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伊犁鑿井》閱讀答案

語文1.11W

在各個領域,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知識點。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範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伊犁鑿井》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伊犁鑿井》閱讀答案

《伊犁鑿井》閱讀答案1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小題。(12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於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衝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矣。 (《治水必躬親》)

【乙】伊犁城中無井,皆汲①水於河。一佐領曰:“戈壁皆積沙無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樹,苟其下無水,樹安活?”乃拔木就根下鑿井,果皆得泉,特②汲須修綆③耳。知古稱雍州④厚土水深,灼然⑤不謬。 (清。紀昀《伊犁鑿井》)

註釋:

①汲:打水。②特:只,只是。③修綆(gěng):長繩子。④雍州:古指陝西、甘肅、寧夏、青海一帶,泛指西北地區。⑤灼然:明明白白。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字詞短語。(4分)

⑴非諮詢不窮其致( ) ⑵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

⑶是以必得躬歷山川( ) ⑷苟其下無水( )

⑸灼然不謬( )

小題2:.“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中“是”指代什麼?聯絡上下文說說這句話強調了什麼。

(3分)

小題3:.將乙文中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小題4:.乙文體現出來的事理與甲文中的哪一處相照應?(用原文回答。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追究到底;曾經;因為;如果;錯。

小題1:“是”指像海瑞治水那樣既躬親又清廉。強調了治水成功的兩個前提條件。(共3分,指代1分,分析2分)

小題1:於是便把樹連根拔起,並順著根的走向向下鑿井,果然都找到了水。(3分。有兩處關鍵詞譯錯則扣1分,扣滿3分為止。關鍵詞:“乃拔木就根下鑿井,果皆得泉。”)

小題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2分)

小題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屬於識記內容。(1)追究到底(2)曾經(3)因為

(4) 如果(5) 錯

小題2:“必如是而後事可舉”這句話的意思是“必須要像這樣以後事情才能辦成功”

是:這樣。它是近指代詞,指代前邊的“像海瑞治水那樣既躬親又清廉”。強調了治水成功的兩個前提條件(躬親和廉潔)。

小題3:乃:於是。果:真的'。句子通順。(各一分)

小題4: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做事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伊犁鑿井》閱讀答案2

伊犁鑿井

紀昀

伊犁城中無井,鹹(皆)汲水於河(都是從河中汲取水)。一佐領曰:“戈壁皆積沙無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樹。苟其下無水,樹安得活?(如果它們下面沒有水,樹怎能存活)”乃拔木就(靠近)根下鑿井,果具(同“俱”,一起,都)得泉,但(只)汲水一長綆耳。知古稱雍州土厚水深,不謬(荒謬,錯誤)也。

【註釋】①伊犁:今新疆境內。②佐領:清朝官名。③綆:繩子。④謬:荒謬,錯誤。

一、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故草木不生

2、苟其下無水

3、樹安得活

4、果具得泉

5、鹹汲水於河

二、翻譯句子:

皆汲水於河,往返甚勞。

三、從“多老樹”到“可以鑿井”是怎樣的一個推理過程?用自己的話簡單的分析。

四、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一、1、故:所以

2、如果

3、怎樣

4、找到

二、人們都是到河裡去取水,來回一趟很麻煩。

三、樹木之所以能生長,就是因其地下有水。所以拔樹打井,就可打成水井。

四:一切事物都是有聯絡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因由的。要用發展的聯絡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譯文

伊犁城中沒有井,都是從河中汲取水。一位佐領說:“戈壁上都堆積黃沙沒有水,所以草和樹木不生長。現今城中多有老樹,如果它們下面沒有水,樹怎能存活?”於是拔掉樹木靠近樹根處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過汲水需要長繩罷了。知道古時稱雍州土地厚實水很深,那是明白透徹不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