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人生》讀後感

讀後感2.55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讀後感

《人生》讀後感1

路遙,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經過了自己的一系列的努力終於在國小教學,大學畢業後,開始靜心寫作。

路遙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曾獲得茅盾文學獎,但是其先前寫的《人生》更是問世之後引起全國轟動,更是把他推上了人生的巔峰。更反應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現實的無奈一句話: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高加林,路遙筆下的人生的男主角,畢業於縣裡一所重點高中,本想就此可以擺脫農民的出身,同時也不妄自己這十幾年的努力,和家人的熱切期望。

畢業後,回到自己的家鄉理所當然的進入了當地的一所國小任教,生活本以為就此平靜祥和。誰知道,他們村裡的幹部憑藉自己的權利,把自己有關係的'親人去代替高加林去任教。此時,高加林更是內心鬱悶,心裡說不出的悲憤,但是又因為自己無權無勢,只好無可奈何,一腔年輕熱血怎可就此委曲求全。更是受不了村裡人的議論紛紛,雖然都知道內情,可是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已經習慣了。命運給了他當頭一棒,卻給他帶來更多的更多的人生經歷和艱難選擇,和無限悔意。

失意之時,一個女子給他帶來的安慰,像一陣風吹開了他的心房。巧珍一個農村的女子沒有文化,卻擁有令人羨慕的活潑,面容和家世。對高加林一見傾心,十分愛慕,但是心中又有深深的自卑對自己愛的人只能遠遠地望著,因為自己沒文化,大字不識一個,而高加林離她那麼遙遠。可她又控制不住自己對高加林熱烈的愛,看著高加林距自己的距離越來越近,終於一個時機她向他告白了,隨後兩人陷入了深深的愛,可是高加林心中始終有一根刺,他不想就此在農村生活一輩子,或許是虛榮心或許是年輕的力量在點燃內心的那團火。一個巧合的機會自己叔父回來,自己又被安排到城裡工作。

在城裡,遇到了自己的同學黃亞萍,黃亞萍也是一直傾心於高加林,並且熱烈勇敢的追求著高加林,高加林本來糾結著對於巧珍的內疚,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黃亞萍因為只有能和他一起討論國家大事,點燃內心的年輕火焰。可是不久之後拖關係進城的事被揭發,又回到了鄉下,可是此時巧珍也已經嫁人了。

人財兩空,同時也使他看清了人生,和深深的懊悔,折射了現實世態炎涼,世風日下,自己隨波逐流的懊悔,同時也是當時時代帶來的無奈。人不可能一直一味的向前,應該時不時停下來想一想。人生追求的是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人生》讀後感2

在我從事教育工作之初,老教師親切地對我說:親其師信其道。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這個學科就必須做到:親其師信其道。當時我對這個看法理解還不夠深刻。只是覺得從事教育工作很神聖、很偉大。一輩子可以和學生打交道很幸福。將來等自己老的時候就可以桃李滿天下了。我總是幼稚地認為教育是無所不能的,教育有超越時空的作用。但是,專心閱讀了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之後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教育,什麼是優秀的教師。肖川教授說:教師無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有教養、最為純潔和最為善良的一個群體,也是我們社會中最大的知識群體。我們的勞動雖然繁瑣而艱辛,但確實是極其有意義的。教育關係著我們民族的`未來,關係著我們這個社會的安全、和諧和溫暖,關係著每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關係著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王校長也經常諄諄教導我們:教好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和諧一方社會。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會遇到很多很難教育好的學生,我往往會採取放棄的態度,雖然有時會感到內疚,但是想到教育一個後進的學生是多麼的困難,自己往往就會對這樣的學生絕望。我是一個比較自信的人,我相信我能夠把大部分學生教好,我自信我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老師,我對我的課堂也充滿了自信,我熱情、幽默、對學生比較寬容,能夠呵護學生的自尊,我具備了做一個老師的基本品質。但是,教育、教學的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還有很多很難教育好的學生,我總是認為要嚴格要求學生,如果學生不聽從我的教育,我就會採取諷刺、挖苦的語言,有時甚至是尖刻的言詞來批評這些我認為教育不好的學生,有時我也會不顧學生的感受,一味發洩自己對學生的不滿。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有些行為是多麼的偏激和愚蠢。可能自己在這麼多年的教育中扼殺了很多天才。

