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彙編9篇

說課稿1.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彙編9篇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講的這課是北師版三年級上冊《購物》,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基礎上學習的新知識.匯入新課是舊中引新。講授新課時,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輕鬆地獲得了新知識.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目標:

(一)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二、教學方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本班學生特點,堅持新課程改革的以“學生為主題、教師為輔”這一基本原則,以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為主,小組探討學習的方法解決本課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二)、學習新課

1.情境匯入教學例1:引導學生看圖.

提問:從圖上知道了那些數學資訊?說明圖意.

2、老師提出問題:

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式?

請學生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再說一說怎樣列算式,為什麼,教師板書

3、得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討論並說一說計算方法。

總結方法,學生體驗演算法多樣化,請學生說一說那種方法更好。引導學生觀察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4、學生提出問題,其餘學生練習

5、小結學習內容,板書課題

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反饋做試一試:

第1、2題由學生板演完成,其餘同學寫在練習本上

第4題先找學生說一說,再板演完成,其餘同學寫在練習本上,完成後進行集體訂正。

(四)小結 學生說收穫,教師總結,佈置作業,下課。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國小數學三年級北師大版的第八單元,這課是在二年級上冊學習了可能性的基礎上,在二年級已經感受事情的不確定現象,本節課目的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為學生以後學習概率建立一個概念。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2)結合具體情況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列出簡單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

2、過程與方法

(1)創設遊戲轉盤和摸球、摸糖及機智問答的情況,讓學生親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之分。

(2)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於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四、說教學策略

1、說學情

通過對二年級上冊可能性的學習,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已經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確定發生的了。

2、設計理念

本著讓學生學習身邊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習的理念。設計了一定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體會、認識、基於這樣的理念,設計了一個個遊戲,讓學生去動手實踐,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3、教具準備

乒乓球、轉盤、硬幣、盒子、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

老師先點明我們要做一個摸球遊戲,讓學生推薦兩名男生,兩名女生到講臺上來,在其中只能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留下來,讓下面的學生都猜,他們誰可能會贏,然後讓學生分別以剪子、包袱、錘和拋硬幣的形的式來決定勝負。在比賽之前必須講清規則。這時板書課題。

(二)活動二

老師和留在講臺上的同學進行摸球遊戲,讓下面的學生在練習本上記錄。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讓學生猜為什麼另一個同學會總是摸到白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

(三)活動三(轉盤遊戲)

結合生活實際,說超市正在舉行搖獎活動,讓學生初步有資訊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用權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體驗可能性的大小是受一定條件的限制。

(四)活動四(裝糖遊戲。)

這個遊戲是根據老師的口令往盒子裡面裝不同顏色的糖,這個遊戲以小組活動為單位,讓每個同學都參加,在提要求之前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腦想,這個環節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了可能性,可能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就是對知識的進一步提升。

(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生活中的可能性,進一步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學習身邊的數學。

(六)總結: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這節這你有什麼收穫?出示學習目標,對照學習目標看一看一自己完成的學習是否完成任務,是否滿意。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了“猜測——驗證——分析試驗資料“的親歷過程,學生學生身邊有價值的數學。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數是統計學中常用的一個統計量。在傳統的教材中,平均數是作為一種典型應用題加以教學的,其側重點在於從演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數,把平均數的學習演變為一種簡單的技能學習,甚至是解題技巧的訓練,忽略了平均數的統計學意義,導致只會算,不理解。現行教材把平均數安排在《統計》中,明顯地加重了對平均數意義理解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數的統計學意義,即平均數是表示統計物件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它不僅可以反映一組資料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資料的比較,以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所以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本節課教學平均數,包括平均數的意義和演算法,它是在學生認識了可能性的大小、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之後進行教學的。從整個國小階段的數學學習來看,平均數是一個持續的學習內容,到五年級,學生還要學習稍複雜的平均數、六年級還要學習眾數、中位數並進行比較。因此,我覺得這節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求簡單的平均數,更要引導學生從資料處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數的方法,體會平均數的含義和意義,用平均數進行比較,描述、分析一組資料的狀況和特徵,感受平均數的應用價值。

