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公民的義務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公民的義務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民的義務說課稿

公民的義務說課稿1

一、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主要是學習法律知識,學習怎樣依法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履行義務,擔負社會的責任。而本課所學的就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只有理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才能更好的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擔負起社會的責任。所以學好本課,對學好其它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公民權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享受、捍衛自身權利,體會公民權利的神聖不可侵犯,對他人的權利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在別人權利遭受侵犯的時候有發自內心的同情和提供幫助的意願。

2、增強履行法定義務的自覺性,增強公民權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法律意識,有依法維權的強烈願望和勇氣,有履行義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持之以恆的耐性。

知識和能力:

1、理解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含義,瞭解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2、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權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權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

3、能夠以具體的行動維護權利、擔負責任、履行義務。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難點:培養學生維護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意識

說教法:

一、情景研討法:情景研討法能讓學生如臨其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問題導學法:教師通過巧妙設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帶著問題主動地去獲取新知識。

三.講解法:有些問題學生不一定回答得比較完善,教師應當進行必要的講解,增加學生的認識。

說學法:

一、討論法:學生通過討論,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二、閱讀歸納法:學生閱讀法律導航的內容,歸納出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三、分析法:學生分析教師提供的案例,增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說學情:

本人所教的學生是鄉鎮中學的學生,再加上我所教班級的基礎較差。因此,教師要多表揚學生,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也要多講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另一方面,該班的學生較為活躍,所以本人設定情景,激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進行討論,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說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匯入:(學生對公民的權利已經有模糊的認識,因此通過下面這個案例的分析,能激起學生詳細瞭解公民權利和義務的慾望,從而匯入課題)

某校女生徐某、王某去商場購物,商場工作人員懷疑她倆偷了一瓶化妝品,便對她倆進行責問、盤查、搜包,但未發現“贓物”,繼而又要搜身,被兩名女生嚴詞拒絕。工作人員將她們非法扣留達一個多小時。事後,兩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狀告該商場侵權。

運用法律知識回答:

(1)商場工作人員的行為侵犯了兩名女生的哪些權利?人身自由權利、名譽權。

(2)兩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狀告該商場侵權,人民法院會不會受理,並簡述理由?

(3)你從這一案例中受到了什麼啟示?

啟示: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受法律保護。

(導言:公民還有哪些權利和義務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課件展現課題,講授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活動:情境認知——權利義務找一找(課件展示)

(1)學生欣賞探究園中的圖文內容,瞭解需要探究的問題;

問題一:上述情景表明公民享有什麼權利?需要履行什麼義務?

問題二:你還能列舉出我國公民享有的其他權利和需要履行的其他義務嗎?

(2)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法律導航中的“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這部分內容,引導學生結合課本的照片理解正文內容;

(3)學生回答問題:

(4)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5)教師歸納:

2、教師總結分析:(學生邊回答問題,教師邊總決並課件展示問題答案)

(1)什麼是公民的權利?什麼是公民的義務?

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利益。

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

(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以什麼形式規定的?其中,憲法規定的是公民的什麼權利和義務?

(3)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這部分內容較抽象,有的學生難於理解,教師應做一些必要的講解,加深學生的認識)

A公民的平等權利;

B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 示威的自由;

C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

D公民的社會生活權利;

a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

b婦女兒童權利;

E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

勞動權和休息權等

3、活動:結合案例進一步深化(課件展示)

案件透視:1997年8月24日晚,河南省鄭州市發生了一起令人髮指的惡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肇事人為鄭州市二七區公安分局局長張金柱,他在酒後逆行駕駛的情況下,不但把一個11歲的少年蘇磊撞倒軋過腰部導致死亡,而且將蘇磊的父親蘇東海撞倒後,與自行車一起捲到汽車底部,在路人一片“停車”的呼喊聲中,以每小時60千米的速度拖出1600米,造成蘇東海重傷。此案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1998年1月12日,張金柱因惡性交通肇事逃逸罪被判處死刑。

思考:①張金柱的行為是一種什麼行為?

②侵犯了公民的什麼權利?

③他要承擔怎樣的後果?

