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雪》閱讀答案

語文2.84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你所瞭解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雪》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雪》閱讀答案

《雪》閱讀答案1

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看吧,山上的ǎi( )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_____(掛 頂 冒)著一jì( )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______(描 圈 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兒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xiū( ),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______(秀麗 嬌氣 秀氣)。

1.根據注音在括號內填上漢字。

2.選出最恰當的詞填在文中的橫線上。

3.文中“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句所描寫的景色,使作者聯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本來是白色的,文中卻說它“微微露出點粉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矮 髻 羞

2.頂 鑲 秀氣

3.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4.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

《雪》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11分)

對 雪①

杜 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訊息斷,愁坐正書空②。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期間,長安失陷時,詩人逃到半路被叛軍抓住,解送回長安。②愁坐:含憂默坐。唐李白《酬崔五郎中》詩:“奈何懷良圖,鬱悒獨愁坐。”書空:是晉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划著字。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詩人用"多"寫"安史之亂"帶來的悲慘景象;用"獨"寫自己的處境,抒發了詩人的悲涼之情。B."瓢棄樽無綠"一句寫出了詩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態,表現了詩人困居長安生活的艱苦。

C."爐存火似紅"中的"紅"字寫出了爐火熊熊燃燒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內,寫出了詩人對溫暖的渴望。

D.第四聯,詩人以殷浩自比,因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寫著字,以此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對離散的親人深切牽掛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E.詩歌塑造了因國家動亂而滯留京城的一位貧寒交困、牽掛親人、愁苦無奈、憂傷國事而又壯志難酬的詩人形象。

16.詩歌的第二聯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麼用意?(6分)

閱讀答案:

【解析】C.“‘紅’字寫出了爐火熊熊燃燒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內”錯誤,這句詩是寫爐火燃盡的情景;E.“壯志難酬”錯誤,詩歌中沒有體現。故選CE。

16.詩歌第二聯描寫了黃昏雲亂、風急雪緊的蕭瑟淒涼景象,(2分)詩人借景抒情,通過描寫飛雪的狀態,表現詩人在戰亂之中內心的悲涼;(1分)同時呼應詩歌標題“對雪”,為下文描寫室內景象和抒發詩人感情作鋪墊,有利於突出詩歌憂國憂民的主旨。(3分)

《雪》閱讀答案3

1,閱讀全文之後,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雪鄉的特點。

2,本文開頭就“心緒繁雜的時候,最好去雪鄉走一趟。”這句話,你認為這樣寫好嗎?請作簡要的評說。

3,“微風過處,捲起的雪霧像一層白紗將整個雪鄉罩住,”一句中的“罩”字是否可以調換成“包”或者“漫”字?

4,請寫出兩句含雪字的古詩句。

5,“在詩與畫之間,顯現生命律動的是那擔水的農家女,既樸實能幹,又溫柔體貼,落落大方。 ”這時作者對雪鄉農家女群像的雕塑。你能發揮想象寫出一個農家女的特寫鏡頭嗎?

答案:

1、美麗空靈,遠離塵俗

2、這樣寫好。一則起承轉接,為接下來對雪鄉的描繪起了一個自然的開頭;二則從側面暗示了雪鄉的特質,埋下伏筆。

3、罩字不可換。較之包字,它能給人一種輕靈的.美感,從而突出雪鄉的特質;漫字首先從語法上就說不過去(和住字搭配不上),其次罩字比漫字更多出一種細緻的感覺。

4、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5、她額前微貼著幾縷秀髮,圓潤的臉頰因為日晒而略顯通紅。鼻尖上沁出密密的小汗粒,陽光下卻顯出一份獨特的美麗。肩上扁擔的兩頭,彎彎的似乎墜滿著希望。

《雪》閱讀答案4

最愛東山晴後雪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只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

[注]①本詩為《雪後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中的一 首。

8.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請賞析“軟紅光裡湧銀山”中“軟”、“湧”二字的妙處。(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詩人只顧追求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夕陽中凝望東山?對東山雪景充滿喜愛之情。從這些動作與心裡的描寫中?可以看到一個心境悠閒、陶醉於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詩人形象

9.答案?“軟”字以觸覺寫視覺?生動地寫出了夕陽餘暉可觸可感、柔和溫暖的獨特美感?“湧”字運用比擬的手法?形象地描繪出在夕陽紅光映照下?白雪覆蓋的東山如銀濤湧出的奇麗景象

賞析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南宋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歷任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等。反對以鐵錢行於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閒居鄉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他作詩20000多首,只有少數傳下來。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

本詩應作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時候。東風輕拂,萬物開始復甦,四山開始掙脫冬日的枯黃,泛出片片青綠。詩人整日都在追逐那一片片青綠,早已忘記了早春還有絲絲寒意。在春風夕照間停留,環顧群山,原來此刻最美的是東山上那一片雪:在春日的傍晚,夕陽微弱柔軟的紅光普照在東山之上,皚皚白雪閃耀著點點光芒,那彷彿是座座銀山在向我湧來。真的美妙極了。“軟”字寫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陽紅光,是那麼的柔和細微,賦予夕陽光芒以形象的觸覺,寫出了夕陽的無限美好。另一個“湧”字則把白雪覆蓋的.群山在夕陽之下閃耀光芒,在視覺上產生向自己湧動而來的動態感描繪出來,有化靜為動的奇功。

記得楊萬里的另一寫景名篇《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陽光下荷花的蓬勃、生機、活力,寫出了一種壯美之景。

