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讀《論語》有感集錦15篇

論語2.33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有感集錦15篇

讀《論語》有感1

近期,我認真閱讀了國學名著——《論語》。其中,我對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朋友交而有信乎?傳不習乎?”感觸頗深。

這句話的含義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我認為曾子說得非常正確!的確,既然是為別人做事,那麼我們就要一心一意做好,不能偷工減料,否則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朋友之間要講誠信,不能搞陰謀詭計;老師傳授的知識要及時複習,如果不復習的.話,會前記後忘,這樣是學不好的。

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他們以上面的做人、做事的標準時時刻刻要求自己,一直被人們傳誦。三國時期,蜀國戰敗,劉備病逝,劉備在臨終前,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請諸葛亮來輔佐他的兒子。諸葛亮不負劉備的重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光復漢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秦末的季布,他一向說話算數,從不反悔,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溫故而知新。他讀書的方法有點奇怪,他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一點地咀嚼,就如同老牛反縐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新的收穫,新的認識。

三省吾身,是古人對自己的要求,特別是在做人和做學問上面。只要按三省吾身的要求去做,都會得到別人的稱讚,取得成功。我們應該多多學習古人的優點,傳承他們的思想和智慧,使我們的言行永遠不敗於古人。

讀《論語》有感2

關於國學,當今社會上掀起的"國學熱"似乎正從一個側面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來參加此次國學講習班是抱著一個求學的目的,幼時聽母親念《論語》中的句子時只覺得拗口難懂,逐漸長大後發現幼時所聽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麼美妙,含義又是那麼豐富,《論語·學而篇》讀後感。但儘管如此對國學經典的認知卻仍然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講習班開班第一天,老師結合朱子的《讀論語孟子法》講讀經之道,當時我情不自禁記了很多筆記,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來沒有老師講過如何去讀我們的國學經典,先曉其文義然後知其意,"切己",熟讀玩味,這些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東西,眼前開朗覺得這確實值得一試,於是便帶著我很淺的文字功底和剛聽來的方法開始了我讀《論語》的道路。

自國小開始就會在課堂上學習《論語》,裡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認真研讀之後才發現,雖然每句都是那麼簡短,但是意義豐富,認真體會之後覺得以前根本就沒有讀過《論語》。程子曰:"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可見矣。"經典之所以經受時間考驗千古不衰,是因為其蘊含了先賢的為人之道、成德之道,後世者難以達到其境界,故需一絲不苟認真研讀,將這種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融入生活,晝誦夜讀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學而篇》為《論語》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為《論語》首篇,所記多務本之意。"此篇由"學而時習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講一個"學"字,此處之"學"並非通常所講學問學習,而是說為人之學,強調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我在聽老師講解後最大的一個感受,儒家所講為人、成德意義豐富,雖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窺得其中一二趣處。從古至今,看似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社會,但是若從思想精神上來看,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關於生命價值、人生意義的思考,古聖人看得十分明白與透徹,而我作為一個所謂現代文明社會的大學生卻很少思考或者說從未有過清晰的認識,如此說來,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如果這個問題無法有所思考,那麼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機械重複人類社會的運轉,如果我們連自己都沒對自己的存在有過相關的思考,那麼我們所做的,對這個社會將無法產生真正的作用。這樣一種無知的狀態無法改變,我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論語·學而》首字為"學",即講為人之學。人生之為人,生來與飛禽走獸是有本質區別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來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種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這種善經常被外物所矇蔽導致我們沒有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認識到自己人性中本來存在的真善美,於是便出現了社會中或"善"或"惡"的.人。讀聖賢書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的靈魂和古聖先賢對話交流,從而清除矇蔽我們內心的塵埃雜質,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讀經典,潔淨我們的靈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純淨。

明確"學"的內容後,此篇還談到"怎麼學"以及"為什麼學",此處就《學而篇》中印象最深的兩個句子談談我的感慨和收穫。

《學而篇》第二章中講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為仁之本,讀後感《《論語·學而篇》讀後感》。自古以來我們都在談孝道,都在倡導,但是當今卻有很多人沒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離了孝的要求,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記得我們在討論這一句話的時候,大家發言十分踴躍,同學們談到"當父母的要求不是我們想要做的的時候我們還應該遵從嗎?"、"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沒問過我願不願意啊?"、"那些*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嗎?"、"孝為什麼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師最後談的話讓我深有感觸,大致意思如下:我們不應該去問我們為什麼要對父母盡孝,因為這本來就是一種天性,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無論如何我們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東西,孝這種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來離不開父母的懷抱,這難道需要理由嗎?對父母的愛是沒有理由的,這一點可以舉一個愛情的例子,熱戀時期的兩個人恨不得隨時隨地待在一起,無時無刻心都在對方身上,這其實就是一種情感而已,沒有理由的。對父母的愛體現為孝,這是我們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東西,所以是"為仁之本"。關於孝悌的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有切身體會的,我記得我在上大學之前內心從沒有認識到要去愛父母,也很少覺得父母是愛我的,但是上大學離家後,也許是由於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開始意識到這種愛,開始由心底而發去愛他們。老師說得很明白,孝這種東西是沒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個隱藏於我們人內心的一個本來的東西,就是人作為人本來具有的一種情感。

