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路線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1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中的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充分運用書中的公共汽車路線圖,聯絡學生的生活,創設春遊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為一年級小弟弟小妹妹介紹公共的行車路線,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汽車行駛路線圖,同時,通過遊戲,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情境,使學生自始自終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認識路線”這節課教後,總也感覺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如,由於怕教學時間不夠,所以,本來讓學生預習時,“畫出自己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儘管學生都有去完成(有的還做出立體圖形),但只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在班級展示,卻沒有讓學生交流“上學、放學”的路線如何走。這是本節課上最大的缺憾。

總之,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認真按課標要求,要轉變教學觀念外,還要根據課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熱情等,靈活使用教材、駕馭教材,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讓學生學會、學懂。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2

我在教學《認識路線》本節課時,是通過讓學生在認識東、南、西、北、西北、西南、東北、東南這八個方向的基礎上,來學習路線圖的。

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充分運用書中的公共汽車路線圖,聯絡學生的生活,創設

春遊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為本班學生介紹公共的行車路線,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汽車行駛路線圖。同時,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情境,使學生自始自終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改的理念告訴我們: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獨立思考,要鼓勵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教材很多地方提出“你最喜歡這個公園的哪幾個景點?在小組裡說說你的遊覽路線”,“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等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留下了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在各種問題情境中,提高遷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因此,在本課教學設計中,很多環節我只是提供給學生學習活動的線索,讓學生在足夠的空間裡,放飛思維,主動探索,主動建構方位知識。

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如果我在上課前能把學生因素考慮在內,先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物入手,從認識動物家之間的路線,再從學生實際出發,認識上學路線,這樣再引入例題,由淺入深,效果會更好。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3

匯入:這節課我們學習認識路線,(課件出示一張簡單的路線圖)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路線圖嗎?在什麼地方見過?

看這條路線圖,你能瞭解到什麼?

生1:能瞭解經過的地方。

生2:知道路線。

生3:能看出方向。

師:注意看,知道起點和終點嗎?

生:起點是廣場、終點是動物園。

師:還可以怎麼說?

生 ;起點是動物園、終點是廣場。

師:為什麼可以這樣說?

生:因為還可以往回走。

師:現在我們要從廣場出發到動物園,應該怎樣走?請同學們按照書中的提示自己試著做一做。

生在書上獨立做。教師巡視、指導。

師:(學生都已做完)請同學們在小組中相互交流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傾聽。

師:誰願意彙報一下你是怎樣做的?

生:我先找出起點和終點,在判斷方向,最後數幾站。

師:他說出了自己的思路,非常好。那麼,在描述路線時哪些地方容易錯呢?你有什麼提醒大家的?

生:起點和終點容易在變,容易錯。

師:誰聽懂他的話了?給大傢俱體說說。

生:比如從廣場到電影院,起點是廣場;再從電影院到少年宮起點就不是廣場而是電影院了。

師:同學們都同意嗎?

生:同意。

師:他說的很對,還有什麼易錯的?

生:我提醒大家正確判斷方向。

師:他說的這點很重要,那麼怎樣正確判斷方向呢?

生1:在圖上標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標,再判斷方向。

生2:用方向板來判斷方向。

生3:我不用表反方向標,我是這樣做的:比如從商場到少年宮,是往左就是西,又是往上就是北,合計來就是西北。

生4:我也是在心裡想的,沒用方向標。

師:其實後兩位同學是把方向標放在了心裡,判斷的時候在心裡找的方向。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老師也要提醒大家注意正確判斷方向。

用課件演示判斷方向的方法。

師:除了起點、方向易錯,還有什麼易錯的地方?

生:還有走了幾站容易數錯。

師:那麼怎麼數幾站呢?

生:兩個站點之間是一站。

師:他說得對嗎?為什嗎?

生:他說的不準確,應該說相鄰兩點間是一站。

師:用課件演示,從廣場到動物園不是一站,從廣場到科技館才是一站,數的是相鄰兩點間的一段路,而不是數點。強調相鄰兩點間才是一站。

師:現在按照同學們的提示,我們一起出發吧!

