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故事

名人勵志篇章

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在自己有空的時候找一些名人勵志篇章故事來看,那麼名人勵志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勵志篇章

名人勵志篇章:恰到好處

我已經有了一定的年紀,但絕對不管自己叫“大叔”。是的,確實該叫“大叔”,或者該叫“老爹”了,毫無疑問就是這樣的年齡,可我自己不這麼叫。若問什麼緣故,那是因為當一個人自稱“我已經是大叔啦”的時候,他就變成真正的大叔了。

女人也一樣。當自己聲稱“我已經是大嬸啦”的時候(哪怕是玩笑或者謙虛),她就變成真正的大嬸了。話語一旦說出口,就擁有這樣的力量。真的。

我認為,人與年齡相稱,自然地活著就好,根本不必裝年輕,但同時也沒必要勉為其難,硬把自己弄成大叔大嬸。關於年齡,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儘量不去想。平時忘記它就可以。萬不得已時,只要私下裡在腦袋尖上回想一下就夠了。

每天早晨在盥洗間裡洗臉刷牙,然後對著鏡子審視自己的臉。每一次我都想:唔,糟糕,上年紀啦。然而同時又想:不過,年齡的確是在一天天增長。呃,也就是這麼回事吧。再一尋思:這樣不是恰到好處嗎?

雖然不是那麼頻繁,但走在路上時偶爾有(大概是)讀者向我打招呼,要跟我握手,還告訴我:“很高興能見到您。”每一次我都想說:“我每天早晨都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臉,每一次可都厭煩到了極點。”在街角看到了這樣的面孔,又有什麼可高興的呢?

話雖這麼說,呃,倒也並非全是這樣。假如這個樣子多少能讓大家開心一點,那我就非常開心了,哎哎。

“恰到好處”成了人生的一個關鍵詞。長相不英俊,腿也不長,還五音不全,又不是天才,細想起來幾乎一無是處。不過我自己倒覺得“假如說這樣恰到好處,那就是恰到好處啦”。

這不,要是大走桃花運的話,只怕人生就要攪成一團亂麻了;腿太長的話,只會顯得飛機上的座位更狹窄;歌唱得好的話,就怕在卡拉OK裡唱得太多,喉嚨里長出息肉來;一不小心成了天才的話,又得擔心有朝一日會不會才思枯竭……這麼一想,就覺得眼下這個自己不也很完美嘛,何況也沒有什麼特別不方便的地方。

如果能不緊不慢地想到“這樣便恰到好處”,那麼自己是不是已經成了大叔,就變得無關緊要了。不管多大年紀都無所謂,無非就是個“恰到好處”的人罷了。常常對自己的年齡左思右想的人,我覺得不妨這樣思考。有時也許不容易做到,不過,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名人勵志篇章:那些年,我們在巴黎看秀的日子

那些年,我們在巴黎看秀的日子

20xx年前,有個懷揣時裝夢想的女孩,一腔熱情來到巴黎,想要看巴黎時裝週上那些傳說中的秀。

那是20xx年的10月,她32歲,只能勉強稱之為“女孩子”。第一次來到巴黎時裝週,第一次走進秀場時很沒有底氣,不知道該怎麼跟那些看起來趾高氣揚的時尚人說話,不知道該穿什麼衣服才得體。那時很少有品牌把位子給一箇中國媒體的時裝編輯,為了一張站票要跟品牌公關磨很久,實在連站票都討不到的時候就早早到秀場門口候著,看能不能找到個熟人讓自己“蹭”進去。女孩很羨慕那些坐下來從容寒暄著看秀的編輯,秀場很嘈雜、很擁擠,保安總是黑著一張臉,呼來喝去:不要擋路!

女孩在秀場裡發現這一行其實並不“年輕”,和國外時裝編輯比起來,自己還真的可以叫做“女孩子”。坐在第一排的那些如雷貫耳的人物都已在時尚場至少馳騁20xx年,資深編輯看著扎著馬尾的她總是問:“你是來巴黎讀書的中國學生吧?”

女孩不熟悉巴黎,每天在地鐵裡奔波著到各個秀場,在地鐵裡好開心,因為經常可以看到剛從秀場下來趕往下一個秀場的模特們。偶爾品牌選在一個地鐵不直達的生僻地方,女孩就慌了。頭一天晚上在地圖上圈好大概位置,下了地鐵就狂跑,有時因為沒有按時到場被保安拒之門外。她只好眼淚汪汪地聽著秀場音樂踮起腳尖努力往裡看……在時裝週上的那些頂級設計師們的談吐,那些創意無限的展覽展示,那些或簡單或華麗的霓裳,讓女孩感受到了時裝的魅力和力量。

女孩想盡辦法要看巴黎時裝週。前輩跟她說時裝文化是建立在歐洲文化基礎上的,若想做好這一行要先補上歐洲文化這一課。公司沒有費用每一季都送編輯去巴黎看秀,於是女孩把積蓄都花在歐洲旅遊上,把假期都定在巴黎時裝週前後。每季的時裝週大概都是七、八天,女孩幾乎每次都是第四、五天時開始發燒。因為秀場外面冷得要穿大衣,而裡面又熱得想穿短袖,一站一整天,忽冷忽熱,就發燒了。

後來找到一家溫州夫婦開的中餐廳,一發燒就去那家餐廳,老闆娘給女孩下一碗榨菜肉絲麵,吃得鼻涕眼淚都下來就能好很多,第二天可以接著去跑秀場。榨菜肉絲麵吃了很多次、很多季、很多年,溫州夫婦後來成為女孩子在巴黎的好朋友。

幾年後,女孩對巴黎很多角落都耳熟能詳,有自己心儀的書店、廣場、小設計師店鋪,最愛馬萊區和拉丁區。心裡開始有了自己的巴黎。

後來,女孩有了座位,坐下來看秀的感覺真好。再後來,她的座位一排排向前,直到第一排。她不用再搭地鐵,整個團隊七八個人有編輯記者攝影攝像,專車集體浩浩蕩蕩去看秀。即使沒收到請帖也不用擔心會被保安攔在門外,品牌公關們早早地在門口等著重要媒體的到來,人沒到簡訊電話已在催。她早已不是“女孩子”,秀場內外有很多人叫得出她的名字和她熟絡地互相招呼,經常有在巴黎讀書的留學生在秀場門口等著她,問她:“可以幫忙帶我進去看秀麼?”