結合案例加以說明,明確公民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導言:我們享受這麼多的公民權利,應該履行哪些義務呢?匯入下個內容:公民的基本義務

4、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問題及答案,同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講解,加深學生對公民義務的理解)

(1)公民對國家履行的義務

A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B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C依法服兵役;

D依法納稅等;

(2)公民對社會履行的義務

A遵守社會們公共秩序;

B遵守社會公德;

C愛護公共財物等;

(3)公民對家庭履行的義務

A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

B父母撫養教育未常年子女;

C贍養父母等。

5、結合案例進一步深化:(課件展示)

據《半月談》報道,20xx年7月24日,經北京人民檢察院批准,劉曉慶因涉嫌偷稅罪被依法逮捕。劉曉慶及其所辦公司涉稅案最近調查終結,自1996年以來,共偷逃稅款1458.3萬元。除追繳稅款外,同時加收滯納金573.4萬元。司法機關將依法審理此案。

回答:這一事件說明了什麼問題?(學生分組討論,代表回答,教師點撥)

結合案例加以說明,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6、情景研討:設定情景,增強學生履行義務的意識,以使學有所用(課件展示,學生討論)

(1)妻子對丈夫說:“這兩個老 不死的,光吃飯不幹活,養他們何用,讓他們跟二哥過算了,省得我們白費糧食。”不久這對夫妻把父母趕到二哥家,從此不管不理。

回答:這種情景說明了什麼問題?你如何看待?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應充分肯定

(2)這是一起駭人聽聞的嚴重暴力犯罪事件。

20xx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的主要路段實施打砸 搶燒,焚燒過往車輛,追打過路群眾,衝擊商場、電信營業網點和政府機關,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使當地的`社會秩序受到了嚴重破壞,18名無辜群眾被燒死或砍死,造成直接財產損失近2.5億元。

回答:以上不法分子侵犯了公民的哪此權利?不履行哪此義務?你怎樣看待?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應充分肯定

三、課堂作業:(課件展示)

(1)什麼是公民權利?什麼是公民義務?

(2)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3)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

四、板書設計:(課件展示)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1、含義;

2、型別;

(1)基本權利;

(2)基本義務。

五、總結:珍惜權利,履行義務。(課件展示)

公民的義務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內容、地位及作用: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通過國家稅務機關的徵收和納稅人的繳納活動實現,前兩框《稅收及其基本特徵》和《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主要學習稅收基本知識及國家徵管,本框則從納稅人角度進行探討:介紹了什麼是納稅人及其決定因素;我國的主要稅種;公民應樹立“納稅人”意識,是前兩框知識的引申,又是對第五課知識的總結和昇華。既是一個緊密聯絡實際的問題,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納稅人意識,樹立自覺納稅的覺悟,是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知識點。

2、說教學目標:根據高一學生身心特點、知識儲備,結合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及本框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如下: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納稅人的基本含義和個人所得稅的徵稅範圍,瞭解我國的主要稅種,並明確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能力目標:通過佈置預習和對主要稅種的自學和比較,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及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結合實際材料培養理論聯絡實際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自覺納稅是愛國行為,偷稅等行為是違法的、可恥的。同時明白,納稅人既要有自覺納稅的義務,也要有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關心國家對稅收的使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意識,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權利和義務的統一。

3、說教學重點: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因為它是本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結合點。

4、說教學難點:理解納稅人的含義,因為比較抽象,同時又是理解本節課內容的基本知識點。

二、說教學方法:根據“理論聯絡實際、知識性與思想性相結合、提倡啟發式教學”的原則,從高一學生特點和自身實際出發,本節課綜合運用指導自學、組織討論和講授法。由於重難點較抽象,使用講授法突破。

三、說學法指導: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要“以學生為主,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形成適應學習型社會需要的終身學習的能力”。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單一、不注重效率、死記硬背,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習方法指導。通過本節課進一步使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培養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進一步作好筆記,學會圈點勾畫,提高學習效率。

四、說教學程式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

1.複習提問:我國稅收的性質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過渡: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通過國家稅務機關的徵收和納稅人的繳納活動實現,這節課我們從納稅人方面進行探討。

2.展示視訊:“每個人都與稅收有密切的關係”

問:從視訊我們知道,每個人都與稅收有密切的關係。那是不是每個人都要繳納稅款呢?

