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人生的讀後感

讀後感2.3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生的讀後感

人生的讀後感1

讀完作品,我感覺《私人生活》簡直就是陳染的自傳。陳染與倪拗拗有很多相似之處,如:封閉孤獨的成長環境;父母關係不和諧;上學時和同學不合群;18歲時經歷父母離異等等。總之,這部作品帶有自傳色彩,其中有作者的影子。

單從作品主人公倪拗拗的名字來看,這應該是一個性格偏執,不太合群的孩子,讀完小說,也真是如此。她對自己的父親有著一種明顯的仇恨。她的父親是一名不得志的小公務員,經常把在外面的不順心一股腦的撒到妻子和女兒的身上。從倪拗拗剪破了父親的褲子這一個細節來看,她是有些“弒父”情結的;但與此同時,她又希望自己能夠尋找到一個理想的父親,這又說明她有著些許的“戀父”情結。從“弒父”到“戀父”的轉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血液裡父權思想仍是根深蒂固的,“弒父”是高潮,“戀父”是歸宿。所以作家潛意識中的性別意識具有不徹底性。

與對父親的反感不同的是,倪拗拗對母親則有著深深的依戀。在作品中,令人震撼的女性之戀是倪拗拗成長歲月的主線。陳染也曾說過:“同性之間的親近是一種心靈的關係,更簡潔,更單純些……。”女性之戀除了母女情誼外,還有同性情誼。她與禾寡婦的情感堅不可摧,她們可以說是相互吸引;而與自己唯一親近的同學伊秋,她們因都被同學孤立而走到了一起,但孤立的原因卻是不盡相同的。倪拗拗是自己孤立別人,她覺得“孤獨是一筆財富”,她主動將自己封閉,不讓他人進入;而伊秋是因自己身體上的缺陷而受到同學的嘲弄,是別人主動孤立她。而且倪拗拗與她的友誼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她早熟的身體發育與情感(與表哥西大望)卻給了倪拗拗性的啟蒙。

在讀作品時,我注意到了一個敘事人稱的轉換問題。在作品的絕大部分章節裡採用的第一人稱敘事,而在作品的第十二章T先生向倪拗拗求愛和第十三章T先生與不諳世事的倪拗拗在陰陽洞裡則採用的是第三人稱敘事。作者由第一人稱轉換到第三人稱的用意何在?陳染為什麼要進行這種轉換來拓寬敘事距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倪拗拗出生於1968年,1968年尚處於文革時期,但作者似乎將這一巨大的`歷史背景完全遮蔽掉了,而是將倪拗拗的性格養成全部追溯到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擠壓上。在作品中,男權社會的代表當然就是她的父親和T先生了。作者有意淡化現實環境來書寫女性體驗,這也是私人化寫作的特徵之一吧。私人化寫作的驅動力就是個人心理需要,無關國家,亦或是社會,這與林白的《一個人的戰爭》有相似之處。

總之,這是一部獨特的“女性成長史”,它不僅是女性肉體的,生理的成長史,同時也是女性心靈的成長史。

人生的讀後感2

人生是毫無意義的,生活不好也不壞,只有赤裸裸的事實,理解了這一點,就覺得現實的殘忍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既然生活本沒有讓人幸福的意義,那麼塵世也就無所謂殘忍,生老病死,生離死別都是人生的常態。

我曾經一遍一遍地問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從小我們被教育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能光耀門楣最好能名垂青史的人,可是長大後才發現芸芸眾生都是渺小平凡的',只不過是社會這臺複雜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沒有人是不可取代。我覺得迷惘困惑,無力感充塞心間,社會並不根據書本上的理論來運轉,相反很多地方是完全相悖,好人並不一定有好報,壞人反而很吃香,這個世界以一種扭曲畸形的模樣展現在理想主義者面前,讓人從頭涼到腳。那時我從沒懷疑過自己對世界和社會的認知是有問題。那時我在這個與書本完全不一樣的社會撞得頭破血流,靈魂如同被人攥在手心的小鳥,苦苦掙扎。

我生活在自己的幻夢裡,而越沉浸在幻想裡現實就越讓人痛苦。但是感謝上蒼,毛姆讓我醍醐灌頂,生活不好也不壞,就像四季的流轉,不以任何人的意願而轉移。

毛姆怎麼能把少年時期的偏激敏感多情寫得那麼入木三分,青年時期的迷惘,挫敗和情慾刻畫得深入骨髓。我從菲利普的前半生看得自己的影子,但我並沒有菲利普那麼幸運擁有試錯的機會,在碰壁和挫折中認清自己的優缺點,找到自己真心熱愛的事業。我只能按照社會安排好的軌道循規蹈矩地走著,不敢出一絲一毫的差錯,因為在中國普通人的命運是極其脆弱,脆弱到稍微偏離點軌道就有可能跌入萬丈深淵。人是生而不自由,中國人尤其不自由,我們生活在一張網中,生活在重重枷鎖中。

