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1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在教科室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學期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全體語文老師圍繞“依託課內外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這一教研主題展開常規教研活動,另外這學期還有一個重頭戲,就是參評龍灣區語文示範教研組。下面我就從這兩個方面來總結這一學期的工作。

一、加強常規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規範備課,確定主題,掛帆起航

開學初,語文教研組要求語文教師規範備課,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根據區裡的檔案和學校的要求,我們明確了我們語文的備課新要求,要求每一個課時的備課都要涉及以下的內容:學習目標、分情分析、核心問題、導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練習。我們的常規課堂也要依託學生的學習活動,落實小組合作學習。繼續堅持我們的三“10”方針,讀10分鐘,寫10分鐘,老師的講不超過10分鐘。

學習活動,核心素養是教育的熱門詞彙,同時也是我們教學的新方向,新思路。因此,我們確定了本學期的教研主題為“依託課內外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確定主題之後,我們開始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關注教學中的`閱讀策略,更是通過命題評價來指導我們的課堂。鄭老師就在11月15日,帶著他的思考,帶著他的智慧而來,為龍灣區第二國小的語文老師做了《研究命題講座,提升學業質量》的講座。在講座中,鄭永理老師指出:越基礎的書寫越重要,我們的日常教學要關注漢字音、形、義的三位一體。積累很重要,結合語境去理解,去應用更重要。閱讀題的設計要合理構建閱讀測試框架,精心選擇閱讀材料,要把握閱讀測試的要求。同時,閱讀策略需要老師不斷地滲透和訓練。習作要關注表達,更要關注選材。

2、一種模式,幾番磨礪,收穫滿滿

近年來,我們語文教研組一直堅持主題教研活動,也慢慢提煉出“三研三問”的立體研修模式,“三研三問”以問題的發現為出發點,以問題的解決為活動過程,以經驗的總結為最終的價值取向,研主題、研方法、研經驗。它著眼的是以“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研主題:三設問——聚焦問題

開學初,我們會通過三設問:“我們有什麼問題?”“有哪些相關研究?”“研究預期有什麼成效?”來確定我們一學期的教研主題以及教研方向。這學期,我們確定的主題是:“依託課內外閱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2)研方法:三追問——解決問題

確立主題以後,該如何有效地解決問題,並從中提煉經驗呢?我們採取了課堂觀察與課例分析相結合,不停地反覆,螺旋上升的集體備課、磨課方式。形成“基於學情設計破解預案——觀測課堂效果——反思破解效度”反覆迴圈、螺旋上升的疑難問題研究機制。

(3)研經驗:三反問——提煉昇華

主題研討後,老師們進行了反思總結,而此時,我們的教師要對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層層遞進的反問。而這個反思總結的提煉過程,是教師個人的成長過程,需教師獨立完成,更需要公開交流,在共享中昇華。此時,我們讓教師對自己反問三個問題,從不同的層面反思自我的研修成果。

一反問在這次活動中我收穫了什麼?

再反問這次活動給我什麼新的啟發?

三反問這次活動什麼經驗值得推廣?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通過“三研三問”校本研修,提高教師的素質,實踐“讓每位教師成長”的辦學理念,保障課程實施的質量。

二、以賽促發展,在思考中成長

這學期,我們迎來了龍灣區示範教研的評比。在參評的過程中,我們整理近年來語文教研組的相關活動以及成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成績,也發現了不足。“三研三問”這個研修模式很好,有了它,我們的教研活動更加有針對性,也更加有效。在我們不斷理解與運用這個模式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些許不足。這個模式給了我們一條路,但是如何走好這條路還值得我們探索。我們的教研主題應該再細化一些,“三追問”的記錄表應該有更細化,更可觀的評價量表,這樣老師的評課可以更有指向性。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2

本學期,課題組繼續認真紮實地進行教學研究,期初制定了研究目標,並根據目標制定研究方案,開展多次培訓、研討與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惑。現總結如下:

一、本期主研的方向:

1、探究利用網路教學資源,進行單元整合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探究利用網路教學資源進行群文閱讀;

3、研究中國故事進課堂,引導學生利用網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二、本期主研的行動:

1、開展文獻研究:蒐集了整理了大量相關課研資料上傳到課題網站,讓教師研討學習;針對“單元整體教學”展開培訓,本期至少進行了5次研訓。

2、開展例項研究:研究已有“單元整體教學”的課例,黃平、劉銀、彭慧琴與大家分享課例,提出思路;如學習了蔣軍晶群文閱讀課例、李懷源單元整體教學研究成果、瀏陽市瀏陽市金沙路國小單元整合?群文閱讀課例等。

3、開展行動研究:

(1)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人與動物”為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葉玲、王瓊、吳英姿、粟惠、全小平、伍歡老師進行了單元整體教學的說課,全體語文老師也積級參加課題組活動,說課內容如下:

葉玲老師:《老人與海鷗》《跑進家來的松鼠》《金色的腳印》讀寫遷移

王瓊老師:《最後一頭戰象》《軍犬黑子》

粟惠老師:群文閱讀

吳英姿老師:整本書導讀(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

全小平老師:口語交際、單元回顧

伍歡老師:習作及評改

(2)葉玲老師授出了《老人與海鷗》《跑進家來的松鼠》《金色的腳印》讀寫遷移單元整合課;王瓊老師授出了《最後一頭戰象》《軍犬黑子》單元整合課;劉銀老師授出了三年級上冊第28課《獅子和鹿》單元整體?群文閱讀教學教研課。

(3)彭慧琴授出了“初識吟誦”《春曉》,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及拓展學習“千古離情在詩中”。

(4)通過文學社,開展“中國故事進課堂”系列活動,向全校學生推廣閱讀《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通過讀中國故事、網上聽中國故事,引導學生讀、寫、繪中國故事。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網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校園形成互相交流學習的氣氛。

三、本期研究收穫:

1、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群文閱讀的目的、操作形式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

2、通過一系列研討及反饋,發現通過單元整體教學確實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創新的能力,激發學習熱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課外語文活動的開展對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而且,通過活動的開展,能實這實在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及互相交流學習、自主創新的意識。

4、蒐集整理的網路資源對教師、學生的成長具有長效性作用。

5、課題組的研究讓教師逐漸有了科研意識及興趣,並在分享交流中共同成長。

四、本期研究困惑:

1、單元整體教學課內時間管理問題。在有限的40分鐘,課內、課外知識,單元整合與群文閱讀怎樣在課堂內相得益彰?

