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中國上下五千年裡的故事

歷史故事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取材於真實發生的人物或事件,以情節的連貫曲折,語言的生動形象,為我們還原出真實的歷史情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上下五千年裡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上下五千年裡的故事

中國上下五千年裡的故事篇一:燕王進南京

明太祖一面殺了一些權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個兒子分封到各地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還擁有軍隊。明太祖認為這樣做,可以鞏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統治,哪料到後來反引起了一場大亂。

明太祖六十多歲的時候,太子朱標死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音wén)以長孫的地位,被立為皇太孫。各地的藩王大都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的繼承權落到侄兒手裡,心裡不舒服。特別是明太祖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音dì)一向帶兵駐守北平(今北京市),多次立過戰功,對朱允炆更不服氣。

朱棣在明太祖的兒子中是比較精明能幹的。據說有一次,明太祖叫朱允炆對對子,出的上聯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對的下聯是“雨打羊毛一片羶(音shān)。”明太祖嫌他對的不好,馬上沉下了臉。朱棣正好在旁邊,就接嘴說:“孩兒倒也想了一個下聯。”明太祖叫他說來聽聽。朱棣說:“日照龍鱗萬點金。”原來龍是皇帝的象徵。朱棣的對語,無非是想討明太祖的歡心。明太祖聽了,連聲誇獎朱棣對得好。朱棣也就更不把朱允炆放在眼裡了。

朱允炆雖然老實,對朱棣瞧不起他,畢竟還看得出來。皇太孫的東宮裡,有個官員叫黃子澄,是朱允炆的伴讀老師。有一次,朱允炆一個人坐在東角門口,皺起眉頭長嘆氣。黃子澄見他心事重重,問太孫為什麼發愁。朱允炆說:“現在幾個叔父手裡都有兵權,將來怎麼管得了他們。”

黃子澄跟朱允炆講了一個西漢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接著說:“當時吳楚七國諸侯這樣強大,但是到他們發動叛亂,漢景帝一出兵,他們就垮了。殿下是皇上嫡孫,將來也不怕他們造反。”朱允炆聽了,心總算放寬了一點。

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去,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這就是明惠帝,歷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號)。當時京城裡就聽到謠傳,說幾位藩王正在互相串聯,準備謀反。建文帝聽了這訊息害怕起來,把黃子澄找來說:“先生可記得那次在東角門說的話嗎?”

黃子澄說:“陛下放心,我怎麼會忘記呢!”

黃子澄退出宮門,就找建文帝另一個親信大臣齊泰一起商量。齊泰認為諸王之中,燕王兵力最強,野心又大,應該首先削除燕王的權力。黃子澄不贊成這個做法,他認為燕王早有準備,先從他下手,容易打草驚蛇,不如先向燕王周圍的藩王下手。周王朱棣(音xiāo)是燕王的弟弟,他的封地在開封。如果先把周王除掉,就好比砍掉燕王的翅膀,下一步再除掉燕王就不難了。兩人商量停當,就向建文帝回奏。建文帝聽了很高興,就找個由頭派兵到河南把周王朱棣抓起來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軍到雲南。接著,又查出三個藩王有不法行為,把他們一個個削去王位。

燕王早就暗中練兵,準備謀反。為了麻痺建文帝,他假裝發了精神病,成天胡言亂語,有時候還躺在地上,幾天不起來。建文帝派使臣去探病,那時候正是大熱天,燕王卻坐在火爐邊烤火,嘴裡還不停地叫冷。使臣一回報,建文帝也相信燕王真的病了。

但是齊泰、黃子澄卻懷疑燕王裝病,他們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屬抓起來,一面又祕密命令北平都指揮使張信帶兵逮捕燕王,還約定燕王府的一些官員當內應。不料張信是站在燕王一邊的,反向燕王告密。

燕王得到訊息,就把王府裡充當建文帝內應的官員全抓起來,宣佈起兵。燕王是個精明人,知道建文帝畢竟是法定的皇帝,公開反叛,對自己不利,就找個起兵的理由,說要幫助建文帝除掉奸臣黃子澄、齊泰。歷史上把這場內戰叫做“靖難之變”(靖難是平定內亂的意思)。

燕王本來有帶兵打仗的經驗,手下有一支經過訓練的精兵。他起兵南下,很快攻下了一些據點,許多州縣的官員紛紛投降。建文帝害怕起來,撤了齊泰、黃子澄的職,想要燕王退兵。燕王哪肯罷休。

這場內戰,差不多打了三年,到了公元1420xx年,燕軍在淮北遇到朝廷派出的南軍的抵抗,打得十分激烈。有些燕軍將領主張暫時撤兵,燕王說:“這次進軍,只能進,不能退!”