人生的枷鎖是什麼?對菲利普或毛姆而言,是宗教,是道德,是情慾,是金錢,是追求幸福的渴望。可是當他自以為把枷鎖統統擺脫時,心裡卻不覺得快樂,只覺得悵然,彷彿大海中的航船失去了行進的方向。他放棄道德,卻保有良知,以為脫離情慾,卻不能擺脫依戀,捨棄幸福卻依然渴望溫暖。枷鎖雖是桎梏,卻同時也是身體和靈魂的保障。

假若人生就像毛姆說的是一條地毯,經歷的任何事情都會成為地毯上的圖案,而當地毯完成時也就是消亡之時,這件藝術品曾經存在過這一事實只有當事人知道,這是多麼浪漫主義的想法。我們的痛苦煩惱悲傷歡樂都在塑造我們的人生,我們在書寫自己的人生之書。

雖然生活既不好也不壞,枷鎖無處不在,但大自然是好的,美景有治癒人心的力量。

人生的讀後感3

近期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川同志寫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書中的內容簡約但卻精闢,使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書中的觀點通俗而又深刻,讓我的境界得以一次昇華。作者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關於教育學習、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一堂課,發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本書,讓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的幸福人生=自己的專業成長,這二者呈正比關係。近幾年來,一片改革的呼聲總傳誦著“新課改不僅減輕學生的壓力,也替老師分憂”,可我們感到不僅沒有減負、減壓,反而壓力與負擔是與日俱增,是我們真的已經不合時宜了嗎?讀了此書後才明白,原來在人們即使擁有了金錢、愛情、知識、領導力等等,也不能感覺到生活的100%圓滿,那麼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們對待工作的心態。只有我們的心態是積極的,我們才會感到生活達到了圓滿,我們才會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謂積極的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個人只有擁有樂觀的心態,才有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才能跨出邁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不錯,“心中有盼頭,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來吧,讓我們一起去發現身邊的幸福:在課堂中我們會得到幸福。因為只有在教學中我們才能夠體現出做一個教師的真正價值,自己的教育智慧被髮揮,教學研究的能力被提高,這樣才會有成功之感。另外每天再給自己留一點時間閱讀,與偉人、名人對話,提升自己的才華,錘鍊教育的智慧,在閱讀中尋找無窮的幸福。這時的我們才會真正感到幸福。學生中我們會尋找幸福。雖然孩子們淘氣貪玩,反覆叮嚀的話兒不聽,糾正幾遍的錯誤,接連又犯;桌椅擺放歪了,作業又忘了寫了……但我知道,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錯?孩子各有差異,怎能整齊劃一?我會悄悄地告訴自己:少一點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批評,多一些微笑——讓學生在我們的理解中成長,讓我們在自己的寬容中幸福。

掩卷而思,有時我們確實無法看清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常常以為“工作就是為了生活”,卻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份工作,既然我們抓到了這樣一副牌,與其抱怨這副牌怎麼如此之差,不如就打好我們這副牌。也許在不斷動腦出牌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收穫另外一種幸福。

人生的讀後感4

人生的軌跡蜿蜒曲折,無法預測的未來,無法抹去的過去。世間的不公平,時間的殘酷,隨波逐流的社會變化,一切顯得那麼的刺眼,這就是中國過去人們的人生嗎?答案是:是的!盡在《人生》中鳥瞰過去人的人生,提醒著現在的青年為自己幸福的生活而慶幸並珍惜你所有的,也同時激勵著我們一直努力,為人生的目標奮鬥!

主角是一個農民家的孩子,名叫高加林。一個很有才氣的小夥子,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在同屆的高中生裡面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了。不僅是校籃球隊隊員,文章寫的也很棒,這些都標誌著他的未來將不平凡。剛開始工作時,他還是一個普通的民辦老師,自從村裡的書記(俗稱“大能人”)不公平地把它撤了,讓自己的兒子頂替時,高加林變得很難忍受社會的不公平。很少幹農活的他轉向了頹廢的道路,有時還會自暴自棄,認為人生失去意義的他漸漸走向落寞……,就當他快要垮了的時候,一個美麗的姑娘“救”了他。她就是劉巧珍,村裡“二能人”的二女兒。美貌的她近乎完美,不管什麼都很能幹,而且不像平常的農民那麼俗氣。唯一的缺陷就是她沒有念過書。從小就喜歡上高加林的她無私地表達了自己的.愛,加林也接受了她。高加林的人生就此又轉折了。他的才華是掩不住的,所以為了讓他有更好的前途,一個鎮上的幹部走後門讓加林當了一名記者。本身就十分有寫作天賦的他一下子就成了城裡的明星,他的文章在廣播臺上每日播放,人們很欣賞他的文筆。他還在鎮上的籃球比賽上鋒芒四射,這個投的準、跳得高、速度快的前鋒很快又被大家重新認識了一下。在某個特殊的場合下,高加林和他以前的高中同學黃亞萍相遇了,本來在學校裡就對對方極有好感的兩人很快就走在了一起,為此高加林甚至拋棄了巧珍。兩人一起準備去南京發展並改善生活,可好景不長,高加林因被發現走後門而被開除,他又重新下鄉。這又斷送了他美好的前程。更諷刺的是,巧珍也因為高加林的拋棄而嫁給了別人。

