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傳承作文(通用22篇)

作文1.6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承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承作文(通用22篇)

傳承作文 篇1

在這個物流縱橫,世風日下的時代,“家風”儼然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是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它不需要列舉,更不需要背誦,但是它需要我們的傳承。

百善孝為先,我們一直在傳遞。12歲農家少年張俊,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姥姥相依為命。“姥姥,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姥姥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姥姥傷心。”這些是小張俊對姥姥的承諾,他希望姥姥快樂!在張俊的家裡,燻黑的牆上畫著一張評比表,上面寫著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姥姥幹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這個少年在用真心演繹孝的家風,孝根植我們內心,我們一直在!

勵志奮鬥,我們一直在行動!“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這是陳歐的正能量,也是我們的率真和勇氣!我們會帶著社會的歷練,奮鬥終生。不離不棄,我們一直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說謊話,不說大話,實事求是,是家裡人從小對我的教誨。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家風需要傳承。歷史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風古訓仍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員子女啃老驕奢;多少人因為不想吃虧,爭名譽地位甚至可能為爭一個公交車座位而“鬥智鬥勇”;多少人為了利益而製假售假……如果有嚴格質樸的家風,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減少一些?

如今的社會歲月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我們承載著祖先的基因,流淌著祖先的血液,享有著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們是否可以將其延續下去?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

傳承作文 篇2

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太爺爺奶奶在世時,家裡人很多、很窮。太爺爺奶奶雖然很窮,可他們收留了很多吃不上飯的窮人在家裡,大家生活在一起,很和睦很幸福。到爺爺奶奶的時候,大伯、小叔我們都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雖然過得不太富裕,可是很快樂幸福美滿。

記憶中,一到夏天,奶奶一大清早都會生火燒水,泡上柳樹條葉子的茶水,然後擺在大院子裡,供那些過往的行人喝,每次有人給奶奶錢時,奶奶總樂呵呵的說不要。大家都稱讚奶奶心善。我也不解的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我是看你太奶奶這樣做的,大家很高興,我也就做了。爺爺是鄉里的會計,每天走鄉串村的開會,經常拿出自己的錢財幫助那些可憐的孤寡老人看病。爺爺當了一輩子的會計,家裡窮的叮噹響。有一次,小叔偷了爺爺的一毛錢公款,被爺爺發現,和我大伯、父親把小叔吊起來痛打了一番,小叔以後再也不敢了。爺爺還教育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要。否則就是這樣的下場。

奶奶不幸得了食道癌。媽媽日夜守護照看。最後,攤在床上,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媽媽一把屎一把尿的照顧,從沒有一句怨言。一直到奶奶臨終。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所以,我們姐弟三個也不嫌棄爺爺奶奶髒,都會幫媽媽照顧孝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去世後,爸爸媽媽又承擔起照顧小叔一家,接濟大伯一家。還要我們都要對我的大姑好。媽媽說,我的大姑不是爺爺奶奶的親生女兒,而是我大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哥哥的孩子,當年大爺爺被抓去當壯丁就沒有回來。爺爺奶奶就把大姑當親生女兒一樣。以至於我們比親姑姑還要親。現在,我們堂兄妹十幾個關係也處得非常好,相互幫助,相互關愛。

父親母親一直都以言傳身教來影響我們,傳承祖輩的積德行善、孝順父母,關照兄弟姐妹。父親母親經常教育我們不要忘了本,不要忘了我們的祖輩,更不要忘了祖輩給我們留下來的優良傳統文化——孝、悌、仁、愛、禮、義、忠、信。父親母親現在每年都會回老家祭祀祖墳,帶上我們這些後輩兒孫,要我們懂得感恩我們的祖輩。母親經常教導我們不要忘了祖宗。我們現在有這麼賢順有德行的兒孫後代,都是祖宗積德行善種下的善的種子。感恩爺爺奶奶為我們留下了做人的典範。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勤勞節儉,樂於助人。尊敬領導師長,團結同事鄰里。

這也許就是我們家族的家風家訓吧。作為兒孫,我一定要傳承下去。以身作則,為兒子做榜樣,不辜負祖輩的期望,不要給祖輩丟臉。讓我們的兒孫都做有道德人!

