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語言運用

關於話題作文(五)—話題作文的審題

關於話題作文(五)—話題作文的審題

一、淺談話題作文的審題
在一次高三期末抽查測試中,考了這樣一道作文題:生命是一個奇蹟,在這個星球上相聚、相守、相處也是一個奇蹟。但是世界給予我們的還有更多的憂慮和不安:戰火紛飛、環境汙染、瘟疫蔓延……對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請自選角度,以“共享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結果大多數學生審題發生了錯誤,寫偏了題,是圍繞“生命”做文章,寫成了:珍惜生命、謳歌生命、生命的意義等,甚至有的同學直接寫成: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治理環境汙染、我們要控制瘟疫蔓延等,顯得更離譜了。沒有在“共享”一詞上著眼花筆墨,以致大多數作文都在三類及三類以下。
究其原因,是許多學生以為話題作文不存在審題,只要圍繞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實話題作文是需要認真審題的,我們切不可等閒視之。話題作文的審題有哪些技巧呢?
1、解析話題作文的結構
一般話題作文由四個部分組成:即材料語+提示語+話題+要求。如2003年全國卷大學聯考題中:宋國有一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這就是背景材料。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這就是提示語。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顯然是話題。[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這就是要求。許多話題作文沒有材料,如上題中“生命是一個奇蹟,在這個星球上相聚、相守、相處也是一個奇蹟。但是世界給予我們的還有更多的憂慮和不安:戰火紛飛、環境汙染、瘟疫蔓延……”這不屬於材料,只是提示語。有些話題作文有材料卻沒有提示語,如:有這麼一個故事,美國總統杜魯門當選後不久,有位客人來拜訪他的母親。客人笑道:“有杜魯門這樣的兒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魯門的母親贊同地說:“是這樣,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裡挖土豆。”請以“同樣自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就直接從材料到話題,中間沒有提示語。因此話題作文的四個部分,“材料語”、“提示語”可有可無,但“話題”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話題”是中心,是審題立意的物件。“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話題,同時對話題起註釋和說明作用。“提示語”的作用主要是啟發審題、立意,開啟寫作思路。“要求”則是寫作時的注意事項,更要仔細審讀。
2、打破審讀材料的順序
習慣上考生往往是這樣的審讀順序:材料———話題———提示語———要求。這種“先看材料、後看話題”的順序,實際上是“材料作文”的審題順序的慣性使然,審題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話題作文的審讀順序是:話題———材料———提示語———要求。“先看話題、後看材料”,這是因為“話題作文”審題立意的中心是“話題”,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語。許多考生審題出現偏差,就是這個原因。上題中“共享生命”之所以偏題,就是考生圍繞“提示語”中“生命”、“戰爭”、“環境”、“瘟疫”的內容在立意,沒有看到話題中“共享”一詞的“題眼”作用,沒在“共享”上做文章。
3、分清話題作文話題的類別
從話題內涵的隱顯看,有顯豁類和含蓄類,前者如:良知與公德、心態、興趣等;後者如:風、忘憂草、歲月的痕跡、人生沒有草稿等。一般含蓄類的話題除了“字面義”外,必須挖掘其“深層義”,如引伸義、比喻義、象徵義等。從話題的語言形式看,有詞、短語句子之別,如:雜、品德、合作,心靈的選擇、我與空間、共享生命、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完美是殘酷的等。一般來說,話題的字越少,說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話題觀點比較明確,容易下筆。字少的話題可在話題前加上一定的限定語,來縮小其外延,從而從一個角度來寫。從話題範圍的大小看,有窄、寬之分,如“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完美是殘酷的”等,就比較窄;“風”、“雜”、“良師”、“角色”等就比較寬。從話題的物件來看,有單一和多個的區別,如“心靈的選擇”、“共享生命”等的寫作物件就比較單一;而“良知與公德”、“我與空間”、“真與假”、“生命與災難”等屬於多物件話題。一般來說,多物件話題實際上一種關係型話題,寫作時兩者都要寫到,並要把兩者之間的關係揭示出來。
二、話題作文審題的三個層面
話題作文的命題,主要由話題材料、話題和寫作要求組成。審題時,對寫作要求(主要是對題目、文體、字數的規定)自然要看清,並嚴格按要求去做;而更要緊的是要細讀話題材料與話題,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佈局安排,這是審題要下的主要功夫。
