數的短效急促且狹隘的學習,它沒有急功近利的分數論;真正的教育讓每位學生都充滿希望向陽生長,努力追求自身價值的實現;真正的教育應該給每個生命體一個充盈飽滿的過程,能讓其在過程中綻放自己,惠及他人,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雙減”當下,我們力爭讓學校所有的生命體都根抓土壤,自由智慧拔節成長,讓學校教育早日實現面向人人,面向未來”!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6

11月18日下午2點在教體局七樓會議室,縣教研室全體成員和全縣各學科中心主任有幸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月芬博士的《“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的講座。

王主任從“作業與作業系統”“作業現狀與關係模型”和“如何設計作業”這三大方面,向我們系統全面的介紹了“雙減”背景下如何進行作業設計與實施。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主任的講課方式,她會在每個大方面講完之後,都會以提問題的方式,帶領老師們進行復習總結,以讓老師們能夠及時回憶所學知識。作業的存在的問題,作業功能太單一,而不是為培養學生的品質,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為;作業目標缺乏目標意識識,作業難度揍得是兩個極端,要麼太簡單,簡單的作業佔所佔比例非常得高,要麼太難;作業的差異上,缺乏有效性;作業的型別單一;作業的內容與教學脫節;作業結構不合理,型別比例難度比例失調;作業時間長;作業管理內涵不足;作業批改單一;作業分析缺乏,甚至缺少這個環節;作業設計能力弱,或者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以上就是以前我們是怎麼做的。

王主任的講座,讓我清楚認識了“雙減”的大背景、“雙減”的目的,深刻認識到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守住雙減底線,落實雙減政策。作業是重要的教學環節。高質量的前置作業,可以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從而有效支撐課中的深度學習。高質量的後置作業,可以將課堂教學引向更深、更廣的理解與應用,引發更有意義的學習。王主任的講座中提到,在“雙減”政策實施過程中,教研必須發揮重要作用。我想這句話,應該讓我們聆聽講座的所有人,都倍感肩上的重擔,因為我們都是承擔著或縣裡、或學校、或學科中心的教研工作重任的人。“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

王主任的講座,我明白了作業設計、作業佈置與完成、作業批改、作業統計分析、講評輔導,這些都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所以研究作業設計也不單單是研究這一點,而是研究整個作業系統。作業設計應注重“教——學——評”一致性,教師應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著眼要點、針對難點、促進理解”的基礎性作業和“著眼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體系、內涵與外延”的發展性作業。作業設計可以是選編、改編或創編。

“雙減”政策中提到“促進學生完成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讓學生在綜合實踐作業的帶動下,培養興趣、養成習慣、激發動力、拓展思維,從而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習慣、學有動力,學有思維、學有所得。

總之,今天的培訓帶給我的是成長、是拔高、更是堅定的信念。做教育,不需要高大上的理念,用最樸實的行動去做最有價值的事即可。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7

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離開教學設計的話,我覺得是空話。優化課堂才是減負的第一要義。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課堂存在著內容冗雜、結構混亂、創意缺失等問題,市場上的各種教學設計資料也不盡人意。

那麼,我們在備課上怎麼去做,才能夠提升課堂的質量。我在這裡淺淺的說說我的心得:

一、把握文字特點,確定教什麼。

教師適應學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在教學九上第三單元《精神的三間小屋》時,我備課時是這樣思考的:本單元是議論文單元,但本課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標準的議論文,說它是議論性散文更合適一點。比起論證方式和論文思路來,優美的詞藻,合適的比喻,深刻的立意更是看點。所以,我拋開議論文的知識,著眼於理解領會文章的語言這點來設計教學,並把本文定位為積累型文字。

在讓學生們理解了“精神”一詞的含義後,我提出的主問題是:“如果在這篇文章裡找值得積累的句子,你會選哪處?為什麼?”