《學而篇》第八章中有"過則勿憚改",文意雖淺顯易懂,但細下思量卻很有觸動。從小到大,我們無數次地說過"我錯了",可說過"我錯了"之後卻不一定會改正,朱子注"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我們認為自己錯了卻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們並不真正的認為自己錯了,也就是說我們並未從心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多時候我們認錯只是有口無心,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是不會去改正的;其二,我們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出於畏難的心理我們並未有勇氣去改正,在現代社會中,很多時候個人的抉擇是受利益驅使的,當一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選擇違背道義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對利益的追求而放棄正確的抉擇,或者有時候我們認為這種錯誤的結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錯誤要花費的精力或許更多。在這幾種情況下,缺乏勇氣往往是最常見的,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為利益比道義更加重要,這也許正是當代對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義對人的約束在當下似乎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缺乏了一種文化、一種道德約束,這當然是由於各方面原因綜合造成的,但是,對經典的閱讀匱乏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故,研習聖賢之書是我們現在應該做好的事情,不論我們學習的什麼專業,不論我們的年齡。

一個"學"字貫穿《學而篇》始終,學為人之道,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是我們作為人首先應該做的,儘管在生命中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現在我們有此機緣真正接觸到了國學經典聖賢之書,應當熟讀玩味涵養甚生氣質,透過歲月回望真正的純粹的人性,志於學而努力,雖然很難做到,但是我們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讀《論語》有感3

《論語》這本書匯聚了春秋時期的大儒學家孔子云遊四海、輔佐君王、教育弟子時曾經說過的話,讀《論語》有感作文。聚集了孔子畢生的心血,處處展現了儒家“仁”的思想結晶。

此書總共有十三篇。自古以來都是用於教學和治理國家的。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它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呀!

讀完此書後,我印象最深、感覺也是最有用的.一句話是“三思而後行,行而再思也”。在如今的法治社會裡,做任何事不僅要有實力,最關鍵是要有智慧的,在任何情況下,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再三思考,做到沉著冷靜,不能魯莽,這樣才能做出一番事業,國小六年級作文《讀《論語》有感作文》。同樣,我們在學習中,每件事都要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樣才能開動我們的腦筋、豐富我們的知識;在平時考試中,每一道題解答前一定要審清題目的意思,經過全面的思考後再下筆解答,力爭做到做一題對一題,因為“磨刀不誤砍柴功”,省去了做完考卷後再重新思考重新答題的時間。

可見,孔子的知識淵博,《論語》的博大精深,他所宣揚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

讀《論語》有感4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侑了些瞭解,還侑了些興趣,感孔老夫子既侑學問又侑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說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侑、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祂的筆墨不多,但祂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孔子對祂的評價是: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說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祂生活在現代,應該是一茖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尙外交部長了。據說祂當年白淨的臉尙長著侑型好看的絡腮鬍子,比現在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祂這樣儀表堂堂能說會道的男人,即使沒侑得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麼著也算得尙是特別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裡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茖大家庭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說的。不然分米的人怎麼主動要求給祂家那麼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祂已經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侑幾茖比祂更富的?現在又侑多少人開著寶馬穿著裘皮大衣的?在史書尙,似乎沒侑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說,祂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應該與祂的能力與才幹是分不開的吧。

“自貢問曰:‘鄉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註》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讀《論語》有感5

現在《論語》特別流行,于丹因為講《論語》成為“超女”,李零出了本關於《論語》的書而引起爭論,有一個保安也走進北大講了一回《論語》。為什麼是《論語》?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中國曆代學術著作這麼多,為什麼不是《老子》、《莊子》或者其它子?于丹也講過《莊子》,可明顯不如《論語》受歡迎。可能大家會提出千萬個理由,但在我看來,只有一個理由:因為《論語》短小且淺顯。在人心浮躁的年代,希望沾點文化氣息以裝飾自己者,都挺急功近利的,《論語》就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就像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一杯咖啡,雖然是速食,但畢竟是洋快餐啊。想當初俺遇到挫折時,發憤讀的也是《論語》,就因為它容易。當初讀時,最高目標是想弄明白它的意思,再背上幾句,能在人前顯擺一下,沒有深入思考。現在《論語》那麼流行,勾起了我重讀的慾望。希望每讀一小節,都加入點自己的一點聯想和思考。不過,以我的水平,這思考絕不會是正解,只能是歪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一節據整部《論語》之首,最為人耳熟能詳。這句話好像是表達了三方面的意思。今天我以歪讀的視角看,覺得這一節有些怪怪的:學習、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三者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被孔子東拉西扯地粘在一起呢?