為此,擬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分析

(一)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會計算簡單資料的平均數。

2、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資料的方法,感受平均數在反映一組資料整體狀況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在這三條目標中,第1條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第二條是數學能力與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第3條是情感與態度方面的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和計算平均數是本節課教學的主要內容,而平均數的教學是立足於統計,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的.資料的平均數;教學難點是在統計意義上理解和認識平均數。

三、教法分析

《國家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基於此,在教學中,我以啟發式教學為指導思想,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運用談話法,為學生創設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運用談話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有效地思考、探索、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積極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適當地提供幫助和指導,及時發現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和意見,開展討論,真正做到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在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在認知與情感的互動作用下,學得積極主動,形成一個真實有效的課堂。

四、學法分析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在學法指導上,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差異性原則,組織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在自主探索與合作研究相結合的學習活動中發現新知,在討論交流中加深理解知識,進一步掌握知識。

五、教學設計分析

本節課按以下五大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三)談話交

流,深化理解。

(四)聯絡生活,拓展運用。

(五)全課總結,課後延伸。

具體教學過程略。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蘇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82-83頁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以及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方法。這節課就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單元的內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打下堅實基礎。於是,我對教材進行了認真地研究。

2.本課教材主要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過先讓學生用若干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成3個不同的長方形,並填好表格,讓學生通過這個操作初步體會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與寬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例2通過測量面積及試一試,探索並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三部分從正方形與長方形之間的關係,從而推匯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第四部分練一練主要目的在於鞏固新知,讓學生能利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

3.由此我根據教學內容把推導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作為教學重點,而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的過程又是教學的難點。

4.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我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中,先計算長方形面積,再演示寬不變,逐次縮短,最後演變成長與寬同樣長。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教學目標

基於本課的教學內容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①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發現、驗證並歸納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利用知識的遷移由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匯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②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去發現問題的意識,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質疑、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③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合作與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能力,並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三、教法與學法: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儘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操作、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手、眼、腦)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我儘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導者。

基於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

(一)問題匯入,激發興趣:

在這裡我安排了3道題,第1題用數面積單位的方法求面積。

第2題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積。第3題出是一道既難數有難量面積單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課,這樣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層層匯入,引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

(二)實踐探究,發現方法

1.動手操作。

先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組合作,在紙上擺一擺,擺出3個你們最喜歡的長方形,並填寫下表。

2.反饋交流。

填完表後,老師帶領學一起觀察擺成的每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釐米?寬是多少釐米?用了多少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老師著重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的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怎樣的聯絡?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初步發現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現:長與寬積正好等於長方形的面積

教師抓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發現進入第三個環節。

(三)動手實驗、驗證方法

師:這位同學的發現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再來做第二實驗。

請各小組測量例2的第一個長方形的長、寬,

再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積是多少?

學生操作完後小組交流

1、交流測量結果

長4釐米,寬3釐米,面積12平方釐米。

2、交流測量方法。你是怎樣去測量的?

(①每排擺4個,擺3排,共有12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2平方釐米。②可以沿著長擺一排,共可以擺4個小正方形,沿著寬擺3行.說明每行4個面積單位,可以擺3行,一共有12個面積單位,面積是12平方釐米),如果沒有第二種測量方法,教師運用多媒體引匯出第二種測量方法。

並比較哪種方法簡便?(這裡通過比較培養學生從多種方法中學會選擇最佳方法。培養學生合理選擇不同策略的能力。)

在出示例2的第二個長方形,要求學生量出長和寬後用簡便的測量方法測量它的面積,並說出面積是多少?

讓學生用這兩個長方形的長乘寬是不是也等於它的面積

第四個環節

(四)歸納評價,總結方法

(1)通過剛才的驗證,你們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和什麼有關呢?怎樣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呢?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到: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隨後老師介紹用字母表示公式。

接下來老師出示兩道題,用剛剛學到的新知來解決。

1、第82頁的試一試

2、解決一開始出現的求游泳池的面積題目。經過剛才的學習你有辦法求出面積嗎?