雖有悲劇的開頭,但最後加林開始改過自新,從頭開始了他原來的工作——老師。一切都顯得一波三折,也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前途是重要的,但是絕不能為了它把良心給丟了。一旦認定了一段愛情,就必須堅守它,直到永遠。若在外面事業飛黃騰達,就帶上她;若是擁有繁華富貴,就與她分享;若是一無所有,就好好待她,別讓她受苦。有時,我會站在高加林的角度思考人生,如果我是高加林,我會怎麼做?我會做的比他好嗎?不見得。所以我會活用我所學到的一切,以加林所犯過的錯為戒,走好我自己的人生!

《人生》,人生,這的確是一本改變人生的書!

人生的讀後感5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這句話一說出來,估計大家都很熟悉。阿里巴巴總裁馬雲,電子商務時代的風雲人物。最近在看訪談節目《財富人生中-馬雲》中馬雲有提過《人生》這本書(路遙對我的影響最大。18歲時,我是蹬天輪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

也許目前很多年輕人都把馬雲當做偶像,我當然也不例外,《人生》這本書真的對一個人影響這麼大嗎?我拿起電話,先打電話給創新書店幫忙查詢這本書,創新書店說沒有庫存,而後打電話給解放西的新華書店。店員說還有庫存,我就十萬火急地去解放西那邊買下了這本書。

6月25日,買到書的當天,我便認真地閱讀起來。6月28日,把書看完了。(還沒這麼認真看過一本書,白天,晚上,公車上,路邊)

故事中幾個人物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主人翁:

高加林(教師,高中畢業,當時年代也算是文化人)

巧珍(沒上過學,心裡深愛著高加林,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他,劉立本二女兒)

高明樓,劉立本(村裡的能人,小幹部,有點狡猾)

黃亞萍(幹部子女,有點任性)

德順老漢(村裡面的光棍,人生閱歷豐富,懂很多人生道理)

高加林的人生軌跡,從縣裡到農村,農村到縣裡,最後結局是被貶回村中。高加林的人生是奮鬥的一生,心裡有很多的人生抱負,從一個人民教師,到被高明樓利用權勢趕下臺,讓他兒子三星當老師。明樓不得不從農民做起,在此期間,巧珍深愛著他,為他付出了很多。高明樓收穫愛情以後,心裡踏實下來,從農民做起,努力地幹活,最後被安排到縣裡面做通訊幹事,當起了記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縣裡面的風雲人物。當時的高中同學亞萍也在縣裡面,在學校裡面就曾經喜歡過高明樓,一直很仰慕他的才華,為了他,不顧當時社會的藐視與指責跟相處兩年的男友分手,高明樓為了事業,毅然把巧珍給拋棄了。不顧道德觀念的影響。受到社會上,村裡面的指責。最後,被人舉報走後門當了通訊幹事,被重新貶回農村當農民。

高加林的'人生是充滿的矛盾的一生。不得不承認他為了理想,從一個農民踏踏實實地做起。最後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業的成功,一心想離開農村,不滿足現狀,去施展自己的才華,併為之奮鬥,的確讓人敬佩。但是他為了人生,事業擯棄當時的社會觀念,社會現實,最後落的這樣的下場,也讓很多人噓唏。

現代社會中有很多高加林,社會的現實往往跟我們個人理想有矛盾,當社會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我們卻能改變對待這個社會的態度。不能偏離最基本的做人原則。先做人,後做事,無論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

人生的讀後感6

這是一部很感人的電影。故事的主人公是猶太人基度。他救了一個很美麗的義大利教師,並對她說:“早晨好公主!”然後在這幾年後每次碰到這個美麗的義大利老師都說:“早晨好公主!”最後教師就嫁給了基度,還有了一個兒子叫祖叔華。基度帶著兒子祖叔華開了一個書店。在祖書華十歲生日前,德國的士兵主抓走了父子兩個人,父子剛到火車站,母親追到了火車站堅持要和他們一起。在集中營裡,基度對兒子說去玩一場遊戲,得到1000分就贏了,獎品是坦克,兒子信以為真,結果有一天晚上,德國軍隊準備殺死所有人,但是基度一家逃了出來,最後基度為了掩護兒子與妻子,自己被德軍帶到了一堵牆後面,只聽“砰砰”一聲德軍走了出來,基度卻再也沒有出來了。

看完這個電影之後,我覺得太感人了。在妻子面前,基度是個好丈夫,為了能見到多拉,他總是尋找機會,在教室中他可以為了她扮演小丑,贏得她的好感;當她快要和他的未婚夫宣佈結婚時,他很勇敢的把她帶走;在死亡來臨時,他不顧一切的要保護她;當知道可怕的`戰爭將要來臨時他不顧一切去尋找妻子,不幸被殘忍士兵發現並把他殺害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額這個偉大的愛情......

