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1

昨天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組合圖形的運動 》這一課時。因為之前我沒有玩過七巧板,備課時看到新教材中組合圖形的運動的相關例題時自己都蒙了,沒有明白題意。我便仔細閱讀思考,原來題目是把七巧板放在方格紙上,擺成正方形,再把正方形中七巧板的每一塊版經過旋轉平移成了小魚圖。請同學們先在魚圖上畫出七巧板的每塊板的輪廓線,然後再說出每一塊板分別是經過怎樣的運動成魚圖的。

教學時,先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可是教學時可犯難了,教室的多媒體壞了,無法用課件直觀展示,怎麼辦?也不能空說呀,還想讓學生看個、想個、說個明白。我便不怕費事 ,先在黑板上畫個大大的方格紙,照例題的樣子畫在方格紙上。並在方格紙的橫軸和縱軸上分別從左到右,從下到上標上序號。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學習的第一步,請同學們先在書上把魚圖上的七巧板進行分解並標上序號。指名一個操作能力強的同學畫到黑板上。最難的.就在第二步了,分別說出每一塊板是經過怎樣的旋轉和平移成魚圖的。同桌先合作交流相互說說,接著指名說並記錄下來。嗨,下面教室裡討論聲由小到大,此起彼伏。五分鐘過去了,分享同學的討論結果。小組代表起來表達,感覺還是難以說清楚了,時間不多了,進行得不夠順利,我便忍不住引導學生一塊一塊的分解,一塊一塊的描述它的運動過程。我一塊一塊的說完了,學生靠自己的觀察和理解不知是否真的懂得,叮鈴鈴,下課了。我累極了。可是,我怎麼沒有一絲一毫勝利的喜悅呢?

我在想,如果多媒體能用,課件能做成每塊板經過旋轉、向下平移、向右平移的動畫過程演示出來該多好。教師需要學的知識和技能是那麼多,加油!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2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本單元包括三部分內容: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下面對本單元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一、充分利用教具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在對稱這節課中,我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幾個對稱圖形,找到了他們的共同點,學生只會說兩邊一樣。然後又出示了一張彩印的、剪好的蝴蝶,對摺後讓學生觀察,學生這才說出對摺後兩邊能重合。

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密切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這個單元的.教學我充分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學習軸對稱、平移、旋轉時都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的軸對稱、平移、旋轉現象,學生說得非常多。

三、突出數學課的本質數學課堂再熱鬧、再精彩,也要突出數學的本質。教學實踐活動剪一剪這節課時,有的學生邊剪小人邊說:這不是美術課嗎?我說:數學課不是美術課,等你們剪完小人後,老師還有數學問題呢!學生剪完後,我出示了一份表格,讓學生想一想,這份表格就是讓學生髮現紙的對摺次數和剪出小人的個數有什麼關係。等學生剪完兩種小人後,我又讓他們觀察每個人小人怎樣運動可以形成一幅圖案,學生又體會到裡面蘊含著軸對稱、平移、旋轉現象。

總之,本單元的教學非常成功,學生第三單元的測試成績也非常理想,只是第三單元試卷的第五大題沒學過,是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以前這部分內容是五年級才學的。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3

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運動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為今後學習抽象的圖形的雲頂積累感性體驗,發展幾何直覺;為今後從圖形運動的角度認識圖形、理解度量做好鋪墊;通過依據描述想象出圖形的運動,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作為國小數學老師,我們不能只是著眼於學生目前的發展,要著眼於學生更長遠的發展。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要準備豐富而典型的學習資源。國小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抽象的幾何概念時,需要藉助直觀形象的支援。

2、注意操作活動與數學思考相結合。對於學生來說,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很容易被遺忘,可是他自己動手親自操作過獲得的知識卻是很難忘記的。為了讓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經驗,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地參與操作活動,在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照鏡子等活動中理解軸對稱圖形,在推一推、移一移等活動中理解圖形的平移,在轉一轉、扭一扭等活動中認識旋轉現象;同時,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引導學生認識上述運動方式的特徵。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4

