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熱]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熱]

《三國演義》讀後感1

我讀了《三國演義》之後,那是感嘆萬千啊!特別是對人物,各種人物有各種不同性格,有的會引人發笑,有的會讓人忍不住破口大罵,有的會讓人不得不打心底佩服。

好了,不多說了。我們就直接飛奔進入主題!看看,我對這些人物有什麼不同的感想吧!

首先,我就先講最喜歡的人吧,他是諸葛亮,字孔明,全稱諸葛孔明。是劉備的軍師,他足智多謀,隨機應變。可算得上幫了劉備許多大忙,還把周瑜氣死了。可所謂真是神機妙算,人傑地靈!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是關羽,字雲長,全稱關雲長,也有人叫關公,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之一,他英勇善戰,是軍中猛虎,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可謂是血性男兒,鐵血精英,義字當頭啊!

接下來,是我覺得最好玩的人物,他是張飛。說起長相也好玩,胖胖的,粗鬍子,大臉,居然還睜著眼睛睡覺。張飛他字翼德,全稱張翼德。

最後,我講講我最討厭的人物,劉備字玄德,全稱劉玄德,我最討厭他嘛,有三個點。長相醜,克主,不講義氣,背棄了結拜誓言。

好了,我的感言發表完了,不知道你對我的觀點同意嗎?

《三國演義》讀後感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讀了好多書,其中,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是《三國演義》。

它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書的大概內容是: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立袁紹為盟主,征討董卓。董卓後被呂布謀反刺死。再經過一番群雄割據,劉備、孫權和曹操三國鼎立。劉備佔益州(今四川),曹操佔北方大部分地區,孫權佔江南地區。就這樣,又經過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奪權。建立晉朝,統一天下。

在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

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同學們,三國給了我許多啟發,也讓我開始對歷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人要足智多謀,不能野蠻行事,做事還要三思而後行!

《三國演義》讀後感2

三國!你是一段崢嶸的歲月:烏黑的狼煙,遍地的焦土,一面染血的殘旗熊熊燃燒,紛紛擾擾,血如殘陽,浪潮滾滾,亂世英雄競相湧,血鏽軲轆,是崢嶸歲月。

再回三國,再起崢嶸。是蒼天白日,董卓奸詐狡猾謀權篡位,持傀儡號令諸侯民不聊生;望盡東江,好一計火燒赤壁,凶狠的烈火吞噬強悍艦隊,挫敗了來勢洶洶的曹軍;手持彎月刀,長鬍須,怒目圓睜,紅臉關公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那份鏗鏘勇猛在豪氣震得你熱血沸騰。

當你讀完“三國志”後,你會敬佩書中各種人物,他們的傳奇故事在你的心裡不停地播放,給你最深的觸動,你的內心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天降一場甘霖將你逗得正歡。讀書是一種非凡的享受,像是傍晚時光中海上的晚風,在映得紅紅的海面上給你絲絲的涼爽。也許,你可能嗜書,也可能厭書,但“三國志”是一本讓你讀之一遍,心存百味,還想再讀一遍的經典。

三國是一段時期的鬥爭歷史,自然少不了戰爭,而在我們這個“資訊化戰爭”的時期更需吸收其精髓。劉備三顧茅廬,是皇室貴族劉備為求得賢才而放下身段的故事。雖然我們現在沒有戰亂,更沒有戰爭,但其中的精髓仍貫穿古今永恆於世;又如赤壁之戰,給人的印象就像那場熊熊烈火,照得明亮,當你細細回想時,它彷彿低聲細語的告訴你:身處困境,應學習利用身邊的有利條件、鑄造一條光明大道。《三國志》中金戈鐵馬、鐵血焦袍、戰鼓震天、怒浪濤濤,有忠臣精忠報國一腔熱血橫濺殘垣,有奸賊賊膽包天大逆不道禍亂山河,有謀士橫空出世算盡天下,有佳人捨身報恩深入虎穴欲刺奸臣,“鐺鐺鐺”是古琴的嘶鳴,宛如萬古英魂迎聲極盡豪邁奔放的.舞姿,舞動蒼穹。這一切讓你生出一種恍惚,這一切彷彿讓你身臨其境。好似又聽到了董卓深夜幽房密謀謀反之事,驚得你花容失色。好似又看到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智慧與膽識,忍不住為之拍手叫好。妙語連珠,精彩絕倫的故事一段接一段,豪情壯志在心中疊了一層又一層,澎湃的熱血滾了一番又一番。到最後內心就像是向東的江水悠揚,悠揚,直至永恆。

泛黃的紙頁,像黃土那樣厚重,埋葬的歷史重重疊疊,在那樣崢嶸的歲月裡;熱血的戰歌、嘶鳴的戰馬、沖天的怒吼······一筆一畫,牽動心神,帶你領略獨特的三國風情,為你繪出精彩動人的畫面。

嗚呼,這血凝重的寒啊,墜斷了三千厚土,凝了萬方積雪,是在發洩你的不甘麼?悲哉!悲哉!嗚呼,這刀沖天的怒啊,極致的殺氣像是要爆發的火山,勢不可擋,無盡的豪情,無盡的悲傷,無盡的三國,壯哉!壯哉!

