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曲江對酒閱讀答案

語文1.74W

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曲江對酒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曲江對酒閱讀答案

曲江對酒閱讀答案1

曲江對酒

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曲江對酒閱讀答案:

(1)簡析作者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

答:詩人感覺閒散無聊,枯坐江頭多時,不想回去,縱飲懶朝,後悔沒有及早辭官歸隱,抒發了詩人面對仕途失意、抱負難展、理想落空、報國無門的狀況內心的憤懣不平之情。

(2)“桃花細逐楊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楊花語”。你認為這樣修改之後好不好,為什麼?

答:“桃花欲共楊花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顯得過於恬適而富有情趣,跟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正因為仕途失意,懶散無聊,詩人才久坐江頭,如此留意於花落鳥飛,“桃花細逐楊花落”純用描寫,能更好地襯托出詩人此時的心情。

曲江對酒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曲江對酒

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①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州②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注】①判:同“拚”,不顧一切,豁出去。這裡是“甘願”。②滄州:水邊綠洲,古時常用來指隱士的居處。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苑外江頭坐不歸”,“苑”是指“宮苑”,“坐不歸”寫出了詩人想回但不能回去的無奈。

B.“水精宮殿轉霏微”,“霏微”是迷濛的樣子,這句話營造了一種虛空寥落的意境。

C.尾聯表達出微官縛身,不能解脫,故而雖老大傷悲,也無可奈何,終未拂衣而去的意思。

D.這首七律詩表現了杜甫在官場中無所作為,抱負難展,理想落空的苦痛。

2.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記述杜甫將“桃花與共楊花語”,改為“桃花細逐楊花落”,請簡要分析這樣改的'妙處。(3分)

3.本詩中的“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與《旅夜書懷》詩中“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共同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對偶除外)?試分析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A(詩人不想回去)(2分)

2.改後更切合詩人的心境,情景相諧。(2分)原句顯得過於恬適,跟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1分)

3.反語(1分)我整日縱酒早就甘願被人嫌棄,我懶於朝參的確有違世情,實際是說既然人家嫌棄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參。這樣正話反說更顯其牢騷愁苦之盛,妙在含蓄委婉。(2分)

曲江對酒閱讀答案3

曲江對酒①

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②。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③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州④遠,老大徒傷未拂衣⑤。

【注】①這首詩寫於乾元元年(758)春,是詩人最後留住長安時的作品。此時詩人雖仍任拾遺,但有名無實,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樣子。③判,讀pān,甘願的意思。④滄洲,水邊綠洲,古時常用來指隱士的居處。⑤拂衣:振衣而去。指歸隱。《新五代史一行鄭遨傳》:見天下已亂,有拂衣遠去之意。

1.杜甫,字子美,其詩作被稱作 。(1分)

2.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是一首詠史詩,首聯轉字寫出時過境遷的意味。

B.頷聯不僅上下句對仗,而且還有當句對,格律嚴謹。

C.頸聯正話反說,尾聯使用了滄州、拂衣等典故。

D.全詩感情濃烈,運思深刻,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3. 詩的第三句原作桃花欲共楊花語,後來杜甫自以淡筆改三字(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深得後人讚譽。聯絡全詩,談談你的看法。(4分)

4.簡析作者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

5.桃花細逐楊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楊花語。你認為這樣修改之後好不好,為什麼?

 參考答案:

1.(1分)詩史

2.(3分)A

3.(4分)改得巧妙、準確。(1分)修改是把擬人改為白描。(1分)從全詩看,作者表現的.是因仕途失意而懶散無聊的心情。用白描的手法,寫桃花的細逐,楊花的飄落,正好襯出他枯坐江邊、空閒無聊的心情。(1分)用擬人的手法,顯得過於恬適而富有情趣。(1分)

4.詩人感覺閒散無聊,枯坐江頭多時,不想回去,縱飲懶朝,後悔沒有及早辭官歸隱,抒發了詩人面對仕途失意、抱負難展、理想落空、報國無門的狀況內心的憤懣不平之情。

5.桃花欲共楊花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顯得過於恬適而富有情趣,跟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正因為仕途失意,懶散無聊,詩人才久坐江頭,如此留意於花落鳥飛,桃花細逐楊花落純用描寫,能更好地襯托出詩人此時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寫於乾元元年春,是杜甫在長安居住的最後階段的作品。一年前,杜甫隻身投奔李亭,得職左拾遺。因為宰相房琯罷職一事而上書鳴不平,激怒肅宗,遭到審訊,以後,他的職位有名無實,未見重用。

詩人微官縛身,空懷報國之心,卻無所作為,虛空寥落之際,將失望與憂忿寄託於花鳥清樽。頷聯描繪的是暮春景色、形神兼有、色香具備、生動傳神,同時也反映出詩人空閒無事,留意花落鳥飛的懶散無聊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