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戰國策

熱門的戰國策內容,戰國策百科大全,想了解更多了戰國策方面的內容就在戰國策欄目,我們很專業。

  • 《戰國策》卷十八·趙策一

    《戰國策》卷十八·趙策一

    趙:嬴姓,其先造父為周穆王養馬,後賜父以趙城(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由此為趙氏。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趙夙,其孫趙衰事普獻公之子晉公子重耳。趙衰隨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國為晉文(前636年—前610年),趙...

  • 《戰國策》卷十·齊策三

    《戰國策》卷十·齊策三

    一楚王死章楚王死,太子在齊質。蘇秦謂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東國。”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則是我抱空質而行不義於天下也。”蘇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謂其新王曰:‘與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不然...

  • 《戰國策》前·言

    《戰國策》前·言

    一春秋後期,社會經濟和階級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動。周天子勢力漸衰,各諸侯國都要求獨立,想脫離周天子的“領導”,同時也為了抵禦其它諸侯的侵襲,都想加強本國的勢力。當時,士(知識分子)這一階層的人也各自創立了自己的學說和學派...

  • 《戰國策》卷六·秦策四

    《戰國策》卷六·秦策四

    一秦取楚漢中章秦取楚漢中,再戰於藍田,大敗楚軍。韓、魏聞楚之困,乃南襲至鄧,楚王引歸。後三國謀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說薛公:“可發使告楚曰:‘今三國之兵且去楚,楚能應而公攻秦,雖藍田豈難得哉!況於楚之故地?’楚疑於秦之未必救己...

  • 《戰國策》卷一·東周策

    《戰國策》卷一·東周策

    週考王(前440年~前426年)封其弟揭於王城(今河南省洛陽市西)是為河南桓公,桓公之孫惠公又自封其少子班於鞏(今河南省鞏縣),因在王城之東,號東周。而河南惠公本在王城,號西周。當時周王仍都於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戰國策》所...

  • 《戰國策》卷十七·楚策四

    《戰國策》卷十七·楚策四

    一或謂楚王章或謂楚王曰:“臣聞從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願大王聽之也。夫因詘為信,(舊)[奮]患有成,勇者義之;攝禍為福,裁少為多,知者官之。夫報報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禍與福相貫,生於亡為鄰,不偏於死,不偏於生,不足以載大名。...

  • 《戰國策》卷二十八·韓策三

    《戰國策》卷二十八·韓策三

    一或謂韓公仲章或謂韓公仲曰:“夫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國,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孿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為之,則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則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適束之,則韓必謀...

  • 《戰國策》卷二十六·韓策一

    《戰國策》卷二十六·韓策一

    韓:其先祖姬姓,其後裔事晉,封於韓原,從封姓韓氏。晉景公(前599年—前581年)時,韓厥為六卿之一,即韓獻子,世為晉卿。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始命韓景侯虔為諸侯。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東南部和河南省的中部。西與秦、魏交界,南和...

  • 《戰國策》卷三十一·燕策三

    《戰國策》卷三十一·燕策三

    一齊韓魏共攻燕章齊、韓、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請救於楚。楚王使景陽將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馬各營壁地,已,植表。景陽怒,曰:“所營者,水皆至滅表。此焉可以舍!”乃令徙。明日大雨,山水大出,所營者,水皆滅表。軍吏乃服。於是遂不救...

  • 《戰國策》卷二十二·魏策一

    《戰國策》卷二十二·魏策一

    魏:姬姓,文王之子畢公高之後。傳至畢萬事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晉獻公十六年(前661年)以魏封畢萬,為大夫,世為晉卿。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文侯四十四年,前403年)始命魏桓子之子魏文侯斯為諸侯。其疆域甚散漫,在今陝西省境內者:沿...

  • 《戰國策》卷十三·齊策六

    《戰國策》卷十三·齊策六

    一齊負郭之民有(孤)狐咺者章齊負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議,閔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齊孫室者陳舉直言,殺之東閭,宗族離心;司馬穰苴為政者也,殺之,大臣不親。以故燕舉兵,使昌國君將而擊之。齊使(向)[觸]子將而應之。齊軍破,(向)[觸]...

  • 《戰國策》卷十九·趙策二

    《戰國策》卷十九·趙策二

    一蘇秦從燕之趙始章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說趙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賢大王之行義,皆願奉教陳忠於前之日久矣。雖然,奉陽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賓客,遊談之士無敢盡忠於前者。今奉陽君捐館舍,大王乃今然...

  • 《戰國策》卷二十一·趙策四

    《戰國策》卷二十一·趙策四

    一為齊獻書趙王章為齊獻趙王(使臣與復醜),曰:“臣一見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寶)[實]。而臣竊怪王之不試見臣,而窮臣也。群臣必多以臣為不能者,故王重見臣也。以臣為不能者非他,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則交有所偏者也;非然...