再回三國,再起崢嶸,再感珠璣之理。

再登高嶽,天地為坐,靜而撫琴,琴聲昂昂,再唱三國。三國!三國!我心中的三國,你永遠不朽。

《三國演義》讀後感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想到三國演義,腦海中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這經典的開篇詞。好一個“是非成敗轉頭空”,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詮釋了多麼深刻的一個道理啊。

三國演義以三絕為特色:智絕,奸絕,義絕。

智絕毋庸置疑便是諸葛亮了,他是位足智多謀的天才軍事家。“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和“空城計”等,充分顯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他知己知彼,用兵大膽果斷,善於發現敵將的弱點,攻其不備。他根據自然現象,巧用大霧天,“草船借箭”是其成功的範例。他利用司馬懿的多疑,巧施“空城計”,嚇退了追趕蜀兵的魏軍。試問三國中難道還有人的智慧可以超越他嗎?

我們也應該去學習諸葛亮的智慧,但我們要學的並不是他的兵法,畢竟這在現代社會已經毫無用處了,我們要學習的是他的'方法,要學習他去巧用天時地利人和。不管做什麼事,人和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才有可能成功的實施一個方案。反之,要是人不和,不管你這個方案是多麼完美無瑕,沒有人願意實施,一切也都白搭。

至於“奸絕”是誰,不用我說,大家也肯定都已經心裡有數了。沒錯,那就是曹操。曹操這個人生性多疑,“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經典名言,也是曹操的處世之道,呂伯奢是曹操祖父曹嵩之結義兄弟,該算是曹操的叔父了。曹操行刺董卓未遂後出逃,一路被董卓追殺。後得到中牟縣令陳宮的鼎力相助。行了三日,到了成皋地方,投宿在呂伯奢家。見故人之子來到,呂伯自然喜出望外,趕緊去買酒,並讓家人殺豬招待曹操一行。而曹操在屋子裡聽到磨刀的嚯嚯生,以為呂家起了歹心,於是就殺死了呂伯奢全家,後來看見被縛住的豬才知道錯殺好人,於是與陳宮倉皇出逃,在路上遇到外出打酒的呂伯奢,便將錯就錯的`殺死了呂伯奢,陳宮大驚,責操“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曹操卻說出了他的處世格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所以說曹操是奸絕。

義絕是是我影響最深刻的一絕,義絕以關羽為代表。而最能體現關羽義絕的事件便是千里走單騎。關羽雖然投降曹操,但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當他得知自己大哥劉備的訊息後,就不辭而別。由於關羽的離開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曹操的部下們一路上層層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了五個關隘,斬曹操六員大將,東嶺關殺孔秀;洛陽城殺韓福;汜水關殺卞喜;過滎陽時殺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在張飛佔的古城外殺蔡陽。最終和劉備相會。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應該要像關羽一樣重情義,不為利益所誘惑,無論如何也不出賣自己的朋友,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才能夠交到更多真心的朋友。

總而言之,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書中有許多人物的性格都非常值得學習,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這個寒假重讀《三國演義》,仍舊使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三國,一個戰火連天,硝煙四起的亂世,一個英雄齊聚,人才輩出的時代,一個驚心動魄,歎為觀止的故事。在這部豪情萬丈的小說中,能學的東西有很多,很多。

全篇小說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個,而我真正喜歡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首先是人稱“奸雄”的曹操。縱觀全域性,最強大的莫過於佔據北方的曹魏政權了。而這一點又與曹操的品質密不可分。敢獻刀行刺,召諸侯伐董。攻袁氏,挾天子以令諸侯,戰赤壁等都體現了他的膽識。他求賢若渴,知人善任,有伯樂的氣概。一路上,他曾三下求賢令,招降了很多人才。文有郭嘉、苟或、許攸、賈詡、苟攸、程昱、楊修等。武有典韋、許諸、樂進、徐晃、夏侯淳、夏侯淵、曹仁、龐德、李典、張郃、張遼等。這些人才可謂是曹魏的奠基者,更體現出了領導本事和任人本事。他的文學修養也很高,《觀滄海》、《龜雖壽》等都已成為了名篇。他還提倡節儉,自我的陪葬品就幾件衣服和陶器,甚至看見兒媳崔氏穿錦緞遊園,便賜死了她。雖然他也有缺點,如多疑、好色、自大、妄尊等,別不得不否認,他是位英雄。

其次就是被譽為智慧的化身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都是他智慧的寫照。隆中對策,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借箭借東風借荊州,六出祁山北伐,都是他為蜀漢做出的汗馬功勞。先帝託孤卻沒有像司馬懿一樣趁機上位,足見他的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當年徐庶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則安天下”足見他的本事之強。天下竟有如此之奇才,著實令人佩服。

還有一位是曹操手下的.家將大將夏侯淳。早年便隨曹操起兵,作為曹操堅實的後盾鎮守後方。戰呂布時雖兵敗當了人質,但隨後變展現出拔失啖睛並大喊:“父母精血不可棄也”的勇氣。他善待百姓,曾率軍民阻斷河水灌田。他也十分好學,在打仗之餘四處求教,甚至親自迎師。他和曹操一樣,清撿節儉。所得的賞賜通通賞給了自我的將士,以至於他死後家裡竟無家財。真不知是曹操影響了他,還是他影響了曹操。另一位是早期劉備的軍師徐庶。自古以來都會出現“忠孝不能兩全”的現象,徐庶卻成功地處理好了這點。當得知曹軍俘獲他的母親並要他投奔曹營時,他立下了不為曹操獻一謀的誓言,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後才離開了劉備。此後他踐行了自我的諾言,身在曹營心在漢,做到了忠孝兩全。