練習完畢後就進入第五個環節.

(五)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7分米、寬3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3分米、寬3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邊長×邊長。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緊接著我們進入第六個環節

(六)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1、出示書第83的第1題。

2、出示書第83的第2題。

本節課採用實驗—發現—驗證-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己去實驗發現,自己去求證,自己去總結,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南排河鎮後徐國小教師高紅娜,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內容《平均數》,設計本課我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依據《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環節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統計中,平均數常用於表示統計物件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用平均數表示一組資料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理論依據,確立三維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使學生能理解移多補少求平均數的方法,能根據資料列出算式求平均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幫助學生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科學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2.難點:能根據資料列出算式求平均數。

四、說學情

由於學生已經具備平均分的基礎知識,所以應著重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容易列出算式進行計算。

五、說教法和學法:

由於平均數意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我儘量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創造有利於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

在學法指導上,我重視觀察法、比較法、發現法和討論法等應用,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通過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積極思維,發展智力,培養學生善於思考,並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獲取新知的途徑。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課的引入部分我設計了拍球比賽,由3個女生與3個男生拍球的數量,丟擲問題:根據統計資料,你認為哪組獲得了勝利?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計算總數的方法得到答案,獲勝隊歡呼起來。這時我參與到失敗的一隊,把我拍球的數量加到他們隊的數量上,再比較兩隊的輸贏。這時有同學提出質疑不公平,因為兩隊人數不同,比總數不合理,我抓住時機設疑:那怎樣才能公平合理呢?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引導總結出最佳方法是通過求平均每人拍球個數來比較。從而引出課題平均數。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愛的課外活動入手,創設這樣的情境不僅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也活躍了氣氛,更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從而能達到引出平均數的效果。)

二、探究新知、建構感知

追問什麼是平均數?請同學們舉例說明在平常生活中自己見到或聽到的平均數。

(設計意圖:通過舉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平均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絡)

出示課件1:在一個方形魚缸中,設定3塊擋板,把魚缸分成4塊相等的水域,且每一塊水域的水的高度各不相同,由此提問:把擋板拿開,裡面的水會怎麼樣呢?

出示課件2:有3排小球,個數分別為6、7、2,

由此提問:怎樣移動才能使每排小球個數同樣多?

(設計意圖:通過方形魚缸中的水和移動小球兩個動畫課件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數,並滲透“移多補少”法。讓學生明白把多的分給少的,這樣的方法叫“移多補少”.)

三、深化理解、鞏固新知

1、出示課件(課本例1):學生們收集舊塑料瓶的圖畫和統計圖

要求:①、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發現的一些資訊(對應圖畫)

②、能運用“移多補少”的方法進行操作。(指名學生上臺指著統計圖說自己的操作方法)

設定認知衝突,平均數可以通過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到,那是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呢?我來到學生中間,

叫起一名同學和他比身高,問到如果求我們兩人的平均身高用這個方法行嗎?學生們在一片鬨笑聲中說出不行,那有更好的方法嗎?迫使學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維定勢,從而獲得還能用計算的方法。

③、用計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數(此步可採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互相幫助獲得答案,因為對於個別同學而言還是有一定困難,集體訂正時讓學生明確先算出總個數,再平均分,這種方法稱為先合後分,最後叮囑學生列綜合算式時必須加上括號並寫答語)

在同學們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以後,回來解決拍球遊戲中還沒解決的問題。同學們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問題。隨之教師引導學生在一組資料中發現平均數在哪些資料範圍之內。

(平均數一定在最大數和最小數之間)

四、綜合運用、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為了使課內的練習起到促進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設計練習的時候注意了以下兩點:一是練習的形式多樣,持續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加深,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1、出示課件:快速找出平均數。

(運用以上所學方法來解決,著重說最後一題,以此訓練學生處理問題的靈活性。)

2、出示課件:四(1)班學生參加植樹活動,第一組種了180棵,第二組種了166棵,第三組種了149棵,平均每組種了()棵。

A:181B:165c:145

(平均數一定在最大數和最小數之間)

3、出示課件:一本書,小明第一天讀了12頁,第二天上午讀了8頁,下午讀了6頁,他平均每天讀多少頁?

