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選國小二年級音樂說課稿三篇

說課稿2.35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二年級音樂說課稿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國小二年級音樂說課稿三篇

國小二年級音樂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xx附小的音樂教師xx,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鹿》,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國小二年級音樂課本第三冊第九課的內容。

設計理念:

本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本著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的基本理念,培養學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自然地表演,並能通過小組合作,以即興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創設音樂情境,營造和諧而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愉快。啟發學生積極參與、表現音樂,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學習音樂、增長知識、培養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精心設計了本課的教案。

整個教案,我是按下面4個方面進行的:

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

 一、首先進行的是說教材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話色彩的法國兒童歌曲,採用F大調,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旋律明快、跳躍,節奏簡潔。第一樂段旋律明快跳躍,敘述了小白兔來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樂段旋律在高音區發展,表現了小白兔害怕獵人的緊張心情和團結一致、不怕風險的決心。歌詞采用了擬人化手法,幽默風趣,易於兒童所接受,深受學生喜愛。

二、根據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表現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分別是認知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1、認知目標: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國民歌的音樂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創造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和表演讓學生明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教育誘導學生應該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

三、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國民歌的音樂特點。

2、本課的教學難點:學生能在唱好歌曲的同時創編歌曲歌詞以及動作。

四、教具:為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興趣性、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掛圖等教學工具。

五、教法與學法

1、我在本課中的教學方法是:

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談話法、聽唱法、討論法、創設情境法、學科綜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參與開放、互動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學生的學習方法是:

本課主要通過讓學生整體感知、討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創造、模仿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創編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並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們把無目的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律的"動",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六、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把它分為7部分組成:

分別是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情景匯入\新歌教學\創編表演\課堂小結\組織下課7個部分

首先是組織教學

(一)組織教學:

播放《大鹿》的伴奏曲,教師啟發學生髮揮想象,自由律動進入教室。

(設計意圖:在上課之前教師運用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引導學生自然地進入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無意中感受《大鹿》的旋律,也為學習歌曲做了鋪墊。)

(二)第二個環節是師生問好

師生問好:我改變了以往師生問好的形式,採用了邊拍節奏邊問好。

(設計意圖: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上音樂課的積極性。)

(三)第三個環節是創設情景匯入 教學

教師以情景匯入,用多媒體引入課題

欣賞《大鹿》MTV;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為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作了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套flash。一開始大螢幕顯示,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紅花在綠樹映襯下格外鮮豔,一隻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並向大家問好、自我介紹。這樣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順利地匯入了新課,並板書課題《大鹿》。(本環節的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展示,創設情境氛圍,視聽結合、充分調動學 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慾望。)

(四)第四個環節是新歌教學:

1、整體感知 (16分鐘)

首先是欣賞歌曲《大鹿》MTV: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節拍、強弱規律有一個初步的體驗後,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最美的動作為歌曲配強弱規律的伴奏。

2、教師帶領學生拍著節奏朗讀歌詞。

(設計意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口與手的協調能力。)

3、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用“ 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音和樂句重點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個大體的把握,為下一步的填詞演唱降低了教學難度、做好了鋪墊、起到了循序漸進的作用。)

4、讓學生輕聲跟範唱配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熟悉節奏旋律後,解決了難點的基礎上,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已是輕鬆自如了。在此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歌曲接龍遊戲、齊唱、分組唱、分男女生唱、個別演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

5、歌曲處理和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

在這裡我請學生來說一說,同學們!歌曲我們已經會唱了,那麼怎樣才能把這首歌唱的更好聽呢?(學生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根據“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原則,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採用啟發、點撥的方法,讓學生走向講臺體會當“老師”的感覺,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激發學生得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五)第五個環節是創編表演

1、創編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首先以自由組合的形式分成四個組;

接著分小組討論創編一個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然後分小組表演並進行自評和互評。

2、歌詞與動作的創編:

教師要求學生以《大鹿》這首歌曲的旋律為基礎編出不同的歌詞來唱一唱。

(1)分小組進行歌詞及動作的創編。

(2)分小組上臺表演,學生針對各組編創的歌詞和動作表演進行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

3、讓學生畫出音樂所表現的內容或是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4、遊戲《森林裡的大鹿》

讓學生戴著頭飾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對歌曲的理解和培養學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1、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創編節奏、創編歌詞、創編歌曲律動、表演展示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作能力和用聲音表現歌曲的藝術形象的能力,體會集體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2、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互評、自評,能促進學生正視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學生的鑑別、分析和表達能力。通過相互和自我評價,對學生的創作、表演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3、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體現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六)第六個環節是課堂小結

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本節課學會了什麼,教師概括小節。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回顧本節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情感性目標。)

(七)作業:戴著你做的頭飾,回家與爸爸媽媽共同進行歌表演。

(八)在組織教學中我適時地進行板書,本堂課完成後我的板書是:

《大鹿》

掛圖 多媒體

(九)第七個環節是組織下課:與上課問好相呼應,形成對比,留給學生美好的期待。

(十)學生聽《大鹿》的音樂做律動出教室:學生自始至終都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度過。

(設計意圖:設計本節課的意圖是讓學生從一上課就在充滿歌聲和歡樂的氛圍中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此外,採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們達到視聽相結合的良好效果。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著眼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以上是我對《大鹿》一課的說課設計。在此,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國小二年級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小烏鴉愛媽媽》選自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音樂教科書二年級上冊。

