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

語文9.37K

在各領域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那麼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愚公移山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

閱讀《愚公移山》,完成問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將近)

B.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懲:苦於)

C.冀之南、漢之陰(陰:〈漢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

 2.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遊記》)

D.以殘年餘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讚揚了以愚公為代表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巨集偉抱負,批判了智叟那種不求進取,知難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極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這個人物與愚公進行對比外,還用遺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動等情節來襯托愚公,從而使愚公形象更加豐滿、高大。

C.智叟從靜止的觀點出發,認為人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反對移山;而愚公從發展的觀點出發,認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堅持移山。

D.文章結尾藉助神的力量來實現愚公的巨集偉抱負,雖然增強了藝術效果,但也宣傳了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等封建迷信思想,這是應該批判的。

 5.閱讀下面的小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這首詩和《愚公移山》都以山為喻,蘊含了對困難的認識和態度。試結合詩、文寓意,說說應該怎樣認識和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B

3.(1)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將土石)運到渤海邊上。

(2)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還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把泥土石塊放到哪裡去呢?

4.A

5.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困難,我們要做好面對和克服各種困難的思想準備,並堅信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2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遷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於又生孫,孫又生子;於又有子,子又有孫;子於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應。

(1)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雜然相 許:贊同

B、子孫擔者三夫 荷:肩負、扛

C、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箕畚:竹篾柳條等編織的器具

D、寒暑易節,始一焉 反:同“返”,往返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D)

A、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靜以修身,儉養德(《誡子書》)

B、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外戶不閉(《禮記》二則)

C、甚矣,汝不惠 小大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D、我之死,有子存焉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3)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荷擔者三夫”“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從人力之少、運輸工具簡陋等方面表現了移山的艱難襯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決心。

B、鄰人京城氏的男孩儘管才七八歲,卻能熱情地幫助移山,寫出了愚公移山這一行動得到人們的認可與支援。

C、愚公之妻質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儘管他們說話的語氣不同,但都對愚公移山持否定態度。

D、愚公不畏艱難、子孫相繼挖山不止的'故事,體現了中華民族知難而進艱苦奮鬥的偉大精神。

【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並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ABD、正確;

C、有誤,句意: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箕畚,名詞活用作動詞,用箕畚裝石土。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做好積累,聯絡詞意和例句進行歸納整理。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後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後結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

A、以:憑藉;/以:來;

B、而:表修飾/而:錶轉折;

C、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意義/之:結構助詞,的;

D、雖:即使/雖:即使。

故選:D。

(3)本題林沖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問題,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

ABD、正確;

C、有誤,愚公之妻對移山持的是肯定態度。

故選:C。

答案:

(1)C。

(2)D。

(3)C。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3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1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2分)

① 年且九十( ) ② 寒暑易節( )

③ 雜然相許( ) ④ 甚矣,汝之不惠( )

15.從文段中另找出與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

①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

② 面山而居 。

16.將畫線句子譯為現代漢語。(3分)

譯文:

17.作者在敘述愚公移山的過程中,寫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寫愚公與智叟辯論的作用是 。(2分)

18.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為?(3分)

【答案】

14.① 將要 ② 改變、變換 ③ 答應 、贊同 ④ 聰明

15.① 山之一毛(“之”作助詞的句子)(1分) ② 聚室而謀(或:笑而止之)(1分)

16.憑著(你)老邁的年紀和殘餘的力氣,連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這些土石怎樣呢?(“以、曾、毛、如……何”翻譯正確得2分,整體表達流暢1分)

1 7.說明愚公移山的.行為得人心(1分)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堅(1分)。

18.愚公移山體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1分),這種精神可以鼓勵人們戰勝工作中的困難(1分)。因此,愚公精神永遠有價值,有意義(1分)。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4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10分)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選自《曹劌論戰》)

[乙]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選自《愚公移山》)

小題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線的詞(3分)

①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甚矣,汝之不惠

小題2:翻譯(4分):

①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小題3:[甲]段曹劌認為魯國“可以一戰”的條件是什麼? (1分)

小題4:[乙]段是《愚公移山》中最負盛名的一段話,彰顯的是“愚公精神”,請談談你對愚公精神實質的個人理解。(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3分)信:信用 福:賜福,保佑 惠:通“慧”,聰明

小題2:(4分)①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以實情相報(“犧牲、加、以、信”等詞屬於給分點)②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寡婦孤兒都不比不上。(“固、徹、孀妻、若子”等詞屬於給分點)

