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論語讀後感(精品15篇)

論語3.0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讀後感(精品15篇)

論語讀後感1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最讓人信服的,就像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而《論語》就像一根無形的鞭子,它會時刻警示我們,努力去做更好、更優秀的自己。

《論語》十二章是我們這幾天學習的一篇課文,它選取了《論語》中具有代表性的孔子或其弟子的言行記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創辦了私學。在教育物件的選擇上,他主張“有教無類”,即學習不分貴賤、賢愚,他讓平民百姓有了學習知識的機會。

這本書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和“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這兩句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的是三個人同行,除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去年國慶假日期間,天氣甚好,爸媽單位的同事約我們一起爬山,我結識了一個“學霸”姐姐,聽媽媽說她是浙江大學大三學生,她可是當年會考縣狀元呢。我把姐姐作為我的'偶像,我請教了很多學習方面的問題,姐姐一一耐心為我講解。路遇一叢非常好看的植物,姐姐剛要去摘,我問她:你知道這是什麼植物嗎?姐姐說不認識。“哈哈,我認識”,我驕傲地說,這不正是前幾天我在《百科全書》上看到的‘莢蒾’嗎?它是製造肥皂和潤滑油的原料,藥用可以祛瘀消腫,治療過敏性皮炎。同行的長輩們聽完我的講解,紛紛誇我知識面廣,姐姐也讚歎自愧不如。其實,我知道我只是喜歡讀課外書而已,離學霸姐姐的差距大著呢,我暗暗發誓,將來我也要努力考上浙江大學。

在我的書房裡掛著一幅剛勁有力的書法作品,上面四個大字:博學篤行,這是國小四年級時張金江老師送我的。當時我不明白它的含義,跑去問媽媽,媽媽說意思就是一個人一定要博覽群書,學有所得,並且努力去踐行自己所學的知識。我似懂非懂。直到今天學了《論語》之後,我才深深地理解了它的含義。國小時,我在鎮上的學校讀書,學生不多,我的成績倒是一直名列前茅,我就有一種優越感,感覺自己無人能敵。升入國中,學校大了,班上人數多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我的優越感蕩然無存。每天的作業,考試的分數,老師都以優中差的形式予以評比,看到同學們都積極向上,激烈競爭,我也給自己佈置了任務:每天作業完成後務必讀半小時課外書籍,時間允許的話,再讀半小時英語。雖然難度有點大,但我選擇堅持,因為我知道好習慣的養成只需21天的堅持,如果21天能堅持下來,之後就不是難事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堅持”,我這樣鼓勵自己,我一定要做最優秀的自己。

《論語》,儒家子智慧之精華,它教給了我們許多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還教給了我們許多修身做人、為人處事的態度。學《論語》,智慧傳頌千秋萬代!

論語讀後感2

《論語》一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這句話: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別人的否認不是唯一!你沒有做過,你怎麼知道不可以?——畢騰達

孔子所提倡的道德高點,簡潔來說是仁、義、禮、智、信,所以我們學習論語要從這五個方面去著手。知“仁”而行“義”,這是夫子最基礎的行事方式。——薛世點

為什麼君子坦蕩蕩?“學”簡單的來說是認知,“習”簡單的來說是練習,要做真正的道德人,並不是徒具其形就可以,還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人的眼界隨之廣闊,心境坦然。君子能真去學習,開闊心胸,也就是坦然自然了。——徐鈺瑩

夫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是一件,很需要認真的事,並不是學習和感知就可以,真正的掌握,多次的重複,錘鍊,從而獲得新知。人亦是如此,初識一人,不能因為他的巧言令色,輕信於他。——夏雙

孔夫子,善於三省吾身,每個人都想活成自己的樣子,可是每個人都不免會帶上他人所給的'枷鎖,面對空虛,和一些庸人自擾的自己。多一些空間,多一些餘地,泰然處之,與其是外力種種,不若由內至外的自省!——黃行

孔子曾說不恥下問,我們不能驕傲自大,要做一個謙虛有學問的人,並學會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完美。做一個有德行的人,讓自己不會孤獨。——支世彪

道德高尚的人永遠不會孤獨。‘仁’大致是相互關愛,友善相處,中庸之道,重在相容,有了容量就有了廣闊的心胸,就有容納他人的餘地,自然也就不會孤獨了。——李萌萌

中庸之道,處事諧和,是安身立命精神所依的歸宿之所。文而有修養,知史而明知,從然而上就是君子了。——谷金星

烏鴉尚有反哺之心,小羊也有跪乳之恩,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維護中華傳統的道德倫理觀念,道德行為。孔夫子所講的孝道,是非常有必要的。——侯美嬌

