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

《拼貼添畫》是人美版國小美術第十冊“造型·表現”領域裡的內容。這一課的設定我認為充分體現了《美術課程標準》強調趣味性,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興趣的事物,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課前學生蒐集的圖片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參與熱情。從預想來看,此課學生只需依據圖片進行相應的添畫即可,這要比學生單純繪製整幅作品要容易。但是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卻不盡人意,部分學生的作品或是拼貼羅列了一大堆圖片,幾乎沒有添畫的空間,或是把添畫當成了塗底色,畫面缺乏創造力和美感。回顧整節課我認為學生通過欣賞確實在感官上產生了一定的認識,就是拼貼添畫是圍繞一定主題,以貼畫結合的方式完成的。學生也能依據自己準備的圖片表述自己的創作主題。但是在貼完圖片後卻不知添畫什麼,以至於乾脆塗底色就行了。在啟發學生創作思路時,我展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作品,學生也深深被吸引。怎麼輪到他們自己做反而不敢動手了呢?經過反思我認為是對學生的能力認識不足。多元智慧理論倡導要通過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式,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以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作品之所以不理想,一是沒有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得上一個諸葛亮。這批學生自信心不足,缺少創造意識。如果在分配學習任務時能夠建議學生採取小組合作完成作品的形式進行,也許效果要好得多。二是展示的範品光有好的,沒有差的,對學生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我們面對的不只有好學生,也有一些基礎較差,容易犯錯的學生。如果範品也選擇一些具有典型性問題的作品,這樣教學展示後就會對學生提高作品質量產生更大的影響。

一首詩說的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在教學時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大膽轉換教學思路,學會另闢蹊徑,也許會產生更有效的教學效果。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2

本課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日曆在生活中不僅具有實用性,同時還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通過這節課學習,學生體驗到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學會留心觀察生活,並引導學生對生活用品的設計產生興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目的。

新課伊始,我出示活頁式檯曆問學生“這是什麼?”生答“掛曆,檯曆”。

師及時糾正掛曆與檯曆區別,該課運用二課時,一節檯曆課設計,第二節是掛曆設計(我準備打孔器提供學生使用,學生自備彈簧)在設計製作過程中,為突出檯曆個性與多樣性,避免設計的千篇一律,我與學生互動共同分析檯曆構思、造型、圖案、色彩等設計要素等。卡通造型式,摺疊屏風式……運用空間想象進行創作。最後根據物理學原理研究檯曆擺放方法。如:支架製作法,考慮怎樣製作使它要平穩,這就引出學生設計觀念多元化、人性化、個性化風格。

重點強調相互交流啟發時要注意時間,日期、陰曆、陽曆書寫格式,並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學會觀心他人,學會時刻提醒珍惜每一天,學生創作之前共同欣賞教材13頁學生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或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個班從整體上看效果較好,材料基本上都一樣是大眾彩紙,卡紙。只是造型、圖案、色彩可真是五花八門,各個都具有藝術特點,及個別的`同學設計檯曆超出你的想像。如:五年三班卞育豐設計圖案蝴蝶並不是平面,而是運用重疊法逐層蝴蝶越來越小,真的如她所說翩翩起舞的彩蝶戀檯曆,還有的同學運用動物造型設計檯曆,色彩對比強烈,檯曆功能繁多,可見同學們以前在學習過程是如何認真,如何熱愛美術課!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3

本課是一節動手製作課,當學生們手中的廢舊盒子、瓶子或紙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禮品時,使我非常感動。我真的感受到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發揮。我認為從課前的蒐集各種包裝材料開始,就激發了學生對包裝的興趣,生活的熱愛。設計禮品包裝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也體現了製作者的愛好和情趣。同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讓學生欣賞到多種包裝形式精美的禮品,不但使學生了解了禮物包裝的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美化生活的情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設計思路,再通過教師的`折、剪、粘等技法的直觀演示從而解決了包裝的難點。使學生將禮物的外套設計得更加精美。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4

