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論語5.92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讀論語有感1

論語為孔子後人及其弟子所撰寫,它不似同時期名著道德經有老子為其編著的邏輯和寫作結構,徑直由平常與弟子的對話而組成,在字裡行間中透露著生活,人生,行為,政治的哲理,較之於道德經所需的'文學素養論語採之於生活用之於生活相較於老子的“個人薰陶”孔子的“成功”也不為之過。

想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實屬事出有因,畢竟法家過於嚴酷,墨家過於功利,道家過於仙風道骨。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即;“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此為孔子之孝道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此為孔子之學道。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損矣。”此為孔子之交友觀。

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此為孔子之人生觀。

生亦有所用,死亦有所過,肆意,流逝。“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幾於道,謂聖人。

讀論語有感2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年輕人在家孝敬父母,做事要謹慎,說話要誠實,要廣泛愛護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之後,如果還有精力,就去學習文化知識。”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可是有一些人對自己的父母怎麼樣呢?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新聞上老是播,有好多的老人被自己養育了幾十年的兒女們逐出門外,讓自己流浪在外,迫不得已乞討為生。看得自認為冷酷的我都動容。那一些不孝之人永遠都不會明白,自己的父母就像一滴水,他(她)們拼命儘自己的'所能呵護你這棵幼苗。卻不知道等這棵幼苗長大之後又是那麼庸俗不堪,喪盡天良,不盡自己贍養老人的義務,甚至將老人逐出家門。天理何在?

人除了孝道之外,還有道德仁義。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見過一則新聞:有一箇中學女生因為自己的學習不好而傷心欲絕至跳樓自殺。我想:如果當時有一個圍觀的人可以出來引導那個女生幾句,勸慰幾句;如果當時有一個圍觀的人中有一個富有道德文明的人可以站出來叫那些圍觀者不要以激將的方式鼓勵那個女生跳樓,事情就不會那麼糟糕了。但是事情總是那麼不盡人願,反而讓人有一種弄巧成拙的錯覺。

應此,我們要牢記:“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富有人生哲理的話。因為它是指引我們通往人生財富的指明燈,而財富,正是指:道德文明品質。

讀論語有感3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種遺憾,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于丹老師說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裡面脫胎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發現《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貸》)這則語錄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輪轉,萬物滋生。蒼天還需要說話嗎?”

是啊,《論語》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會說,天時、地利、人和就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迪。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於《論語》的博大精深,終於有了點滴的感悟。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我愛上了《論語》。

讀論語有感4

論語是一本好書,它錄有古代名人給我們後人留下的名言警句,我們中國人都應該去看。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正是這些意義深刻的道理,才有我們中國那麼多聞名中外的名人。其中,我最喜歡孔子說的一句話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意思是君子在貧窮的時候依然保持節操,小人只會胡作非為。讀了這句話,娃娃不禁感慨萬分,立誓要做一個君子。

我要學習孔子的仁德、君子之範、好學、有堅持到底的精神的品質。我要學習李密的`孝順。我要學習管仲的聰明。還要學習顏回、范仲淹的吃苦耐勞這些名人的高貴品質受人敬仰,讓人深有感觸。

孔子、曾子、老子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吧!讓我們從小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讀論語有感5

初讀論語,有一種高不可及之感。但靜下心來,慢慢去品味,你便會發現書中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永遠都是最簡單的。

論語是一本記錄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語錄,它運用了最樸實的語言去闡述一個個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溫文爾雅的聖人。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善誘的,跟人言榷的口氣。從他的言語中,我看到了孔子的態度,一種儒家的態度,一種樸素。溫暖的態度。