《論語》不是快餐文化,對於傳統文化,沒有長期的學習與思考,沒有大量的閱讀積澱,沒有冷靜的分析與拓展,始終是不可能真正瞭解傳統文化。——陳文

追尋高處的人,他們遵循規矩,自然而然的,形神具備,隨心所欲,而是從然,孔夫子也是如此。——李本徵

道理本身就是人遵循的規則、規律,它們來自然,來自生活,道德到高處,就是習性,習氣,自然而來,聖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得到推崇。——李瑩

《論語》從人的各個方面告訴我們應遵從的道理,讓我們在修身之下,先齊家,再治國,最後做到平天下。雖然改變一個國家很難,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家庭,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論語讀後感3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讀後感4

中華文化,千年積澱,深深的凝聚在《論語》一書中。

——題記

本人才疏學淺,未能參透《論語》一書中深刻的道理,也未能根據書中內容而引經據典地講出一連串的引人深思的感想。但在此,我只求簡略的談一下我在看完《論語》一書後的感受。

“仁”

孔子一生富有政治理想,推行禮治德政,其學說核心為“仁”,因此,“仁”也是《論語》中的主要內容。“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仁”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之高。但到底,什麼是“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於是,孔子便說“剛,毅,木,訥,近仁。”孔子認為:“剛強不屈,果敢堅毅,質樸老實,言語謹慎,(這四種品德)接近於仁。”具有這四種品德的人僅僅是接近於“仁”,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仁”呢?或許,連孔子心中也沒有明確的答案,也或許,“仁”在孔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地位之高甚至於沒有一人可以達到。因此,只要做到接近於“仁”便已不錯了。

“學”

孔子對教育事業的貢獻也非常大,他主張“有教無類”興辦太學,弟子達三千之多。那麼,孔子又是怎樣理解和對待“學”呢?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告訴我們學習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告訴我們“學”的態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與“習”的關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

這些語句從古至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偉大的'學者為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學”字而不斷努力,奮鬥,傾盡自己的一生。

“君子”與“小人”

在《論語》中,“君子”與“小人”可謂是高頻率詞,而孔子也曾發表過很多關於這兩個詞的言語。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太多太多的語句告訴我們“君子”與“小人”的不同,太多太多的語句警戒激勵著我們。可是,如何才可做到“君子”呢?孔子說:“君子不器。”於是,我們便開始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我們每個人都在爭做德智體美勞全優的現代學生;孔子又說:“君子成人之美。”於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幫助著他人,以此來方便他人,快樂自己;孔子還說:“君子恥其言而過起行。”於是,“少說多幹”成為了我們的口號。

“君子”於“小人”絕非幾句話就可以辨別清楚的,但若無這幾句話,則可真是分不清了。

薄書一本,一萬餘字,細讀一遍,一生無害。

論語讀後感5

心得皎皎明月, 蟲鳴疊疊 ,秋風入窗 ,夜長無眠。一個人, 一盞燈 ,一杯淡茗 ,一絲愁緒。當翻開《論語》,所有一切都已化為沉澱,暢遊書海,彷彿誦讀之聲環繞耳邊……《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一) 天地人之道

孔夫子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叫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就是說,顏回家裡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爛的小巷子裡。這麼艱苦的生活對別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生活這樣艱苦,為什麼能自得其樂呢?其實,主要是在於你的`人生態度,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嘆抱怨的時候,顏回卻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二) 處世之道

在現代社會中,處理人際關係至關重要。子貢曾經問過他的老師,孔夫子告訴他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論語·顏淵》)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事,你要真心地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所以,與好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不要什麼樣的事情都大包大攬。“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即可。

(三) 君子之道

這裡的君子一般是泛指才德出眾的人,在《論語》中,隨意就可發現這二字,可見君子的重要性。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連孔子都愧稱君子,不難發現君子的標準之高。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有為。

(四) 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很多人都感嘆光陰流逝之快,但孔子在看著流水興嘆的同時,也給大家描述了這樣一種人生軌跡: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論語·為政》)孔子提出的這六個人生軌跡,對我們現在仍有很多啟迪意義,關鍵是我們如何領悟這其中的智慧,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總之,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窗外落花紛紛,合上書,閉上眼,聞著淡淡花香,細細咀嚼論語之道,我發現自己又多了一份從容和坦然…