五年級的學生,對美術的專業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學時我以引導為主,講解為輔,使學生認識對比色,瞭解色彩調合的方法,知道對比色之間是一種補色關係。通過欣賞感受,體會對比色繪畫的配合原理與裝飾效果,使學生髮現對比色在生活中的運用,並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學生基本掌握了所學知識,但還有個別學生對補色的'運用還不夠靈活,當畫面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時,就不知道畫面的補色是什麼了。這一點我應該注意強調一下主次關係,即找主要的面積大的色塊的補色,使畫面協調統一。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5

《精細的描寫》是國小美術第十冊第三課,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發現靜物線的美感,進一步學習寫生及用線進行精細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及畫畫的組織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合作與探究意識。

這是一節線描課,學生以往已接觸過,但是因為平時運用的比較少,所以技法方面還不熟練,不知道如何用線進行精細的描寫。在授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對物象的觀察與分析,發現物象中線的美感,學習如何用線進行精細的描寫。

為了使學生創作時能心中有數,我啟發學生想想生活中有沒有線條豐富的物品可供表現,並將學生的目光轉移到教室內,使他們學會注意觀察生活。

另外,我注意加強畫法示範,解決學生構圖不飽滿,缺乏美感的問題。但是我忽略了對構圖定位方法的講解,學生安排畫面時隨意性仍很普遍,構圖不合理的.作品大量存在。

在教學中我沒有將線描與素描的區別指出來,學生容易產生混淆。

用線條造型對遮擋關係的表現是學生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所以教學中必要的點撥是不可少的。初教時我給漏掉了,後經上級老師的指導,復教時,我抓住了以上幾點,使教學產生了更好的效果。

總之,我認為自己在教學中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問題,就是沒有吃透教材。今後我要努力改進。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6

《星光燦爛》一課面對的是五年級學生,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美術素養,喜歡上美術課,對一些簡單的創意和手工製作方法都有所掌握。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達到較為成熟的層次。喜歡自由組合進行合作學習,喜歡在探究中獲取知識和經驗。對於學習摺紙有一些經驗,有一定的識圖能力。對於凸折線和凹折線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在製作紙浮雕“星”還是有一點困難。基於以上分析,本課主要採用了,情境創設法、直觀演示法、引導觀察法。

為了優化教學過程,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實現有效教學,本節課我們總體設計了:創設情境——發現方法——掌握規律——創造表現——評價遷移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

我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境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圖片,把學生帶入美輪美奐的星空,盡情感受星空的美麗。使學生產生創作願望後,同時出示課題、示範作品,介紹浮雕這一知識點,激發學生用美術語言進行創作的興趣。

(二)發現方法

接著我們設計了發現方法這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法,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所以,我們先用引導觀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識圖,進入到自主探究學習中,嘗試摺疊紙浮雕的方法。再請出小老師演示摺疊的方法,進行交流,發現凸折和凹折的基本方法。

(三)掌握規律

基本的摺疊方法學會後,其餘的星星造型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的。因此,我們將事先準備好的示範作品以摘星星的方式發到各個小組,使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這個規律。並對照摺紙圖介紹自己發現的變化方法。

(四)創造表現

這時每個學生手中至少都有一件完成的作品了。因為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的創造能力也不同,所以,在創造表現的環節中,我們不強求製作出與書中方法不同的星星,但是要以激勵的語言,調動學生在摺疊規律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自主設計,製作出一個摺疊浮雕星星。

(五)評價遷移

評價是促進學生髮展的重要環節。課標也要求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作業。因此,在評價遷移環節中,我們主要採用了小組內交流評價的方法,學生在小組內與身邊的同學說一說、評一評選出小組中製作巧妙、精美的作品展示到集體的星空中。

總之,本節課力求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學習,掌握摺疊的方法和技巧,體驗美術課的快樂。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7

美術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美的情趣和藝術的薰陶。美術課對於培養學生感受、理解、評價各種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我們國小美術教師必須對美術課高度重視。要想使每個學生都學好美術這門課程,首先要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我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同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進行“小老師教學”,讓學生體驗做“小老師”,能為學生創造開放思維、自主表現和創新表演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優勢,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學習,自主的.探索和實踐,在體驗中獲得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教師也可以運用多種方法與學生一起活動並體驗審美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當學生要做“小老師”了,要把別人沒看過的作品展示出來,或者要把別人看過的作品講清楚,要把自己對內容的理解告訴同學,這對於學生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學生在教和學得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了對美術課的學習就更認真了。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8