在兒子面前,基督是一個好父親。當戰爭來臨時他不顧自己的危險,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使孩子躲過了危險。遊戲是每個孩子的夢想,但遵守規則卻是贏得勝利的前提,他們的遊戲規則是:小孩不許哭,不許吵,不許要媽媽,只能聽爸爸的話,集到1000分就可以贏得真坦克。但這裡是集中營不是在度假,是隨時要面對死亡的,為了不讓孩子看到恐怖,做父親的只能用一個個謊言來消除孩子的恐懼,給他營造一個正常人的環境。當孩子快要等不及時,他在孩子面前為他鼓氣;當孩子懷疑這遊戲時,他又編造種種理由來使孩子相信這一切;當孩子在鐵窗中差點被巡警發現時,在一旁的他焦急如焚;當他要面臨死亡時,為了不讓孩子懷疑,在孩子面前邁著小丑的步子,去迎接死亡的來臨。他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個偉大的父愛......

在生命面前,基督從沒有害怕退縮過,他為了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可以放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他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愛的宣言,為保護愛情和親情的宣言,為了遵守做丈夫和爸爸的諾言的宣言。在妻子面前,用生命來換取妻子的幸福;在兒子面前,用生命來換取孩子的幸福。這就是一個好男人好爸爸的品質:勇敢,智慧。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裡除了感動,剩下的還是感動。

人生的讀後感7

當我輕輕合上《找準人生的北斗星》這本書時,我略有所悟,無論是洪戰輝的攜妹上學12載,還是劉霆的背母求學,還是羅雪華的不顧一切收養棄嬰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劉芸。劉芸是一位21歲的大學生,她用自己的“生命種子”挽救了一位素不相識的人的生命。2004年9月,有位白血病患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回生命,而在1。3億的骨髓中只有劉芸一個人的骨髓與他匹配,醫院希望劉芸能夠捐獻骨髓,劉芸同意了。2005年1月劉芸挽回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劉芸不顧自己的生命卻要救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她搭起了一座穿越人心的生命橋。他不僅愛爸爸媽媽,她也愛周圍的人,他把周圍的人都當作自己的朋友,朋友有難,她願意挺身而出,幫助朋友,她這種廣闊無私的愛,值得我學習。她無畏無償的付出充滿了愛的奉獻。看到了這個故事,我想起了2005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叢飛。叢飛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起,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的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用舞臺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如今他的生命已消逝,然而獲得了永久性飽含敬意的喝彩。劉芸、叢飛都是願意奉獻的人,我們並沒有他們那麼偉大,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普通的學生,但是我知道,只要奉獻了,不論是奉獻了多少,就是對他人、對社會奉獻了愛心。我曾記得,那一次我們一家參加了媽媽公司裡的自駕遊活動,其中有一個專案就是要到一個窮苦的小山村獻愛心。來到山村,只見他們家徒四壁,無錢交學費,有的孩子由於家境貧困竟要放棄學業,去當童工。目睹這一切,我們全家毫不猶豫地決定儘自己所能,為他們獻一份愛心。於是我把自己的壓歲錢為他們交了學費,並給他們送上了學習用品,看著他們接過我們手中的禮物時,眼中閃著的淚花,我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我從中也讀懂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感動……

通過這件事,我決心長大後要當一名志願者,在業餘時間裡來到大山,來到農村,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奉獻愛心,更的是收穫奉獻的快樂,收穫奉獻的自豪。如今我手捧《找準人生的北斗星》一書,書中的一個個故事再次震撼了我,它們化成了天上耀眼的北斗星給我指引方向,這不正是書封面上那顆明亮的星星嗎?它潔白無瑕,卻又光彩照人,這難道不是默默無聞的人那顆純潔的心嗎?當它周圍是黑色的天空時,它就顯得更加光芒四射,這光芒好像火爐裡的煤塊,在燃燒著我的心。

人生的讀後感8

這是一本極具價值的人生指南讀物,它能迅速提高我們對生活的感知,並幫助我們確立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定位。十位偉大的人生導師,引領我們步入成功殿堂,能讓我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今天我就拿其中的一段談談我的感受。