論語讀後感6

歷史最能檢驗一個人,一部作品,一個國家的成就。中華千年文化,《論語》一書在長河之中洗盡鉛華,煥發光彩,深深紮根於中華兒女靈魂之中。孔子,鉅著的創作者更是在人們心中無法磨滅。文化的傳承者,開啟著被時光塵封的大門,向子子孫孫鋪展一條充滿哲理芳香的坦途。讀《論語》,是一種享受,在千年文化中穿梭,靜立碧水泮,獨坐澗亭溪,體會《論語》之中字字的精華,感受文中令人淵思寂慮的人生哲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最深處實乃做人,回首人生多少事,盡在茫茫一瞬間,人的.核心便是為人也。孔子對於人生無疑是樂觀的,人生在世,每一階段都有自己應該懂得或者獲得的東西,人生應該是在不斷的前行中行進的。孔子一生活了七十二歲,經歷萬千坎坷,仍舊對人生保持著一個樂觀的態度,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恃寵不驕,兢兢業業。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在論語中,“仁”是思想核心。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在當今世界,也不見得有人對政治有這麼高的見解,以“仁”治國,國家可得以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一個成功的國家最需要的便是民心,而要得到民心便要“仁”。

在學習上,孔子強調,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在學習中,人們樣樣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要麼只學不思,要麼只思不學。作為一個大學生,在學習中,要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檢測,自我充實。而不是在宿舍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必須學會學習,一個善於學習的人,會抓住身邊的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向這些平凡卻有著獨特的優點的人學習,向別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大海之所以廣闊,是因為它能容納百川,而我們要學的精,就要學會學習身邊人的優點。

在孝道上,孔子主張: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中華傳統美德,是個人修身之道。論語呼籲我們要遵崇孝道,敬愛父母。在現如今的社會,我們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離家遠行,有的為了工作,有的為了學習,可是,我們始終要記得,在某個遠方,有一根線在牽扯著我們的心,那就是父母,是家。

不管它再遠,再舊,我們都要記得,百善孝為先,父母,永遠不能遠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不斷地進步。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現在,我們也不能忽視了《論語》對我們的重要性,要講孝道,重學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將我們中華的美德傳承下去,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中華兒女。

論語讀後感7

孔夫子以前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向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正因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資料,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髮奮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能夠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此刻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適宜。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好處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禮貌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能夠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能夠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讀後感8

時光像一隻蝴蝶,飄啊飄啊,它把我帶回到了20xx年9月1日,那時候,我剛開始學《論語》。我已經學過的國學經典有《大學》《道德經》《論語》,《大學》教會了我一個人要有目標,《道德經》教會了我一個人要遵守天地執行的規律。到現在我已經把《論語》學完了,收穫了非常多為人處世的智慧。

《論語》的主人公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非常喜歡孔子。孔子長著一個高高凸起的額頭,一個大大的鼻子,嘴巴也很大,像一口就能吃一碗飯似的,但最有特點的是他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雖然孔子相貌很醜,但知識可不少哦!

當我才剛開始學《論語》的時候,我幾乎對《論語》這本書裡面一句最簡單的話也都弄不懂它的意思。比如子曰:“三十而立”,我原本以為是三十歲就必須成家結婚了的意思呢!其實它的意思是三十歲就要懂得禮儀,要學會如何做人。後來,我還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是:我們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意思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想一想:你看清楚了嗎?你聽清楚了嗎?你臉色和藹嗎?你相貌端正嗎?你說的話誠信嗎?你做的事恭敬嗎?你有問題問嗎?你生氣了給你帶來災害了嗎?你看見了想了它的意思了嗎?想到了這裡,我就想到了北湖公園裡的九思橋,橋下的那九個洞不也是在提醒我們要像君子一樣,從九個方面去思考嗎!

