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走與停作文(通用20篇)

作文5.66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與停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與停作文(通用20篇)

走與停作文 篇1

凡是活著的人,都是時刻“走”著的,不管你此刻是站著還是坐著,這裡的“走”是指人的生命,而不是簡單的行為舉止。

“生活在於運動”,這似乎讓我們由運動聯想到了“走”,因為“走”也是一種運動。換言之,“生命在於走,在於不斷前進”,例如你想從這裡走到那裡,你需要“走”;從這個目標邁向下一個目標,也需要“走”;你睡覺要走到床邊,你上學要“走”進學校。“走”是一個生命特徵的基本表現。如果說這種“走”是人本身的意志表現。那麼從另一種意義上講,時間流逝,生命不斷演進也牽制著生命使在不停地“走”。誰能告訴我,他能讓時間停下來?這個問題恐怕永遠也不會有人說“能”。“走”是時刻伴隨著生命前進的,從一生下來,父母便教孩子走路,於是“走”就開始誕生,慢慢地,走著走著,便進入墳墓。

所以“走”又時刻與“停”分不開。在旅途中,走的時間久了,便會感覺疲乏,於是便要停下來休息。人生的狀態總是伴隨著許多“走”與“停”,當遇到“溝溝坎坎”時,你必然要停下來,然後設法渡過去。人生從一開始到生命的終止都完全遵循“走——停”的原則,也就是“走”總是在“停”的前面,而“走”意味著開始,“停”代表著結束。活著的時候,“走”是主旋律,中間可以偶爾地“停”。但如果徹底地“停”的話,便意味著生命本不復存在了。往往從某種語言用詞規範上講,“走”與“停”也可以說成“生”與“死”。

可能有人就會說,如果想生命豐富多彩,永不停息,就永遠走下去,不要停止。這種想法及認識是錯誤的,單從生命長短的角度,一個人不可能長生不老,總有一天他會死,會停下來。但生命如果要過得豐富多彩,“走”與“停”又得時刻相伴相依,走一陣,停一陣,欣賞沿途風景,養精蓄銳,以便更加自信地邁向前方。哲人說,生命是一次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有風景的心情,我想它也給我們闡明瞭“走”與“停”的關係吧。

古人主張“一張一弛”,亦是如此。

走與停作文 篇2

人生就像旅遊,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有好風景,鑑於此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我們往往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進。

人生又像是一場馬拉松賽跑,需要中途補充能量,才能夠順利到達終點。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後,感到自己的知識跟不上發展的節奏,於是又要去進修,這種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停頓,但是這種停頓是為了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而作的短暫歇息,是為了今後發展得更快而作的短暫停留。

回顧歷史,戰國時期的遊說家蘇秦,第一次遊說沒有成功,他的嫂子見他沒有出息,整天刁難他,但是蘇秦知道自己的觀點不能打動國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識水平不夠,於是他忍受著哥嫂的刁難,開始“頭懸樑,錐刺股”,後來終於成功遊說秦王,成為戰國時期偉大的縱橫家。蘇秦在家的隱忍學習,正是人生路上的暫時停頓,這停頓,就好比花兒含苞待放,這停頓,就好比蓄積力量的馬兒吃草,這停頓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而作的短暫歇息,這停頓,正是為了今後的向前邁進而作的短暫休息。

像這樣在人生路上善於停頓的人何止蘇秦一個呢?三國時期的劉備,為了興復大漢天下,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只好屈尊在曹操的兵營中種菜,他的短暫停留就是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正是因為他儲存實力,才有了後來的東山再起。這種停頓是智者的選擇。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不平的荊棘,要想繼續行走,就要拔掉荊棘,要拔掉荊棘就有可能停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停頓就是調整,停頓就是為了後面走得更好。我們知道,歷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上過人生的荊棘:屈原、司馬遷、嵇康、阮籍、李白等文豪都曾經在人生的路上停歇過,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們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的停頓,是因為小人的加害,國君的昏庸,他們的停頓,是為了自己和他人走得更好,但是他們的歇息、他們的停頓,是為了實現更加遠大的理想、目標。

因此,我們可以說人生路上的停頓就是為了走得更好,走得更遠,走得更加冠冕堂皇!

走與停作文 篇3

天空中,一顆流星滑過。范蠡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心想:又一個大臣被殺了,不知是誰。

想當年,吳王夫差攻打越國時,勾踐是何等緊張,但還是難逃被滅國的危險。勾踐淪落到為夫差洗馬,而西施,唉,那麼年輕鮮活的生命,卻被作為禮物送給夫差,供其玩樂。要不是那一個個謀臣策士,還有那些驍勇的士兵,哪有他勾踐的今天?只怕他還睡在柴草上,每天用舌舔那比黃連還苦的膽吧。

而現在,夫差死了,吳國滅了,那我見猶憐的西施也香消玉殞了。天下從此就太平了嗎?沒有。勾踐這種小人,只可共患難,哪能共富貴?全國人民對他愛戴有加,而他,卻將那殺死夫差的劍刺向了我們這些功臣。才幾個月啊,已經有幾位大臣遇害,馬上就要輪到我和文種了吧。

范蠡想到這,不禁心裡一驚,是啊!

