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業精於勤成語故事

業精於勤指要取得進步、發展需要一定的努力與勤奮,多指學業方面。那麼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它的成語故事吧。

四字成語故事-業精於勤成語故事

業精於勤成語故事

【出處】後晉·劉等《舊唐書·韓愈傳》。

韓愈在文學方面很有名,但在仕途上卻多有波折,因他直言敢諫開罪了皇帝,也使一些奸臣懷恨在心,以除之而後快,一次被貶到邊遠地方去當一個小縣令,多年以後,才當上國子監博士。

韓愈上任後,認真地教育他的學生。一天,他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啟發學生們說:“年輕人啊,學業的精深,決定於勤奮,遊蕩懈怠就會荒廢;事業的成功,在於獨立思考,隨波逐流就要失敗。這是我多年來親身的體會,這叫做‘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學生中有人大膽地提出了問題,說:“老師,據我們所知,您名滿天下,學業可算得精深,學問好,朝廷並沒有重用您,直言進諫,反而被貶到邊遠地區去了。你現在依然過著清苦的生活,你的學問並沒有為你帶來權勢和財富,那麼學與不學又有何妨,只不過清高罷了。”

韓愈嚴肅地說:“你說錯了!做人難道就為了升官發財?讀書、做事難道只是為了讓妻子兒女過上富裕的生活?古時司馬遷是個學問淵博的人,他受了酷刑,仍然堅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屈原是個對國家大事能夠獨立思考的詩人,他被流亡直到自沉汩羅江,還是關心著楚國的興亡。他們是沒有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們充實,仍不滿足現狀,從未停止對真理的探求。”

出人頭地成語故事

“出人頭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高出人一頭。形容高人一等或超出別人之上。

這則成語出自《宋史·蘇軾傳》:蘇軾後以書見修,修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人頭地。”

蘇軾,字子瞻。他十歲時,其父蘇洵出門遊學,他便在母親程氏的輔導下讀書識字。二十歲時,蘇軾已博古通今,便前往京城參加科舉。

當時,翰林學士歐陽修是主考官。那時候,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歐陽修對此極為不滿。當他看到《刑賞忠厚論》一文時,非常高興,便想取其為第一。可是他以為這篇文章是其學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便將其取為第二名進士。

其實,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蘇軾。他卓越的才學在這次考試中得以顯現,以後他又在殿試中得中。蘇軾很佩服主考官歐陽修,後來又請他為自己的幾篇文章給予指點。

歐陽修這才知道曾鞏並不是《刑賞忠厚論》的作者,這篇文章原來是名不見經傳的蘇軾寫的,而自己居然讓他屈居第二,因此心裡覺得十分對不住他。後來他又看到蘇軾的其他幾篇文章,篇篇才華橫溢,更加讚歎不已。他寫信給當時的文壇名宿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真的很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時人聽了,都覺得他言過其實,後來看了蘇軾的文章後,他們才心悅誠服。

蘇軾後來得到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文章越來越好,果然出人頭地。

出言不遜成語故事

“出言不遜”遜:謙讓。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形容說話傲慢,沒有禮貌。

這則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張郃傳》:快軍敗,出言不遜。

張郃,原是三國時袁紹手下的一員戰將。

一次,袁紹與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東北)大戰。淳于瓊奉袁紹之命督運糧草,屯積於烏巢。曹操便趕往烏巢襲擊淳于瓊。

張郃勸諫袁紹,要他不要小看曹操的兵士,派重兵保住烏巢。而袁紹的另一名大將郭圖卻反對張郃的意見,力主先襲擊曹操的大本營。張郃堅決反對。最後,袁紹還是採用了郭圖的方案,只派遣小部隊救援淳于瓊,用重兵攻打曹軍大本營,卻未能將其攻破。曹操卻取得了襲擊烏巢的成功,燒掉了袁紹的糧草。於是,袁紹的軍心動搖,不戰自敗。

郭圖知道正是自己的計策才導致了這次失敗,便惡人先告狀,誣陷張郃說:“您打了敗仗,而張郃竟然幸災樂禍,說話也非常傲慢無禮。”

張郃聽說後,生怕袁紹遷怒於自己,於是立即投奔曹操。他告訴曹操:“郭圖對袁紹說我幸災樂禍,出言不遜,我只能來投奔您了。”

曹操說:“你來投奔我,就像韓信投奔劉邦一樣正確。”

後來,張郃果然成為曹操手下一名得力的戰將,立下了赫赫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