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神話故事

名勝古蹟神話傳說

一跨文化交際指的是 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時,直接影響資訊準確傳遞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文化因素,為了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有必要探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神話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名勝古蹟神話傳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名勝古蹟神話傳說

名勝古蹟神話傳說篇一:觀音寺

觀音寺位於長安區樊村鄉鳳凰嘴北南樊村西,距西安約20公里。據《咸寧縣誌·祠祀考》載:"南樊村有觀音寺","觀音寺......在城南三十五里樊村裡。該寺背靠神禾原,面對滴水,與少陵原畔的興教寺遙遙相對。因祀奉觀音菩薩而得名。

史料記載:"樊村,村有五,當樊川中央,惟觀音寺琳宮堂幽。"據說在抗日戰爭以前,該寺尚有三座大殿。前殿為三開間,中供聖關公像,兩側為關平和周倉持刀站像。殿內有壁畫,畫為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中殿五大間,正中塑有如來佛金身像,佛像背後金光閃閃,頂上有金翅大鵬,口銜金丸,展翅欲飛,栩栩如生。後殿為五間大殿,較之前兩殿更加巨集偉壯觀。正中蓮雲上,供奉觀世音菩薩像,兩邊為眼光菩薩和送子菩薩像,兩側有十八羅漢像,塑工精細、姿態各異。十八羅漢身後有彩繪壁畫襯托,更顯法像莊嚴,如入仙境。該寺除以上三大殿外,寺東尚有一空院,中植花草竹木,並有墓圃,供寺僧勞作,遊人觀賞。寺後有二三十畝地,為寺田產,由僧人耕種,以供寺需。

抗日戰爭中,觀音寺大部分被駐軍拆毀,殘存殿宇,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殆盡。存物蕩然無存。今天,該寺遺址上為一座磚廠。

青禪寺位於長安區王莽鄉南寨村附近,始建於唐天寶元年(742),明成化二年(1466)重修,面積約6000平方米。東西兩側暴露於地表的建築倒塌堆積層厚約l.5米。現存唐代造像碑、明代成化二年(1466)重修青禪寺石碑各一通,明代石獅1對,石構件、龜趺、石佛像各一件。唐代造像碑,漢白玉質,高l.3米,寬0.55米,厚0.23米。碑陽浮雕8層,53尊小佛像(多數已殘),碑身中部文字已風蝕模糊,難以辨認。

天池寺,位於長安區太乙鎮蛟峪村東南側的蛟峪山上,因靠近"仰天池"而得名。始建於隋代,稱"龍池寺",唐初更名普光寺。至明代洪武(13681398)年間開拓御道,擴建為上、下兩院,當時有殿宇和僧舍百餘間。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硬山灰瓦頂,七架樑。殿內有人物、花卉壁畫;另存明正德八年(1513)鐵磬兩件,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鐵鐘一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普光上院碑"一通。殿前立明代"重修普光吉祥禪寺"殘碑一通。殿南有明正德八年建磚塔一座,為六角七層樓閣式,高20.3米,底層邊長2.3米;塔身飾有假板門、方窗和卷窗,層間疊澀出簷,施磚雕斗拱,額枋及菱角牙子,簷角綴風鈴;塔頂鐵質塔剎現已攔腰折斜。

名勝古蹟神話傳說篇二:頤和園的神話

清朝光緒年間,慈禧太后為了個人享樂,挪用建立海軍的幾百萬兩白銀修了頤和園。她傳下旨令:頤和園要修成“天上人間”。佛香閣象徵天宮,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龍王廟一帶便是人間了。既然有天河,當然還要有牛郎和織女。於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邊安置了一頭銅牛,以象徵牛郎;在石舫的旁邊又建了一座織女亭。銅牛身體朝東,而頭扭向西北,正衝著織女亭方向。這樣,以昆明湖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織女”的格局。從此,這頭銅牛就這樣朝朝暮暮遙望著“織女”,卻不得相聚。

