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點燃這把枯骨_1200字

作文8.08K

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了,始終搞不清楚,理論和現實始終是處於一個矛盾的狀態的,或者是倫理在現實之中常常是顯示出一種站不住腳,是一種脆弱的,不可知的東西的。例如,孔子和各個聖人的學說,或者被受到盲目的追捧,要並非如此的另一派看來,簡直是比大便還沒有價值的一種學說了,這些統統是因為,這些世上迂腐的言論並沒有找到這些理論和實際之間的一個契合點。又如何使得本來是一個理論的東西,實際運用於自己的生活之中呢?自然腐朽的書還是腐朽的書了,無論如何也發現不了這其中經世致用的方法了。又談何知識就是力量呢?要知道,一切的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實際的土壤之上的,能夠存活的理論,必定有一定的依據,想要繼續傳承下去,必定要經過一代一代的人,不斷的尋找與實際相符的契合點,這就達到了不斷的吐故納新的目的了。

點燃這把枯骨_1200字

先交待自己的疑惑。這個契合點到底在哪裡呢?他叫實情,他又叫人性,一旦違反了實情,是沒有了人性的,那就和實際情況脫節了,對於此,在過於高深的東西,都統統化作了一系列的廢話了,一些空空的枯骨,所以,但凡能夠長遠流傳的理論,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的,在腳下能化成一把鋤頭,去鋤地,這就是實情的態度和化身,在天上就是在雲端後面的龍,這才是理論的核心的所在。鑑於如此,在讀了這麼多年書之後,我才突然咂摸出一點有關於這其中的一點點的道理來,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和行知合一,能夠明白其中的一點點,也算是有點幫助了。所以說,脫離了實際,就完全成了紙上的聖賢了,拿這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作為一種標尺,來衡量別人,這樣是不是實在有一點太殘酷了呢?所以說倫理道德能夠束縛人性,就是從這一論調發展而來的。譬如,有能拔掉毫無知覺的父親的氧氣管子的兒子,那是不是就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名了呢?是叫父親無休止·的在一個殭屍的狀態下隕亡呢,乃至於家庭的轟然倒塌,那痛苦的程度,不是道學家能夠充分了解到的。

又常常有聖人的學說,教育我們,要兄友弟恭,要親親,要愛人,但是,過於貧賤的命運,確實是沒有幾個人能夠安貧樂道的,不光是貧賤的夫妻的事情,能夠事事哀苦,突發變故的家庭尤其是如此,所以,我的觀念之中,沒有經歷過任何苦難經歷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去評論苦難,在一種極端的情況之下,大多數的人都是會變態的,而聖人,就是在此之中能夠挺過來,並有一種旁人沒有的核心的人,所以才值得尊敬。

所以,我無法想象能夠伺候二十年臥病在床的父親的兒子,還是會和二十年前那一個時刻一樣嗎?因為仁孝並不是枷鎖,我們並不能想象,在面對一家子老弱病殘的時候,會有那麼一個人,始終的無私的去默默奉獻,而重來不要求回報,如果有的話,這個人不一定是熟讀了孝經而或者是烈女傳,那一定是精神失常了,所以倫理道德,在我們這裡,要在最基本的人性尺度之下,把自己本身的狀態和自由的尺度,融入這一系列思想當中去,以符合我們自己的行動的準則,而誰也不能插手。話說回來,空談仁義道德,早就被人給揚棄了,原來在香港有一句俗語,叫做“笑貧不笑娼”,窮,不管任何原因,就是沒人能瞧得起的?不要談什麼別的,沒人吃這一套了,所以說,看看理論能不能轉化為實際的力量,就要看你是怎麼轉換了,你如果抱著一堆白骨,那麼,你就只有和他一起成為一堆白骨

如果,你把那些,舊的,已經腐朽了的,放進火爐裡面去燒一燒,去大膽的回爐,也是可以的嘛,那吸收了新的,這樣的一個新的物質的東西,就會是像鳳凰一樣,飛騰而起的不死鳥,就只有這樣,才能夠把這一思想給發揚光大了,要知道,原創思想者是勾畫了他那個時代的一種理想和現實的藍圖的,這其中不變的東西,我們可以把他叫做不變價值量,是一種永恆的規範,另外有一部分東西,佔多少呢?就不好說了,因為這是一種可變價值量,根據時代的變化,而適實調整變化,這才是一種學說能生存下去的關鍵。

人們常說,書生是最迂腐的,他們錯了,真正的能做到行知合一和格物致知的書生是不可以戰勝的,所以有一句話說到:“在東閣門外唱名而登金榜,才是真正的英雄。”這句話說的是在核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