傳承作文 篇3

當血液在流淌時,我們傳承的是血緣關係;當我們孜孜不倦的學習著,我們傳承的是知識;當我們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時,我們傳承的是愛心。生活需要傳承。

生活需要傳承,而傳承需要感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將自己的一大半生奉獻在講臺之上,我們在傳承之餘,也應該不忘感恩。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岑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葬禮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岑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岑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他的親人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將自己的購物證給了張夫人,還派人給她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他們一家加倍關照。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應該記得是自己的老師為他們的成長播下了最初的種子,周恩來是傳承感恩的典範。

生活需要傳承,而傳承需要理想。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生活在唐朝的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詩唸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將一杯熱騰騰的苦丁茶端到了師傅面前時,禪師終於放他下山,讓他學習,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茶文化發揚廣大。只有擁有著比現實更高的目標,才能將生活引向高處。要想射中靶,必須瞄準比靶略為高一點,因為脫弦之箭都受到地心引力影響。

生活需要傳承,傳承需要愛心。羅曼·羅蘭說: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袖手旁觀的權力。一個單身女人搬到帶著一個小女孩的寡婦旁。一天晚上停電了,女人想:她們不會窮的連蠟燭都沒有吧!還要找我借。隨即吹滅了蠟燭,然後開了門。小女孩說:阿姨,你有沒有蠟燭。女人脫口就吼:沒有!小女孩笑著拿出兩根蠟燭說:我媽媽就猜到了你沒有,讓我拿給你。在愛心中傳承,在傳承中體味溫情。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個有愛心的人,就像一盞明燈,既照亮了周圍的人,也溫暖了自己,愛心無須灌輸和強迫,只會相互感染和傳播。

傳承需要感恩,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去繼承老師站在三尺講臺上為我們講述的知識;傳承需要理想,擁有一個美好的藍圖,為著它去努力,就無法丟掉繼承的動力;傳承需要愛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對來人的愛心化為對旁人的愛心,讓愛心在傳遞。

傳承作文 篇4

巍峨峻拔的仁川山,已屹立數千年,潺潺的好溪水,已流淌於世間數萬年。仁川巍巍,溪水潺潺,賦予代代磐安兒女剛柔兼備的性格造就磐安人務實勤勞敢為人先的氣魄,仁川山的腳下一代一代的流傳著耕讀傳家艱苦創業的壯美詩篇,仁川好溪兩岸展現多少絢爛獨特的風情山水畫卷……而這恰恰孕育了神祕離奇的火上飛舞一一練火。

據《宋史》記載,北宋天聖年間,永康胡庫人胡則官至兵部侍郎,為官清廉,造福百姓。胡則死後,百姓懷其德,在方巖立廟祭祀,尊稱為“胡公大帝”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七,都要舉行隆重的煉火儀式。從此,煉火這項民間藝術從未間斷過。

在我們的家鄉磐安——煉火活動更是熱火朝天。在農曆八月十七日的晚上8點半左右煉火的先鋒號又響徹雲霄了,此時此刻,鑼鼓嗩吶驚天動地。十幾個勇士赤膊赤腳僅穿一條短褲,行走在通紅的炭火上。他們手持鋼叉,高聲呼號,勇敢奮進,煉火的場面真是驚心動魄呀。一個個烈火的勇士要提前3天吃素,沐浴更衣且夫妻不能同房。只有這樣才能衝上神祕而又離奇的煉火戰場。焰火表演有5個階段構成,分別是定方位,燒火、試火、踩火和謝火,定位必須得是平坦的泥地,而且必須足夠空曠,選定地點後,村民們就會往裡堆放各家各戶捐助的乾柴和木炭,踩火是整個表演最驚心動魄的部分。勇士們能表演出“十字插花”、“雙龍出水”等高難度的動作。表演時煉火的勇士,疾步如飛,炭火四濺,人光沖天,所以練火又稱“火舞”,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烈火勇士進火潭時,四周鑼鼓齊鳴,觀眾紛紛吶喊助威,全場陣型的氣氛非常熱烈,在練火結束後還要舉行最後的程式一一謝火,一是要感謝火給人們帶來的文明,二是要感謝那些不怕危險的勇士,因為烈火是沒有任何報酬的。只為留住故鄉民族風俗的記憶。

這就是神祕離奇的火上飛舞一一練火。在這世界文明越來越科技化的時代,鄉土的記憶越來越被人們淡忘了。我是小小接班人,我想請所有的人都去迴歸大自然,去體驗一下遠古時代的氣息。讓那濃濃的民族風情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磐安人民吧;讓磐安的煉火之精神,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吧;讓那濃濃的民族風情伴隨著時光永記在人們的心中。傳承磐安的煉火之精神,人人有責;繼承磐安堅強勇敢執著的煉火之精神,人人有責;讓磐安的山更青、水更秀、人更美,人人有責。

傳承作文 篇5

每個幸福的家庭中,都有好的家風。我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有爺爺、奶奶,有爸爸、媽媽,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與我相依相伴。