推薦自然界的顏色千變萬化,五彩繽紛,這些絢爛多彩的顏色把我們的世界裝扮的美麗迷人。把學生融入在這色彩斑斕的世界當中,就會增加他們的色感,對色彩的認識就會大大提高。

是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第二課。本課集合了中外小朋友熟悉喜愛的臥室與別墅作為範畫,運用暖色和冷色的的兩中對比,讓學生感受和諧色給人的舒適魅力。

本課是色彩基礎課,課程結構內容包括:鄰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環上,相鄰近的顏色稱為相近色,如黃、黃綠、綠或紅紫、紫、藍紫等。鄰近色的配合,會使人產生舒適、和諧的美感;色彩冷暖的概念,冷曖對比是色彩對比的一種,補色對比是最鮮明和強烈的冷暖對比,在同一幅畫裡,必須有一個主色調,主色調對畫面的和諧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本課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主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通過學生接觸和諧色,認識和諧色,,運用和諧色激發學生運用色彩的慾望,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表情、語言等表達自己對形與色的'感受,以及對真、善、美的認識。從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以及和諧色與他們所學習析色彩線條的聯絡,更加熱愛美術課。

鄰近色在創作畫面時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一幅畫面的主旋律。如果不能很好的運用鄰近色來組織畫面,一幅色彩作品的創造就會產生一種色彩的混亂,讓人感覺畫面脈絡不清。一幅冷色調的畫面或暖色調的畫面裡主要都運用的是鄰近色的對比,這樣畫面才會顯的舒適、和諧。學生初學使用水粉工具臨摹水粉畫,困難較多,老師最好先畫出步驟示意圖,一步一步帶領學生作畫,提醒學生用水要適當,不要太多。輔導時及時糾正學生用水多與少的失誤。

因為,學生是初次嘗試用水粉顏料臨摹水粉畫,作業要求不要太高,對畫得比較好的作業及時鼓勵,對不成功的作業不要批評和指責,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為下節課做好準備。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9

五年級美術課《趣味文字》一課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美術教材第9冊,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會設計字型的骨架,新增雙線等基本的方法。因此,這節課的教學不難。關鍵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變形美術字的特點,掌握規律,學會設計的方法。

在教學中我設計瞭解決教學關鍵的環節讓學生在活動——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設計的方法。

在這堂課中我也開始了嘗試探索教學,首先是初次探索階段,通過提問和猜想的方式來解決,我是這樣提問的,變形美術字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先來根據這類美術字的名字猜想一下,同學們的回答還不少,有的說,變形美術字就是要有變化,我肯定了他的說法,還有的說形狀有變化,我說對呀。

然後我們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在觀察和比較的過程發現規律,讓學生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問題作出假設和預測,這是一個利用舊知同化新知的過程,我說,讓我們來觀看黑體美術字,它的設計是在長方形或正方形的格子中寫骨架的。所以它的`特點樸素、端莊、大方得體。那麼變形美術字該如何操作呢?這時我讓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同學們議論紛紛,大家都說形狀可以變化,如梯形、扇形、等等,這一下思路開拓了。看到同學們的想法越來越多,我為他們感到高興。

最後進入了第三階段在創想和表達相融匯中體現設計的樂趣,在變化的形狀中設計的骨架,不同於方方正正的形中,我讓每個小組嘗試,在自己創想的形中設計骨架,誰的設計會最合理,有什麼規律可尋呢?自主探究嘗試,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創意的形狀,學生選擇的是自己感興趣的形狀,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的自主性,小組四人意見不統一時,可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在自主探究嘗試過程中,我可以及時地參與,引導學生對嘗試的設計作深入探究,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