肖川教授說:我們需要慢慢地等待學生的成長,不宜操之過急,要給自己更多的更積極的暗示和提醒,要學會情緒的自我管理,學會對學生的寬容,對待學生的態度不宜過於隨意,對待學生的言辭不宜過於斥責,我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我們老師也要學會傾聽,傾聽學生的呼聲。今天晚上,學生在作業本上寫道:親,作業太多,我做不完,請求減量!我回複道:親,我明天就減!孩子樂了,我也笑了。看來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我想我離優秀的老師已經不遠了,講臺就是我人生重要的舞臺,我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能盡如人意,但求吾心無愧。

《人生》讀後感3

路遙的《人生》影響巨大,不僅詮釋了人應當怎麼對待愛情和婚姻,還闡述了人應當怎樣堅持真、善、美。如果說高加林是反面主人公,而劉巧珍則是正面代表。高加林在民辦國小當教師。因職位被頂替,他失去了在學校的工作。在他最最低落的時候,村裡姑娘劉巧珍闖進了他的內心世界,默默地為高加林著想。

當高加林因意外得到城裡的工作,跟城裡姑娘黃亞萍相識。面對新生活,高加林接受了黃亞萍,拋棄了劉巧珍,辜負了劉巧珍對他真誠、真摯的愛。劉巧珍被拒絕後,很快嫁給了鄰村莊稼人的馬拴。不久,高加林進城的事被人告發,他失去了工作,與城裡姑娘黃亞萍的愛情也隨著煙消雲散。心灰意冷的高加林無奈之下,再次回到了他的`村莊。這時,高加林才發現自己深愛的人是巧珍。但巧珍已經嫁人了,現實再也無法改變了,高加林永遠地失去了巧珍。

巧珍是一位受條件限制讀書較少的農村姑娘,在少年時期就對高加林有好感,她本以為與高加林徹底無緣於愛情,但高加林失去教師公職後,她燃起了與高加林愛情的希望;幫助高加林賣饅頭、給她買香菸等,雖然包含著愛,但還含有一種善良。

高加林到縣裡工作拋棄她後,她並沒有選擇抱怨和消沉,而是及時規劃了自己的人生,她的善良之心依然存在。後來,高加林失去公職返回農村時,巧珍提前阻止了她的姐妹,避免了她姐妹對高加林進行辱罵;還告訴了她的家人,以後不要為難高加林。考慮到高加林幹不慣農活,巧珍還想著給高加林再找份教師的工作。

如果說,她們沒分開前,巧珍為高加林著想,是為了愛,那麼後來對高加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完全是巧珍一種美好品德的展示,是真、善、美的一種體現。當前,面對誘惑也罷,面對生活也罷,有的人拋棄了良心,拋棄了愛情、拋棄了婚姻。有人將這種改變,視為合情合理,說什麼三觀不和、境界不同。讀後感·簡直是一派胡言,“胡遠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腳亦隨之”,民國時,大名鼎鼎的胡適先生成就如此之高,和結髮之妻江冬秀永遠相伴。論成就,超過胡適先生的人不是太多吧。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和婚姻是人生的基石,一旦選擇,無論遇到什麼,就必須永遠相伴,永不動搖,不拋棄、不放棄。此外,生活有時會給人苦難,一個人的生活、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會遭遇一些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有的人用厭惡之心去拒絕,有的人用善良之心去化解。與其用惡行對待,不如用善良去迎接。或許,在很多時候或任何時候,對待真、善、美都應當不斷堅持或永遠追求。

《人生》讀後感4

不滿足,是抱怨的開端,說到底其實是我們在不斷強調我們不想要的人或事物,細想想對一切抱怨的事物我們無能為力改變,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持續在心底徘徊。我們何不停止抱怨,讓我們的思緒控制語言,語言可以造成行為,行為可以成就習慣,用習慣來決定自己的人生。

也許有人會說,不抱怨如何讓人發洩,長期不抱怨會不會得病,所以很多人經常抱怨東抱怨西,怪物價高、工作忙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甚至天氣、交通……

這些都是抱怨的物件。其實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放下挫折和不滿去尋找和追求新目標的一種銜接方式。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不足,都有自己的快樂與憂愁,都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與幸福。你面對著這一切,抱怨也好、埋怨也罷,日子總要過下去的。

