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漢語常識

遊萬柳堂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遊萬柳堂記》 是清代文學大家劉大櫆的作品,此文通過萬柳堂之景描寫,借萬柳堂的興衰,嘆富貴之不可恃。遊萬柳堂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是如何呢?本文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遊萬柳堂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資料,僅供參考。

遊萬柳堂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遊萬柳堂記文言文原文

遊萬柳堂記

作者:劉大櫆

昔之人貴極富溢,則往往為別館以自娛,窮極土木之工,而無所愛惜。既成,則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終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為之。夫賢公卿勤勞王事,固將不暇於此,而卑庸者類欲以此震耀其鄉里之愚。

臨朐相國馮公,其在廷時無可訾亦無可稱,而有園在都城之東南隅。其廣三十畝,無雜樹,隨地勢之高下,盡植以柳,而榜其堂曰“萬柳之堂”。短牆之外,騎行者可望而見。其中徑曲而深,因其窪以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雲水蕭疏可愛。

雍正之初,予始至京師,則好遊者鹹為予言此地之勝。一至,猶稍有亭榭。再至,則向之飛樑架於水上者,今欹臥於水中矣。三至,則凡其所植柳,斬焉無一株之存。

人世富貴之光榮,其與時升降,蓋略與此園等。然則士苟有以自得,宜其不外慕乎富貴。彼身在富貴之中者,方殷憂之不暇,又何必朘民之膏以為苑囿也哉!

——選自同治刊本《海峰先生文集》

〔清〕劉大櫆

遊萬柳堂記文言文註釋

(1)萬柳堂:康熙年間(1662—1722)刑部尚書馮溥的園林別墅。元朝宰相廉希憲曾在京西豐臺(一說在釣魚臺)侈建別墅“萬柳堂”,馮溥借其名為自己別墅之名。

(2)富溢:極富。

(3)別館:即別墅,指住宅以外另建的園林館舍。

(4)勤勞王事:為朝廷辛勞效力。

(5)“而卑庸”句:意為卑陋庸俗之輩想以此向家鄉的愚民百姓炫耀。

(6)馮公:即馮溥,山東臨朐人,順治年間(1644—1661)進士,曾任吏部侍郞,康熙年間(1662—1722)擢為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頗得康熙皇帝信任,曾廣為清廷網羅人才。《清史稿》有傳。

(7)訾:(zǐ)毀謗、非議。

(8)榜:題名。

(9)短牆:矮牆。

(10)飛樑:懸空修建的橋樑。欹臥:傾倒。欹(qí奇)傾斜。

(11)殷憂:深憂。

(12)朘(juān捐):剝削。苑囿(yòu又):園林。[1] (13)累:堆積

(14)榜:題寫

遊萬柳堂記文言文翻譯

過去的人,富貴到了極點,就往往要建造別墅來供自己享樂,竭盡建築藝術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價。等到建成,卻不能常常住在別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終身都沒有去過。而能夠常住在裡面的人,卻又無力去建造別墅。其實,賢能的公卿大夫忙於國家的事務,根本沒有時間顧及這種事,只有庸俗貪卑的人,大都想用建造豪華別墅向家鄉那些無知的人誇耀,使他們感到震驚。

康熙朝的宰相、臨朐人馮溥,當他在朝任職時,所做過的事既沒有可以指責的,也沒有什麼可以稱讚的,只是他有座別墅園林在城的東南角。園的面積有三十畝,園中沒有一棵雜樹,隨著地勢的高低,全部種的是柳樹,因而題寫園中的堂名為“萬柳之堂”。在矮牆的外面,騎馬經過的人可以望見。園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處,利用園中低窪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積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邊都長滿了蘆荻,雲彩和池水疏落映襯,可愛極了。

雍正初年,我剛到北京,喜歡遊玩的朋友都對我介紹萬柳堂的勝景。我第一次到萬柳堂,還多少有些亭臺水閣;第二次到那裡,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橋,已斜臥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則凡是園中所種的柳樹,都象斬過一樣,沒有一棵留存了。

人世間富貴的榮耀,它總是隨著時間有升有降,大概也和這個萬柳堂園一樣。那麼士大夫如果能夠自己有所領悟的話,就應該不再羨慕富貴這樣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經置身在富貴之中的人,正應當深憂也來不及,又怎麼能搜刮百姓的脂膏來建造園林呢?!

遊萬柳堂記作品賞析

這是一篇諷世之作。文中寫萬柳堂之景不過數語,更多的篇幅,則借萬柳堂的興衰,嘆富貴之不可恃,並進一步指責“貴極富溢”的官僚“朘民之膏”以供其逸樂,“窮極土木之工而無所愛惜”。文章雖然簡短,但寓意頗為深遠,耐人尋味。[1]

遊萬柳堂記作者簡介

劉大櫆(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安徽桐城人。諸生,雍正年間(1723—1735)時兩舉副貢生,乾隆年間(1736—1796)應博學鴻辭,皆未成;晚年為安徽黟縣教諭數年,後歸故里,一生很不得志。劉大櫆為文以才氣著稱,早年以布衣遊京師,方苞讀了他的文章,極為歎服,說:“如苞何足算耶!邑子劉生,乃國士爾。”姚鼐曾從其學古文,為桐城派創始人之一。其文論主張“義理、書卷、經濟考,行文之實,若行文自另是一事”,強調神氣、音節、字句的統一,重視散文的藝術表現,這對方苞的文論是一個發展。劉氏散文長於氣勢,富有文采,內容多懷才不遇的牢騷,於時弊亦間有指摘。亦工詩,其詩作也常為時人所稱道。著有《劉海峰詩文集》,《論文偶記》等。《清史稿》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