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看一本書讀後感6篇

讀後感1.48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看一本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看一本書讀後感6篇

看一本書讀後感1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叫《讀者》,其中我最喜歡的文章是《把笑帶回家》。

這篇文章講了作者那時侯是一個高中生,由於分數不夠,要交八千元。那天作者回家,父親笑者說下崗了,於是,作者非常生氣。第二天,父親找到了工作,晚上回來衣服上都是泥,作者嫌父親身上髒,就把碗端走了。父親笑著說這孩子。從此,父親每天回來都先把衣服換了,再進家門。兩個月工程完了,父親又去找工作,作者生氣地說他現在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你看他忙活的。最後父親決定用三輪車拉貨掙錢。有一次,作者看到了父親的.三輪車翻了,冰箱壞了,父親一手摸著冰箱,一手蓋住眼睛,作者從來沒有見過父親那麼悲傷。於是趕緊回家叫母親,他們趕到時,父親已經走了。晚上回家時,父親象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父親這種樂觀拼搏的精神鼓舞了作者。作者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報答父親。父親就用三輪車掙夠了作者上大學的錢。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遇到事情時,要有種樂觀、拼搏的精神。

看一本書讀後感2

《老人與海》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告訴人們要有永不言敗、寧折不彎的精神。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老人常年獨自在海上打漁的生活。有一次他遇到了一條大魚,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鯊魚。老人使出渾身的解數和鯊魚搏鬥,鯊魚把能吃的肉全部吃光了。結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魚骨架。

我很佩服老人這種永不言敗,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精神,而我正缺少這種精神與挑戰困難的勇氣。記得有一次,我在家做數學練習題,由於輔導書是小姨從外地帶回的,一些題型並不熟悉,遇到難題就一躍而過了。這是,爸爸看見了,讓我仔細讀題,一遍讀不懂再讀一遍,直到讀懂。在那時,我想起了那位老人面對困難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不正是我需要的嗎?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迎難而上,把這些難題攻克。漸漸的,我喜歡上了做練習題,這也是對我學習的一種挑戰和鍛鍊。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這種精神。

在今後的學習中,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挫折等著我們,只有像那位老人那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難,遇到困難鍥而不捨、永不言敗才能闖過這些暗礁險灘,戰勝困難這隻攔路虎,創造美好的明天。

看一本書讀後感3

媽媽在廬山買了一套書給我。這套書的總稱是《中國古典文庫》,裡面有《三字經》、《增廣賢文》和《百家姓》。其中我最喜歡《三字經》。

《三字經》裡我最喜歡這一句三字經: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年輕人應該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

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杵做什麼呀?”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為了大詩人。

看一本書讀後感4

這是我讀的第一本狄更斯的原著,就這樣對他一見鍾情。

這本厚得如磚頭的書不太像嚴格意義上的小說,它由眾多有趣的遊記一樣的故事組成,更像一本短篇故事集,裡面只有一條非常鬆散的主線。這位年僅24歲的作者似乎並不急於用起伏跌宕的`情節來拴住讀者的心,或者他自己還沒有收起心來考慮太嚴肅、太沉重的話題,只是肆意揮霍著他與生俱來的才華,享受著年輕的一切歡樂放縱,偶爾遇到陰暗的角落就毫不掩蓋的冷嘲熱諷。我們隨著這個嶄露頭角的作者在這個新奇的世界裡轉來轉去,一路上無數次笑到噎住。在這個世界裡,傳說中的紳士淑女都是由蹩腳的三流演員扮演:故作深沉的Mr Tupman遇到一點驚嚇就慌了神,大呼“Fire!;一本正經的Mr Pickwick在冰面上狂歡時竟然撲通跌進冰窟窿;一把年紀的老姑娘被年輕的騙子忽悠得團團轉,還以為找到了浪漫的愛情……

自從這本小說之後,對狄更斯便有了毒癮般的依賴。喜歡躲在他的身後,通過他的眼神去觀察整個人類世界。他會指給你所有的醜陋陰暗,但他也會傳遞給你一種力量,讓你不會因此而消沉或憤世嫉俗。

看一本書讀後感5

三天小長假中,我讀完了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三部自傳體中的――童年,它主要講了主人公高爾基,文中的阿廖沙,三歲時便失去了父親,隨之,母親也與他告別,離開他了。阿廖沙便在姥爺家住了下來,阿廖沙的姥姥很慈祥,很疼愛他,而姥爺很小氣,並經常打罵他,在阿廖沙心裡姥爺沒有很好的印象。姥爺家還有兩個舅舅,這兩個舅舅脾氣非常暴躁,阿廖沙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

漸漸地,阿廖沙和孩子們相處得很融洽,其中有一個19歲的`孩子,叫茨崗,他和阿廖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茨崗死了,阿廖沙很傷心。過了很多天,姥爺家的產業,因為帝國主義等原因,破產了,隨之,11歲的阿廖沙被趕出了家門,到處流浪。他當過鞋店學徒,在輪船上洗過碗碟……到處謀生。在這種生活中,他依舊讀著書,掌握了歐洲哲學等方面的知識。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高爾基是個不怕吃苦的人,他靠著自己,學會了許多知識。我們要學習高爾基不向困難低頭折服的精神,珍惜現在的生活,做一個有用的人。

看一本書讀後感6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本富有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手頭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開,先睹為快。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生活,大部分以動物為主人公,極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個故事都有它的意思。在許多寓言中,我最喜歡的寓言是《獅子和狐狸》。 這則寓言的內容是:狐狸譏笑母獅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獅子回答說:“然而是獅子!”。這個故事雖然不長但它帶給我的.啟示卻不小。它讓我懂得了,事物不在多,而在於精。也就是說,美好的事物在質而不在量。 現在,我明白了。就像那一則寓言裡的狐狸與母獅子一樣,就算狐狸一胎生五六個,可見著一頭獅子,還不照樣得都點頭哈腰、畢恭畢敬的。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只是盲目地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心不在焉地學習,學那麼多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 以後,無論學哪一門課程,我都要深入地去學,而不僅僅是學一些膚淺的東西。這樣,才算真正掌握了這門課程的知識。當然,那本《伊索寓言》我一定會好好地珍藏,它將使我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