生彙報結果。小組檢查、改錯。

師:我們順利到達了動物園,那麼,回來的路線你能說清嗎?

生:能。(彙報回來的路線)

師:和來的路線相比,你發現了什麼?

生1:方向改變了,比如來時從廣場到科技館是向西,回來就變成向東了。

生2:起點和終點變了,比如來時廣場是起點,回去時廣場變終點了,動物園變起點了。

生3:行駛了幾站沒變。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現在我們玩一個猜一猜的遊戲。

生做兩個遊戲:

1、小明從商場出發坐了4站,他在哪站下車?

2、小紅坐了3站在少年宮下車,她可能從哪站上車?

師:同學們做的很好,現在獎勵你們做自由遊戲:你想從哪到哪?在組內交流行車路線。

師:總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認識路線,請同學們回家後繪製一張從你家到學校的路線圖,下節課我們交流。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些方位之後,結合這些方位在觀察行車路線圖、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並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我認為,本節課的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因此,教學時我力求創設真實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自覺的建構知識,實現三維目標的整體提高。具體如下:

1、 注重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MPL),突破難點,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

汽車行駛了幾站學生誤理解為一共有幾個站點。我利用MPL製作動畫,當動畫上的小矮人走了1個站時閃爍一下,學生齊數走了幾個站,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電腦螢幕上。通過了直觀而形象的教學手段,突破了這一難點,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建構。

2、創設情境,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本節課,一開始我利用MPL插入一張規劃建設大運中心的效果圖片。由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引入,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課堂。接著,我繼續利用MPL出示大運中心的平面設計圖,學生好奇極了,一個個瞪大了雙眼,在舒緩的音樂中認真的欣賞畫面,不時還發出驚歎聲,學生高興極了......就這樣,學生在這種寬鬆愉悅的氛圍中,增強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3、 聯絡生活,解決問題。

知識建構是通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的過程,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利用學生熟悉的319路公共汽車,使用MPL製作319路車的路線圖,讓學生介紹從體育館到錦繡中華的行車路線;另外在課尾我還利用MPL設計了學校及附近公共場所、小區的平面圖,讓學生介紹從麗苑閣到西麗國小的行走路線。為此,在教學中我儘可能地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真正還教材以生活的本色。

4、提供線索,開放思維。

課改的理念告訴我們: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獨立思考,要鼓勵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時教學時教師提出小紅坐了3站在少年宮下車,她可能是從哪站下車的?麗苑閣的同學怎樣走可以到達西麗國小?你覺得走哪條路較近?等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在各種問題情境中,提高遷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在本課教學設計中,很多環節我只是提供給學生學習活動的線索,如用今天掌握的本領,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在足夠的空間裡,放飛思維,主動探索,主動建構方位知識。

總之,我認為本節課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了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整節課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輕鬆,師生關係非常融洽。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4

本節課一開始,從學生製作平面圖形入手,讓學生經歷了“製作平面圖形→主動發現問題→規範平面圖”的過程,在實踐活動中充分認識到地圖上統一規定方向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自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經歷了從無規則到有規則、從不規範到規範的知識形成過程,獲得了比較豐富的教學活動經驗。在學生認識了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繪製規則後,教師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一找自己熟悉的省份或城市在我國的哪個方向,並說明判斷的'理由。整節課都遵循“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5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些方位之後,結合這些方位在觀察公園路線圖,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並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

我認為本節課的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我做的`不夠好,沒有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更沒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整節課學生學的比較累,老師教的也不輕鬆!

