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文

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閱讀答案

語文6.59K

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閱讀答案

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閱讀答案1

分別閱讀下面的文字,並完成後面的題目。(12分)

有一批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開會後發出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來,必須回過頭去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

(1)你如何看待這一說法?請陳述個人觀點並簡單論述。(6分)

開放性命題,可肯定、否定或辯證看待,只要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以民為本、仁者愛人、為政以德等思想對當今“以德治國”有著重大的意義;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義制利等思想契合當今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可持續與和諧發展。

(一)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曾預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科技發展將會突飛猛進,這取決於四個有利因素:經濟實力的強大、決策者的決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傳統。在傳統方面,楊振寧極為看重由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遠影響。眾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視教育,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學思結合、重視實踐、學仕結合……其中的一些觀點今天看來更顯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張,幾乎就是我國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質,以實現“科教興國”政策的古代版本。(教育)

再如,在興起於西方的現代教育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是最重要的內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則普遍被忽視,其結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孔子德才兼備、德智並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補其偏。

(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動下,西方傳統的管理思想強調高效率、標準化。在這種體制下,人只被視為整個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一道工序,或只是龐大而複雜的'製造金錢的機器上的一個零件,他的生活和權利得不到企業管理者真誠全面的關心。與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則是“以人為本”,實實在在地愛人、關心人,而不僅僅是利用人、控制人。這就使得生產者在企業中有一種“家”的歸屬感,企業的對內凝聚力、對外競爭力也由於生產者對“家”的忠誠奉獻得以增強。用一位日本企業鉅子的話說,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盤,一手持《論語》。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現得最為全面。其博施濟眾、依群利己的經營宗旨,以人為本、仁民愛物的經營原則,以義取利、誠信為本的經營道德,好學重教、以智經商的經營特色,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經營方法。這一切無不是孔子思想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創造性運用。(經濟)

(三)當今世界有兩大顯著趨勢,其一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擴充套件,人們被愈加緊密地聯絡在一個“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國家間的衝突和矛盾似乎在朝著擴大、加劇的方向發展,帝國主義、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幽魂仍在四處遊蕩。在未來的世界中,各國應當遵循怎樣的政治倫理,才能使我們這個星球平安無事?孔子充滿仁愛精神的“忠恕”之道應當是當今世界各個民族和國家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中心價值。孔子主張的“和而不同”應當是克服“西方中心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實現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發展、國家共同繁榮的基本法則。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不應成為歧視和強權的現實藉口,福山的“歷史終結論”也不足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徹底摒棄滿懷惡意的達爾文主義的西方政治思維,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作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識,用孔子一樣對他人充滿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國家和民族,庶幾人類可以實現“有道”的大同社會。(政治)

20xx年8月4日,南懷瑾在上海做了題為“中國傳統文化與大眾傳播”的演講。其中提到自己對儒、道、佛三家的看法:“我有一個比方,孔家店是糧食店,人人非吃不可。道家是個什麼店呢?藥店。藥店一定要有嘛,生病去買藥吃,不生病不需要買。佛家開的什麼店?百貨店。什麼都有,你高興可以去逛一逛。”

(2)請根據所知的文化知識對南氏觀點進行簡單印證。要求援引相關古語或古例。(6分)

20.參考答案:

儒家關注現實人生,關注社會人倫。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處世之道就帶有很強的務實精神,無論是其思想核心“仁”的修煉、“禮”的規範,還是“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主張,還是“修齊治平”的方法,都涉及到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最基本的為人處世的問題。所以說儒家“開的是糧食店”。

道家開的是藥店,即儒家在積極入世的過程中難免“受傷”,這時道家思想中突出寧靜和諧與超越世俗的觀念就能起到一定的心理調節作用。儒家在追求以天下憂樂為憂樂,銳意進取,建功立業而不可得時,道家思想中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超然通達、靜觀待時的思想便是很好的“療傷之法”。孔子就曾言“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並欣賞曾點的超脫曠達。

佛家作為一種宗教,從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其基本精神是不科學的。但不少佛經通過故事宣揚佛教思想,帶有很強的文學性,且內容上包羅永珍。既有“務實”的處世之道,如《嘗庵婆羅果》告訴我們要懂得推論,《入海取沉水》告訴我們不要隨波逐流;又有“務虛”的心性之說,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頓悟之說。所以說佛家開的是百貨店。

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閱讀答案2

①每年諾貝爾獎揭曉的時候,中國人總有幾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問:為什麼獲獎的都是西方科學家?中國人離諾貝爾獎有多遠?中國人為什麼拿不了諾貝爾獎?在中國人的心底,似乎隱藏著一種揮之不去的“諾貝爾情結”。

②客觀地說,諾貝爾獎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國家的科學研究水平,但是,諾貝爾獎又是一個獨特的標誌,代表了一個國家科學家的素質。當我們回望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時,就會驚奇地發現:在他們的身上,除了有一種執著求真的科學精神外,更有一種關注人類命運的博大情懷。而這恰恰是比諾貝爾獎本身更重要的東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對整個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例如,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發現了導致艾滋病和宮頸癌的病毒。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現,無疑為人類戰勝重大疾病帶來了曙光。20xx年,美國科學家馬里奧等三位科學家在基因治療研究領域成果卓著,造福了無數腫瘤患者,因而也當之無愧地獲此殊榮。

④歷史似乎總是充滿戲劇性,面對榮譽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大多數人根本無意於得獎。這些人長期淡泊名利,甘於寂寞。在科學的禁區,他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沒有走過的,這種探索也可能意味著一生的徒勞和失敗。而支撐著他們永不放棄的,就是造福人類的偉大夢想。這正如愛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時曾說的:“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程序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

⑤由此可見,諾貝爾獎與其說是一個光環,不如說是一種精神。對於中國科學界來說,最缺少的不是光環,而是“諾貝爾精神”。眼下,中國不乏才智過人的學者,但鮮有兼具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巨匠。一些人過分關注科研的“果實”,忽略了生長的過程;過分關注個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會的大利益。因而,他們常常是在利慾的驅使下從事科研活動,作風浮躁,急功近利。此種短期行為,註定只會催生“學術泡沫”,而無益於人類的長遠進步。事實上,獲得諾貝爾獎,絕非一朝一夕的“突圍”,而是經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懷著造福人類的“大功利心”,只問是非,不計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紛華。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學之果,最終被歷史銘記。

⑥也許,科學家的重要性並不在於是否獲獎,而在於是否為造福人類而獻身。懂得了這一點,中國人就離諾貝爾獎近了一步。

1.根據第①節內容,指出中國人的“諾貝爾情結” 的具體含義。(2分)

2.結合原文,說說你對“歷史似乎總是充滿戲劇性”這句話的理解。(2分)

3.指出第③④節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並分析其作用。(4分)

4.根據你對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諾貝爾精神”。(4分)

答案:

1.(2分)中國人對諾貝爾獎的渴望和總得不到諾貝爾獎的困惑。( “渴望”“困惑”各佔1分)

2.(2分)面對諾貝爾獎的桂冠,求者不得(1分),得者不求(1分)。

3.(4分)論證方法:舉例論證(1分) 引用論證 (1分);

作用:為證明獲獎科學家的成就在於對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這一觀點(1分),與下文寫中國科學界缺少諾貝爾精神形成對比(1分)。

4.(4分)執著求真的科學精神(經年累月的苦守)(2分);

造福人類的“大功利心”(關注人類命運的博大情懷)(2分)。

標籤:諾貝爾獎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