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選幼兒園說課稿範文合集七篇

說課稿1.24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說課稿範文合集七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說活動教材

我國寓言文學歷史悠久,自先秦以來名家輩出,膾炙人口的寓言精品佳作燦若繁星。先秦文學史中的許多寓言如“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等,世代流傳,早已變成了成語,為人們廣泛應用。“人生多少哲理, 盡在寓言中”。著名作家 嚴文井老 先生對寓言曾做過絕妙的比喻,他說,著名”:“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開啟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守株待兔》是一篇,情節簡單卻促人深思,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故事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隻撞死的兔子,他就丟下鋤頭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考慮到大班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與寓言故事本身的特點,以及我們的科學認讀的活動要求我將目標定位於以下三方面:

1、能用連貫的語句表達畫面內容,並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初步理解作品內容、人物感情。

2、通過各種形式的玩字,激發幼兒認讀漢字的興趣。

3、通過觀察農夫守株待兔的經過,知道偶然發生的事情不能代表永遠、不勞動是沒有收穫的。

二、說活動環節:

第一環節:自由談話,引出話題。

興趣是孩子學習獲得成功的良好保證,以適當的提問回憶幼兒的生活經驗,並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體驗。對幼兒來說,既激發了孩子們對寓言的興趣,又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同時又順理成章地揭示活動主題,使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熱情、投入積極的參與。

第二環節: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

留有懸念,給幼兒提供表述的機會。為了幫助幼兒理解人物的情感變化,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內容,將故事最後一部分情節隱藏起來,創設一個幼兒創造性表達的機會,教師通過一個主要問題,再以追問的形式,逐步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讓幼兒聯想和猜測故事發展的情節變化,創編出各種情節,最後共同尋求故事發展的原因。

第三環節:觀看結果:理解寓意

(一)理解種田人“為何守”兔,體會“不勞而獲”的虛幻

活動中幼兒通過教師的追問理解了種田人之所以坐在樹樁邊,是因為希望兔子還會來撞死在樹樁上;也知道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種田人是偶然得到了兔子。在得到了兔子後他就異常高興,他想以後就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穫,用一個詞叫“不勞而獲”來說明了此時種田人的心情,而故事裡面的樂滋滋、哈哈的笑聲就體現出了他的情緒變化。

(二)感悟“怎樣守”,體驗“一無所獲”的`可悲

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通過 老師的提問,回憶故事內容,體會種田人在一天一天的等待中逐漸失望,到後來的結果兔子沒有等到,由於自己不再勞動自己的莊稼都死掉了,這時追悔莫及的可悲情緒都表露了出來。

(三)揭示寓意

最後通過故事中的感嘆詞變化,體驗了故事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從而揭示了寓言故事寓意。並通過列舉幼兒生活中努力的案例,引發幼兒對自己生活態度的認識,進一步感受成功的快樂。

(四)完整欣賞故事,一起進行講述。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再次對漢字守株待兔進行認識。

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故事,它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除了今天我們學的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還有很多的成語故事也非常有意義,小朋友回家也可以去讀一讀,或請爸爸媽媽給你講講。下面我們一起再來把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欣賞一邊。

2、完整欣賞故事。

此環節是激發幼兒我國的文學歷史,有個大概的瞭解,也激發幼兒繼續去關注、去閱讀更多的成語故事。

活動延伸:

1、利用“小舞臺”的遊戲進行成語故事表演,感受成語故事的魅力。

這個意義的故事我們下次還可以在小舞臺遊戲中進行表演呢!