過渡:要不要繳納稅收問題,便是納稅人問題

複習舊課培養學習習慣

視訊引入,激發興趣

講授新課

一)納稅人的含義及決定因素(板書)

學生閱讀教材、提問。識記納稅人的含義及決定因素。

師(分析):(1)從字面上看,納稅人是指納稅的人。但“人”既指自然人,也指法人。納稅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

(2)納稅人是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實體而非間接進行納稅的人。

(3)是由稅法規定和企業或個人所處的經濟地位決定的。

判斷:“全體公民都是納稅人”,對嗎?(生答略)

師:納稅人是一個綜合概念,而在實際生活中,納稅人都是具體的,是同一定的稅種相聯絡的。依照稅法,不同的稅種有不同的納稅人。所以,要進一步瞭解納稅人的情況,必須瞭解各個稅種。

二)我國的主要稅種(板書)

展示表格,學生自學,完成表格內容:

我國的主要稅種對比表

主要稅種

含義

納稅物件

納稅人

作用

增值稅

營業稅

消費稅

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學生回答,學生補充,老師對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進行適當講解。

師:除了這些內容,每一種稅種還有稅率、稅收附加或減免等規定,這些稅種和具體規定,共同構成了國家的稅收制度。

師:稅法對納稅人有祥細規定,那是否所有納稅人都納稅了。

展示:據有關方面統計,xxxx年中國7萬億的個人儲蓄存款總量中,人數不足20%的富人們佔到儲蓄總額的80%,但其所交的個人所得稅僅佔總量的不到10%。xxxx年4月,稅務部門根據舉報,對北京曉慶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依法進行了稅收檢查,調查證實曉慶公司從1996年以來採取各種手段偷逃鉅額稅款1458、3萬元人民幣。“富人為何不納稅”等問題成為輿論焦點。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會同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對北京、上海、廣州700餘位居民的訪問調查

我交納全部個人所得稅

24、7%

我交納部分個人所得稅

33、4%

我應該納稅,但還沒做

18、2%

我不屬於納稅範圍

23%

未回答

0、7%

“公民應該依法納稅”下的態度

積極納稅,支援國家

37、2%

依法納稅,但不情願

38、9%

鑽制度空子,儘量避稅

7、8%

看看大家,隨大流吧

14、9%

未回答

1、2%

問: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什麼問題?無論從納稅自覺性或法制觀念來看,都顯得不成熟,表明必須加強稅法的宣傳和教育,強化和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使公民真正把依法納稅當作自己的一項義務自覺履行。

三)公民應樹立“納稅人”意識

師:首先要明白“納稅人”意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公民應當履行義務自覺納稅;二是公民還要行使權利,以納稅人的高度責任感,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使用,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

1.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為什麼應當自覺履行納稅義務?

分析:①由社會主義國家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性質所決定的。稅收是國家職能實現的物質保證,同國家興旺發達、繁榮富強,人民的安居樂業、生活幸福是聯絡在一起的。因此,公民應當自覺納稅;②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在社會生活中,每個公民都享受著國家提供的各種社會服務,享受服務就必須承擔義務。③有偷稅等行為的人,不僅是違法的人,更是缺乏責任心的人,是不講道德的人。所以,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師: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公民不僅僅要自覺履行納稅義務,同時還要行使納稅人的權利。

師:納稅人為什麼要行使權利?怎樣行使納稅人的權利?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

2.行使納稅人的權利

師:稅金的徵收和使用,是通過國家職能部門具體的責任人來操作完成的,他們的行為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和納稅人的利益。因此,公民在依法納稅的同時,還應以納稅人的高度責任感,關注稅收的作用,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以便於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體現學生的主體,培養自學能力。

通過講解突破難點

過渡

體現主體,

培養自學能力及比較分析能力。要求學生根據表格進行“快準全”閱讀,同時進行“圈點勾畫”

聯絡實際,培養學生認識表格的能力

激發興趣

承上啟下

教學重點,利用學生自學和講授法突破。同時培養學生記筆記的習慣,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樹立納稅人意識

課堂小結

利用板書進行小結

討論:中學生在學校讀書,與納稅無關,這種想法對嗎?為什麼?