①、(1286)÷2②、(1286)÷3

(這道題使學生對求平均數的份數加深印象)

4、出示課件:◇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釐米,小明身高140釐米,他在游泳池中學游泳,會不會有危險?為什麼?

(這道題與生活實際相聯絡,讓學生感覺平均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並會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

整個教學設計,我根據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做了很多的預設。因為學生是具有不同知識經驗的生命個體,備課時我充分考慮不同的學生有著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會出現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策略。爭取在課堂教學中,在組織學生討論、評價,讓學生在生成知識的同時,生成學習經驗,生成情感體驗,使整個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24時記時法”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在學生認識普通計時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時間與日常生活的聯絡,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24時計時法的含義。對於怎樣理解與運用24時計時法,其教學應把握兩點:(1)要利用時間的變化過程,讓學生明白24時計時法是怎樣得來的;(2)能讓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計算經過的時間。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瞭解24時記時法,並會運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和普通記時法進行互換,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樂於和同伴合作交流的習慣。

3、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瞭解24時記時法,明確兩種記時法的異同。由於學生在生活中絕大多數用12時記時法表示時刻,因此正確地運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和進行記時法之間的互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以學生的發展為立足點,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全過程,運用以下教法進行教學:

1、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有所悟,在問題情境中學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學有所樂。

2、直觀教學法。“百聞不如一見”。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豐富的表象資訊,激發學習慾望,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三、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習是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運用以下學法有效學習:

1、實踐探索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他們內在的潛力,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2、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利於學生積極思考,張揚個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資源共享,獲得成功體驗。

四、說教學程式

設計理念:有位科學家說“喜歡和好奇心比什麼都重要。”數學教學活動應該努力成為學生喜歡和好奇的源泉。要實現這一目標,數學教學就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體驗開始,從直觀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問題出發。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出發,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比一比、說一說、議一議的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本課教學的設計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準確把握教學的起點,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組織教學活動,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

鑑於對以上的認識,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在活動中建構,設計以下五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瞧瞧。(課件出示課本52頁圖)

2.誰來告訴大家百貨的營業時間?(出示:早上9:00—晚上9:30)

這兩種計時的方法都能表示出重慶百貨的營業時間。(指早上9:00—晚上9:30)是我們平時習慣的說法,用了“早上、晚上”表示時間的詞,這是普通計時法。

(指9:00—21:00)是用什麼方法計時的'?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計時方法?(請學生說說。)

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那為什麼要採用24時計時法來計時呢?24時計時法又有什麼優越性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研究和學習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利用鐘面來認識24時計時法。

二、新課

1.學生動手撥鍾感受一日裡鐘錶上的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時。

(1)你知道一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結束的?(引起一天的開始是1:00和夜裡12:00兩種答案的爭論)

(2)出示倒計時的場面:見過這個場面嗎?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一起倒計時,當我們倒數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幾?這個時刻意味著什麼?(舊的一天結束了,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3)現在該知道一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結束的了吧?深夜12時也叫做0時。0時是白天還是夜晚?

(4)咱們一起將時針、分針撥到0時,聽清老師的要求,第一:請在鐘面上撥出你一天的作息時間,並說說什麼時候你在做什麼;第二:請思考:時針在一天裡走幾圈,一天共多少小時?另外:撥鍾時只撥時針,分針不動。(學生撥鍾,師巡視)

(5)一天裡時針走了幾圈?第一圈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第二圈呢?誰來撥給大家看看?請你撥給大家看看,說說哪個時刻你在幹什麼。

(6)對,一天裡時針走了兩圈,一天共是多少小時?那你能在鐘面上把24小時數出來嗎?(請一生上來撥、數。)