有一年的七月初七,也就是天上的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這頭銅牛突然活了。它離開了原來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湖裡,向著織女亭的方向游去。怎奈昆明湖太大了,銅牛游到一半便沉了下去。人們趕忙稟報太后慈禧。慈禧開始不信,親自到十七孔橋一看:銅牛果然不見了。怎麼辦?“天河”邊不能沒有牛郎啊!於是下令仿照過去的銅牛趕製一隻,放在原來的地方。防它再跑,就用鐵鏈拴住。

到了第二年七月七,銅牛又動起來,眼看鐵鏈子也拴不住了,慈禧忙派手下幾個保鏢的壯漢將它拉住。幾個壯漢用盡全身力氣拼命拽著“牛”尾巴,由於用力過猛,“咔嚓”一聲,尾巴斷了。幸好這時有人拿來了更粗的鐵鏈,七手八腳最後總算將銅牛鎖住了。

從此,昆明湖邊便留下了一隻斷了尾巴的銅牛。

名勝古蹟神話傳說篇三:北京故宮的神話

傳說,當初劉伯溫修建北京城皇宮的時候,皇上和他的兒子燕王打算把宮殿修蓋得間量多點兒、大點兒,總覺得皇上住的地方應當特別華貴,不然就顯不出天子的尊嚴。這天,皇上正要傳旨宣劉伯溫,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劉伯溫來了。 劉伯溫一見皇上就說:“啟奏萬歲,臣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對臣說:‘你朝皇帝要修蓋皇宮,你告訴他!天宮寶殿是一千間,

凡間宮殿萬不可超過天宮。你還要告訴他,要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去保護凡間皇城,才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你要牢牢記住’。玉皇大帝說完這些話,就撲過來一陣白茫茫的香霧,一下就把臣嚇醒啦!” 皇上聽了覺著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劉伯溫去監造不到一千間,可還得跟天宮差不多間量的皇宮,並去請金剛、地煞來保護皇官。

劉伯溫領旨就辦去了,這事兒一下子就在北京城傳開了,老百姓都等著要看劉伯溫怎樣修蓋皇宮,怎樣去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這些神仙來保護皇宮 過了些日子,劉伯溫就把事兒全都辦好了。皇上一看那宮殿蓋得甭提有多華貴了,間量還真是不到一千間也差不多,再看宮院裡金光閃閃,好像有神仙鎮守。皇上愈看愈高興,當時傳旨,給劉怕溫加封晉爵,還賞賜了很多珠寶。外邦聽說劉伯溫請了天神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保護皇城,也就不敢興兵作亂了。

後來人們才知道,原來故宮裡的宮殿是九百九十九間半;天神三十六金剛就是宮殿門口擺著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宮裡的七十二條地溝。

名勝古蹟神話傳說篇四:象鼻山

相傳古時候天皇玉帝帶著天兵天將路過了廣西桂林,大家都知道神仙會變成凡人的狀態到凡間,但是由於眾多天兵天將的原因,他們路過的時候把桂林的房屋田地幾乎都踏平了。就在這個時候,天皇玉帝的隊伍裡面有一頭大象不幸的病倒在河岸附近,天皇和玉帝對於下屬的管理不太在乎,便棄之不管了,命令大隊伍繼續前行。然後在這個時候,桂林的一位醫術精湛的老醫生經過了河岸附近,看見了一頭大象病倒在那,非常可憐,由於憐憫之心,這位老醫生就替這隻大象治好。果然不出幾天,這隻大象精神奕奕,大象心裡非常感激這位老醫生,也想到既然天庭已經放棄了它,而它也想報恩,就決心留在了桂林,幫助桂林的老百姓重建家園。

就在此時,玉帝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生氣,就派遣了天兵天將來捉拿神象,想要治它的罪。由於神象的力量不弱,在雙方激戰了幾天後,神象也身受重傷,而且非常口渴,就在這個時候,它來到了灕江旁邊喝水,就在喝水的時候,托塔天王李靖看到神象背向它,於是就拔起寶劍,從神象後面插了一劍。大象大叫一聲之後並沒有倒下,而是穩穩地站在那兒,但此時的大象已經死了。就是這樣,大象永遠的站在了灕江旁邊,永遠地留在了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