一、根據試教情況,調整教學內容

本節課“圖形的旋轉”的教學內容是人教20xx課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圖形的運動三”的例1和例2。一般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習慣於把例1、例2、、例3放在一起學習。我在試講時也是這樣設計的,但是發現,如果在一節課內既要完成認識實物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90°,明確旋轉的含義及特徵。能夠運用數學語言清楚描述旋轉運動的過程(例2)。又要學會在方格紙上畫出把三角形圖形旋轉90度後的圖形(例3),40分鐘不夠用,很多環節只能行雲流水,不能落實。所以將教學內容做了適當調整。在完成例1、例2教學任務同時,精心選擇“鉛筆”這一學生耳熟能詳的素材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同桌配合完成各種形式的“旋轉”活動。然後再把鉛筆想成線段,加入研究在方格紙上畫線段旋轉90°後的圖形,為例3做孕伏。

二、注意豐富教材例項,解釋概念本質

提起“旋轉”一課,相信不少教師腦海中會立刻閃現出:轉椅,風車、摩天輪在悠閒地轉動。在第一學段的.教材中提供的也正是這樣一些例項。但是因為這些例項的侷限性,影響概念的科學構建。通過前測我發現學生能夠比較準確的判斷生活中的旋轉現象。但是通過進一步訪談,發現有的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鐘擺沒有轉一圈,所以不是旋轉,應該是平移”。分析其原因,由於在第一學段學習時,教材提供的具體例項都是物體圍繞一個點或一個軸作整圓周運動,這樣給部分學生造成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只有轉一圈才是旋轉,即旋轉就是轉圈。實際鐘擺的運動屬於鐘擺圍繞一個點作區域性的圓周運動,也應該屬於旋轉的範疇。

兒童的抽象思維需要具體形象思維與生活經驗給與支撐,對感知圖形變換這樣的抽象概念尤其需要。國小階段關於圖形變換的教學定位在於積累感性體驗,形成初步認識。如果選取例子不夠典型或者具有侷限性,就容易遮蔽概念本質,有時還可能產生歧義,不利於學生形成正確表象。

於是,我增加了一些旋轉角度非360°的例項,如道閘、鐘擺等。

我的再思考:本節課如何在教學實施中,根據課程標準學段目標,更好地從“銜接”著眼改進教學,能夠使學生感悟。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5

《圖形的運動二》是本冊教材第七單元的內容。在上本節課時我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較好地達到了教學要求,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上課之初,我利用學生最熟悉的調座位匯入,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既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又讓他們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在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讓學生親身經歷新知識的形成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以此為指導,整堂課我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機會,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三、課堂練習循序漸進,形式多樣。

在練習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我會說、我會畫、我會擺三個有趣的活動,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及時鞏固、運用所學知識。特別是在“我會擺”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邊擺邊說,合作完成,學生手腦並用,以“動”促“思”,空間想象能力得到加強,合作意識得到培養,並且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浪費的時間較多,多媒體課件演示與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關係處理的'不夠好。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加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要學習新的教學技術,紮實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提高業務能力。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6

旋轉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現象。在教學中,我不僅僅是使學生感知和初步認識旋轉,並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還要使學生初步認識旋轉的實質,並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

旋轉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現象。在教學中,我不僅僅是使學生感知和初步認識旋轉,並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還要使學生初步認識旋轉的實質,並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課始,出示了一些學生熟悉的摩天輪、鐘錶、風車、旋轉木馬等物體運動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上的運動顯現,並根據學生的感知規律,讓學生經歷觀察對比的'思維過程,再通過交流,對旋轉運動的特點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了。這是旋轉運動現象的前提,由於前面的觀察、模仿做動作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較為深刻的表象,所以讓學生到生活中找一找物體旋轉的現象時,學生視角較為廣闊,但是在表述現象是還不是很清楚。