1、吃透材料,根據命題意圖確立觀點
話題作文的材料具有雙重身份,它既是話題的引語,又是對作文的提示語。話題材料中總是隱含著命題者的一些意圖,如對作文範圍與立意的某種限定等。審題時,首先就要把隱含於材料中的命題者的意圖讀出來,並據此確立自己文章的觀點。
2001年大學聯考作文題的話題材料是一個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須有所取捨時,將“誠信”拋掉了。對於人生來說,誠信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麼可以拋棄呢?儘管這個故事並沒有結論,但其中蘊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誠信不可拋。要按這個道理立意,就是命題者通過話題材料給予考生的提示。因此,作文的話題雖然只是“誠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須按“誠信不可拋”來寫的。大學聯考作文中還有少數考生寫誠信可拋,究其原因,若非有意唱反調,就是未看出材料中隱含的觀點。
再看下面的題目:
中國足球隊經過44年的努力,經歷了6次失敗之後,終於圓了進軍2002年世界盃的夢。對這次衝擊世界盃的成功,有人評說是我們機會和運氣好,既未與日、韓照面,又避開了伊朗、沙特。否則,結果如何還很難說。你認為是這樣嗎?請以“運氣”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注:2002年世界盃,日、韓兩國為主辦國,其球隊直接出線,不參加亞洲區的選拔賽;中國隊在亞洲區十強賽的分組中,抽籤編入B組,伊朗、沙特在A組)
這個題目的話題材料中說中國足球隊出線是靠運氣,顯然有失片面。因此,話題材料中的問題:“你認為是這樣嗎?”就隱含著一個“不是這樣”的答案。看出了這一點,就知道要在辯證立論上下功夫了,既不能全部否定運氣的作用,也不可把成敗的根本原因歸於運氣,起根本作用的還是主觀努力和實力。如果寫這個題目時,以“好運來了擋也擋不住”立論,就與命題者的意圖相悖了。
2、吃準材料,抓住關鍵問題思考立意
讀懂話題材料,不僅與能否確立正確觀點有關,還與能否抓住關鍵問題構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與表達的重點符合命題要求有關。如果抓不準材料中的關鍵問題,作文就難免或淺或偏。
2000年大學聯考作文題的話題材料說的是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會上一位學者以4個圖形的例項說明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而這個被說明的道理就被用作話題。這個話題,也就是我們構思文章的前提。面對豐富多彩的世界,有什麼思想感受,想到些什麼,想怎麼辦,是寫好這篇作文的關鍵問題。抓住這些關鍵問題去思考立意,就容易寫出一定的深度。如果停留在為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補充例證,雖然並不偏題,但文章立意容易偏淺(因話題材料已說明此意)。如果對這些問題根本沒注意,而去改寫、擴寫這個會議故事,就完全偏離命題要求了。再舉兩個例題:
第1題:世界永遠處在變化之中,自然界在不停地變,社會在不停地變,人在不停地變。有位哲人說:世上惟一永恆的事情就是變化。面對這變化無窮的世界,人該怎麼辦呢?請以“變化”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寫這個題目不能停留在反映“變化”上。話題材料已經說明了世界是變化的,再停留在反映這一點上便不符合命題要求。要緊緊抓住話題材料提出的問題“面對這變化無窮的世界,人該怎麼辦呢?”來思考作文的立意,寫出鮮明的觀點來。如“以變應變”、“與時俱進”等,以及我們不僅要適應世界的變化,更要探索變化的規律,主動地去改變世界等等。這樣抓住關鍵思考立論,文章就有了深度。
第2題:隨著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隨著網路的出現,世界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小;而隨著對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地球不過是人類居住的一個小小的村落。於是,一個新名詞“地球村”出現了。“地球村”,多麼形象的稱呼。對此,你有什麼聯想、想象或見解呢?請以“地球村”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寫這篇文章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重複話題材料已經說明的意思,地球變小了,變成村落了。這是話題材料已經說明的意思,不宜再多說。這個題目實際上是要求以“地球已經是個村”為前提,來寫你的聯想、想象和見解。明白了這一點,思路就不難開啟,文章也不難寫好。如,地球變小,經濟一體化了,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可以聯絡我國加入WTO來寫,這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也可以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繁榮)。再如,在一個村子裡,和平顯得格外重要,而現在的世界還不怎麼安寧,呼籲和平可以成為很好的立意。再如,地球變小,資源更應珍惜,環境更需要保護等等。這些方面都有很多文章可做。明白了這一點,在文章的結構上也容易把握住。對地球怎麼會變小就不能花較多的篇幅去論說,三言兩語開個頭就行,主要篇幅要用來論說我們該怎麼辦的正題。
