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論語

《論語》讀書心得【薦】

論語2.91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讀書心得【薦】

《論語》讀書心得1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論語》作為我近期表現好的.一個獎勵,這是由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兒童必讀經典讀物。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書中既有古文,又有解釋,交給我們很多做人道理,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溫故而知新,三思而後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還經過一些小故事加深我們對資料的理解,如:“三餘”時間、留取丹心照汗青、割席分坐、孔子誨人不倦、君子之交等。

我要好好理解這本書,爭取以聖人君子為榜樣、以小人為戒,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論語》讀書心得2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後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於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後)。《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後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全書大體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所記,是研究孔子的基本資料。

歷代研究《論語》的書籍很多,現存的主要有三國何晏的《論語集解》,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是儒家學派對《論語》的代表作。

《論語》在西漢時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即《魯論語》、《齊論語》和《古論語》。今本《論語》,系東漢鄭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全書記錄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多方面表現了孔子的思想和學說,故《論語》成為後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巨大和深遠的影響。

《論語》讀書心得3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幹,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可是人際關係及上下級關係處得就是不怎麼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今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後,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於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麼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訊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後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餘”。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瞭解借鑑曾經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餘”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後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捨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於借鑑利“前車之覆做後車之鑑”。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善於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後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論語》讀書心得4

《論語》是本大書,可謂是中華文化之濫觴,影響深邃,寓意巨集遠。對於塑造中國社會風尚和中國人人格可以說是影響很大。

《論語》講“仁人”,講“君子”,講“忠君愛民”,講“父慈子孝”,講“為學為政為人”的道理,絕對夠得上是中國式的百科全書。

為了能夠讀懂或者說充分理解《論語》書中的道理,我查閱了一些資料,讀了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兩遍,南環瑾先生的《論語別裁》的大部分,看了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在百度百科中查閱了有關孔子的條目。《論語》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對它發生興趣,自鄭玄以下註解《論語》歷代不乏其人,著作可謂汗牛充棟。那它到底說了些什麼呢?

說到底《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筆記,按理這是沒什麼可推崇的,誰不會記筆記,哪個人一生還感悟不出幾條人生哲理或者信條?值得這樣大書特書,細加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這本書高妙就高妙在雖然是往聖先哲的隻言片語,但是它卻自成一個體系,有一套價值觀,有其普世價值。因而為讀書人所推崇,最後發展成了一門道統,成為了孔子以後特別是漢朝以後的主流思想。可以說它幾乎統治了中國社會20xx年,因而即便是今天的中國,如果你與人交流,特別是進入社會的最小單位—家庭時,你也會發現處處流露著儒家的思想,也就是《論語》中所宣揚的那些東西。

從《論語》上看,我以為儒家的核心思想主要有這麼幾個。一個是“仁”的思想,這裡頭包括“仁政”和“仁人”的思想。另一個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還有“禮”和“孝”的思想。

就今天看來,孔子的守禮和盡孝似乎達到了近於迂腐的程度,不知道變通,死教條。但是因為現今社會大家常常失“禮”和不“孝”。所以也沒有單拿出來批判的必要。

況且,孔子的禮和孝的思想就意義而言,積極意義遠遠大於消極意義。

《論語》讀書心得5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意思是: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論述,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夫子即孔子,夫子的文章暨有文字的書籍,夫子的言性與天道暨無字之書了。對無字之書,只有用“心”去解讀,去領會了。

有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擅長做車輪的能工巧匠叫輪扁。一天,他看到齊桓公在讀書,於是他問齊桓公看的什麼書,都寫的什麼?齊桓公告訴輪扁,是聖人講道理的書。輪扁又問,這些聖人還活著嗎?齊桓公說都死了。輪扁說那就是聖人留下的糟粕了。齊桓公讓輪扁拿出合理的解釋。輪扁以做車輪為例,所有工匠都能講出相同的製作車輪的技巧,但誰都沒有他做的好。每次製作,輪扁都是憑心的感覺去做。做他們這一行的,那些不可言傳的訣竅,會隨著他們的死亡而離去。聖人心中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精華也會隨著聖人的死亡而死去,留下的只是膚淺粗略的東西。

