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學校在窗外》的讀後感

讀後感2.6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在窗外》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在窗外》的讀後感

最近,拜讀了黃武雄先生的《學校在窗外》一書。書中,作者以“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受教育與不受教育有什麼差別”、“知識是什麼”、“學校要不要存在”等一連串涉及教育的根本問題,探尋和揭示了學校教育和當下教改的真面目,從而引發我們進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認識學校教育,認識社會……作者認為,孩子去學校是為了與世界互動,開啟經驗世界與發展抽象能力,以便於與世界聯結。學校教育應做,而且只要做兩件事,一是開啟人的經驗世界,二是發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說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麼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學生應能通過學校教育,逐漸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教育應以個人內在的發展作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這一代人的價值觀為標準,複製成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為。

那麼,我們教育的現狀又是如何呢?學校教什麼?孩子如何學?現今的教法與目標是否正真適合孩子內在的發展呢?我們的教學宗旨,是實施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而事實上,教學時,大體都是將“套裝知識”和簡單技能進行傳授,給予學生簡單的知識骨架的建構,這些知識技能其實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去學習,為了加強孩子的競爭力,為他們的未來出路而服務的,是一種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標的實用主義的行為。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缺失了知識積累過程中的自我經歷、自我體驗以及自我創造的過程,教育只是複製知識的機器,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而學校的主流價值與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利於學生心智的成長。當孩子們離開學校後,就會對曾經學過的知識忘得一乾二淨;甚至,在學校還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當學生們考完試會把書本扔掉、撕掉,吶喊道我們自由了、我們解放了。相對封閉的學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學生從學校畢業以後到社會上很難適應這個大環境。他會發現,自己在學校裡學的知識跟這個社會沒有太大的關聯,甚至會自暴自棄。當孩子視學校為樊籠,書本為鎖鏈,那麼這種學校的存在和這樣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適應孩子的內在成長。

實際上,人的學習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賴教師。教師最多從旁協助。所以,教育的重點,首先在於解除學生身上的壓抑,讓他恢復童年時的好奇,讓他想學;其次是向他提出問題,讓他看到方向;再次是營造討論問題的環境;最後才是“教材與教法”。作為一名教師,應儘量為學生創造探索經驗、交流經驗、驗證經驗的機會,並通過各種方式拓展知識的視野,把知識真正還原為人與世界互動的經驗。教師的職責不在於教給孩子的學問,而在與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給孩子們創造的空間,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

有時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業、補習班壓得沒有時間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覺得於心不忍。窗外的世界,總能引發人們無盡的嚮往,抬頭望向窗外,綠意盎然的風景在招搖。孩子們的眼光渴望與陽光、與芳草相遇,孩子們的心靈也期待與草地、與藍天擁抱。學校的教育,理應架起一個聯結窗內、窗外世界的橋樑。當學校教育卸下沉重與束縛,走向窗外,走向真實的世界,教育才真正迴歸到了它的原點。

學校在窗外,這本身也是一個隱喻。我們的學校教育,理應推開那一扇關閉的窗,實現窗內窗外的聯結。讓外面的空氣流進來,讓學生們看到外面的景色。學校教育只有將個學生的個體經驗、與真實世界相連,實現“窗內”與“窗外”的一體融合,才能讓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質得以健康地生長,成為人性健全的人。相反,當教育只是成為複製知識的機器,知識只是謀生的手段,孩子們的學習目標則就只能停留在掌握“維生”的低層次需求上,嚴重缺乏創造力、想象力和享受學習過程的愉悅。那麼,如此模式教育下的孩子,內在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我們怎敢期盼他們會擁有燦爛充實的人生?而實施這樣教育的國家,有沒有強大的未來則可想而知。只有當我們的學校和教師,真正明確了教育目標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將學校的窗戶開啟,將廣袤的世界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的目標,實現“窗內”與“窗外”的一體融合,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健全的成長。

讀完此書,我深深覺得,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真的應該在埋頭工作的時候,抬起頭來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學生,看一看窗外,審視一下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並積極地行動起來去進行一些改變,做真正適合孩子內心成長的教育,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