《雪》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6分)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閒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溼透木棉裘。都道無人劃峨,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詞人是“身留”還是“心留”,為什麼?(3分)

(2)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賞析這首詞。(3分)

答案:

6.(1)是“身留”。(1分)詞人旅途遭遇風雪,無法前進,(1分)因而愁鎖眉頭,心情惆悵,所以並非心裡願意留下(1分)。(如引用詞中原句並加以恰當分析,亦可酌情給分)

(2)詞人滯留旅途的情景,以孤舟、寒風、燈影、寒水、黃雲、夜雪等實景表現;(1分)中間插入對往昔“花叢柳蔭、小樓輕舟”溫馨交遊的回憶(1分),以虛襯實,虛實相映,突出了詞人懷念往昔和感傷現實的情懷(1分)。

《雪》閱讀答案6

對雪

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數州訊息斷,愁坐正書空①。

[注]①原指晉人殷浩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字。

小題1:此詩為《春望》同一時期的作品,從全詩看,說說本詩的主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讀第二、三兩聯,作者分別採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內心的感情的?(4分)

第二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小題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和親人命運的深切關懷(深沉的憂思)(憂國憂民)而又無能為力的苦悶心情。(3分)

小題1:第二聯通過對天氣、景物的描寫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表現了時局的混亂和危機,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前途的憂慮。(2分)

第三聯採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樽無綠”“綠”指酒)和以虛寫實的方法,以幻作真(“爐存火似紅”),寫出生活的艱辛和作者內心的苦悶。(2分)手法答出一點即可給一分】

小題1:本題考查“評價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考點,能力層次為C,側重“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回答此題要結合尾聯“數州訊息斷,愁坐正書空”,以及題幹中的`關鍵詞“此詩為《春望》同一時期的作品”知人論世,得出情感。

小題1: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考點,能力層次為D,側重“鑑賞評價”能力的考查。首先答出借景抒情、借代的手法,再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最後回答情感。對著,向著;暗示詩人獨坐斗室,反覆愁吟,從亂雲欲雪一直呆到急雪迴風,滿懷愁緒,彷彿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與詩的三、四句“亂雲低薄暮, 急雪舞迴風”相應和。

《雪》閱讀答案7

(張秀亞)

生長在南國的孩子,你見過雪嗎?你愛雪嗎?也許曾點綴於你生活篇頁上的,只是碧於天的春水吧?

在我的故鄉,到了冬季,是常常落雪的,紛紛的雪片,為我們裝飾出一個銀白的庭園,樹,像是個受歡迎的遠客,枝上掛了雪花環,閃爍著銀白色的歡笑。

我喜歡在落雪的清曉到外面去散步,雪後的大地是溫柔而寧靜的,一點聲息都沒有,連那愛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個簷下尋夢去了。我一邊走著,時時回顧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腳印,聽著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我不知道那是抱怨還是歡喜。

有時,我更迎著雪後第一次露面的太陽,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銀色的頂巔,等著看雪融的奇景。

雪封的山,原像一個耐人思猜的謎語,被一層白色的神祕包裹著,它無言語,它無聲息,它不願露一點底蘊,只靜靜的坐在那裡,毫不理會我這個不知趣的訪客。但朝陽是有耐性的,它慢慢的在那裡守候著,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不知什麼時候,那神祕的山巒“內心”開始起了變化,它發出一陣輕微的碎語,我趕緊低下頭,啊,多動人的畫面啊,這山丘的無縫銀衣,像是一個聖者的長袍,被無數虔誠者的手撕碎了。(他們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塊碎片來作紀念吧。)同時,那發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著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它們在欠伸著輕盈腰身,嬉笑著,婉孌地向著山坡而去,不多時,山巔乃完全呈顯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葉,松針,而山腳下是誰在唱歌呢?當然,是那一道由雪水匯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愛的雪啊,誰還記得它翩然而來時,那片輕巧的翅膀呢?

有一次,正值雪後,天已晴霽,空氣像是水晶般的透明,沒有煙氛,沒有霧靄,我和一個同學自學校的後門走了出來,走過那道積雪未消的木橋,向古城中的前門走去,將整個的一上午,全消度在那個古色古香,猶保持著我們東方情調的打磨廠──那是古城一些老店鋪聚集開設的地方,我們欣賞了不少店鋪的招牌,尤其美得悅目的是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那深杏色的布招子上,還綴著幾點細碎欲溶的雪花,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看到它,我們似乎讀到了一首唐人的小詩。歸途,沿著城牆根走回來,一個駱駝商隊,正預備出城,那黃色的駝峰,襯著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多少年來,我忘不掉那鮮明的一筆。

時候已過午,但我們的遊興未盡,又趕到西直門僱毛驢,到古城外的西山看雪景去。

因為雪後天寒,行人出奇的少,好像那一條通向西山的平坦大路,完全屬於那一堆堆的積雪和我們兩個人了。小驢子馱著我們顛躓到西山,灰暗的黃昏已在那兒等著我們,趕驢的老頭兒囑告我們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趕不回城。

我們只有在驢背上默默地欣賞一下西山銀色的巒影,它像一個沉睡了的巨人,在做著千年的長夢,任由外面的世界有著風霜雨雪的變化。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古城外有名的西山,也是最後一次,那白皚皚的山頭,猶如銀製的頭盔,至今仍常常映現於我的記憶中,伴著小驢頸上清脆的銀鈴叮噹。

(選自人教版國中課外讀本七年級上冊,有刪節)

1、作者在描寫 “我”長時間凝視著雪嶺在太陽下逐漸消融的場景中,發出了“多可愛的雪啊”的感嘆,雪的可愛表現在哪裡?