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只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再不好的工作也會變成最出色的工作,就像希爾頓說的:“世界上沒有卑微的職業,只有卑微的人。”下面我舉三個小例子: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牆啊。”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幾元錢的工作呢。”第三個工人哼著小調,歡快地說:“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訴你,我正在建造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工作滿意的祕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東西”。一旦心情愉快起來,就會全身心投入。本來你覺得乏味無比的事情會變得妙趣橫生。這正是工作的本質所在。 一支工作能力強、工作態度端正的隊伍,才能打造出一個有戰鬥實力的團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團體的核心競爭力。從切身出發,作為一名稅收管理員,如何做起事來讓領導放心,同事滿意,我認為專業的工作態度應該包括兩方面:1.積極負責的工作態度;2.以大家的滿意與信任為第一的.服務態度。 工作中,無論面對領導或同事,更或是納稅戶,一個良好的態度尤其重要。態度是人與人接觸的第一印象,這不單單是一個人的事,有時團隊的協作精神也是一個很好的團隊態度。相信通過每天的日常工作,我們都會更珍惜身邊的人,珍惜從事的工作,珍惜現有的生活,為我們擁有優雅的工作環境、擁有和睦團結的工作夥伴感到欣慰。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方面,無論是在工作或是生活中,我始終認為可以用“真誠相對,靈活處理”的理念來待人處事。真誠待人有助於彼此溝通了解,靈活處事則是以不變的原則應對變化無常的世事。

“態度端,百事成!”擺正做事的態度遠比做好一件事情本身效用大得多。良好的態度是獲得成功的前提,也是讓自己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積極主動完成任務的先導。

人生的讀後感9

成長裡自然生長出來的枷鎖,就像藤蔓一樣包裹住心,枝繁葉茂根深蒂固,太多人終其一生甚至得不到與那些枷鎖談談的機會,更何談去開啟枷鎖。那些枷鎖裡包含了太多,不肯放棄的驕傲,自以為是的純粹,桀驁的愛,不被理解的自由,還有深到望不見盡頭的孤獨。打不開鎖的成長和生活,就像帶著傷口前行,並不是不能走,只是比常人要慢,每一步都是煎熬,撐不住一個放鬆,崩潰和死亡就接踵而來。

《人生的枷鎖》主人公自幼父母雙亡,不幸又先天殘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環境中度過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學校度過的歲月讓他飽受了學校不合理制度的摧殘,而當他走入社會後,又在愛情上經歷了傷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艱辛的掙扎,但思想和個性都獨立不羈的主人公,一直努力掙脫宗教和小市民意識的精神桎梏,力圖在紛擾的生活漩流中,尋求人生的真諦。

主人公的'人生經歷證實了人生不是自我慾望實現的結果,而是他們天性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產物。這樣一來,主人公的人生結論也就充斥著時代、種族、環境決定論的自然主義色彩,也浸潤著叔本華式的宿命悲觀主義色彩。

書裡衝破人生枷鎖的過程,就是打破那些相信——更美好的那個世界就是此時此刻,努力並不一定有什麼結果,而結果則是更無意義的事,自由從未存在,愛情總需面對妥協……本來就沒意義的這不完美世界,不相信的話,會比較容易幸福。

還是要活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裡,活在當下,無為,不浮誇。就算無意義,也要努力地活下去。吃茶,讀書,賞花,長談。一睡彷彿百年過去,回頭看看也曾有真真切切地快樂過。逝者們永遠十七,他們固守著無解的鎖孔沉沉睡去,等著很多年以後,他們的同輩人用更長的時間行完他們走過的路才意識到終點通向絕望和虛無——那些熱絡終究會過去,沉實也好輕快也罷,唯有冷是永恆的,也只有永恆才是真的冷。

幸福只能來源於自己的內心,如果迷失在別人的表象中,如果活出了別人眼中幸福的樣子,活成了一個幸福的模版,隨波逐流,只會離幸福越來越遠。對於自己僅有一次的生命,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依然活著,依然可以體驗到屬於自己的痛苦與快樂,這本身就是彌足珍貴的。遵循內心,走進生活,去希望去憧憬去追逐去體驗去哭去笑,用心去感受這點點滴滴,生活終不捨遺棄你,生活是不會放棄一個真正活著的人的。既然生命本沒有意義,那麼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便活出了屬於自己的意義。成長本就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人隨波逐流,有人不可避免的沉淪,有人則找到了生活的真諦!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人生的枷鎖,總是會一個接著一個。

而生活的意義,就是不斷地掙脫枷鎖,這就是生活本身。

人生的讀後感10

難得的週末,很大的雪,安安靜靜的享受了一段閒適的閱讀時光。從一個採訪中得知于丹寫了一本新書,精彩的訪談,讓我遇到了《有夢不覺人生寒》。很快讀完此書,感覺一個字——美。書的裝幀很美,設計很美,文字很美,紙張、顏色、插圖、書票、閱讀的感覺都很美。

