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弟子規作文

作文1.81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作文

弟子規作文1

假期裡我讀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規》的書,熟讀的過程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原來自己覺得只要聽父母老師的話就行,但讀完這本書後才發現做人要有這麼多的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

《弟子規》中,多次提到“仁”和“孝”二字,我對它們有獨特的見解。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老師仁慈…… 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們儘量做好自己應做的,並把握好分寸,至於別人怎麼說怎麼做,那就是他們的事了。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倒對我千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都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我就責怪他們,討厭他們,那是多麼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姐妹比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該會多難過呀。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起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成長很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激勵自己。

弟子規作文2

我感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我更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給了我生命以及無限的親情,這都源於《弟子規》,它使我明白,要對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脾氣越來越大,性格越來越急躁,面對父母嘮嘮叨叨的教育,話語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面對父母的斥責,還會摔門而出,根本不顧父母的感受,當那天在房讀《弟子規》以後,我才真正地知道自己錯了,並且錯得很過分。當自己摔門而出時,並不曾顧及當時父母的感受,沒有看到父母心碎的樣子。

感謝《弟子規》,它使我明白,為人於女,最應感激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因為父母好比我們人生中的太陽,太陽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光明,賦予了世界的生機。父母亦是如此,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又是他們為了我們辛勤勞作。當你失敗時,總會有一雙手關心你,呵護你,告訴你:“你永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別忘了,自己背後還有我們的支援”;當你受冷落時,總會有兩個人出現在面前,伸出雙手給你溫暖;當你受挫折時,還是這雙手將你從困難中拉出,讓你衝破挫折走向成功。

我們應該對父母感恩,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盡力孝順他們,不要在父母永遠離開的時候,才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恩重如山,才知道自己該盡的孝心沒有盡到。不要在父母永別了,才涕淚滿衣地在他們墳前哭啊,嚎啊,到那時才知道悔恨。這是我讀《弟子規》悟出來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報父母,不能等;孝順父母,不能等。

我感謝《弟子規》,它讓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我會用我最真實,最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弟子規作文3

今天下午的第一節課本來是品社課,之後變成了校本課,校本課是專門上弟子規的課,由於今天有聽課老師來,所以我們早就預習好了。

今天學的是親仁。上課時,老師讓徐程把泛愛眾背一下,徐程背的朗朗上口,之後老師又說:“學了泛愛眾,你學到了什麼或你懂得了什麼?”幾乎有五個人舉手了,我不敢舉手,老師讓張寶坤回答,張寶坤回答的很好,說的也很長,他說的是: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真不知道他從哪兒弄來的懂得了什麼啊?是查的?書上的?哎,誰叫他是我們班上最能學,最聰明的孩子呢!

接著,我們開始學親仁了,一共有四大句,告訴我們:同樣在世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人很多,品行高尚的'人卻很少。一個品行真正高尚的人,人們都對他懷有敬畏之心。這樣的人,說話直言不諱,不卑不亢,不會刻意去諂媚討好別人。能夠親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學習,就會得到莫大的好處,自己的品德會一天天長進,過錯會一天天減少。如果不肯親近品行高尚的人,對自己就會有莫大的害處,品質惡劣的小人就會乘虛而人,,很多事情就會弄的一團糟。

學了親仁,我學到了交友要叫品行高尚的人,不能交那些不三不四的人。

弟子規作文4

《弟子規》告訴我們,按照聖人孔子的儒家思想,應該遵守哪些規矩。誦讀《弟子規》能使我們感受古人的孝順,時刻以這些經典話語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學會孝順父母,尊敬長輩,試著為父母和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

《弟子規》中的很多思想深深地影響著我。孟子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成。”教會了我:在父母和長輩叫喚我的時候要立即迴應,叫我做事情的時候不要拖拖拉拉。父母和長輩對我所說的,我要專心聆聽,態度誠懇地接納。“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教會了我:犯了錯誤時能夠改正錯誤,就等於沒有做過錯事一樣。假如犯了錯誤而加以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比如,我們班裡有些同學因口角是非打架後被老師抓住了,他們不但不承認錯誤,還把責任推給對方,這是非常錯誤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這句話對我的感觸也是很深的。以前我早上起床的時候總是想多睡一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學完《弟子規》後,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起床,我都能一骨碌就爬起來,刷牙、洗臉、吃早餐,然後上學。我學會了“惜此時”,注意做事的效率。

我不僅要把《弟子規》學好,更要把《弟子規》的警示名言運用在生活中,做一個關心、孝順父母和長輩的知書達理的人。

弟子規作文5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終於發現我做錯了什麼,當即用手機給父親發了一條認錯簡訊。以前父母責斥我們,我都會去反駁,讓親心傷,可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的話,不管對錯都不應該去頂撞,不可以讓父母傷心,就才是孝道!