這個問題也是指導學生再次閱讀的,我讓學生著眼於課文的主體部分,三間小屋,三個層次,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去品讀,學生找到的句子也確實是最精髓的東西!這其間,自然帶出本文的主要論證方式: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讓學生找,讀,品,老師在課堂上導讀,點評。自讀課,就要獨立,讀熟,讀透。一個課時的課程,讀讀,品品,點點。自由,輕鬆,愉悅!我們該保有怎樣的人生觀在品讀中漸漸清晰。

定位為積累型文字,那麼課後的作業也當是課堂的延續。本節課我設計的作業是:1摘抄課文中優美詞句,寫在積累本上。閱讀畢淑敏另一篇散文《造心》,和老師交流閱讀感受。

二、瞭解學生的認知特點,思考怎麼教,敢於創新。

九年級第一單元為現代詩歌單元,詩歌的主要學習方法是什麼?朗讀。

教讀每一篇詩歌,我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當堂成誦。

指導朗讀是分層次的,一讀語音語調,二讀修辭格,三讀意境意象,最後領悟出思想情感。課堂上進行各種朗誦展示,配以輕音樂,配以動態背景圖,整個課堂就一“賽詩會”,學生參與度極高。

體味詩歌本身的美,勝過大談創作背景,像《你是人家的四月天》,一直有爭議林徽音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其實時至今日,討論寫給誰沒有多大的意義,它的美和價值在於,僅僅文字本身,就能穿越背景而激起每位讀者的共鳴!好的作品都是這樣。

在教學《岳陽樓記》的寫作手法時,我聯絡到學生的寫作問題。岳陽樓記寫法有這一特點,駢句與散句結合,文章的節奏感強。以文章的第二段為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我把這段文字用音樂的節奏符號?來排列,讓學生觀察句子的長短規律,學生排出的規律是:“長,長,短,短,短,短,短,短,長,長,長,短,短,短,短,短?”

而後啟發學生,這像不像音樂裡的節奏呢,有輕有重,有緩有急?

但同學們的作文,常常句子是一長到底,讓老師讀來有疲憊感。我們不妨在作文中借用古人的辦法,長句短路結合,駢散結合,文章無論在佈局上,還是朗讀上,都會更勝一籌。

文字的.特點,我們如果教活了,一節課會很有收穫,而如果照本宣科,吸收率不高,那麼意義就不是很大。?減負也等於效率,課堂質量高,課堂擲地有聲,學生課外負擔一定會輕。

三、作業的設計一定是課堂的關聯和延展。

比如我把《精神的三間小屋》定位為積累型文字,那麼課後作業一定會讓積累本課的金句,在《岳陽樓記》中講到駢散結合,就會讓學生用這手法寫一段景物描寫。在《敬業與樂業》中學到論據對論點的支撐作用,作業就會佈置到給“凡職業都是有樂趣”的`這一論點找相應的論據支撐。

學練結合,才能更有效的檢測學的效果。

總之,面對“雙減”,無論是課堂的設計,還是作業的設計,都是對老師學養的考驗,首先成長的應該是老師。

很喜歡鄭板橋的書齋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幅對聯闡述了深刻的畫理:上聯意為以少勝多,譬如繪蘭畫竹容易流於枝蔓,應刪繁就簡,如三秋之樹,瘦勁挺拔;下聯意為“自出手眼,自樹脊骨”,不可趨趕時髦,須另闢蹊徑,似二月之花,獨領風騷。繪畫如此,教學亦然。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8

11月18日下午,有幸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作的《“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專題講座,感覺受益頗深。

一、深刻認識了雙減的必要性。“雙減”政策如火如荼的在全國開展起來,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剛開始非常迷茫,都“雙減”了也沒有課後書寫作業了,課堂教學的延伸怎麼開展?教學質量如何保障?會不會這陣風颳一會兒就過去了?帶著這些疑問,我積極認真的在王老師的講座中尋求解決之道。王老師首先分析了過重的作業負擔和長期參加課外培訓給學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並結合國內外形勢,指明瞭雙減政策對國家發展的深遠意義,使我深刻認識到雙減是教育改革的一個切口,雙減政策勢在必行。

二、明確了作業要提質減量。王老師闡明瞭作業是推動“雙減”落地的重要載體,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是社會認識和理解教育的“名片”。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基本前提是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作業觀——作業的目的不僅是要鞏固學科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作業還承載著育人價值與目標的落實。所以作業既要關注學生對具體學科知識的學習,也要重視激發學生興趣。注重設計生活性、實踐性、探究性作業,將書本知識更多的和生活世界聯絡起來。嘗試以作業為媒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最終實現減量、增趣、提質。

聽了王老師的講座,解決了我的迷茫。雙減減的是重複機械性的操作,而未減的是高效練習。對優化作業設計與實施有了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對作業設計的方法有了新的體會。在今後教學中,一定會轉變傳統作業佈置觀念,以學生髮展為本,建立更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力求減負與提質並行。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9