在課後,我反思其實在前面環節的教學中,其實我可以脫離課本,自己設計一個情景,並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課本排列順序來教學,如:我可以以“小芳迷路”為切入點,讓孩子直接“幫忙尋找孩子”或者“打電話給家長”等活動,這樣可能更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到後來,我完全可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操作(這點是我在本課上沒做好的)。而且在引導學生學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圖時,我可以用分步填空的形式,如:

“先從( )出發,到( );再往( )方向到( );最後往( )方向到( )。”這樣比我原先設計的“從( )方向到( )”,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6

本節課在原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認識並記住“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新方向並不難,但找準中心點、正確地用表示方向的詞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是本課的難點,也是學生課後最容易混淆的地方,所以在課中我採用了分散難點、循序漸進、強化表達的方法,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

1、關於認識方向的知識是上個學期學習的內容,時間久了,學生會有所遺忘,所以開課時先複習鞏固四個方向,描述四個主方向上的物體的位置,然後再認識四個新方向,這樣分散了學習的難點,學生能夠順利的領悟新知。

2、用方向詞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是學生學習“方向路線”的難點,許多學生表達時會因為中心點確定不準而剛好說反,找準中心點至關重要,所以在本課中,我重視引導學生髮現方向板中的規律,正確確定中心點,而且強調讓學生表達準確,描述同一個物體的位置我都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比如“學校在圖書館的東南方,學校的西北方有圖書館”等,這樣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表達方式所指的中心點不同,這樣反覆練習,不僅讓學生靈活地掌握並運用知識,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7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東、南、西、北這些方位之後,結合這些方位在觀察情境圖,為別人引路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並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本節課內容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製作線路圖是經過學生的一定思考,做過一些調查之後的活動,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並感覺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這一課時,教學容量較大。教材在“做一做”中安排的認識公交車的路線圖是實用性很強的練習題。新課中,我充分運用書中的情境圖,聯絡學生的生活,創設為別人指路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路線圖的活動情境,使學生自始自終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在鞏固拓展練習時,由於學生對地鐵瞭解較少,雖然利用知識的提升與應用,但錯誤較多,應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加註意,做好前測。努力將“數學來源於生活”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8

認識路線這節課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是否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認識生活中的路線圖是學生的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學生從生活實際環境中建立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

因此,在課堂上,我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充分運用書中的公共汽車路線圖,聯絡學生的生活,創設春遊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在學習過程中,介紹公共汽車的行車路線,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汽車行駛路線圖,同時,通過接龍遊戲,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情境,使學生自始自終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認識路線”這節課教後,總也感覺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由於時間關係,卻沒有讓學生交流“上學、放學”的路線如何走。這是本節課上最大的缺憾。

總之,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認真按課標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外,還要根據課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熱情等,靈活使用教材、駕馭教材,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讓學生學會、學懂。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9

《認識路線》這節課實際上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因為辨認方向、認識生活中的路線圖是學生的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學生從生活實際環境中建立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

對於學生們來說,路線圖並不陌生,在上個學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後他們就已經接觸過,所以認識路線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難就難在怎麼根據路線圖判定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新認識的方向,特別是當路線拐彎時方向會隨之改變,這時又要重新判別方向。所以在這節課中,我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課前複習回顧方法。

一上課就讓學生說出八個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東北,東南,西南,西北,然後老師說一個方向,讓學生搶答說出與之相反的方向,這樣有助於學生在興趣中掌握去和回時方向的相反性,如去時是從商場向西北方向行駛4站到少年宮,而回時就是從少年宮向東南方向行駛4站到商場。搶答結束後隨著出示一幅簡單地圖,圖中畫著淘氣家、笑笑家、商店、學校,讓學生說出這些建築的位置,任由學生選擇說,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當學生敘述完後我馬上給笑笑家到商店和學校的路程增加資料40米和60米,讓學生說說笑笑要去學校的話該怎樣走,因為這裡面含有上學期的知識,所以學生非常容易地回答了問題,至此恰到好處地引出了確定行走路線要確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這一鋪墊就教給了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方法,於是學生在說從廣場到動物園的行車路線時都按照方向和路程去敘述。