答:

2、文章第一段用了三個問句,這種開頭方法有什麼好處?

答:

3、作者在描寫雪景時主要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請結合文句加以分析。

答:

4、雪後初霽,“我”和同伴在北京城內城外遊玩,所見的景緻有哪三樣已深深植入“我”的記憶裡?

答:

5、作者是河北人,幼年生活在天津,後考入北京輔仁大學,四八年去臺灣。這篇散文借看雪景,訪雪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參考答案:

1、(1)雪扇著那片輕巧的翅膀翩然而來;

(2)雪融化時發出一陣輕微的碎語,那發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著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在欠伸著輕盈腰身,嬉笑著,婉孌地向著山坡而去;

(3)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答出兩項即可)

2、問句開頭,引人思索,引發人的閱讀興趣。

3、主要運用了擬人、擬物的手法。“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它慢慢的在那裡守候著,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將雪比作人,賦予它人的習性與感情,形象生動,富有情趣。

4、(1)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

(2)那黃色的駝峰,襯著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

(3)黃昏時西山銀色的巒影。

5、(1)對北國雪的喜愛與讚美;

(2)對過去生活的懷念與留戀;

(3)對故土家鄉的思念。

《雪》閱讀答案8

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裡。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適明的水晶模樣;邊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5.詩中所表現的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美,有怎樣不同的特色?(4分)

16.關於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樣將它們聯絡在一起的?(4分)

17.寫江南雪和朔方的雪與表現作者思想傾向有什麼關係?(4分)

18.江南雪的“美豔”具體表現在哪裡?作者從哪些角度表現朔方雪的形態和氣勢?(4

分)

15.(4分)江南的雪“滋潤美豔”,充滿生機;朔方的雪獨立不羈,撼天動地。一是優美,一是壯美。

16.(4分)江南的雪雖然滋潤美豔,充滿生機和樂趣,但是雪羅漢的消失使人產生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於是自然進入對朔方雪的描寫。可以說寫雪羅漢成為連線二者的橋樑,在內容和結構上起著由此及彼、承上啟下的作用。

17.(4分)寫江南雪的特質,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美景及雪中歡樂的懷念之情,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由於現實的社會環境太寒冷太黑暗,所以寫朔方的雪奮飛的雄奇景象,體現了作者不屈不撓的戰鬥的人生觀。作者以江南雪的優美襯托朔方雪的壯美,從而突出表現了對壯美的戰鬥生活的追求。

18.(4分)“美豔”表現在雪野中的寶珠山茶、單瓣梅花、蠟梅花和雪下面的雜草上。描繪形態:永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描畫色彩:燦燦地生光;狀寫氣勢:蓬勃奮飛,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勾畫空間:無邊的曠野上,凜冽的天宇下。

《雪》閱讀答案9

乞力馬扎羅山,常年積雪,在它的西高峰旁,發現了一具風乾凍僵的豹子骨架。這頭豹子到峰頂尋找什麼?沒人知道。

午後,一棵金合歡樹寬大的樹蔭裡,掛著一張帆布床,一個男人躺在床上。他望向刺眼的平原,三隻禿鷲令人厭惡地蹲在那裡。

“或許飛機到我死都不會來。”

“我不明白你的腿怎麼會這樣。”女人說。

“腿剛擦破的時候,我忘了在傷口上塗碘酒。到後來情況嚴重了,可能是因為石炭酸溶液,麻痺了微血管,生成壞疽。”他看著她說,“我累了。”

現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喀拉卡奇的一個火車站。他揹著包站在那裡,看著辛普朗東方快車的頭燈刺破夜色。那場撤退之後,他正要離開色雷斯。這是他留著以後去寫的一個場景。

在施倫茨,聖誕節那天,你從酒館裡望出去,白雪明晃晃的,在那兒,他們那次偉大的滑雪,從山上一下子滑下來,風馳電掣一般,他一直記著這情形。

那一年,在高爾塔爾,聖誕節的大雪也整整下了一週。他們住在伐木人的屋子裡,一個逃兵,站在雪地裡,雙腿淌著血。他們給逃兵穿上羊毛襪子,把追上來的憲兵截住閒聊,一直等大雪蓋住逃兵的腳印。

但是,關於這些事,他從沒寫過一行字,也沒有寫過那個冷冽的聖誕節,巴克爾飛過防線,在奧地利軍官四處逃散之際,用機槍向他們掃射。

夕陽西下,一片陰影橫跨平原,那幾只大鳥不在地上等了,它們都沉甸甸地棲息在一棵樹上。

“夫人打獵去了,”男僕說,“先生 想要什麼?”

他來到她身邊的時候,他早已完蛋了——但這不是她的.過錯。在內心,你說過,你要寫寫那些人,寫寫這個國家,由一個明白自己筆下寫的是什麼的人來寫這個國家。但是他卻每天都不寫一個字,他將自己的才能棄之不用,出賣自己和自己的信仰,嗜酒成性,好吃懶做,貪戀安逸舒適,成了他所鄙視的那種人。

他聽到山那邊傳來一聲槍響。

非洲,這是他度過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地方,所以,他現在來到這裡,想一切從頭再來。他原想,這樣可以重新訓練他的寫作能力,可以將心靈上的脂肪消除掉。

現在他看到她走過來,穿過那片空地朝營地走來。

“我打了一隻野公羊,可以為你煮一鍋美味的肉湯了,你感覺怎麼樣?

