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3篇

作文2.76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3篇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1

“美食”“紀錄片”“人文關懷”三個詞表面上看來並無太多瓜葛,但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裡,細膩溫潤的鏡頭、恰如其分的文字以及現場同期聲完美的將它們糅合在一起,讓大江南北的觀眾們守在電視機前,享用它所帶來的精神饕鬄盛宴。有人說《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美食大全,更戲稱為“吃貨指南”。但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不是一部美食片,而是一部徹徹底底地記錄片,是一部對“飲食文化”的追溯片,是一個對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敬仰片”《舌尖上的中國》最大的魅力是讓□過美食瞭解中國,因此,每一集的主角並非食物,而是人。

“人如其食,食物總是與人聯絡在一起。紀錄片裡那些生動鮮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後,反映的是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態度。”陳曉卿說,食材無上下之分,謳歌勞動者,敬畏自然,感恩生活,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傳達出的一種對待食物的原始態度。在《轉化的靈感》一節中,第一幕便是炭火上的豆腐球隨著輕快的音樂在竹編上跳動。隨著鏡頭的推進,當地居民用竹籤子將豆腐球一一串起、蘸醬、入口。看著鏡頭前那油汪汪、紅嘟嘟的小孩的嘴,即使是在電視機前,也能想象出那該是何等的美味。起初,煮熟的大豆無法引起食慾,更是讓人有脹氣感,所以迫切的需要尋找方法。而國人,則運用風、水、陽光、豆腐間微妙關係,從溫潤多雨的江南,到中國腹地,再到乾旱的大漠;從由井水塑造的豆腐球,到大豆磨成的豆腐塊,再到由鮮牛奶發酵而成的奶豆腐。一塊普普通通的豆腐竟是有完全不同的做法。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繫於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中國豆腐其本身的“清貧”氣質。也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國人——安於清貧、順其自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這個農耕民族精心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在明亮的陽光和當地人或嘈雜或靜謐的街道的畫面中,導演並沒運用太多的無聲源音樂來為此裝飾。也許,他也認為國人的美食已是美輪美奐,無需再新增修飾吧。在影片中,豆腐成型的關鍵步驟就是水,水是對豆腐的塑造,似乎就像水能滋養人靈性與覺悟。但筆者卻以為,豆腐無限包容的個性更是能夠給予國人足夠大的想象空間。“桑拿天不做毛豆腐”這是影片中黃山市毛桂榮對大女兒傳授的經驗。我十分驚訝於中國人對黴菌這類微小生物的應用得心應手。而紹興的黃酒更是應用了天時地利人和——天、風、空氣、菌,這一切捉摸不定的元素。

也許這一切的成果都像影片中解說的一樣“漫長時間中,一切的變數都會消失、修改,更有新變數的出現。這一切的一切都要交給時間。”鏡頭下,青石板房內有些昏暗,老趙一家圍坐在已略顯殘破的矮桌周圍,拿起清白分明的大蔥蘸了蘸放在桌子中間用大碗裝著的醬料才送進嘴中。大口咀嚼。或許這同東北人直爽的性格所致,他們吃的菜餚並不珍奇,蘸的作料並不好看。但那樣貌“粗獷”的醬料正如當地人粗中帶細的性情一般,那麼細膩、美味。時間流轉,生命紅火。所有這充滿生命力的轉化,所打造出的風味,對營養的昇華,令人歎為觀止。並形成一種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然而在筆者的眼中,《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熒屏中那豔麗的美食,更是美食背後所投射出來的人文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籠括了中國各個地區大大小小的美味,讓我們在觀看的同時不禁會想起兒時媽媽為我下的一碗麵條,爸爸為我炒的一盤番茄炒蛋……這是不能夠用詞彙表達的。想必每一個看這部電影的人都可以用“共鳴”這個詞來形容。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韌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2