2.課件演示和老師講解一日裡鐘錶上的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時。

(1)咱們也來數一數。(課件演示一日裡時

針走動的情況,同時師生共同數出一天有24小時。)

(2)一天一共是24小時,我們把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板書: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3.研究兩圈數的關係,得出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方法。

(1)孩子們通過撥鍾知道了一天裡,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那仔細觀察,外圈的數表示什麼?它和內圈的數有什麼關係?先獨立思考,再四人小組交流交流。

(2)抽生彙報。(鐘面外圈的數字表示中午12時到夜裡的24時,是時針走第二圈時對應的時刻。問:第二圈的數具體表示什麼?你能找一個數舉例嗎?(時針從0時起共走了幾小時)

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相差12。相差12是什麼意思?(外圈比內圈多12)

(3)在實際生活中,鐘面上只有第一圈的數,咱們又怎樣利用剛才找到的兩圈的關係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時刻呢?(出示一個9時的鐘面):這是什麼時候?(學生引起爭論:上午9時和晚上9時)師:這個時刻既可以表示上午9時,也可以表示晚上9時。板書(上午9時晚上9時)。

(4)上午9時和晚上9時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抽生回答,求證:你們也這樣認為嗎?怎麼想的?)(板書答案)

(課件演示)上午9時是時針時走第一圈所指的時刻,表示一天過去了9小時,所以用24時計時法表示就直接說9時。(板書:9時)

(課件演示):晚上9時是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從0時起,時針走過了中午的12時,進入了第二圈後又走了9小時,所以用9加上第一圈走了的12小時就等於21小時,表示一天過去了21小時,所以,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21時。

(6)討論、提煉方法:我們用24時計時法表示了上午9時,晚上9時,還用不用說上午幾時,晚上幾時?(就直接說幾時)。那麼怎樣用24時計時法準確表示時針走第一圈的時刻和第二圈的時刻?(學生討論)

請學生回答。

師小結: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針走第一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所指的數加上12就是24時計時法的時刻。

(7)下午5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幾時?怎樣算的?(板書)

師小結: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時,這個時刻從0時起過了幾小時,就直接說幾時。

4.(1)P53的“做一做”:認識了用24時計時法計時的方法,現在咱們就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你連一連。

學生翻書第P53頁,先獨立完成,再講評:15時30分用普通計時法怎麼說?怎麼知道的?23時呢?

(2)書P54第1題

5.教學24時計時法的優越性。

(1)今天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一個小節目呢:(視訊:大風車),是什麼時候播出?對於這個節目的播出時間有兩個小朋友發生了爭論:(課件出示)誰說得對?誰又不對呢?學生判斷。再出示第三個用24時計時法的,這樣說對嗎?他也沒說是上午還是下午啊?

(2)師:孩子們想一想,24時計時法的優點在哪一點?(簡潔,不易出錯)所以,生活中好多地方都用24時計時法來計時。(課件出示)24時計時法的簡潔、不易出錯的特點使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是國際通用的一種計時法。

6.教學P53、例3(計算經過的時間)

(1)我們工作室的老師們今天下午2時40分乘列車從北京出發,離開咱們在16時45分正點就能到達三石家莊。(出示兩個鐘面),算一算,乘列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

(2)要求乘乘列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就是求什麼?你打算怎樣解決?(讓學生思考一下)同桌的孩子討論討論。(板書:下午2時40分------19時45分)

(3)誰來說說你怎樣解決?

(3)學生回答,師:對,你的方法可以用圖來表示:(出示線段圖)。師線上段圖上說詳細點:出發時刻是14時40分,到達時刻是16時45分,要求乘乘列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就是求14時40分到16時45分中間這一段經過的時間,就用結束時刻減開始時刻。

(4)你能算出百貨商場全天的營業時間嗎?

三、鞏固練習

四、全課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些什麼?有些什麼收穫?