“好多了。”

“那可太好了!你知道,我覺得你或許會好的。我走的時候你正熟睡呢。飛機明天就來。”

夜幕已降臨,僕人們在生火,火光映出的影子在帳篷上跳躍。就在這時,他感到一陣突如其來的、散發著邪惡氣息的空虛。

“我想寫東西。”他望著她那動人的微笑,“你會聽寫嗎? ”

戰後,我們在德國黑森林租了一條小溪釣鱒魚,小溪邊長著一溜樺樹,小溪清澈而湍急,在樺樹根邊衝出了一個個小潭。

但巴黎那個護牆廣場,你無法口授了。那裡,賣花人在大街上給他們的花染色,顏料灑滿路面;老頭兒和女人們總是用甜酒和劣質白蘭地將自己灌醉;小孩子們在寒風中鼻涕直流;飯館裡充斥著汗臭、貧窮和醉酒的氣味。那時,哈里與街坊鄰居很熟,他們是巴黎公社社員的後裔,就在這樣的貧困中,就在這個地方,他開始了寫作生涯。

“不再喝點兒肉湯嗎?”女人問他。

“我想喝威士忌蘇打。”

他從未寫過巴黎。從未寫過他喜愛的那個巴黎。可是他從來沒有寫過的其他東西呢?他記得,也是很久以前的那天晚上,投彈官威廉遜鑽過鐵絲網爬回陣地的時候,被一個德國兵扔來的手榴彈擊中。威廉遜厲聲尖叫,乞求大家把他打死。打死我,哈里!看在上帝的分上,打死我!

他感到死神又一次降臨了,他可以聞到它的鼻息,它趴在他的身上,壓得他透不過氣來。可是當僕人抬起帆布床的時候,他胸口的重壓突然消失了。

現在已是清晨,他聽見了飛機聲。兩個男僕跑出來用汽油點起了火,平地的兩端冒起了兩股濃煙。飛機繞了兩圈,平穩著陸。迎面朝他走來的是老康普頓。

“我們得馬上把你抬進飛機,”他說,“不過我想我恐怕要在阿魯沙停一下加點油。我們最好馬上出發。”

他們飛過了第一批山丘,大羚羊正往山上跑去。他們飛過森林,穿越一座座尖峰和深谷。

飛機並不朝阿魯沙方向飛,而是轉向左方。很明顯,他揣想他們的燃料是夠用的。往下,他看到了一片曙光下粉紅色的雲翻滾著掠過大地,極目遠眺,他看到,好像整個宇宙那樣寬廣無垠,在陽光中顯得那麼高大巨集偉,而且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那就是乞力馬扎羅山的山巔。他明白,那兒就是他現在要飛去的地方。

人聽到深夜裡的鬣狗發出一種奇怪的哭聲,她拿起手電,照照另一張帆布床。她看到他的那條腿耷拉在帆布床邊上。

“哈里,”她提高了嗓子,“哈里!哈里!”

沒有回答,她也聽不到他的呼吸聲。

(有刪改)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小說中的哈里想要改變過去那種貪戀安逸舒適的生活態度,重新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消除掉“心靈上的脂肪”,因此與妻子來到非洲生活。

B.小說中關於“那場撤退”和高爾塔爾聖誕節幫助逃兵等戰爭場景的回憶,與下文“在內心,你說過,你要寫寫那些人”“我想寫東西”相關聯。

C.小說中“或許飛機到我死都不會來”體現了哈里的擔憂和對生的渴望;但小說結尾飛機飛向乞力馬扎羅山巔看到的高大巨集偉的景象意味深長。

D.小說中哈里在彌留之際被抬上了飛機,但是伴隨著死亡的來臨,哈里最終失去了成為一個偉大作家的機會,這一情節具有濃重的悲劇色彩。

8.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小說中風乾凍僵的豹子屍體隱喻了堅持不懈的力量和對崇高精神的追求;禿鷲和鬣狗象徵著死亡,反襯了哈里強烈的求生意識。

B.小說第三人稱突轉為第二人稱的敘述視角變化,縮短了敘述者、讀者與人物的距離,便於人物抒發內心情感,也讓讀者身臨其境。

C.小說通過哈里在半昏半醒間的浮想增加了現實之外的人物的存在感,藉助意識流手法的運用在現實和死亡之間架起了橋樑。

D.小說標題有兩處象徵。“乞力馬扎羅山”象徵著主人公哈里不朽的精神追求;“雪”象徵著哈里本真的理想和靈魂的淨化。

9.請簡要分析哈里這一人物形象。(4 分)

10.小說採用虛實兩條線索行文,請分別加以簡析。(6 分)

答案:

7.D(幻想被抬上飛機,不是真實情境。)

8.A(“反襯”錯。)

9.哈里是一個與自我抗爭的悲劇式英雄。有過熱血與激情(1分);一度墮落與迷惘(1分);想要改變自己,尋求新生(1 分) ;最終得到靈魂的淨化與超越(1分)。

評分建議:共4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10.實線:主人公哈里生命終結之前的時間程序(2分),體現哈里肉體上的由生到死(1分);虛線:哈里感染壞疽後回顧自己人生經歷的意識流動(2分),體現他精神上的由死向生(1分)。

評分建議:共6分,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雪》閱讀答案10

①雪滿山野,總令我想起國畫裡的留白。王摩詰畫山而不見雲,齊白石畫蝦而不見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雲,是水。與西畫比起來,國畫手法最簡潔,而意韻最豐厚。每當雪至,五色雜陳的世界只剩下黑白兩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筆簡約的國畫,環境純粹了許多,心靈也就跟著純粹了許多。