有一次,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我想:這麼簡單的題目,難道老師把我當三歲小孩?我剛要舉手回答,突然又想:“這道題一定沒那麼簡單!”我的'腦海中浮現了孔子說的君子有九思,特別是那句“忿思難”,如果我不假思索地說出了錯誤答案,惹得老師生氣了,那我不就有“災難”了嗎?所以我開始認真思索,直到找到正確答案時,方才舉手回答。

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是: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想到這句話,我就想到我生活中的一天,有一天我的幾個同學在做一個讓同學出醜的“陷阱”,我剛好走過去,他們說佳佳你來和我們一起弄吧!我正想答應,突然想到孔子的這句話:“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我說不要,即使他們拿不跟我做朋友了威脅我,但我要像君子一樣坦蕩蕩,於是還是我轉身走開了。

如今我已經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了,我知道了什麼是“禮”。走路的時候,要挺直脊樑,背要打直,不能歪歪倒倒的;吃飯的時候,手要扶碗,把勺子拿穩等等。

讀了《論語》,我明白了,我們要像君子一樣寬容大度,不能像小人一樣卑鄙。

論語讀後感9

在吃的問題上,孔子曾有這樣一些議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割不正不食”——時隔兩千多年,我們再來品味這些話,會感到它談論的不僅是一種飲食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閱讀品味,一種審美傾向,一種人生追求。——寫在前面的話

與《論語》相識

初讀《論語》是在九歲,那時是在父母的要求下無奈地閱讀,但是在睡前的半小時仔細品讀中,發覺《論語》既樸實無華有秀色可餐,白紙黑字,片言隻語就勾畫出美好圖景。“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道出治國真諦;“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醞釀壯志凌雲;“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描摹堅貞意志;“仁者愛人,親親愛人”,呼喚人間溫情。這些樸素而又睿智的言語使我的心靈乾淨明澈,引我走進了一個充滿智慧的世界。

與《論語》相知

在時光與歲月的見證中,我慢慢咀嚼《論語》,規範我的言行與學習方法。其中,改變了我的方法與選擇的要數那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記得剛步入九年級時,我急於求成,卻忽略了對概念定理的理解,這使我學得並不紮實,各種教輔書上的方法使我眼花繚亂,不知所措,成績是忽高忽低,不能穩定。無意中,我讀到了“溫故而知新”,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指路的明燈。從此,我開始勤于思考、努力學習、階段複習,終於我考上了實驗班、實現了長久以來的夢想。而反覆品讀《論語》,如在品讀香茗中嚼出絲絲甜意:做事不能違背原則,否則必然失敗。我豁然開朗。

與《論語》相悟

讀《論語》至今六年,回味起來,最沁人心脾的是《論語》所蘊含的思想馨香,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篇《待坐》:孔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思想有悖與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但這種平凡的理想源於生活、源於心靈的根本,讓我們的心靈和諧飽滿,讓我們對生活有熱愛、有嚮往,這種理想也是我們所追求的。

《論語》伴隨我走過了六個春秋,無論我面臨困難還是身處險境,無論我哭泣悲傷還是吟詠感嘆。它就像一位忠實的朋友,為我指引迷途,幫我改變人生軌跡:它就像是一葉輕舟,帶我飄過知識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駛向誘人的港灣、神祕的小島、未知的地方。驀然回首,我與《論語》相識、相知、相悟,仿若“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的今世的相遇,我與它應該是兩千年前註定的緣分吧!

一句句警示哲理,一次次仔細咀嚼,匯成了浩瀚無垠的書海,暢遊其間,採擷下多少?不多,但很有益,就像風塵僕僕的歸人接受了家的洗禮,煥然一新。而我還會品味生活,研讀《論語》,一點一滴,通透其靈魂,使我的心靈芳香馥郁。

論語讀後感10

今年國慶節的時候,老公從單位帶回一本書,就是于丹的《論語心得》,本來我對這一方面的書並不感興趣,這本書卻深深地吸引了我,一開啟書,我即被其深邃的思想深深地震撼著我,使我沒有任何拒絕看下去的理由。

于丹在書中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們:活著,就應該學會去適應一切不盡如人意的事物,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尋找自己的閃光點,永遠保持樂觀進取、積極勇為的生活態度,在逆境中不斷地修煉內心,提高自我,唯有自強不息方能有所作為。

從她的書中,我讀懂了一種解脫,讀懂了一種希望與信心,自然也領悟到了一份真知。在這個多變的世界裡,每一個時代的人們都有特定的苦楚,每一個人、每一個崗位都有其不為人知的煩惱,教育事業也不例外。於是,有人埋怨,有人放棄,殊不知天底下有更多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 21世紀把我們帶到一個全新的時代,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的`腳步變得更加匆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似乎變得越來越冷淡,你不珍愛自己也就等於摧殘自己,你不前進也就等於後退,你不自強就會變得懦弱,只要活著,我們就得去認識生活,去探索世界,心靈永遠是自己的歸屬,何不好好活著呢?