(課的最後讓學生說說收穫和體會,以學生自我回顧的方式進行小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培養反思自己學習方式的習慣,通過評價激勵,激發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學習中去。)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責任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31~32頁例7及做一做

2、教學目的:

(1)通過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換等情勢使學生控制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有0的筆算方法。

(2)使學生比較熟練地用兩位數除商是兩位數的除法中的口算和筆算方法。

(3)培育學生的察看能力、類推能力、比較能力,訓練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

(4)培育學生用"事物是互相接洽的且具有內部規律"的觀點和"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的觀點,自動積極地去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被除數中間不夠商1怎麼辦。

三、教學難點

控制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有0的筆算方法。

四、說教法

1、為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自動性,可採用的專利法是"設問引誘法",即教師以"問"作為"導"的重要方式。並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控制法則,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教材很注意這一要求的具體落實,例題9中編了試商過程的方框圖和盤算思路"想"的過程。教學時要善於引導學生堅持由已知到求知,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從方框圖和"想"的過程中摸索出算理和演算法。利用設問,引誘和板演相結合,疏散難點,培育學生剖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通過盤算、察看、探究、討論、表述、練習等方式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進行整體教學,形成知識網路,培育和保護學生的樂學情緒;體驗用事物是普遍接洽和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的觀點去解決除法問題;自己排除思維障礙,獲取最全面的思維成果,體會成功喜悅。

五、說學法

教學中,要求學生應熟練控制除法盤演算法則,切實提高各自的盤算能力。

(1)要求學生嚴格依照法則進行盤算。

運演算法則是對盤算過程實行細則所作出的`具體規定,為了提高學生運用法則的自覺性和法則的控制程度,在盤算中尤其是剛總結出法則之後的盤算中,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嚴格依照法則進行盤算,讓他們自我意識到法則對其盤算的領導,一方面用法則保證盤算過程及其成果的精確性;另一方面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法則意識,使他們逐步養成自覺依照法則去規範自己的盤算過程的良好習慣,為熟練運用法則打下基礎。

(2)逐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法則的程度。

為了讓學生能靈活運用兩位數除法的法則,形成良好的盤算能力,在教學中教師不能老是要求學生按照法則步趨地進行盤算,要注意引導他們運演算法則的普遍規定性和盤算過程中的具體靈活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他們逐步解脫運演算法則的依附性。使其盤算最終達到而對除數是任意兩位數的除法盤算,不用去聯想其法則的三條規定便能精確無誤地求出商的程度。並推而廣之,對於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法則亦能如此。

六、教學程式設計

共有四個環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這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在編排上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指導學生感知圖形的軸對稱現象,層次分明,循序漸進。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於對稱現象並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為學生今後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對圖形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是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先通過天安門、飛機、獎盃的實物圖讓學生觀察、分析他們的共同特點,引出“對稱”的概念。接下來教材將這幾樣物品抽象為平面圖形,引導學生通過對摺發現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初步描述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教材還在圖中出現了“對稱軸”這一名詞,但沒有給“對稱軸”下定義或作出描述,只是讓學生有所認識。

第二道例題則讓學生利用剛掌握的軸對稱圖形的初步知識,“做”出軸對稱圖形。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感性認識,豐富對軸對稱圖形的體驗,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

“想想做做”中,通過一系列的習題,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其中第3題在方格紙上提供一個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要求畫出它的另一半,使學生有機會再一次在操作中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在“想想做做”後面,還安排了“你知道嗎”,介紹自然界中一些對稱現象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對稱的建築,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體會“對稱”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學情分析

軸對稱現象是學生新接觸的一個知識點,這種現象廣泛蘊涵在大自然中,學習這部分的知識,要求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感知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軸對稱現象。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自主探求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理解對稱軸的含義,感受數學的美。

2.能力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回到具體的思維方法。培養觀察、操作、表達、思維能力與探索意識,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審美觀點,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鼓勵他們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慾望。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二.說教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物體出發,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同時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這節課準備採用觀察發現,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發現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本課從具體的學生感興趣的.物體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我先從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匯入,在教師與學生共同玩的過程中拉近我和學生的距離,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先通過剪出一個“愛心”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且也能比較自然地揭示這節課的課題。