2、老師這兒還有幾個字請你來拼一拼,看誰能拼出我們今天認識的這幾個字。

延伸活動表演故事是為了讓幼兒加深對故事是的理解,而拼字遊戲也科學認讀的一種方法。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說幼兒:

1、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探究、分析、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

無意記憶較多,較少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記憶。能根據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加以表現。

語言表達能力及審美能力有一定發展,能夠比較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彙開始豐富。

2、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幼兒想象的有意性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的'表達與創造的空間幼兒具體形象性的思維,需要具體的活動情境與活動形式。幼兒進一步發展的自主性與主動性,需要寬鬆、安全的探索環境。

二、說教材:

《布娃娃》,是一節語言活動。孩子與布娃娃有著天然之緣,他們喜歡與他們為伍。他們聆聽故事,觸目所見。孩子們對布娃娃的世界充滿著興趣和好奇,布娃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密夥伴。布娃娃是幼兒所熟悉喜愛的,而且有著鮮明的外形特徵,較易引發幼兒的多種聯想。綱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大班語言活動《布娃娃》恰恰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生活,讓幼兒在講述中懂得每個人各有優點,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情境,成為他們觀察的物件,遊戲、表達、表現的主角。孩子不但熟悉布娃娃,親近布娃娃,而且有目的、有意識地認識、瞭解布娃娃走進布娃娃的生活世界。

三、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一、說活動

大家好,我上的這次活動是大班音樂活動《狐狸和小鳥》,其實它也可以說是一次音樂欣賞活動,因為整個活動過程都是引導幼兒在傾聽的基礎上進行遊戲。那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題材呢?主要是考慮到本班幼兒音樂學習的水平。首先這首樂曲《狐狸和小鳥》運用了4中樂器(鼓、笛子、口哨、鋼琴)老演奏,這樣可以加強幼兒對樂器音色的認識和辨別;其次,考慮到我班幼兒欣賞的能力較差,而這首曲子輕鬆活潑,節奏鮮明,每個樂句特點突出,句與句之間變化豐富,能夠更吸引幼兒,便於幼兒理解音樂內容。因此本活動理念是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通過師幼互動,貫穿遊戲情境,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道整個活動中。

二、說目標

幼兒學習音樂的目的使培養他們的審美感受,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正如《綱要》所說,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因此我定目標為:

1、通過傾聽,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樂曲的情節變化。

2、大膽表現和創編樂曲中的遊戲情境,培養幼兒對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興趣。

那麼我考慮到我設計的音樂情節較簡單,而幼兒平常較少接觸樂器,因此我定活動的重點是:在傾聽中大膽表現和創編樂曲中的遊戲情節;難點是:能根據音樂中樂器音色的變化來猜想角色的出場和情節的發展。

三、說教法

當代教育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幼互動師本活動教學發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師音樂活動的學習者和創作者,幼兒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和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期盼,指導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大膽地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體驗並主動與老師溝通,活動教師的支援、幫助和鼓勵。另一方面,教師師幼兒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與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發現者、欣賞者、學習者。教師帶著資訊、期望自覺不自覺地巴暗含的期望傳遞給幼兒,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和探索的當即,從中體驗學習和表達帶來的快樂。

在師幼互動的基礎上我運用了欣賞、圖譜教學、遊戲等教學方法:

1、欣賞法:師音樂活動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先引導幼兒完整欣賞,其目的是保持樂曲的完整性,讓幼兒完整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特點,為活動的開展做情感鋪墊。而奮鬥欣賞是為了突出樂句音色變化與節奏特點,引導幼兒辨別音色更好地感受樂曲情節的發展,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2、圖譜教學法:是從幼兒認識食物的特點出發。在幼兒園音樂教育重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而圖譜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它一形象生動的圖案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在活動重我通過樂器圖片、狐狸小鳥圖片加上老師的語氣、神態、體態的變化進一步引導孩子們進行體驗和感受。

3、遊戲法:遊戲給幼兒的感受帶來無限的樂趣。本活動重,我設定的音樂情境本身就是“狐狸和小鳥”在森林裡做遊戲主要一個過程。其中我引導幼兒猜想兩隻動物會做什麼遊戲,遊戲結束後會幹什麼,並結合音樂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巴活動推向高潮。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一、說主題生成:

1、活動生成的原因:地球這一人類共同的家園正面臨著汙染蔓延和生態平衡的變化的嚴峻形勢。這一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正如一句公益廣告詞所說:“您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只是需要做得更徹底。”因此我設計了這一親子活動,讓“節約用水”這一行動進入家庭,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讓環境教育從小朋友園走向社會。