另外,為了提升學生的認識,一些美的示範和欣賞作品,對於學生來說是很有啟發的,作為教師還可以設計第四的小環節,那就是更有特色的完整的變形美術字。可以給學生一種完整美的啟示。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但是重視讓學生在學中收穫,作為教師的我更應該思考,因此,我要設計不同的活動,引領著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美的規律。這才是我心中對活動——探索的理解。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0

這是一節瞭解色彩基礎知識的課程,第一個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理解色相環上距離近的顏色就是鄰近色;第二使學生體會到鄰近色搭配組合都是和諧的。

欣賞——貫穿教學新授環節,本課中欣賞色彩和諧的圖片,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逐步地在欣賞中產生興趣、理解新知並掌握新知。經過本課教學實踐看也的確取得了這樣的效果。

首先,用幻燈片播放的幾幅色彩和諧的圖片,使學生感受到色彩和諧的美,在學生欣賞過程中學生被美麗的圖片深深地吸引,達到了我這一環節的目的。也自然地過度到下一環節——分析圖片為什麼會給人舒適,和諧的'感覺,即理解什麼是色彩的和諧! 其次在第二環節,通過欣賞向學生說明和諧的含義和感受。圖片整體的和諧效果的欣賞,學生感受到色彩和諧的圖片看著使人很舒服、很美!那麼這就是和諧,學生真切地體會到色彩和諧的含義;接著把色彩和諧的圖片放大,學生直觀地分析出和諧的色彩是由相鄰顏色構成的,那麼這些相鄰的顏色就是鄰近色,而且通過觀察學生真正理解了鄰近色構成的畫面都是和諧的。

總之,欣賞貫穿整個新授知識的環節,直觀明確,尤其是電腦無限放大圖片的簡單功能在分析色彩時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放大分析圖片的色彩是本節課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也是本節課一個亮點,是最成功之處!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1

《重複的美》是贛版國小美術五年級第12課的內容,這是一節平面構成設計課,學習簡單的圖案設計。讓學生初步瞭解關於平面構成的現象和知識,不斷豐富和增強學生的設計思維。首先,通過欣賞、回憶、體會重複的美感來讓學生了解重複圖形的概念。列車的車窗、士兵的佇列、放牧的牛羊,無不是一種重複的現象。在平面設計中,反覆而多次使用同一的視覺元素及關係元素而使形狀相同、空間相等的形象得以反覆排列就稱之為重複構成,形成重複的美。然後讓學生通過欣賞兩幅圖找出重複圖案不同的排列方式,

(1)分析特點:圖形大小相同、有規律排列

(2)排列順序:橫、豎、斜、交叉變方向排列等。圖例理解

(3) 組織形式:具象圖形重複構成: 幾何圖形重複構成:利用骨格線重複,形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等。

(4)色彩: 黑白、彩色 並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把準備好的幾何形狀擺出各種不同的重複圖案,這一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接下來就把放下去的活動收上來,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並對探究出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與補充。最後請同學們根據步驟自己來設計一幅重複的形。這節課上下來,我認為課堂傳授的只是不需要過於專業化。從事基礎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美術意識的培養,美術情趣的`陶冶,努力讓他們學會發現美和創造美。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雖然每個學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我們應該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從而體驗《重複的形》產生的秩序感和節奏感。嘗試用不同的基本形進行創作,來表現這些重複的美,體驗造型的樂趣。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2

核心提示:本課是湖南美術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五課的繪畫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程,以學習繪畫中的人物動態的基本知識為本課的主要內容。結合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藉助週末生活的情境設定中引導學生掌握人...

本課是湖南美術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五課的繪畫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程,以學習繪畫中的人物動態的基本知識為本課的主要內容。結合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藉助週末生活的情境設定中引導學生掌握人物動態表現的基本方法,並有意識地用這一美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購所想,傳遞自己的思想情感。在週末生活的繪畫中,人物的動態表現是難點,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作品欣賞,配合簡筆畫的人物動態圖例解析等,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課程中自我體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主要從一下幾點談談我對這節課的一些體會反思:

1、情境設定:上課前,我通過交流學生從家中帶來的週末生活的圖片來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介紹照片所反映的週末快樂生活,並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週末中喜歡開展的活動及所經歷的或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談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2、講授新課:畫人物動態是本課學生需掌握的知識技能內容,也是本課的學習難點。在教學中,我通過學生帶來的照片及教材中的圖片、範作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週末中喜歡開展的活動及所經歷的或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談談自己的感受。提示學生帶問題觀察,明確學習任務:如圖片、作品中表現的是什麼事情?相關人物的動作有什麼不同?具體到人物的站、坐、蹲等不同動作所產生的不同姿勢變化。學生在表現人物動態時,困難最大的是坐或蹲的不同動作表現。

3、人物動態分析:我通過簡筆畫遊戲,讓學生了解人物的結構的組成,在此基礎上,學生很容易瞭解人物的動態變化基本原理,藉助簡筆畫不失為一種化難為易的好辦法。客服了學生的為難情緒,但是後面的畫面分析沒有讓學生自主分析探究,主要還是設計時候欠缺考慮,今後要多在這方面努力探求,提高課堂效率。

4、交流感受,自主表現:雖然有了之前的分析探究基礎,但是學生對人物動態繪畫表現還不是很熟練,通過看多媒體欣賞讓學生儘可能的瞭解人物動態,並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模仿表現,探索發現。首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身體動作體驗來尋求動態表現,同學雙人合作進行,互相交流、觀察表現,激發了學習美術的興趣。於是,我適時提出問題:如果我們也來把自己週末里美好時光記錄下來,一定非常有意義!播放音樂,學生創作實踐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在作品展示這一環節,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人物動態比較僵硬、畫面不夠飽滿,因此教師指導方面還應該多加引導。

看到孩子們的快樂,我感受到了寓教於樂的喜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用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藝術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在美術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3

美術第九冊《畫人像》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人物的髮型、臉型、五官、表情和服裝的不同特點,學習用線表現正面人物的方法。教學過程由:匯入新課—作品分析—探究式學評價。在作品分析中學生了解人物特徵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在示範環節中,教師請一位同學做模特,用線演示人物寫生的方法步驟,引導學生觀察如何大膽表現人物的特點及線的運用,引導學生學習用線表現人物的`方法,絕大部分學生能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徵進行描畫,教學目的基本達到。

在造型藝術領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則之一,《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正是讓學生認識比例知識的一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會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物品。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的動手測量、計算,找出黃金分割比,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們能夠知道黃金比例並且會用比例知識進行繪畫,課堂效果很好。

國小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 篇14

我的教學過程兼顧了觀察性繪畫和想象性繪畫的特點,因為孩子們寫生時常常把眼前看到的物體進行主觀創造,所以我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寫生,讓學生了解植物因種類、生長速度的不同而產生的高矮、強弱、粗細、大小、翻轉等形態變化。在一片草叢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後、遮擋穿插關係。整節課我將鏡頭拉近,給小草來了一個全方位的特寫,教學由欣賞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四個環節組成,引導學生對單棵草、多棵草、和草叢特徵的認識和理解。通過觀察、記憶、想象的形式表現不同草的特點,用前後遮擋的方法畫出茂密的草。在課堂中,通過大量的圖片欣賞,引導學生體會畫家是如何用繪畫語言表達對草的主次關係、疏密關係,以及近大遠小的關係的處理。通過大量的圖片感受小草的茂密,千姿百態的'美感。

在認識草的轉折穿插關係時,我由淺入深先觀察一片草葉的轉折變化,再到完整的一棵草所體現的穿插關係,然後我再範畫,讓學生形象的感受草葉的變化,再設定改畫三片草葉的環節,使學生的認知得到了練習和鞏固。

在處理畫面的空間關係時,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由單棵草到兩棵草再到多棵草和草叢,不同的畫面草的大小比例,主次遮擋效果各不相同,學生通過畫面直觀瞭解,效果很好 .不過,教學中也留下不少遺憾,例如教學中要多啟發學生表現葉子的各種動態變化,引導學生注意線的疏密組織;用線處處都密,必然主次不分;用線處處都稀鬆,畫面必然空洞;用線有疏有密,畫面才有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