小題3:(1分)取信於民。或:魯莊公能做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小題4:(2分)愚公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種不怕困難下定決心,堅持奮鬥,不屈不撓的精神

小題1:

試題分析:注意本題的詞義的活用,“福”是名詞動用,意為“賜福、保佑”,“惠”通“慧”,意為“聰明”。

小題2:

試題分析:“犧牲”指牛羊類祭品,“玉帛”指玉器和絲綢之類的祭品。“加”:虛報。“以”:憑;“信”:信用。“固”:頑固;“徹”:改變;“曾”:連;“若”:比;“孀妻”:寡婦;“弱子”:孤兒。

小題3:

試題分析:抓住曹劌說“可以一戰”前面魯莊公所說的話“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來理解作戰的重要條件是“取信於民”。

小題4:

試題分析:抓住文中情節“愚公發動全家人挖山不止”和愚公所說的話“子子孫孫無窮匱”來理解“團結一心,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愚公精神。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5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節選自課文《愚公移山》)

7.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懲山北之塞( ) (2)雜然相許( )

(3)投諸渤海之尾( ) (4)始一反焉( )

8.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翻譯:

9. 畫波浪線的兩句話表面相似,實際不同。請簡析他們的區別。(4分)

答案:

7.(1)苦於 (2)贊同 (3)之於 (4)通“返”,返回

8. 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說明: 鑿石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

9. 愚公之妻的話在於表示疑慮和擔心(擔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話顯然是鄙視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連山上的草都動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麼樣呢?)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6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來源:]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問題: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雖我之死 ▲ ②一厝朔東 ▲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 (2分)

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以應 B.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C.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何以戰?

3.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有人說,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對於這一點,你是怎麼理解的?請簡要談談你的觀點及理由。(2分)

參考答案:

1. (2分)①即使 ②通“措”,放置。

2. (2分) D

3. (2分)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愁什麼挖不平呢?

4. (2分)能結合原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7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鐵杵 ( )

(3)始一反焉( ) (4)媼自言姓武 ( )

2.【甲】文中下列幾組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無隴斷焉

B. 懼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應

D.操蛇之神聞之 告之於帝

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譯文】

(2)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譯文】

4.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1分)

答:

5.這兩個故事,給你怎樣相同的啟示?(2分)

答:

6.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兩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2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8.【甲】文寫山的高峻、遺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對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麼作用?(2分)

答:

答案:

1.(2分)(1)將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說 (各0.5分)

2.(2分)D

3.(2分)(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1分)

(2)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動,回去後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學業。(1分)

(注意譯準“固” “徹” “感” “卒”,其餘譯對大意即可給分)

4.(1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5.(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恆心、有毅力,這樣才能成功。(符合題意,語言簡明通順,言之成理,即可視情況給分)

6.(2分)【示例】匡衡 鑿壁偷光 / 孫康 映 雪照讀 / 車胤 囊螢讀書等。 (要求寫出真實姓名,事例言簡意賅。各1分)

7.(2分)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各1分)

8.(2分)從側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難的決心、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孫的巨集願。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8

【甲】愚公移山(節選)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乙】賣蒜叟

[清]袁枚

南陽楊二相公精於拳術,每至演武場傳授槍棒,觀者如堵。一日,有賣蒜叟,咳嗽不絕聲,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楊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磚牆,陷入尺許,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牆,不能打人。”楊罵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縛於樹,解衣露腹。楊故取勢於十步外,奮拳擊之。老人寂然無聲,但見楊雙膝跪地,叩頭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夾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縱之,已跌出一石橋外矣。老人徐徐負蒜而歸,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①睨:眼睛斜著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諷刺。

15、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叩石墾壤 叩頭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

D、雜然相許陷入尺許

1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用箕畚裝土石) B、始一反焉(開始)

C、觀者如堵(牆)D、老人鼓腹縱之(放開)

17、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甲文中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的遙遠,說明了移山工程的艱鉅,顯示了愚公的氣魄。

B、乙文中畫線句應這樣劃分節奏:“拔其拳/已夾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

C、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對比手法。甲文中將妻子和愚公進行對比,乙文中將賣蒜老叟與楊二進行對比。

D、乙文給我們的啟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時候都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閱讀答案:

15、C 解析 A項,敲、打/磕。B項,將近/況且。C項,代詞,他。D項,贊同/上下。

16、B 解析 B項,始:才。

17、C 解析 甲文沒有運用對比手法。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9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1)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2)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3)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2.下列兔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雜然相許 吳廣以為然 D. 以君之力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3.用現代漢語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4.實現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3分)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0