如果說去年的《舌尖上的中國1》拍出了一部飲食紀錄片的趣味精髓,那麼,今年《舌尖上的中國2》則引領著我們一起走進了這部片子的思想核心,用獨具特色的鏡頭詮釋出了舌尖與人的關係,同時也為食物與文化定義了全新的答案。歷經一年之後,《舌尖上的中國2》彷彿是旋轉在一方琉璃天台上的舞者,自她轉身或凝眸的每一個瞬間,我們似乎都能清晰地看到她思索的表情。從《腳步》到《心傳》,從精湛的食材製作再到奇妙的發酵過程,我們跟隨這個靈動的舞者,從金黃的麥田起步,旋轉於無限唯美的深山、海邊,溪流,還有激情四射的露天餐檯。當那些歡暢的神態與幸福的情緒,還有期盼的眼神,逐個呈現在一方多姿多彩的熒幕上,我們也終於發現,原來在這方寸之間用音樂、畫面和旁白串聯起來的,不單單只是挑逗味蕾的美食,剔除掉所有的驚喜與感動,《舌尖上的中國2》所勾勒出的分明就是一道富含中國色彩的文化長廊,在這個獨特的'長廊裡,所有的人性故事將以舞動的方式流轉於紛繁的天幕或澄明的側窗,而這些由智慧和力量鑄就的美食則幻化成了一束束流光溢彩的燈柱,照亮了每一個精靈般的舞者。

《舌尖上的中國2》從第一集《腳步》開始就刻意擯棄了粗淺的微距舌尖拍攝,而是為我們呈上了這樣一部動人的“舞臺劇”,將“食物”這一不僅僅代表人類生存基礎,更是代表了東方文化符號的載體作為了一個個生命體,繼而又賦予了它們全新的身份,製作者們用難能可貴的視覺表現力賦予了美食組群們更加唯美絕倫的特殊意義,牽出了一個個美妙絕倫的精彩亮相。

我們究竟該怎樣品味,才能咀嚼出一碗碗羊肉泡饃的恬靜與安適?又該如何甄別,才能分辨出一張張褲帶面的勁道與渾厚?當我們在飢腸轆轆的時候面對一份份食材,我們又該用怎樣的動作抽離出蘊含其中的莫大能量,使這些綻放在容器中寂靜的配角們逐個鮮活起來?

我們終於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找到了最貼切的答案,在漸入佳境的《心傳》裡邂逅了一個個浪漫的舞者。當尋覓成為反哺式的饋贈,當相遇昇華成獨一無二的覲見,我們會突然發現在《心傳》裡,正是這些穿梭於天地之間,流連於口舌之中,翻滾於湯火之內的奇妙生命體,為我們構築了屬於自己的生命世界,也正是她們帶著我們一起行走在通往生命巔峰的征途中,讓我們和她們一同回味著歷史,珍重於當下,展望於未來。

一部《心傳》就是一部武俠,我們在這裡見證了人與自然的默契,感知著生命力的強大,也挖掘出中國人餐飲習慣的獨特魅力,從大美徽州菜籽油的人工錘鍊,到大山深處蕨根籽粑的天然烹製,我們都能夠輕而易舉地羅列出單單屬於中國的無以言表的傳統特色。師傅與徒弟的授業經歷,父親與兒子的家族血脈之恩,在美食和文化的對接交融過程中觸動著國人的感動情緒,這些人們傳遞著美食製作與把握天賦的絕世祕籍,將高矮胖瘦的蘇州糕點和抽絲剝繭的陝北掛麵,也將奼紫嫣紅的燙三絲和火候絕妙的上海本幫菜統統命名為一道道趣味考題,考驗著所有食客的閱歷與舌功,同時也延續和發展著國人的飲食文化。

在這部《心傳》裡,透過方寸之間我們自然不能用溫度計去感知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溫度,但是我們卻可以用一架天平來衡量出所有勞動者的輝煌和汗水,他們以十足的感性歷練出真實的自我,用勞動的形式解答著各自對生活和歲月的理解;他們也以充盈的理性鑄造著眼前的世界,這些創造著美食的人們將灶臺上的食物推動了20xx年,締造出了燦爛的東方文明,讓全人類在中國大地的天南海北各具特色的食物中找到了中國文化的真諦。

這就是《心傳》,在這裡的每一個舞者都是蹁躚於絢麗舞臺上的武俠,在這部紀錄片裡,我們用鼓聲、琴聲等中國傳統的樂器奏響了華夏音律,同時也用這些符號連線起了巧奪天工的食材製作,將視覺和味蕾,江湖與心傳的概念逐一勾兌出不可替代的東方意味。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3