3、看清話題,避免脫離命題範圍
話題的文字總是很簡短。但儘管這樣,對話題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則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1999年的話題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有的考生在文章中大寫特寫記憶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寫記憶移植的試驗如何如何,完全脫離了話題規定的範圍。話題假設記憶可以移植,就是規定了前提和範圍,考生只能在這個範圍內作文。再去討論能否移植的問題,就是對這個前提有意見,也就越出了話題的範圍,在寫另外的題目了。這在大學聯考作文中是不允許的。
再如下面的題目: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可不少。燈紅酒綠、金錢美色、名譽權位……甚至賭與毒,都能讓你的心靈經受考驗。面對誘惑,人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充實的、高尚的、有意義的人生呢?請以“戰勝誘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可以用話題也可以自擬,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這裡的話題是“戰勝誘惑”。如果忽略了“戰勝”二字,大寫特寫“誘惑”的種類、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種案例,文章也許可以寫得很精彩,但對於話題來說,卻肯定是偏出去了。因為根據這個話題,作文的重點,應該放在“戰勝”二字上。
訓練線上
“話題作文”重在發散學生思維,以求在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裡,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以發揮。儘管大學聯考作文不再在“審題”方面為難考生,就大學聯考應試作文來看,寫走題只佔萬分之一,但是偏題現象還為數教多。有些考生簡單認為,反正“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便東拉西扯,敷衍成文,這其中與考生沒有很好地把握話題材料中“隱性限制”有關。下面是幾個話題作文題目,請大家進行審題訓練。
【作文題目一】
古希臘的佛裡幾亞國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戰車的軛上打了一串結,誰能解開這個結,就可以征服亞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成功地將繩結解開。這時,亞歷山大率軍入侵小亞細亞,他來到葛第士繩結前,不假思索,拔劍砍斷了繩結。後來,他果然一舉佔領了比希臘大50倍的波斯帝國。
據以上材料,請就“方法”或“魄力”等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編故事,亦可闡述觀點;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話題剖析】有些材料我們分析時應從根本上找原因。“國王葛第士在戰車的軛上打的結,持續幾百年沒有人能夠成功地解開。”說明這個“結”按正常方法確實難以解開,可是別人之所以解不開,還是因為沒有想到像亞歷山大那樣用“砍”的超常規方式來解決問題,受了“解”的思維定式的限制;另外,按照“國王葛第士”的預言,惟有能解開此繩解的人方“可以征服亞洲”,征服一個民族、一個地區,姑且不論目的何在,至少需是有魄力的,亞歷山大的“砍”不正說明這一點嗎?
【審題提示】
1、儘管寫作要求中強調“就‘方法’……為話題”,但亞歷山大沒有按照傳統“解”的方式,而是突破傳統、打破定式思維,創造性地用“砍”的方法,因此,寫作中不能僅僅浮於“探討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方法和途徑”,還應重點強調“培養與發揮‘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命題者正是切中近年來教育中倡導的“創新教育”而命題的;
2、命題要求是“就‘方法’或‘魄力’……為話題”成文,命題者的意圖很明顯——只談一方面。而有些同學下筆就談“方法”與“魄力”兩個話題,東拉西扯。事實上,目前還沒有對學生提出“一篇文章同時談兩個話題”的要求。
【作文題目二】
羅傑•羅爾斯在他就任紐約州長的就職演說中有這麼一段話:“信念值多少錢?信念是不值錢的。它有時甚至是一個善意的欺騙,然而你一直堅持下去,它就會迅速升值。”原來,羅傑上國小時不與老師合作,卻很迷信,校長給他看手相,說羅傑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從那天起,紐約州的州長就象一面旗幟,伴隨著羅傑四十多年。51歲那年,他真的如願以償了。
請以“信念”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展開聯想,抒發感情,發表議論;
2、題目自擬;3、不少於800字。