這節課上完之後,我感覺成功之處在於:

1、能駕馭教材,把握重難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能抓住要點講到點子上。

2、能根據新課程標準則要求,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給以恰到好處的點撥。

3、.整個數學課堂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通過本節課教學,使我意識到今後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感知,通過大量的情景設定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積極的探究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並注意到佈置學生的課後實踐,引導學生把學習過的數學知識迴歸到現實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興趣。

2、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引導學生不斷髮現、提出、探索、設計、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7

經過長時間的備課、試課、打磨、賽課,加之不同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和同行的評論,讓自己對本堂課的反思活動異常的持久和深入。

作為一堂競賽課,從學校,到區裡,到市裡,這一路走來,這對於一名青年教師,尤其是一名農村一線青年教師來說,其困難是難以想象的。首先,這堂課所需要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是豐富多彩的。這對於青年教師來說,可不僅僅是做做PPT,選選背景音樂,還涉及到現代多媒體裝置的操作使用。在區裡賽課時,面對全新的一臺多功能投影儀,我是選擇了放棄使用的,僅僅是因為自己完全不懂操作。這使得在學生在學習成果展示環節上,就只能選擇傳統模式下的站立口頭彙報形式。這樣,不僅檢測教學效果的範圍縮小,耗時長,還造成了學生積極性下降的後果。然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教師對新生多媒體裝置的畏懼和缺失,而造成的嚴重後果。

在教學過程上,一些環節雖然設計比較靈活,也體現出了探究性學習和小組合作性學習。然而,學生主體性表現不強,整堂課越到後面,教師主體性越突出。這個問題的產生,反思再三,只能怪自己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缺少了解,過於沉溺在農村粗糙的、傳統的、落後的的教學手段和教育思想上。當然,這也體現出了自己在教學上的.懶惰情緒和教師職業缺乏崇敬心理。這都是危害巨大的,它會使得自己愈發的落後下去,直到被新社會所擯棄。

綜合來看,這次教學活動的意義是巨大的。希望,自己能時刻警醒自己,時刻鞭策自己,時刻督促自己,向著一個目標,謹言厲行,持之以恆,以求達到自己的教育理想,展示出自己的教育情懷!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8

今天第一次在實習的時候上新授課,也是我第一次面對有孩子的課堂開展新知教學,經過實際的教學,我才真正體會到課堂是靈活的,只有你真正的理解教學重難點,明白孩子的思維方式,才能從孩子特殊的表述中把握住教學機會。

結合在兩個班所上的課,我對今天的新授課進行反思。

在複習匯入環節,只是固定的複習旋轉三要素和圖形旋轉的特點,因為不熟知教材編寫的意圖與兩個課時之間知識的聯絡,只是講了大方面,並沒有為接下去學生嘗試畫圖提供特別提示。忽視了三角形旋轉過程中可以看做是兩條直角邊的旋轉。

複習匯入和新知教學兩個環節連線太過勉強,沒能順其自然的過渡。

新知教學環節沒有合理分配時間,學生畫圖操作環節太久,導致後面練習題的時間幾乎沒有。在學生畫圖過程中發現孩子們並不能準確找到旋轉點,也忽視了書本上已給出的點A’。在巡視過程中,我只注意學生是否畫的正確,沒有對學生進行畫法的指正或方法提示。嘗試環節結束的時候幾乎沒有學生畫正確。

