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

讀後感1.7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

《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1

整部作品像一篇感傷的情詩,坦率、真實,坦露心扉,毫無矯飾,毫不做作,無論是主人公愛的歡愉或痛苦,都躍然紙上,像是捧出一顆跳動的心,激起讀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和精神上的極度震動。正因為如此,這部小說一出版就使年輕一代如痴如狂,有的與維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輕生而死。這部作品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歌德本人就此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出現適逢其時的緣故。就像爆炸一隻地雷只需一點導火索那樣,這次在讀者中引起的爆炸也是這樣。

維特出生於一個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他能詩善畫,熱愛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他告別了家人與好友,來到一個風景宜人的偏僻山村。這位靠父親遺產過著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對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純樸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靄、村童幼女……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煩惱。沒過多久,在一次舞會上,維特認識了當地一位法官的女兒綠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與綠蒂一起跳舞,他彷彿感到世界只有他們倆個。雖然綠蒂早已定婚,但對維特非常傾心。舞會結束後,他們激動地站在窗前,綠蒂含著淚水望著維特,維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渦中,熱淚縱橫地吻著她的手。

從此以後,儘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維特卻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綠蒂。綠蒂的未婚夫阿爾伯特回來了,他很愛綠蒂,對維特也很好,他們在一起談論綠蒂。那綠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飄浮的雲再也不能使他平靜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夢到綠蒂坐在身旁,早上醒來,床上卻只有他一個人,他只有嘆息命運的不濟。最終在朋友的勸說下,他下決心離開心愛的綠蒂,離開那曾經給他帶來歡樂與幸福的小山村。維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館當了辦事員。他儘可能使自己適應這份工作,然而官僚習氣十足的上司對他的工作吹毛求疵,處處刁難他,他的同事們也戒備提防,唯恐別人超過自己,這一切都使他產生許多苦惱。正當他深感百無聊賴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謙遜老實,博學多才,對維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給維特帶來一絲安慰。一天伯爵請他到家中吃飯,不料飯後來了一群貴族,他們帶著高傲鄙視的神情看著維特。連和他認識的人也不敢和他說話了,伯爵前來催他趕快離開這裡,不管他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聽到譏諷的話語,他一氣之下終於辭了公職。

他應一位侯爵將軍之邀,去了獵莊,期間他曾想從軍,但在侯爵的勸告下,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兒始終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懷念著綠蒂,在心的牽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雖然依舊,但人事全非。心愛的綠蒂早已成了阿爾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個個慘遭不幸。他去拜訪曾為他們作過畫的兩個孩子,但孩子的母親告訴他,她的小兒子已經死了;他去訪問向他講述過內心祕密的農夫,恰好在路上遇見他,農夫說自己被解僱了,原因是他大膽地向女主人表示了愛情,她的弟弟怕他搶走了姐姐的`財產而解僱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擁抱綠蒂,哪怕把她壓在心上一次,內心的空隙也就填滿了,可是見到她卻不敢伸手。他看到了因愛戀綠蒂而丟了工作併發瘋的青年,後來這個青年殺死了一個農夫,維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盡全力為他辯護,結果遭到法官的反對。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窮途末路,痛苦煩惱到極點,任憑感情驅使自己朝著可悲的結局一步步走去。

聖誕節前的一天,他又來到心上人綠蒂的身邊,作最後的訣別。此時即將熄滅的愛情之火瞬間又放射出光芒,他對綠蒂朗誦奧西恩的悲歌,同時緊緊擁抱著她。兩天後,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讀的遺書,午夜時分,他一邊默唸著“綠蒂!綠蒂!別了啊,別了!”,一邊拿起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煩惱。

《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2

像是一種緣分與宿命,維特的故事在這個怪異的冬天走入我的生活,激起了我心中一陣陣的淺痛,讓我對生命和愛情多了一點思考和理解。突然發現,歌德和維特總會適時出現在我面前,以兩個心理醫師的身份向我娓娓講述生活的真諦。於是,深層的探尋和理性的追逐成為了我這個寒冬,這段生命的主旋律,悠悠迴盪。