【甲】愚公移山(節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懲山北之塞( ) (2)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

(3)方磨鐵杵( ) (4)媼自言姓武(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雜然相許 吳廣以為然 D. 以君之力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3.用現代漢語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4. 【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 ”(用原文回答)(2分)

5.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______________。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一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2分)

【人物】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

6.實現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2分)

參考答案:

1.(1)苦於(2)通“返”,往返(3)正在(4)說

2.D

3.(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動,回去後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4.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5.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匡衡 鑿壁偷光 / 孫康 映雪照讀 / 車胤 囊螢讀書 孔子/韋編三絕等。 (要求寫出真實姓名,事例言簡意賅。各0.5分)

6、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1

會考真題演練《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愚公認為兩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錯誤的一項是( )

A.有不可動搖的決心。 B.有無窮無盡的子孫。

C.這兩座山不會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幫助。

2.用科學的眼光看,愚公移走兩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結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兩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這樣寫,其目的是:( )

A.宣揚封建迷信思想,誇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C.宣傳人定勝天,不必用科學,只須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進取、知難而退、不識時務的消極思想。

3.對下面句子理解錯誤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B.雖我之死:雖然我死了。

C.無隴斷焉:沒有山岡高地阻隔了。D.懼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幹下去。

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填寫。)

5.說明愚公駁倒智叟的一句是:

6.結尾說上帝被愚公的“誠”感動了,這個“誠”指的是什麼

【會考真題演練】參考答案1.D 2.B 3.B 4.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河曲智叟亡以應。 6.指愚公移山的決心和實際行動。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2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其如土石何( ) (2)固不可徹()

(2)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 (4)河曲智叟亡以應(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甚矣,汝之不惠!

翻譯:

3.與以殘年餘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

B.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公輸》)

D.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從文中畫線句子看,你認為愚公愚嗎?為什麼?(3分)

答:

參考答案;

1.(4分)(1)加強反問語氣。(2)通,變通(3)窮盡(4)通無

2.(3分)你太不聰明瞭!

3.(3分)D

4.(3分)不愚。因為從這個句子裡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長遠、發展的目光,儘管憑他個人能力不能實現目標,但他堅信只要後代子孫堅持奮鬥,總有一天會移掉大山!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3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於愚公移山,人們的`態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眾,其家人“______”,其妻“______”,甚至鄰人之遺男也“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對者,智叟就“______”。(用原文填空)

3.根據你對本文的理解,說說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靠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

2.雜然相許獻疑跳往助之笑而止之

3.不畏艱難,堅持不懈。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4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①固不可徹_______________

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_______________

③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___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_______________

2.翻譯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以殘年餘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B.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C.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D.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從文中畫線句子看,你認為愚公“愚”嗎?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通,變通;②窮盡;③愁;④通“無”,沒有。

2.你太不聰明瞭!

3.D

4.不愚。因為從這個句子裡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長遠、發展的目光,儘管憑他個人能力不能實現目標,但他堅信只要後代子孫堅持奮鬥,總有一天會移掉大山!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

閱讀《愚公移山》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10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6.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A

畢力平險

錄畢,走送之(《送東陽馬生序》)

B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爭高直指《與朱元思書》)

C

雜然相許

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D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生於忱患,死於安樂》)

7.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項?(2分)

A.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B.將軍身被堅執銳(《陳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說》)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9.本文語言簡潔,但又不失生動,請以“始齔,跳往助之”為例作簡要分析。(2分)

10.文中畫線的句子是愚公之妻與智叟對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請加以比較,說說有什麼不同之處。(3分)

參考答案:

6.C

7.D

8.譯文:於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用箕畚運到渤海的邊上。

9.寥寥六字,把一個鄰家小孩積極參與挖山的動作、神情寫活了。作者不直接寫孩子小,

而是用“始齔”這一典型特徵來表現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愛的樣子躍然紙上。“跳

往助之”中只一個“跳”字,就把孩子興奮得跳來跳去的那種稚氣生動地描摹了出來。

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

10.不同一:出發點不同。其妻是在“雜然相許”的`前提下“獻疑”,一個“獻”字表明她對愚公的關心;智叟不是提出疑問,“笑而止之”是對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強了否定的意思。不同二:語氣不同。兩人雖然都用了反問的句式,但其妻的語氣是委婉的,智叟的語氣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與“以殘年餘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後者則帶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損魁父之丘”與“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種擔心,後者則是一種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