第二次淨化:“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許多孩子在課上管不住自己,這時教師用體罰,用責罵是不起絲毫作用的.。不但不能使孩子改正缺點,還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任何懲罰不如去給孩子講道理,重德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在課上我嘗試著用這種辦法教導學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次淨化:“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句話本意是教導孩子不能讓父母擔心,出門回家都要和父母打招呼。同樣是教導學生,出教室一定也要告訴學生,回學校也要和老師見一面,這樣才不會讓老師擔心。

許多事情,可以用經典給大家講明白,不需要老師批評指責或當面懲罰。用真心去感化學生,才會以德服人,才能真正為國家培育人才。

弟子規作文6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兩句是弟子規的總序,說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如果做了還有餘遐,更應努力的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其實要做到又談何容易,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好多人長大後都賺錢了,很少有人關心在家的父母。講信用,更是難上加難,好朋友借錢,等到期限時,朋友早已音訊全無。平等仁和,現在我們還不能接受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事實,我還能看見一些富貴人家在唾棄乞丐。學習他人對一些人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那些驕傲的人一點也不會低下頭虛心學習。

好習慣是一點一滴養出來的。我現在還屬於這種養習慣的階段,我有許多地方還不足:每天回家,爸爸總要提醒我開窗戶;吃飯時,父母提醒我不要講話;做作業時,媽媽叮囑我不要拖拖拉拉……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雖然要做到孝敬、講信用、平等仁和、向他人學習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一點一點地一一做到,做到了這幾點,可算是“正人君子”了,讓我們一起朝著這個“正人君子”的目標前進吧!

弟子規作文7

段考即將到來,繁重的學習壓得我透不過氣來,人也變得煩躁易怒。一個週末,我揹著沉重的書包回到家中,母親親切的問候卻使我感到惱火,和母親吵了一架,一聲不響地回到房間裡去了。回到房間裡,從書架上隨意抽出了一本《弟子規》,在柔和的月光下靜靜閱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聲,柔吾聲|?”

書頁被緩緩地翻動著,腦海中母親瘦弱的身影,隨著閱讀一起湧現,深刻而又清晰:母親牽著我的手過馬路;除夕夜,母親一個人忙裡忙外地打掃房子;在勞累了一天之後,在床榻前,輕輕搖著蒲扇,伴我入睡;在淡淡的月光下,微笑著向我講述她兒時的故事;在雨天,來到學校,為我送來一把盛滿濃濃的母愛的雨傘;在我生病時,揹我奔向醫院;在寒冷的冬天,把一碗盛滿了熱乎乎的粥遞到我手上?十年如一日,母親為我沒日沒夜地操勞著,歲月染白一頭青絲,在臉上刻下痕跡。古老的時鐘仍在不停地旋轉,轉來了我的青春年華卻轉走了母親的亭亭玉立。而我,竟在母親傷痕累累的心上又紮了一刀?不知不覺,我的淚水已溢滿眼眶,為剛剛與母親吵架而後悔不已。

合上了書本,書中孝子們的孝行依舊閃現在眼前,心中更是難過,後悔。我走出了房間,緊握著母親的手,請求她原諒我無知的'錯誤。沒想到母親卻說:“沒事兒,我也明白你最近學習壓力大,哪有媽媽會和女兒計較的呢?”我的淚又再一次不爭氣的掉下來,卻很甜?

《弟子規》不僅把我和母親之間的冰川融化,更使我明白我們的“寸草心”是難以回報母親們的“三春暉”的!

弟子規作文8

“從前從前,孔夫子的語言, 我們沉澱 那論語學而篇 兩代之間 從弟子入則孝……” 這是一首優美的中國風的歌曲——“弟子規”。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20xx湖南衛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那麼你知道晚會這次晚會的主題曲是什麼嗎?對了,就是這首與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據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優秀書籍同名歌曲《弟子規》。

《弟子規》雖然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但是,就是這一千多個字,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規》中,有明確的行為規範;《弟子規》,是我們大家生活中的典範,是教導大家做人處事的規範;《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是人性的基礎。這本書,是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據我們的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誨編成的。

初讀弟子規,我就受益匪淺: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問。

所謂六藝,就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弟子規告訴我們這麼多隻是和做人的道理,這樣一本好書,怎麼能不吸引人呢?

