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與詩相伴作文

作文1.6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詩相伴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與詩相伴作文

與詩相伴作文1

浩浩蒼穹,邈邈雲漢,耿耿星河。偌大的華夏神州,有著無數錦繡山川,歷歷大好江河。無數文人騷客,或仗劍天涯,叩天問地;或倚坐筵席,對酒當歌;時而乘江搖櫓,浪遏飛舟;也曾憑欄遠眺,情思惆悵。妙文佳句,如雨後春筍,似錦繁華,一篇篇,一闕闕,鑄就詩詞文壇。如今,我只願沐浴焚香,一步一叩,虔誠邁步,走近文壇。只因,我與詩詞有約。

幼時,背書是我一項極大的樂趣。老師的讚賞,夥伴的注目,父母的愉悅,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千字文》到《百家姓》,從《弟子規》到《詩經》。咦咦學語,呀呀學詩,詩詞便與我相識。偶爾背一兩首《憫農》,或是在月光下搖頭晃腦的朗誦一首《靜夜思》,又或是唱一首東坡的'《水調歌頭》。那時的我詩雖會背,但往往只是囫圇吞棗的記上一遍,不求甚解。

等漸漸長大了,我偶然從家中翻出一本《陽春白雪》來,著迷於它古樸的質感,一筆一劃含蓄雋永的楷書,一詞一句晦澀難明的文字,我開始翻字典、做批註,我才開始真正觸及詩詞的內涵。研讀詩詞,咀嚼一詞一句,我總喜歡先閱覽一遍文字,解析一遍意思,再去品讀那些流傳千古的名句。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幾載春秋,浸讀於詩詞的世界,我慢慢的沉澱著自己。如今閱覽古詩數百首,雖不能出口成章,幾步成詩,卻也能道出一兩語深意。

就這樣,我與詩詞相識結緣,相知生情,也堅信能相攜而過,相伴一生。

在詩詞中,我常常為一詞一句而觸動,與那些滿腹經綸,心載百川的文人共鳴我的喜怒哀樂。在詩詞中,我與志摩先生泛遊康橋,微搖櫓槳,舟載星輝;我也曾笑看易安居士點絳朱脣,赤足鞦韆,拈花含笑;還曾與六一居士遊玩滁州,酒酣宴暢,寄情山水;更難忘行走孤墳,看東坡先生白鬢塵顏,無話淒涼……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與太白對酒當歌,靜念“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我讚歎卓文君的颯爽英氣;輕訴“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五柳先生的追尋。在每一個臥闌聽雨的夜裡,詩詞如鐵馬冰河,無聲如夢。

如一位年輕的旅者,翻山越嶺,披星戴月,踱過亂石雜草,踏平倒刺荊棘,跨越懸崖絕壁,在一片繁華嫩草的密林中尋得一方心靈的淨土,被詩詞的美妙所震撼。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我與詩詞有約,定當共伴一生。

與詩相伴作文2

與詩相伴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喜歡閱讀,但我更喜歡書籍裡的詩歌,有詩相伴,與詩為友,一年都可以享受四季的美。春雨的淅聲,夏荷的清美,秋雨的悲涼,冬美得潔白。

春雨綿綿

春是一年的開始,書中提到“一日之際在於晨,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是新生命的開始,所有的動物,植物,都開始出來覓食,大地開始甦醒,生機勃發。春天使我想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這一句詩,看到了初春的美景,街上的小雨淅淅瀝瀝,小草是多麼的`可愛,春是我的最愛,寫春的詩,有很多,慢慢去體會,理解,回味,過一個美好難忘的季節。

夏荷盈盈

夏蟲鳴聲響起,天氣也越來越熱。心裡煩悶,出來走走,無意看見那開放的滿塘的荷花,忽使我想起古詩中詩人描繪的美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看著那連天的荷葉,映襯著那紅白相同的荷花,一種愜意,由心而生,心情沒有那煩躁的感覺,還有陣陣涼風襲來。“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寫出了荷花的品質,清潔,泡上一杯涼茶,坐在亭外欣賞那滿塘的荷花,真的別有一番韻味啊!夏天的荷葉,下雨了可以用來遮雨。荷花用來欣賞;花謝,蓮子可以吃,心蕊可以泡茶。夏荷真是夏天最美的風景線。

秋雨瀟瀟

聽著門外的雨,心裡產生了寂寞感,下雨是那麼的淒涼,那麼的無助。秋天是多雨的季節,最多的時候就是聽雨了。“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如夢來。”寫出了陸游的清貧,為報國而獻身的精神。最後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寫出了李商隱與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只有以後相見時,共同討論,巴山夜雨。秋天的雨的淒涼,是詩抒發感情的題材。

白雪皚皚

冬天來了,動物們都冬眠了。熱鬧的大自然,寂靜多了。只有那雪,還在無聲無息的下著。塞外的雪更是大的出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是裝飾大自然的造物者,給寂靜、乾冷的冬天,添上了炫麗的一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河面上下雪了,魚也釣不到,只有與那江雪相伴。