我們看到的孔子,態度平和但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所以,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他的學生自貢曾經問過孔子,一個國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哪幾條呢?這就是論語中自貢問政的故事。而孔子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三條: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國家機器要強大,必須得有足夠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夠的糧食,老百姓能夠豐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對國家有信仰。自貢卻說,三條太多了,如果必須去掉一條,您說去什麼?孔夫子說:去兵。我們就不要這種武力保障了。自貢又問,如果還要去掉一個,您說要去掉哪個?孔夫子非常認真地告訴他,去食,我們寧肯不吃飯了,接這他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信念的重要地位。沒有糧食無非就是一死,從古至今誰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國民對這個國家失去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就現在而言,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信仰。國家的凝聚歸根到底是信仰的強大力量。

還有一個故事同樣令我記憶猶新。孔夫子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叫顏回,他曾經誇獎過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家裡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那非常破陋的小巷裡。這麼艱苦的環境對於別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

讀完這個故事後,我很佩服顏回,不是他能夠忍受這麼艱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嘆抱怨時,顏回卻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

我想也只有那些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與安寧。

相比現在,很多人雖然已“豐衣足食”,但仍不滿。因為他看到的總是比自己更富裕的上一階層。而論語所闡述的,便是去尋找你內心中的那份恬淡與安寧。

合上論語,孔子的思想卻仍歷歷在目。論語中雖然都是淺顯的道理,但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讓我們細細地去品味論語,品味孔子的思想吧。

讀論語有感6

一部《論語》,有人從中覓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有人獲得了人生的感悟。孔子,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至情至性之人,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至真至誠之人。

我總認為一位大師,他必定不是純粹的、專一的,就像孔夫子。教育家,他弟子三千,名副其實;思想家,一個"仁"留給世人永久的啟發;文學家、哲學家他依然當之無愧。試問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天地乾坤皆滄海一粟的胸襟,何以成為一代聖人呢?

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述略》中曾說:"孔子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以至於超越中國歷史的界限,受到長期的尊重,首先在於他是偉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於他的政治思想。"在浩如煙海的各式教育讀物中我們難免迷失,面對每天繁瑣的教學工作也難免浮躁,那不妨卸下一絲偽裝,拋棄一些浮躁,迴歸千年前的經典,靜心聆聽聖人之言吧!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回頭看看孔子,20xx多年前的思想依舊能給我們啟迪。

大千世界的魅力在於萬事萬物的多樣性,沒有同一處風景,才會讓人對旅行如此迷戀,同樣教育的魅力也在於教育物件的多樣性,教師看似重複機械的勞動背後卻隱藏著諸多鮮活的生命個體。一句"因材施教"似乎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孔子一生中花費了很多時間來了解學生的性格、智商、情商、特長,有時他能從學生優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有多才多藝;有時他能從學生缺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有時他能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比如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個強一些?"孔子說:"子張偏激一些,辦事說話容易過頭;子夏遲鈍一些,辦事說話有時跟不上。"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子張強一些呢?"孔子回答說:"過猶不及。"正因為對學生的如此瞭解,他的教育和教學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說教,往往許多學生問同樣一個問題,而孔子回答不一樣。如子路問:"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執行嗎?"孔子答:"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實行?"冉求也問,而孔子答:"對,馬上去實行。"公西華問為什麼對同一個問題而答覆相反。孔子說:"冉求遲緩,我推他一下,子路向來膽大好勝,所以我往後拉他一下。"

說起"因材施教"道理和理念誰都有一堆,可實踐起來怎一難字了得啊!我們真的瞭解那講臺下幾十雙眼裡藏著什麼嗎?孔子說過"智莫難於知人",沒有什麼比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難懂。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我們是不是把我們的學生都當成中上人了呢,那些艱澀的理解,那些文章背後的深意他們真的個個都需要知道嗎?語文課堂上我們總是糾結與那些莫名其妙的"深情厚意",那小小的心靈哪能感悟那麼多呢。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有朱自清先生一篇經典的散文作品《背影》,我記得當年我學的時候老師神情的講,我似懂非懂的聽,只忙著體會那字裡行間的深情,做題倒是會了,萬分感動吧倒也談不上,父愛的偉大倒也略懂一點點。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看過了父親無數次的背影,有一天突然讀到這篇文章,我才感慨頗深。只到我自己站上講臺,婉婉到來那傷感中帶著憂傷的文字時,我差點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知道,那一課不是為我的學生上的,而是為自己上的,下邊的孩子如同當年的我,有的頗有領悟,大多似懂非懂,也有的暗自偷笑。可那又怎樣呢,那一刻多少人懂真的.不那麼重要,歲月會告訴他們一切,對於那些暗自偷笑的孩子更無需指責,過多苛求。