2、單元整體教學、群文閱讀的內容問題。怎樣為單元主題課文尋找最合適的閱讀內容?對國小五、六年級語文教材的群文閱讀應該有一個整體規劃,怎樣進行?

3、教師意識與操作等問題。一些教師對傳統教學方法仍然十分依賴,如何跳出教材的束縛,以大語文觀來重新整合教學內容?教師的研究時間、精力也是有限的,如何讓單元整體教學更具操作性,形成怎樣一種模式,簡單實用,讓教師覺得好用,學生覺得學得充實,對師長的成長確實有益?

五、下期研究展望:

1、解決以有困惑;

2、教師撰寫論文。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3

一、問題的提出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這是因為閱讀的過程是知識吸收和積累的過程,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同學的語文知識會不時豐富,文學修養的訓練與提高更是得力於大量的課外閱讀,作文水平的提高也與大量的閱讀密切相關。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新課程規範》中明確規定:“應逐步培養同學探究性閱讀和發明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使同學“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身的視野。” 要做到這一點語文教師必需通過適當的教學戰略,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空間。“拓展性閱讀教學”正好為同學構築了這樣一個開放而活躍的語文學習的平臺。其目的在於讓同學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同學對所學文章內容的內涵和外延有更深刻的理解,並結合自身的學習興趣、學習實踐和對未知領域的設想,構建一個更為廣闊的知識網路,積極開創知識的新內涵,從而增強創新意識。從資訊理論角度看,閱讀的過程是資訊的輸入(吸收)過程。從這方面講,“拓展性閱讀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同學獲取資訊的觸角向外延伸,讓同學“多讀”、“博讀”,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向外延伸。

“拓展性閱讀教學”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思維和形式也將是多元化的。它不但能開拓同學的視野,活躍同學的思維,激發其潛在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為同學的終身學習和適應學習型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積極開展拓展性閱讀是有其一定的實際意義的。

二、實驗措施

大體有這樣幾個內容是我們語文課堂經常進行拓展的:一是向文字拓展:二是向生活拓展;三是向學科拓展。

1、向文字拓展

關於文字拓展,又可以分為互文對照、課外閱讀指導、填補課本空白三個方面。

1)互文拓展

任何文字都是一種互文,任何一個單獨的文字都是不自足的,其意義是在與其他文字互動參照,互動指涉的過程中發生的。互文拓展,和我們以前進行研討過的主題教學相似。比方在《盤古開天地》一課中,教師就將各民族的創世神話推薦給同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進行互文對照學習,但是也是同學學習這個神話的一個互文參照。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對比閱讀。

如在教學老舍的《母雞》一課時,我就和課本里的《貓》,還有課外的一些寫動物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同是寫動物,手法不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不一樣,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同學在這樣的歸類閱讀裡,一下子理解和懂得了許多,估計以後要寫一篇關於動物的作文,應該可以胸有成竹了。

學習一篇課文,從而瞭解許多篇同一內容或形式的優秀文字,猶如在一面鏡子面前立起另一面鏡子,出現的便是一條風光旖旎的鏡子長廊!

2)課外閱讀指導

閱讀是人們獲取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一個人的思想生長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文字拓展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課外的閱讀指導。它的方式有很多種。

將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寫作背景和作者其他作品整合起來,實現師生和文字、作者三者的立體對話。在閱讀教學中,對話追求的應該是教師、同學、文字、作者之間的靈魂的相遇,精神的交流。我們促使同學與作者進行深入的對話,能協助同學正確掌握文字的.思想內涵,能激起同學對文字的嚮往。和在武漢的聽課中,有好幾堂課都有這種方式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教師介紹寫作背景,還有作者當時創作這篇文章的激動心情,對同學懷著激動的心情感情朗讀文字,有很大的啟發和情境創設作用。

要對同學進行課外讀物的推薦和介紹。我在教學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一課後,推薦同學去閱讀他的《我與地壇》還有他的《務虛筆記》,同學很感興趣。有的同學把史鐵生所有的作品都找來讀了遍,寫了篇長長的讀書筆記,感觸極深。如這樣優秀的作家,這樣優秀的作品,還有許多。我憑藉自身豐富的課外閱讀積累,向同學推薦介紹古今中外的許多名篇,帶領同學在人類思想精華的海洋裡漫遊。事實證明,積極的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同學,往往文化修養較為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這就是浸染書香的益處。

3)填補文字空白

對文字的拓展還有一個內容就是填補文字空白,引導同學想象,藉以對同學進行語文基本功的訓練。在《搭石》一課中,讓同學想象還有其他人來走搭石,會是怎樣的情景;在《坐井觀天》一課中,老師讓同學想象青蛙跳出井後,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說些什麼。這樣的文字拓展,是為了空虛課文內容,也是為了同學更好的理解課文中心思想,更是對同學進行想象、創新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

2、向生活拓展

向生活拓展,就是讓語文迴歸生活,讓語文教學走向社會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課堂,使教學成為生活的論述,閱讀成為生活的體驗。比方說讓同學寫觀察日記、開展實踐活動、進行社會調查、寫信、遊記等。重視應用文的寫作,讓作文學以致用。這就是將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轉化,將語文課堂和生活融合起來。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讓同學能掌握好祖國的語言文字,藉以語言文字進行順利的交際,獲取廣博的知識,獲得幸福的生活能力。

3、向學科拓展

向學科拓展就是將音樂、繪畫引進課堂,讓語文和數學、社會、自然等學科融合起來。語文原本就是一門工具學科,它和其他學科的整合,對於國小來說,可以更好的激發同學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求。在武漢的很多課堂裡,就有這種學科之間的拓展,運用得恰如其分。讓同學在語文課堂上看到更加廣闊的學科的知識的魅力,更增添語文學科的美。

三、實驗效果

“營造書香班級,讓好書陪伴同學,讓經典滋潤同學童年。”拓展閱讀活動做到全員參與,師生個個看書、做筆記、寫讀後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活動中,班級裡已經形成了“人人愛讀書、人人讀好書”的氛圍。

1、拓展閱讀活動激發了同學的語文學習興趣

據同學問卷調查得知,有20%的同學特別喜歡學習語文,50%的同學喜歡學習語文,只有10%的同學不太喜歡學習語文,這已形成可喜的局面

2、拓展閱讀活動陶冶了同學的道德情操?