于丹把本書稱為"求真卷",她講道:活出一團真氣來,不負今生。就這麼一句話,讓我們看到了她活得自信,充實,通透,和幾分豪氣。古人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雖不盡然,但逐步進入並走過這個年齡段,大家都會有與作者一樣的心路歷程,從訪談中,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進入中年以後,不僅行走千萬裡到過南北極,還對人生、生命以及國學做了深入系統的思考,於是有了本書。本書分為真我出發、真命氣象、真回山水、真愛家園、真如本性、真品人生、真珠流年、真心歡喜八個部分。因為真心,真言以及作者對中國文化深厚積澱後的真知、直解,讓人讀後是大有裨益的。我想不同經歷的'人不同年齡段的人讀後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悟,在此不做更多評價。不管怎樣說,本書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

作者在前言中寫道:人到中年,才能感覺生命深處,有一些歷久彌真的東西,緩緩甦醒。"甦"字,是死而復生的意思。作者今年正好五十歲。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進入四十歲以後,大多都會變得焦慮起來,焦慮實際上是對自己前一段人生和未來人生的自然不自然的反思和思考,是對生命無常失去親人之痛後的遺憾和對親情友情的珍惜。忽然有一天,我們發現,漂泊久了想回的那個家,要麼父母走了,要麼他們像孩子一樣需要我們照顧。會時常聽說,周圍的親朋好友或同事或聽說有人英年早逝和得了什麼大病,生命變得無常起來,過去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事,似乎一下子離我們這麼近。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自己卻在不知不覺中一天天變老,原來很聽話對你有些小崇拜的孩子已經不再聽你的了,或著準備開始他們自己的人生。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正在奮鬥追求的一些東西已經偏離了我們的內心。職業生活開始由正數期進入到到數期。等等,等等。

作者今年正好五十週歲,經過可能幾年或十年的思索,終於感悟到了真我。從真我出發,秉持一團真氣學會隨緣,開始自己"新"的人生。

人生的讀後感11

九十六歲高齡的楊絳女士寫的《走到人生邊上》,除了一陣陣的敬佩,還有就是深深地思考!!

九十六歲,許多人已經臥病在床而無心學問了,也有許多人,到了另一個世界享福。而這個經歷了幾乎一個世紀的老人,仍然致力於學問,孜孜不倦,筆耕不輟。是什麼,讓她如此高壽,又是什麼,讓她如此高齡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實而豐富,看完此書,似乎,我懂得了什麼……

人,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存在方式,一是肉體的存在,這是可視的一種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種是以靈魂的方式存在著。這兩種方式在同一個個體中存在著,相互鬥爭又相互統一。鬥爭是因為人的本性中有懶、貪、色、賭等七惡,這七惡與人的靈性良心背道而馳,當在現實生活中這兩者相遇,人便會出現各種煩惱,各種矛盾,如果這些得不到解決,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覺經過生活對肉體進行磨練,從而達到對靈魂的鍛鍊,並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體上的行為,便可從而形成靈肉統一的和諧狀態。無可否認,這個過程是漫長,要經歷許多身體和心靈上的煎熬。但是,年輕的我們啊,為了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我們不是應該積極接受苦難的磨練,從而使自己的靈魂更高尚,更強大嗎?那麼,當我們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楊絳女士那樣仍然不被肉體打敗,執著於靈魂之嚮往!

日薄西山之年,總免不了會回憶那曾經的旅途,也總免不了會抽象出一些如命運、人的存在之類的哲學命題進行思考。千百年來,這樣的命題長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結論,但總無定論。人總說“人生有命”。是不是人的命運就是天生註定的呢?楊絳女士並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但她說:“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不管算命的怎麼說,八字怎麼規定,一切都由自己選擇。即使選擇錯了又有什麼關係呢?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沒有預演的現場直播。有時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盡了自己的努力,然後一切坦然就好!正如伏爾泰所說的:“沒有所謂的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考驗,懲罰或者補償。”

站在二十歲的風華歲月裡,許多事我未曾經歷過,許多道理我也未曾悟出,許多人事我仍不懂處理。許多許多都是未知……但活在當下,勇敢接受鍛鍊吧!在鍛鍊中成長!這樣,或許當我走到人生邊上也能說,我已經盡力了。然後,把那一生的回憶化作縷縷炊煙……

人生的讀後感12

烽火戲諸侯的《陳二狗的妖孽人生》確確實實的妖孽,講的是一個農村刁民的逆天人生。前一步,英雄,退一步,奸雄,於是,陳二狗貌似很荒誕地前前後後進進退退,像個應該挨千刀的妖孽。