姑且不去評論輪扁所謂的糟粕論,意中認為輪扁的話是符合現實的.,也是有一定的哲理性的。毋庸置喙,世界上不可言傳的事物很多,就如所說的無字書,就不是通過傳授可以得到的。要想有所感悟,首先要通過老師傳授有字書本的知識後,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有了自己的見解和理解能力,進而才有對社會的領悟和體會,並逐步達到能夠解讀無字書籍的程度。

之所以寫下如此感悟,是因為此前意中一直抱怨自己的寫作能力有限,不能把一些自己領悟很深的觀點、看法寫出來。對照“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及輪扁的話,意中感悟尤深:連聖人都無法把自己對性與天道的感悟描述清楚明白,讓後人一目瞭然,何況意中?遂釋然。

《論語》讀書心得6

小時候被老師逼著背書,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總覺得是一件苦事,根本不知道何“說”之有!按照教科書和老師的解釋,“學而”第一句的意思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溫習它,“不亦說乎”,說實在的,每天強迫性地讓自己去學習,不是“不亦說乎”,簡直就是“不亦苦乎”!所以根本就不覺得《論語》有多麼了不起,也不相信他說的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在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裡,我卻看到了《論語》的異彩紛呈,孔子思想的遍地開花。讀到見解獨特之處,我會陷入沉思,讀到幽默之處,我會會心一笑,我知道自己已經被先生的言語所深深吸引,也開始相信,“學而時習之”,真的是“不亦說乎”了。

在此摘取先生對“學而”的解釋,並把以前我所理解它的意思列出,以作比較,從中可窺見先生對《論語》的精闢獨到的見解,也算作讀此書的一個筆記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之前對它的理解是:學習過的東西大家要隨時溫習它,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我,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別人不瞭解我,誤解我,而我並不在心裡怨恨他,這樣才算是君子。

按照這樣來理解的話,強迫性的學習是快樂的,即使我們覺得痛苦,也應該裝快樂狀;有朋友來了,即使窩囊中羞澀,吃完上頓沒下頓我也覺得招待他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對我不起,我不打你,我不罵你,我心裡也不難過。這是什麼話?!完全是大話,空話嘛!《論語》要是這樣來解讀,那真是荒天下之大謬!我們再來看看,先生對“學而”的解釋。

頭一句的解釋,先生認為,“學而”中的“學”不單純是讀書,而是做人的學問。“學問”從哪裡來?學問不是文字,不是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這個修養不只是在書本上念,隨時隨地都是我們的書本,都是我們的教育。所以隨時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有反省,就是學問。

第二句的解釋,如果要做學問,就要準備一生寂寞,先生非常幽默,講到這裡時,他說孔子當年也是非常寂寞的,現在到處給他吃冷豬頭,當年他卻連一個“便當”也吃不上。讓人不禁一樂。承前所說,做學問是要忍受寂寞、淒涼之苦的,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人在為天下國家,千秋後代思想著眼的時候,正是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遠”字不一定是空間的遠,也可能是時間的遠。

後一句,講的是,做學問的人,即使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慍”,即不怨天尤人,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就是所謂的“真人”“真君子”了。

讀完先生的解釋之後,我覺得我被騙了,被老師,被教科書騙了,而且一騙就是十幾年啊,真是冤啊!寫到這裡想起了朋友曾開玩笑地跟我說過的一句話:學問之美在於讓人一頭霧水。可不是嗎?我以前拿起《論語》就會覺得不知所云,確如霧裡看花。由此可見中國教育的粗淺陋薄。從國小到大學,我們的老師又有幾人能給過我們這樣的見解呢,又有幾人能給我們傳授真正的《論語》思想呢?接受這樣教育的我們一知半解,然後我們又一知半解地去教育下一代,這樣下去,可真是要一代不如一代了!