無數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其中蘊含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潛移默化地薰陶了同學,影響著同學的言行,陶冶了同學的情操,&ld

quo;勤奮好學”已在全校形成了濃濃的氛圍

3、培養了同學的語文能力?

我們出了一張閱讀測試卷,實驗同學的成果明顯高於同齡同學,充沛體現了同學的理解能力和發明能力。

4、提高了同學的讀寫水平?

我開展課外閱讀時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堅持多讀多背,提高了同學的讀寫能力和水平。同學在多讀多背中積累了大量的佳句、名篇,慢慢領略到寫作方法,從讀中學會寫。有十幾名同學在閱讀和作文中獲獎。

5、拓寬了知識面,開闊了同學的視野

區域性同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中外名著也略知一二,全面提高了同學的綜合素質,為今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問題與反思

幾年來的實踐,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考慮。

1.拓展,必需建立在尊重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涵上,不能偏頗或者曲解,也不可面面俱到,拓展的內容也要符合同學的實際。

2.區域性同學缺乏興趣,閱讀量不夠。方法不當,造成高耗低效。良好的閱讀習慣仍未養成。仍然語感不強,語言不豐富,同學的閱讀、作文能力較低。這些同學的提高急需解決。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4

一、課題的確立

我們組的子課題是“國小語文課堂提問的研究”,我們選擇這個課題的本意就是實用,實際,每節課、每個老師都離不開的就是提問

二、前期工作

(一)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多途徑地理論知識學習,確保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研討學習並總結出現階段我們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關於提問的理論知識和解決策略。

(二)找準根源,把握方向。

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和分析實際的語文課堂,我們全組老師討論研究發現我們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

1、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質。如這個知識點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又能為後面哪個知識點的學習做服務?重難點是什麼?

2、提問的個人主觀性太強,太隨意。在一節課中的提問多的可達幾十個問題,少的卻只有幾個問題。特別是在常態課上,這類問題非常嚴重。

3、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教師只注重自己問,忽視了讓學生提問。答案開放的問題比較少,不敢放手。

4、存在口頭語式提問。比如“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問題學生沒有任何思考過程,順水推舟就回答“是”“對”。在實際應用中,這種現象普遍存在。

依託課例進行實踐,努力實現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發現問題了,我們就來解決問題。首先,我們制定了嚴把課堂提問的三個環節:“課前備課中設問”、“課堂實踐中精問”、“課後總結中思問”。把課堂提問研究的意識滲透在每個環節,並落實行為。確立了這個教學行為的目標和要求,我們心裡就有底了,研究起來也更有方向性了。那就是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語文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我們有計劃的開展了多節課堂教學聽、評課活動,主要從提問的數量要求少而精、提問的難易適度、提問要切中要害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國小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研究。我們在同講一堂課活動中,就特別留心了各節語文課堂提問的質量,同時觀察課堂中老師們的提問技巧,學生們的提問能力,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驗和教訓,在評課中,每位老師也都針對課堂提問發表了看法。

在課堂中,我們首先轉變自己的觀點。努力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我們是這麼做的:(1)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教師應相信學生的潛力,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表揚。(2)鼓勵學生大膽置疑。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疑惑和見解,即使學生的問題很幼稚,也應給予積極的肯定。(3)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問的設計。在預習、學習或複習階段,均須安排學生參與到課堂提問的設計中來,因為學生提出的問提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四、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和今後的改進措施

(一)取得的成績。

1、通過對《國小語文課堂提問的研究》這一課題的`自主學習研究,我們真正認識了課堂提問,明確了課堂提問對於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性,學習了提高課堂提問的策略,並通過實踐證明了真正有效的課堂提問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們撰寫了教學反思、案例分析、階段報告。

2、學生們則在老師精心設計的“精問”、“設問”中爭當學習小主人,改變了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探究課堂問題的興趣,思維得到鍛鍊。

(二)今後的改進措施。

1、進一步落實教學研究。在課堂實踐中注意提問層次和梯度,並根據問題的難易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得學生全面發展。以及,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注意趣味性,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緻,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2、進行多渠道的學習,注重平時積累。

3、繼續充實完善個人研究資料夾,裝載每次研究過程中的個人研究成果以及個人撰寫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秀課例、等,便於隨時檢視自己的成果,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不斷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素質。

以上是我們課題研究小組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後我們會本著“想到一點就做到一點”的課題研究作風,紮紮實實地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決不敷衍了事,一切本著課題研究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使課題研究成為日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為推進實驗國小優質教學模式和方法研究總課題的程序添翼。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5

本學期工作快結束,我的教學工作也快告一段落。在本學期中,我不斷研討教學方式方法,並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有所收穫,當然對於語文實踐活動實施也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現在將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研,創新有為,提高業務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師都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為此,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我積極向教師們學習,努力實施創新教學,積極發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努力鼓勵學生敢說敢為,引導學生能說會做,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我認真備課、上課、輔導和批改作業。每一環節我都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學生願學。在集體備課中,我認真記錄,積極發言,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同時闡述自己的見解。

二、依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

本學期的努力方向是學生的古文誦讀。在教學中,針對我的學生的實際,充分激發他們的古詩文誦讀積極性,每天早上,我都堅持在黑板上抄寫優美的古詩文和學生一起誦讀。激發學生背誦古詩文的興趣。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一直要求學生堅持寫閱讀筆記,並且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通過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展示。

三、抓科學研究,閱讀教學的主旨性的研究有一定的`認識

本學期,我的科研目標是對研究閱讀教學目標的研究。我認為首先應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為前提。抓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探究性學習方法真正為教師們所掌握並靈活運用。注意發展學生的能力,強化好奇心,啟發學生敢於想象,勇於質疑,鼓勵學生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求同思維、求異思維,努力開發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改革教法,注重學法。變滿堂問式教學為學生自由發展式教學。教師加強學法指導,給學生學習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艱辛與喜悅。教師適時加以點撥,迸發學生好學的火花。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教研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進步,課堂教學能力也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今後會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6