在家中,爸爸媽媽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磕磕碰碰,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打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理性的一面。特別是媽媽孝順長輩,逢弱必幫值得鏡身。爺爺奶奶常逢人就誇我家有個好兒媳。左鄰右舍也經常誇我媽媽是個能幹的人,又會幫助人。媽媽經常在家裡教導我:在家中,要孝順爺爺奶奶,照顧弟弟;在學校裡,要尊重老師,幫助同學,做一個懂事地好學生;在外面時,如果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我們要儘可能地幫助別人。

記得,有一年的暑假,一個流浪漢站在我家門前。媽媽發現了,憐惜之心由然而生,於是就盛了滿滿一碗飯,夾了一些菜送給他,還順手從茶几上拿了一個又大又甜地梨子,放到他的懷裡。此情此景,感化了我幼小的心靈,我毫不猶豫地把心愛麵包,和僅有的3.5元零花錢給了這位流浪漢。媽媽不僅沒有責備我,還表揚我做得對。流浪漢也感激我和媽媽,向我們深深鞠了一躬。原來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很高興。打那以後,我只要看到誰有困難,我就會盡自己地能力去幫助他,在學校裡幫同學講解難題,時常還會借文具用品給同學,有時候還會用自己的零花錢捐給需要幫助的素不相識地人。

獻一份愛心,出一份力,是我家地責任,也是我家的家風。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就將變成美好人間。

傳承作文 篇6

我們家有一個珍貴的傳承。那是什麼呢?別急,先讓你們來讀一讀發生在我家的故事吧!

每年暑假,奶奶和我一樣,都會在家裡休息。在暑假最炎熱的幾天裡,奶奶總會再三邀請太太來我的老家避暑。

太太來啦!每天,奶奶很早就去買菜,燒早飯,然後幫太太洗漱、耐心地為太太梳辮子,感覺就像我小時候她照顧我一樣。吃好早餐,奶奶會洗好所有的衣服並把它們晾出去。中午,奶奶為太太準備好可口的午餐,太太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然後美美地睡上一覺。傍晚,奶奶還會扶太太一起到小公園裡散散步或者陪太太看“蓮花落”。晚上睡覺前,奶奶又為太太打好空調,讓太太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安然入睡。

從我記事開始,每個暑假太太都有一半的時間在我的老家度過。

“六十六歲要吃六十六塊肉”,這是我們上虞人的習俗。我外婆六十六歲了,這可忙壞了我的“廚神”老爸。

爸爸知道外婆不喜歡吃肥肉,於是他就專挑最好吃的瘦肉——裡脊肉下手。他先用精細的刀工把肉切成六十六塊薄片,然後上漿、滑油,一番忙碌,終於,一碗又鮮又嫩的裡脊肉燒好了。外婆吃得臉上笑開了花,前幾天做客時,外婆在餐桌上還對我爸爸燒的六十六塊肉讚不絕口呢。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沒錯,我們家那珍貴的傳承就是孝。我真心希望“孝”能在我們家永遠永遠地傳承下去。

傳承作文 篇7

記得我會背的第一首詩,便是李紳寫的《憫農》,這首詩是爺爺教我的。聽爸爸說,這也是他會背的第一首詩。

我的爺爺是一位老實巴交的農民,沒什麼文化,差不多每天都要去一公里外的田地裡辛勤地勞作。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夏日炎炎,爺爺都風雨無阻,從早忙到晚。爺爺他格外珍惜糧食,爺爺對我們要求不多,但我們必須把碗裡的飯吃乾淨,不能白白浪費了糧食。

記得有一次,我盛了過多的米飯,結果吃了一半便吃不下了,於是,我將飯剩在了碗裡。爺爺看見了,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說:“你以後不要盛那麼多,現在浪費了多可惜呀,下次注意一點。”難以想象,平時不怎麼愛說話的爺爺,竟會說這麼多話,我不禁有一些後悔和害怕,那天爺爺還把我吃剩的飯他給吃完了。從此,我再也不敢以吃不下為藉口來浪費食物了。

我的爸爸也十分節約糧食,雖然平時買別的東西來大手大腳的,但對於食物卻格外珍惜。每次在媽媽燒飯的時候,都會提醒媽媽少做點,不要燒太多,夠吃了就行。

在爺爺的影響下,爸爸的帶領下,我們家的食物幾乎沒有浪費的,無論在家,還是在外就餐,都堅持“光碟”行動。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如李紳寫的,我們應該珍惜飯碗裡的食物,讓碗裡的浪費不斷減少!