2、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3、教材簡析:

(a)這是一首以動物為題材的兒童歌曲。敘事性的歌詞,講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熱愛,教育學生要尊敬,熱愛自己的母親,從小就要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b)歌曲為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大調式,2/4拍。歌曲曲調簡練,同音進行較多,具有敘事的特點。

4、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並有感情地進行演唱。

(2)創編歌表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5、教學重難點:歌曲的學唱和歌詞的創編。

二、說教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遊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兒童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創設情境。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

4、激勵創新。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三、說學法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四、教學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伴隨《共產兒童團團歌》旋律進教室。學生根據音樂力度的變化,走出強、弱(重步,輕步走)。

2、新課匯入

(1)、出示圖片及播放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依據歌曲中出現的事物,我運用多媒體創設圖片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圖片一:在美麗的樹林裡,有一隻小烏鴉在野菊花周圍飛來飛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尋找食物。圖片二:樹林裡有一隻老烏鴉躺在樹杈上的鳥窩裡,小烏鴉坐在烏鴉媽媽身邊,嘴裡叼著蟲子,一口一口喂著媽媽。)當學生觀看圖片,聆聽音樂之後,師問: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誰?講了一個什麼的故事?聽了這首歌后有什麼感想?

(2)出示課題及歌詞,集體有感情的朗讀。

(3)教師再次播放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4)教師範唱。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學生傾聽感受歌曲情感。

(5)學生學唱歌曲。(教師啟發學生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演唱。根據不同情況,教師應有提示或示範,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6)、組織學生以“愛媽媽”為題,談談對媽媽的感情。如:幫媽媽做家務,愛惜媽媽的勞動成果,體諒媽媽的辛苦。

(7)、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看圖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3、課堂小結

五、說板書設計

附板書:小烏鴉愛媽媽看圖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提示:一人演圈內的烏鴉媽媽,一人演小烏鴉,它在圈外自由地飛來飛去,尋找食物。五至八人組成圓圈似鳥窩,集體伴唱。讓學生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學生感受、表現、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在歌表演中,教師給每個學生表演的機會,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親身去感受去體驗,使他們獲得快樂。提示:一人演圈內的烏鴉媽媽,一人演小烏鴉,它在圈外自由地飛來飛去,尋找食物。五至八人組成圓圈似鳥窩,集體伴唱。讓學生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學生感受、表現、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在歌表演中,教師給每個學生表演的機會,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親身去感受去體驗,使他們獲得快樂。

國小二年級音樂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我是zz國小的xx。

今天我反思性說課的內容人音版國小音樂二年級下冊第7課《跳動的音符》中的歌曲《簫》。下面我將結合我的課堂教學實踐、課後反思後,將本課的再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歌曲《簫》是一首2/4拍,五聲徵調式,抒情優美又不失愉快歡樂的漢族民歌。歌曲旋律悠揚,節奏較為寬鬆,以八分、四分音符節奏為主,偶爾在小節中出現附點四分音符。

二、教學目標分析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處理,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演唱歌曲《簫》,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體驗歌曲所蘊含的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形式學習歌曲、表現歌曲。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運用連貫的氣息,用舒展、流暢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在歌唱中唱好一字多音的樂句,能夠按樂句進行呼吸。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通過演唱歌曲《簫》,讓孩子們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流暢舒展的旋律。能用連貫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來表現優美抒情的歌曲。

教學難點:

能運用連貫的氣息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唱好一字多音。四、過程分析:

在教學本課時,我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首先我採用音樂匯入法匯入新課,先讓學生欣賞簫與鋼琴合奏的樂曲《春江花月夜》,讓學生做好思想和情緒的準備,在饒有興趣的情境中投入學習。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簫這個樂器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為接下來理解歌詞做好鋪墊。

通過上一個教學環節,學生對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將歌曲《簫》的第一樂句作為發聲練習曲,讓學生在聆聽、練唱中熟悉旋律。揭示課題後通過初聽整體感知、復聽哼鳴模唱、再聽尋找相同樂句,三次的分層聆聽熟悉全曲旋律。接著通過聆聽老師範讀歌詞,讓學生記住歌曲的結構,幫助他們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在突破重難點時以問題“歌曲中哪一句唱起來有困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解決歌曲的難點。歌曲中最後一句一字多音是本堂課的難點,讓學生反覆聽唱,引導學生氣息平穩的唱歌,以及如何換氣,在哪個位置換氣。

在歌曲感情處理方面要求聲音既要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風格,又要連貫、抒情,體現旋律的特點。當學生初步會唱歌曲後,指導學生用抒情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簫》。教師用自己的示範表演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薰陶。

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本單元的單元課題為“跳動的音符”,基於不脫離單元背景的思考,我設計了音樂創編環節。音樂是一門及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課標中提倡引導學生通過即興創編等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合作遊戲瞭解5個音的變幻能創造出很多美妙的旋律。

在上這節課前,我曾精心設計了這節課的教學。在沒有進行教學實踐前總覺得這樣的設計應該算是完美的。但是上完這節課後,感覺到有不足之處。出於對學生不熟悉,與學生配合交流不夠好。如果我能在一開始就信任我的孩子們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孩子們對音樂的獨立見解,或許更能讓音樂變成孩子們自己的音樂 。

有反思,就有進步,相信我能夠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成長。以上是我的反思性說課。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