8月31號我校開展了新學期開始後的第一輪語文聽課活動,在董校長的帶領下,語文老師都參加了本次活動。現將聽課活動總結如下:

一、教師講課情況分析

1、體現了國小語文新課程的理念。

1)、努力嘗試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初步體現了學生作為課堂主人的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經過學生的內化才能形成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思想和個性。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在這些方面作了許多努力和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一棵紫丁香》中的師資教學,首先了解學生已經認識的字和知道的識字方法,從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出發,指導學生鞏固運用生字和識字方法;《中彩那天》讓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學課。《開國大典》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進行互動討論,然後彙報展示。注意讓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來表達。……所有的這些,表明教師們開始關注學生的需要、興趣、個性,力圖幫助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發展。這種意識越來越明顯,說明課程改革已經引起了教師思想觀念和課堂教學行為的變化,學生正逐漸成為課堂的主人。

2)、師生關係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同時,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語言親切、課堂氣氛輕鬆、活躍。教師能夠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學習,平等交流。一些教師手把手教學生寫字,面對面和學生交談。教師的位置遍及課堂的各個角落,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大大促進了課堂的'雙向交流和師生互動。在平等的交流中又體現了一定的引導、組織作用。例如:教師指導學生讀書時,教師示範,師生互評,然後再改正不足,學一學讀得好的地方。教師和學生完全是在平等地切磋、研討、交流。學生沒有心理負擔,但是往往又受著教師的知識、經驗和人格魅力的影響。另外老師在學生討論難以深入的情況下,能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

3)、比較注重紮紮實實的語文基礎的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一定要紮紮實實打好語文的基礎。這是我們語文教學傳統的優勢,決不能放棄。語文課程改革只能加強基礎,然後追求創新。決不能放棄我們好的傳統,片面追求“創新”。本次課堂教學老師基本都注重了語文學習的基礎,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語文基礎學習。例如識字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識字,使得識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既體現了基礎,又體現了創新。閱讀教學注意了一定量地讀的訓練,比較注意朗讀方法的指導。學生聽話和說話訓練,注意讓學生掌握方法。教師能夠準確地把握教材內容,沒有出現遠離文字進行過度發揮的現象,注重教材資源和學生資源的挖掘和運用。

4)、嘗試採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指導學生應用多種學習方式。

教師採用了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小組討論,或找小夥伴討論。教師讓學生熟瀆課文,提出問題,共同探究,然後解決問題。在探究學習中動口、動手、動腦,在發展語文能力的同時,發展了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

5)、在教學語言方面,除個別教師地方方言較重外,一般都能使用普通話教學。

2、存在的問題

在語文教學一定程度上雖注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有的老師的課還體現得不夠充分,還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定教。有的教師還被教案牽著走。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實施不能以學生的狀況而制定和調整,挖掘教材不深。

二、集體評析

為使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有更好地融合,聽課完畢後,教研組還安排了語文老師互動式評課。在互評前,老師們先自己對本堂課進行說課,然後,全體聽課者根據說課內容暢所欲言,既肯定了執教老師的教學亮點,又誠懇地提出了商榷之處,使本次語文教研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7

20xx年5月8日至11日,我局舉行了“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研討”觀摩課活動,聆聽了十三位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聽完後更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們語文課堂的情趣化、生活化、藝術化。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著這幾位教師的課時,他們的語言親切和藹,鏗鏘有力,字正腔圓。

二、積極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兩老師所執教的《豐碑》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醜小鴨》一課,是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的傑作。這篇文章講述了一隻又大又醜的小鴨子,在經歷種種歧視、挫折、磨難之後,終於變成一隻美麗的天鵝的故事。作者用同情的筆觸,將醜小鴨的經歷描寫得令人關注。醜小鴨的故事,使我們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都會從中體悟到蘊含的人格品質、人生哲理。

在教學中老師首先注重在讀中體驗和感悟,注意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閱讀,展開想象,體會文章的情感。讓孩子們聲情並茂地朗讀,讓他們純真的心靈與“醜小鴨”的美好心靈產生共鳴,從而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初步體驗到到人生的真諦。因此,本節課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體會主人公內心情感世界,如:教學醜小鴨在老婆婆家被母雞和貓嘲笑時,老師先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去體會“嘲笑”應用什麼樣的口氣讀;這種“嘲笑”的語氣被領會之後,再讓學生繼續體會醜小鴨當時的心情便水到渠成;然後又加上學生對朗讀的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評價他人,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抓住關鍵詞語,讓學生揣摩身處逆境當中主人公內心的痛苦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中抓住“羨慕”一詞,先讓學生體會“羨慕”一詞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用上“羨慕”一詞練習說話,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詞義,在此基礎上再進入文字揣摩身處逆境當中主人公內心的痛苦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便容易得多,此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使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徹,做到了學與用的結合。

在醜小鴨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時,孩子們也由同情變為高興、欣賞。在這兒,老師又引導孩子們反覆地品讀課文,且每一次的匯入語都不相同,她是這樣說的:

第一次:醜小鴨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一天,它樂壞了,它張開——(生讀)

第二次:看哪,它那寬大的翅膀,在藍天下使勁地扇動著。它飛得那麼高,那麼自信。

第三次:讓我們的心也伴隨著醜小鴨一起展翅飛翔吧!這樣安排,避免了學生因反覆朗讀同一內容而感到枯燥的情緒發生,還將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帶入了一個快樂的世界裡。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注重語言訓練與情感體驗和諧統一。在提倡感悟體驗的同時又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積累了詞語,感受語言文字的奇妙,從而又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醜小鴨的感受,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老師還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語文課應當成為兒童創造力馳騁的廣闊天地。學生的想象力需要保護,創造力需要培養,這正是新課程所追求的。本課中,她不斷地鼓勵孩子發揮想象,如提出問題“醜小鴨在樹林裡還會收到誰的欺負?”“大家在欺負他的時候會怎麼說?怎麼做?”在足夠寬鬆的教學環境中,抓住每個孩子都有創造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可以說,整堂課,師生們都隨著老師那娓娓動聽的語言、入情入境的講述,進入了一個先悲後喜的故事裡。

