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篇

語文5.11K

在各領域中,我們寫閱讀題就會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於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範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愚公移山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篇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

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⑴懲( )山北之塞

⑵甚矣,汝之不惠( )

2.請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下面這一勞動場面描繪出來。

(愚公)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可分為三層,請用文中語句寫出二、三層大意。

第一層:面山而居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層: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寓意是什麼?你是否贊同愚公的做法?為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⑴苦於;⑵同“慧”,聰明。

2.參考: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稍長的三人挑著擔,拿著鎬上了山,鑿巖石,挖泥土,揮汗如雨,號聲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跡成了山脊裡最美的一道風景線。

3.聚室而謀;叩石墾壤。

4.參考:寓意: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鬥的道理。贊成:因為遇到困難一味退縮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堅持奮鬥才能成功。不贊成:因為當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決的困難時,學會放棄,另找其它的辦法,就不會鑽死衚衕,陷入困境。(意對即可)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2

【甲】愚公移山(節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懲山北之塞( ) (2)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

(3)方磨鐵杵( ) (4)媼自言姓武(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雜然相許 吳廣以為然 D. 以君之力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3.用現代漢語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2)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4. 【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 ”(用原文回答)(2分)

5.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______________。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一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2分)

【人物】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

6.實現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和李白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2分)

參考答案:

1.(1)苦於(2)通“返”,往返(3)正在(4)說

2.D

3.(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動,回去後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4.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5.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匡衡 鑿壁偷光 / 孫康 映雪照讀 / 車胤 囊螢讀書 孔子/韋編三絕等。 (要求寫出真實姓名,事例言簡意賅。各0.5分)

6、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3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來源:]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來源:學+科+網]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7.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雖我之死 ▲ ②一厝朔東 ▲

18.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 (2分)

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以應 B.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C.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何以戰?

19.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人說,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對於這一點,你是怎麼理解的?請簡要談談你的觀點及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7. (2分)①即使 ②通“措”,放置。 18. (2分) D 19. (2分)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愁什麼挖不平呢? 20. (2分)能結合原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4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聚室而謀曰(謀劃,商量) 雜然相許(紛紛)

B.懲山北之塞(懲罰) 出入之迂(曲折,繞遠)

C.畢力平險(險峻) 且焉置土石(哪裡)

D.山之一毛(毛髮) 何苦而不平(愁,擔心)

2.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於:運於渤海之尾 告之於帝

C.焉:且焉置土石 有子存焉

D.其:其如土石何 懼其不已也

3.下列關於本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愚公是以發展的眼光問題,他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有堅持不懈的毅力,所以對移山充滿信心。

B.本文運用了對比的寫法,愚公和智叟對比是主要的對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同時,運用二人姓名加重對比色彩,而且具有諷刺效果。

C.“其妻”與智叟都對愚公移山提出了疑問,其態度是一樣的。

D.本故事以神話結束全文,更加突出愚公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

4.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答案:

1.A

2.B

3.C

4.⑴用箕畚搬運到渤海的邊上。

⑵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不如。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5

愚公移山(節選)(10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1)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2)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3)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16.下列兔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雜然相許 吳廣以為然 D. 以君之力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17.用現代漢語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18.實現中國夢,任重而道遠。從選文中愚公的身上,我們可以汲取哪些精神營養?(3分)

參考答案

15.(3分)(1)水的南岸 (2)削減 (3)交換

16.(2分)D

17.(2分)(他們)鑿石頭,挖土,用箕畚(裝土石)運到渤海邊上。

18.(3分)敢想敢幹(不安於現狀);團結合作(廣泛依靠群眾);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做事不畏艱險。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6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2.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友人慚,下車引之

B.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皆以美於徐公

C.河曲智叟亡以應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

D.懼其不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⑵指通豫南,達於漢陰漢陰:

⑶雜然相許許:

⑷操蛇之神聞之操:

1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15.對於愚公移山歷來譭譽不一,你認為愚公該移山還是搬家?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

20xx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會考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12.D