早已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進行了自圓其說的解讀:這裡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

我認為,這樣解讀十分牽強。我認為這裡表達的就一層意思,就是告訴學生如何面對和克服學習的枯燥。這裡的“學”還是指學習詩書禮樂,“習”不是實踐,也不是“採用”,就是指“溫習”。首先,他打了個比方,希望學生能把溫習當成樂趣:你們看啊,學了經常溫習,不是很快樂嗎?溫習舊知識,就像與遠方回來的朋友重新見面一樣,不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嗎?然後,他舉了個例子:有些人,雖然不知道溫習的樂趣,但仍能克服枯燥堅持溫習,而且不厭煩,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意思是,要麼把溫習當成樂趣,如果感到枯燥,也要以君子為榜樣,堅韌不拔地咬牙堅持下去。

孔子這麼說,表明學習從本質上是艱苦的,要麼克服困難,要麼“苦中作樂”。這一點普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體會得到,學習哪能都像有朋自遠方來一樣快樂呢?還不是常常痛並快樂著?

讀《論語》有感6

第五章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本章主要解釋君子的做人原則。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論富貴貧賤與道的關係;第二層次說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層次說君子如仁者安於仁,窮困潦倒還是疾速緩慢始終堅守仁的做人原則。

一般說富貴貧賤是指現實中人的處境,有時人們還會說貧窮富裕高貴卑賤,孔夫子這句話富貴與貧賤相對,因此,這四個字沒有用其引申意義,也沒有褒貶的意思,就其本義而言,僅僅表明人在社會中境遇,富就是有財富,富裕;貴,在社會中處高位,是指為官的人;貧指沒有財富,生活拮据,貧窮;賤,表示在社會中位卑,從事具體事務的人,“踐也,卑下見踐履也(《釋名·釋言語》)”。富貴貧賤是社會中普通人的一般生活狀態,是個事實,古今一樣。離苦得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是現實人的基本訴求。如果一個人僅僅停留在物質需要滿足這個層次上,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而在儒家的世界裡,人之為人的意義在於要超越基本慾望滿足這一層次的人,成為真正的君子。

什麼是君子呢?《論語》學而章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里仁章後文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顏淵章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一般認為君子一是指古代的統治者與貴族的通稱,如:《春秋左傳·桓公十二年》引詩經語:“君子屢盟,亂是用長,無信也”。《孟子·滕文公上》說:“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君子也指人格高尚的人,如孟子說君子有不戰;荀子說君子博學。《周易·乾卦》卦辭:“九三,君子終日乾乾。”漢代班固的《白虎通·號》:“或稱君子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宋代王安石《君子齋記》:“故天下之有德,通謂之君子。”當然,君子還有其他的意思,這裡無須多言。結合《論語》原句,基本可以確定“君子去仁,惡乎成名”的君子即指人格高尚的人。

什麼是道呢?把“不以其道得之”與“成名”“違仁”等句聯絡起來分析,這個道就是“安分守己、推己及人”的做人原則。這個原則在《荀子·榮辱》也可得以印證,荀子說:“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與君子相對而言的小人使用的是惟利是圖,偷巧使詐獲得富貴的道,而君子則不是,君子坦坦蕩蕩,堅持自己的原則,身體力行地做事,平等待人地處事。也就是說君子已經超越物質滿足的這一層次的需要。君子的成名在於立德、立功、立言,而“三不朽”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名。儒家堅持自己的價值取向,珍惜個體的名譽,絕不會以不擇手段而臭名昭著,與其這樣的成名,倒不如默默無聞。因此,真正的君子就會表現在無論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事情,無論是急促緩慢,還是顛沛潦倒都時時刻刻不離開仁道,違背仁性,須臾之間都不失掉人的尊嚴。

看看今天,為名為利者何其多啊,為求成名可以脫光,可以露光,還要曝光,拿隱私當新聞,拿本能當真情,個人的慾望與媒體的逐利導致無良效應成倍放大,學術可以造假,評估可以糊弄,學分可以交易,權力可以尋租,人人沉淪。不見君子,人何以期?

讀《論語》有感7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怨天,不尤人。”它的大意是,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不埋怨天命,也不責怪別人。這僅有六個字的一句話,告訴我們的卻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深刻哲理,所以,我們應更深的去體會它其中的含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一遇到困難、挫折或麻煩,就牢騷滿腹,埋怨上天不給自己好運氣,抱怨他人有過錯,可就是不自查自己有什麼過錯和責任。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的表現。而孔子卻認為,我們應當“不怨天,不尤人。”這實際上就是把對自己的要求提高到一個更嚴格的標準上,即苛責的應該是自身。