學生展示環節,沒有很好地結合學生的步驟及時的進行的提問和分析,導致學生對畫圖步驟並不明確。第一節課時在學生畫完之後再進行分析,如何找對應點,找出旋轉前後三角形直角邊的關係,雖然請學生上來講解並結合三角板進行演示,但是學生還是很難系統的掌握畫法,不能有條理的進行講解。我在講解時太過依賴於教案而忽視了教材中的提示,沒有做到與教材相結合。正是我對教材不熟悉,不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不能很好地結合教材進行講解,也不能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修正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導致整節課學生積極性都不高,對知識點的講解也調理不清晰。在兩節課中間,老師指出了一些講解的要點,如何修正,如何進行補充,如何講解才會顯得條理清晰。老師指導了很多,但是反思第二節課,我發現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學生展示中的講解我還是沒有及時的介入進行講解。現在想來,我還是太過於依賴教案,不能靈活的轉換教學過程,不能把握講解知識點的機會,很難找到介入的點。感覺學生聽的並不完全明白,在後來分析練習題時不能描述畫圖步驟。而且我講解的步驟也有問題。畫圖的重點應該是找對稱點,先找到點再畫出線條,我在講解的時候說先畫oA’,沒有強調畫圖的關鍵步驟是找到對應點。在歸納的時候沒有強調旋轉中心不變和形狀大小不變。第二節課還是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生畫圖的時候安排時間太久,不能很好地把握各個環節的時間,導致兩個班都只講了一道練習題。

練習環節只是讓學生畫了一道逆時針旋轉90°的圖形,與例3旋轉方向相反。巡視過程中發現,學生基本能畫正確但是讓學生上臺講時依舊不能講出畫圖的具體步驟。學生大概知道怎麼畫但是並不能條理清晰的進行描述,沒有完全的理解怎樣畫旋轉90°以後的圖形。

回顧兩節課,課前準備沒有讓學生準備好方格紙,三角尺和鉛筆,在操作過程中很多學生用水筆畫圖,而且課堂中有很多學生離開位置去書包中找學具,課堂紀律有點亂。在學生展示環節,我都沒有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的介入進行講解,錯過了知識點引入的時機,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畫圖步驟。在後來的知識新授也僅憑著教案的流程講,面對學生的回答不能很好地進行引導和轉變教學方向。

因為沒有充分的理解教材,對教學知識點沒有深入的理解,導致整節課上的心裡都惶惶的。當學生出現預設意外的回答時不知道如何引導,課堂環節銜接有點生硬。心中有教材心中有體系才能面對孩子出乎意料的回答,才能及時把握教學時機,才能把課堂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不被學生牽著走。

備教材備學生才能備好教法,有體系才能萬變不離其宗。作為剛接觸到鮮活學生的實習老師,我首先應該做到熟悉教材,熟知知識點,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去發現,而不是隻是聽老師在上面講解。而且學校使用導學案,孩子們比其他學校的孩子更加的靈活更加的獨立思考,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的思維和想法,根據學生的想法來不斷改變教學思路。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9

《圖形的運動》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在上本節課時我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較好地達到了教學要求,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上課之初,我利用學生喜愛的遊戲“俄羅斯方塊”匯入,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既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又讓他們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在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讓學生親身經歷新知識的形成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以此為指導,整堂課我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獨立思考、動手實踐、 合作交流的機會,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三、課堂練習循序漸進,形式多樣。

在練習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我會說、我會畫、我會擺三個有趣的活動,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及時鞏固、運用所學知識。特別是在“我會擺”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邊擺邊說,合作完成,學生手腦並用,以“動”促“思”,空間想象能力得到加強,合作意識得到培養,並且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浪費的時間較多。

二、多媒體課件演示與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關係處理的不夠好。

針對這些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加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要學習新的教學技術,紮實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提高業務能力。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10

本節課是數學活動課,定位是學生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操作活動去感受數學的實用性。教學目標:能剪出手拉手的4個小人。基於目標將數學活動分為:操作前的思考和準備、操作中嘗試和策略改變、操作後的歸納總結,體現了活動過程的完整性。