那教育到底要交什麼,有人恐怕要發問了。孔子只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不外乎四大方面,即"文、行、忠、信",而對於"文"孔子似乎把它列在末尾,相對來說更為推崇"行""忠""信"。也就是政治和倫理道德方面的踐行,這是孔子的本意。我到覺得沒必要把思維禁錮在孔夫子的本意上,何嘗不能理解為一種實踐能力和為人處事之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恰恰與孔子主張的"仁與德"不謀而舍,兩人都把"仁與德都"當做自己不斷追求的目標,從而提高自己的修養品德,具備良好的修養品德,才是我們所調的''真人''。我們總在說教書育人,要育成什麼樣的人——"真人",是"君子坦蕩蕩",是"敏於事而慎於言",是"言必行,行必果",是一種坦蕩、內省、直率與真誠。孔子通過點滴,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地與弟子探討,感悟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白天,忙碌於教育教學工作;入夜,翻開聖賢之書讀上幾頁,雖不能自稱"大徹大悟",卻無疑享受了一次"靈魂桑拿"。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這條路與我而言還有太多的風景要去追尋,我不是開闢者,但我願意去追尋那一片片綺麗的風光。面對繁瑣的工作,不知從何時起也變得喋喋不休,變得心浮氣躁,與聖人對話,才發現來自遠古的真理總能給予人一種寧靜的智慧,我沉醉於那份內省,感動著那份質樸與直率,不寧靜怎能幸福,不寧靜何談教育!

讀論語有感7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個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經初始創成。在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其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被稱為“論”。

作為儒家的經典,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永珍,《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範疇: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孔子確立的仁的範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學——顧名思義學習,衍生的還有努力、勤奮等方面。

《論語》中有這樣一些廣為流傳的詩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以上所說的這些詩句都體現了學習的'三個型別:學與思的結合、注重複習、向他人、向社會學習。學習,包括讀書。書是美好的,儲藏著從古至今的天地之精華。如果說讀書是在與一位智慧的長者交談,那麼,學習是與前人的智慧交流,繼而讓自己的心靈更加豐富而充實。

行——指一個人的行為處事、言行舉止,以及對於人生的思考。

舉個例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具體內容和表現,是揭示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命題,同時也表明孔子對人的個體的主體意識有了深刻的見解。我們常常習慣於從自身的角色出發,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理解和看待別人,所以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自我中心式思維。我們習慣於把交往中的矛盾歸罪於對方,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自然難以達成相互理解。

除此“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些語句或多或少闡明瞭不少人生的真理。告誡我們與人相處之道。

學行——論語中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句話我認為可以簡要的概況上述兩點,當你有所學,才能有所知,有所感悟。首先說“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麼呢?是人生觀、世界觀,是做人原則。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表現的是對生命的敬畏,明白每個年齡段應該做好該做的事,不倚老賣老,與時俱進。這就是不逾矩,既要講究生命規律,也要遵守社會規則。

用一句話來說“聽一位老者講社會、人生,如沫春風。”

讀論語有感8

這學期,我們背誦了聞名中外的《論語》。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裡面的許多話,都讓人受益匪淺。

其中,讓我深受啟發的是曾子說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夠不夠盡心呢?與朋友交往夠不夠誠實呢?老師教的知識夠不夠熟練呢?