記得我曾經有過這樣一次經歷。有一次,省裡舉行作文大賽,我也報名參加了。我非常認真的對待這次比賽,用了一個星期來構思,還上網、翻書查閱了很多資料,並用了三個小時認真地寫了這篇文章。當我拿到學校給同學們看時,大家也是嘖嘖稱讚,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原以為這篇文章可以受到老師的好評,但很可惜的是,老師僅僅給了我85分。當我看到這個灼眼的分數是,心裡“咯噔”一下,隨即,一種沉重的失落湧上心頭。看著別的同學拿著90分、95分、97分的作文歡呼雀躍時,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我很鬱悶,也非常想不通:為什麼我這麼用心寫的作文老師會覺得有問題,為什麼?而後,在當天下午的一節班會課上,老師講到這麼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應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當事情不是依你所想時,先不要怨天、怨地、怨別人,先好好反思自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聽了這番話,我覺得心裡很慚愧,為我在作文得了低分時抱怨老師而慚愧,為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慚愧。我當即拿出我的作文,仔細的看了5遍,發現我的措辭、結構安排等方面存在著缺陷;我又詢問了老師後,決定再寫一篇。真沒想到,這篇作文竟獲得了作文大賽的二等獎!我很感謝這句“不怨天,不尤人”,它不僅讓我獲得了榮譽,更令我明白了待人處事的深刻道理。

這句話不僅在我的身上得到了驗證,在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身上也可以體現。海倫凱勒——一位被世人廣為傳頌的偉人,被評為20世紀美國十大傑出人物之一,她用失明的雙目、失聰的雙耳譜寫了燦爛的生命樂章!當命運向她伸去可怕的魔爪後,她怨天尤人了嗎?沒有。她用她堅強的意志,克服先天的不足,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終於成為一位影響全球的傳奇女性!從《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楊光,雖然是從來沒有見過陽光為何物的盲人,但他卻用歌聲唱出了對人生幸福的追求與熱愛。他同樣沒有埋怨上天的不公,沒有埋怨父母給他的殘缺的身體,憑著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試問:我們相對一些身體有殘缺的人們,有著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埋怨生活的不公呢?

我還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它講的是一位名牌大學生因求職屢屢碰壁,想要跳海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被一位老者救下的故事。這位老者在最後的勸說時所說的話讓我頗為感動:“一粒沙掉到沙堆中就很難再找到,但一粒珍珠掉到沙堆中,卻更能令它顯得熠熠生輝。”所以,我們不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如果遇到不順或障礙、阻力,首先應從自身找出結症所在,而不是抱怨沒有合適的機會,沒有賞識自己的“伯樂”。當我們真正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時,我們就會蛻變成那顆美麗的珍珠,很多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不怨天,不尤人”。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百態,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成為生活的強者!

讀《論語》有感8

談到《論語》思想,首先當屬"仁"的思想,中國人的讀書人自古以來都以"君子"自居,其中"仁義禮智信"方為君子立身的基本原則。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了華夏民族的主流思想,融入了華人的血液當中並影響至今。要說《論語》就不得不先說說創造他的人---孔子。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到479年,在這個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時候,從開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而周朝分為兩部分,西周跟東周。孔子的時代是在東周,東周分為春秋跟戰國兩個時代,孔子是春秋時代末期,他生命結束的時候,春秋時代也隨之結束了。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因為天下亂了,每一個人念念書都要問,怎麼樣從古人的智慧找到一個方法幫助現在的人?人總是要設法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所以才會有百家齊放的現象。

孔子認為周朝的興盛就是靠禮樂的製作讓天下安定。禮跟樂的製作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必須有天子的位置,你還必須有聖人的德行。這兩個配合起來,天子加上聖人就是周公,他治理卓越以後,上行下效,天下大治。

孔子很嚮往這樣的一種境界,但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他了解到自己這一生對人生要如何的看法,應該往哪裡發展,但是在魯國你要從政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魯君跟三家大夫一直在鬥爭。所以孔子一直拖延到了五十歲才開始有機會,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魯定公讓他做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縣的縣長。古代當縣長就已經成為大夫,不過是最基層的,你要當到中央級的話,才慢慢進入權力核心。所以孔子開始是當中都縣的縣長,一年下來,這個縣變成模範縣,全國都跟他效仿,跟他自己制訂的一些典章制度,收稅的方式全國效仿,做太好了,立刻升官,擔任小司空,司空是負責古代建設方面的,工程方面的部門,他是副長官。結果幾個月下來又做得太好了,又升司寇,司寇是負責司法的。所以孔子沒有當過教育部長,卻當過司法部長,負責管法律如何執行的,維持社會治安的。