傳承作文 篇8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訓,家有家風。

說起家風,打記事起我的父親就教導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友善親朋的孩子。我家的牆上掛著我媽媽親自繡的十字繡,五個大字百善孝為先。雖然我家算不上什麼書香門第,但是我的家裡卻一直傳承並保持著這樣優良的家風。

“百善孝為先”,我的爸爸媽媽不單單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我媽媽家有四姐妹,而我媽媽則排行老二。那時候,我媽媽在上國小,我姥爺姥姥開了一家雜貨鋪,靠賣點零食養家餬口。我姥姥身體不太好,經常腰椎疼痛,有時候疼得人都站不直,我媽媽看著姥姥受苦心裡面非常難受。只要放學回家,媽媽第一時間就會跑到雜貨鋪去幫忙。咦,您可能會問那我的其他幾個阿姨在哪呢?那時候我大姨在上高中,正是學業繁忙的時候。而我另外兩個小姨還在上幼兒園呢,啥也不懂。媽媽看著辛苦的姥姥姥爺,暗自做著打算,瞞著家裡人,偷偷把學給退了。直到學校老師趕來家裡詢問,姥姥姥爺才知道這件事情。後來,我只知道媽媽沒有再去上學,不太清楚之後發生了什麼。但是我能夠感覺到,媽媽為這個家是付出很多的。再後來,媽媽認識了同樣孝順的爸爸,他們共同照顧姥姥姥爺的生活起居,我們這個大家庭過的很幸福!

也許,是因為相同的“愛”,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現在我也是一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了,我會秉承著爸爸媽媽的教誨,繼續把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

傳承作文 篇9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看過了一張明信片,它是外公在紐西蘭旅遊時給媽媽郵寄回來的,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媽媽說外公每次去外地都要給她寄一張明信片,而且每一張都完好無損地被保留著。

這個事情一直留在我幼小的記憶中。我第一次給親人寄明信片是在一年級時去青島旅遊時,媽媽帶我去了一家書店。那個地方太好了,不但有好多的書,還可以郵寄明信片。從那之後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無論去哪個城市,我都會和媽媽找這樣的書店,都會去享受一段安逸的時光,郵寄一份思念。一年級我還不太會寫字,寫的歪歪扭扭,還有一大半是拼音代替的。雖然字寫的不好看,但這些字中透露著一種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與隨時隨地都會對家人的牽掛。

20xx年在我去海外旅遊的時候,我和媽媽費了好大的周折才找到一家郵局,給外公外婆和爸爸寄明信片。一支普通的筆,一張普通的紙,卻寫出了一份獨一無二的真情。這張明信片漂洋過海到親人手裡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但這種情感永遠凝結在明信片中。

外公外婆每次看到我給他們寄的明信片時都會如數家珍地給他的朋友們分享,每次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容。

現在只要我身在異地,就總會不自覺的去找可以寄明信片的地方。我想把我的牽掛和愛用一張小紙片送出去,送到遠隔千里的家人手裡。這種感覺很神奇,有點期待,還有點感動。媽媽說,這就叫一種傳承,愛的傳承。這種形式也是我們家的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我想它會一直延續下去的。

傳承作文 篇10

我家的家風只有簡簡單單一個字,那就是孝。”百善孝為先”!

爸爸、媽媽嘴上沒有說要怎樣孝順老人,卻在行動上實實在在地做到了。

有一次,天氣很冷,北風像刀子一樣嗖嗖嗖地颳著。爸爸接到奶奶的電話:“你爸又犯老毛病了”。爸爸憂心忡忡,連忙收拾東西回老家。媽媽有點為難,外頭天寒地凍,又正值深夜。但爸爸毫不在意,一心牽掛的是爺爺的身體。爸爸足足開了一個半鐘的車才到達老家,這時已是深夜一點。他一下車就像離弦的箭一般,快步跑到爺爺的房間。爸爸拍了拍六神無主的奶奶,又看了看身體虛弱的爺爺,安慰道:“別擔心,我從家裡帶來一些藥,很快會好起來的。”爸爸倒來一杯開水,拿出一包藥餵給爺爺吃。他又從浴室裡端來了一盆熱水,拿來一條毛巾,浸溼擰乾後,敷在爺爺的膝蓋上,緩解劇烈的疼痛。他讓奶奶去休息,自己照顧爺爺一直到天亮。

好家風,我傳承。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是乖乖女的我,會幫家裡做不少事情,掃地、做飯、洗衣服、帶弟弟妹妹……冬天的晚上,我經常會打水幫媽媽洗腳,因為她的腳容易生凍瘡。我打好一盆熱水,小心翼翼地端到客廳。媽媽舒服地坐在沙發上,把腳伸進洗腳盆裡。我一會兒幫她按摩,一會兒幫她揉腳,一會兒幫她捶背……媽媽笑著誇我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實比起媽媽的付出,我做得實在太少了。

願孝順之風,常駐我家,願孝順之風,吹遍千家;願孝順之風,永存中華!