二、說設計意圖:

我班小朋友即使知道要節約用水,他們一邊說節約用水,一邊在洗手、喝水、上廁所等過程中浪費水,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目的是:讓小朋友通過感知、討論、動手合作設計節水流程圖等一系列活動,意識到節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能承擔起節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

三、說教材

教材簡析:《節約用水》是一節大班社會親子活動。通過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錄相、設計節水流程圖、送標誌等活動,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小朋友總結出節約用水的經驗並自願去宣傳他人。

四、說目標

目標的依據是什麼呢?《小朋友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以《小朋友園工作規程》和本《綱要》所提出的各個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小朋友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埃裡克森認為:“如果父母能積極支援兒童從事的遊戲和智力活動,兒童就會發展更多的自主性。”皮亞傑道德認知發理論認為:“要使兒童從自我中心實在論中解放出,最重要的途徑是與同伴發生相互作用。”

根據我班小朋友實際情況①小朋友即使知道節約用,但是在生活中確實存在浪費水的現象②已具有繪畫環保標誌的經驗,但部分小朋友動手能力較差。③家長非常支援本班的保教工作。④小朋友特別喜歡看電視,發現電視中有自己會更加興奮。

因此我制定了三條目標:

1、從身邊小事做起,通過討論積累節約用水經驗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2、喜歡參與創造性的製作活動,培養節水意識。

3、感受與同伴、家長合作的快樂。

四、說準備

材料是為目標服務的,為了達到目標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它包括:

1、物質材料的準備:

①影像資料:電視、錄音機、攝像機、鋼琴曲磁帶。

②美術製作材料:水彩筆、蠟棒、剪刀、膠水、8k白紙、透明膠布若干。

③環境材料:環保圖片若干,節水標語,節水標誌若干,家庭節水流程圖一幅,節水衛士標誌若干,小星星標誌若干。

2、教師素質的準備:

①心理準備:頭腦要清晰,心中做到有條理,充分考慮到在活動中可能要出現的情況,若出現該怎麼辦,該說些什麼。

②技能準備:由於這個活動要用攝像資料、節水流程圖,所以我必須做到:

a、錄影的錄製與播放。

b、簡筆畫的基本技能。如:花盆、衣服等的畫法和流程圖的製作。

3、小朋友的準備:

①知識經驗的積累:水有哪些作用?沒有水會發生什麼情況?這些經驗在活動前要掌握。

②技能經驗的積累:會畫實物的簡筆畫,會製作環保標誌。

4、家長準備:

通知家長活動的時間,向家長交待一些活動中必要的常規。

以上這些準備活動要充分,力求達到每個材料都必須能為《節約用水》的目標服務。

五、說重難點

根據我班小朋友的實際情況和說說這個活動的重點:讓水勤勞起來,多做幾份家務,儘量減少淨水的使用。

而這個活動的難點是什麼呢?就是怎樣才能做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來。

如何去突破重難點呢?小朋友做遊戲→討論→總結節水經驗→在家長的指導下設計出流程圖。

六、說教法

我的這個活動採用了①討論法:小朋友通過討論,自己積累節水經驗②情景教學法:運用圖片、音樂、錄影等手段讓小朋友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③圖表法:理清思路,一目瞭然④表揚法:鼓勵小朋友⑤對比法:將浪費水的現象與水的重要作用進行對比,使小朋友明白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七、說學法

採用①自主的學習方法,自己去分析、討論怎麼樣去節約用水;②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小朋友與家長合作製作節水流程圖,節水標誌;③創新式的學習方法,設計出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流程圖來。

八、說活動程式

㈠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水”的.主題:

首先播放一段流水的聲音,請小朋友說出哪裡有水,引出家中的自來水。

其次通過討論水有什麼作用,從身邊的小環境中和周圍的大環境中去了解水的重要性。

㈡播放錄影引起興趣,總結出如果浪費水,地球就會遭殃。由水的作用引出問題:他們做得對嗎?小朋友帶著問題觀看錄影。然後進行第二次討論:如果沒有水天池就會幹的,花也會死的,地球就有會有人存在。

㈢第一次區域活動:

家長和小朋友共同制定節水流程圖,並展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鼓勵、獎賞有新意的流程圖。

㈣第二次區域活動:

提出問題:怎樣讓更多的人知道節約用水呢?引出由家長與孩子共同製作環保標誌和節水標誌去宣傳他人。

九、說延伸

這些標誌做出來,怎麼樣讓更多的人知道呢?就由小朋友來當義務節水宣傳員,拿著節水標誌去到中班、小班張貼在水龍頭上方,並向小朋友們宣傳。

十、說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⑴家長工作和小朋友前期工作沒有做好,在活動中小朋友和家長的嘈雜聲較大,以致於聽不清教師的指令,無法瞭解小朋友介紹流程圖的情況。

⑵在製作流程圖中家長有包辦現象。

⑶在討論中,小朋友的知識面較狹窄,只發現生活中的小問題,而沒有考慮到生產建設等方面的大問題。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活動目標: 托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車連線起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設計思路: 《方案》中指出:“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與遊戲中的情景,讓孩子操作和擺弄玩具,提高手指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能力。”小火車這個材料來源於孩子的生活,是孩子在玩汽車城的遊戲時產生的。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我提供了小火車,但發現幼兒玩火車的方法和汽車沒有區別,,正好幼兒園組織親子一日遊,利用這個機會,我對家長提出帶孩子去坐坐小火車,感受火車和汽車的不同。之後我充分挖掘了小火車的功能,對小火車進行了改造,把《方案》中的一些目標和觀察要點隱含在火車這個材料中,讓孩子在操作擺弄中發展各種能力。 此次活動中的小火車我選擇了孩子喜歡的水果形狀:西瓜和香蕉,使火車更有童趣,更激起了孩子的遊戲興趣。同時在活動中注重孩子的活動過程,留給孩子更多的操作機會,我更多的是對孩子的觀察,觀察孩子的行為、表情、語言,在需要的時候適當的介入孩子的活動,以提升他的原有經驗。

材料提供: 數字火車(3套),綠色西瓜火車、黃色香蕉火車、紅色火車、泡沫火車各一套(各有十幾節);牛奶盒做的山洞,軌道,滑坡;各種材料的`繩子(色彩、質地、粗細都不同)。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引導孩子參與活動。

2、孩子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火車。

3、教師以觀察為主,適時指導。

過程中托兒可能出現的行為:

● 孩子按照一種材料連線火車。

● 兩種材料的火車連線(現成和自制的火車)。

● 沒有規律的連線。

● 火車顏色和繩子顏色的配對。

●兩種顏色有規律的連線。

● 拉著火車鑽山洞,過軌道。

好學教育 - 專業,權威,高效,分享 - 打造國內領先的終身教育平臺!

● 孩子模仿生活,用語言表達火車開到哪裡。

● 孩子比一比火車的長短。

教師適時介入,引導提升經驗,但不強求。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為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並且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情節,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用了這一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知識目標: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技能目標: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重點、難點

由於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在故事教學中,我把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語言的發展是反覆練習、不斷改正、逐步規範的過程,幼兒在使用不同的語調錶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因此我把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作為本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學具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為幼兒準備了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小白兔、小雞、小貓頭飾。

知識上的準備

我在活動前讓幼兒瞭解了下雨天需要的各種雨具。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難點,我採用了視、聽、講、演相結合的方法。

“視”,就是引導幼兒觀察動畫課件中的內容。

“聽”,是引導幼兒傾聽老師的語言啟發、誘導。

“講”是幼兒講,滿足幼兒說的願望。

“演”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學法

本次活動多采用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能在角色扮演中充分表現自我。還結合了觀察法,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獲得直接的印象。“結果前置提問法”是讓幼兒在想像、創造性思維中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及重點難點,我整個活動貫穿於遊戲之中,把活動分為三個部分,設計以下教學程式:

1、匯入活動:猜謎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這一環節旨在短時間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感知遊戲內容。

2、理解故事,掌握學習方法

(1)、運用“結果前置”的提問方法,教師有感情地講述第一遍故事

在講述故事時,教師不出示任何教具,是為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在邊傾聽邊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故事內容。講述完後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裡有誰?”