他當司寇的時候就發生很多事了,比如說他當司寇的'時候,整個魯國就開始上軌道了,治得非常好。後來魯君跟齊國的國君相會的時候,孔子跟他去,表現極其卓越。他等於是幫助魯君跟齊君來談判,得到許多外交上的成功,把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全部還給魯國,這是孔子的貢獻。讓魯君在齊君前面完全不受委屈,回國之後就攝行相事,代理總理了。孔子最高的官就做到這個位置,做得太好了之後,魯國大治,他當代理總理三個月,魯國大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東西掉地上沒有人去撿,男生跟女生走在路上分兩邊。這個社會實在是很安定。但是社會安定繁榮開始往上發展的時候,孔子很有企圖心,就任命他的學生子路擔任季氏的家臣。想要讓魯國統一,因為魯國分成四分,他要統一。當時都靠城牆,一個城牆很高,裡面有一些武器,別人就對你無可奈何,那三家大夫各有城牆,各有武器,所以孔子開始叫子路把這些城牆都給我拆低一點,不要那麼高,太高了打不進來,不行。這兵器不能太多,結果三家大夫裡面兩家就認了,一家還是起來反抗。到最後還是沒有成功。沒有成功之後,很多反對的力量就出現了。孔子那時候也是一樣,所以孔子在魯國慢慢就發現,批評他的人越來越多,齊國在魯國旁邊,兩國經常在競爭。

所以齊國就派了八十位美女,一百二十匹好馬送到魯國來,那時候魯國的執政的卿叫季桓子,就跟魯定公每天觀賞美女表演唱歌、跳舞,又看這些馬去賽馬,真漂亮。就不再理孔子了,孔子每天把政事批好之後送給他們,他們也不看,就拖著,就擱著。孔子發現自己不受重用了,所以孔子在五十五歲結束的時候開始周遊列國,從此到六十八歲才回來。而《論語》中的大量典故也是在這段遊歷期間產生的。

我們常說,看文章不僅要看其詞章、手法,更要看到其本後的精神所在。正所謂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孔子在他的言語中透露的不單單是一些做事的道理、做官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這些隻字片語背後的儒家精神、文人精神。

回想起來,古來聖賢,他們的行為、品德無一不被後人歌頌。但看看那些聖賢們後來的遭遇又有幾個能做到我們今天所說的"成功"呢?並沒有幾個,沒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運氣。但為什麼他們仍然值得後人不斷學習他們呢?這後面的,便是真正的儒家,一個真真正正的文人、知識分子該有的精神。就是不管你的仕途如何,遭遇如何,都要將道德的真精神把握住。它將使得你有一股正氣,一股追求真理,剛正不阿的勇氣。即使明明知道要得罪上級也要把真理道出來的骨氣。這才是一個讀書人要有的氣節,才是儒家的真精神。

今天的國學熱,許多家長都會教自己的小孩學《弟子規》,而《弟子規》表面上看是為了教大家一套乖乖的大道理,諸如做人要孝順,要團結、友愛等等。我們太容易將這一套東西變成馴化人們的一套工具,卻忘了這套東西背後支撐它的是什麼。支撐它正是千百年來有志之士追求的那股氣。我相信,孔子當初的言論也並非想讓看《論語》的人,學習如何做一個順民,在遇事時如何趨吉避凶,而是教導人們如何做一個剛健的人。當這股剛健之氣蔓延到每個家庭,沁入所有的制度典籍,那麼整個社會將會被一股浩然正氣所充盈。這才是《論語》這類文學經典久盛不衰的原因,才是我們學習它的價值所在。

讀《論語》有感9

《論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記錄著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以及他弟子的對話語錄。在品讀過程中,享受到優美文學藝術的薰陶,體悟到人生的經驗和智慧,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論語》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兩句話,使我受益匪淺。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習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值得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是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每當我讀完這句話後,都能明白更多。這句話告訴我,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不要生氣,也不要難過,只要你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從而得到新知識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藉著一點就能成為老師了。”這句話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告訴了我們,要不斷溫習知識,多做多練,就能有新的收穫。

《論語》記錄了很多教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法。正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其實,誦讀的經典也是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方法,我們應該去影響身邊的人。一次,我正讀著《論語》,當我讀得津津有味時,聽到了弟弟學習時埋怨的聲音:“複習有什麼用啊,我才不呢!”我立刻起身,來到他面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這樣是不對的,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只有複習舊知識,才能學到新知識。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他聽了後,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馬上改正了錯誤,認真地複習起來。

《論語》是我國文化的智慧結晶,凝聚了一代人的智慧,我們應當傳承和發揚它,讓我們行動起來,品讀經典,沐浴書香,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讀《論語》有感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非常感謝機關團委能夠提供這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人生如書,書伴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書籍,對待讀書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嗜書如命,有的人讀書為消遣,愉悅精神。宋代詩人黃庭堅認為“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

可憎。”現代文人林語堂則認為“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讀書必須出於完全自動。”因此,每個人對讀書的理解也是見仁見智。藉此機會,就我個人的一點讀書心得,向大家作個簡單彙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工作、生活》。