這本書分上下兩卷。上卷寫維特少年時在村莊裡自由幸福的生活,和他與夏綠蒂相遇、相識、相知、相處的過程,以及他對夏綠蒂深深的暗戀。後來由於夏綠蒂已經與別人訂婚,維特不想打攪他們的生活忍痛離開了故鄉。從此開始了下卷。在下卷中,寫了維特當公使時的生活,維特辭職回鄉後,又開始與夏綠蒂交往,阿爾勃特覺察出了維特與夏綠蒂之間的曖昧的關係開始漸漸疏遠維特,維特對夏綠蒂的愛更是日益加深,對於夏綠蒂不屬於自己的事實更是陷入了極度的煩惱與悲痛之中,夏綠蒂覺察出了維特的憂愁,她漸漸發現自己也愛上了維特。事情越來越糾結。有份和抑鬱漸漸深入到維特的心靈。他的`精神也日漸崩潰,他的身形也日漸枯萎,內心在一次又一次掙扎中也變得越來越混亂,最後心力憔悴。內心的掙扎是他消耗了巨大的精力,因此他不再是個朝氣蓬勃思維敏捷,聰明機智的人,而是變得焦躁易怒。他的惆悵,他的迷亂,他的厭世使他產生了求死的念頭。也許只有這樣選擇才能讓他自己找到人生的另一種出口方式。他一在對自己說:“這絕對不是一種魯莽偏激的行為,我要懷著美好的憧憬、懷著寧靜的心情,用最堅毅的態度來完成它。”

在維特准備自殺,生命最後的那段日子,他給夏綠蒂寫了很多信。“在晴朗的夏日午後,當你站在山頭眺望遠方優美的景緻時,請想念我啊,因為那裡是我最喜歡徜徉的地方;在夕陽餘暉之時,在輕風吹拂小草的地方,請尋覓我的墓石呵,看看我墳墓上的野草是如何在夕陽餘暉下瑟縮、飄搖。”

夏綠蒂逐漸發現自己如此摯愛著他。在兩人最後的一次見面中,維特失去了控制力,而夏綠蒂也陷入了深情之中,“兩人緊緊相擁在了一起,萬分感傷地流下了眼淚。”“兩人的臉越來越近,世界在他們的眼前消失了,一陣擁抱之後,維特將她摟在懷裡,並且在他顫抖,微微呢喃的脣上灑下無數的狂吻。”維特的夢終於成真了!!!但一生只有這一次,維特求死的決心已定,他不願破壞夏綠蒂和阿爾勃特的家庭。

維特在最後的一個晚上,給夏綠蒂寫了最後一封信,“子彈已上膛。時鐘正巧了十二下,一切就這樣吧。夏綠蒂!祝你幸福!別了!永別了!我們來生再相見了!!”

有位鄰居看到火花閃了一下,緊接著便聽到一聲槍響。

維特死時穿著自己最愛的裝束:長筒皮靴、藍色的燕尾服和黃色的背心。當夏綠蒂聽到這一噩耗時,昏倒過去,在維特出殯那天,夏綠蒂已是生命垂危了。沒有任何牧師為維特送葬,也沒有人跟著靈柩誦經。

這樣,故事就完了。

真的很悲痛。維特的處境和心理我們從作者的描寫中可以真切地體會到。我相信讀完之後,人們只有同情,沒有人會表示鄙夷與不屑。歌德在作品中全力投入了他對人類感情和心靈本性的真切關懷,認為人活在世上,就應該向維特那樣敢愛敢恨;人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所愛而活著,他還要向浮士德那樣,為追求自己靈魂的完整而活著。

“如果人們不用他們的想象力忙於回憶往昔的不幸,而是竭力忍受截然不同的現在,那麼,這世間就會少了許多痛苦。”當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昨天已經成為過去,明天是一個未知,而我們最重要的是今天。我們從過去走到現在,或許我們的過去很不幸,風霜雪雨,路途坎坷,或許我們的過去陽光明媚,風和柳麗,我們所要珍惜的也是今天。而我們常常對回憶中的痛苦念念不忘,耿耿於懷,揹負著記憶的包袱無法釋懷,忘記了最重要的不是銘記昨天的磨難,而是成就今天的自己,抓住即將流失的今天,奮力地拼搏,我們就不會對生活失望,對人生悲觀,對生命不負責任,頹唐失落,痛苦不堪。我們將擁有的是豐富精彩的每一天,是閃光的希望。