沒多久,燕軍截斷南軍運糧的通道,發起突然襲擊。南軍就一敗塗地了。

燕軍勢如破竹,進兵到應天城下。建文帝見形勢緊急,一面要將士拼死守城,一面派人向燕王求和,願意割讓土地,請求燕王退兵,又遭到燕王的拒絕。

過了幾天,守衛京城的大將李景隆開啟城門投降,京城終於被燕軍攻破。

燕王帶兵進城,只見皇宮大火熊熊,正在燃燒。燕王趕快派兵把大火撲滅,已經燒死了不少人。他查問建文帝的下落,有人報告說,燕兵進城之前,建文帝下命令放火燒宮,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裡自殺了。

燕王朱棣即位,這就是明成祖。到了公元1420xx年,明成祖遷都北京。打那時候起,北京一直成為明朝的京城。

中國上下五千年裡的故事篇二:杜甫寫“詩史”

安史之亂結束了。這對於飽受戰亂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來說,畢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當時在梓州(今四川三臺)過流亡生活的詩人杜甫,聽到這個訊息,更是欣喜若狂,淚流滿面。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樣,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詩人之一。在文學史上,把他們合稱“李杜”。杜甫原是河南鞏縣人,生長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從小就下苦功讀書,也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寫了不少優秀的詩歌。三十幾歲的時候,他在洛陽,遇見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歲。兩個人性格不一樣,但是,共同的志趣和愛好使他們成為親密的好友。

後來,他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那時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權的時候,李林甫最忌恨讀書人,怕這些來自下層的讀書人當了官,議論起朝政來,對他不利,於是勾結考官,欺騙玄宗說這次應考的人考得很糟,沒有一個夠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賀的奏章,說這件事正說明皇帝聖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經得到任用,民間再沒有遺留的賢才了。

那時候的讀書人都把科舉作為謀出路的途徑,杜甫受到這樣的挫折,懊喪的心情就不用說了。他在長安過著貧窮愁苦的生活,親眼看到權貴的豪華奢侈和窮人受凍捱餓的悽慘情景,按捺不住心裡的憤慨,就用詩歌控訴這種不平的現象。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他寫下的不朽詩句。

杜甫在長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剛剛封他一個官職,安史之亂爆發了。長安一帶的百姓紛紛逃難。杜甫的一家,也擠在難民的行列裡,吃盡了千辛萬苦,好容易找到一個農村,把家安頓下來。正在這時候,他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就離開家投奔肅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軍,被抓到長安。

長安已經陷落在叛軍手裡,叛軍到處燒殺搶掠,宮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燒。唐王朝的官員,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軍解送到洛陽去。杜甫被抓到長安以後,叛軍的頭目看他不像什麼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從長安逃了出來,打聽到唐肅宗已經到鳳翔(今陝西鳳翔),就趕到鳳翔去見肅宗。那個時候,杜甫已經窮得連一套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腳上穿的是一雙舊麻鞋。唐肅宗對杜甫長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讚賞,派他一個左拾遺的官職。

左拾遺是個諫官。唐肅宗雖然給杜甫這個官職,可並沒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卻認真地辦起事來,過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肅宗撤了,杜甫認為房琯很有才能,不該把他罷免,就上了奏章向肅宗進諫。這一來,得罪了肅宗,虧得有人在唐肅宗面前說了好話,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軍收復長安以後,杜甫也跟著許多官員一起回到長安。唐肅宗把他派到華州(今陝西華縣)做個管理祭祀、學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帶著失意的心情,來到華州。那時候,長安、洛陽雖然被官軍收復了,但是安史叛軍還沒消滅,戰爭還很激烈。唐軍到處拉壯丁補充兵力,把百姓折騰得沒法過活。有一天,杜甫經過石壕村(在今河南陝縣東南),時間已經很晚了。他到一家窮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農夫妻倆。半夜裡,他正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的時候,忽然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杜甫在房裡靜靜聽著,只聽到隔壁那個老人翻過後牆逃了,老婆婆一面答應,一面去開門。

進屋的是官府派來抓壯丁的差役,他們厲聲吆喝著,問老婆婆說:“你家男人到哪裡去了?”

老婆婆帶著哭聲說:“我的三個孩子都上鄴城打仗去了,前兩天剛接著一個兒子來信,說兩個兄弟都已經死在戰場上。

家裡只有一個兒媳和吃奶的孫兒。你還要什麼人?”