郭嘉也是位忠臣,也是曹操智囊團的核心謀士由苟或引薦,郭嘉得以見到曹操,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君臣之。此後郭嘉屢薦奇策,如放劉備滅呂布,歹袁紹,並提出了十勝十敗之論,獲得了官渡之勝。可惜在遠征烏桓時英年早逝,為曹操的霸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有這樣的忠臣,何求?

書的開頭便總結了歷史的規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正是在這一分一閤中,各路英雄豪傑齊聚一堂,在三國這個舞臺上,上演著一出出精彩絕倫又耐人尋味的大戲。

《三國演義》讀後感5

宴桃園俊傑三結拜 斬黃巾英雄首建功

張飛、關羽、劉備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感到我們如今任與人之間應當篤守許諾,決不行不做到同意另外的人的事。隨著我們一天一天慢慢地長大,有時候也總會同意朋友的事,但我們總會不在意,只感到這是朋友的事,耽誤一下子不要緊。實際上當你對朋友說:“抱歉,我忘了。”的時刻,朋友心裡不止只焦急,更有氣焰,很可能不再是朋友了。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確實沒有同年同月同日死,也許你會覺得它們不篤守允言,但它們是為了蜀國的事業著想,所以才有了“違約”,我們與它們不一樣,不再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完成“我包場”等一點自個兒找來的擔任的工作。“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了我們的友情能更深,為了朋友永恆是朋友,我們必須要把同意朋友的事嚴肅對待完成,只有這麼,我們朋友間的友誼才可以更深 讀了《三國演義》第二回,我更看見了張飛“疾惡如仇”的一面,他遇著不公平的事便操刀相助,決不留情。當他曉得督郵對百姓很殘忍凶惡時,他怒鞭督郵以示辦罪,不是劉備出來勸人停止,久已把他打翹辮子。

和《忠義水滸傳》中的李逵同樣,懊恨奸臣、貪官汙吏,是一個具備叛逆性情的'草莽英雄形象。我們不業應當向張飛學習嗎?學習他的疾惡如仇、打抱不平,操刀相助,也許我們不可以在盜賊搶錢包時阻擋盜賊,也不可以和盜賊展開搏鬥,但能在高年+紎秥同學欺侮低年+紎秥同課時主持公道,或去的方向老師彙報。這儘管不可以算事件,但也算急公好義。張飛的長處不止只這麼,儘管他很魯莽冒失,非官方的多稱他為“莽張飛”,但和他的魯莽冒失連在一塊兒的是他知錯就改的性情,在“古城會”中,張飛的知錯就改令每獨自一個人都意識到達自個兒的不充足,做人不夠誠實。張飛對關羽不相信,由於關羽是從曹營來的,以至關羽斬了蔡陽,用自個兒的舉動表明他沒有忘“桃源結拜”的“義”時,張飛蔡懊悔自個兒的魯莽。張飛的長處還有眾多,另外的人對的就要學,張飛知錯就改的性情也值當我們學習,服老是會犯錯的,犯錯並不使人害怕,只要改就行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我要向張飛學習,學習他的快人快語、直爽公平、疾惡如仇、從諫如流、靈活巧妙,不止和張飛同樣優秀,還要比他更優秀,戒除自個兒毛手毛腳、自滿的壞毛病。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人肯定有欠缺也有長處,人優不優秀在於長處的若干。縱然有眾多的知識,但連一點兒自理有經驗也沒有,那又有啥子用呢?當然也談不上優秀。我必須要學好知識,在學習知識的時刻學會自立,象張飛同樣,做一個為人板正、直爽公平、疾惡如仇、善惡分明、伶俐機智的男孩,讓我更優秀!

《三國演義》讀後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句千古名句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從漢靈帝到晉武帝之間共100多年的歷史,用巨集闊的筆觸勾畫出了魏、蜀、吳三國互相征戰逐雄,興衰存亡的歷史過程,是一部歷史演義的典範。讀完後,我深深體會到了那時戰爭的殘酷。