13.且:將要,快要或將近(2)漢陰:漢水的南岸(3)許:贊同(4)操:持,拿

14.(1)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難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2)冬夏季節變化,才能往返一次。

15.觀點一:愚公應該移山。

(1)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山可移。“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只要持之以恆,山終有被挖平的一天。

(2)移山有利,愚公一家深受阻塞之苦,搬掉兩座山可“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給子孫後代帶來莫大好處,這是深謀遠慮之舉。

觀點二:愚公應該搬家。

(1)搬家比移山容易得多,當時生產力極其低下,工具簡陋,勞動強度巨大,移山困難重重。

(2)搬家比移山更明智。做事要會變通,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山外更開闊,更方便,更適宜居家生活。(大意即可)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7

文言文閱讀。

【甲】《愚公移山》(節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乙】精衛填海

發鳩之山,其上多柘①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③於東海。

【註釋】①枯(zhè)木:枯樹,桑樹一類。②其鳴自詨(xiào):它的鳴聲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詨,呼叫。③堙(yīn):填。

1.解釋劃線詞語的含義。

年且九十__________ 是炎帝之少女__________

2.用“/”劃分下面句子的節奏。(只畫一處)

常 銜 西 山 之 木 石

3.下面劃線詞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汝心之固/常銜西山之木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面山而居

C.其上多柘木/其如土石何?

D.雜然相許/高可二黍許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文都表現了什麼的精神?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種精神,說說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且:將近 是:這

2.常銜/西山之木石

3.B

4.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

5.歌頌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矢志不渝堅忍不拔的精神。今天我們仍然需要這種精神,人生有時會面對如大山般的艱難險阻甚至或是突如其來的災難,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鎮定自若,勇敢無畏,就能克服困難,戰勝災難。(意對即可)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8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予,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1.文中寫“其妻獻疑”,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的話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聰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難有幾個方面?文中哪句話從側面寫出移山的艱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寫“其妻獻疑”,用意有二:

(1)突出愚公具有巨集大的心願、堅強的意志。其妻認為開山平險一事太難,不僅挖掉這兩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處也是一大難題。其妻的這些順慮,愚公當然是考慮了的。但是,愚公為了子孫後代出入不受阻礙,他以巨集大的心願、堅強的意志下決心要開山平險。

(2)突出愚公對人和自然的關係問題有正確的認識。他知道僅憑自己“曾小能損魁父之丘”的這點力量是完成不'了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孫孫“無窮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有徵服自然的信念。(意對即可)

2.表面看起來,智叟好像足聰明。因為愚公畢竟“年且九十”了,兩座山又這樣大,很難移走。但是,他卻沒有看到慰公一家子子孫孫不斷挖下去,“山不加增”,終究會成功的哲理。他譏諷、阻攔愚公移山,更說明他不足“智”,而是真正的“愚”。(意對即可)

3.愚公移山困難有:(1)山高而且大;(2)運土石的工具很小;(3)運土石的距離遠、時問長。這可以從“寒暑易節,始一反焉”這句話中得知,也從側面寫出了移山的艱難。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9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6-8題。

[甲]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賓春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這男,始說,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支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急!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患、公長,皁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力口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支亡以應。

(愚公移山)

[乙]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夸父逐日)

6.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固不可徹 徹: ②寒暑易節 易:

7.翻譯下列句子: (4分)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夸父與日逐走。

8.夸父和愚公都是我國神話寓言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請說說他們感人的精神品質。(3分)

參考答案:

6.(1)徹:通、達( 1分) (2)易:交換、改變( 1分〉

7.(1)你真是太不聰明瞭! (2分) (2)夸父和(跟)太陽競胞。(2分)

8.(1)他們具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慾望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畏艱

險,堅持不懈的堅強意志和毅力。(2分〉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0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

A、面山而居笑而止之B、汝心之固春冬之時

C、達於漢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D、以殘年餘力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12、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子孫荷擔者三夫”屬於定語後置。

B、“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句中“箕畚”屬於名詞作狀語。

C、“甚矣,汝之不惠”和“賢哉,回也”句式相同。

D、“出入之迂也”和“苦其心志”兩句中,“迂”和“苦”都是使動用法。

13、翻譯下面句子。(2分)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何苦而不平?