老婆婆講了許多哀求的話,差役還是不肯罷休。老婆婆沒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帶走,到軍營去給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離開那家的時候,送別的只有老農一個人了。

杜甫親眼看到這種悽慘情景,心裡很不平靜,就把這件事寫成詩歌,叫《石壕吏》。他在華州的時候,前後一共寫過六首這樣的詩,合起來叫做“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由於杜甫的詩歌大多是寫安史之亂中人民的苦難,反映了唐王朝從興盛到衰落的過程,所以,人們把他的詩篇稱作“詩史”。

第二年,他辭去了華州的官職。接著,關中鬧了一場大旱災,杜甫在那裡窮得過不下去,帶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幫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邊,造了一座草堂,在那裡過了將近四年的隱居生活。後來,因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沒有依靠,又帶了全家向東流亡。公元770年,竟因貧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上。

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詩人,把他在成都住過的地方儲存起來,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中國上下五千年裡的故事篇三:說實話的高允

北魏的統治者是鮮卑族拓跋部人。在東晉初年,拓跋部還是我國東北的一個遊牧部落,後來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的經濟制度。公元386年,鮮卑貴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後,任用了一批漢族士人當他的謀士。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數崔浩。

崔浩在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中,立了很大功勞,受到北魏三代皇帝的信任。到魏太武帝即位以後,他擔任司徒,掌握了朝政大權,還派了幾十名漢族士人,擔任各地郡守。這樣,他和鮮卑統治者之間就發生了矛盾。

魏太武帝派崔浩帶幾個文人編寫魏國的歷史。太武帝叮囑他們,寫國史一定要根據實錄。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這個要求,採集了魏國上代的資料,編寫了一本魏國的國史。當時,皇帝要編國史的目的,本來只是留給皇室後代看的。但是崔浩手下有兩個文人,偏偏別出心裁,勸崔浩把國史刻在石碑上,讓百官看了,也可以提高崔浩的聲望。

崔浩自以為功大官高,沒有什麼顧慮,真的花了大批人工和費用,把國史刻在石碑上,還把石碑豎在郊外祭天壇前的大路兩旁。

國史裡記載的倒是史實,但是北魏的上代文化還十分落後,有些事情在當時看來,是不體面的。過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紛紛議論起來。

北魏的鮮卑貴族認為這一來丟了皇族的面子,就向魏太武帝告發,說崔浩一批人寫國史,是成心揭朝廷的醜事。

魏太武帝本來已經嫌崔浩太自作主張,一聽這件事,就發了火,命令把寫國史的人統統抓起來查辦。

參加編寫的著作郎高允是太子的老師。太子得到這個訊息,著急得不得了,把高允找到東宮(太子居住的宮),跟他說:“明天我陪你朝見皇上,如果皇上問你,你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話,別的什麼也別說。”

高允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第二天就跟隨太子一起上朝。太子先上殿見了太武帝,說:“高允這個人向來小心謹慎,而且地位比較低。國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請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太武帝召高允進去,問他說:“國史都是崔浩寫的嗎?”

高允老老實實地回答說:“不,崔浩管的事多,只抓個綱要。具體內容,都是我和別的著作郎寫的。”

太武帝轉過頭對太子說:“你看,高允的罪比崔浩還嚴重,怎麼能饒恕呢?”

太子又對魏太武帝說:“高允見了陛下,心裡害怕,就胡言亂語。我剛剛還問他來,他說是崔浩乾的。”

太武帝又問高允:“是這樣的嗎?”

高允說:“我犯了罪,怎麼還敢欺騙陛下。太子剛才這樣說,不過是為了想救我的命。其實太子並沒問過我,我也沒跟他說起過這些話。”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這樣忠厚直率,心裡也有點感動,對太子說:“高允死到臨頭,還不說假話,這確是難能可貴的。

我赦免他的罪就是了。”

魏太武帝又派人把崔浩抓來審問。崔浩已經嚇得面無人色,什麼也答不上來。太武帝大怒,要高允起草一道詔書,把崔浩滿門抄斬。

高允回到官署,猶豫了半天,也沒有寫出半個字來。太武帝派人一再催問,高允說:“我要求再向皇上面奏一次。”

高允進宮對太武帝說:“我不知道崔浩還犯了什麼罪。如果僅僅是為了寫國史,觸犯朝廷,也不該判死罪。”

魏太武帝認為高允太不識好歹,吆喝一聲,叫武士把他捆綁起來。後來太子再三懇求,太武帝氣消了,才把他放了。

事後,太子埋怨高允說:“一個人應該見機行事。我替你告饒,你怎麼反而去觸怒皇上。我想起這件事,真有點害怕。”

高允說:“崔浩做這件事私心重,是有錯誤的,但是,編寫歷史,記載帝王活動,朝政得失,這並沒有錯。再說,國史是我和崔浩一起編寫的,出了事,怎能全推給他呢。殿下一我救心,我是十分感激的。但是要我為了活命說違背良心的話,我是不幹的。”

魏太武帝到底沒有饒過崔浩,把崔浩和他的幾家親戚滿門抄斬。但是由於高允的直諫,沒有株連到更多的人。據太武帝自己說:要不是高允,他還會殺幾千個人呢。

公元452年,魏太武帝被宦官殺死;過了一年,宋文帝的兒子劉駿即位,這就是宋孝武帝。

標籤: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