二、充分的課前準備化解難點。

這節課的難點就在方向的抽象性,當面對一幅路線圖,說出它七拐八拐的走向時,莫說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大人也要在腦袋裡想想方向,才能準確地說出來,對於一個初學方向的`孩子來說就更難了,如果用筆簡單的在路線上畫方向板,那麼畫多了就會畫亂。於是我在課前就先讓學生製作一張方向卡,上課時,首先指導學生熟練地找到中心點,然後將方向卡的中心點與路線中的中心點重合,這時路線的走向一目瞭然,而且這個方向卡是活動的,隨著中心點的位置變換而變換,也就是說中心點在哪兒,方向卡就可以放在哪兒,這樣他們就很容易的就可以判斷出是哪個方向了,到以後熟練之後他們就可以做到心中有個方向板,那麼判定方向就不在話下了。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10

《認識路線》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的教學內容。本單元的內容屬於新課標提出的《空間與圖形》範疇中《方向與位置》領域,它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在學生一年級學會用左右、前後、上下等術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和二年級上冊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安排了本單元的內容,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認識包含八個方向的簡單的路線圖。教材設計的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絡,為學生提供了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數學的知識,思維和方法必須經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展,而不是單純的依賴教師講解去獲取”。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的關鍵是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獲得發展,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節課通過為小客人介紹行車的路線,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汽車行駛的路線,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體化行為,由於學生經驗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面對同一個圖形也會有不同的表達。而

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讓學生獲得不同的發展。這節課也體現了這一特點。如:遊玩“海上樂園”時,讓學生設計自己的合理的遊玩路線,只要自己認為合理,有他的理由,就要給予肯定,但是,我還請同學比較哪種方案好?好在哪?這樣使學生知道在數學學習中,什麼是最優化的方案。

在教學中, 學生質疑和創新的慾望不高,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加引導。學生在平面圖上認識路線很準確,但在完成開放性作業時,卻出現了不少問題,以後要加強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很好的把數學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體會數學源於生活,也為生活服務。

對於以誰為中心這一訓練,教師可應在補充一下,個別學生仍然找不準。注意強呼叫手勢來表示所學的八個方向,這樣效果會更好些。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11

《認識路線圖》是蘇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確定位置》的內容,是上冊簡單示意圖的發展。本課要使學生能用方位描述行走的路線,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鞏固所學知識,發展應用能力。這節課內容較多,教學任務較重。後面的綜合運用部分,學生有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對於這節課有很大的影響。課後,回想這節課,體會較多。

1、要及時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數學學習。新課匯入中的“我們和他們一起去”,學生“觸景生情”,激起了學習的興趣;“你想遊玩南山公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觸景生需”,暢所欲言,出現了像“我想遊覽公園裡的所有景點”這樣的好想法,更有了不走或少走重複的路的好想法;為小兔設計從家到小狗家的路線時,一句“還有其他路線嗎?”,學生“觸景生思”,提出了好幾種設計方案,粗粗一算,竟有八九種。

2、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什麼是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僅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應用。《認識路線圖》一課,學生能用方位描述示意圖上的行走路線,已初步掌握了相關知識。但是本課知識只有在實際應用中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所以我又給同學佈置了課外作業:看站牌,去公園遊玩,並要求用上本課所教知識,讓同學感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3、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容易流於形式,效果不佳還耗時耗力。所以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必須建立小組學習的規範,引導學生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次的學習活動中,我共安排了5次小組合作學習。第1、第2、第3次學習學生或已有基礎,或想法不受限制,有幾條說幾條,只要學生能互相學習,所以教師不需多話;第4、第5次學習,則要求學生集思廣益,開拓思路,集一組的智慧解決實際問題。但是,為了讓學習有效,我給出了提示。事實證明,提示有利有弊,幫助了一些人,也縱容了一些人。

4、合理安排時間,取得最佳學習效果。時間花費少和學生掌握得好是一個兩難選擇,往往顧了這頭,失了那頭,尤其是像《認識路線圖》這樣的課,很容易顧此失彼。為了節約時間,我捨棄了一向使用的四大組競賽法(包括髮言、紀律、作業等),可是卻多花了時間管束學生。仔細想想,有些地方我可以再鬆一把手,不必時時事事都扶著學生,教師少一些語言,說不定效果倒更好。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些方位之後,結合這些方位在觀察公園路線圖,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並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