背了這句話,我想到了自己。在老家的'時候,佳志哥哥把乒乓球打到門上面去了,他怎麼也弄不下來。我見了,對他說:“我來幫你。”我想了一會兒,便拿起掃帚,可是,弄了半天,球不但沒弄下來,反倒把握自己給弄得頭暈眼花。我想:做什麼事不能靠蠻力,要動腦筋想辦法。站在地上太低,站在樓梯上不就高了嗎?於是,我站在樓梯上。果真一下子就把球給弄下來了。

我不僅能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還很講誠信。二年級的時候,我揹著媽媽,偷偷拿了一塊錢,買了個筆。我想:要是被媽媽發現,那不是得挨一頓嚷嗎?而直接對媽媽承認錯誤,媽媽一定會原諒我,並告訴我以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我選擇了主動承認錯誤,果然和我的想的一樣,媽媽原諒了我。

以後,我要每天反省兩次,這樣,我就會更優秀。

讀論語有感9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孔子說,君子不器。於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峰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著它,仰望著它,為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著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裡流淌著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著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著它,向著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於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說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裡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於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於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著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著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於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著侷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說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為小人的工具,不為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為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為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著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10

孔子,我們中國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同時也是我最佩服的文學家,他的智力過人,《論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論語》是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們寫的',裡面記錄著孔子平時教育弟子們時的言行,可以教你怎樣為人處事,怎樣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段話說的是: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說:"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於他人。"

還有一次,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說:"有過錯,而不改,這才真叫過錯。

其中,有一個地方最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當仁不讓。子曰:"當仁,不讓於師。"意思是孔子說:"遇到合於仁德的事。就是對老師也不必謙讓。"如果這種事真的出現了,孔子連老師也不謙讓,而我,卻不一定,唉!

這本書很適合我們中國小生看,能教會我們怎麼為人處事,快去看看吧!

讀論語有感11

七月,盛夏。日子波瀾不驚,此時,窗外雨水滴答,清脆悅耳。雨點濺落在窗臺上,風吹著雨絲穿過窗戶,一陣涼意。這樣慵懶的時刻,捧一本書,在文字裡度過。此季的主旋律,源於一本《論語》。

書桌上,靜靜地躺著《論語》,思緒又飄到了剛剛接觸《論語》的時候。記憶裡,簡陋的國中課本,我還是一隻小小的毛毛蟲,不知道鮮花的芬芳,懵懵懂懂的跟著老師讀、念、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當時的感覺很困惑,天天做作業,不是複習就是預習,哪來的愉悅?

現在想想,那時雖讀《論語》,始終一知半解,參不太透。偶爾提及,只是人云亦云的胡謅幾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耳熟能詳的句子。後來,偶遇舊書攤,附庸風雅地淘來一本線裝的《論語》繁體本,一行行繁體豎字,硬著頭皮讀了一遍。說實話,那一遍沒讀懂什麼,只讀了一些表面的文字而已,得出結論:《論語》難讀!在沒有小說看的日子,偶爾也會翻翻那早已發黃的紙頁,只是依然無法讀懂其意!

再讀《論語》,正是于丹熱播的時候,那個時候不叫讀了,是看。于丹教授聲情並茂的解讀,我又一次翻開那本《論語》,泛黃的書頁由於歲月的風蝕,留下了時間的滄桑,失去了特有的那種書香,有些黴味,但這並不影響我徜徉在經典裡。那些日子,孔夫子親切得猶如鄰家老伯,“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也不再深不可測、高不可及,那些似曾相識的.警句、良言迎面撲來……而我如遇故知,信矣!