正如書中的一個小例子:有個頭痛病的年輕人,他每晚下班後,都會對他的妻子說自己這一整天頭有多痛。後來他明白了,這樣其實無法消除、或者是減緩頭痛,便決定不講了,讓自己漸漸免除抱怨。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頭痛的問題了。

說到這裡,不防想想我們自己。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公平的,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卻是截然不同的。你再抱怨,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只會增加你周圍每個人的痛苦。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不抱怨,在不抱怨的過程中,減緩痛苦、增進健康、創造圓滿的關係、擁有更好的`工作、變得更平靜喜樂。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你的人生會更加美好。

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在工作中、在困難面前,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的難題和挑戰,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互相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形成惡性迴圈。

將抱怨的精力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就讓我們從這時候開始改變自己的言語、改變思維、停止抱怨,在好事發生時表達感激,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也讓所有人的未來更美好!

《人生》讀後感5

還是隨性的快樂下去吧!

三個小時就完成了看書摘抄寫讀後感,是那種可以在閒暇時候作為放鬆飛速讀完的書。書裡很多建議都是在生活工作中早已知曉學會的內容,只是很多都是潛移默化學會,看完書才開始明白這樣做更好的原因。

我們總是在度過一個人生階段之後突然有很多感悟想要告訴別人,但是作為那個階段的人聽完真的會做的更好嗎?我覺得也不一定,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不是你看完人生就會逆轉了的書。雖然這種想法可能有點兒可笑,但我看之前確實有一點這樣的想法。

堅持一次只買一本最想擁有的書

挑選是需要訓練的,記錄最令自己感動的事物,用某種形式將這份感覺儲存下來。

挑選自己最喜歡換明信片,等同於選擇讓自己最感動的事物。因為只能挑一張,所以下一次看展時,會格外用心的欣賞作品。

如果人生中擁有的每一件東西都是自己用心認真挑選之後確定最喜歡的,這就可以算是心動的.一生了吧。多多鍛鍊自己對於選擇的能力,更能瞭解自己是什麼風格,在重大的選擇面前也能更快更敏銳的選擇需要的吧。

禮貌周到是保護自己的鎧甲

25歲的你多半是職場新人,還沒有什麼出色的工作表現,但只要應對得體、禮貌周到,就能得到相當高的評價。

過分謙虛有時反而會讓人心生不快。

不要將流行語掛在嘴邊。

“總之”這類字眼儘量避免,改用“首先”比較恰當。

把“謝謝”當做口頭禪,對幫助了自己的人說一句麻煩了,時刻保持微笑就可以給別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了,又簡單又很有收穫的習慣。

越是微不足道的約定,越要遵守

越是微小的約定,越要確實履行,而且不宜過分張揚。對方也許會因為你記得連他都忘記的小事而開心不已。

我會刻意記一下身邊人的生日,有時候會準備小禮物,甚至是一個小甜品,會帶來非常意想不到的想過。

31培養旺盛的求知慾

趁自己還活著時,應該多看書、多看電影、多參觀文藝展覽、多聽音樂。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曉得人生有那麼多有趣的事,實在太可惜了。

豐富自己的生活,生活不止眼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要有靈魂和美好。作者:YOLO!

《人生》讀後感6

這是一本極具價值的人生指南讀物,它能迅速提高我們對生活的感知,並幫助我們確立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定位。十位偉大的人生導師,引領我們步入成功殿堂,能讓我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今天我就拿其中的一段談談我的感受。

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只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再不好的工作也會變成最出色的工作,就像希爾頓說的:“世界上沒有卑微的職業,只有卑微的人。”

下面我舉三個小例子:

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牆啊。”

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幾元錢的工作呢。”

第三個工人哼著小調,歡快地說:“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訴你,我正在建造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工作滿意的祕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東西”。一旦心情愉快起來,就會全身心投入。本來你覺得乏味無比的事情會變得妙趣橫生。這正是工作的本質所在。

一支工作能力強、工作態度端正的隊伍,才能打造出一個有戰鬥實力的團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團體的核心競爭力。從切身出發,作為一名稅收管理員,如何做起事來讓領導放心,同事滿意,我認為專業的.工作態度應該包括兩方面:1.積極負責的工作態度;2.以大家的滿意與信任為第一的服務態度。