(2)、觀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滲透情感體驗

通過觀看課件,結合故事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白兔、小雞、小貓之間的對話,如:全體幼兒一起說、師幼分角色說、幼幼分角色說等不同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其中還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來表現小動物的情感,從而內化為幼兒自己的行為。

(3)、再次欣賞課件,遷移故事主題

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獲得“當遇到困難時,要學會想辦法,學會關心、幫助他人,被別人幫助後要道謝。”的一系列美德。

遊戲《找朋友》結束活動

整個活動貫穿遊戲之中,讓幼兒感受更多的快樂。

六、說活動延伸

表演遊戲:《下雨的時候》教師提供道具、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的表演,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續編故事:教師提供指偶,幼兒藉助直觀的動物形象進行續編。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活動目的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審美力以及創造性思維,使之得以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它與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語文活動共同構成“五指活動”,互相連線成一個整體。繪畫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種語言。幼兒美術是根據幼兒教育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各種美術活動來感染幼兒,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創造,並體驗美術過程帶來的快樂,以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只是一種促進幼兒發展的手段或工具,只有把美術作為幼兒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能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表現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創造性地發展幼兒智力。

二、教學目標

根據幼兒美術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章的總目標,確定本課題的目標為:

知識目標:通過了解幼兒美術活動的特點,掌握幼兒美術教育方法,初步嘗試不同美術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針對實踐教學可以靈活運用。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通過線條、形體、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並喜愛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內容美。

情感目標: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制定重點的依據是:學生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認知特點理解有限,所以只有瞭解幼兒繪畫的年齡特點及特殊表現,才能進行美術指導。

四、教學難點

本節的教學難點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設計的常用方法;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制定難點的依據是:我認為美術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所以如何巧妙的把情感教育與單調的技能技巧相融合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難題。

五、教學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有兩個方面。

1.生活經驗準備:讓學生觀察3~6歲幼兒如何進行繪畫的

2.教材教具準備:兩組美術作品

有關3~6歲幼兒繪畫作品

繪畫工具和材料

六、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和誘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並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在美術學習方法中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見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

學生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學生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的討論,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七、教學程式

(一)以繪畫作品匯入課題,引導學生細緻觀察

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展示出兩組作品,請學生仔細觀察,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人投鳥一石子》。我先簡單介紹畫家的情況後,請學生自己說說看到了什麼,有意識地將有關顏色和線條等造型元素的探討引入學生的視線,讓他們說說對畫中一些顏色和線條的感受。這時,我啟發學生了解畫家運用的是一種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並請學生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對這兩幅畫的整體感受,同時引出美術的相關基礎知識。

(二)展示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分析掌握幼兒繪畫中的特殊表現

這個環節為本節重點,我採取的突破策略是:

通過學生收集3~6歲幼兒的繪畫作品,先作出比較,得出最初結果。作品所展現出來的是在用色,筆調方面比較凌亂、抽象;把從外面看不到的`而裡面有的東西也畫出來;有的畫桌子把四條腿都畫上而且一樣長;給花畫上眼睛;人的胳膊會很長很長等等。學生往往嘲笑幼兒的塗鴉作品。老師再展示相關圖片,與學生一起再進行綜合探討分析,幼兒由於年齡、心理、情感、經驗的原因其繪畫一般都非常簡單、抽象,帶有強烈的主觀傾向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技能的提高,幼兒繪畫上的抽象性會逐漸減弱,他們會畫的愈來愈具體、生動、形象。探討中不僅要開闊他們的思維,還要幫助他們歸納找出最主要的、最貼近主題的內容。

在探討中主要通過啟發性提問歸納結論:

3~6歲幼兒的年齡、心理髮育都要什麼樣的特點?