②所以,雪來的時候,我的心中總是充盈著幾許淡淡的歡愉。倘在山中,那感覺就更好。黎明於客舍醒來,心中納罕天緣何亮得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發現大雪早已沒膝。呼嘯了一夜的北風不知何時戛然而止,空氣清爽如瓊漿,天氣溫靜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橋無一不穿上白袍,只有簷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著,黑得可愛。

③於是,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便禁不住於口中滑脫而出,那種深透的意境遂將自己渾身浸透。這時的內心純淨得就像白紙,隨時等待著思想的濃墨滴染出幽美的圖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罷老闆娘親熬的熱湯,便於窗下慵讀一卷《聊齋》,這或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行路罷。讀得倦了,便再去訪雪。周遭靜無聲息,而腳底踏出的咯吱聲,好似雪地輕柔的言語,令我感到親切和愉悅。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銀白空濛,於無色中想象有色,於無形中揣測有形,於無生命中體味凜然的生命力,任思維的'雪橇悄然划向歲月的深處,去領略世界的無涯與多姿。有人寫道:“能欣賞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種特殊的素質,那是一種頑強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種桀驁不馴的人格力量。”古人常從孤寒寂寞之中醞釀出一種生命的詩情。北宋書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無人之境為主題的畫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館的《寒江獨釣圖》前佇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隻孤影,一葉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與哀苦,相反,卻是挺拔的靈魂與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應鱗所說:“獨釣寒江雪,五字極鬧”,這個“鬧”字很刁,一下子就點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詩中昂揚的活力。所謂的枯寂,不過是一種表象。君不見恍若輕綢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動,誘人的芭蕉正在雪天裡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無聲中悠然地划行。或許,只有雪天的淒冷,方能反襯人心的溫熱;只有雪野的空曠,方能凸顯生命的充實。那片蒼茫空闊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如國畫中的留白,意味深遠。我欽佩胡應鱗,他分明是將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徹了。

⑥記憶深處的大雪無邊無際,靜好如詩。我就站立在雪地裡,默默地佇望著。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靜與溫馨,逝去的夢境再度重現,凋謝的熱情開始復甦,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來,“噝”的一聲就在我滾熱的心窩裡融化了。(選自《名家散文》,有改動)

1.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對③、④段的內容用兩個字加以概括。

①品雪——②喜雪——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看雪——⑥憶雪

2.文章第①段中作者為什麼說“與西畫比起來,國畫手法最簡潔,而意韻最豐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從修辭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這時的內心純淨得就像白紙,隨時等待著思想的濃墨滴染出幽美的圖影”一句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作者說“古人常從孤寒寂寞之中醞釀出一種生命的詩情”,請你從文外舉出一例加以印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末“我欽佩胡應麟,他分明是將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徹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③詠雪 ④踏雪

2.國畫落筆簡約,留有空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

3.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當時所見之景、所生之情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

4.示例一:文天祥在獄中吟出了寧死不屈的詩篇。示例二:司馬遷於逆境之中寫出了《史記》。

5.孤寒寂寥中有生命挺拔的靈魂與不屈的意志。

(意對即可)

《雪》閱讀答案11

陽關雪(節選) 餘秋雨

遠處已有樹影。急步趕去,樹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個坡,猛一抬頭,看見不遠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憑直覺確信,這便是陽關了。

樹愈來愈多,開始有房舍出現。這是對的,重要關隘所在,屯紮兵馬之地,不能沒有這一些。轉幾個彎,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處尋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陽關古址”四字。

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西北風浩蕩萬里,直撲而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步是站住了,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的聲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凍紅了的。呵一口熱氣到手掌,捂住雙耳用力蹦跳幾下,才定下心來睜眼。這兒的雪沒有化,當然不會化。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麼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層層疊疊,直伸天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

王維實在是溫厚到了極點。對於這麼一個陽關,他的筆底仍然不露凌厲驚駭之色,而只是纏綿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這便是唐人風範。他們多半不會灑淚悲嘆,執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這種風範,在李白、高適、岑參那裡,煥發得越加豪邁。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形體那麼健美,目光那麼平靜,神采那麼自信。在歐洲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這種恬然的自信只屬於那些真正從中世紀的夢魘中甦醒、對前路挺有把握的藝術家們。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會更沉著、更安詳。在歐洲,這些藝術家們翻天覆地地鬧騰了好一陣子,固執地要把微笑輸送進歷史的魂魄。誰都能計算,他們的事情發生在唐代之後多少年。而唐代,卻沒有把它的屬於藝術家的自信延續久遠。陽關的風雪,竟越來越悽迷。

王維詩畫皆稱一絕,萊辛等西方哲人反覆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線,在他是可以隨腳出入的`。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層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去製造一點娛樂。歷史老人凜然肅然,扭過頭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這裡,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寄託。

於是,九州的畫風隨之黯然。陽關,再也難於享用溫醇的詩句。西出陽關的文人還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謫官與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麼多嘆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極美,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可惜它們後來都成了兵士們心頭的哀音。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之中。

回去罷,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

18、結合三、四段回答:為什麼說“王維實在是溫厚到了極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從第五自然段的相關資訊概括出唐人風範的特點是什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六自然段中“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局面”“歷史老人凜然肅然,扭過頭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運用了何種藝術手法?其作用是什麼?下文中與之相照應的內容有哪些?(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對下列文章分析和鑑賞,不正確的兩項(4分)