一個禪師對前來問道的人說:“你拿起來吧!”那人一愣,問:“拿什麼?”禪師說:“那你還是放下吧!”於是那人便有了頓悟。我沒有那麼深的智慧,但我想,人活在這個世界總得面對許多事情,樂也好,苦也罷,人總得前進,但前進不是用三言兩語說出來的,你得戰勝自己,我沒有經歷過生死與噩夢交集的文革洗禮,也沒有經歷過硝煙瀰漫的戰火薰陶,正如於丹書中講到的:我們的時代政治最為穩定,經濟空前繁榮,但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年代,猶如足球賽場一樣,正因為有著激烈的競爭,所以也就有著慘烈的淘汰。鮮花與淚水同在,進步與落後共存,想要認識世界就得先認識自己;想要不敗就得自強。身在教壇的我們應敞開心扉,放下顧慮,拋棄那些沉積在心底的虛無縹緲的幻想,尋找一種更為實在的生活方式,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情的釋放自己的能量,在踏過黑夜的沉寂以後,笑一笑,天亮了!

生活是認識的過程,是探索的過程,是心靈感悟的過程。而生活態度是心靈的濾色鏡,你的生活態度端正了,你就會變得樂觀,也自然會把平凡的工作視為光輝的職業,全心全意的投入進去,這能不快樂,能不充實和幸福嗎?但若總是徒勞無功地埋怨與顧慮,何來快樂與充實?

生活中我們總有太多不盡人意,重要是我們要用正確心態去面對所有問題。一個猶鬱的人是不會有快樂的。每個人都是哭著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那意味著我們從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刻開始,苦難艱辛就伴隨著我們。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無缺的,正如觸手不及的明月,它有圓有缺。因為有它的缺,才能感受到它圓時的惟美。

論語讀後感11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也許有點誇張。但論語的重要意義是不能忽視的。《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讀了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基本瞭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孔子對“孝”的理解,對現代社會的教育意義不減當初。近年來,空巢老人等詞彙的問世,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這一問題;還有文化名人于丹對論語的解讀,也有“孝敬之道”這一篇節。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論語中孔子對“孝”的解讀: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看過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孝敬”仍然現代社會道德素質的樸素的起點。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裡,“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現在這個經濟,科學都非常發達的時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們所忽視。小孩子們,在家都被寵著,哪裡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們追逐自己夢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竟都忘記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們獨自在家中,雖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們並不幸福。他們一年到頭也難見他們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們的心靈是空虛的。他們只求一聲問候、一起吃個飯、常回家看看.......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回頭看看那為我們而白了的頭髮,為我們而皺了的臉頰。

論語中的“孝”讓我們拾起那顆久違的“孝心”吧!!

論語讀後感12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它涉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來,我認為《論語》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學習和教育的道理,為政之理,禮的道理。

首先,做人的道理。第一,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也就是說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會在僥倖躲避災難的的境況下才能生存。第二,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於仁,聰明的人實行仁也會得到好處。但是對於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他的心目中“仁者”幾乎可以與神是同一級別的。第三,做人要孝,孝不僅是在生活中對父母的孝敬,也是對父母的關心也暗含了關心自己。

其次,學習及教育的道理。第一,學習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求學習是建立在愛好,以學為樂的基礎上。“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習不能感到滿足,學習要虛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學習態度端正了,才能將學習進行的更深更透。第二,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同時強調學與思的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同時精益求精則又是一種學習方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對於現在的學生又是很適用的學習方法。最後《論語》使我明確了學習的目標,“非為個人的功名利祿,非為個人的身死榮辱”,“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學習的目的在於對道義的追求,“學以致用”也是孔子提到的學習目的。

再次,教育思想:教育即教書育人。而當今社會的教育工作者,似乎只在履行前一個任務,忘卻了“育人”,不成材要成人這句古語告誡我們:育人是在教書之上的。孔子還重視誘導式教學啟發式教育,要求學生觸類旁通,希望弟子能舉一反三。

最後,為政之道:“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為政之人要用仁德;為政之法用道德用禮教來教化百姓,這樣百姓安居樂業。只有仁德才能