作品都有怎樣的特徵?

每個年齡段都有怎樣的變化?

總之,逐步加深學生對幼兒繪畫特點的理解。

(三)通過講述法對繪畫所需材料、形式及種類這些基本常識進行講解。

結合繪畫工具和使用的材料講述正確的使用方法,對繪畫的形式和種類進行簡單的瞭解。

(四)幼兒美術教育常用的方法

這個環節為本節難點,我採取的突破策略是:

採用示範講解法對每一種方法的基本要點展開說明,然後鼓勵學生自己體驗,這樣每個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展開想象,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體驗,老師作為引導者,如果學生髮生困難,有作不下去的情況,可根據作品稍加啟發與提示。在學習繪畫方法中老師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老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繪畫作品的不同。

如,學習觀察法,我引導學生對範畫的色彩、線條、造型、大小進行深入的有意識的觀察。讓學生學會從無目的,無順序,片面的觀察到有目的,有序的,全面的多角度觀察。繪畫的手段也採取開放式的:可以採用動物羽毛,貝殼,植物的葉和果實,廢棄物等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操作中學生可以選擇身邊的材料:同學,窗外的景物,最熟悉的事物等,進行先觀察——繪畫——再觀察——再繪畫。

另外,如何使單調的學習方法被幼兒接受呢?我們可根據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力求繪畫活動遊戲化。

如,吹畫遊戲,吹畫即把顏色滴到紙面上,讓幼兒用嘴把水滴吹散或流淌,根據偶然效果,產生奇特的圖案,然後再讓幼兒添畫。這樣,每個幼兒的作品就各具特色,極富創造性。再如,實物拓印,許多物品的剖面都有有趣的形狀,用這些物品蘸顏色壓印在紙面上,別有一番意味,如玩具小車的齒輪,可以滾印出各種圖案,也可以用海綿、瓶蓋、玻璃球、樹葉蘸顏色拓印在紙面上,這些材料可以展示豐富多彩的圖案世界。

(五)教學延伸

將學生作品貼於展板,讓學生互相欣賞,互相交流畫完畫後的感受,同時利用這些作品回顧複習所學的知識。

請同學們感受周圍的藝術、文化氣氛,參觀博物館、參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現代建築、家鄉風貌等,在生活中學會用美的眼光欣賞一切,感受生活和勞動傳達出來的強烈的、炙熱的感情。

擴充套件閱讀

說課的基本形式是“四大模組”模式,它由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式構成。按照這種基本模式要求的框架去進行說課,能夠有效地避免教學中存在的隨意課、盲目課和單純的傳授課等不規範、教法陳舊的教學形式,逐漸形成符合教學規律,利於學生成長的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於初登講臺、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或雖然有教學經驗但初次接觸說課的教師來說,是一種全面把握教材,巨集觀感受教學全過程,快速規範教學行為的好方法,便於教師逐漸提高研究層面,取得更大收益。“四大模組”的具體操作如下:第一,說教材。這一板塊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要說清這一課在整個教材的位置,又要說清在這本書以及本單元的位置。只有既清楚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又清楚學生後續學習內容,才能定位準確。內容確定,目標從三維角度即可確定,勿需多說。第二,說教法與學法。針對內容,針對學生情況,找準重難點,設計教學方法,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實現以上目標,如何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第三,說教學程式。上面兩個板塊的內容搞清楚以後,下面就是如何實施的問題,採用何種方式匯入,如何突顯重點,突破難點,要說出具體的方式方法等,將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情況進行預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都可一一說明。第四,說板書設計。這一板塊如有,可說明其作用,如無,不用贅述。其中第二、第三板塊是說課中的亮點,它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風格以及教師的整體素養。說課就如一篇論文,體現了是什麼(教學內容)、為什麼(教法與學法的設計)、怎麼樣(教學過程的實施)三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