工作中,無論面對領導或同事,更或是納稅戶,一個良好的態度尤其重要。態度是人與人接觸的第一印象,這不單單是一個人的事,有時團隊的協作精神也是一個很好的團隊態度。相信通過每天的日常工作,我們都會更珍惜身邊的人,珍惜從事的工作,珍惜現有的生活,為我們擁有優雅的工作環境、擁有和睦團結的工作夥伴感到欣慰。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方面,無論是在工作或是生活中,我始終認為可以用“真誠相對,靈活處理”的理念來待人處事。真誠待人有助於彼此溝通了解,靈活處事則是以不變的原則應對變化無常的世事。

“態度端,百事成!”擺正做事的態度遠比做好一件事情本身效用大得多。良好的態度是獲得成功的前提,也是讓自己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積極主動完成任務的先導。

《人生》讀後感7

《人生感悟》是季老先生的感悟,它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去奮鬥、探索,怎樣追求理想與目標,也使我們看待生活、事物的眼光變得更加深邃。老人的聲容笑貌好像浮現在我眼前,他的金玉之言,將永久地刻在讀者的心田,催人猛醒,激人奮進;這本書有“世紀老人”非凡的人生經歷,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尤其是我們現在是一名教師,作為一位教育者,我深深知道作為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學習的有很多方面,這需要本身的不斷去閱讀大量相關書籍,才能及時的充電,更好的為教育服務,無形當中也會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從而提高自我的同時也能給孩子們把這本書的知識亮點分享給孩子們,讓孩子們也能從中學會了怎樣去奮鬥、探索,怎樣追求理想與目標,也使我們看待生活、事物的眼光變得更加深邃。

對我感悟最深的、啟迪最大的是季老先生對人生的態度。他一共寫了3篇“論人生”,每一篇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察點洞察著人生的意義與美好。先生提出了“不完滿才是人生”,還有他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從這些樸實、簡潔的話語中,我們就能夠體會到先生的氣質與人品。他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更要告訴我們對待人生要有不懈的努力與強烈的責任感。

要想使人生變得有意義,就要有目標,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過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組成的,每一環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但沒有這許許多多的個體,鏈子也就無法組成。

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這就是人生意義與價值的體現。季老先生雖已到耄耋之年,但正是由於老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他仍然筆耕不輟,他想把更多的“財富”留給下一代,讓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的無私和博大,也從中《感悟人生》。

這本書,讓我感到在生活中,工作中,應該以高度的熱情去面對,去進取,去努力,去開拓我們嶄新未來。讓我們吸取其中的鬥志,為我們的教育事業,傾盡自己的所有。

《人生》讀後感8

這個寒假裡,我認真閱讀了肖川先生寫的《好教育、好人生》這本書,該書寫得豁達、平實與質樸,字裡行間折射出作者對教育、對生活的智慧與理性之光,散發出作者心裡的真情呼喚。

文章中說:“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儘管有時我們為他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可他們並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願違,收到相反的結果。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乎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讓他經常具有作為智力勞動者的自尊感,作為公民的自尊感,作為自己父母兒女的自尊感,作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績而變得美好起來的個人的自尊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穫。讀了這本書後,我不但對肖川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他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發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我想:良好的教育應該是由人性的,有靈魂的教育。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老師自己首先要做到最好,愛學生、關心寬容學生與家長。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總有這樣一個信念——“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沒有差生和優等生,他們的“差”只是暫時的,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總是向學生暗示:每一位都是平等的!平日千方百計去激勵學生而不是批評打擊學生,尤其對待“差生”更是抓住其點滴進步,大加表揚和鼓勵。因此,他們總也“差生”不差,信心十足的努力去做。

“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讓我們處處為學生著想,用愛心,用不懈的努力共同托起明天更加燦爛的太陽!

《人生》讀後感9

人生是一條曲折的單程航線,永遠都沒有回程。

——題記

路遙的小說總給人一種樸實中加以哲理的感覺,高原質樸的氣息混著時間的打磨愈發歷久彌新。

在他用文字抽絲剝繭般展示給我們的那個世界裡,有辛酸,有感動,有人性的掙扎與無奈。專屬那個年代的人和事,被他用文字定格成永遠,一代代傳承。

高加林就是那條時代長河中渺小的一員,他一身才華卻無奈沒有用武之地,本安逸於普通的教師工作卻被人靠關係取而代之。讀到這兒,我們不由地會為他打抱不平,諸如此類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引得人深思。還好,有那位善良乖巧的姑娘——巧珍,將他帶出了人生的低谷,重塑了他的信心與追求。本以為他們的生活就會這樣平靜地過下去,可上天卻偏偏跟他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高加林一日之間成為了倍出風頭的記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前程和地位,高加林最終放棄了一直深愛他的巧珍,選擇了家世背景較好的黃亞萍。這種有名利成分夾雜的感情終究不會持久,最終高加林靠關係的事情暴露,不得不回到最初的黃土地,而巧珍,卻已經成為別人的新娘……