讀《三國演義》,我有以下兩點感受。

做事不能剛愎自用,也不可驕傲自大。關羽雖然講義氣,武藝高強,但也有著驕傲、固執的性格。在攻打樊城之時,他不聽大將王甫的勸告,以至於失了荊州,還被孫權所擒,最後被吳軍處死。看到這裡,我想起了自己因驕傲自大以致失敗的一件事情。四年級的一次演講比賽,我自認為已將演講稿背得滾瓜爛熟,信心滿滿,接下來的幾天就沒有再準備。媽媽多次勸我再好好背背演講稿,我卻有些不耐煩了,只是敷衍了事。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我一會兒看看小說,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又在客廳閒逛。媽媽見我有些不在狀態,就有些生氣,說我應該好好背稿子,萬一比賽時忘詞了,那可怎麼辦!媽媽還說,人做事應專心,這樣才能成功。我對媽媽的勸告不以為然。沒想到,比賽那天,我真得把一句演講詞忘了,我在腦海中回憶了半天,卻怎麼也想不起來。當時,我急得頭上豆大的汗珠流了下來,看著臺下華老師急切的眼神,又看著臺下選手嘲笑的.表情,我徹底把演講詞忘了,我不甘心,在臺上站了老半天才下來。比賽結束了,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我非常後悔。這時我想起媽媽說的“人做事要專注,這樣才能成功!”我想:我要是好好背稿子,就不會這樣了。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千萬不能學關羽的剛愎自用,否則只會敗得一塌糊塗!做人一定要謙虛謹慎,萬萬不可驕傲自大,要聽取別人有益的勸告,不能固執己見。

做人心胸要開闊,不能妒才忌能。周瑜非常嫉妒諸葛亮的才幹,想盡一切辦法去為難諸葛亮。臨死前,還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怨言。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比我們還優秀的人,我們不能總想著去嫉妒他們的才華,為他們設定障礙,應該去汲取他們身上的優點,來彌補自身的不足。這樣才可能超越他們,讓自己變得更好。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學習特別好,每當聽到老師表揚他時,我就有些嫉妒,心想:為什麼他總能考好成績?不行,我得想個辦法為難他,讓他出一下醜……後來,當讀完“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後,我才逐漸領悟到:做人要豁達,要心胸寬闊,做一個大度的人,不要嫉妒別人的才華,否則,就會像周瑜那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誰也得不到好處,反而兩敗俱傷,要見賢思齊,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三國演義》是一本富有許多人生道理的小說,這些道理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三國演義》讀後感7

在夏至的尾巴與即將迎來成熟的秋季的交接之際,我們通過了一本不厚不薄的書,穿越了時空縫隙,在一個個古樸的文字間結識了一群飽受爭議的英雄豪傑,他們或許被人高聲歌頌,也或許被人以刻薄的語言所嘲諷,但是或悲或喜的結局也為他們各自或短或長的人生點上了或輕或重的最後一筆。

同一本書,同一個故事,同一個人,不同的時刻,不同的人看到的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我看完一本《三國演義》後,我特意上網搜尋了關於關羽的各種評論,有人說他居高自傲,有人說義氣凌雲,也有人說他椎魯。其實這都是他。

然而最令我刻骨銘心的還是那個豪放自傲的他。 在袁紹率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虎牢關守將華雄一連斬殺聯軍多員大將,而袁紹對此毫無對策時,關於主動請纓。卻因身份卑微而被人輕視嘲笑時,他毅然瀟灑的以他自己的方式迴應他們惱人的輕藐。不輕不重的一擲,地上人頭,桌上溫酒,立者,高傲,自信,不可一世。

關羽溫酒斬華雄,這段歷來被人所稱讚的精彩片段,無需過多的描寫卻能讓人不禁浮想到他打鬥時剛強有力的風姿。

在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時,關羽手上皮肉綻開,白森森的骨頭,嘩嘩直流的血,觀者都寒心,而他卻可與兄弟喝酒吃肉,談笑下棋,從容豪放的笑聲掩蓋住黑血滴落的聲音。那種對痛楚無下限的極度忍耐,是需要多麼堅定的意志才能做到的?他的這種豪豁與淡定是我最想摘取的星辰。屋外細雨飄飄,屋內喧譁不斷,桌上一灘血,石地斑斑紅,坐者,談笑自若,置身事外。

在曹操慘敗赤壁之後,狼狽逃經華容道之時,無路可逃的曹操只能請求埋伏在此的關羽念及往日情分放他一馬。書上寫的皆是重情重義的他“心一軟”,便放了曹操。而為什麼不是“經過了強烈的思想掙扎”,他放了曹操。或許在我們這些早就熟知結局的人看來,這是一個多麼愚蠢的.決定,等於為自己生命的終結下訂單,但在我看來去不盡然。正是這份重情重義造就了他光輝璀璨的一生,這份純粹的性情也許把他引進了一條註定悲劇的路,但是卻為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啟迪——獨屬於英雄的情義與堅持。竹林蕭蕭,微風颯颯,騎者,臉色凝重,眉頭緊蹙,默然頷首,背身離去。

在麥城,在他最後一場戰役,不敵的他被曹操和孫權聯手殺死。

他的一生,忠肝義膽,誠信磊落;叱吒風雲,孤高自傲。想通過淺薄的語言感受到一代英雄的喜怒哀樂,看看他的身姿,聽聽他的笑聲。希望以此讀到他的高傲,堅毅,坦淡,重情,能在夏日的某個午後憶起他的種種,然後堅定自己的信念,毅然往前,無論過失,若他一般。

《三國演義》讀後感8

我是一個特別現代的學生,並不習慣接觸那些古典文學,因為我覺得裡面枯燥乏味,毫無生氣可言。那些書在我眼裡是古板的,讓人剛拿起就想扔掉的感覺。這種感覺持續了好幾年的時間,直到朋友送給我一本書——《三國演義》。

朋友遠在廣東,他十分了解我的脾性,嘆息過我此生註定無法探尋出古典文學的奧祕。但此次,他還沒跟我打聲招呼就給我寄來這本黃色封皮的小說。並且在msn上給我留言道:“推薦你看這本書,以你最好的朋友的名義。”