得天下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仁德的君子,人民會信服;他們從政,自然安邦定國。再次為政不能貪圖蠅小之利,眼前之利棄大局未來之長遠利益於不顧。“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當然,讀及《論語》,我不得不說凡事都有正反面。《論語》中關於禮的說法,我卻不敢苟同;森嚴的等級觀,孔子太過於追求周朝的禮樂制度,卻沒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實是歷史的進步。這也啟示了我們不要偏聽偏信,不要固執己見,在變換中認清形勢,把握時代的潮流。

最後,我只想說《論語》值得一生珍藏,一輩子去閱讀。

論語讀後感13

近日第二次讀了《論語》,較之第一次而言,有了更為多的體會與感悟。

大凡國人,不說對孔子耳熟能詳,起碼也對其有個大致的瞭解,因為其精髓的思想可謂超乎尋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堪稱民族魂。在我國曆史上,孔子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倫理家,而且還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社會實踐家,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學識自20xx年前就成為中國文化的正統,孔子也因此被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

儒學的思想正日益滲入到人們社會生活和文化領域的方方面面。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每讀一次孔子,自己都能收穫很多的東西,比如:

當讀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時,我懂得了要先行後言,莫言過其行,說與做是做人的兩個重要方面,無論何時何地,少說多做,說了就做,先做後說永遠是我們應該信奉的說話行事規則。

當讀到“道聽途說,不足為取”時,我懂得了,一個傳聞,入乎耳,出乎口,不經過考證和內心的思考就說出來,委實輕率,不負責任,但現實中,偏偏又很多人,喜歡傳播這種小道訊息,飛短流長,看著鬧得滿城風雨,心裡竟會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其實,無論是從道德還是現實做人來講,這種心理諮詢行為,我們都應該擯棄。

當讀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挺有感觸的,對父母孝順,是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最看重的道德要求之一,甚至常常拿是否孝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孝”是一個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實中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近些年來,受西方所謂的“自主獨立”意識的影響,年輕人不願依賴父母的同時,也把孝的意識拋到了腦後,也許真到我們切切實實想為父母做點什麼的那一天,可能只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了。

當讀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我意識到了,做人得將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別硬塞給別人;自己想要站住腳,也得先讓別人站住了才行;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得成全別人有所成就的夢想。

當讀到“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時,一位仁厚長者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寬巨集大量,與人為善,他教育弟子們,要多看人家的好處,進步的地方,也許我們永遠都無法成就,也絕少擁有孔子那樣的胸懷,但我們應該儘量的從中汲取點什麼。

………

孔子的思想,深深地鐫刻在中華文化的智慧神殿裡,流淌在每個華夏子孫的血脈中,雖歷盡滄桑,但卻像北斗恆星一樣永遠光輝燦爛,成為我們行動的嚮導。

如今在全球化來臨的時代,為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魅力,我們正在全世界建立孔子學院,向世界各民族傳播五千年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並於傳播的過程中,也挺契合新時代的要求。

當你不能以一顆平常心來行為處事時,當你站在人生的拐點迷茫彷徨時,當你比任何時候都沒有像現在這樣倉皇失措時,讀讀孔子,翻翻《論語》,真的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論語讀後感14

《論語》是一部文學鉅作,就在三年級,號稱“書痴”的我有幸與這位“良師益友”相會。初識《論語》三年級下學期的一個週末,媽媽送給我一本包裝精美的《論語》,飽含深情地說:“劉偉,送給你《論語》,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迪,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好嗎?”我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向媽媽投去確認的目光。從此,我與《論語》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天讀《論語》背警句成了必做的功課,一年時間,我順利地背完所有的警句,媽媽恭敬地把書安放在書櫃中。不可無志一次考試考砸了,我失落不已,整天悶悶不樂。失落中,我望望書櫃,發現了媽媽給的《論語》,書上早已有一層薄薄的塵土,輕輕拍打了幾下,書還是那麼新,我翻開書,一條條名言警句應接不暇,忽然,我的目光盯在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條名言上,我陷入了沉思……是啊,一國的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但是做為一個平民百姓,志向卻不能喪失。