我和文種功高蓋主,即使我倆的心一直向著他勾踐,那又怎樣呢?他還是會懷疑,會猜忌,這是他的本性。三十六計,還是捨棄名利這些身外之物,到山水之間了此餘生吧。

“篤篤篤……”門外響起了敲門聲,范蠡一下子警覺起來。“誰?”“文種是也。”范蠡和衣起身,心想,這小老頭連自己大難臨頭了都不知道,還有心思來找我。

文種與范蠡席地而坐,范蠡說道:“文大夫,我就要走了,你和我一起走吧,勾踐不是個仁君,再跟著他只會身首異處啊!”文種遲疑地望著范蠡,許久才說出話來:“範大人,我不比你,你可以把名利之事丟置一邊,而我卻沒有這麼大的胸襟,我托兒帶女多少人,沒有這高官厚祿,家小怎可過活。而且我倆對大王盡忠盡職,從無私心,我想大王才不會是非不分呢,而那些大臣,自恃功高,才會招致殺身之禍,只要小心謹慎還是可以保全性命的。”范蠡望著文種遠去的身影,暗暗嘆了口氣。當夜,便收拾行禮,歸隱於山水了。而文種,雖然萬般小心,還是難逃被殺的厄運。兩個大臣,一走一停,帶來的是大相徑庭的結果。

後人評之:範大人之走,上上策也,知勾踐之本性也;文大夫之停,下下策也,唯利慾之薰心也。終一生一死,蓋有知與無知是也。

走與停作文 篇4

從前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烏龜和一隻兔子比賽跑步,兔子跑累了,就躺在石頭上睡著了,結果,不停在走的烏龜理所當然的贏得了比賽。

大人們常用這樣的故事告誡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要不斷奮勇向前,否則就會像這隻兔子,最後輸掉比賽。然而我想,兔子的錯誤並不在於它在半道上停了,而在於它沒把握住這個“度”,試想,如果休息個五分鐘,起來追趕烏龜,那兔子的領先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所以說,相對於一味向前走,適當的停歇並非不可取,我認為,這反而非常必要。

戰國時期,謀士蘇秦遊說秦國,推銷他的逐個擊破之法,結果不得秦王賞識。我想,如果當時的他仍然一味堅持遊說秦王和諸侯各國,或許他必然被撞得頭破血流,鬱悶而終。然而,蘇秦卻選擇停,暫時放下游說的努力,回到家鄉,重新苦讀詩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停歇後 ,他重新出徵,掛上了六國相印。

同樣,越王勾踐的例子也值得我們借鑑,在於吳王夫差大戰後被俘時,他並非選擇繼續與吳王抗衡,而是臥薪嚐膽,養精蓄銳,放下向前的腳步,停下來修養三年,最終,在三年中的吳越之戰中,大勝秦國,一報雪恥。

從以上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暫時的停歇不一定不好,反之,一味向前,也可能代表滅頂之災。

隋文帝在公元五百十七年,擊敗了後周,再一次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當時的國家,經過連年戰亂,百廢待興。身為一國家之君主,他理應下令修養生息,減輕百姓稅賦,並停止苦役,減少戰爭。可為了加速國家發展,他依然下令開通京杭大運河,並三次南巡,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後,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確,把刀磨快了,看起樹來也自然就方便了,而同樣,把身體休息好了,走起路來也自然就快了,這或許是同一個道理吧。

停,是為了更好的走;而走,也是為了更好的停。這其中的分寸把握,也或許體現出你我的智慧與否吧。

走與停作文 篇5

看到題目讓我想起了張前東,一個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他走了,為了把生命的陽光帶給在死神面前掙扎的礦工同伴。在危難時刻,他沒有選擇在相安無事的一角,而恰恰相反,他衝向了死亡的懸崖。他似乎的確已經走了,但當全國上下緬懷這位英雄時,他的行為讓我們折服並且深深地感動。他的身影停留在我們心底!

心生感慨,有關走與停的種種。

走抑或是停,何時走何時停,靜下心來想想,還真是不能講得清楚明白。我們總喜歡把人生說成路。為到達終點,我們匆匆又匆匆,不敢瞥一眼路邊的另一個世界,大步流星地接近終點。當我們到達時,再回過頭來,驚奇地發現路邊的世界裡,傲然有一顆更亮的寶石在熠熠閃光。我們已不能回頭,怎麼辦?自嘲吧,雖然很痛苦?

向前走吧?不要停留!真是這樣子嗎?我不這麼認為,無數的偶然鋪成了人生之路,我們要學會收穫偶然。“我累了,但我不能停下來,我要繼續我的人生”,總有人這麼無可奈何地活著,然後身心俱疲地被某些種種所累。這彷彿是人們自信為堅持不懈的信條。“累就歇歇”,想對堅持不懈的人說。累了,找個地方停下來,或坐或躺或站著,看一看路邊的小草和你不曾留意的天空,還有在你眼前流淌的涓涓細流,你會如釋重負。或許,你會承認,歇歇真好!向前走吧,偶爾停留。

走是因為要奮鬥,停是因為還想走。生活就是這樣,走走停停中,若有所得,若有所失,最後來到終點。每一個被走出的腳印,都因為某次停留而變得愈發深刻。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短暫的停留給我們時間思考,養精蓄銳。總有人抱怨自己像無頭蒼蠅,整天瞎忙亂竄,卻無所得。真正的勝者是會思考的。“我思,故我在!”思考讓他們生活得有條不紊。停留片刻,理順思緒,我們會走得明明白白,會走得坦坦蕩蕩,會走向夢想中的輝煌。

因為停的直接,走的路才變得更直!