可能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現在的社會,面臨著競爭、就業、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焦慮、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樣始終圍繞在現代人的身邊。如何在這個全面加速度的社會裡,合理釋放壓力,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我認為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可以讓自己浮燥的心靈得到一次徹底地放鬆。古人云:開卷有益。英國學者科利爾曾說:書籍,在青年時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後就是娛樂。這句話,可以說將書籍的兩重身份說的十分透徹,書籍是人類文明的果實,每一本好書都是我們良師益友,它不但可以給人以愉悅,還能給人以啟發,讓人受益良多。因此,我們應該把讀書當作是人生的一種樂趣,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的《論語心得》就是這樣一個良師益友。對於《論語》,學生時代曾學習過一些,特別是對一些經典章句也曾背誦過,但真正去理解、去感悟儒家思想卻很膚淺。作者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用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通過讀《論語心得》,不僅讓我重溫了那些經典語句,而且瞭解了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更對如何運用《論語》面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如於丹教授所說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讀者怎樣才能過上自己所需要的快樂的生活。

時下,很流行測算幸福指數(或快樂指數)。所謂幸福指數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從《論語心得》我們可以感受到:幸福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內心體驗,是一種感悟。你幸福,你快樂嗎?誰都覺得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要認真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時,人們對快樂的.理解卻各有不同。有的人認為升了職,做生意賺了錢,買了房,買了車,就快樂了;有的人則認為這世界變化太快,生活節奏,整天忙於生計,沒有時間享受快樂,認為只有今後賺了錢或達到某一個成功的目標後,自然就會很快樂了。這些理解,就是認為只有那些有錢人或成功人士,才是幸福快樂的。但據有關方面調查,財富和幸福沒有太大關係,經濟更為發達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要低。于丹也總結到: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因此,一個富翁不一定就會比一個擦皮鞋的幸福指數高。可能有些人會說,如今天天忙得團團轉,哪有時間讀書呢?想想,似乎確實這樣,但人們都在忙些什麼?沒時間讀書,卻有時間喝酒、打麻將,其實,忙只是個藉口而已。我們對讀書的理解,其實就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因此,于丹教授說: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讀《論語》有感11

上幾個星期讀完了論語學而,我不僅感受到孔子及他的弟子們的學問深厚,更感受到許多人生中做人、處事的道理和方法。

在我讀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時,我體會到了孔子及他的弟子們道德修養很高,反思我自己就沒有像他們那樣了。我好像從來沒有反省自己的習慣,也不能檢討自己,所以沒能對自己有新的認識和見解,也不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什麼是“為人謀而不忠乎”?我們每天晚上都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在今天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盡力,答應別人的事又是否去認真做了呢?這些問題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什麼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是相信、信用。如何才能令他人相信你呢?認為你是一個講“信用”的人呢?主要在於你所答應朋友的事情能否做到,能否完成;不能做到的事情不能答應,不能應承。所以一諾千金。如果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是赴湯蹈火也要完成。如果答允別人的'不能完成,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與朋友真誠相待。

什麼又是“傳不習乎”呢?就是當老師給你技能知識時,你是否只是聽、只是看、只是學,但是有沒有在實際生活中去練習、複習呢?我們在平時沒有練習和複習的觀念和習慣,所以學到知識很難牢牢地記住,記不住,遇到問題就很難解決了。這就是“傳而不習”的結果。我們學習的關鍵,必須不斷地練習與複習。所以“學”與“習”是一體的,不能分離的。而我們在生活學習中做到了嗎?

通過這一條論語的學習,告訴了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而不是一年幾次,一月幾次。要反省自己為別人出謀獻策,做事情,為了他人的利益,是否忠誠?與朋友交往是否令他人相信、信任你?對於別人傳授給你的知識技能,必須經常練習、複習。只有做到這些,持之以恆,才能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讀《論語》有感12

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論語》是人類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卻透著大道理。

寒假裡我又一次拜讀了這本書,不僅有不同的感觸,更是受益匪淺。于丹教授用樸實無華的語言,為我們解讀了一個親切而溫暖的孔夫子,讓本以為莫測高深的《論語》變得通俗易懂。更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該努力的方向:

一、多些“仁恕”

“仁恕”是孔子儒家理論中最精髓的東西。于丹教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讀了“關愛別人,就是仁”;“恕,就是寬容的力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人不僅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對於教師,就是要將心比心地理解學生,關愛他們,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關愛學生,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學業上的進步,知識的積累,身體的健康,更要全方位地關愛學生,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關心他們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關心他們的精神需求,關心他們各種能力的培養。愛學生就要本著平等的心態去尊重每一個學生,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他們足夠的寬容與理解,體諒他們的煩惱與苦悶,肯定他們的進步與成長,讓每個學生每天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與尊重,那麼他們將來也一定會是一個充滿愛心,尊重他人的人。

二、 尋找“快樂”

于丹教授寫到,一個人的視力是有兩種能力的。一個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內心無限深刻地發現內心。孔夫子教給我們快樂的祕訣就是去找到內心的安寧。《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快樂生活。于丹教授認為,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於內心相連,對此我深有同感。在現在這樣一個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人們都在拼命為了豐厚的物質生活而努力打拼。作為教師,我也向往富裕的生活,但我更享受心理上的滿足和成就感。感謝我的學生們,是他們的成長讓我充分地體驗到當一名教師的幸福和快樂!每當看到學生變得越來越懂事,每當聽到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那就是我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刻。在學生人生成長的道路上,自己能起到引導、扶持的作用,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為此感到自豪。雖然在物質上我不富有,但精神上我是一個富翁。正如於丹教授所說“如果能用內心的富足與飽滿,能用一種內心鮮活的力量去彌補這些遺憾,那你就會成為一個坦蕩磊落而勇敢的人。”孔子倡導的“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說的就是這樣的境界。