有人說,讀一本書,就是與作者的一次靈魂的交流,我非常認同這個說法。但看先生的書,還談不上能與先生交流,先生站得太高,我只能仰視他,聆聽他的教誨,從中汲取孔子及先生思想的精華,來彌補我之前讀書的缺陷,我也只能如此了……

《論語》讀書心得7

對於論語這一著作可以說並不陌生,那些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學而時習之”等等熟悉的語句,皆出自這一古老的書。我們雖然自小便了解,但稱不上知道。重讀一次《論語》,帶著簡單的感悟。有人說閱讀,能開啟人類美好的心靈。書香瀰漫,可以使俗人變得高雅,可以使武夫顯現柔情。日月在書中穿梭而過,流下無數的夢幻與光影。我們在書構築的世界中,優遊俯仰,載欣載奔,且思且吟且行。在我們的血脈深處深烙下象形文字的紋理;在靈魂的遊歷中,閱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參與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命。閱讀是成長之根,生命之源,靈魂之寓—夢的建基甚至於生命意義的建基很多時候就維繫於此。“寸心本不大,容得許多書”,書連貫著生命的精、氣、神、韻、趣、味。用我們小小的心來傳遞更多的書聲、書香、書魂,讓更多的人與書為友,體悟到書的豐富、澄澈、芬芳、歡樂和永恆。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也不會因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一個人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歷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都能享受悠然美好的人。安貧樂道,在現代人眼中頗有些不思進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競爭面前,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著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但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並且調整與他人的關係。那麼,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為人呢?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有時坦然與淡泊不是為一種人生態度。面對各種困難和不易,抱有一種平靜的.心態去解決問題,或許會更好。

在讀書中的過程中,看到人生百態,種種生活百味,一部書有他的獨特。看書教會了我們如何為人。《論語》中說道講學,不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隻懂得嘴尖皮厚腹中空,蠻不講理、一無是處的話,那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就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襯托紅花。告訴我們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人要學習。“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前人的智慧是讓人敬佩的。即使是在今天,強調首先要學會培養興趣;與西方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謀而合,這是古人了不起的地方,再者因材施教和學思結合的方法也是極為有效和實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恰當的方法;輔之持之以恆的動力,方可行。再者講孝道,從古至今都佔有這不可動搖的地位。這部著作之中,提及“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等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

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以及講友,人存世上,什麼是最重要的?朋友。什麼是最不可缺少的?還是朋友。這一點《論語》中講述了許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這是一種激勵自己向上的辦法。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奮發向上,成為人上人。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於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開將三字經的時候他也說過,對國學經典進行迴歸,引起一陣狂熱。我們應當從簡單的開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極大地心血。其中他說過一句“我不知道文化有什麼用,但沒有文化什麼都沒用。”肯定了傳統文化的作用,國學在現在漸漸迴歸我們的視線,忙碌的人們再次重讀論語,雖然成書於古代,但是道理還是與我們的今天是相適應的,古人的智慧可貴,值得我們學習,領悟。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在激進,快速的節奏中前行,這不妨礙我們花費一些時間來尋求心裡的成長。重讀古老的文字,人是在變化但是本心善良,純良的品質依然。以古為鑑吧,看似簡單的經典教會我們很多,在一次一次的理解與領悟,慢慢品味。每個人有自己的視點,在我看來《論語》博大精深,幫我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心理,至少我學會守住自己的底線,保有自己的心靈寧靜。多讀書是好習慣,更重要有所改變,學著做最好的自己。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讀《論語》,受益匪淺。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智慧,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論語》讀書心得8

《論語》開篇第一章的內容便是關於學習,並且講的是學習之樂。凡是看過《論語》的人都對這一章記憶猶新,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篇第一》)即是說,學習中能時時複習學過的東西,心情不是很歡暢嗎?有許多朋友從遠方而來,心裡不是感到很快樂嗎?別人不知道、不理解我,我心裡沒有鬱郁不歡,這難道不是一位修養有德的君子嗎?

錢穆認為這一章是講述孔子一生學習的經歷,"學而時習"指的是孔子十五歲開始志學之後的這一階段;"有朋自遠方來",則是三十而立之後的中年治學階段;"人不知而不慍"是治學的一個很高境界,指孔子五十知天命後這一階段。錢穆的`解釋深刻精闢,值得我們去仔細反思。

不過我也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理解這一章,那就是要達到一種以學為樂的境界。孔子自述的三種境界都在反問,這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論語》中還有直接表達這種以學為樂的章節,孔子誇獎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篇第六》)孔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認為顏回是最好學的學生,並且不為外物所累,以學為樂。孔子自己也有這種品質,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亦樂在其中矣。"(《論語·述而篇第七》)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像孔子和顏回那樣好學,並且以學為樂事,那麼他的學習境界定當有所提升。