後記:花開花落,春去秋來,走走停停過了十九年,總是走得那麼地匆忙,停留得更是那麼地匆忙。背後的路,曲折而坎坷。一心向往眼前的天堂,所以行跡匆匆。當我回過頭,發現背後也是一個世外桃源!

走與停作文 篇6

劉禹錫說:“千淘萬路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然而現實生活中真是這樣的嗎?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輪上的帆任憑它再頑強,再牢固也有被狂風襲捲的時候。人生亦如此,若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說明你的意志力比較頑強,並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時候選擇停止也是好的。

《開心辭典》中曾有這樣一幕:一青年在答題臺上答題,他懷孕的妻子在觀眾席上靜靜地等待著他勝利的佳音。然而當他順利闖過三關時卻選擇放棄。這種情況是罕見的,因為在小丫的主持下選手對她的“繼續嗎”的回答總是肯定的,可那位青年人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堅定地說出“停止”兩字。正當觀眾那些冷嘲熱諷朝他潑去時,卻被他在小丫面前的回答征服了。

小丫問:“如果你的孩將來問你為何不勇往直前,你怎麼回答?”“有些事情並不一定要到達終點,停止可能獲得更多。”“那如果你的孩子只考了80分就不上進了,你怎麼教育他?”“我會說:”你若盡了最大努力,那我不怪你。人生並不一定要走到最輝煌的頂峰,關鍵是要享受走的過程。“就是他的這兩次回答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得到了來自觀眾心靈最深處的敬佩。

倘若你爬山,累了就停下來,先享受一下千層綠浪的清幽,鬱鬱蔥蔥的野花野草,感受一下另類的幸福,再繼續攀登,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便油然而生了,那種豪情壯志也體會到了。但如果你累了還繼續攀登,那到達山頂就困難了,說不定還會因累而窒息。

所以,有時走走停停也是一種良策。即便有倒下的時候那也只是軀殼,只要堅持不讓意志倒下。因為意志倒下是最可怕的。

或走或停在於己,只要你把自己當作帆,那就依實力而行吧!畢竟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失敗時別忘了:帆也有倒下的時候,不過就是自己停在那兒歇了口氣罷了。等氣歇夠了再走也不遲啊!說不定走得更快。

走與停作文 篇7

幾度春秋來往消逝,秦磚漢瓦無盡的沉澱終於變為灰燼,誰無意翻閱著史冊黯黃的邊緣。捧起一捧清泉,滿是歷史星河冰冷的淚水。

太白的衣襟俯首之間已經成為盛唐的標誌,可是誰又知道他滿懷壯志得來的又是隱居幽林。都說應該再博一回,可是李白沒有,他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也許偶爾閒心不問政也是詩人該有的歸宿吧。於是,他停下了,坐著輕舟淺吟詩句,看輕官場與人生,也不失為走得更遠。

陶潛,一句“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便終於停下了他在官場的腳步,回首一笑,清貧一生,從此隱居田園,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可是倘若沒有他停下的決定,怎麼會有那田園詩篇流芳百世,像一弘幽泉激勵著世人,讓史冊記住這個閒情逸致的詩人。

他的眼眸是如此的深邃,他想告訴世人清朝在怎樣淪落,一個家族又是如何淪落。於是,他提起筆,寫下紅樓的詩篇,滿是悽苦冰冷,滿是無人知曉的辛酸淚。然而,在生命帶他一起離開的時候,他不得不停筆,留給世人好奇的猜疑,如同斷臂維納斯,卻也因此永恆了美的主題。曹雪芹,人們怨他就此停筆留下半部紅樓,也因此感激他讓世人在一代代的好奇中永遠記住了這個名字,中國的驕傲。

就在這走與停的邊緣徘徊然後奮進,朝代的更迭,生命的由盛到衰,當我們歷經忍辱負重的百年屈辱史,或者度過文革中黑暗窒息的歲月,我們不禁問,歷史還在前進嗎?答案是肯定的,歷史書中寫到,在徘徊中前進。在徘徊中前進,有人流淚了,有人笑了,有人因此倒下了,有人因此站起來了,但是,那浩浩蕩蕩的歌聲還在繼續,停下了還要前進,前進中也許還會停下。但是沒關係,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詩人和歷史本來就是融為一體,詩人走累了會停下,歷史停下了還會繼續,他們在歲月和時間的交織更迭中找尋著自己的方向,然後,走得更遠。

詩人累了,歷史累了,靈魂累了,它說它要休息;那就讓它歇下吧,去找尋一個支點揭開它生命的旅途,滿是奇蹟的路途。

走與停作文 篇8

生活中,我們總在為心中的目標不停地奔走,跨過險灘,穿越荊棘。每當我們想要放鬆一下時,總有一個聲音在冥冥中響起——要堅持,不可以就此停止。於是,我們又背起沉重的行囊匆匆趕路了。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停下”並不意味著鬆懈,更不等於放棄。適時地停下,是對往日的總結,是對自身的及時調整,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前方的挑戰。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不僅是生活的境界,更是智慧的明達。

“走”需要勇氣,“停”則需要更大的勇氣。幾千年前孔夫子就教育我們——“生無所息”。在人們心靈和社會觀念的辭典中,“永不停息”被賦予了理想主義的色彩,成為人們崇尚的品格。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不管環境的變化,不知疲倦地一味走下去,常常讓我們付出了過高的代價。

現實的生活就像在大海上航行,在接近目標的途中,不知什麼時候會遭遇風暴。當暴雨突至,與其冒著可能翻船的危險頂浪而上,不如暫時改變航向以避開風險,等到雨過天晴再繼續起航。