他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以至於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這本書。

這本書的封皮上鍍著四個銀光閃閃的大字——三國演義。

但很顯然,我一整天就這麼看下去了。這個城市籠罩在泛濫的白光裡,在清晨星光還沒有隱去的時刻,就已經悄悄塗抹起了天空,像是一個悠閒的公爵,在耐心地塗抹著他手上的全麥麵包。

驚覺已經晚上七點時,這本書我已經囫圇吞棗似的看完了。這裡面的人物讓我記憶深刻,原本並不瞭解的諸葛亮與劉關張三兄弟的故事,在這本書裡,我漸漸瞭解了他們。

諸葛亮是誰?是劉備三顧茅廬好容易請出的人。臥龍先生熟讀兵法堪稱有經天緯地之才,神出鬼沒之術。先生舌戰群儒,智鬥八方,三氣周瑜,令其死前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增灶退兵,唱空城計,更是智勇超人,鎮住司馬懿不敢輕舉妄動……更有草船借箭,借東風,八陣圖,七擒孟獲……先生的天縱之才讓人言之不盡,道之不完矣。先帝兵敗,在白帝城託孤於先生,先生流著淚接下遺詔,誓要輔佐阿斗平定天下。淚潸潸,雨綿綿。天降小雨,為此哭泣。

劉關張三兄弟是誰?他們雖不出同一族系,但在桃園之中,以天為證,各喝下三杯酒,留下了“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千古美談。劉備手持雌雄雙股劍,關雲長揮青龍偃月刀,張翼德舞丈八蛇矛,就這樣一個陣容,欲要平定天下,創造太平盛世,真不愧有雄心壯志。關雲長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劉備死前的“愧對兄弟矣”,張飛因雲長陣亡而大發脾氣,從而喪失性命,劉關張的兄弟情真是感天地,泣鬼神。

吐一口濁氣,心中波瀾起伏,三國演義中的種種事,讓我如同身臨其境,沉醉其中,幾乎無法自拔。

想起朋友那句語重心長的話,可能古典文學真的'有它吸引人的一面。這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不漂亮的眼睛可以有美麗的眼神,不夠標誌的面容可以有可愛的神態,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儀態和舉止,這都在於一個人靈魂的豐富和坦蕩。或許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其實是最好的途徑。

《三國演義》讀後感9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我已經讀了多遍,每次感受頗深。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不過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瞭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極力推薦三國演義這一本好書。

《三國演義》中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印象最深的,要數諸葛亮。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民間,諸葛亮向來是位大紅大紫的風雲人物。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義集於一身外,最大特點主要表現在一個“謀”字上面。諸葛亮的智謀,超群出眾,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用兵入神,百戰百勝,決勝於千里之外。觀其諸葛亮的一生,為了劉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謂嘔心瀝血,忠貞不二,鞠躬盡瘁、死而後以,直到五丈原孤魂歸天時,還念念不忘劉家的江山大業。算得上模範軍師、模範丞相、優秀相父與師爺!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任務,我想應該數曹操了,雖然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是不可抹殺的。曹操最值得欣賞的就是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他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在令中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真才實學買就委以重任。

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陳琳歸降後,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不對他治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最後結束了三國三足鼎立的局面,統一了中國。他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數的樂趣,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沐浴在春風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更要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我們雖然是新世紀的少年,是祖國的花朵,但是如果沒有《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那樣淵博的知識,橫溢的才華;沒有趙雲那渾身是膽的氣魄,試問,我們能有膽有識嗎?

少年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乘風破浪,繼往開來,做一個有“膽”有“識”的世紀少年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淨英雄”,有那一個個人物在歷史的竹簡中飄香,他們遭後世談笑,後人景仰。三國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故事,引伶人起舞,騷客放歌。其中,我們可以看見呂布的英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我們可以看見劉備的仁義,實則假仁假義;我們可以看見關羽的忠義,華容道縱曹操;我們可以看見貂蟬的傾世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鐵馬冰河入夢來,我們彷彿看見刀光劍影下的橫屍遍野,炮火強弩中的折戟沉沙。那一幕幕如膠捲般放映。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它可以作為一面鏡子,看見那個時代的面貌;它也可以作為一杯香茗,香飄萬里惹遊人。我讀《三國演義》,情感激盪,有時悲,有時喜,有時驚,有時諳。那說不完的歷史,聊不盡的文化,讓我在夢裡與曹植詩文唱和,與曹操煮酒論英雄;與趙子龍一決高下。

我讀《三國演義》有幾個體會:

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漢朝至漢高祖打下江山已有幾百年,那時是“分久必合”,民生安泰,國富兵強,一片欣欣向榮。談不上極盛,但也沒有什麼戰亂,人民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好不痛快。這是國家之幸,人民之幸。考生熟讀詩書,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為求功名勤努力,思人生四大快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武將練兵磨馬,有了很好的國防事務。

但是到漢獻帝時,漢朝氣數已盡,經十常侍之亂,更是雪上加霜。漢獻帝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中,董卓稱自己為尚父;曹操竊國不留賊名;曹丕捅破了窗戶紙,進而自稱為王,改朝換代;最後漢獻帝自殺,泱泱大國“合久必分”。