A、文章第五自然段充分運用對比的藝術手法,把中國文化現象與西方文化現象進行全方位對比,從而突出中國文化現象自身缺乏持久魅力的特點。

B、綜觀全文,文章在對陽關的真實的描寫中融進了對歷史的評論與慨嘆,顯現了對文化現象理性的思考。

C、作者在寫作中充分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語言含蓄,耐人尋味。

D、文章由陽關的自然環境入筆,很自然聯絡到王維的詩歌,進而引出中外文化現象,文筆浪暢,從容自如。

E、“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是因為它已失去戰爭中重要的地位而被人們遺忘。

參考答案

18、陽關荒涼偏僻,環境惡劣,(2分)而王維在詩中隻字未提到,只說“無故人”,強調的是朋友情至上,(1分)因而說“王維實在是溫厚到了極點”。(1分)

19、(1)樂觀。(2)眼光放得遠。(2)告別步履放達。(3)充滿自信。

20、①採用了擬人的藝術手法形象地說明統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權,因而不可能為藝術家們提供廣闊的舞臺空間。(3分)

②與下文的“九洲畫風黯然”,“陽關再也難享用溫醇的詩句”,文人大多成了“謫官逐臣”,“陽關坍弛了”等內容相照應。(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2點或2點以上給3分)

21、(A)(E)A並非“全方位的對比”,也不是突出“中國文化現象自身缺乏持久的魅力”,而是轉入下文揭示中國文化現象被扼殺的深層原因。E並非“失去戰爭中的重要地位”而被人遺忘。

《雪》閱讀答案12

雙調·蟾宮曲·雪

薛昂夫

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

一個飲羊羔紅爐暖閣,一個凍騎驢野店溪橋,你自評跋,那個清高,那個粗豪?

1. 這首元曲主要運用了哪幾種表現手法?請結合內容分析。(5分)

2.這首元曲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闡述。(6分)

參考答案

1.主要運用了比喻、用典、反問等手法。開篇用三個妙喻領起,把漫天飛舞的大雪,比作是仙女灑下的晶瑩潔白的美玉,又似點點揚花,片片鵝毛,飄逸靈動,無限嫵媚,寫得美豔奇絕;再用“訪戴歸來”,“尋梅懶去”與雪相關的典故,讓人感動,使雪境更具魅力;以反問作結,引發讀者的思考耐人尋味。(比喻、用典、反問各1分,分析2分)

2.開篇對雪景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豔奇絕的雪景的熱愛;(2分)接著借三個典故表達作者瀟灑超脫、拔流絕俗與孤傲高潔的.情懷;(2分)最後對“清高”“粗豪”的反問間接表達了作者的清高豪邁之情。(2分)

[註釋]

①雙調?蟾宮曲雪:雙調,宮調名;蟾宮曲,曲調名,即曲牌;雪,曲題。

②瓊瑤:美玉。③點點揚花:由蘇軾《少年遊》“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側揚花。今年春盡,揚花似雪,猶不見還家。”點化而來。

④片片鵝毛:由白居易《雪晚喜李郎中見訪》:“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點化而來。

⑤訪戴歸來:用典。東晉王徽之居會稽時,雪夜泛舟剡溪訪戴逵,至其門不入而返。人問其故,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安道(戴逵字安道)耶?”

⑥尋梅懶去:用典。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曾騎驢踏雪尋梅,留下佳話。

⑦獨釣無聊:柳宗元被貶官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期間。精神抑鬱。詩人只好寄情山水,借歌詠山水景物和河上漁翁來抒發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鬱悶和苦惱。他曾寫下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表現了自己超凡脫俗,孤傲高潔的品格。

⑧羊羔:美酒名。

[賞析]

薛昂夫,又名薛超吾。回鶻(今新疆)維吾爾族人。生卒年不詳。漢姓馬,字九皋。官至三衢路達魯花赤。善篆書。王德淵為其詩集作序,稱他“詩詞新嚴飄逸,如龍駒奮迅,有‘並驅八驕一日千里’之想”。《南曲九宮正始》序稱其詩“詞句瀟灑,自命千古一人”。其散曲意境巨集闊,風格豪放。

這首《雙調?蟾宮曲雪》是一首詠雪詞,構思別緻奇特。詩人化詩用典,寫得意趣盎然。開篇用三個妙喻領起,寫得美豔奇絕。你看,那漫天飛舞的大雪,就像是仙女灑下的晶瑩潔白的美玉,又似點點揚花,片片鵝毛,飄逸靈動,無限嫵媚。而與雪相關的故事,更是讓人感動,使雪境更具魅力。想當年王徽之風雪之夜泛舟訪戴逵,至其門不入而返;詩人孟浩然騎驢踏雪尋梅,留下動人的佳話;柳宗元被貶官永州,寄情山水,雪中獨釣。這是何等的瀟灑超脫、拔流絕俗與孤傲高潔啊!他們有的飲著美酒,圍著火爐,住著暖屋,有的頂風冒雪,夜下尋梅,有的遠離塵囂,獨立江邊。你能說他們那個純潔高尚,哪個粗獷豪放?