古語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停下,不是庸者之姿,而是智者之態。生活中,難以抗拒的困難面前,以首先保全自己的方式當停則停,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大智慧。

對於生活,走與停同樣重要。生活的法則要求我們該走就走,當停則停。如果我們應要與生活的法則對抗,一味按主觀願望走下去,那麼我們將遭遇的可能不僅僅是失敗。二十世紀中葉,人類曾對大自然宣戰,在最初微小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可以戰勝自然,改天換地。其結果卻是近乎瘋狂的行為造成了全球範圍內的生態危機,差點葬送了全人類以及整個地球上的生命體系。

為了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應該承認生活的法則同自然的法則一樣,不必抗拒。我們應該對自己能夠控制什麼何不能夠控制生麼進行理想的評估,面對生活的海潮,建立平和的心態。在生活中自如地把握航向,該向目標直奔的時候,就保持航向,勇於前行;該迂迴暫緩的時候,就及時停下,避一避風浪。

該走的時候,堅定的大步前進;當停的時候,果斷地適時停下,以最適合的方式,自信地抵達勝利的彼岸。

走與停作文 篇9

人生就像旅行,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有好風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進。

人生又像一場馬拉松賽跑,需要途中補充能量,才能夠跑到終點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之後,感到自己的知識跟不上發展,於是要去進修,這種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停頓,但是這種停頓是為了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做的短暫停息,是為了今後發展得更快而做的短暫停留。

回顧歷史,戰國時期的遊說家蘇秦,第一次遊說沒有成功。他的嫂子見他沒出息,整天刁難他,但是蘇秦知道自己的觀點不能打動國王,一定是自己的知識水平不夠。於是他忍受哥嫂的刁難,開始“頭懸樑,錐刺股”後來終於成功遊說秦王成為戰國時偉大的縱橫家。蘇秦在家的隱忍學習,正是人生路上的暫時停頓。這停頓,就好比花兒含苞待放;這停頓,就好比積蓄力量的馬兒吃草;這停頓,是為了實現自己理想抱負而做的短暫停息;這停頓,正是為了今後的向前邁進而做的短暫休息

像這樣在人生路上行走中善於停頓的人,何止蘇秦一個呢?三國時期的劉備,為了復興大漢天下,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只好屈尊在曹操的兵營中種菜,他的短暫停留就是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正是因為他儲存實力,才有後來的東山再起。這種停頓是智者的選擇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不平的荊棘,要想繼續往前走,就要拔掉荊棘,要拔掉荊棘就有可能停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停頓就是調整,停頓就是為了後面走得更好。我們知道,歷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到過人生的荊棘:屈原、司馬遷、李白等文豪都曾經在人生的路上停歇過,但是這樣沒有影響他們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的停頓,是因為小人的加害,國君的昏庸;他們的停頓,是為了自己和他人走得更好;他們的歇息、他們的停頓,是為了實現更加遠大的目標。

因此,我們可以說人生路上的停頓就是為了走得好,走得遠,走得更加瀟瀟灑灑!

走與停作文 篇10

人生有無數條道路,有時我們停下腳步,猶豫、彷徨;有時我們又邁開大步,堅決、果斷。我這裡有一個故事,聽了之後,或許對走與停有新的見解。

在黃色的樹林裡有一條羊腸小道,那麼幽靜,荒蕪,時時冒出的野草更添幾分神祕與淒涼。

這時,兩個人來了這裡,一個是阿昌,一個是阿新。他們兩人是情同手足的摯友,他們一起出來闖蕩世界,漸漸地,兩人漫漫的旅途中,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恰好,他們來到了這片美麗的樹林。

兩人同時被樹林優美的景色所深深吸引,阿新更是幻想好了用自己所積累的財富在這樹林中建房、安家。於是他毅然地對阿昌說:“朋友,我就在這兒住下了,如果你願意,與我一起在這樹林中做個伴;若不願意,我也不勉強你,我會衷心祝願你一路順風!”阿昌思索起來:在這世外桃源安個家豈不逍遙快活,如果我就此停下,萬一前途有巨大的財富我豈不錯過了!

管它呢,我還是繼續走吧!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阿昌便辭別阿新,走進了那條幽深的小路。

誰料想,前途並不像阿昌所想象的那麼平坦,反而到處都是荊棘,到處都是泥濘······稍不留神,便劃出一道道血口子以及滿身的汙穢。而阿昌的包袱也被禿鷹給叼走了,又累又餓的他開始想放棄了,正欲轉身回去,但又轉念一想:說不定財富就在前面,而我此時放棄,豈不與它擦肩而過,從而遺憾終身。於是,阿昌靠吃野果、喝山泉而艱難地向前探尋······

擺在阿昌面前的是足足有100餘噸的黃金,以及不計其數的鑽石、珠寶······還有巨大的四字箴言:前進,行走。終於,阿昌成功地找到了聞名遐爾的“世紀寶藏”,因而衣錦還鄉。

當他又來到那片依舊美麗的樹林找尋他的夥伴時,阿新已經變得奄奄一息,原來,阿新在樹林裡建了房後,沒有努力上進,整天坐吃山空,最終財富揮霍殆盡,落得窮困潦倒、疾病纏身的下場。在生命的彌留之際,阿新淚流滿面地說:“枉我平素如此精明之人,竟不懂唯有“前進,行走”才會成功地道理。”最終,阿新帶著他一生的悔恨而步入了天堂。