三、看待“缺憾”

在《心靈之道》中於丹教授說,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不能避免人生的苦難,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作為教師,我們生活、工作在一個充滿壓力的環境中,煩惱、緊張和壓力每天都伴隨著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煩心事和缺憾,心態不同,結果會完全不同。作為國小的班主任,瑣事多,課時多,班額大,班裡再有幾個學生基礎差的,每天備課批作業頭昏腦漲,身體疲憊不堪。但我告訴自己:備課既是為了教好學生,又是為了讓自己不斷進步;批作業工作量雖然大,但能保證課堂上的高效率。我們的薛校長更是經常的、耐心的給我們講:遇到學生出問題時,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學會遇事冷靜,有耐心,多動腦筋想辦法,不能讓壞心情一直陰霾不散,否則會影響你的工作,甚至是你的生活質量。

再比如,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學校都會做成績分析,老師們對此倍感壓力和煩惱。有的.老師會因為成績不佳而寢食難安,有的會為成績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而鬱鬱不樂……其實,我們應該像《論語》教給我們的那樣,放開心態,正確看待成績。有些缺憾我們必須面對,同時更應看到,班級有很多學生在我們的幫助和教育下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只要我們認真反思,總結經驗,努力找尋更好的教學方法,相信一些都會好起來的。于丹教授說,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如何對待人生缺憾的態度。也正如人們常說的: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每次讀于丹的《論語心得》,我都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它已植根於我的心中,成為流淌在我血液中的精髓。感謝于丹教授,感謝我們偉大的聖人—孔子!

讀《論語》有感13

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之後,才突然發現兩千五百年前的哲學思想和我們的生活聯絡得如此緊密;原本晦澀深邃的巨集篇鉅著原來傳遞的是這樣一種簡單、樸素的人生態度;原來我們也可以以這樣的方式解讀《論語》,並從中獲得心靈的快樂和生命的從容淡定。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紛繁複雜、信仰缺失、道德滑坡,各種思潮交替激盪的時代。在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大背景下,《于丹〈論語〉心得》的出現猶如一縷清風吹開了眼前的迷霧,吹進了迷惘的心靈,讓更多的人以更簡單、樸素的方式得以再次聆聽那久遠的心靈之聲,重新走進古聖先賢的思想世界,並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準則和個人座標。

作為社會個體的人,總有一個活動的圈層,現代人交友之道,擇友標準,應是怎樣的呢?于丹在論語心得中,肯定地說 “《論語》裡面給出了答案”。這就是孔子所言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我想即算在今天一個人,如能以孔子“益者三友”標準為參照,去選擇朋友,那麼用於丹的話說無疑就是選擇了一種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一種趨向高尚的人生境界。

因為,“道不同,不相與謀”,一個人有什麼樣朋友圈層,就有什麼樣的情趣與愛好,不如此,總是無法聚在一起,結成圈子的;再則環境改變人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浸潤於什麼樣的環境中,其品行相應就會有某種傾向,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古人說,擇交如求師,當慎之又慎。

對於孝順,我過去有過誤解,就是贍養好老人,使他們衣食無憂,按照我們的意志、想法,提供好的環境,營養的食品,足夠的零化錢,就叫孝順。讀了《于丹<論語>心得》後,才知道,這不叫孝,《論語》上孝就二個字:無違。就是順著他(她)。每一個人的此刻,都是他歷史的總和,愛一個人,就要尊重他的所有習慣,包容他的所有歷史。想想生活中,明明是關心老人,卻經常惹得他們不愉快,甚至生氣,我們自己也覺得委屈。現在知道了,順著老人,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常在身邊,常與之聊天,這才叫孝,所謂“常回家看看”是老人最大的心願。《論語》在講到孝時,又說了二個字:“色難“。色就是臉色,滿足老人的物質需要並不難,難的是老給長輩一個好臉色。 在這個世界上,值得尊敬的,除了被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還有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那怕是一隻小螞蟻,一棵小草,也有它生存的權利和存在的意義。我們最終所要建立的和諧世界,便是這樣一種天、地、人共榮共生、和諧快樂生長的狀態。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們學習的不僅是處世為人、修身齊家的方法,更是一種態度。一種敬畏萬物、順應自然、積極、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最後,我們要把《于丹<論語>心得》,作為我們心靈的雞湯,讓心得到滋養,在寬容別人、幫助別人、給予別人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在自己的內心中,拓出一片樂土。心態決定狀態,思維決定行為。當我們給予別人、幫助別人、溫暖別人的時候,真正受益的是我們自己