傳承作文 篇11

所謂“校有校風,班有班風”。而我們有家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四個字——“尊老愛幼”。

在我們家很重視尊愛幼,我們家風的來歷還是因為我。由於在一次吃飯時,我不懂事,搶了妹妹吃的東西,還自己佔位先吃。媽媽說我不懂尊老愛幼,從此便立下了這個規矩。自此之後,在我們家裡的人,都很遵守這個規矩。就比如在一次過年裡,媽媽和爸爸都起得很早,忙得包餃子,下餃子。等餃子下完後,媽媽對我說;“把這一碗餃子,去給你的姥姥送去。”於是,我便端著餃子送到姥姥家。在晚上吃團圓飯時,媽媽總對我說要先讓爺爺姥姥坐下,等人都坐下後,在開始吃。我都勞記著媽媽的話,媽媽做好菜後,我端到桌子上,然後給姥姥爺爺讓座。所有人就為位後,要讓著弟弟妹妹,不要跟他們搶好吃的。

吃飯時,媽媽總給弟弟妹妹挾菜,而我要也學會尊老愛幼,所以我挾了幾個水餃給爺爺姥姥,姥姥和爺爺說我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大家想必也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在生活中,我們也要這樣做,有好東西,要拿出來給弟弟妹妹分享。就比如上一次,媽媽給我買了許多的玩具,我到家就藏了起來。媽媽說要給弟弟一起玩。我想到了媽媽的定的家風——尊老愛幼。於是拿出來,和弟弟一起玩得很開心。

尊老愛幼是我們家的家風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這種傳統,我們要把這種傳統傳承下去,讓它發揚光大。

傳承作文 篇12

“傳承”代表什麼?簡單的物質上的存留,我們並不稱之為傳承。它強調的是一種在人們思想精神中的傳遞和永存,通過心靈的親近、感染和接受,從而使得子孫後代在千年之後仍然能感受到先人的智慧、體會到他們的思想精神,產生對本民族的`認同和歸屬感。

傳承,要有“傳”有“承”。我們從父輩那裡學習做人的道理、瞭解民族的歷史、體味傳統美德和智慧,將責任接到自己的肩上,這是“承”;我們又以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教育我們的後輩,將種子又種在他們的心田,這是“傳”。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文化就在這一傳一承中薪火相繼,綿延千年不絕。

傳承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精神財富並沒有物質的載體,它們的載體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先哲們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感悟都流淌在我們的心中,又通過我們流向後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傳承的“水渠”,只有每個人都用心呵護這涓涓細流,不讓它灑了、漏了、流失了,我們的文化才不會斷流。

傳承文化,不一定就要去學習後繼乏人的高超的技藝、鑽研艱深的國學文獻。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歷史文化氣息就在我們生活中。主動了解、親近我們的文化,在學習、感受、實踐中體味中華文化的美並將這種體驗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就是合格的文化傳承人。

用心“承”好先人給予我們的無價之寶,並身體力行地將它“傳”下去。別讓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在我們這一代沒落,用我們的努力讓文化的火苗更加旺盛。

傳承作文 篇13

常聽人說“校有校規,家有家風”。那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家子的風氣,也就是家規,幫我們把那些不正確的習慣改掉,形成良好的習慣。

自從我懂事起,媽媽就一直教導我要“勤儉節約”,讓我要養成節儉的好習慣。可我卻一直沒有把它當回事,直到這件事情發生,才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節儉的重要。那天,媽媽叫我到超市買一包鹽。到了超市,我把錢遞給了售貨員阿姨,阿姨把鹽和找回的一角錢遞給我。回到家,我把鹽遞給媽媽,順手便把那找回來的一角錢扔進了垃圾桶。媽媽看見了,說:“你為什麼把錢給扔了?”我說:“現在的一角錢留著有什麼用,什麼都買不了,扔掉算了。”媽媽說:“那可不行,一角錢雖少,可也是錢,只要積少成多,就會是一大筆錢。”我嘴上答應,可心裡還是在想:等一角錢攢到大錢,那要等到猴年馬月呢?