故事完了,但它給人的啟示卻源源不斷。不錯,正如那四字箴言所說:“只有前進才會成功,只有行走才會勝利。”

走與停作文 篇11

傳說中有一種鳥,一生都在飛翔,從不落地休息,它落地的時候就是死亡的時候。其實人就如同這種鳥,一生都走在路上,不能停止。

李春燕就是這樣一隻辛勤的鳥,她是大山裡最後的赤腳醫生,一個瘦弱的身影在鄉間奔走,她用自己那雙赤腳丈量十里八鄉的蜿蜒小徑,步步都踩出她的熱情,提著的竹籃子就是她行醫的工具,田壟間就是她的緊急病房,簡陋彰顯的是她的意志,那間四壁透風的竹樓不僅是她的家,更是苗鄉百姓的家。一個女子,她用自己那並不寬厚的肩膀,擔負起苗家的健康,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如此堅毅,不曾想過要停下來。

停止與休息不同,休息是喘息的機會,而停止是放棄的懦弱;休息是為了更好的行走,而停止是止步不前。“無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可見,走是一種精神,停止是要跨過的阻礙。

走已成為一種經歷,千帆過盡,風景看透,尋到的是內心的追求。捨棄無知的虛榮,為著更多的人走,停止似乎沒有了必要。走已成為一種本能,那遙遠的方向是雙腳不自覺的追求;心所繫的地方,是最終的目標,還會停下來嗎?行走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走已成為一種姿態,那是最迷人的風采,不是為了物質的獎勵,名聲的遠播,只是一種堅持到底的信念。在走的路上領略了無數的風光,在走的過程中經歷了風雨坎坷,有時候以為堅持不住了,但一想到遠方還有自己想要的目標,無論如何都不能停下匆匆的腳步,於是,重新拾回信心,鼓足勇氣,哪怕風雨兼程,荊棘叢生,歲月如磐,想要我停止,那是不可能的。

人不願停下腳步,自然何嘗不是如此呢?它總是踏著特有的步伐,春夏秋冬,循序漸近。“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花開花落不會因為人的離開而有絲毫的改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就是這個道理。歷史的滾滾洪流從不在意失去的浪濤,湮滅的、留下的,仍儲存著固有的樣子,絕不會停下來哪怕一分一秒。自然界與歷史是優秀的範例,走,就要捨棄所有的牽絆,一直走下去。

跨過停止的疑慮,行走是萬事萬物的生存狀態,走下去,將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走與停作文 篇12

我們總感嘆時間走得太快,日子過得太過匆忙。有時候感覺在人生路上走了許久,因疲憊而對一切失去了初時的興趣,這才是我們行走途中最懼怕的。

如果走得太累,就停一停吧,整理好心情,再重新上路。

我的心中裝著和海子一樣的夢想,找到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在人生路上走得太苦太累,或許是現實太過沉重,又或是夢想與現實始終無法重疊,讓他心力交瘁,終於,他用最炫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將夢想永遠留在了鐵軌上。

我親愛的海子,如果我是你,我希望在感受了20多年的苦澀後,我會想著找一個地方靜養,等待著尋找我心中的芬芳。

如果有一條路你不得不堅持走下去,路上的荊棘扎得你高聲痛哭,如果你走得太艱難,已然在放棄的邊緣不知所措,那請你停一停吧,刮開荊棘,找個地方,歇息一陣,等到蓄滿力量,再一次出發。

我的腦海時常出現張藝謀堅毅的面容,他像深處在漫天的荊棘叢中一般帶著他的新電影從舊時代走來,帶著想將自己的作品展現給世人的理想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他畫面鮮豔的電影又怎能被幾近黑白的舊時代所容忍呢?

堅強的張藝謀先生,如果在一波又一波如針尖般的攻擊聲中你就倒下,如果在失去你摯愛的謀女郎後你從此一蹶不振,那你的夢想之日又要等到何時去呢?辛虧,你只是修養一陣,重生後的光芒也終於讓我們看清了鳳凰本該有的面容。

你要堅持的路,如果突然因艱難想要放棄,那麼請停一停吧,修養過後的你也許會更想走下去。

我在爬山的時候,會想起《醉翁亭記》中的畫面,“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揹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

人生就像是爬山,再堅毅的人也會有累的時候,請你歇息一陣,也許那些美麗的風景會在你休息時緩慢行至。

走與停作文 篇13

走是漫漫前程奮鬥。

停為深深思緒反省。

走與停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左右手,使人感覺在為人處事的路上得心應手,順心順意。——題記

走一走,即奮鬥奮鬥。人生奮戰的征途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我們是在走著的。在筆者看來,走更是一種fighting的狀態。保持走著的`狀態,日積月累,我們才會不經意地發現回頭路已是征途千萬裡。路途中我們不像龜兔賽跑那隻自以為快的兔子,不要求好名次,好速度,但要求最努力,最奮鬥。就像是烏龜一樣持之以恆[注: 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地走完全程——慢即快,快即慢。

雖然行走人生,奮鬥前程的路上時而陽光燦爛,時而朦朧細雨,時而狂風咆哮,時而一帆風順,時而風清氣爽,時而驚險刺激,時而痛苦無助,時而得意自豪——但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寵辱不驚,要淡然處之,要經常保持走著的狀態——去