短短一首67字的散曲,詩人竟化用前人兩首詩,用了三個典故,將雪境描繪得美豔奇絕,,將意旨表達得厚重深沉。結尾,詩人只問不答,把答案留給讀者去把玩品味,更是妙絕。全曲化詩用典,評論史實,寫景抒情,意趣盎然,很值得人品味咀嚼。

《雪》閱讀答案13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題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湖中人鳥聲俱絕( ) (2)上下一白( )

(3)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 (4)及下船( )

【小題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小題3】如何理解文末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分)

答案

【小題1】(1)消失(2)全(3)盡力(4)等到

【小題2】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小題3】舟子說作者痴,體現了俗人之見,但恰是對作者最確切的評價,引用舟子的話一是對痴字的稱賞,再則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緒。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注意一的含義,及的翻譯。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翻譯這一句時要注意 惟和粒字。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從知音的角度闡述即可。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雪》閱讀答案14

《雪》研討與練習說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一、作者對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繪,引起你怎樣的聯想?你覺得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從總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主要思想。本文的主旨比較隱晦,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對北方的雪的讚頌表現出來的。像江南的雪那種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能讓人歡喜,但更崇高的美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悲壯的戰鬥中得到昇華。

二、結合全文理解下列語句,探究括號裡的問題。

設題意圖是通過理解文中關鍵性語句,更深地品味文章的內涵。

1、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

(用“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修飾“雪花”,強調了什麼?)

“冰冷的”、“堅硬的”強調雪的不屈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讚賞的。

2、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

(“隱約的青春的訊息”和“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分別形容江南的雪的什麼特點?)

“青春”、“處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狀態,這裡是指江南的雪蘊育著生命,是與輕柔和緩的境界相聯絡的。

3、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獨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麼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在這裡它還被表現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昇華是與死亡聯絡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堅強核心的精魂。

三、課文中寫了塑雪羅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了雪地捕鳥,描寫都非常生動傳神。你在雪地裡做過什麼遊戲?試寫一段文字描述出來。沒有見過雪的同學可以寫想像作文。

《雪》閱讀答案15

①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豔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訊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面板。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 ,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 ;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②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脣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脣通紅地坐在雪地裡。

③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面板,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⑤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2分)

2.江南的雪蘊藏著生機,蘊育著生命,那麼江南的雪是否非常完美呢?(3分)

3.“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你對這句話怎樣理解?(3分)

4.朔方的.雪有什麼特點?(2分)

5.魯迅從來寫文章都惜墨如金,而這篇散文詩卻用較多的筆墨描寫塑雪羅漢的形象,你是怎樣理解的?(詳寫孩子們塑雪羅漢有什麼作用?)(3分)

參考答案:

1.(2分)文章細緻生動地描繪了江南的雪景與北方的雪景,在對比中表現了對江南雪的喜愛和對北方雪的讚美。

2.(3分)不是,江南的雪雖美,但經不住磨鍊,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不能持久,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語句:晴天又來消融……而嘴上的胭脂也裉盡了。)

3.(3分)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由眼前的雪景“彷彿看到”了另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更加突出了江南雪的滋潤美豔、充滿生機的特點。

4.(2分)永遠如粉,如沙,決不粘連

5.(3分)雪羅漢是江南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記憶,是美的象徵。但是它卻很快消融,讓作者感到江南雪的美好是值得留戀的。這樣的描寫還自然引出對下文對朔方的雪的壯美的描述和歌頌。

《雪》閱讀答案16

湖心亭看雪原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橈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閱讀題目:

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選自《_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_。

2、作者說“獨往湖心亭看雪”,結合整篇文章,一個“獨”字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文章寫雪景的語句有哪些?採用什麼表現手法?

4、結尾用舟子的話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湖心亭看雪閱讀答案:

1、以上是《湖心亭看雪》全文,選自《 陶庵夢憶 》,作者是明末清初的 張岱。

2、表現了作者一開始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突出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3、霧凇(sōng)沆碭(hàng dàng)⑹,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

4、作者喜愛這山水美景,有遇到知音的喜悅和自己的高雅情趣。

痴的含義:他痴迷於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痴迷於世俗之外的高壓情致;同時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悅,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緒。

《雪》閱讀答案17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 ,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題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 強人所難

B.湖中人鳥聲俱絕 // 絕巘多生怪柏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是金陵人 //是非曲直

【小題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

【小題3】本文作者的“痴”表現他在“ , ”的情況下,在“ ”時分,劃一條小船,“ ”去看雪。(用原文句子或詞語回答)(4分)

【小題4】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遊西湖的時間及環境,為下文寫西湖雪景做鋪墊。

B.本文是一篇遊記,敘事是行文線索,“到亭上”“ 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遊蹤。

C.“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與《江雪》一詩“獨釣寒江雪”中的“獨”字表達的情懷是一致的。

D.作者通過追憶一次在西湖誠舟看雪的經歷,表現了深摯的隱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念和感傷的情懷。

參考答案

【小題1】A.

【小題2】湖上冰花一片瀰漫,天和雲和山和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小題3】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更定 獨往湖心亭(每句1分)

【小題4】C

《雪》閱讀答案18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的題。

水龍吟.雪

楊無咎

小軒瀟灑清宵午,風正緊、門深閉。藜床危坐,竹窗頻聽,春蟲撲紙。燈燼垂紅,篆煙消碧,衣輕如水。料飛花未止,堆簷已滿,時摧折、琅尾。

骨冷魂清無寐。這身在、廣寒宮裡。暗懷千古,渾疑一夜,冰生腸胃。歲事崢嶸,故園睽阻,歸期猶未。向寒鄉、不念豐年,只憶青天萬里。

【注】①琅尾:竹梢,古稱竹為琅。②睽阻:阻隔。

8.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詞的上片描寫的是午夜時分風緊雪大的景象,突出天氣的寒冷。