《豐碑》這篇課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蹟。教者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裝置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紅軍過雪山的錄相和凍僵的軍需處長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關注,入情入境生情。

2、誦讀質疑法。指導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語感積澱,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圖、聲、樂、情中自主學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媒體演示。多媒體展示感人的畫面,再配以柔和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本節課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整體感知這篇文章,即:

1、大聲自讀,讀通課文;

2、分段朗讀,檢查自學;

3、快速覽讀,概括內容;

4、小聲自讀,畫出最感動的語句。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學習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創造力主要依靠求異思維。在結尾之處的教學設計也體現出教者的別具匠心。林老師用投影出示軍需處長在雪地裡凍僵,像座晶瑩的豐碑的畫面,讓學生仔細看圖,並想象“當軍需處長靠在樹下馬上要犧牲了,他會想些什麼呢?他有什麼心願嗎?”讓學生看圖想象延伸,不僅練習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發展了思維,也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了軍需處長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在戰士們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在同學們的心中也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一樣永垂不朽。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林老師又問學生:“你從軍需處長身上想到了什麼?”這時學生暢所欲言紛紛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表達出來了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十三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低段老師緊緊抓住關鍵字、詞和語,步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高段老師整體把握,緊緊抓住題眼,步步引導學生走入文字。

四、評價語言的收穫

老師們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最數田靜老師和束巨集冬老師評價語言豐富,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沒關係,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會學習;你最聰明,會聽就是會學習;會發現就是會學習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有人曾說:“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需要添滿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點燃的火把。”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都成了點燃火把的人,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點燃了學生想象的火花;給閱讀教學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十三位教師的語文教學真正體現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她們的課不但具有“靈”性,而且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吧。

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短短的半天時間,我感悟到了他們課堂的樸實,紮實,求實;感受到了他們對語文的熱情,激情;感受到了他們對教法的慎重選擇,對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對教學目標的準確落實,也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髮展的全面關注。更感受到了十三位老師給我今後的閱讀教學指明的方向。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但我最大的心願是“能夠讓孩子們喜歡我的課”。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8

時光匆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幾多感慨,幾多欣慰。我們組根據學校科研處工作安排和要求,以追求“有效備課”“有效上課”為目標,重視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基礎性工作,加強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進一步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理念,積極投身教育教研工作。深入開展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活動有計劃、有程式、有總結、有成效,紮實、有序地落實每個環節。現把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以課堂為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讓每一節課都有效是教學的主旋律。為了實現輕負擔高效率的課堂教學,開學初就要求每一位語文老師要嚴格備好每一堂課,組內進行同課交流,集體聽課,集體評議。每節語文課不許拖堂,語文課堂作業不得擠佔其他課時間完成,家庭作業儘量在課上完成。課堂有效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更牢固,老師騰出時間鑽研教材的時間也就多了。

另外,加強教師理論知識學習,再讀《新課程標準》;經常訪問語文專門學習網站;在學校圖書館借閱與語文教學有關的書籍。我們尋求最佳的教學,確保孩子最優化的教育。從而提高了組內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以發展為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學習是為其他課程學習打下基礎的,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老師的教學要著眼於學生的未來。因此,我們組開學初就制定了低段語文素養的培養目標:從常規抓起,讀好書、寫好字,說好話,擴大閱讀知識面,讓老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去培養。重點抓好作業的規範性,寫字的工整性,讀書,寫字的姿勢等,各個班級還開展了講故事活動。學校班級文化牆上張貼學生和老師的優秀書法作品,並選出了優秀作品進行展覽及獎勵。

三、以常規為核心,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動

教學工作以做好常規為基本,在老師們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學中,語文組定時定點安排好老師們的教研活動。每兩週安排一次組內教研,以抓好學生的常規,有效教學,同課異構為目標貫穿每次教研活動。集中的同年級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每次活動前要求同年級老師集體商討,第一次教研時進行說課,全組成員發表建議,並參與聽課。第二次教研時進行反思,議課,老師們在教研活動中成長,學生們在教研活動中收穫。我們共進行四次同課異構活動,另外,我們組是年輕化的'教師隊伍,是學校語文工作的生力軍。因此,要求每位老師認真寫好反思,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早出成績,出好成績

1.35週歲下的青年教師是我們語文教研組的骨幹力量,是校語文工作的生力軍。為切實加強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每位語文教師要緊緊圍繞“三中心一主線”的課題,進行教學研究活動。特此,語文組要求每位教師以年級段為單位,經常相互聽課(至少一次),執教者必須上交詳案,聽課者必須有聽課、評課記錄及課後反思。在此基礎上,請選出一名代表,經過集體備課,上年級段的校級教學研討觀摩課。本學期,教研組組織了六位教師進行了校公開課,課前上課教師能夠認真備課,年段教師積極發表意見,提出各種建議,使每堂課都取得滿意的效果。

2、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共同探討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過程。並多次組織青年教師去培訓、聽課,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五、存在不足

組內個別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專業發展水平與當前新課程的新理念、新要求還很不適應,對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把握有待加強;課程意識比較薄弱,教學創新的能力不夠強。

本學期我們雖然開展了不少的教研活動,但和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原因是各班學生人數多,五六十人,生源參差不齊,教師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大,工作力不從心。

六、下一步的設想與努力方向

教研組工作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真正把教研與提高課堂效率結合起來,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與教師的成長結合起來,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並在活動形式、執行機制上不斷創新。

總之,在這一學期裡,我們有付出,有收穫,添了幾分經驗,也多了幾分教訓。下學期,我們將再接再厲,爭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績。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9

根據學校的統一部署,20xx年10月18日早上七點,我校語文組全體老師赴山口鋪中心國小參加第一次交流活動。汽車歷經一個半小時的行程到達了山口鋪中心國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整潔美麗的校園,隨後學生熱情的問候讓大家暖意濃濃,走進教學區,那踏實認真的學風和積極嚴謹的教風,無不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就本次交流活動做一總結:

一、聽課時花香撲鼻

第一節課是山口鋪中心國小周麗蘭老師執教的五年級精讀課文--《新型玻璃》,周老師淡定的教風、似火的,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一雙雙求知似渴的眼神……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恰似一幅幅久違的如花美錦。第二節課是由大盛中心國小唐豔秋老師執教的三年級略讀課文--《找駱駝》。唐老師飽滿的熱情、抑揚頓挫的語調以及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與精美的課件,令人眼前一亮。兩堂高質量的示範課,特別是周麗蘭老師的示範課如磁鐵般牢牢吸引著在坐的教師和教育局領導一行共三十餘人的`心。時間似流水般靜靜流過,大家亦如穿行於花香幽徑,迎著撲鼻芬芳,帶著滿身花香……

二、評課中百花怒放

第三四節課,教育局領導及兩校語文組全體老師齊聚一堂,共同評議。先由執教的兩位老師談了自己的教學設想,接著是聽課老師們各抒已見,大盛中心國小蔡維敏老師深感周麗蘭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思考、探究,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主導的課改理念;山口鋪中心國小李密老師看出了唐豔秋老師的抓住重點,長文短教,落實到位的精心設計;很多老師都覺得兩位執教者採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相關圖片,提出疑難問題,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老師希望兩位執教者的拓展延伸環節,要有相關的練習、具體的事例來加深理解、鞏固;

還要求在教學中要關注每個學生,儘可能讓學生多參與。最後由縣教研室幾位專家作出點評。周維玲主任提出了不同體裁的文章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要有所取捨,哪些內容該教,哪些內容該引導,不能面面俱到;李中滿主任強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重在篇章,切不可斷章取義、捨本逐末,環節設計別太程式化;陳澤傑主任希望大家在教學中,要從教過渡到導,要善於啟發,耐心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多動口、多動腦、多動手,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榮主任提出課堂上需注意細節……整個評課過程言語中肯,評點到位,各有觀點,猶如百花齊放,花香滿園。

三、交流後花香入心

這次課改交流活動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盛中心國小劉玉華老師感悟到一堂好課的價值所在;劉四清老師倍感課改勁風吹面,心扉洞開……山口鋪中心國小唐明算主任感受到學生自主探究的魅力,認識到課改沒有固定模式,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才是真課改……最後是教育局專家的精彩論述。特別是教科中心陳澤傑主任對我們提出上好一堂課需具備十要素--

a說(注意自己的音調、音色及音素);

b寫(要寫一手好字,要有示範性);

c畫(適時利用簡筆畫,圖文並茂,降低教學難度);

d動(動作需協調優美)

e問(設計的問題具有科學性與啟發性);

f演(演示需準確、安全、有效);

g評(評價需切合實際,要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愛);

h聽(學會聆聽學生的心聲);i看(看學生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j作(作業要有針對性、探究性,需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當然,還有其它幾位專家的精闢論點,讓在坐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返校途中,老師們還在車內興猶未盡地討論著當天的交流活動。而後,老師們的本次交流活動心得紛紛而至。如劉四清老師的“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文一雲老師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周淑華老師的“我們不會知難而退,而是會迎難而上,在課改的道路上,我們會走得更豪邁,更堅定!”……閱讀這些行雲流水般的文字和領悟深刻的話語以及他們今後課改的設想,他們的行動都在告訴我們:踏花歸來馬蹄香,真是不虛此行!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10

本學期,一年級語文教研組在學校教導處的領導下,特別是在蔡助理的直接指導下,我們教研組8位語文教師立足崗位,以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為契機,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標,以務實求真的語文教學研究為途徑,齊心協力,精誠合作,關注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抓教學,促教研,求創新,有條不紊地開展好本組教研活動,順利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本組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形成“團結、協作、互助,學習、研討、交流”的組風

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師來自不同的五所學校。為了讓大家能儘快交融,順利地開展組內教育教學工作,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引起共同話題,讓我們的心與心彼此開啟,沒過多久,大家都能相處得像一家人一樣,你我相互關心,已經能自然友好地交流了。長此以往,我們習慣了“團結、協作、互助”。在此基礎上,我們關注更多的是課改以來的新理念、新動向、新思路、新方法,並對此進行深入地學習;我們交流更多的是對教學的點滴體會,對研究專題的研討實施……久而久之,教研組內充滿了“學習、研討、交流”的氛圍。

二、教育教學工作紮實有效

本學期在各班有條不紊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們以集體備課為主要契機,並隨時抓住課下時間,來紮紮實實地鑽研教材、研討方案,各抒己見,取長補短。

1、集體備課紮紮實實

組內老師非常珍惜每一次的集體備課時間。每星期一上午的三、四節課我們都不挪作他用,或指定主備人進行單元備課,大家共同評議完善。每一次的單元備課我們要求主備老師認真研讀教材,寫出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明示每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並提出突破方案,其中一篇課文要詳備。其他的老師都要提前備好課,對單元教材自身先有一個感悟過程;或是依據教材特色學習有關教學資料。本學期組內老師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學習了新課標,詳盡地解讀了“識字與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課型的目標及其實施。學習了關於識字方法、拓展文字等方面的論文資料……或是針對老師們在實際教學中的現象提惑解惑;或是進行組內隨堂聽課;或是依據研究專題討論研究課、評議研究課、進行研究課的試講。每一次的集體備課時間我們都過得非常充實。

在抓住時間談真實感受的基礎上,本學期我們交流了很多教學現象、方法。主要就“識字方法”列出了詳盡方案: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整體,所謂識字,就是意味著漢字的音、形、義三個基本因素,在學生頭腦中建立牢固的聯絡,並能互相溝通,形成整體。一年級上學期要求學生掌握的會認和會寫的字數量比較多,對學生有一定難度。我們學習了教學雜誌上的文章,並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總結出了“看圖識字法、編故事識字法、創設情境識字法、比較識字法、聯絡生活識字法、猜字謎、誦兒歌識字法”等識字方法。在教學中逐步教會學生用這些方法識字,並能慢慢地依據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識字。

2、教學常規突顯班級特色

一學期來,每位教師都能結合本班的實際抓好常規教學工作,突顯班級特色。如吳錦雲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教給方法和在多種生活環境中識字,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朱丹老師教學生學會傾聽,高黎藜老師通過詞語接龍、課間律動等遊戲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張芬老師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薑桂菊老師在組織教學上狠下功夫,熊倩在語境中引導學生學會說話,秦望喜老師通過正確示範、分層評價等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教研工作成效顯著