每首詩都會是一種境界,心神領會一首好的詩,都必定會存在一幅畫境,或是一幕戲劇,與詩相伴,以詩為友,一年四季都會有新的感受與感悟。

與詩相伴作文3

題記: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總記得,因為有詩陪伴,在寂寞中,滋味更長了。

從前在家鄉七八個的夜晚,在看完“秋風蕭蕭愁殺人”的日子裡,冬,似乎也只是漫長春夏的過渡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於是乎,春的腳步也更近了。

在鄉下,時光也過得很慢很慢,春與夏的交替也是延長了數倍。我常常百無聊賴地坐在窗前,去品一品《國風》《離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屈原的詩也就在那時與我稚嫩的思想產生激烈的碰撞。

農村裡的春天來得確實很早,遠遠地望見一大片一大片的新綠,樹上的枝梢“呼”地冒出嫩芽,村裡的氣氛也沉浸在靜謐美好的'氛圍。沒過多久,一聲驚雷劃破天際,細雨嘩嘩地落下,落到我的心間,心裡頓時空落落的——哎,老爸老媽肯定不讓我出去玩了。算了偷偷溜出去吧,竊一把小傘,躡手躡腳地在昏暗溼潤的空氣裡潛行。

故鄉的土是溼潤的、粘粘的。穿一雙涼鞋出發,走在羊腸小道上,“竹杖芒鞋輕勝馬”,淡淡地望著遠處,一望無際的大道上邐迤地伸向遠方,“路漫漫其修遠兮”,在巍峨高山之中,能獨守一份靜謐,挺好。

大不了繼續往前,蕭瑟之風撲面而來。我似乎問到冬的味道,它是與春截然相反。一切事物在雪的浸潤下似乎進入了沉睡,春天則喚醒了四季獨有的生機與活力。我想寫一首詩,卻百感無言。寂靜的日子裡也顯得更加寂靜。我無法想象蘇東坡遭到貶謫依然笑口常開的意境,也無法想象李白受到權貴阻撓依然心繫天下的境界。因為我就是我,雖然我只是一個個再普通不過的人類了,也正如這四季:春且過,夏且過,秋且過,冬且過……,一年四季的美景相同,卻有物是人非之感。迨到歲月長空,一個個人慢慢老去,一個個人又在悄悄誕生,在歲月的長流中,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有的追名逐利,有的為生計苦惱……在這芸芸眾生,“上善若水”,才是大道所在。“道者道,非常道。”大概便是這樣的道理。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罷,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時,我才發現,雨漸漸停了,春天來了。有詩相伴,滋味更長。

與詩相伴作文4

誦讀這個詞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在誦讀和選書方面就不一定能懂了。古人在《弟子規》這本經典中寫到“非聖書,摒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在誦讀時也有這樣的講究,“讀書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

我的青春就是從誦讀開始的。

在上一年級的時候,爸爸就明智的給我選擇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弟子規》,還給我找了一位教我誦讀的崔老師。當我第一次到崔老師家的時候,崔老師一見面就先和藹可親的像我們鞠了一個標準的九十度躬。當時我還小,只知道老師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所以就糊里糊塗的輕輕彎了一下腰。我的第一堂誦讀課就這樣開始了。

在一個十多平米的小客廳裡。崔老師領著我坐在一張桌子旁。她坐在我的對面。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的和崔老師接觸。她長著圓圓的臉蛋,細而黑的眉毛下有著一雙安詳、慈愛的眼睛,說起話來柔和、緩慢。我的心一下子就不緊張了。這時,崔老師說:“老師先給你講一下為什麼要鞠躬,一是鞠躬是給自己鞠的------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謙恭的心。二是鞠躬是給對方鞠的-------學會尊重他人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好了,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學習誦讀。崔老師說:”誦讀有幾個要點。

1、要先洗手,目的是要保持書本的整潔。

2、要靜坐一會兒,目的是去除好動的毛病。

3、誦讀還要做到《弟子規》的'“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在誦讀的時候要口齒清晰,咬字要清楚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然後崔老師就一段一段的教我誦讀《弟子規》,直到讀熟為止。誦讀完後我的心裡非常的清淨、安詳。這種清淨、安詳的心一直伴隨我到現在,雖然有的時候還會浮躁,但一想起崔老師的教誨。我的心就會很快平靜下來。

那時,崔老師還跟我講過,《弟子規》原名叫《訓蒙文》,是由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根據《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所編寫的。後來經過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編成一千零八十字的《弟子規》。有道是“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只要我們用真誠、清淨的心來做事,來誦讀。就沒有不成功的事情。

就這樣,我少年時代就養成了良好的誦讀習慣。後來,由於離開了崔老師,誦讀的習慣就開始時斷時續了。現在才感覺到特別後悔,後悔那時沒有抓緊時間好好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我現在悔悟了,決心繼續堅持學習誦讀。爭取讓經典誦讀伴隨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