二《三國演義》是智力的比拼

兵不厭詐。各國鬥智鬥勇,那天馬行空的計謀讓人蕩氣迴腸。

曹軍挑戰孫劉聯盟,要越過茫茫海域,可是曹軍只擅長陸戰,不熟悉水戰,更不幸的是,曹操中離間計錯斬水師統領蔡瑁,接受了部下想當然的.計謀:把船隻連起來,如同陸地般寬闊,這樣豈不是成了陸地?這個訊息傳到孫劉聯盟那裡,周瑜與諸葛亮喜上眉梢,兩人同時猜中它的要害:火。結果,藉著東風,讓那片領域成為了一片火海,啼哭聲,慘叫聲,聲聲入耳,風中飄散著焚木的味道。“火燒赤壁”讓智者指點江山,寫激揚文字。

《三國演義》中計謀很多,“空城計”嚇退浩浩司馬大軍;陸遜火攻,挫敗在山上紮營的劉備士兵;死諸葛亮嚇退活司馬懿......

三明主難求

軍師們足智多謀,但是難求明主。袁紹錯怪許攸,至許攸投曹,許攸告知袁軍糧草所在,這是交戰中的轉折點;呂布不愛惜將士,致將士叛亂,陳宮被俘。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三國演義》給予後人無盡的財富。

讓我們翻開手中書卷,品三國。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感受經典魅力,體會百味人生。瞧,同學們,這就是我最喜歡,並要向大家推薦的一本好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奇葩,被譽為我國古典文學的四大名著之一。在這部書中,作者羅貫中以開闊的筆觸,全景式的展現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三國歸晉的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文中的許多精彩故事,如“桃園結義”、“三顧茅廬”、“千里走單騎”、“青梅煮酒論英雄”等至今仍廣為傳頌,膾炙人口。

在講述了無數精彩故事的同時,作者還在文中為我們闡釋了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亂世梟雄曹操雄才大略,深謀遠慮,“挾天子以令諸侯”為自己贏得了“天時”之利,終成一代霸業;西蜀帝王劉備忠義仁愛,德行天下,靠“人和”贏得麾下五虎上將以及“臥龍”、“鳳雛”等眾多人才的忠心輔佐,亦成就一代偉業;而東吳霸主孫權據長江之險,繼父兄基業,縱橫捭閭,知人善任,終以“地利”之險而三分天下。相較而言,四世三公的袁紹因繁禮多疑,勇冠三軍的呂布因見利忘義,雖曾一度走上前臺,但最終沒也能成為歷史的主角。一部《三國》告訴我們,作人要忠義賢德,做事要揚長避短才會取得成功。

此外,《三國演義》的魅力還在於它為我們刻畫了眾多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如仁德賢良的劉備,狡詐奸雄的曹操,神機妙算的孔明,忠肝義膽的關羽等等,無不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當然,談到這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首推還是被譽為“一身都是膽”的'常勝將軍——常山趙子龍。這是一個在羅貫中筆下幾乎沒有缺點的完美人物。論忠,他在當陽長阪,單騎救主,在浩淼長江,隻身截阿斗,捨生忘死,盡忠職守;論勇,他汝南單騎挑高覽,長阪坡殺的七進七出,即便年過七旬,依然在鳳鳴山連挑曹魏西涼大將韓德父子五人,可謂勇冠三軍;論智,無論是在箕谷的置疑兵退敵,還是在劉備破壞孫劉聯盟時的進盡忠言,都體現了其高超的軍事素養與開闊的政治胸懷;論仁,在平定益州,劉備準備分封行賞時,又是趙雲提出了勿損民財,毋傷民心的建議,為蜀漢的百姓安居樂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總之,常山趙子龍的形象已成為我心目中完美偶像的化身。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一部《三國》,卻寫盡春秋。下面,就讓我們隨著明代楊慎的一首《臨江仙》去體味《三國演義》帶給我們的歷史畫卷和人生哲理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同一位高尚的人說話。”古今中外,無數的作品因其深刻的思想與藝術而被永久的流傳了下來。它們經過歲月的淘洗,成為了全人類的財富。說到名著,就不得不說羅貫中所寫的小說《三國演義》了。

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戲曲家,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鼻祖、演義小說的先驅。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也是我國古代成就最高的歷史演義類長篇小說,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說語言優美,簡潔明瞭,生動形象,雅俗共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是《三國演義》全書卷首詞,揭示了《三國演義》的`主題——“一曲亂世英雄的悲歌”。

《三國演義》寫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的建立、發展、壯大直到被晉統一的全過程。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主要描寫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主的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矛盾與鬥爭。

《三國演義》成功的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形神各異,栩栩如生,堪稱典範。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受大家的稱讚。他終於漢室,一生小心謹慎,是智慧與忠義的化身。清人毛宗崗稱他為“古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號為“智絕”。

曹操,字孟德。他胸懷寬廣,膽識非凡,善於用人,唯才是舉,堪稱嫋雄;他又謀機善變,奸詐詭異,殘忍多疑,囂張跋扈,十足奸雄。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道出了他的奸雄本性。毛宗崗評價他為“古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號為“奸絕”。