讓我們大家一起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

讓我們把弟子規牢牢記在心中!

弟子規作文9

放寒假的前一天,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幾張單子,說是讓我們在假期裡踐行《弟子規》,並讓家長根據我們的.表現做出評價。

我本想得一個“A”很簡單,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放假的第一週,我就因為做得不夠好而連續得了好幾個“B”

有一次,老媽招呼我,讓我過去幫忙,可我一時貪玩兒,把媽媽說的話當成了耳旁風,就沒有過去幫忙,媽媽見我遲遲沒有去幫忙,就大喊“來不來幫忙?”我不耐煩地說“嗯!知道了!”所以這次就在“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裡得了個“B”。

還有一次,阿姨家的妹妹來我家玩,這次我為了得“A”就勉強讓著她,可誰知她得寸進尺,非要獨自霸佔我最喜歡的玩具,我當然不能讓著她,所以就又和她吵了起來。媽媽知道後,就毫不留情地在“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裡打了個大大的“C”。

哎,這些如果說起來都應該怪我,因為我沒有主動洗漱,沒有跟長輩請安,沒有等長輩吃飯再吃……所以得的“A”並不多。但下週我一定會努力讓單子上全是“A”的。

弟子規作文10

學校終於放暑假了,爸爸媽媽都忙於上班,他們都沒時間管我,爺爺又怕我還要管妹妹,白天在家裡我就是大爺,前幾天我不是玩遊戲就是看電視,作業都是馬馬虎虎地做。幾天後媽媽檢查我的作業發現字比以前寫得差很多,卷面上髒,塗改很多,媽媽批評我,我還很不服氣地與媽媽吵了起來,媽媽狠狠地把我教訓了一頓,看到我的表現媽媽要求我把《弟子規》再讀一遍,每天要求3頁背誦和把意思講給父母聽。

從那天開始我每天都要讀,讀著讀著,我的作業正確率越來越高,字又開始寫得整齊,與爺爺妹妹的`爭吵減少了,通過再次閱讀《弟子規》,那些漸漸忘記了的習慣和要求又回來了,這本書裡有一句話“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它的意思這本書是我們的日常行為規範,是根據孔子的教誨編寫成的,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孝順父母,尊敬長輩,與兄弟姐妹友愛,其次就是說話講信用。我們小朋友最重要的就是要聽父母和長輩的話,注意安全,認認真真地完成作業,讓父母不操心,安心地工作。裡面講了很多小故事,我每天都會講出來,雖然還有很多意思我不明白,但是我知道長大了會慢慢明白的,只要按書上講的做,在家、出外、待人、交流和學習上規範自己,慢慢地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一點點地改,從小事做起,從小時候就按規範做,有了好的習慣還怕學習搞不好。

這本書真的好,我們小朋友們只要按《弟子規》上講的規範去做,去理解他們的意思,我們就會成為一個對父母有用的好孩子。

弟子規作文11

機關幼兒園時,我背了半本《弟子規》,只是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卻不懂裡面的意思。上國小了,我們又重讀《弟子規》,在孫老師的講解下我明白了很多句子的意思。這個假期,媽媽經常用弟子規裡的話教育我,讓我做個好孩子。

寒假到了,鋼琴老師叫我在假期多練習,並且增加了上課節數,但寒假的`第一節課我卻讓她非常生氣。因為我心裡只想著去外婆家,彈琴不專心,經常把音符彈錯了,老師當時教育我,我沒改變,還是把琴鍵敲錯了。老師很生氣,把我的表現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也很不高興,回到家把我叫到房間裡,她教育我說:“心心,《弟子規》你背得挺熟練的,媽媽也表揚過你。你再讀讀”過能改,歸於無“這句話,犯了錯誤要知錯就改,老師指出你哪裡彈錯了,你得虛心聽取,不然誰都不願意教你。”我點點頭,也向媽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媽媽笑著說:“只要你過能改,這兩天專心練琴,媽媽肯定會帶你去外婆家。聽了媽媽的話,我準備改正錯誤,因為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就等於零了。這時候我又想起了前幾天的事,我把哥哥喜歡的玩具藏起來了,卻騙他說沒看到,這時我感覺這樣做很不好,應當向哥哥道歉。”哥哥,對不起,我把你玩具藏起來了。“”沒關係“我又改正了自己的一個錯誤。在《弟子規》的影響下,我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