今天有幸傾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月芬博士的報告《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與實施》,我的總體感覺:深有感觸,豁然開朗;受益良多,開始改變。

一、深有感觸,豁然開朗,重新認識“雙減”與“作業設計”

作業小切口反應國家對教育改革的大力度。自從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開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我們從暑假開始認識“雙減”,以及“五項管理”等措施,但是大部分老師理解的“減”還停留在淺層意義上,只是“減少”的意思,聽了王月芬博士的講座,我豁然開朗。“五項管理”首先從作業開始,以小見方向,以小見責任,以小見情懷,這就是小切口,大改革。看起來是作業一個小問題,但是它會影響到學校、學生、家長、社會等各個方面。在世界大背景pisa測試中,中國學生學習時間最長,學校率低,最關鍵的因素是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沒有改變所以從學生的日常作業設計開始。

通過王博士的講解,讓我深刻認識到“雙減”政策的落地是重塑全民教育價值觀的`過程,是教育體制機制重建的過程,是讓全社會越來越尊重科學教育規律的過程,是讓學生迴歸正規學校教育的過程,因此,這就對如何切實發揮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給學校教育的內涵建設,專業發展和質量提升更高的挑戰。也就對我們教育的主體——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我們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作業問題,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大教育的問題,所以我們就不能不重視作業設計。

二、受益良多,從自身的改變開始,進行有效地作業設計

王博士帶領我們一一分析了“什麼是作業,作業的本質,作業的價值,如何理解作業系統,深入分析我們現在的作業現狀與問題解決”尤其提到,現在我們的作業出現的12個問題,讓我反思很多,我們這麼多年給學生的作業,這12條裡面有多少中招?我們存在了多少作業設計不恰當的問題,太多了!所以我感覺,從自身的改變開始,充分認識我們設計的作業什麼樣才是有效的?我們怎樣提高自主設計作業的能力?王博士又帶領我們深入學習如何提高單元作業設計能力,這就需要老師站在一定的高度認識學生學習知識的系統性,瞭解單元作業設計的關鍵要素。

王博士的講座深入淺出,理論與例項相結合,樸實的教育理念,可操作的實際方法,這些都促使我們要馬上行動起來,用最紮實的小行動去做最有價值的事,從認識作業的重要性開始,從設計好有效作業開始,真正落實“雙減”政策,開啟新的教育時代。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心得10

11月18日下午,在德州市教科院的前瞻性的引領下,在縣教體局的精心組織下,我參加了《雙減背景下單元作業設計的設計與實施》培訓,上海市教委研究室的王月芬主任從正確理解作業與作業系統、作業現狀與關係模型,如何提高單元設計質量三個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名師的高屋建瓴,讓我收穫頗豐。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作業的本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作業是重要的教學環節。高質量的前置作業,可以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從而有效支撐課中的深度學習。高質量的後置作業,可以將課堂教學引向更深、更廣的理解與應用,引發更有意義的學習。比如國小數學四年級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之後,可以佈置這樣的作業:

1、做一做:用紙條或木條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平面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哪些平面圖形是梯形?

3、說一說: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徵;梯形有哪些特徵?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找、說、加深了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理解、認識和應用。

其次,作業設計的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作業設計應注重“教——學——評”一致性,教師應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著眼要點、針對難點、促進理解”的基礎性作業和“著眼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體系、內涵與外延”的發展性作業。作業設計可以是選編、改編或創編。而作業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比如說國小數學,作業形式可以是書面習題、口頭交流、動手操作、數學閱讀、數學遊戲、實踐體驗等。不論哪種型別作業設計都應遵循課標、緊扣教材,要有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和創新性。所以教師審計的的作業既能讓學生有基礎知識的普及,又有思維能力的拓展,更有深度探究的實踐和有理解運用的思考。

最後,作業評價形式多樣化對於作業評價,不能填寫單一的“優、良、差”等級或打分,而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其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等級+簡語來評價描述學生的作業水平。“輕視”作業結果,“重視”作業過程,在作業評價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統計分析,分析作業出錯的原因。

通過本次次的作業設計主題培訓,讓對做好優化作業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將把本次學到的知識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並做好指導工作,讓更多的老師都能優化單元作業設計,服務學生,助力“雙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