烽火戲諸侯的文筆很是不錯,有許多的經典句子,“女人跟感情的關係就像貓和老鼠,年輕女孩對待感情就像出道沒多久的貓,一見到某隻老鼠就以為過了這村沒這店了,恨不得吞進肚子裡珍藏一輩子,抓丟了就哭的撕心裂肺。逮勞了又患得患失。”“這個世界,能救自己的,能成就自己的,也只有自己,救別人無法勝造七級浮屠,殺幾個擋在路上的,也絕不下十八層地獄。”“不管是小人物還是富貴子孫,要成功,都得眼睛看遠一點,度量放大一點,腦子多想一點,然後懷六分惡毒,三分炎涼,還得給自己給子孫剩一分善心。”“我心中有猛虎,細嗅薔薇。”我很喜歡有深度的“不管是小人物還是富貴子孫,要成功,都得眼睛看遠一點,度量放大一點,腦子多想一點,然後懷六分惡毒,三分炎涼,還得給自己給子孫剩一分善心。”這話我母親常常唸叨,不過她念叨的是看遠一點,度量放大一點。沒有後面的深度,不過這也讓我受益。

烽火戲諸侯的.算命風水也學得不錯,“其爺如老龜,死於無名。其兄如飢鷹,搏擊北方。其父如瘦虎,東臨碣石。”“兄弟,說實話,那些門外漢要看到你張臉,肯定要扯些什麼你耳掀外露註定一世貧賤,或者你眉眼狹長心思緊窄不會長壽。”

烽火戲諸侯調戲人的手腕也是一套一套的,話說“陳二狗很上道地去布囊搜尋,一副非要拿錢感激這位伯樂的意思,還不忘說:”這次出門媽說我一定會遇到貴人,我看肯定是你,我身上帶的錢不多,就一千多,你別嫌少。“

那人眼睛頓時一亮,臉部肌肉微微抽搐起來,那叫一個激動。

最終陳二狗搗鼓了半天,卻只掏出一張五毛錢的紙幣,畢恭畢敬的模樣遞給那個目瞪口呆的傢伙,道:”零錢就這麼多,真對不住了。“

狼和狽就這樣在一個很冷的笑話中相遇了。”讓我捧腹啊,捧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烽火戲諸侯的人名起得也有意思,陳二狗的大名叫陳浮生,取自“看破浮生過半,心情半佛半神仙。”後來出現的潘多拉,災難或者希望的化身,更給此人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烽火戲諸侯說陳二狗很妖孽,其實烽火戲諸侯才是妖孽,更是妖孽中的妖孽!

妖孽啊,妖孽!

人生的讀後感13

人生是一條曲折的單程航線,永遠都沒有回程。

——題記

路遙的小說總給人一種樸實中加以哲理的感覺,高原質樸的氣息混著時間的打磨愈發歷久彌新。

在他用文字抽絲剝繭般展示給我們的那個世界裡,有辛酸,有感動,有人性的掙扎與無奈。專屬那個年代的人和事,被他用文字定格成永遠,一代代傳承。

高加林就是那條時代長河中渺小的一員,他一身才華卻無奈沒有用武之地,本安逸於普通的教師工作卻被人靠關係取而代之。讀到這兒,我們不由地會為他打抱不平,諸如此類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引得人深思。還好,有那位善良乖巧的姑娘——巧珍,將他帶出了人生的低谷,重塑了他的信心與追求。本以為他們的生活就會這樣平靜地過下去,可上天卻偏偏跟他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高加林一日之間成為了倍出風頭的記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前程和地位,高加林最終放棄了一直深愛他的巧珍,選擇了家世背景較好的黃亞萍。這種有名利成分夾雜的.感情終究不會持久,最終高加林靠關係的事情暴露,不得不回到最初的黃土地,而巧珍,卻已經成為別人的新娘……

讀罷全文,一種憂傷的情緒如烏雲般籠罩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高加林的悲劇,說到底是他一手釀成的,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個這樣費盡心思卻悲劇告終“高加林”呢?突然想起以前見過的一首詩:沒有什麼使我停留,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繫之舟。“我是不繫之舟”,這或許是許多人瀟灑的口頭禪,可真正能做到“不繫”的有幾個呢?生活的道路上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誘惑,也許你只看到那光鮮亮麗的外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再也無法停息。金錢、地位、利益,甚至生命,誘惑可以將一顆純潔的心靈瞬間侵蝕得滿目瘡痍。“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如果這樣,也許我們的人生不會飛黃騰達,至少可以活得灑脫,活得自在。

正如書中所說:“一切毫無辦法,嚴峻的生活把他趕上了這條塵土飛揚的路。”既然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就要活出我們的滋味。是雄鷹,就要展翅翱翔搏擊風浪;是大樹,就要汲取養分奮力生長;是嫩葉,就要燃燒生命奉獻自然。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沒有回程,所以才更要加倍珍惜……