其實中國自古就有一種以學為樂的傳統,當然這種傳統可能與《論語》有密切關係。比如說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是晉代著名的詩人。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酣觴賦詩,以樂其志。"這便是陶淵明本人的真實寫照。他沉醉於讀書、寫作之中,從這一過程中獲得了最大的滿足,他的詩歌和散文都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印跡。他自己不慕富貴,不貪仕途,當他生活潦倒時,他並不以此為慮,仍是生活得高高興興的,因為他有詩書為伴,在學習中尋得了快樂和滿足。時下一些人在學習過程中,不但不以學為樂,反而以學為累,認為學習一無是處,反而生活得不如意。這樣的人明顯犯了兩個忌諱,一個是我們前面所說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篇第四》)他不考慮自己應該多學,以提高能力為自己創造好生活,只是發些沒用的牢騷;一個是他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很自然他就會覺得學習不是一件樂事,而是一件苦差事。所以最好要擺正姿態,做到志於學,樂於學。

王羲之是晉代的書法家,他在《蘭亭集序》中寫了一幅眾人樂學圖。那一次有王羲之、謝安等參加的"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的聚會,四十多個文人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春天,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環抱中,列坐在清流急湍的溪水旁,一觴一詠,飲酒賦詩,大家各呈才藻,競展風華,自然景物之美與人的才華之美結合在一起,互相輝映,成為永遠令人豔羨不已的壯舉。這樣的情景在今天已經很難再見到了,不過我們應該繼承他們的精神,做一點恢復性的工作,這樣於人於己都是一件樂事,互相督促,共同進步,樂於其中。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如果我們把學習當成負擔,那麼人的一生就會變得了然無趣,每天的學習變得很壓抑,我想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景。學習本就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學習使人進步有所得,給我們為人處事以指導,解決我們的困惑。學習就像我們最忠誠的朋友一樣,一直陪伴著我們,我們為何不能與之友好相處呢?孔子從十五歲便開始喜歡上學習,每到一個年齡段,境界都要提升一次,原因是什麼呢?正是我們所說的以學為樂。希望那些對學習認識不深的人,仔細理解領會孔子以學為樂的精神,做到樂在學中。

《論語》讀書心得9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有哲理。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生活在兩千多年前,他時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曾教出了72名聖賢,讓人佩服至極.我最喜歡孔子的這一句話:“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這句話.這句話中的`“泰”表示著安詳坦然.這句話意味著君子安詳坦然,卻不驕傲自大;小人驕傲自大,卻不安詳坦然。做人要心平氣和敢於應對困難。

在應對困難時,不能急躁。媽媽以往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茶師隨主人到京城,為了不被人欺負,主人給他配了把劍。沒想到在路中有個浪人向他挑戰,他很懼怕,於是,他到大師家裡去求怎樣死,大師很奇怪。於是,茶師把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遍。大師告訴他遇事要沉著冷靜。茶師與浪人見了面,浪人見了茶師,茶師笑臉應對,坦然自若,浪人見了如此情形,越來越緊張,越來越恍惚。最終,浪人不戰而敗。其實,是什麼樣的武功使茶師取勝呢?就是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的氣勢。孔子的《論語》我會反覆地看,去品味。因為“溫故而知新”。

我喜愛《論語》這本書。

《論語》讀書心得10

《論語》是語錄體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與思想的記錄,共二十篇,約一萬二千字,成書於戰國時期。《論語》裡面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但其中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他的智慧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後人尊稱他為“聖人”。

《論語》語言質樸,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它在人們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響,得到了後人的信仰、尊重,是後代人必讀的一本聖書。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學習這本書受益匪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意思是:“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孔子認為作為教學過程的一方——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應該是快樂之事。孔子的教學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思想,並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鍊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孔子的這句話就是告訴弟子們,理論聯絡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可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是重中之重。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各種先進的教學經驗、理念,而且還要勤加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只有這樣做才能把我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之不斷符合社會的需要。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解釋為“在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那麼就可以當老師了。”這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溫故而知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

作為教師除了有好學的精神和養成溫故的習慣外,還要有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學習態度。

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學習態度嗎?學習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我們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我們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見證。

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就象在生活中一樣,別人做錯了,這是事實,可是如果我們生氣發怒,那就是我們的錯了。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的目的。“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所以,我們作教師的,應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論語》讀書心得11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說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於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處於“心靈衝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於《論語》的心得體會卻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國中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裡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說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後,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溫暖備至。