劉備,字玄德。他仁厚、忠義、老實卻有點虛偽魯迅先生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我認為這個評價是十分中肯的。

關羽,字雲長。他是“忠義”的化身,集忠、義、信、智、仁、勇於一身。他那“剛而自矜、性頗自負”的性格是他失敗的關鍵因素。毛宗崗評價他為“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號為“義絕”。

周瑜,字公明。書中周瑜可以說是為諸葛亮而“生”,也為諸葛亮而“死”。他謀智過人、治軍有方,有“東吳第一謀士”之稱。臨死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被世人所恥笑,成了氣量狹小的代名詞。

司馬懿,字仲達。他沉著冷靜,老成持重,在與諸葛亮的鬥爭中,他以守為攻,彼此各有勝負。最後,司馬懿把諸葛亮給“熬”死了,成為“笑到最後的人”。

老實忠厚的魯肅,英武果斷的孫權,忠義神勇的趙雲,魯莽衝動的張飛……

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做人的真理,《三國演義》本身就是真理。讀歷史,讓人明智,讀國學,讓人明理。從這些經典中,我們就可以與英雄對話,與歷史交談。讀三國,讓我身處這個充滿魔力的三國世界,讓我們繼續在這個世界探索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自從三年級,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後,就對它愛不釋手。羅貫中根據三國史,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複雜、生動的人物形象。我對那些英雄人物的智謀、勇猛、忠誠讚歎不已,同時也為書裡所展現出來的人性的貪婪、驕傲、自私感到震撼和惋惜。從三國的一個個故事中,我學習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一個人的胸懷有多寬廣決定了他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曹操在當初以較少的軍馬打敗了袁紹之後,搜查了袁紹的大本營,發現自己的部下和袁紹有過私下的`溝通的信件。可是他沒有處罰自己的這些部下,而是一把火把這些信件全部燒掉,他的寬厚大量讓這些部下對他感激不盡,後來都死心塌地地跟著他。他也因此獲得了軍心,在這個混亂的時期站穩了腳跟。

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關羽和張飛並不信任他,認為他只是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對劉備如此看重諸葛亮很是不滿。沒多久,夏侯惇帶了幾萬大軍殺到了新野,諸葛亮神機妙算,預料到了敵人的每一步動向,調兵遣將,提前做好了埋伏,最終殺得敵人落荒而逃。他這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本領讓一開始瞧不起他的關羽和張飛對他刮目相看、佩服至極,從此對他馬首是瞻。關羽和張飛沒有因為諸葛亮的本事大就嫉妒他,而是大家齊心協力地輔佐劉備成為一方諸侯。

然而周瑜心胸狹隘,在打赤壁之戰時,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能,屢次想殺害諸葛亮,但諸葛亮怎麼會想不到周瑜的這些心思呢,早就準備好了應對之策,還有了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而周瑜最後也因為他始終容不下諸葛亮,認為既生瑜,何生亮,最終氣鬱而死。

再比如一個人如果驕傲自滿,不僅自己會敗得一蹋塗地,還會給其它人都帶來巨大的麻煩。

在諸葛亮北上伐魏時,需要守住漢中咽喉街亭,馬謖自告奮勇,立下軍令狀,擔此重任。然而馬謖到了街亭後,掉以輕心,剛愎自用,認為把營寨安在山頭,便可居高臨下,打退敵人。王平極力勸阻,認為敵人一旦把山圍住,斷了他們的取水之道,並用火攻,他們就不能逃脫了。可馬謖自認為自己飽讀兵書,想當然地認為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蜀兵將決一死戰,以一當百,置之死地而後生。後來,果不其然,蜀兵大敗。馬謖的驕傲自滿導致戰略要地街亭失守,蜀兵失去了糧道,大勢已去,只能退回漢中,失去了繼續北上,討伐魏軍的絕好機會。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更激發了我學習歷史知識的熱忱。唐太宗李世民有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通過歷史這面鏡子,可以讓我們通過前人的故事總結得失,明白是非善惡,從而做更好的自己。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談到《三國演義》恐怕是盡人皆知,我談不上通曉全書,可其中一些經典性的故事還是知道的,像火燒赤壁、三顧茅廬、割須挨袍等等可以說是滾瓜爛熟,可大多人關注的只是故事的情節,究竟又有多少人看到這些故事背後反映的事情呢?

以我的淺見,從全書看來,其中反映出的都是人前人後的兩張臉。有人認為劉備應當稱王,而魏吳二國,都認為孫權是犯上作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卑鄙,可我們為何不仔細想一劉備究竟好在哪兒?

他仁慈,的確我認可,可是除此以外呢?還有什麼?他是虛偽的,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招兵買馬廣收人才,利用他的仁慈使天下人認為他是一個值得投靠的明主,可實際上在他的西蜀之後便進位為漢中王,然後皆是打著滅曹旗幟向當時的北部發兵,挑起戰事,你劉備既然仁慈為何不為天下蒼生著想,戰亂一起遭殃的便是百姓。可你劉備還是北伐了。在臨終時他還是顯出他原本的嘴臉,以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來讓諸葛亮死心塌地的替他輔佐劉禪,也就是那位扶不起的阿斗。他的目有不就是要讓他的基業不落入他人之手嗎?為何臨終前還是不肯現出他的本色直接表明呢?因為他虛偽、因為他已經慣於用他的第二張臉面對世人,不願顯示出你本來的面貌罷了!