  • 《戰國策》序

    《戰國策》序

    《戰國策》一書,記載了戰國時代各國的歷史事實和故事傳說,有史料價值,也有文學價值。至西漢末年,書中篇簡有零亂缺失情況,劉向遂加以整理,定為三十三篇。爾後,歷代傳抄傳刻,又多有訛誤。雖然經過學者多次校注、輯補或改編,但存...

  • 《戰國策》卷二·西周策

    《戰國策》卷二·西周策

    一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章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又與韓、魏攻秦,而藉兵乞食於西周。韓慶為西周謂薛公曰:“君齊為韓、魏攻楚,九年而取宛、葉以北,以強韓、魏。今又攻秦益之。韓、魏南無楚憂,西無秦患,則地(廣)[厚]而益重,齊必...

  • 《戰國策》卷十五·楚策二

    《戰國策》卷十五·楚策二

    一魏相翟強死章魏相翟強死。為甘茂謂楚王曰:“魏之幾相者,公子勁也。勁也相魏,魏、秦之交必善。秦、魏之交完,則楚輕矣。故王不如與齊約,相甘茂於魏。齊王好高人以名,今其七行人,請魏之相,齊必喜。魏氏不聽,交惡於齊;齊、魏之交...

  • 《戰國策》卷二十四·魏策三

    《戰國策》卷二十四·魏策三

    一秦趙約而伐魏章秦、趙約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憂也。臣請發張倚使謂趙王曰:‘夫鄴,寡人固刑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請以鄴事大王。’”趙王喜,召相國而命之曰:“魏王請以鄴事寡人,使寡人絕秦。”相國曰:“收...

  • 《戰國策》卷九·齊策二

    《戰國策》卷九·齊策二

    一韓齊為與國章韓齊為與國。張儀以秦、魏伐韓。齊王曰:“韓,吾與國也;秦伐之,吾將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謀過矣,不如聽之。子噲與子之國,百姓不戴,諸侯弗與。秦伐韓,楚、趙必救之,是天(下)以燕賜我也。。”王曰:“善。”乃許韓...

  • 《戰國策》卷三十二·宋衛策

    《戰國策》卷三十二·宋衛策

    宋:微子啟(微,國號;子,爵號。;在避漢景帝諱,又稱微子開)姓子名啟,是殷代帝乙的長子,紂的庶兄。周公既承成王命,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代殷後,封國於宋。其疆域有今河南省東南部和今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之間一部分地。...

  • 《戰國策》卷二十三·魏策二

    《戰國策》卷二十三·魏策二

    一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章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樑君與田侯不欲。犀首曰:“請國出五萬人,不過五月而趙破。”田盼曰:“夫輕用其兵者,其國易危;易用其計者,其身易窮。公今言破趙大易,恐有後咎。”犀首曰:“公之...

  • 《戰國策》卷三十三·中山策

    《戰國策》卷三十三·中山策

    中山:春秋時鮮虞國,為白狄之別種,戰國時稱中山。其疆域有今河北省西部高邑、寧晉、元氏、趙縣、石家莊、靈壽、平山、行唐、曲陽、唐縣、定縣一帶(據楊寬《戰國史》)。初都顧(今河北省定縣),後都靈壽(今河北省靈壽縣)。周威烈王...

  • 《戰國策》卷十二·齊策五

    《戰國策》卷十二·齊策五

    一蘇秦說齊閔王章蘇秦說齊閔王曰:“臣聞用兵而喜先天下者憂,約結而喜主怨者孤。夫後起者藉也,而遠怨者時也。是以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故無權籍,倍時勢,而能事成者寡矣。今...

  • 《戰國策》卷三十·燕策二

    《戰國策》卷三十·燕策二

    一秦召燕王章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蘇代約燕王曰:“楚得枳二國亡,齊得宋而國亡,齊、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是則有功者,秦之深讎也。秦取天下,非行義也,暴也。“秦之行暴於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輕舟浮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

  • 《戰國策》卷十四·楚策一

    《戰國策》卷十四·楚策一

    楚:亦稱荊,羋姓國。周成王(前1063年—前1027年)封文王、武王以來功臣後裔,熊繹被封為子爵,這是楚受封之始,都丹陽(今湖北省秭歸縣東),熊繹的祖先就是歸附周文王、隨周武王伐紂的苗人酋長。西周時期熊繹子孫不斷擴大領土,立國號為...

  • 《戰國策》歷代戰國策序跋

    《戰國策》歷代戰國策序跋

    劉向戰國策序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戰國策》書,中書餘卷,錯亂相糅莒。又有國別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國別者,略以時次之,分別不以序者以相補,除復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誤脫為半字,以“趙”為“肖”,以“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