于丹教授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裡很為于丹教授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

對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於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說,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裡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論語》讀書心得12

印象中,自己以前從沒有完整地讀過《論語》,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傳世名句。這次寒假,利用學校開展“同讀一本書”的活動機會,我才能靜下心來系統地讀了一遍《論語》。語錄體的《論語》文字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內容包羅永珍。除了記載倫理、教育、政治、文學、哲學、藝術這些大的方面之外,還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不乏閃爍智慧、蘊含精深思想的語句。所以,它不愧為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著作,至於“《論語》之在中國,猶如《聖經》之在西方”、“半部《論語》治天下”等相關讚譽,並非沒有根據。

讀《論語》,各方面的收穫太多了,三言兩語是講不清的。這倒頗像該書語言簡練而精髓不斷的特點。俗話說,文能會人,讀著《論語》,孔子的偉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兩千年的時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懷各種謀生技能、又對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見的能人;一個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隨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偽存真,終生提醒自己除惡向善的高尚賢人(我覺得稱為“聖人”還是誇大了點);一個平生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論語》就讓後人受用終生,並因之敬仰和傳誦的奇人;一個自強不息,處於亂世而不放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來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廣闊地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因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得以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學說與人類文化長河中的其他現象一樣,雖歷經滄桑,卻總是生命之樹常青,不斷創造著人類文化的奇蹟。所有的一切,皆得益於多才多藝的孔子紮根於民族文化又立足於個人所創造出來的大智慧。

讀《論語》,不外乎在讀孔子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當然,這期間要辯證地看待這些學說,棄其糟粕,取其精華;要獨立思考一些自古以來有爭議的處世交友論調,比如“中庸之道”,比如“無友不如己者”。而且,我們還會發現,當今許多為人、治學、從政的原則都出自古老的《論語》。譬如:父母在,不遠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道不同,不相為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勝列舉。於是乎,對孔子及其弟子又多了幾份敬仰之情。

“在其位,謀其政”。身為教師,讀《論語》過程中我最感興趣、最為關注的,自然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論和實踐。事實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最為輝煌。從教育的視角來理解《論語》,我們就會領悟到孔子智慧中的個體價值,以及孔子尊重個體、弘揚主體,最大限度實現個體社會價值的良好願望。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當時的社會需要是相統一的。他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君子儒”,為此孔子將教育內容分為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置德行於諸科之上。孔子認為要變“天下無道”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個體的修養,不斷完善自我,以達“仁”的境界。從“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個關於仁的重要定義來看,孔子顯然是把“學會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礎或首要的地位來強調的。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的這種教育理念,和孔子提出的“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前後相隔兩千多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教育的首要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修養與品德。把德育放在首位,這種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所以,我們也要牢記教育的使命,努力培養當今社會主義需要的人才,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畢竟,智育不好出的是次品,而德育不好出的則是危險品。

孔子主張,教育物件“有教無類”。即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類的“豺狼”的時代,孔子能對教育物件有如此認識,並能在實踐中始終以此作為辦學方針,無疑需要極大的革命勇氣與魄力,值得後人欽佩。由於孔子教學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故此,相傳他門下的學生竟達三千人之多。

學生眾多,可能是促生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原因之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於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對於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為貫徹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對自己學生的觀察瞭解,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論語·雍也》,在此基礎上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孔子還重視誘導式的'啟發教育,不要求學生死讀書,而貴在觸類旁通,即所謂“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孔子特別強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時,我不去啟發他,不到他想講而講不明白時,我不去開導他。舉一個道理而他不能類推出三個道理,我就不再教誨他了。孔子還強調在實行啟發誘導的基礎上,注意循序漸進,“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這種使學生竭力鑽研,“欲罷不能”的情狀,正是對循循善誘啟發教育的寫照,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再來看看孔子的切磋討論、教學相長。子貢請教孔子說:“窮而無謅,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於是說:“《詩經》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孔子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學而》由此可見,孔子與他的弟子們在教學上是互相啟發、取長補短的。孔子認為只有師生之間互相啟發,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反過來,顏回在孔子面前從來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評說:“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孔子提倡“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認為求學者要有強烈的主體精神和求學要求。孔子還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論語·公冶長》,這是以強烈的求知進學精神啟迪學生。

