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1

優點:

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重點是體積公式的推導。公式匯出後,如何進行計算應用。我讓每個學生都經歷“猜想估計———設計實驗驗證———發現演算法”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適當的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設想探究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體積之間的關係,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出圓錐的體積公式——V=1/3Sh,這樣,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然後,利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印象。

不足:

1、學生對公式推導過程理解有困難,對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中“1/3”的理解不深入,雖然學生的.學習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們所採用的方式卻是不一樣的,學生有著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

2、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公式計算時往往丟失“1/3”,單位名稱用錯,體積單位用面積單位。

再教設想:

1.為了避免單位名稱的錯誤,可在課前複習中設計單位換算的填空題,辨析題等。例如: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平方釐米=1立方分米。

2.在學生利用學具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時,應放手讓學動手動腦自己解決,但動手之前一定要把任務佈置清楚,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圓錐與圓柱體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從而推匯出圓錐的體積公式。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2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錐的特徵,會算圓的面積,以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的基礎上安排教學的。以往幾次,都是按老方法進行,一開始教師就準備了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先比較它們的底面積相等,再分別量出它們的高也相等。進而由老師做實驗,把圓錐裝滿水(或沙)往圓柱裡倒,學生觀察倒了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接著推導圓錐的體積等於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並重點強調求圓錐的體積一定要乘三分之一。一節課上下來非常輕鬆,非常順利,時間也充足,作業效果也還不錯。可是到了綜合運用問題就出來了:忘記乘三分之一的,計算出錯的,已知圓錐的體積和底面積,求高時,直接用體積除以底面積的,出的錯誤五花八門。

再上這節課時,我加強了以下幾個點的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教學新課時,我出示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讓學生觀察並猜測圓錐的體積和什麼有關,學生聯絡到了圓柱的體積,通過師生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就興趣盎然;

2、實驗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親自動手實驗,以實驗要求為主線,即動手操作,又動腦思考,努力探索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並獲得了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新活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悅以及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思考、會逐漸發現自身的價值。

3、學生做圖形應用題時,引導學生審題,先確定是什麼圖形,再想相應的計算公式,最後根據公式列出算式。這樣對於後面的綜合運用題,學生有了這種固定思維模式,就不會亂列式,

4、列出算式後,不要按部就班的.從左算到右,先觀察算式的特點,尋求簡單的計算方法,把口算和計算有機結合。如:3.14×(4÷2)×8時,先口算(4÷2)=4,再口算4×8=32,最後再計算3.14×32。又如:3.14×(4÷2)×9時,先口算×9=3,(4÷2)=3×4=12,再計算3.14×12。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學生計算難度,提高了計算的正確率。

教後反思:

上課一開始,有針對性地對圓錐體積公式進行復習,瞭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便於教師調控教學進度,為本節課的教學起到較好的鋪墊作用。學生在已有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與思相結合,教師適時的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學會有序的思考,有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對生活中的常見問題的解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利於學生的思維拓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尊重學生的意見,重視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絡,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3

課前我安排學生收集、整理生活中應用圓錐的例項和資訊資料。教學時我首先列舉生活中大量的圓錐實物,在學生觀察思考這些物體形狀的共同特點,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幾何形體的基礎上引入。再引導學生對照模型和圖形,互說圓錐的特徵,加深對圓錐的認識。感受幾何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為生活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在本課中,我無論從問題的引入,圓錐概念的定義,高的尋找及測量方法的探索,我都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嘗試、研究和討論,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合作、交流,這樣的過程,不僅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和信心,大家積極發言,爭先操作,參與率很高。

我積極地創造機會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或者去探究問題。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指一指,說一說,猜一猜等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在找中學,在測中學,在思中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直觀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使數學課堂教學,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做中學,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4

圓錐的體積是學生在掌握了圓錐的認識和圓柱的體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國小几何初步知識教學的重要內容。本節教學分兩個層次進行,一是推導圓錐體積計算公式,二是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在教學時,主要運用了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以下幾點做法:

一、大膽猜測,培養猜測意識。

假設和猜想是科學的天梯,是科學探究的重要一環。任何發明創造都是離不開假設和猜想的。基於這樣的認識,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藉助教具和學具,讓學生充分觀察“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後,再大膽猜想它們的體積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關係?”這樣設計,事實證明不僅僅是能夠培養學生的猜測意識,更重要的是充分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大家探究的慾望強烈,為本節課的成功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操作驗證,培養科學的實驗觀。

數學不僅是思維科學,也是實驗科學,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操作得到數學結論,這種形式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實驗得出結論:圓錐的體積是與這個圓錐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總結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1/3Sh。

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時先分組做實驗,在空圓錐裡裝滿沙子,然後倒入空等底等高的圓柱中,從倒的次數中觀察到怎樣的現象呢?兩者體積之間有怎樣的關係。我們將空圓錐裡裝滿沙子,然後倒入空圓柱中,三次正好裝滿。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然後用不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所得的情況與以上不同。最後得到一個原理等底等高。圓錐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

《圓錐的體積》的教學都是先由教師演示等底等高情況下的`三分之一,再讓學生去驗證,最後教師通過對比實驗說明不等底等高的差異,而在以上教育中卻不然,先採用學生做實驗的方法,讓學生親自實踐,在實際中懂得其中的道理,用一個等底等高圓柱和圓錐,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際操作,使學生清楚的知道其中的知識點,明白了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體積關係,從而是學生髮現其中的數學原理,而且有意地將實驗的環節複合,在看似混亂無序的實踐中,增加了學生對實驗條件的辨別及資訊的批判,同時這也是這堂課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始終是活動的主體,我則是這一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同時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這個實驗,實事求是,認真分析自己操作實驗出現了和別人不太一樣的結論的原因,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觀。學生學的主動,經歷了一番觀察、發現、合作、探究的過程,既能達到圓滿地推匯出了圓錐的體積公式,又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發揮。

總之,這節課,每個學生都經歷了“猜想———實驗———發現”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學生獲得的不僅是鮮活的數學知識,獲得更多的是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孩子們體驗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悅,進行了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有利於從小樹立科學的實驗觀。思考:如果長期在這樣的探究中去學習知識,學生就會變成有思想、會思考、會研究、會學習的人。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的體積》教學反思5

課前,我給每組學生準備一盆沙和等底等高的空心圓柱體、圓錐體各一個。課堂上組織學生4人一組,利用手中的學具一起來探索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

學生們有的將圓錐中裝滿沙倒入圓柱中;有的將圓柱中裝滿沙倒入圓錐中……很快推匯出圓錐的體積公式。在交流中,學生經常把“等底等高”漏掉,作業時不注意“等底等高”條件,錯誤率也很高。

反思:教師為了讓學生快速完成操作推匯出公式,給學生準備學具,只讓學生來體驗得出結果的一部分操作。這樣做截斷了知識的本源,學生忽視了對“等底等高”這一重要條件的認識,因而對發現的規律認識不全面,最終運用規律去解決新問題時也錯誤百出。其實,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不等底不等高的圓柱、圓錐,這樣4組來裝沙操作。這樣的探究具有很強的選擇性、探索性和創造性,學生在不斷地測量、比較、猜測、驗證中發現“只有圓柱與圓錐等底等高”,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體積的1/3。

收穫:①探究活動時,教師應避免探究問題開放中“材料過少”的現象;②探究的`問題應該在材料準備上開放;③讓學生在充足、具有比較性的實驗操作材料的基礎上達到全面探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