經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研究,老師們受益匪淺。本學期,學校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我們組有多位教師參與並取得優異的成績。校優質課啟動儀式由朱丹老師執教《湖》,複習課啟動儀式則是由吳錦雲老師執教《字詞俱樂部》,在迎接區教研工作檢查時,本組有三位老師的課接受檢查並獲得好評。校、區優質課比賽中,我們組的高黎藜和朱丹都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每一節課的展示,每一個成績的取得,無一不是本組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就連年級組內代表熊倩老師參加師德演講比賽,也是吳錦雲、朱丹、秦望喜等給她改稿,定稿後試講了多次,我們又從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對她加以指導,最終獲得一等獎。

在今後的教研工作中,我想我們還應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要有一雙慧眼善於發現我們日常教學中的問題,更要想辦法利用集體的力量進行矯正,促進各方面工作效率的提高。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11

在幾年來大量調研聽課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閱讀教學課堂上這些可喜變化,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目前農村國小語文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語教學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音符另人擔憂。

第一、對新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理解不透

部分教師不能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新課程改革的解讀僅僅停留口頭上,停留下在幾個時髦的名詞上,對這些新理念的實質一知半解、模糊不清,還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他們的教育思想落後,教學觀念陳舊,對先進的教育理論學習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課堂教學因循守舊,死氣沉沉。

第二、對新課標的理解與把握不準

《語文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教學的準則與方向,但課堂上的有些現象顯示我們有些教師對《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不夠深入,不能正確理解課標精神,對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不能全面系統把握,以至教學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三、對文字的正確、深入地解讀存在困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一語道盡了廬山面目的神祕多姿,看似樸素的詩句卻蘊藏了極其深刻的辯證主義哲理,這一哲理同樣適用於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文字解讀。文字解讀已經成為目前語文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但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國小語文的教學,文字解讀一直存在著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現在我們的教師設計一堂課前,對文字的把握大多依賴教參,教學目標的認定,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流程的設計甚至教參上現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師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研讀文字、體驗文字、感悟文字、解讀文字。即使解讀也大都淺嘗輒止,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更缺乏對文字的批判性解讀的能力。對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思路和對字、詞、句的理解不夠準確,看不出字、詞、句和每段蘊含的深意,發現不了作者在遣詞造句、佈局謀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現嚴重誤讀。由於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對文字解讀存在欠缺,在課堂上就很難遊刃有餘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很難為學生的思維開啟一個更加自由、廣袤的空間,所有美好的願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這種欠缺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深度、厚度和廣度。當學生在閱讀中“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教師並不能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柳暗花明又一村”。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12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語文教學。這學期我在課題研究方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在教學中,我大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了學生學習“自主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先學後教六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實踐,初具有個人課堂教學特色,教學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現對本人一學期來的課題研究情況小結如下。

一、針對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進行了紮實有效的教學。

注意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綜合提高。課堂上,把學生真正放在“主人”的位置上,注意向他們傳授、滲透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獲知識。並且,我也有意識地讓學生互相進行評價,多采用小組互相學習的形式,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和協作精神。同時,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努力形成一種“大於文”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時時學知識,處處受教育。

二、上好每一節課。

上課是教給學生知識的主陣地。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要很講究方法。課堂上,我按照“先學後教、六步教學法”的步驟,一改以前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創造性學習。第一步,首先是通過情景的匯入吸引學生的眼球,有了一個良好的開課第一印象,然後讓學生各抒己見提出有學習價值的問題,再由老師歸納成為幾個中心議題。第二步,讓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巡視課堂,見機指導。第三步,給學生充分的討論解疑時間,把自己自學到的知識,在小組中交流彙報,統一答案,教師成為學生學習小組中的一員,進行聆聽、引導、點撥。第四步,展示提升階段,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讓學生積極舉手發言,充分地表現自我。第五步,總結提高是教師的教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我用精闢的總結語言,統領課文的知識點。最後一步,投影出示堂上練習題,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一先學後教的六步教學法,很好地鍛鍊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合作精神。

三、變“學會”為“會學”,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的能力。

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應授之以漁,教給方法,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根據六步教學法的要求,我著重鍛鍊了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堂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大多能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查詢工具書、有關書本、報刊、聯絡實際等手段來得以解決,化簡馭繁,化難為易,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很明顯,本學期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四、多渠道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積極參加培訓,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是提升科研水平的的關鍵之舉。我積極參加科組的活動,參與科組的討論,與科組成員交換“先學後教六步教學法”的心得體會。我還帶領科組成員積極到校外汲取他人的先進教學經驗,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活用起來,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課堂動起來,啟用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力爭做一個動感強的老師。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在課題研究方面與學校的要求還有一段的距離,例如:自己不夠努力學習科研理論知識,導致會做不會寫;教學方法有時會較保守,個別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孩子偶會產生厭倦情緒。以後工作中,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從高從嚴要求自己,與時俱進,把工作搞得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13

在學校多元智慧理論課題的指導下,我個人確定了語文學科的課題研究,我研究的課題題目是。課題從確立至今已半年了,在這半年裡,我針對自己的課題進行了一些研究、思考。下面我就對我的課題作一下小結。

我作此課題的研究所運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也就是將課題研究貫穿於教學之中,邊學習理論,邊指導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進行研究。具體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進行了理論方面的學習。通過對國內一些關於閱讀教學理論書籍的閱讀,我確立了自己課題的研究方向,同時也為此課題的研究找到了依據。

2.依據課題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標和內容,有計劃地實施。目標由簡到難,內容由容易到複雜。

現代閱讀理念所倡導的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學生還沒有體會到,沒有嘗試到;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那麼讀什麼的問題也要解決,這是源頭活水。很多孩子,家長甚至包括我們老師也不太清楚到底讓孩子讀些什麼;我們在自主學習的實驗中確定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教學模式,那麼學生的課外閱讀同樣也需要探索一些指導策略,至今我們還沒有成熟的可以推廣的策略;任何學習活動都離不開評價,課外閱讀的評價就更難以把握,這無疑就影響到閱讀效果。