過了幾天,家裡要交電費,媽媽帶著我拿了兩百元錢去銀行交電費。我問櫃檯阿姨我家電費多少,阿姨用卡一刷說:“兩百元零一角。”我就把兩百元遞給她。阿姨說不夠,我便理直氣壯地說:“不就少一角嘛!算了!”阿姨和我說:“不要小看一角錢,要是一人少一角,一天有那麼多人,那一年下來要少多少錢?”我摸摸腦袋,想想也對啊。回到家,我便把那一角錢撿起來,放進了一個小抽屜裡。從此,我便把一些零錢都放到了那個抽屜裡,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節儉,是我們家祖輩傳下來的家風,它就像一盞指明燈,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我一定要把這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

傳承作文 篇14

他是我見到過的最特別的人,整個人算不上十分高大,僅僅比我高几釐米,喜歡安靜,從沒主動說過話,這不禁讓我有些許好奇。

一天夜晚放學後,走出教室,看到一輪皎潔的“玉盤”掛在天空,讓我不由地想起丁立梅曾說過的一句:天空像一口井,水波不興,月亮是浮在水面上的一朵白蓮花。

穿過喧鬧聲此起彼伏的十字路口,我遇見了他,他在前面走著,腰板挺著的很直,雙腿是朝正前方走去。他看到我,朝我喊了一聲,我循聲望去,看到他一臉笑意,朝我招了一下手,我也回贈一個笑容給他,心裡不禁想笑,還真是不願意多蹦出一個字來。

他的父親,是我在家長會上認識的,那時我看他父親的相貌和他相似,就趕忙詢問,問罷,才知正是他父親,於是我就笑著把他父親領到他的位子上,還笑著說:“我就看見您倆父子挺像才問呢!”他也笑笑坐到了位子。

在會上,老師前五名的家長請到臺上,講述自己兒女的學習方法,其他幾位我都沒怎麼聽進,唯獨到了他父親時,我卻聽得格外的認真。他父親說他和孩子的性格很像,走在大街上,有時會被人誤認為弟兄倆。他後來的一句話對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自己首先做好的事才會去讓孩子做,這讓我想到了傳承。在我身邊很少聽到傳承這一類的詞,反而不少像命運掌握手中一類的。

家風的傳承,是一種耳濡目染,一種言傳身教,是存在於無形之中。

傳承作文 篇15

所謂百善孝為先,對父母、對爺爺奶奶的孝順,成了我們家代代相傳的家風。每次吃完飯,我都會義不容辭地把碗洗得乾乾淨淨,擦乾淨餐桌,倒好垃圾桶。每次買回來的零食,我絕不會放在自己房間裡一個人吃,而是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每次週末大掃除時,我都會拿好拖把倒好水,儘量幫媽媽減輕負擔……這便是我們家的第一個家風——孝順長輩。

記得有一次,我攢了數個月零花錢,下狠心買了一架船模。班上一個要好的朋友看見了,問我能不能借他玩一天。我猶豫了好久,最後還是拒絕了他。接下來的幾天,我和他都像是欠了對方債似的,不再說一句話。也許是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該怎樣開口吧。從那時候起,我們之間有了距離,互相避開對方。兩週後的一個週末,我在家裡發呆,忽然瞥了一眼書桌上的那張紙,上面寫著大方兩字。我再次想到了船模,同時也想到了他。我再也忍不住了,給他打了電話,鈴響了好久,他終於接了。我們在電話中聊了很多,也互相道了歉。第二天,也就是週一,我把那架船模送給了他,而他也早已準備好了一樣禮物送給我。我突然覺得,往日的友誼又回來了,我們倆的嘻哈聲再次出現在了教室。沒錯,這是我們家另一家風——對朋友的大方。

古人曾說過:“擁有家風家訓的人家,一定是書香門第。”我一定會傳承好我家的家風家訓,同時,我堅信,這些家風家訓一定可以使我受益一生!

傳承作文 篇16

今年過年的時候,有人在求我爸出的書的封面電子稿,還說要把封面裝裱起來掛在書架上。老爸聽說後非常激動,我猜老爸心裡的想法應該是:太好了!終於有人認同我出的書了!

以前,老爸就對我說,我們嘉興可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我想出一套書,介紹其中出類拔萃的人。那時,我知道了老爸的夢想是出一套畫冊,介紹我們嘉興出類拔萃的名人。

嘉興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清代時期有人曾調查過,全國約有1800個名人,其中嘉興就有80個。在進士裡,嘉興人就有600名。現在中科院、工程院裡,嘉興籍的人就有39人。看起來這套書好像不難,其實可謂是困難重重。第一道難關是要找到在人們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名人。於是老爸跑遍各大博物館,終於找到了9個最具代表性的名人。第二關更難,要找到最瞭解這些名人的作家和擅長畫連環畫的畫家。於是老爸專程到上海請了三位女作家和幾位老畫家來執筆。而且畫家每天只畫一幅畫就這樣,老爸動用75萬元資金,歷時三年,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完成了一整套書。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老爸用出書來體現紅船精神,而我要用拍紀錄片的方式來傳承紅船精神。我要走遍中國,把所見所聞都拍下來,以紀錄片的方式宣傳祖國的大好河山。