一如既往地努力奮鬥拼,去矢志不渝地奔走向前進。

然而走著走著我們累了,腳步停下來了。

走與停作文 篇14

在人生的旅途上,別忘了駐足片刻,欣賞路邊綻放的玫瑰。

——題記

當今社會經濟迅猛增長,人們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每天都在壓力下忙碌地工作和生活著,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強烈的競爭力。因此,每個人都在馬不停蹄地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而拼博著。正因如此,人們平均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就少。也許他們經過自己一番不懈的努力,登上了事業的高峰,但是沿途走來,由於他們沒有暫停前進的腳步,錯過了身旁很多優美的風景。

所以說,人活在世上,除了不停地向前出發,也要適當地停下來。

晚上工作累,泡一杯熱茶,靠窗坐下,任憑微風撫摸臉龐,欣賞天上閃爍的星星或皎潔的月亮,還有周圍的風景,體會王羲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情感。這何嘗不是一種愜意。工作遇到困難時,不要總是想著它,以致於使自己心煩氣躁。這時放一段柔美的音樂來舒緩沉悶的氣氛時最恰當不過的了。工作量過多時,可以先看一段時間電視,一方面可以放鬆緊繃著的神經,另一方面可以瞭解近期的社會熱點。在緊張的工作中適當停下來,做到勞逸結合,不是很好嗎?這樣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有味道,更有色彩!

我們在求學之路上一路走來,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大家都為了遠大的目標而努力著,但我們也不應該一味的“埋頭苦幹”。一天下來,你有停下來想過你今天是否過得充實嗎?你有停下來想過今天你收穫了些什麼嗎?你有停下來計劃好明天要做的事嗎?如果你的回答是“有”的話,那麼你這一天才過得真正的有意義。

時光荏苒,一眨眼我都到了花季雨季,這十幾年來我們都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我們最終還是順利地走到了這一步。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一路走來,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是誰在幫助我們?是父母、老師,還是同學?也許,你都忽略了。生活中很多這樣的現象。也許我們都認為,父母養育子女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但你有沒有想過,父母一直照顧我們,一點一滴地教育我們,他們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我們曾經因為自己的幼小無知而令他們操心,甚至傷了他們的心,但他們都沒有因此而生氣,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我們。時間在走,你有沒有停下來靜心想一想父母為自己付出的心血?你有沒有在父母辛勤工作中停下來欣賞他們的背影,感受他們為了這個家真的付出了很多?你有沒有在父母的嘮叨中停下來,細膩體會他們對你真摯的愛?如果你做到了,你就會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感動著,溫暖著。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細節都能觸動我們的心靈。一句話、一個眼神或一個微笑都能使我們的心靈顫動,關鍵是你是否停住了前進的腳步,用心欣賞、體會這些生活中的細節。莫等你驀然回首時,才倏地發現記憶中許多美好的東西已被歲月流走,只流下淺淺的波痕。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上,我們不但要堅強地往前走,還要學會停下腳步,欣賞路邊的美景。把美好的東西裝進你的背囊中,等你到達終點時,你把一件件美好的東西拿出來,這時你會發現人世間的許多美麗,從而也會感動於這份美麗,感動於自己!

走與停作文 篇15

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我們坐著生活的列車向遠方疾馳飛奔,但在途經每一個站臺時也會稍作停歇。人生便因亦走亦停而繪就了一路的風景。

走是執著的追求,停是必要的休整。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年輕時曾一度用暴力手段追求黑人的解放,然而事與願違。在獄中,他停下了反抗的腳步,休整了勞累的身心。停下一段時間後的曼德拉,變得更加睿智樂觀,他學會了用博大的胸懷、寬容的美德感化白人,由此創造了和諧美麗的南非盛世。“若不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是的,曼德拉合理調配走與停,這使他最終完成了涅槃,實現了人生的夢想。

走是奮勇向前,停是為了更好地走而加油、充電。

蒙牛集團創始人牛根生曾是伊利集團的副總裁,他雖然業績良好卻難與領導層和諧共處。牛根生停了下來,奔向北大進修,去選擇一條更加自由的道路。停下來使他學會了現代企業管理,好像給他插上了一雙翅膀,讓他放心大膽地飛翔。從此他的未來不是夢,學會了給自己一點空間休整的他一鳴驚人,帶領蒙牛在國際乳製品排行榜上佔據了一席之地。若不是他停下了奮勇向前的腳步,又怎會邁上屬於他自己的星光大道呢?學會協調走與停的他,便化繭成蝶,舞出了自己的風采。

走是咬定青山不放鬆,停是在實現目標的驛站駐足。

一代影后奧黛麗赫本在好萊塢風光大好時,卻毅然選擇息影,投身於慈善事業。而這次不可思議的停留卻讓她點燃愛的火炬,讓她驅散世界的冷漠,溫暖人心。學會合理調配走與停的她不再以貌悅人,而是以德服人,這無疑昇華了她的精神品質,使其高貴的人生顯得更加熠熠生輝。

停不是貪圖安逸的停滯不前,而是對勇往直前的動力補給;停不是畏懼挫折的膽小怕事,而是留下一點空間去反省自我;停不是逃避現實的懦弱愚昧,而是勇於休整自我身心的智慧。

停留並不意味著放棄,停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追求;前進也不代表終日的奔忙,前進時因為有了及時的停頓而倍增奮鬥的快樂。停亦樂,進亦樂,二者相得益彰。