因材施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循循善誘、循序漸進,教學相長……凡此種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無不給我們帶來啟迪和思考,它們至今仍在我國甚至世界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中發揮作用。可以說,孔子在政治上雖然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卻是成績卓著的。正因為他將畢生精力貢獻給了教育事業,所以他對後世的教育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教育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

讀《論語》,老師們請多關注孔子作為“教師”形象出現的精彩言論。可以說,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教師的典範,他所體現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已成為中國教師的優良傳統。他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對於社會和個體人生都具有無限的價值和意義。當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歷史的屬性,但辯證地、客觀地分析評價其價值和內涵,發揮其合理的、普遍性的價值意義,對於現代教育的發展以及教學思路的開拓必將具有積極的意義。

《論語》讀書心得13

今天讀了論語。讀完第一個感想就是:果然是論語啊!謬論真不少!很多話都像廢話一樣明明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做到的人幾乎沒有嘛怪不得孔子是聖人全部都做到這樣也算他有本事了!像他學習!

不過我覺得學習真的很重要,而且學習要經常去實踐。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不是沒有道理的。身邊學習好的人有很多,雖然我不是很自覺的人,可是我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啊!

本來要寫讀後感的可是正正經經的作業一樣的讀後感好難寫,所以先上來發發牢騷就開心一點了等一下就去寫作業,要好好研究一下孔子這個人!

我其實讀得是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是學校的'暑假作業啦不過呢讀了真的有感覺!覺得時間過得好快作業都快來不及做啦!!讀完厚厚的一本《論語今讀》不知道要幾天以後了乾脆先挑幾句寫起來!

不知道慧欣以前有沒有讀過論語呢?又開始想她了希望早日跟她的blog聯絡上,當然我先要把自己的blog弄得好一點,否則不敢見她咯。

《論語》讀書心得14

《論語》是一部記載聖人孔子言行的著作。讀了之後,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許多高尚的美德是今天很少人有的。他不僅教會人們如何看待世事無常,而且非常嚴格地約束自己,以身作則。

後人之所以稱他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的,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理解,每個人都想被理解。人們把理解看作是溝通感情的紐帶和連線心靈的橋樑。我們都希望人們寬容和尊重,容忍和理解。

然而,世界是如此的大,生活是如此的.複雜。如果你總是想要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是強人所難嗎?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屍”的結局;達爾文在說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峰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誰又能理解呢?

如果一味地尋求理解,如何捍衛真理?他們最初不被理解,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時代的前列。他們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於在不明就裡的人眼前昂起頭來。

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件事。他們可以尋求別人的理解,別人的言論視為自己的追求目標,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甚至是取悅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柔寡斷沒有逐漸荒謬的人生。他們真的明白嗎?他們是否覺得自己真的在理解,並且正在獲得理解?

理解不僅僅僅只是你需要別人來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為什麼要逼迫別人理解你,難道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於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之中,優柔寡斷,碌碌無為。

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卻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牽強的,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後互相共鳴而產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麼關係,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別人,想必別人也同樣會理解你吧。

孔子很早就這麼說過了,不擔心別人呢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理解別人。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不光為理解而活!

“理解萬歲”?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論語》讀書心得15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和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首先在做人方面,就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論語》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視仁德,重視個人修養和人的的全面發展。在人格塑造方面,第一:孔子提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像器物一樣只具備某一方面的用途,君子應以道義作為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他,用忠誠來完成它;第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第三:孔子認為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第四: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見的差別還在於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在學習方面,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這對於我國如今的教育改革有很重要的意義。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次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還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在學習目的上,孔子明確指出要學以致用,為國家和人民做實事。

在教育上,孔子的教育指導思想是:有教無類,即受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主張:因材施教;在教育的目的上,孔子看來,進行教育的目的淨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為,為當時的社會服務。

對於治國之道,孔子的治國的根本在於人倫綱常屬於封建社會的產物,對於當今社會發展無多大借鑑意義。孔子還指出治國的前提在於君子要嚴於律己,端正自己本身,以此來帶動下級,使之產生上行下效的效果。孔子認為處理國家大事要處處從大局著眼,重視選拔優秀人才,同時要重視富國富民,教育人民,注重立法規範人們的行為物。

《論語》是古人智慧的體現,其中有不少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借鑑,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糟粕,批判的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