【話題剖析】忠誠追求,信念不倒,目標就可以實現。有些人之所以人生的道路越走越暗淡,其實就是失去了奮鬥目標。羅傑•羅爾斯州長國小時或許由於年幼,缺少奮鬥的原動力;但當他有了“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的追求目標時,幼小的眼前竟樹起了一面四十年也沒有倒的旗幟,可見信念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州長國小時不與老師合作,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教也”,但校長只是“一個善意的欺騙”,就讓他奮鬥了幾十年,改寫了人生的歷史,可見正確地引導一個人,其實不僅是教會他如何學習、如何生活,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把握自我,如何對待人生,這才是關鍵。
【作文題目三】
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氣正視自己的人,而這樣的自信又往往與對自己的懷疑和不滿有著內在的聯絡。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天才都並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幾分自卑,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為這弱點而苦惱,又不肯毀於弱點,於是奮起自強,有了令人吃驚的成功。周國平《智慧與人品》中有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我相信,天才骨子裡大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埋著一段屈辱的歷史。”
請仔細揣摩劃線句,聯絡自己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見識,以“感謝自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
【話題剖析】這是一個思辯性很強的話題,正常的理解為,“天才”都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巨集才大略者,都是一個藐視群生的天之驕子,他們何談自卑?若要對“自卑”加以正確的理解,就必須認真地閱讀上面的話題材料,找準“自卑”的定位。“自卑”即“自信而又對自己懷疑和不滿,知道自己的弱點,為這弱點而苦惱,又不肯毀於弱點,於是奮起自強。”理解了“自卑”的特定意義,就不會寫偏了。
【審題提示】
1、寫作中應注意將“自卑”與“失敗”及“痛苦”等進行區分。“自卑”不是簡單意義的傷心、沉淪,而是發現到自己不如別人時的自我振奮,是人生更高意義上的追求。很多同學下筆容易寫成不甘失敗,東山再起;更有同學會簡單理解成因相貌長得不如別人或身體有殘疾而發奮讀書,這些都是理解上的失誤,應予以避免。
2、我們“感謝自卑”並不代表每個成功者都一定須“自卑”,恰恰相反,我們在“感謝自卑”時更需要“自信”。因此,寫好這篇文章,還應注意辨證看問題,切不可把話說得太滿。例如,有同學文題即為《自卑,戰勝困難的法寶》《自卑=成功》等,就文題所傳達的資訊來看,顯然觀點有所偏執。
[學生例文]
感謝自卑
不久前,在《新作文》上看了一位剛步入復旦大學的大學生回憶高中生活的文章,名為《花開不敗》,作者講述自己從年級290名一步步邁向復旦的過程,她在床頭寫上“復旦大學”四個字,每天默讀一遍,填志願的時候,在校長、老師、家長的勸告下而“叛逆”,無怨無悔地填上覆旦大學!我佩服作者驚人的毅力和奮發圖強的決心。在別人看來她是個多麼自信的人,可現實中她也是個自卑的人,她流過多少淚水,為了她心酸的290名,然而她卻不是個甘做中等生的俗輩,她堅信:她的花開不敗!
是的,花開不敗。在青春世界中花開不會敗,每個人都不完美,我們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不完美的我們很會在這個叫自卑的意識下作繭,許多人被繭包圍起來,於是自暴自棄;而有的人,不甘心一輩子生活在自卑的繭套裡,奮力衝撞、撕咬,因此,最終羽化成蝶!
居里夫人說過:“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力!”看過《居里夫人》這本書的人都知道,瑪麗•居里是怎樣從一名家庭教師到巴黎大學讀書,以至最後終於成為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這其中的起伏也如大海澎湃,瑪麗•居里自卑過,抱怨過,懷疑過,苦悶過,在進與退的矛盾中正視自己,帶著自卑走向輝煌!
周國平《智慧與人品》那句發人深省的話:“我相信,天才骨子裡大都有一點自卑,成功的強者內心深處往往有一段屈辱的歷史。”是的,被人認為“弱智”的愛因斯坦不自卑嗎?被老師稱為“不適合上學”的愛迪生不自卑嗎?顯然,他們自卑過。沒有哪位天才自信十足,他們都有幾分自卑,與常人不同,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為弱點而苦惱,又不肯毀於弱點,於是奮起直追,有了驚人的成功!
有了自卑,證明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這是難得的。記住,上帝在造人的時候給每個人特有的缺點,走出這個自卑,戰勝這個自卑,相信前方一定又是一片新星光耀的天際。年輕有自卑,年輕卻沒有失敗,年輕需要感謝自卑。因為戰勝自卑,我們又在人生路上邁了一大步。願年輕的我們攜起手來,共鑄成功的金字塔!
標籤: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