還有我們一向崇敬的諸葛武候,他同樣也有兩張臉,他既然決定要隱居於南陽臥龍岡上,為何後來又出世了。我看不一定全是因為劉備的誠意吧!恐怕還因為他想要藉此機會一展才能從而名垂青史吧,可他諸葛亮這樣想並不錯,畢竟諸葛這不是聖人,可在後來他就沒有醒過嗎?或許他在火燒藤甲兵時感嘆過必會損陰壽。可後來呢,恐怕沒有了吧!當他利用山勢風勢燒死曹操追兵的時候,當他告訴周瑜必有東風,當他五次北閥時就沒有想為此付出的代價將是成千上萬的`士兵的生命嗎?難道不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嗎?在他諸葛亮身後不知又有多少枯骨呢?他難道就不能放棄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去替千萬的士兵著想嗎?替那士兵的家屬著想嗎?你知道那喪父之痛喪夫之痛喪子之痛嗎?恐怕不是真不知道罷。諸葛先生,不要用將士的生命作為你名垂青史的代價了,拿掉那張臉你照樣夠名垂青史!因為他早有臥龍之稱號了。

反觀大家所謂的奸雄——曹操,他都一直以真面目示人,儘管世人唾罵他,可他卻從不掩藏自己的真實面目,終究成就非凡的霸業,我說曹操是位大英雄大人物!

在三國之中擁有兩張臉的遠不止劉備、諸葛亮二人,在現實世界中同樣有,但關鍵的問題就在於你露出的第二張臉與你藏在下面的面目是否相同,拿掉那張臉後的真面目是否還是那樣,在那張臉下面的心是否是一顆真誠善良美麗的心。只要擁有這一顆心,那你儘管有“兩張臉”但還是會被世人所認可認同。

總而言之,擁有或擁第二張臉並沒有差別,關鍵是你那顆跳動著的心是否是那樣真誠、純潔、善良。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當我為一次故事新編絞盡腦汁時,當我為一篇作文靜觀水的沸騰時,我和文學就真正的遇見了。就像人籟寂寂,天籟其歇,時鐘的嘀嗒聲是世界的全部一樣,情緒劍走偏鋒時,文學是我的良藥。它就是我上衣靠近心臟的口袋,而不是我的包裹。它的裡面裝的是我的快樂,而不是負擔。

我在最清澈的年紀就開始調整自己看待外界的視角,我曾經試圖用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去看你。我以為十惡不赦、功不可沒是劃清人物美醜善惡最完備的標準。我自以為你們是主角或者不是。可能是“演員表上前兩行的名字、千古流傳的罵名或美譽、照搬過來的評判標準、和他人口中的你”在混淆我的視與聽。

初見你,你是誤殺呂伯奢的殘暴之徒。“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負我”讓人深惡痛疾。再見你,你是宛城強佔張濟之妻鄒氏的無恥之徒。“今宵願同枕蓆,隨吾還都,安享富貴,何如?”讓人疾首蹙額。在雲裡霧裡採花,固執地相信親眼所見的就是最真實的,卻忘記了世上本就有“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的不解之謎。你應該帶走它,或等待著,在一個月明風清的日子真正地走近它。

誰人知?你的“負”不是辜負天下,而是揹負天下——揹負天下人的期望。你被迫捲入分崩離析的天下大勢,卻主動接受政治家們的爾虞我詐。誰人知?戎馬一生、彰顯英雄本色的你,臨終前竟“分香賣履,留戀妾婦”,一派不成體統的作為,被當做小家子氣。然而,蘇軾的一句“平生奸偽,死見真性”道出了不為人知的`曹操本色。

何為曹操本色?正如易中天所言的曹操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派,閻王脾氣,菩薩心腸”。大家風範是昔日官渡之戰曹操面對謀士許攸的投奔的跣足而出。小人嘴臉是曹操殺死得意忘形的許攸的狠毒。英雄氣派是曹操濮陽攻呂布、赤壁遇周郎、花容逢關羽、無數次失敗後的捲土重來。閻王脾氣,菩薩心腸是曹操與丁氏大吵之後“撫其背”的溫柔,是看緣分已盡,令丁氏再嫁的溫情,是面對陳琳千言檄文仍接納他的念舊憐賢。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是你博大胸襟吞吐的宇宙奧祕。你是“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你也曾面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念之斷人腸”。或氣魄雄偉,或慷慨悲涼。你的詩囊括了整個宇宙,是潑墨如雲的大手筆。而你,是真男子。

你的事蹟在古今中外的笑談之中醞釀發酵,誰人月下,沉吟良久,喟然長嘆,為你平反?當你的形象臉譜化,當偏見與無知掩蓋歷史事實,眾人笑你是在漢室衰微之時張牙舞爪作惡的奸雄。可是歷史上若無曹操的戎馬一生,將何如?

我所追求的,黑白分明的眼睛,是成長賜予我的剔透玲瓏的視角,以此平反因誤解而來的錯案。

我只盼,月下有人,沉吟思索,一步步靠近,只為真正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