接下來,出示例題中的圖片,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並且自己動手摺一折,來發現這些物體是對稱的,揭示出“完全重合”這樣一個概念,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平面圖形的對稱性,隨後,讓學生繼續動手摺紙,進一步揭示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以及讓學生初步瞭解對稱軸。

然後給出一些學生知道的幾何圖形和其他圖形,即課本中的“試一試”,同樣採用小組合作,共同探討的學習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既發揮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同時一定難度的圖形判斷,讓學生在跳一跳的前提下才摘到他要的果實,激發學生愛動腦筋,勇於探索。

學生學習完了“試一試”,此時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已經有了不少的認識,這時,就需要一些習題和遊戲來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我安排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個環節,“找一找”就是課本中的“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五題和第六題,主要是讓學生來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這兩道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鞏固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做一做”就是課本中的例題2,讓學生自己動手來製作出軸對稱圖形,給了學生自我表現、自我創造的空間,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數學的親切感,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猜一猜”

是在給出軸對稱圖形的一半的基礎上,讓學生猜出這個圖形的形狀。在這一題上是由簡到難,層層遞進。這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的認識。

最後,我安排了一個“欣賞圖片,情感體驗”的環節,用課件展示出一系列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充分地享受這些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帶來的視覺上的衝擊,感受美、欣賞美。在這節課的最後,我用一個軸對稱的漢字——“美”來進行總結,並將課題補充完整,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全課設計,力求做到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想方設法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好奇、好學的學習情緒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得,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經歷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導過程,並能夠進行簡單的換算。

2、數學思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3、解決問題: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初步學會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實踐活動中應用數學。

4、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激發學習興趣和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1、課標解讀

根據《標準》精神,國小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經歷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發揮他們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以往教材相比,這部分知識在結構上與義務教材大體相同,但突出的變化是加強了探索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本課在討論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時,應注意給學生留下適當的探究空間,使他們能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探究的體驗。

2、內容分析

本內容是教科書的第82~83頁例4及練習二十的相關習題。這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建立了面積的概念並掌握了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探究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應該說國小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從學習長度單位的進率到學習面積單位的進率,是認識發展的一次突破。學好本課內容,不僅能鞏固前幾節課知識,還能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且為以後學習立體圖形打下基礎。由於相鄰長度單位的進率是10,受負遷移影響,學生計算面積進率時容易出錯。例4教材採用由舊引新的方式,提出學習課題,即相鄰兩個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那麼,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教材採用1∶1的.比例畫出了1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並在正方形內用虛線畫出了1平方釐米的小方格,然後引導學生根據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算出邊長1分米即邊長10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至於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之間的關係,則由學生自己依次類推。

教學重點是掌握相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能夠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難點是面積單位的換算。教學關鍵是讓學生切實參與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的推導過程。

三、教法、學法

1、由於學生在以往生活、學習中較頻繁接觸周長等一些進率為10的單位,受相鄰長度單位進率為10的影響,學生容易產生相鄰單位進率都是10的錯誤遷移。再加上三年級學生思維分配力較弱,有時在計算中會顧此失彼,出現錯誤。因此,要加強對比,尋找規律,使學生體會到相鄰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它們的進率是有聯絡但又不同的。

由於學生還沒學過用100乘、除,所以只要求學生口頭推算。如要求8平方分米=()平方釐米,可以這樣想:因為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個平方釐米,8個平方分米就有8個100平方釐米,也就是800平方釐米。又如要求300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可以這樣想:因為每100平方釐米是1平方分米,300裡面有3個100,就是3平方分米。

2、學法點撥

(1)面積單位進率的推導與直觀圖象相結合。

(2)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結論讓學生自己得出。如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圖片中讓學生用1平方釐米的小方塊擺,或畫、或算來得出1平方分米=1000平方釐米的結論。

(3)要充分暴露學生思維過程。面積單位換算時,老師要注重學生想的過程,多問幾個“你是怎麼想的”。

(4)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推導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