每當此時,她恍然,好像看到若干年前的自己。這不是電影,這個女孩就是我—ELLE時尚主編曉雪。

名人勵志篇章:我是工作愛好者

作者:蘇慶華

工作,對於你的意義是什麼?對這個問題,100個人可能會有100種答案。有沒有把工作當做自己人生的全部,當做自己生命中最感興趣的事的人呢?有!這種人往往會被冠以“工作狂”的稱號,對於有“工作狂”傾向的人來說,工作常常是價值的同義詞,因此他們工作越多,感覺越美妙。

“工作狂”的特質在李冰冰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是娛樂圈公認的“拼命三娘”,但她卻不願意被人家稱為“工作狂”,而更願意被稱為“工作愛好者”。因為在她看來,“工作狂”和“工作愛好者”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差別的:“工作狂”往往並不一定熱愛自己的工作,一般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種心理解脫;而“工作愛好者”則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工作中能獲得巨大樂趣,認為工作是人生價值的體現。那如何才能成為“工作愛好者”,而不是“工作狂”呢?

回顧李冰冰的演藝之路,一般人都想不起來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進公眾的視線的,《少年包青天》、《天下無賊》還是《風聲》?或許都不是。她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國內一線女星,並向國際明星的門檻邁進。

在中國的娛樂圈,李冰冰的特點並不突出:論演技比不上週迅,論運氣比不上趙薇、章子怡,論炒作不如范冰冰,論才氣似乎也不如徐靜蕾。但目前來看,她卻是這些明星中走得最穩的一個。她為什麼可以做到?或許下面這句話是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每天盡職盡責地工作,一萬年太長,在工作上我只爭朝夕。私底下我是個很‘宅’的人,把工作當成樂趣。多少年沒休過假,我都已經忘了。當工作變成習慣,突然休息會有不安全感。”“我真的認為能力有限、努力無限;你真想去工作,就努力去做。”“我要做一顆恆星。而能做到持久就要靠自己的實力和業務,這是大家對你折服的最好方式。我做不到一夜成名,屬於‘老牛拉車’的慢熱型,沒準兒80歲的時候我還在‘拉車’呢!”“我是一個真的很要臉的人,不等你去要求我就很努力。我是個自己能把自己壓死的人。”“任何人從事的工作都是一座最寶貴的鑽石礦,只有最勤奮的人才能挖到屬於自己的鑽石。”給你帶來機會,每天都有新的挑戰,堅持是一種態度;最後的勝出靠的是長期的努力和敬業精神。

在李冰冰看來,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也無論你做這個工作做了多長時間,你都必須保持對這份工作的興趣,並且勤奮、永不懈怠;另外,要珍惜在工作上與你合作的每一個人,包括你的老闆和團隊成員。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在這份工作上爆發出你的潛力,並且取得一定的成績。

如果在內地的娛樂圈排一個“勞模榜”的話,那麼李冰冰一定排在第一位。作為圈內有名的“365天全年無休女勞模”,李冰冰用勤奮贏得今天的地位。

演藝圈裡對李冰冰評價最多的也是“勤奮”,這個評價既是褒義詞,同時也可能是貶義詞。但她不在乎,“我不介意,‘勤奮’我聽了很舒服”。

在拍攝《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時,李冰冰不慎從馬上跌落下來,馬蹄踏在了她的踝關節上,而這隻腳在多年前拍攝《紫蝴蝶》時曾經受過傷,這讓劇組的工作人員大驚失色,但她卻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參加拍攝。沒過多久,由於長期勞累和墜馬受驚,她突發氣胸,被直接送到附近的醫院搶救。醫生建議她至少休息一個月,但入院不到24小時,她卻要求出院。因為在她看來,休息一個月會把她悶壞的,她已經習慣了天天工作的狀態。

這只是李冰冰工作中的一個意外場景,但卻是她工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中國的影視圈裡,李冰冰並不具備太多的傳奇性,她沒有一夜成名的機會,也沒有製造話題的興趣,甚至連清晰的定位都沒有,她只憑借“勤奮”這個詞來打天下,就這樣在娛樂圈“笨鳥先飛”了十多年。

因為勤奮,拍《功夫之王》時,戲份並不多的她卻早在半年前就苦學英語,把所有的英文對白背得滾瓜爛熟,還專門請了英文老師陪練。

因為勤奮,在參加華誼兄弟的股東會議時,李冰冰表示:“我之所以能成為明星股東,其實是這個產業核裂變的結果。創業板算是一個二板市場,門檻比較低。”這些專業的術語出自一個明星之口,讓在座的人都很驚訝,甚至連她的經紀人都不知道她是什麼時候學的這些專業知識。

因為李冰冰對待工作的心境是快樂的,所以即便再苦再累她也會覺得是一種樂趣——視工作為樂趣,人生就是天堂;視工作為痛苦,人生就是地獄。工作本沒有意義,是人類賦予了它意義,它才變得有意義。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單調乏味還是充實有趣,往往取決於我們對待它的心境。

標籤:勵志 篇章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