操作前確定活動步驟:1.折2.畫3.剪(如何摺紙、怎麼畫)設定了矛盾衝突的活動,引發學生思考。

操作中首先對自主思考的折和畫進行嘗試,按照由易到難的思考並解決問題,嘗試剪1個小人,全班同學都能完成,建立信心。接下來挑戰“對摺兩次”剪手拉手的2個小人。這是完成大目標前的小目標,力求讓學生尋找摺紙的方法與畫法。在這一階段很多同學栽跟頭表現出了失望的嘆息聲,這時需要給孩子正確的導向,我才用了兩個方法(1)折的`方法和畫的方法上的引導,進行策略的調整,改變一下學生的定勢思維。(2)等待第一個成品並展示,頓時激勵了孩子們不甘落後的情緒。於是每一小組能出現作品,接下來組內互相交流經驗,互相幫忙,全班進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我看到了獨立鑽研的同學、熱心助人的同學、虛心求教的同學、心靈手巧的同學、善於表現的同學等等,每個孩子的優點完全呈現,成功後孩子們的臉上出現了燦爛的笑容,那種炫耀得意的神情是最可貴的。

有了手拉手兩個小人的經驗以後,加深問題難度“對摺3次能剪出幾個小人呢?”“剪8個小人需要對摺幾次呢?”對現象進行歸納,找規律,這呈現的是小人人數關於對著次數的指數函式關係,當然學生不需要知道,只要經歷過程並對操作的方法和策略進行適當調整最終會解決問題即可。

在本節課收穫最大的是:教師要消除刻板印象,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越小的孩子思維越不受約束,只是擅長的方向不一樣,只要找對了合適的方向就可能成功。解決問題就像開門一樣,每扇門都有它的鑰匙,找到合適的鑰匙就行,但是鑰匙眾多,運氣好的一次過關,運氣不好的,需要反覆嘗試很多遍,在嘗試的過程中會出現心煩、急躁、放棄、失望等等情緒,控制好情緒耐心的從頭來一遍(雖然會慢些),就當是磨合的過程吧,總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天。

這節課反倒凸顯了幾位同學不僅能率先剪出兩個小人,並通過經驗的積累自主探究出4個小人、8個小人的作品,其中有創意剪出了3個小人,剪出6個小人,剪出了16個小人,每位孩子都是未來之星,可見無論時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經驗很重要,它們能通過累加產生新經驗去解決問題,這樣解決問題的思想會伴隨一生,以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更好動腦解決。

本節課孩子們通過嘗試、調整方法、合作交流解決問題,過程中很開心,下課了他們爭著搶著抱著要送我作品,好感動,好幸福。

有時候從教學中也會反思我平時遇到問題後的解決方法,希望不斷完善使之成熟,從內在提升自己吧。

《圖形的運動》教學反思11

《圖形的運動旋轉》是在繼平移、軸對稱之後的又一種圖形的全等變換,隱含著重要的變換思想,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樹立運動變化觀點的好素材。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力求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開展觀察、比較、操作等系列活動。在活動中幫助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性學習。同時,我還注重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實際狀態出發,大膽地引導學生在猜測、探索、驗證、交流中學習數學。這一設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本節課上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是:

1、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以“豐富的生活中的旋轉”作為情境引入,這一活動的設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著,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共同點,再讓學生舉一些旋轉的例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新知的興趣。大膽地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去同化和引入當前要學的新知識,再從概念中尋找出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角度、和旋轉的'方向(可分為順時針、逆時針兩種)。

2、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實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實現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新課引入時生活中旋轉現象的舉例及紫荊花至少旋轉多少度能與原先的圖案重合,旋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等,都使用了多媒體的手段。特別是在研究圖形旋轉的性質時,旋轉中心在圖形外的圖形的旋轉過程,用多媒體制作的運動過程能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旋轉的特點和性質。

3、知識板塊清晰,課堂語言科學規範,板書清楚。板塊之間銜接自然,

本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

1、教師在提問時需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分析習慣。

2、如何將“創設情境”有機地與教學結合起來,更有效地為教學服務。問題情境的創設不能流於形式,而應更多的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多從學生的角度來設計、創造。

3、還應大膽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設計,安排更合理的教學環節,來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建構。、教師的教學語言,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還應更豐富些,以便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從更高層次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