我認為本節課的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為此,課前我安排學生試著畫一畫自己從家到學校上學的線路圖。雖然學生可能漏洞百出,但我想,方位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本節課內容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製作線路圖是經過學生的一定思考,做過一些調查之後的活動,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並感覺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新課中,我充分運用書中的公共汽車路線圖,聯絡學生的生活,創設春遊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介紹公共的行車路線,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汽車行駛路線圖,同時,通過接龍遊戲,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情境,使學生自始自終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學生觀察“動物園導遊圖”時,要求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各場館所在的位置,並能描述行走路線。學生基本上都能達到這一要求,但是對那些比正方向稍稍偏斜一點的方向,說的不夠準確,尤其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在看方向,應該把四個基本方向標上,然後再判斷,而有些孩子圖省事,一般在腦子裡想,而不借助直觀手段來思考。就容易出現錯誤。

但“認識路線”這節課教後,總也感覺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如,由於怕教學時間不夠,所以,本來讓學生預習時,“畫出自己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儘管學生都有去完成(有的還做出立體圖形),但只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在班級展示,卻沒有讓學生交流“上學、放學”的路線如何走。這是本節課上最大的缺憾。

總之,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認真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除了要轉變教學觀念外,還要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熱情等,靈活使用教材、駕馭教材,真正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讓學生學會、學懂。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13

《認識路線》是《方向與路線》單元的第二節也是第二課時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用比較完整的語言從方向和路程兩個方面來描述一條路線,對於七八歲的孩子來說是很困難的。可這又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點、難點,我做了以下設計,而這幾個環節也正是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它讓學生了解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學會因為數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在教學中,我首先設定了一個情境“選拔總導遊”。先由人人做小導遊帶領明天前來參觀的小朋友介紹乘1路車去動物園的行車路線,並看誰表現得最好,最後確定誰為總導遊。別看這一小小的激趣,可真給了同學們無限的力量,為當選為“總導遊”他們個個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全部激起,沒有一個甘於落後。這為一節課的成功打響了前奏。

其次是小組的合作。我將學生每4人分一組,其中有3個小組中各有一個方向感很強的同學,同時也各有一個方向感特差的同學,由方向感特強的同學帶領著方向感特弱得同學共同學習、探究,其餘各組也有個別方向感較好的'同學為組長帶領著操作,而且著重強調“人人蔘與”。先由會說的學生一邊用手指著路線方向,一邊介紹行車路線,一個一個地說,待等到不會說的同學說時,就請小組幫忙,直到他獨立完整地描述路線。在此過程中無論是給予幫助的還是接收幫助者都有很大的收穫。因為在幫助別人解除疑惑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往往會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識不夠用,感到自己的理解程度不夠深,這就自然低迫使他去深入研究;同時,通過對問題的探討、交流,也會加深對學生自己所講內容的理解。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提高自己。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善於把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釋出出來,以和同伴分享;當有人向自己求救時,學生應慷慨相助。

再者是適當藉助輔助性教學手段。我這裡講的是利用一些恰當的肢體語言幫助我們去識記一些東西。如我在教學第一課時《辨認方向》時,為記住八個方向,我讓全班同學站立,跟著我用手指出圖上的八個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左上方為西北、左下方為西南、右上方為東北、右下方為東南,每次製作方向板之前也用手勢來幫助回憶和記憶這八個方向。這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效果確實不錯,以至於本節課上學生在敘述路線時,反應之快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料。

另外,對於分小組活動的課,教師要特注意的是教師在小組的輔導非常重要。教師在小組內輔導,因為面對的是很少數的幾個學生,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在這個環節,教師備課時要首先想好,對於哪些學生要如何去輔導、輔導的重點是什麼、採取何種方式輔導效果最好。