傳承作文 篇17

四大文明古國想必大家都瞭解,那就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而到了現在,前面三個古文明已經湮沒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留存至今的只有中國。而中國能夠源遠流長,留存至今的原因有很多,我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秦始皇滅六國,建立秦朝之後,頒佈了“書同文,車同軌”的詔令,自此,中華經典便開始了它源遠流長的傳承,也讓我能夠在幾千年後的今天讀到那時候的經典,從經典中我能粗略地瞭解到先秦的諸子百家爭鳴的精彩,盛世的和平,百姓的安居樂業,亂世的動盪和悲慘。不是這些經典,我們是不會了解中華歷史中所發生的這一切。

中華經典,我的精神家園。《三字經》教了我做人的道理,《千字文》讀起來朗朗上口讓我愛不釋手,《論語》讓我知道了孔子為人處世的方法,《三國演義》讓我知道了劉備的仁德,關羽的義薄雲天,張飛的勇武,曹操的奸詐,《西遊記》讓我一下就進入了那奇幻的世界,也讓我知道了不管多困難我們只要認定自己的目標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成功。

中華經典浩瀚如海,而我看的只是其中的滄海一粟,在往後的日子裡,我要閱讀更多的中華經典,學習更多的古人智慧,更加充分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且讓更多的人接近它們瞭解它們,把它們傳承發揚到世界各地,展現出我們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

傳承作文 篇18

墨香飄然,滲入小院的每一個角落,筆影飛騰,佳作一氣呵成。

書房散發出特有的清香立於院落一隅,題字後將筆至置於筆山,我嗅著令人心曠神怡的墨香,挺直腰背,欣賞著姥爺曾執筆留下的每一點痕跡,望著那整齊的書桌,擺在上面的工具齊全得像待售的貨架,一筆一硯都能輕易勾起我的回憶和無限的反思。

思緒不禁倒退,姥爺消瘦卻筆直的身影立於桌前,揮動袖肘,浸墨的後的狼毫在宣紙上留下磅礴大氣的字跡。姥爺的石硯上沒有硯銘,原始的紋路埋在縫隙間,樸素的外表下沒有一絲雕琢的痕跡,深邃的灰黑色如午夜的天空一樣神祕而美麗。眼睛微眯,又憶起姥爺持筆浸墨,在石硯上輕舔,筆尖輕觸米白色的宣紙,時快時慢,彷彿人筆和一,每一次頓、提、回峰都是那麼完美,細膩的運筆留下來鏗鏘的墨痕,優雅的詩篇在姥爺筆下昇華。

想到這裡,不禁再次拾起毛筆,挺直脊樑,憶著姥爺的樣子,頓筆後小心的拉出一橫,回峰收筆,再下一筆,寫著那曾經極其厭惡的詩篇,那時的我終日站在桌前不務正業,常為應付而胡寫亂畫,並未領悟到什麼,當我意識到毛筆真正的樂趣、那白與黑之美時,姥爺也即將離我而去。

如今昔人已乘黃鶴去,我靠臨摹姥爺的作品和母親的指導回了姥爺一生所堅持的文化。

一口硯,一支筆,它們便是傳承。家風和文化只有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每一個人的身體裡才是傳承。書法,我要將之傳承。

傳承作文 篇19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家風嗎?

歷時三百四十餘年,多達一百六十八條,被稱作“廉儉孝義”第一家鄭氏,至今已整整聞名了幾百年,被譽為中國傳統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上各家都有各自的家風,如有些家庭的家風是為老人讓座,有的是禮儀,有的又是守法……這些都很好但是這些都比不上我們家的家風——誠信。因為有了誠信這個世界才會變得美好。

那一次,我和爺爺一起去水果商店,那一位櫃檯後面的服務員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當我們拿著水果去稱重,老奶奶對著我們說:“十元!”因為我們沒有零錢,所以爺爺給了二十元,讓我接找回來的錢,老奶奶哆哆嗦嗦地用龜裂的手指把十五元遞給了我,我心裡一驚,想:老奶奶眼睛肯定有些花,我把多找的錢還給她吧!但是我多賺了五元為什麼要還呢?“要有誠信!”突然媽媽的話在我腦海中閃現。我吧多找的那五元還給了老奶奶,並對她說:“老奶奶,您多給了我五元錢,還給您!”老奶奶笑了笑說:“真是一個有誠信的孩子,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很好的教育。”

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裡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風是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種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一種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傳承作文 篇20