弟子規作文12

“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這句話講的是話多了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一定不說。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事,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語,即所謂:“吉人辭寡,噪人之辭眾。”

這裡主要講到的是說話的技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人為一兩句話爭吵,像兄弟姐妹之間、夫妻之間為說一句話爭吵的事情很多。什麼原因呢?話說多不如少。

我們講話的含金量的多少?同樣是說話,別人一言九鼎,可我們若果說出來的話和冒氣一樣,那說了還是不如不說,所以說話的智慧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我經常講的,在公共場所應該多說好話,說出來的'話不光能影響到自己,還能影響到整個團體的氣氛,對家庭或者個人和團體還有凝聚力量,別揭別人的傷疤,多說一些安慰和鼓勵讚美人的話語,這種話說再多都行。而且說話一定要踏踏實實,真真切切,不能說過了。

古人講得好,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我經常講,夫妻之間為什麼經常生氣,不為吃不為穿,因為嘴太臭。說話沒技巧,沒智慧,丈夫嘴臭,妻子嘴臭,這個家庭就有矛盾了,矛盾延伸下去還影響雙方父母,影響子女。

正如經常說的,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毀國。為了家庭的和睦,我們要處處說好話、時時做好事,要體現出來家庭的溫暖和家庭的智慧。

“其是,勿佞巧。”說任何話,要真真切切,裡頭沒有閒言碎語,花言巧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用承諾、用誠信去落實你人生的亮點,這樣我們人生會少很多阻礙,才能真正一帆風順。

弟子規作文13

可能是受爸爸媽媽的薰陶吧,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從報紙到雜誌,書刊甚至到字典,只要帶字的我就喜歡看。其中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是《弟子規》,這本書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

每天睡覺前是我最開心的.時間,因為我又可以和媽媽一起讀《弟子規》了。今天,我很早就做完作業,拿著書來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會背誦《餘力學文》了,我背誦給你聽好嗎?”“好啊!”媽媽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拉著我坐下,示意我可以背誦了。“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一口氣把《餘力學文》背下來了。媽媽開心得把我擁入懷裡說:“這麼長的一段話,你是怎樣記的?”我自豪地說:“《餘力學文》裡不是說‘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嗎?我讀書的時候注意到眼看、心記、口唸,這樣真的很快就記下來。”媽媽笑著說:“我的女兒真聰明,學以致用,《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規範,你要好好學習,知道嗎?”“父母命,行勿懶,我知道了。”我再一次把《入則孝》也搬出來了。“媽媽,平時我任性,愛發脾氣,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沒有聽從爸爸、媽媽正確的教導,以後我會改了。”媽媽激動地說:“《弟子規》一下子讓我的寶貝女兒長大了。”

正如媽媽說的:《弟子規》讓我長大了。可是,我知道光說是不行的,還要學會做,今後在我成長過程中一定會以《弟子規》來鞭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健康成長。

弟子規作文14

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能維繫幾千年而不被世界所淘汰,其傳統文化教育產生的巨大力量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在我的心裡,中國傳統文化是“最美”的。

我學《弟子規》已經快半年了,我的感受就是找到了做人的規範。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了小朋友吵架,我隨口說了一句:“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時,兩個小朋友疑惑地看著我,好像在說:“這是什麼意思呢?”於是我就和他們解釋說:“大家共同擁有同一片藍天,腳踏同一塊土地,都需要相親相愛,為什麼要打鬧?應該不分你我,互相合作,才能維持大家的幸福生活。”他們聽完後,都感到很有道理,主動要求和我學《弟子規》。我相信從小讀這些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道理,自己長大後會少走很多的彎路。我也明白了媽媽平時為什麼嚴格要求我誦讀經典,並且做到落實到生活和學習中的良苦用心。

中國古籍《禮記·學記》有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三字經說:“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假如,大家能利用兒童時期的這段黃金時間,學習聖賢的智慧,那麼“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日積月累,大家一定會為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成功的基礎。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弟子規》,幫助自己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我的人生能夠與祖國的傳統文化攜手同行,這就是我一生的“最美”。我要把這種美,傳遍中國、傳遍全世界,讓每個地方的人都瞭解中華人民的傳統文化在世界上是“最美”的。

弟子規作文15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對弟子規的學習,讓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規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麼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餘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