其實在課上完之後,我一直為拖延了時間而耿耿於懷。直到第二節數學課處理問題時,我才恍然大悟。要想上好一節課,教師必須做到兩點:

要給孩子們創造一份快樂的心情。給孩子一份快樂的心情,並且一直保持到最後。因為快樂心情讓學生神采飛揚,讓學生的思維達到最佳的活躍點,所以學生們的自主探究也落到了實處。另外老師的激勵評價,給了孩子一份自信,這份自信讓他們的課堂表現更加出色,我們不可以吝嗇自己的表揚,把讚許的目光給孩子們,把欣賞的話語給孩子們,讓他們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孩子們會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讓每個孩子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讓小組代表中能力強的同學上臺當小老師,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感,然後降低要求讓學困生模仿他們敘述,老師精巧地及時地引導或幫助使他完整地描述,使其及時收穫成功的喜悅。心理學研究表明:對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進一步的失敗會導致學生動機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則會成為學習動機的“啟用劑”。讓學生儘早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感受到自己是在快樂而成功的從事著智力活動。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必然會顯得更加高漲 、更加激烈、更加濃厚。

當然,這節課有幾處成功之處,也有更多需要改變、更進的地方。如,在學生敘述路線時只是停留在口頭表達,而沒有用文字把它寫出來。儘管二年級學生在書寫上也是一個難點,要麼有字不會寫,要麼就是寫得太慢,但如果從小就養成這種有記錄的敘述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更佳的自學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教會學生自學方法。

還有新課探討的第二步“說一說”,教學時時間太少,仍然還有少數幾個同學可能不太理解題目的意思,這一題主要讓學生明白題意,答案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該如何去分析該類問題。要想上好一節課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要注意的細節問題還有很多,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多學習,多多探討,爭取實現更有效的教學。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14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些方位之後,結合這些方位在觀察北京地鐵。公交車路線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並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我認為,本節課的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因此,教學時我力求創設真實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自覺的建構知識,實現三維目標的整體提高。具體如下:

1.注重利用自制課件,突破難點,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

“地鐵行駛了幾站”學生誤理解為“一共有幾個站點”。我利用動畫,當動畫上的圓點走了1個站時閃爍一下,學生齊數走了幾個站,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電腦螢幕上。通過了直觀而形象的教學手段,突破了這一難點,促進了學生的知識建構。

2、創設情境,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本節課,一開始我利用幻燈片插入一張北京天安門平面圖圖片。以爭當小小導遊員來介紹各建築物的位置。學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課堂。一個個瞪大了雙眼,看小小導遊員介紹是否正確。就這樣,學生在這種寬鬆愉悅的氛圍中,增強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3、聯絡生活,解決問題。

知識建構是通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的過程,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利用學生熟悉的1路公共汽車路線圖,還設計了動物園導遊圖讓學生介紹從動物園到廣場的往返行車路線;及學生介紹從“學校”到“家”的行走路線等等。為此,在教學中我儘可能地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真正“還教材以生活的'本色”。

4、提供線索,開放思維。

課改的理念告訴我們: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獨立思考,要鼓勵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時教學時教師提出“小紅坐了3站在少年宮下車,她可能是從哪站下車的?”“遊動物園怎樣合理?你覺得走哪條路較近?”等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在各種問題情境中,提高遷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在本課教學設計中,很多環節我只是提供給學生學習活動的線索,如“用今天掌握的本領,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在足夠的空間裡,放飛思維,主動探索,主動建構方位知識。

認識路線教學反思15

提倡“數學的知識,思維和方法必須經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展,而不是單純的依賴教師講解去獲取”。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的關鍵是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獲得發展。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節課通過為小客人介紹行車的路線,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汽車行駛的路線,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自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學生質疑和創新的.慾望不高,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加引導。學生在平面圖上認識路線很準確,但在完成開放性作業時,卻出現了不少問題,以後要加強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認真按課標要求,要轉變教學觀念外,還要根據課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熱情等,靈活使用教材、駕馭教材,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讓學生學會、學懂。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中的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數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