《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3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十八世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約翰·歌德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詩人而成為一個世界詩人,小說風行各國,掀起一股“少年維特熱”。《少年維特之煩惱》篇幅不長,情節也並不複雜曲折,主要角色只有維特和綠蒂兩人,全書以主人翁維特不幸的戀愛經歷和在社會上處處遇到挫折這一根線索串連起來,構成一部完整的小說。

這篇描寫熾熱而不幸的愛情的故事,其重要意義在於,它表現的不僅是一個孤立的感情和痛苦,而是整個時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主人公是出身市民階級的青年人;他在藝術上有天賦,為消遣而畫畫,職業是公使館的祕書。歌德由自主地使這個青年具有他年輕時期的看法、感情和想法,賦予他以他自己的全部豐富卓越的才智。這就把維特變成了一個偉大的象徵性人物;他不僅代表了時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時代的才智。他的巨集富偉大的程度幾乎和他的命運不相稱。” 維特出身市民家庭,他思想敏銳、感情豐富、才識過人,是一代覺醒的青年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資產階級關於“個性解放”、“感情自由”、“平等、博愛”等的思想意識,無不滲透進他的言行舉止之中,而具體化為對於“自然”的無限信仰和崇奉。他熱情謳歌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裡,視自然神性之所在,以“自然的兒子、朋友和情人”自居,甚至渴望成為“無所不在的上帝的一面鏡子”,這裡的上帝正是他崇尚的大自然。他對自己的心負責:“我這顆心是我唯一的驕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佑,一切災難的源泉。” “我所知道的,誰都能夠知道。——只有我的心才為我所獨有。” 維特對自然有著特殊的敏感,他熱愛自然風光秀麗的小村子——瓦爾海姆,“在這裡感到很愜意。在這天堂般的地方寂寞是一劑治心靈的良藥,而這韶華時節正以它明媚的春光溫暖著我常常寒顫的心。”他甚至“想變作金甲蟲,遨遊於芳香馥郁的海洋中,盡情攝取種種養分。”將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因為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他將自己的藝術也拋到了一邊:“我是多麼幸福啊,我的摯友,我完全沉浸在寧靜生活的感受之中,以至於把自己的藝術也擱置在一邊。我現在無法作畫,一筆也畫不了,和以往相比,此刻我是位更大的畫家。——每當後來我眼前暮色朦朧,我周圍的世界以及天空像情人的倩影整個都憩息在我心靈中時,我往往便會生出憧憬,並思忖:啊,你要是能把這一切重現,是能將你心中如此豐富、如此溫馨的情景寫在紙上,使之成為你心靈的鏡子,如你的心靈是博大無垠的.上帝的鏡子一樣,那該多好!” 只有和處於自然純真狀態的人在一起,他才覺得快活。 “當地的下層老百姓”“很喜歡”他,“尤其是孩子。”而每當他們“只能一起走一小段路”,他“就感到難過。”他還仰慕來自民間的人荷馬和莪相,嚮往荷馬史詩和《聖經》中所描述的樸素自然的先民生活與平等和睦的人與人的關係——當維特第一次在綠蒂家的前廳裡與綠蒂相遇時,他就被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吸引了。他眼中的綠蒂“那麼聰敏卻那麼單純,那麼堅毅卻那麼善良,那麼勤謹卻那麼嫻靜”,簡直像塊無瑕美玉似的保持了一個少女全部可愛的自然本性,難怪維特稱她是“一位天使”,一見鍾情,並一往情深。而他對綠蒂的感情也不只是“喜歡”,更不是“想佔有”。

作者歌德將自己青年時代的人生追求融入了《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中,使維特的自然、純真和自由平等的人生追求具有了現實意義,這種狂飆突進的理想與德國社會現實的格格不入導致了維特的自殺悲劇,也正是這種純真美好的理想引起了人們的廣泛共鳴。即使是在現代社會的今天,儘管維特以自殺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讓人無法認同,但維特的人生故事仍然能夠以真情打動人,這也正顯示出《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不朽名著的永恆魅力。

《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後感4

20xx年5月29日,下午六點,小配看完了《少年維特的煩惱》。

又是一個月,一本兩百頁左右的小書,我竟然花了一個月,其實今天一下午就看完了一百頁,實際算來一天就可以把它看完小配硬生生用了一個月,該打!