14、作者在敘述愚公移山的過程中,寫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寫愚公與智叟辯論的作用是。(4分)

答案:

11、A(2分)

12.D(2分)

13、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何愁產不平大山?(2分)

14、說明愚公移山的行為得人心(2分)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堅(2分)。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1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於愚公移山,人們的態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眾,其家人______,其妻______,甚至鄰人之遺男也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對者,智叟就______。(用原文填空)

3.根據你對本文的理解,說說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靠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

2.雜然相許 獻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

3.不畏艱難,堅持不懈。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2

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甲】愚公移山(節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扣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乙】小兒不畏虎

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①於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牴觸,庶幾②其一懼;而兒痴,竟不知。虎亦尋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

【注】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幾:在這裡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計。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的含義。

(1)懲山北之塞 懲:_________________

(2)固不可徹 徹:__________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 惠:_________________

(4)虎亦尋卒去 尋: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熟視久之,至以首牴觸,庶幾其一懼。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後面括號內分別打“√”或“×”。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說的話角度不同,但都對移山持否定態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面對凶猛的老虎,婦人急中生智,跳到水裡躲起來,其反應之敏捷,動作之迅速令人稱讚。( )

C.甲乙兩文均運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

D.甲文中的“遺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兒”均閱世不多,天真可愛。( )

4.甲文愚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兒“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此你有何感想?請簡要談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苦於。(2)通。(3)通“慧”,聰明(4)不久

2.(1)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暱?(2)老虎看了孩子很久,甚至用腦袋去碰他們,希望期中有一個害怕。

3.A.×B.×C.√D.√

4.示例:人生有時會而對如大山般的艱難險阻甚至是突如其來的災難,但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鎮定自若,勇敢無畏,就能克服困難,戰勝災難。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3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6.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 方七百里 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

B. 年且九十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C. 雜然相許 高可二黍許

D.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 以君之力 扶蘇以數諫故

B. 甚矣,汝之不惠 雖我之死

C. 欲窮其林 安陵君其許寡人

D.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山不加增

8.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 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從中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

B. 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運用側面描寫,表現了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擁護。

C. 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用智叟來突出愚公的形象。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局,包含了對愚公改造自然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的頌揚。

答案:

6.D 7.B 8.A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4

閱讀《愚公移山》,完成問題。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將近)

B.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懲:苦於)

C.冀之南、漢之陰(陰:〈漢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

 2.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

B.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

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遊記》)

D.以殘年餘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讚揚了以愚公為代表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巨集偉抱負,批判了智叟那種不求進取,知難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極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這個人物與愚公進行對比外,還用遺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動等情節來襯托愚公,從而使愚公形象更加豐滿、高大。

C.智叟從靜止的觀點出發,認為人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反對移山;而愚公從發展的觀點出發,認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堅持移山。

D.文章結尾藉助神的力量來實現愚公的巨集偉抱負,雖然增強了藝術效果,但也宣傳了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等封建迷信思想,這是應該批判的。

 5.閱讀下面的小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這首詩和《愚公移山》都以山為喻,蘊含了對困難的認識和態度。試結合詩、文寓意,說說應該怎樣認識和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B

3.(1)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將土石)運到渤海邊上。

(2)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還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把泥土石塊放到哪裡去呢?

4.A

5.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困難,我們要做好面對和克服各種困難的思想準備,並堅信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

愚公移山閱讀答案15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鄉,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遊冀﹑雍③,但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餘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無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註釋】①第:房屋、宅子、家。②曩:以往、過去。

9、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

(1)懲山北之塞;(2)雜然相許;

(3)是山餘亦未登;(4)向吾遠遊冀﹑雍。

10、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_____________

(2)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____________

12、這兩則故事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迪?(3分)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1)苦於(2)贊同(3)這(4)先前,原來。

10、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11、(1)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七八歲,剛開始換牙,蹦蹦跳跳地前往幫助他們。

(2)走過錢塘,渡過長江,走著到了泰山的北面。

12、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