一汀煙雨萬絲紗,羅幕輕解杏花黃。

遊至江南,風景甚好。二月春灑人間,杏花株株嫩黃。我走到一扇門前,上又牌匾“蘇繡清音”,我便知道這是一家賣繡品的店鋪了。這類店在江南極多,只是這家不同。門店的杏花枝繁花香,幾枝杏花全都延出了牆。

我小扣木門,見沒鎖便輕輕推開“叨擾了。”我只說聲便進了店。店內是一位女子,穿著繡有紅杏的環扣旗袍編著鴻鬢,挽著青絲。手上拿著一根銀針,上下舞動,好像是在刺繡。她見我來了,莞爾一笑,但並沒有停下手中的活兒。“您是在繡杏花?”我看著好奇,便直奔主題。“是啊,明天我外婆大壽,母親已經為她繡了《百鳥爭春》,我這不也忙著繡幅杏花呢!”她笑著,聲音如春天的小雨,緩緩潤著我的心田。“您的母親也會刺繡?”“當然了,我們一家都會,從我太婆那輩就開始傳下來了,一直傳到我這裡,等我將來有了孩子,這門手藝還得傳下去,可不能讓我們家的這手藝失傳嘍!”

她邊繡著杏花邊笑著,彷彿已經看到了她在一旁教她孩子的情景,露出甜蜜的微笑。杏花映著她較好的容顏,顯得更加溫柔動人。

我別過女子,踏上歸路。一路上,杏花盛開,讓我又想起她的刺繡,她家裡的代代相傳。刺繡文化也是中國的瑰寶,在她哪裡,也讓我明白了真正的傳承。

杏花沾雨欲溼衣,那一次,我懂得了真正的傳承。

傳承作文 篇21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最近,朋友圈被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刷屏,我忍不住再次開啟崇拜和仰視各位詩詞達人們的模式,一次又一次被唯美的詩詞折服。與其說《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場詩詞高手的較量,更是一場古今詩詞的狂歡,讓我們在尋找到久違的傳統文化,並用一種這種競賽的方式引導著國人傳承中華血脈裡的文化基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伴隨著董卿朗誦的蘇軾這首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國詩詞大會》迎來了最後一期總決賽。我興致勃勃的觀看了全場比賽,回想歷時2個多月的比賽,每一場節目我都不落下,生怕錯過了每一個有關詩詞的細節。比賽中,有太多印象深刻的選手,年僅7歲的小女孩李尚榮、大三的學生王鑫、北京大學博士生陳更,還有個體戶、企業白領、詩人,也有農民、公務員、媒體人和退休教授,以及外國詩詞愛好者……

觀看中,有時興起,也會和選手一起答題,偶爾也會為打敗百人團的幾人的時候,會暗自竊喜;有時會捶胸頓足強調這個我明明會,可是竟然想不起來了。喜歡選手答題之後,嘉賓的解讀,或巧妙地把每道題目引申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或深刻解讀詩人創作的社會文化背景,輔以現場多媒體手段,生動再現詩詞背後的故事,引導觀眾真正感悟到中華詩詞的精髓。每一句都有一個故事、典籍、意境,讓觀眾感到生活不止眼前的瑣碎,更應有詩和遠方……

傳承作文 篇22

昨天,是個悲痛的日子,是讓中國人民難忘的日子。昨天下午13:05,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13:07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袁老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在袁老小時候,他就明白了“民以食為天”。望著周圍人們餓肚子,吃不飽。袁老“發明”了雜交水稻,讓每一箇中國人吃上了頓頓飽飯。

袁老的生活很樸實。他原本可以享受養尊處優的生活,可袁老卻沒有這樣。他生前的每一天,幾乎都彎著腰、研究、照料雜交水稻。身上的衣服也更是廉價,可對於科技事業,他卻毫不吝嗇。袁老犧牲自己,卻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提供了糧食。

袁老是一顆星,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中國人民;而吳老則是醫學方面的一顆璀璨星星。

有一次,外國的醫學專家來到吳孟超院士所在的醫院。說:“就中國的肝膽治療水平,至少得二三十年才能達到世界水平!”當時的吳老聽到後心中悲憤不已,經過他的努力,終於研究出了在常溫中手術如何控制出血,這一技術轟動了全世界。

袁老發明的雜交水稻填飽了中華兒女的肚子,更填飽了中華兒女的精神;吳老研究的有關肝膽技術治癒了中華兒女的身軀,更痊癒了中華兒女的靈魂!

兩位院士爺爺,你們累了,可以好好的安息了!你們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了太多太多。相信新時代的我們會肩負起造福百姓的重大使命,將你們的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