與大家一樣,我也很早就等上了舌尖二的播出,在預告時間一推再推,宣傳短片欲迎還拒的等待中,我都快把舌尖一看爛了。不能說倒背如流,最起碼每個章節,每個片段都存在了我嬸嬸的腦海裡,對舌尖二的等待也就自然而然了,以為舌尖二仍將延續一的主體思路及風格,繼續深入挖掘全國各地美食,將那些耳聞已久,但未收錄進舌尖一的大餐、小菜呈現出來。

就這樣,盼望著,盼望著,春姑娘來了,舌尖二也來了。本來早就計劃好昨天晚上第一時間收看央視一套的首播,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昨天下午來了飯局,我也只好從觀看舌尖轉移到了體驗舌尖,與朋友選擇了一家遷址新開張的老店和它新推出的大菜,明爐牛骨湯(確實不錯)。經過白酒、啤酒的輪番轟炸我回到家的時候已是十一點多,舌尖二早已結束。

不知道大家對舌尖一中的這一集,特別是這一段有沒有印象,這為婆婆是香港大澳的一位蝦醬作坊主,在老伴去世,人們對傳統食品失去熱情的情況下,仍然堅守著最後的陣地,與四百年的老店慢慢變老。我記得最後有一段臺詞是這樣的:大澳,是香港觀賞日落最理想的地方,在這裡,也許指的不僅僅是風景。

這一集,是我在看舌尖一的時候,第一次感覺這部以美食為題材的紀錄片肩負的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深厚文化積澱,反映我們的故土、鄉親、勤儉、堅忍等等,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社會變遷等內容的思考。

這一特徵,在舌尖二中變得更加明顯,整片以國人的遷徙為主線,將勞動者對食材的求索貫穿於大江南北,東至山東沿海,西到青藏高原,北起白山黑水,南往深廣潮汕,其中,更有秦嶺、苗寨等元素負責點綴,使腳步這一主線更加鮮活,突出表現了在日益劇烈的社會變革和經濟發展背景下,人類,以及負責人類生存的食材在加速流轉。而與解讀起來就覺得壓力巨大的物質文明發展和城市化程序等內容相比,片中徐徐展現的包括沂蒙山村落、苗寨、甘陝農家等畫面,則給了我們適度的心靈舒緩,也輕易的喚醒了人們對兒時生活,特別是與農村有關生活的記憶。我生長在北方一個偏愛麵食的縣城,在看到老舊的鍋臺,熱氣騰騰的大鍋裡翻騰著勁道的麵條,以及顏色鮮亮的澆頭時,與哈喇子一起流出來的,還有對兒時農家生活的深深眷戀。記憶中,我的老家,一個並不起眼,在地圖上根本無從查詢的農村,那裡的人們就和那片中藍田縣那招待麥客的老農和他老伴一樣,樸實無華、勤勞善良,就像他們祖祖輩輩為之流汗奮鬥,為之付出所有心血的麥子一樣,口味清淡,卻能帶給人們巨大的能量。但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即使麥客們再努力,再辛苦,在震耳欲聾的現代化收割機器面前,也顯得渺小和無能為力。

這一集裡出現的另一種職業,我的家鄉也曾經有過:趕蜂人。小時候家在學校裡,學校離村莊都有一段距離,而學校周圍卻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有養蜂人來到這裡並用帳篷駐紮下來。他們通常是夫妻兩個,而至於他們為何和我爸爸媽媽很熟,我因為年紀太小,已記不起來了,只記得他們會送成瓶的蜂蜜給我們,那時候,我們那裡蜂蜜還沒有普及,我們都不太知道蜂蜜怎麼吃。對於他們的記憶,還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黃色的,可是他們卻有紫色的玉米,他們把紫玉米給我們,說可以炸爆米花,媽媽帶到姥姥家,用地鍋炸爆米花,炸的時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東西,壓著鍋蓋,我記得最後好像鍋都被炸爛了。《舌尖上的中國》裡有個特寫是煤氣灶的牌子:君愛妻。我會浮想聯翩,當年在我家附近駐紮過的養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這麼相濡以沫得恩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