B.詞作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從視覺、聽覺等角度描繪了一幅雪夜寒鄉圖。

C.“春蟲撲紙”用誇張的`手法寫出了雪下得大、下得密的景象。

D.風雪之中,詞人看到了大雪堆滿屋簷、壓斷竹梢的景象。

E.本詞的上片重在寫景,下片重在抒情,由景入情,即景抒情。

9.如何理解“向寒鄉、不念豐年,只憶青天萬里”?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答案:

8.CD

9.①這兩句寫出了在天寒地凍的異鄉,詞人沒有因漫天大雪想到豐收的年成,而是盼望著晴空萬里。②對晴空萬里的盼望,表現了詞人客居他鄉的孤單冷寂以及對早日歸家的渴望。③現實的天嚴寒天氣與詞人盼望的晴空萬里形成鮮明對比,更襯托出現實中詞人內心的悽苦。

《雪》閱讀答案19

《南方雪北方雪》文/秦一鳴 原文閱讀

印象中,南方的冬日並不時常下雪,即便下雪也多為“雨夾雪”。這樣的雪不僅下得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而且通常不易堆積,落到臉上,僅一絲涼意,小心用手掌心接住,頃刻間便又化作水了,再看那所謂“積雪”,早已成了一地泥濘。

偶爾,南方也會下一場真正的大雪。此時,最開心的莫過於孩子了。倘若清晨,窗外突現一片“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的白茫茫景象,立刻會引來一片歡騰。於是,無論上學還是放學,雪便成了孩子們當日所有活動的主題,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只要願意就可在雪地裡任意翻滾、盡情嬉戲玩耍。此時此刻,男孩的狂喜和女孩的尖叫已替代了一切。

南方的雪是極富情調的。那雪總是下得柔柔的,飄飄的,靜靜的,用“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來比喻真是再恰當不過了。此外,“輕素剪雲端”說的是南方的雪,“江南雪裡花如玉”說的也是南方的雪。

如果說,南方的雪下得纏綿,下得憂鬱,下得含蓄,下得孤獨,下得意味深長;那麼,北方的雪則下得寬博渾厚,下得氣衝霄漢,下得蒼蒼茫茫,下得波瀾壯闊……

一直嚮往北方的雪,嚮往那童話般的銀色世界。幾年前,我居然有機會到冰城哈爾濱,真正領略了一番“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之雪。

記得初次踏上北國這片嚴寒土地,即被眼前壯闊雄奇、玉砌銀妝的景象所震驚。那簡直就是冰的天地,雪的世界!

據說,每到冬季來臨,北方那白白的、厚厚的、柔柔的初雪,便會不容分說地把所有一切裹得嚴嚴實實的。這時,整個天地就融為一色了,房屋是白的,街道是白的,樹木是白的,城市是白的,田野是白的,連路上行人的.衣帽也被風雪染成了白的,真可謂“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這樣的情景是要一直延續到來年開春的。

與南方的雪常常和雨相伴不同,北方的雪是與冰連結在一起的,即剛開始時是雪,時間長了雪又結成了冰,以後冰上又鋪滿了雪,如此往復。於是雪中有冰,冰中有雪,冰雪交融。魯迅把“朔方的雪”描繪成“如粉、如沙、決不粘連”看來還是十分妥帖的。也許是這緣由,在北方玩雪,又要比南方多出了許多花樣,除了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外,還可以滑雪、坐雪橇、滑輪胎、溜冰等等。

無論南方雪,北方雪,雪終究是雪,潔白,柔軟,輕盈,冰涼……

(選自20xx年第8期《散文百家》)

《南方雪北方雪》閱讀習題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南方雪和北方雪各自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分析文章第一段中加粗詞語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描述南方雪和北方雪時,多處引用了寫雪的古詩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結尾一句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到了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完全文,你覺得作者喜歡南方的雪,還是北方的雪?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雪北方雪》閱讀答案

1.南方的雪:纏綿,憂鬱,含蓄,孤獨,意味深長;北方的雪:寬博渾厚,氣衝霄漢,蒼蒼茫茫,波瀾壯闊。(意思對即可)

2.這兩個詞語將南方的雪擬人化,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南方的雪易化、柔弱的特點。

3.這些古詩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雪的特點,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學氣息,使文章更加優美,更具詩意。

4.內容上:進一步表現了作者對雪的喜愛之情;結構上:總結全文。

5.作者更喜歡北方的雪,因為作者生在南方,對北方的雪充滿了嚮往之情,另外,在北方玩雪會更盡興。(意思對即可)

《雪》閱讀答案20

【甲】晚出尋人不遇

[唐代]白居易

籃輿①不乘乘晚涼,相尋不遇亦無妨。

輕衣穩馬槐陰下,自要閒行一兩坊。

【乙】漁家傲訪華雪嚴不遇

[元]許有壬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風細波紋皺。何處攜琴何處酒。惆悵久。亂鴉啼斷煙中柳。

茅屋蕭蕭連甕牖。半簷寒旭閒清晝。歸路梅花香滿袖。詩未就。青山笑我雲回首。

【註釋】①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14.甲詩和乙詞的作者都尋人不遇,但心境各不相同,請結合內容分析。(4分)

答案

(四)古詩詞閱讀(4分)

14.甲詩從“無妨”“輕衣穩馬”“閒行”等詞可以讀出作者晚出乘涼尋友不遇時,依然悠閒自得的`心境;乙詞從“寒林”“山骨瘦”“亂鴉”等詞可以讀出作者訪友不遇,飲酒彈琴賦詩的願望落空時惆悵失落的心境。

評分標準:共4分。每首2分,結合內容1分,心境1分。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