對學生閱讀情況的分析其實就是尋找問題。問題即課題,解決問題就是探索研究。主要發現瞭如下問題即研究物件:第一,解決孩子讀什麼的問題。課外閱讀必須解決量的問題,量變才能達到質變。首先建立班級小圖書角但是要與以往做法不同。我們現在只是簡單得讓孩子捐書,我一直在試著探索一種新捐書模式。我覺得應該通過網上查詢,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閱讀指標,給學生列出相關的書目,發動學生的力量,去購買書籍,這樣,我們班每個學生圖書的擁有量就不是3本、5本,而是上百本,而且是高質量的。第二,引導孩子樹立課外閱讀的主人翁意識,也就是確立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本著這樣的理念: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所以應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圖書,自己確定在多長時間內讀完一本書,自己選擇讀書的時間,自己選擇閱讀後成果的展示形式,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體現出來了,教師必須督促和調動學生,讓學生學會做計劃,學會確定目標。雖然僅僅半年時間,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關於課外閱讀的.評價,我擬想從閱讀習慣、閱讀態度、閱讀能力、閱讀效率四個方面進行評價。但目前評價機制還沒有落實。

3、對學生閱讀進行相應的指導。第一、教給學生讀的方法。一是瀏覽性的泛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書或報紙可採用瀏覽法,瞭解其主要內容,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資訊。二是探求性的速讀。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選取自己所需資訊的讀書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確,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三是有品位性的精讀。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要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品位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體會文章的深遠內涵,揣摩文章的謀篇佈局。第二、教給學生記的方法。作筆記能使人知識精確。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隨感式筆記。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註,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或寫下自己的疑問,然後請教父母、老師,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有所得。二是摘錄式筆記。這類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現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並對此進行歸類,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14

一學期的工作就要結束了,本學期,我們四年級語文組全體教師立足崗位,團結協作,求真務實,教書育人。根據學期初制定的教學工作計劃,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為引領,轉變教學觀念,並全力配合學校教導處開展的各種教研活動。雖無突出成績,但一路走來,卻也腳踏實地。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教師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轉變了組內教師教學觀念

學期初,我們利用教研學習時間,組織語文教師認真學習語文科新課程標準及相關資料。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使本組教師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通過學習,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大家深深體會到:當一名語文教師不易,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更不易,不加強學習,是必定要在新課改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語文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舊的.教法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了。改革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廣大教師已基本能適應語文教學改革。教師們都能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每位教師每課都有新教案,教案突出了精講、實用的特點,做到了書本結合,既備知識,又備教法、學法。課堂教學突出了“導”字,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取長補短,集思廣益

1、本組教師有效發揮教研組集體備課的作用,教研組內學習、研討、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培優補差與學生競賽活動,做到制度化、規範化。憑藉教材,緊扣新的課程標準精心設計,公開輪講,認真聽評,反覆修改,提煉推敲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精彩案例。本組語文教師學習、研討、集體備課每週一次,由主備教師執教,本學期共進行集體備課16次。

2、教研組內8位教師每人都精心準備一節教研課,組內聽評,老師們取長補短,有效提高了教學水平。

3、本學期每位教師聽課都在20節以上。

三、團結協作,努力進取

1、更加重視語文教學的豐富內涵,重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把作文教學作為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尊重學生多樣的習作趣味,將攝影作文和活動作文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激發寫作熱情,提高寫作質量。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學生的習作能力在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更加突出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對學習者的尊重,對學習規律的尊重和對學習方法的重視,體現了從單純注重結果到注重學習方法的轉變。

3、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更加突出了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本學期組織了各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前進行了課堂引領,活動後進行了彙報總結,這些活動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4、本學期,為全面貫徹縣教育局《“六個一”教育教學業務大練兵活動實施方案》檔案精神,我們組深入開展縣教育局關於“六個一”教學大練兵活動,小有成效,我們組……等老師被評為優勝者。

5、本學期,我們組還舉辦了慶祝“六一”年級硬筆書法比賽,激發了學生練習書法的興趣,陶冶了其情操。

四、今後的努力方向

1、在習作教學中更進一步的實施有效評價。

2、升入高年級,我們將繼續把思想教育滲透於教學過程中,特別加強感恩,安全、禮儀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國小語文課題研究總結15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在學校分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按照學期教研計劃一步一個腳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精神,進一步推進學校教學研究工作,以教學研究促進教學改革,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目標;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以校本培訓為依託,用課題研究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紮紮實實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現將這一學期語文學科課題研究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重視課題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1、以研究課為中心,努力探討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2、認真做好語文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視研究過程,紮實有效,力爭早出成果。按計劃開展課題實踐,及時做好個案積累,及時彙報了課題進展情況。

二、依託課題,深入教研

1、課堂教學重視拓展,與課題緊密結合。本學期,是我校課題進入實施的階段,因而要求每位教師都要主動參與到課題的學習研究之中,不斷深化對課題的理解。我圍繞本年段制定的子課題展開教學研究,並落實到每一節課上進行教學嘗試,特別是在每一節研討課上都針對課題進行或針對課題的一個方面進行必要的研究,並使課本資源、媒體資源、教師資源、學生資源等得到了較好的利用和拓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重視實驗的日常管理。注意實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教後反思、典型案例記載等工作。要求自己創造性地使用實驗教材,落實課題研究的日常工作,在每節課結束時,都對本課教學及時記錄,認真總結、反思。

3、圍繞課題開發校本教材,建設校園文化。本學期我加強了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課外閱讀量。

三、實施課題,突出特色。

本學期我在實施課題,深化教研的過程中主要以四大板塊為課外陣地,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1、以學校閱覽室、圖書室為載體,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是每期期初向學生開列出閱讀文學名著的書目,初步規定每個人每期必須完成的閱讀量。其次是要求學生在閱讀名著時必須寫讀書札記。最後是要求學生進行審美閱讀,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學素養。如寫讀書隨筆、書評等。濃郁的文化氣息在校園中蔚然成風。

2、以“藝術天地”為展示臺,為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本學期,我班繼續加強對學生課內的書寫指導,狠抓寫字教學,強調書寫教學規範。

3、結合“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節日開展語文綜合性活動,開展如誦讀《三字經》、詩歌朗誦、快板表演、繞口令展示、故事會、演講活動、手抄報評比等活動,探索語文課外教育活動的多種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課外活動成為課內教學的補充。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課題研究工作苦樂相伴,下學期我將充分利用部落格網繼續加強交流和積累,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原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