少年維特有煩惱,小配也有煩惱。可是我們二者的煩惱不是同一種煩惱,維特為愛而煩惱,小配為學業而煩惱,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小配和維特之間是有共鳴的。

這本書是德國大文豪歌德寫的,小配是個“文盲”,有一陣子竟然分不清雨果和歌德。歌德大文豪有一句被當代高中生無數次引用進作文裡的名言:“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可以看出,歌德大文豪是個樂觀的人。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十八世紀的法國青年維特在一場聚會中與少女綠蒂相遇,併為她的聰慧、善良、開朗的性格、高尚的品格所折服而狂烈地愛上了她,不幸的是,此時的綠蒂已有未婚夫,他的愛情使他無望而煩惱。後來維特為了擺脫對綠蒂狂熱的感情的糾纏,他主動離開綠蒂,去往公使館擔任祕書。可維特接受不了職場上的不公,腐朽,虛偽,最終還是憤而辭職,後維特在參加一位侯爵的宴席時與周遭眾人照樣還是格格不入,於是最終他回到綠蒂的身邊。此時綠蒂已經與阿爾伯特結婚,他再也不能隨時陪伴在她身邊了,最終維特在內心一次又一次的煎熬中,對他與綠蒂的愛情絕望,對這個黑暗腐朽的社會失望,在絕望中飲彈而亡。

可惜啊,可惜。

書中的前言提到,維特是以歌德自身為原型的。歌德年輕時和維特一樣在一場聚會上機緣巧合地認識了一個叫做夏綠蒂的姑娘,無奈夏綠蒂名花已有主,她的未婚夫與歌德很聊得來,後來因為夏綠蒂歌德和他還成為了好朋友,只可惜在愛情與友情面前,二人都選擇了愛情。歌德依舊對夏綠蒂情根深種,後聽從友人的勸告,離開了夏綠蒂。也許是因為詩人天性多情,歌德一生中對許多個女子有過愛慕之情,可他對夏綠蒂的愛慕確實最特別的。之所以寫下這部作品,起因之一是因為他知道的一個同僚瘋狂愛慕另一個同事的.妻子,這個同僚叫做耶路撒冷,後因為流言,耶路撒冷不再被允許和同事的妻子見面,於是他出走謀職,最終因受不了官場的腐朽黑暗,最終自殺。

朱光潛先生曾說:“個人不能脫離一定的時代、社會和階級而超然懸在真空裡,歌德的看法,代表著西方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正開始流行的個人至上的個人中心觀點。”雖然歌德曾否認維特與時代有關,說維特的陰鬱心理只緣於個人的特殊遭遇,但事實上,維特的“跟著情感走”、力求擁有廣闊的個人自由空間、泛神論的觀點和頹廢輕生,這些特點都不是維特一個人擁有的,而是“狂飆突進”一代德國青年精神風貌的時代印記。

經典永流傳,我認為當代中國也有著許許多多的“維特”。如今社會繁華,我國已全面步入小康,可在社會的各個地方,都有著許許多多囿於學習壓力、職場壓力、家庭壓力、生活壓力的青年們。這些年常常有曝出各種案件,諸如“高中生大學聯考失利跳樓自殺”、“職場青年抑鬱症跳樓自殺”、“某男子公司破產跳樓”的頭條,可見,每個時代都有“維特”因走不出“煩惱”而結束自己的生命,面對這樣令人痛惜的事實,我們該不該採取行動,去開導或者呵護身邊有“煩惱”的人呢?我們心中的人道主義告訴我們要,可這並不能杜絕一切因“煩惱”而結束生命的慘案,除了重要的親人、戀人與好友的開導,我們往往更需要的是自我的開導。在無數個“深夜網抑雲時刻”,在無數個“emotional damage時刻”,在無數個低谷期,“當局者”僅僅靠他人的“救濟”往往是不夠的,“煥發新生”地度過這個艱難期最重要的還是學會“自渡”。

苦難不可避免,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有“世界已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的豁達,學會勇敢地自我排解,不囿於方寸之地,才能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