師:這種認識是不對的。①從納稅人的角度講,有的中學生已經成為納稅人。如使用自行車。②中學生是家庭的一員,如果家人從事了應稅活動和取得了應稅收入,中學生有責任督促他們自覺納稅。③中學生享受著國家財政提供的社會服務,國家稅收的多少同中學生也息息相關。所以也應該樹立“納稅人”意識,成為國家稅收制度的自覺維護者。

整理思路知識系統化。

聯絡學生實際,培養運用知識能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鞏固新課

課堂練習:完成《名師伴你行》P25A卷選擇題部分

佈置作業:完成《名師伴你行》P25B卷

鞏固知識,培養知識遷移能力,形成學習習慣

公民的義務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二課第一節《公民的義務》,針對本節教學,我主要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說明。

第一部分: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課“我們應盡的義務”由兩節內容組成,“公民的義務”是本課的開篇課,從知識承接性和延續性來看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內容主要幫助學生認識履行義務的原因。瞭解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明確既要履行法定義務,又要履行道德義務等問題。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我與他人的關係”之“權利與義務”部分的要求,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確立本課目標為:

1、知識目標: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的關係;

2、能力目標:增強對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對履行道德義務重要定義的認識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明確履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重要定義,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明確法定義務、道德義務的含義及意義

依據:法定義務是做為公民的資格的底線,而自覺履行道德義務是每個公民的更高追求,這有利於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有利於社會文明的進步。

2、難點:權利與義務的關係;

依據:在履行義務過程中上,學生缺少主人翁的責任感,尤其在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上,過多的注重權利而看不到自己的義務。

第二部分:說學情

現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嬌生慣養,從家庭、社會中得到的較多,而付出的較少,自覺履行義務的意識不強,所以讓學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義務、哪些道德義務,樹立義務觀念非常必要。

第三部分:說教法

根據本課內容,結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和思維規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感體驗法;

2、設疑討論法;

3、案例分析法;

例如:在重點處理上,道德義務的履行上,主要採用情感體驗法,激發學生情感,把知識內化為能力,外化為行動。在本課重點知識的處理上,先通過設疑討論,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主動去發現權利與義務的關係。通過教師設定情景,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經過比較,從而總結出權利與義務的關係。

第四部分:說學法。

八年級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還需要提高,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結合本課實際,擬採用以下學習方法:

1、案例分析;

2、小組討論;

3、比較分析等方法。

第五部分: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由於本課在知識體系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所以本課採用在總結上課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問題來啟發匯入,即:權利與義務有什麼關係?做為公民我們都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二、展示目標,明確任務

1、明確道德義務含義,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係;

2、知道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

3、明確履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重要意義,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做到目標明確,心中有數,避免盲目的學習。

三、啟發誘導,解決問題

(一)情景體驗

利用身邊的情景事例:我校八年級一班學生姚潔和馬超慧同學的行為表現。以此為背景,設定問題:

1、兩位同學在上述活動中,履行了什麼義務?

2、根據你的理解,說說什麼是法定義務?

什麼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它有哪些內容?

3、履行這些法定義務有何意義?

4、什麼是道德義務?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內容有哪些?履行道德義務有何意義?

5、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的關係。

設計意圖:一方面,運用此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探索問題;另一方面,讓學生在體驗、感悟、分析的基礎上,使學生主動去發現法定義務與道德義務、權利與義務的關係,把知識內化為能力,外化為行動。

(二)探討交流

設疑:

多媒體展示一組漫畫材料,設定問題:

(1)漫畫反映出社會中存在的什麼問題?

(2)“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想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認識正確嗎?為什麼?

設計意圖:先通過漫畫材料,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再通過教師設定的具體問題,讓學生在觀察討論的基礎上,經過比較,從而總結出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並能舉例說明,加深理解,突破本課難點。

(三)拓展應用

列舉“見死不救”的案例,設定討論問題:

1、你認為詹某的父母會勝訴嗎?為什麼?

2、你如何看待案例中李某的行為?

3、我們身邊還有那些類似的不道德的行為?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分析,對所學重點知識進行檢測,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道德義務與法定義務的區別。通過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家庭、學校、社會上的不道德現象,明確不道德行為會受到社會輿論譴責,從而感受履行道德義務的重要性,增強對社會、集體、他人的責任感,做負責任的公民。

(四)暢談收穫(總結)

要求學生說一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

設計意圖:一方面,檢測本節課學生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另一方面,培養、鍛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五)作業設計

1、收集歸納你在家庭、學校中分別履行了那些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2、完成本節課教材中的相關練習題。

四、說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