的心靈,你會感到周圍的人都是你的朋友,人們因信賴你而把你作為託付,回饋你真誠、友誼、熱情、尊敬。你會因為他人的快樂而快樂,因為他人的幸福而幸福,這時我們會感到心中有一座教堂,這教堂與我們的名譽、地位、財富無關,它關乎我們的內心,關乎我們的生命,關乎到我們一生,活出了多少好時節。

讀《論語》有感14

懂了,我終於徹底地悟得了啥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確,就像這道數學題一樣,在我們生活著的這個熟悉的世界裡,還有許多不為我們所熟知的領域,我們應該誠實地去面對一切,會就是會,懂就是懂,千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不會裝會,不懂裝懂!如若這樣,我們的'飛船還怎麼上天

潛艇還怎麼深入海底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採訪時,曾對很多問題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階段又聽說他在為南航師生作學術報告時,面對同學提問又是“三問三不知”

這讓在場的所有同學意外,但不久就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其實,丁教授大可不必說“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術語糊弄過去,可以說一些不沾邊際的話搪塞過去,甚至還可以委婉地對學生說:“這些問題對於你們來說太深奧,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但是,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卻選擇了最老實、最坦誠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誠懇,沒有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也絕沒有“賣關子”。也許,一些人在說“不知道”時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聞和無知的表現,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卻體現著一種做人的謙遜和科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問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學識淵博,越要虛懷若谷。作為專家、學者,對不知道的東西,我們不僅應當老實地承認“不知道”,而且要敢於說“不知道”。即使是在專業領域內,那種自詡或表現為無所不知的“專家”,不僅其學識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懷疑的。

讀《論語》有感15

不得不承認,我對孔子的認識總是被歷史強烈地影響著。只因為孔子先生真的應了那句話: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從秦到漢,他的主張被改造,被消滅,到最後成為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正統思想。期間儒學變化了多少,適應了多少;再到後來在新文化運動中“被打到”,歷史不斷強調著儒學對於政治的適應,一談到儒學,也無非是兩三句話帶過:他的主張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孔子當年的“克己復禮”是多麼的不符合時代潮流……歷史會告訴我們時代,卻從來不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儒學。種種原因,孔子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麼地模糊,是個恪守舊禮的老人?還是真正的聖人?直到讀了謝然的書,我對孔子的看法才有了很大的改變。

對於孔子在歷史中不斷地被改造,以及現在國學熱的浪潮,謝然用了“發燒”的說法,“新文化的影響也在病態地膨脹,發燒。”但只是發燒是不夠的,謝然還說了“高燒後,發發汗,一定要給足夠的時間來發發汗!”,用這樣的一個角度說社會上由於文化斷層引起的一系列問題。看完這篇,咂味許久,我禁不住地想再讀下去。還有那“克己復禮”的古板,“因為周禮能使天下安定!”再在一篇篇中讓人漸漸瞭解到孔子為什麼如此崇尚周禮……

是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了。謝然提醒著我。

謝然並非在一個有多麼高遠的角度來對待孔子,她很真誠,真誠地就像把孔子把聖壇上請了下來,坐在你的旁邊,但這樣的孔子又不是淺薄的,他哪怕說一句話,也是一句有利的.話,讓你思索良久。又因為他坐在你的身邊,所以他的話可以很貼近生活,又可以是“治國平天下”用的。在生活中,孔子可以是“天下第一情聖”,可以是“帥哥”,是個好學者,是個會火大罵人的老頭,是那個不想見別人而耍小心思的人,但這小心思耍的,又是那麼的有意思。而孔子關於社會、關於人際的大道理呢,謝然放在我們現在的生活裡,如孔子的“敬鬼神”,謝然不那麼簡單地看,她把孔子的“敬”和現代人的“敬”分開,孔子的“敬”是心中敬畏,不是歷史講的逃避、恐懼,相比起現代人的“敬”,那不是真正的“敬”,而是一種臨時抱佛腳的心態。書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暗示著我們,孔子的話到今天依舊是格言,依舊有著它無窮大的作用。

也正是這種真誠,謝然在整本書中也並沒有對一些正處於變化中的事物做很肯定的判斷,她不強求你知道,她做的只是引起你的思考,而這不也恰恰切合著孔子“中庸”的道理?正如謝然說的:“這一個‘中庸’之道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我的行事和處世”。

孔子在論語中並沒有告訴我們他的思想核心“仁”到底是什麼,謝然也沒有告訴我們,而只是用她的筆,讓我們漸漸地接近答案,但與此同時,我們卻更產生無窮盡的思考,就像一次次回到原點,卻又是新的原點,每一個結束都像是開始。我對孔子的誤解,對《論語》的不瞭解,像一條冰封的河,因為謝然的書而開始解凍,重新認識。這並不是結束,而是我對孔子理解的入門級,推著我去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年,只因為《不讀論語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