我只是經歷了一點挫敗,就變得失魂落魄,喪失了志向,像一隻迷途的羊羔。今天失去志向,明天的人生就沒有了規劃,這怎麼行?想到這裡,我再也坐不住了,打起精神來,恢復了鬥志,翻開語文書,開始重新學習……知錯就改“你怎麼又犯?屢教不改,這都第幾次了?今晚我打你家長電話。”聽著老師的數落,我羞愧地低下頭。上課講話,成了我的一大“憂點”。不管上什麼課,我的嘴皮子總是閒不住。老師課上得繪聲繪色,我也講得不亦說乎。老師多次提醒,我卻不以為然。媽媽知道了我的“壯舉”,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是呀,有了錯誤不改正,那才是真正的錯誤。課堂上我多次講話,還屢教不改,真是犯了大錯。

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毛病給改掉。從那以後,上課時,我專心致志,積極發言,成績飆升,老師表揚,媽媽欣慰地笑了。戰勝自我別以為我多嘴膽子大,其實,我最怕上臺演講。那回班幹部競選比賽,我因為膽小怯場,不敢上臺演講,失去了競選的機會。回到家裡,我傷心地哭了,媽媽來安慰我:“見義不為,無勇也。”我馬上止住眼淚,盯著媽媽看……對啊!一個人面對該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現,我對上臺演講怯場,也是一種懦弱。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令人害怕的事,所謂恐懼,都是人自己造成的。我身為堂堂男子漢,要想將來有成就,必須戰勝自己。於是,我開始挑戰自己,當組長,收發作業;當值日班委,管理當天班級紀律。日久天長,我成了老師的助手,班級的功臣,因為我當“官”的一天,絕不會讓班級紀律扣分,同學們背後戲稱我“管家婆”,我也坦然地接受這個“雅號”。“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對我太遙遠。不過,我會永遠誦讀它,讓《論語》伴我一路成長!

論語讀後感15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論語·憲問》

這段經文出自於《論語·憲問第十四》,意思是孔子說:“如果君上喜好禮的話,那百姓就會容易驅使和管理。”

這段話講了關於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中的禮,禮是儒家重要的道德條目。禮,分為幾個方面含義:

第一,禮是形而上的一種價值,也就是天理、天道。橫渠先生曰:“禮者,理也”,禮是一種永恆不變的道。因為形而上的東西都是極為高深的,一般人都不能明白。《論語》雲:“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所以每一種形而上的價值都必須有落實在世間的載體。

第二,便是禮在世間的具體落實,那就是禮制規範和禮樂教化,是一套複雜完善的規範和社會制度。通過對百姓的禮樂教化,讓他們有信仰,有敬畏,遵從禮制,固守已位,以明是非,以別貴賤。故荀子曰:“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最後,禮就是平常所用的一些禮節。禮節,是文明的象徵,也是一個文明的外在形式,是構成一個有序社會的重要元素,故華夏文明自古以來都稱為禮儀之邦。

禮,是華夏文明的根本,華夏文明便是禮樂文明。禮也是構成良好社會的根本,故《禮記》雲:“禮者,天地之序也”。一個國家若想治理得好,便要從禮樂著手。故《孝經》雲:“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民是國家的根本,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唐太宗雲:“君如舟,百姓如水,水可載舟,亦可履舟。”如果一個國家君主推崇禮樂的話,百姓便明理儘性,為人處世都奉行禮制,不會僭越。“素其位而行”,百姓會產生一種自治能力,社會便會上下有序,尊卑有別,貴賤有差,形成良好的秩序。治國只要“恭已正南面而已”。

相反,如果君王不以禮樂治天下,那社會便無序,百姓沒有一個衡量是非辯別貴賤的準則,國家便不能治理好。如:大家熟知的法制社會,它就是通過制定強硬的法律制度,從而強制進行管理,它的`精神便是“齊一”。從表面看是公平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實際是極其不公平的。因為法律雖然是平等的,但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有人貴,有人賤;有人智,有人愚。比如一個窮光蛋和富人打官司,窮人沒錢請好的律師,而富人則可以用最好的律師打敗窮人。這就導致了法律被有能力的人玩弄於股掌之間。而禮制就不同,它的精神便是別異,從而使社會有條不紊。

“民易使”,就是說百姓就會容易驅使和管理。因為百姓能夠明理,有信仰,能夠自治,所以便很好管理。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禮在華夏文明中的重要性。禮是治國的根本,而如今,禮崩樂壞,社會無序。要使華夏文明與儒家文化復興,就須從禮樂著手,制禮作樂,教化百姓。如此,天下便會太平,國家便會有序,社會便大同,百姓便會無訴訟。這就是禮所帶來的社會功效,也是如今復興禮樂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