輕輕地合上書卷,穿越2500年風雲的華光,驚覺這一團燃燒了數千年卻依然熊熊的火焰,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我等,我能做的,只是,跨越千年的距離,瞭解你,仰望你。不為別的,只為貼近你的溫暖。

讀論語有感12

《論語·學而》中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應該就是行仁的根本吧!我的理解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友愛同學是每一個當代學生必須做到的事。

國中的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有了自己的小祕密,也慢慢進入到青春叛逆期。我們在慢慢長大的同時,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變老。如果沒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體貼父母,與父母就會產生隔閡,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我的`老爸每次喝完酒回家,美曰其名就會找我“談心”。但在我眼裡,老爸和我講的都是“廢話”,我很反感,所以每次都很不耐煩不想聽。

學了這則《學而》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對爸爸的態度,也常常思考:老爸為什麼喝酒?為什麼要喝完酒回來和我講“廢話”。漸漸地我明白了老爸在外喝酒,有他們成年人的無奈,其實是為了工作和這個家。之所以和我“談心”,是因為他平時不善於表達對我的愛,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於我。但我卻覺得這是“廢話”,覺得老爸的“談心”讓我煩燥。那是我不理解父親,不懂父親深沉的愛呀!

什麼是“孝弟”,怎麼盡孝道?看似很深奧的話題,其實都源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應該以“孝弟”為標尺,回到家主動跟父母問聲好,掛電話之前跟父母說再見,在外面玩提前告知父母,不讓父母擔心……記得爸爸和我說過,一個人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家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看來,只有好好孝順父母,尊師重兄才是一家人快樂的根本。

讀論語有感13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假期雖短,可讀罷《論語》,孔子的一言一仍在我腦海中浮現,久久不能抹去。

我最喜歡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句。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自己和他人關係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可以這樣說,忠恕之道是孔子發明的。子貢曾向孔子表達過兩點願望: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別人。孔子當時就在子貢頭上澆了一瓢冷水:“子貢呀,這不是你能做到的。”如果從個人來講,要想成為一個仁人君子,就應該從“忠恕”之道入手。“忠”道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習慣,但有些原則不一定為他人所接受,一個善於處世的人,應該本著尊重別人個性習慣的原則去適應化解,不能接受別的人的人說明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慣,應學會由人及己的方法。如果這樣,就可以消除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係。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這是指在對待仁的問題上,即使是老師,也可以不與他謙讓。孔子和儒家十分重視師生關係的和諧,強調師生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不過這是在一般情況下。而且,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用謙讓,這是實現了把仁德擺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標準。

孔子對教育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傳授知識給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還領會不了的時候,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要去啟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出另外三個角,就不要再重複去教他了,這是孔子有名的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孔子不喜歡灌注式的教育方法,那是把學者看成消極的接受者。他強調,施教者要循循善誘,學者要積極思考。啟發式的教育原則,乃是在學者有了迫切的求知願望時,也就是他急於要做卻做不成功,急於要說卻說不清楚的時候,才給予開導和啟示,使之主動進行深入思考和反覆試驗。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讀完了《論語》,看似簡單的一本書,竟蘊含著如此巨大的智慧。通過讀《論語》,我彷彿穿越到幾千年以前,也成為了孔老夫子的學生,坐在學堂裡,聽他講解人生的真諦……

讀論語有感14

《論語》這本書講的是孔子對學習、執政、敬孝、仁德、禮節和天道地論述。

我認為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道出了人生的真諦。孔子對弟子說,老師教過的知識要時常溫習,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由此能獲取新的更深的`道理,這樣就可以為人師表。如果學習了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學習那就白學。學的知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執政就要用道德教化來推行政治;做人要孝敬父母;奉承君主要有獻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要講信用;為別人出主意要忠實,要廣泛地與眾人友愛;君主使用臣要以禮相待;臣奉承君主應當以忠相待,作為君子要謹慎地說話,敏捷地行動。

我也要用孔子的道理和品德來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動。對學習,我要經常複習,而且要深入思考,要經常去實踐,不能空想,做到虛心好學,說話要有分寸,不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要孝順父母,父母不願聽的話要委婉的勸說,為父母做事不要抱怨。尊敬師長,要聽從師長的告誡,不冒犯長輩,做一個有孝心的晚輩。和朋友交往要講信用,要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長大以後做國家的棟樑之才。

讀論語有感15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連結。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連結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就是說要為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裡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知道了三種好朋友,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這是三種什麼人呢?

論語告訴我們,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為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

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

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修身養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對映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