前行時如高歌猛進,停頓時如淺唱低吟,時而高亢,時而柔和,走走停停,動靜協調,靜如晨霧,動如脫兔。在人生的道路上,演奏好這生命的二重奏,就如同琴瑟和鳴,餘音繞樑。人生中的前進就不再是疲憊不堪的苦役與跋涉,而是張弛有致的快樂之旅。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縱使有著重重逆境,只要我們懂得合理利用走與停的雙刃劍,就可以披荊斬棘,在人生的舞臺上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走與停作文 篇16

向來推崇一句話,生命在於不止的運動。可是來到芳草地上,卻又讓一個溫柔的聲音止住了我的腳步,“嗨,朋友,為何如此匆匆,你沒看到你腳下綻開著一朵小野花嗎……”

—— 題記

天生萬物,唯人最貴,這是孔子老夫多麼豪邁的話呀。他認為人是萬物之長,萬物之尊,萬物之靈。可是中國自古以來以有多少孔門弟子放下自己尊貴的身軀,去伺弄花草,去逗弄野鶴,去撫觸孤鬆……我們何必作隱士,何必持著一顆聖人孤傲之心,我們只須有一顆閒心,有一顆能發現美的眼睛便可。

我們很容易落入兩大圈套,孔子掉入了一個,陶淵明佔了一個。

看到了孔子站的那個地方了嗎,那是消極的莊子所不嗤的。他認為孔子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小人,可是孔子自成高度。看哪,千百年來,有多少人風塵僕僕,有如群馬奔騰一般,以孔子為座標,向前爬呀,跑呀,撞呀,鑽呀。可是他們大多到不了孔子指向的彼岸。他們的心是被矇蔽了。哪如李白這樣的爽快文人,保持著一顆通透心,入山林也可,入朝堂也可。總之,心中要留意前方,還要注意腳下,是否有一朵爾見猶憐的粉色小花呢。

孔子門中也有逆孔子之道而為之的。一如陶淵明,林逋這些人。他們不過千軍萬馬爭過的獨木橋。他們逃遁到世人所不風見的地方,終身躬於耕,弄花草,品香茗。可是人生有幾個今朝可供你不厭其煩地像老頭老太太那樣,啜一口茶,賞一眼景呢。歌德在最失意的時候還說了一句不平淡的話:“人,總要乾點什麼吧。”

所以,孔子、陶潛他們都太過極端,給後人造了兩個偏激的大陷阱。

我欲在每日睜眼見到那一縷晨曦時,在內心呼喊:前進,前進,像士兵臨敵一樣,勇敢地接受將加之於你的挑戰。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被打敗。是的,人生是必須有像聖地亞哥那樣與困厄搏擊的勇氣的。人生是奮發有為者無盡的寶藏。“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蘇軾在年老失意之時仍此番振奮人心的話,我們豈可抱著一堆花草,守著一片荒園度過一生。

可是,人雖為貴,但不與萬物合一,不親近萬物,那麼就會被生命拋棄。加拿大的安赫爾市,每年有一個“踏葉節”,全市放假一天,到北部的山林裡去踩踏漫山遍野的鮮紅的楓葉。設立這個節日的市長似乎在提醒他的市民們:嗨,你們的腳踏累了水泥地,是該給你的腳洗一個楓葉澡了。“踏葉節,似乎讓我們想起了前人”暮春者,浴乎沂,風乎舞雩“的閒雅事來。

向前,向前,但要注意停下來,也別踩著那朵在路中間的小野花。

走與停作文 篇17

生活中走與停是非常常見的,走即是前進,停即是休息、停歇,許多人都只注重了走,只一味地勉勵自己前行,卻忘記了停歇。走與停看似是極端對立的,然而實際上,“停”是為了更好地“走”,是否善於在適當的時候停下對於之後的前進影響重大。

停下來休息可以給你緩衝的時間,減輕壓力,積蓄力量,“走”得更長遠。劉翔是喻戶曉的田徑運動員,自雅典奧運會奪冠以來,他幾乎單肩挑起了整個中國110米欄,甚至是中國田徑的重擔。於是在高強度的訓練和社會的極度關注之下,他連續兩屆奧運會因跟腱受傷中途退賽,未能續寫輝煌。劉翔的遺憾退賽令人感嘆,被巨大壓力拉斷的不僅是他的跟腱,可能還有他的精神。假如他可以用正確的心態面對人們的期待,適當地調整、休息在第一次受傷退賽後注意修養,使他的身體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那麼他將有更多的機會,更長的體育生涯和更多的榮耀。因此在前進的道路上,不能一直不停地奔跑,偶爾停下來才不致精疲力竭,才不易受傷跌倒。

停下來休息讓你可以反思過去所犯的錯誤,所遇到的挫折,從而彌補缺陷,“走”得更順利。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他出師後在外遊歷多年,窮困潦倒,狼狽歸來。在鄰居的嘲諷之中,他用了一年的時間刻苦鑽研《周術陰符》,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得到了燕王的賞識。蘇秦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停下”,在他從前所學習、所宣揚的理論無法推行時,他沒有一味的奔走遊說,而是停下來思考、改變,從而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停下來反思是為了改正自己的錯誤,總結已有的經驗,這樣我們從前所走的路才有意義,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達到所追求的目標,實踐人生理想。