乘著專屬自己的拼搏列車,一覽窗外風景,朝著目標邁進……

人生的讀後感14

《完美人生的心靈之旅》本書以感人故事為原料,調配以哲理的啟思,彙集生活中鮮活的平凡點滴,記錄了屬於每個人的成功、失敗、彷徨、突破與飛躍。希望在我們需要幫助的進修,能給自己多一些鼓勵,多一些溫暖,陪伴我們走向人生的完美之旅……

以前在噹噹網買過不少書,但都懶得寫評論,但這本書卻讓我不得不寫評論。這是一本滌盪心靈、淨化靈魂的好書,能讓30多歲的我深思很多哲理,以前也看過不是哲理的書籍,但這本書編輯的更加全面和簡潔。我相信中學生、大學生如果能有機會看這本書,他們的命運之路將會大不相同,如果你願意給你的國小生孩子解釋這本書的'內容,這個小孩長大後一定是個人才!10年改革最大的失誤是教育,教育最大的失誤是素質教育。在普遍缺乏人生觀、價值觀的現在,這本書值得我們去思考!強烈推薦大家購買此書……

因為身體的原因,無法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從小到大,每每心緒低落的時候,我都習慣了躲進書本里尋求安慰,就這樣開始在噹噹上尋找。碰到這個系列的三本書,簡單地看了一下簡介,我知道它們就是我要找的。我相信,人和人之間講究緣分,人與物之間也存在這樣的一種因緣,所謂的好書,或許就是在你需要的時候讓你感覺到堅韌的力量、讓你能夠破涕為笑、讓你找到共鳴、讓你尋回再出發的勇氣的那本。下單、付款,書比我預想的早到了兩天。對當當的服務我一直以來都是很滿意的。 我是在醫院看完了這幾本書,閱讀的過程是非常愉悅的,裡面的小故事都很經典,每看一個,內心裡都會覺得明朗了一些、充實了一些。病房裡三張床,三個年輕的病人,我將另外兩本推薦給我的兩位病友,我們就這樣輪著看,甚至還有別的病房的年輕病友跟我們借來看。大家都說從中收穫不少。因為有書,病房的氣氛不再那麼壓抑,反而變得很溫馨,我們也變得堅強而開朗,對未來再次充滿了信心與渴望。 這兩天,在部落格裡和博友們交流,談到了馮夢龍、錢鍾書等作家以及他們的作品。於是今天又來噹噹看看了,包括這兩位作家的四本書在內,一口氣又選購了9本書,本想取捨一下,但實在是一本也舍不下。 一段閒暇時光,一杯清香的花茶,一把藤躺椅,一本喜歡的書。給自己一個健康的“慢生活”時間,細細品味生命裡溫暖的點點滴滴。這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吧……

人生的讀後感15

“我評斷一個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對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我驚訝,“成長”這東西多麼纖細、多麼複雜啊。

請問品味是什麼?它不就是細緻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獨立個體的呈現嗎?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經受過的痛苦肯定會帶給你一些東西,讓你變的更強大,所謂你所受過的傷都是你的勳章

給兒子的問題

問題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誰?為何尊敬他?

問題二:你自認為是一個“自由派”、“保守派”,還是一個“什麼都無所謂”的公民?

問題三:你是否經驗過什麼叫“背叛”?如果有,什麼時候?

問題四:你將來想做什麼?

問題五:你最同情什麼?

問題六:你……最近一次真正傷心的哭,是什麼時候?

兒子反問的問題

反問一:你怎麼面對自己的“老”?我是說,作為一個有名的作家,漸漸接近六十歲——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還有什麼?

反問二:你是個經常在鎂光燈下的人。死了以後,你會希望人們怎麼記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麼記得:一,你的讀者;二,你的國人;三,我。

反問三:人生裡最讓你懊惱、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麼?哪一件事,或者決定,你但願能從頭來起?

反問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頓的,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

反問五:你怎麼應付人們對你的期許?人們總是期待你說出來的話,寫出來的東西,一定是獨特見解,有“智慧”、有“意義”的`。可是,也許你心裡覺得“老天爺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實很想淘氣胡鬧一通。基本上,我想知道:你怎麼面對人家總是期待你有思想、有智慧這個現實?

反問六:這世界你最尊敬誰?給一個沒名的,一個有名的。

反問七:如果你能搭“時間穿梭器”到另一個時間裡去,你想去哪裡?未來,還是過去?為什麼?

反問八:你恐懼什麼?

很多人在內心深處其實都藏著一小片泥土和部落——我們土裡土氣的、卑微樸素的原鄉。表面上也許張牙舞爪,心裡其實深深呵護著一個青澀而脆弱的起點。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