讀罷全文,一種憂傷的情緒如烏雲般籠罩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高加林的悲劇,說到底是他一手釀成的,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個這樣費盡心思卻悲劇告終“高加林”呢?突然想起以前見過的一首詩:沒有什麼使我停留,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繫之舟。“我是不繫之舟”,這或許是許多人瀟灑的口頭禪,可真正能做到“不繫”的有幾個呢?生活的道路上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誘惑,也許你只看到那光鮮亮麗的外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再也無法停息。金錢、地位、利益,甚至生命,誘惑可以將一顆純潔的心靈瞬間侵蝕得滿目瘡痍。“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如果這樣,也許我們的人生不會飛黃騰達,至少可以活得灑脫,活得自在。

正如書中所說:“一切毫無辦法,嚴峻的生活把他趕上了這條塵土飛揚的路。”既然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就要活出我們的滋味。是雄鷹,就要展翅翱翔搏擊風浪;是大樹,就要汲取養分奮力生長;是嫩葉,就要燃燒生命奉獻自然。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沒有回程,所以才更要加倍珍惜……

乘著專屬自己的拼搏列車,一覽窗外風景,朝著目標邁進……

《人生》讀後感10

今天,我們正值青春年少,含苞待放的年齡,誰的心中不渴望有一個花開爛漫、果實飄香的未來?誰不渴望在今後的歲月裡超越平庸,鑄就一段輝煌的人生?

有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一定能給我們的心靈以深厚的啟迪:有一天晚上,一隊旅人行走在途中。忽然,天空乍現一束亮光,並且他們聽到了一個來自空中的聲音向他們問好。他們知道這一定是神靈降臨到他們身旁,禁不住從心裡祈求神靈給他們帶來好運。這時,空中的聲音卻告訴他們:“儘量多拾一些路邊的石子,放進你的行囊中吧,等明天太陽出來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到快樂,同時也會感到後悔。”說完,那道亮光就不見了。旅人們不解神意,雖然徒步行走已經讓他們感到很疲憊了,但是,他們也不想過多地增加自己行囊的重量了。行走了一夜的旅行者,終於看到了從東方升起的燦爛朝陽,當他們從行囊中拿出夜裡在路邊撿拾的那些石子時,發現它們竟然都變成了一顆顆晶瑩剔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鑽石了。這情景不僅使他們驚喜異常,同時,他們一個個又極其後悔自己沒能多拾一些……

同學們,這是一個蘊意非常深刻的人生寓言。今天,我們不正是那夜空下的`旅行者嗎?而書籍也正是路邊的“石子”啊!你再看看我們的老師,還有時刻關心我們成長的長者們,不就是我們遇到的“神靈”嗎?他們常常告訴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學習,並告誡我們“知識能改變命運”、“奮鬥能鑄就輝煌的人生”,然而,我們真正地理解過他們話的內涵嗎?古人云:“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有多少人只有到了考大學名落孫山之後,才知道自己浪費了讀書的大好時光;有多少人在工作之後,遇到難題時才明白自己該唸的書竟然沒有念;有多少人在告別了學生年代之後,才真正地理解老師和長輩們當初對自己教導的意義啊!!

前車之轍,正是後車之鑑。為了將來“燦爛的朝陽”升起來的時候能少一些後悔,我們從現在起就儘量多拾一些“石子”吧!其實,我們撿拾的是石子嗎?不是!那每一粒都是閃光的鑽石,只不過在那“陽光”還沒有照射到我們之前,夜晚掩蔽了它們奪目的光芒而已!同學們,讓我們多撿一些吧!相信這些鑽石會把我們的人生裝點得燦爛輝煌,會烘托出我們生命的卓越和壯麗!

同學們,願我們的生命不要像易朽的草木一樣平凡,要像永恆的鑽石一樣——光彩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