停下來休息可以讓你仔細觀察他人的優勢所在並轉為己用,取長補短,“走”得更迅速。日本在明治維新前也有過一段閉關鎖國的時期,隨著西方文明的傳入,他們意識到自己過於封閉,發展過於緩慢,於是他們停下了在過去陳舊落後道路上行走的腳步,開始大力地研究西方的科技和制度,並在之後迅速發展起來,走上強國之路。日本是一個善於停頓的國家,他們停下來去觀察西方文明的強大和先進,再反觀自己國家的缺陷和弊病,轉換自己前進的方向,不僅脫離了歧途,而且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得更快速,國家實力有了質的飛躍。在停頓之間審視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我們才能更好地前進。

“走”離不開“停”的調整,在停下的時候積蓄力量,完善自己,思考接下來的方向,我們就可以堅定地再次出發。

走與停作文 篇18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需要我們勇往直前。古人云: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人生畢竟是充滿冒險的,你將永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是荊棘小徑或是寬闊大道。於是在這充滿無數的未知可能性中,能知難而進併到達終點的被喚作生命的強者,半途而廢畏縮不前成了命運的棄兒。

只要事先選對了方向,腳下還有路就應一直走下去。“不要因迷戀路旁的鮮花而忘了趕路。畢竟,花兒會一路開放!”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殷殷囑咐。其實,我們大可將這種不懈不怠的“行”看作為在生命中的努力奮鬥,因為這是兩種相同的精神,故曰:注重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應上下而求索。這是“走”。

奮鬥的過程是必然,而成功是非必然的,意思是付出了努力,但不一定會成功,畢竟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這時,我們就應當“停”下來,別再斤斤計較或怨天尤人,該靜吾神,安吾心,認真思考自己的缺失之處。也就是所謂摔倒了,還要捏把沙起來。這“沙”越積越多時便豐富了你我的人生經驗,吃一塹,長一智,別對這上天的饋贈視而不見,它或許能給我們在危難時另一種驚喜。這就是所謂的“停”。

當走則走,當停則停。它直接導向了你我的人生,走是奮鬥不止的過程,而停是一種歷經大風大浪後的心境。走是停的前提,而停是走累後的慰藉。正確的走與停,會讓你用理性的畫筆為自己揮灑出濃重而精彩的一筆!

走與停作文 篇19

曾經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與其沒有結果地等,毋寧停停走走的夢”。在路上,需要行走,更需要停留。

鳥兒嚮往茂密的參天大樹,卻對一棵足以藏身的樹視而不見,它不知道,這樹上也有大樹的“影子”;魚兒追求廣闊的大海,卻忘記了引領它通向大海的,是一條小小的溪流。奮不顧身地向前進固然是有勇氣、有追求的表現,可在適當的時候,希望就在身邊。為何不放慢腳步去發現?

亦仕亦隱的古人有許多,王維、陶淵明更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看慣了世事無常,便也不再牽動心腸。在仕途中奔波勞累,就毅然選擇辭官歸隱,因為在他們的眼中、心中,看到的、想到的,並不是官路盡頭刺眼的功名寶座,而是平凡之路上默默芬芳的野花。某個溫暖的午後,在田野間悠閒漫步。風在搖動樹的葉子,草在結它的種子,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欣賞這般美景,又怎會念起江湖上無休止的你爭我鬥呢?等到心力都完全恢復,也許會重新上路。遊走於廟堂之間,變的是環境,不變的是心境。即使在路上停停走走,心中對美好的期盼也不會半途而廢。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現代社會的新風尚令人迷失。在追求與放下中糾結,被社會與內心撕扯。一邊想要放下工作去享受生活,一邊又在與人比較,不甘服輸。在時代的洪流中,向上不易,放下更難。孰不知在糾結時,在身邊等候多時的希望已經悄悄溜走。一邊奔跑,一邊回頭,總以為下一站就是終點——真的到了下一站,往往又變成起點。為什麼人們越來越難以跟隨自己的心來決定去留?也許是時代的必然。但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心境應該永遠保持美的姿態。在塵世中潔身自好很難,但心若在,人就在。心中想要停下,就毫不猶豫地放手,只有這樣,才能發現繁星,才能不再錯過下一個黎明。

放下不等於失去,停止或許意味著前進。所謂無招勝有招,以退為進,隨心隨走隨停,另一番世界就會出現在眼前。當你歸來,那是你蟄伏的背影,回眸的閃光!

走與停作文 篇20

生命的藝術,不在於一路狂奔,而在於有走有停。

有個年輕人搭出租車到一個遙遠的地方。一路上連遇幾個紅燈,眼看要到目的地了,又是紅燈。他便嘟噥道:“真倒黴,老是差一步!”這時計程車司機說:“不倒黴。上帝很公平,綠燈時我們是第一個走。”

紅燈,給了我們思考和欣賞的時間。人生有時需要停一停,並不是一味地往前衝。

我有一次生病住院,正值單位最忙的時候,手上一大摞材料要辦,急得我嘴脣都起泡了。同病房的一位大叔是幾家超市的老闆,按道理他比我更急,他卻一邊打點滴一邊悠閒地看報紙。“大叔,你怎麼這麼放心店裡的事啊?”我不解地問。大叔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說:“平時太忙,走得太急沒照顧好身體,所以身體就抗議了,讓我休息,我就得好好享受這清靜時光啊。”把生病當做一種享受,把休息當做人生路上的一次停留,多麼豁達又是多麼富有哲理。

人生一定要有走,有停。走的時候每一步都要像流星,停的時候要比灰塵還安靜。快起來可以不顧身邊風景,慢下來要把每一縷微光都裝進眼睛。有走有停,才是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