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

語文2.91W

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乃至工作,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鄭人逃暑》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1

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①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②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③於身。其陰逾④去,而其身愈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註釋】①衽(rèn):臥席。②徙(xǐ):移動。③濡(rú):沾溼。④逾:(通假字,同:愈)同愈,更加。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①反席於樹下( )

②而拙於用夕矣( )

2.鄭人的“拙”具體表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語言簡潔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通“避”,躲避。②如果,假使。③優厚的'俸祿。④通“向”,原先,從前。

2.“拙”具體表現在晚上也跟著樹移動的席子。

3.①這則寓言告訴人們,情況是不斷變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不然就會碰壁,受災。②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③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2

鄭人有逃暑①於孤林之下者② ,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④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⑤。其陰逾⑥去,而其身愈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節選自《苻子》)

【註釋】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孤樹。獨立的一棵樹。③徙衽(xǐrén):移動席子。徙,遷移。衽,席子。④反:同“返”。⑤濡(rú):沾溼。⑥逾:“愈”,更加。

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徙衽以從陰( ) (2)其陰逾去.( )

(3)鄭人有逃暑於孤林之下者( ) (4)而其身逾溼( )

2、解釋下面的句子

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3、鄭人的“拙”具體表現在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4、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答案:

鄭人逃暑

(1)移動(2)離開(3)逃暑:避暑,乘涼(4)逾:同“愈”,更加。

2、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體表現在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席子。

4、要隨機應變,要順應變化,不憑經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

【閱讀說明】這則寓言告訴人們,情況是不斷變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不然就會碰壁受災。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譯文:有個鄭國人怕熱,他跑到一棵樹下去乘涼,太陽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也挪動著自己的臥席隨著樹蔭走。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挪動著臥席隨著樹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溼身子的傷害。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溼了。這個人白天乘涼的辦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樣辦法乘涼就相當笨拙了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3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於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註釋]: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獨立的一棵樹。③衽(rěn): 臥席。④濡(rú):沾溼。⑤逾:同 愈,更加。

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加粗的`詞語。

(1)徙衽以從陰 ( )

(2)其陰逾去 ( )

(3)反席於樹下( )

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鄭人的拙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移動

(2)離開

(3)通返,返回

2、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體表現在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席子。

4、要隨機應變,要順應變化,不憑經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以上主觀題意對即可)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4

鄭人逃暑①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於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註釋] 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獨立的一棵樹。③衽(rěn): 臥席。④濡:沾溼。⑤逾:同“愈”,更加。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4分)

(1)徙衽以從陰 ( )

(2)其陰逾去 ( )

【參考答案】(4分,每空2分)(1)移動 (2)離開

【考查內容】掌握150個文言實詞的含義。

【解析】常考題型,重在理解記憶。

13、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參考答案】(3分)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考查內容】能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解析】注意虛詞“於”引導的倒裝句式,和虛詞“而”引導的轉折句。

14、鄭人的'“拙”具體表現在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2分)

【參考答案】(2分)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席子

【考查內容】能理解和概括文章內容。

【解析】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概括文章內容。注意此題要求是“具體表現”,即“拙於用夕”的具體體現。

15、這則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3分)

【參考答案】(3分)要隨機應變,要順應變化,不憑經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

【考查內容】能理解和概括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

【解析】鄭人逃暑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白天晚上都是根據樹影移動席子。從這個內容入手,得出這則寓言的道理。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5

鄭人逃暑

鄭人有逃暑①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於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註釋] 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獨立的一棵樹。③衽(rěn): 臥席。④濡(rú):沾溼。⑤逾:同“愈”,更加。

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徙衽以從陰 ( ) (2)其陰逾去 ( )

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3.鄭人的“拙”具體表現在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

4.這則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

(四)鄭人逃暑 答案

1.⑴:移動 ⑵離開

2.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體表現在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席子

4.要隨機應變,要順應變化,不憑經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

《鄭人逃暑》閱讀答案6

文言文閱讀——《鄭人逃暑》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於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註釋] 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獨立的一棵樹。③衽(rèn):臥席。④濡(rú):沾溼。⑤逾:同“愈”,更加。

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徙衽以從陰 ( ) (2)其陰逾去 ( )

(3)反席於樹下( )

2.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

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鄭人的“拙”具體表現在。(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參考答案:

1.⑴:移動 ⑵:離開 ⑶:通“返”返回

2.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體表現在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席子。

4.要隨機應變,要順應變化,不憑經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