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太原名勝聯

覺悟群生,人人瞻仰莊嚴相;
化通萬物,個個皈依方便門。

太原名勝聯

劉大鵬題奉聖寺
竹滿陽臺,林開棟宇山堂古;
雲飛僧寺,青護隋唐佛地深。

佚名題奉聖寺照壁
鸚鵡和鳴,福慧夙根傳桂子;
麒麟抱送,莊嚴佛果妙蓮花。

佚名題奉聖寺觀音神龕
寶筏渡迷津,蓮花承步,毒龍狂象隨時斬;
金繩開覺路,旃檀作像,意馬心猿頃刻除。

佚名題奉聖寺
兜率宮現白毫光,用刑修心,都意臻極樂世界;
般若臺坐紫金像,以津求道,誰果入不二法門。

佚名題奉聖寺
自奉聖奉建初唐,便來這奉聖寺中,時時奉聖;
西山西道雪嶺,寧拾此西山腳下,面面西山。

佚名題奉聖寺韋馱殿
佛法譚空,無慾而空,定於五倫外求空,卻便冤佛;
禪門寧靜,不染為靜,只在七情中討靜,即是解禪。

楊二酉題奉聖寺
 


崇善寺

崇善寺,位於太原市東南隅崇善寺街9號,創建於唐,寺內有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樸初題書“琅函寶相”匾額。崇善寺初名白馬寺,後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又改稱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的髮妻孝慈高皇后馬氏病逝。朱元璋的第三子晉恭王朱棡,是馬氏撫養成人的。為紀念其母高皇后,就在該寺舊址大事擴建,從洪武十六年(1383)動工,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成,歷時八載。當年崇善寺的盛景,可以從一幅現仍儲存在寺內的《崇善寺建築全圖》中看到。寺院南北長550米,東西長250米,寺內大雄寶殿居中,面寬九間,高達30米。殿堂樓閣、亭臺廊廡數近千間。清同治三年(1864)大部建築毀於火。現存崇善寺的區域性,包括山門、鐘樓、東西兩廂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大悲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頂,前簷安有隔扇,北面裝有板門,殿內設天花板,簷下有斗拱承託屋簷,瓦頂黃邊,瑰麗壯觀。殿內神臺上供千手千眼觀音及千缽文殊和普賢三尊巨像,像高8.5米,比例流暢,完好無損。殿宇和塑像,都為明初遺物。寺內還儲存有宋、元、明版藏經,大都有確切年代記載。門前鐵獅一對,明洪武時鑄造,神態威猛,筋骨雄健,為明代獅獸中的佳作。

千手千缽千華子;
大悲大智大願王。

隆蓮題崇善寺大悲殿
千聖萬賢齊拱手;
無量神祗皆低頭。

根通題崇善寺文殊殿
須知世事如棋局;
長養心田似海深。

力巨集題崇善寺佛室
堅固五根培十力;
掃除四相子三心。

力巨集題崇善寺精舍
客至莫嫌茶味淡;
僧伽不比世情濃。

佚名題崇善寺客堂
楊岐燈盞明千古;
寶樹青薑辣萬年。

佚名題崇善寺庫房


永祚寺

永祚寺,俗稱雙塔寺,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原市原城東南隅,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馬雙塔同時建立,“祚”,是賜福保佑的意思,寺廟依山而建,是萬曆年間縉紳學士在科舉制度下,為“昌文風”、“興文運”,以開太原文明而建立。寺院佈局和建築獨具特色。院子座南朝北,為南北走向,由前院、後院、塔院三部組成。前院牡丹滿園,被稱為太原的“小洛陽”。塔院兩大塔尤為突出,呈東南、西北走向,此走向是古人東南崇拜的反映,整個寺院為磚券無樑式建築。簷下斗拱、額柱、磚飾均為仿木結構,其雕工細膩,造型精緻,特別是大雄寶殿的磚飾與三聖閣的磚砌藻井,極為華麗,是明代磚仿木結構的代表作。雙塔現被定為太原市標誌,它們均高54米,八角13層,條樓閣式結構,全部用青磚磨砌而成,其造型優美風格古樸,被譽為晉陽奇觀。每年立夏之際,寺內明代特丹——紫霞仙率先開放,此時花團錦簇,生機勃勃,為太原勝景之一。穿過院帝東廂月門,是新建的書法碑廊,廊可以看到王羲之、王獻之、張旭、顏真卿、柳公權、蘇東坡、黃庭堅等歷代名家的書法碑刻《玉賢堂集古法帖》和《古寶賢堂法帖》等碑文200餘塊,明代崇幀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軍直至太原,登臨雙塔寺,寫下了著名的《詠雙塔寺》,它們更為雙塔寺增輝。

古寺古殿,古香添韻;
寶塔寶帖,寶墨留芳。

歐伯達題永祚寺
牡丹飄香,美哉樂土;
雙塔凌霄,換了人間。

袁旭臨題永祚寺二門
風藻無窮,帖愛寶賢花愛紫;
因緣有會,寺求永祚塔求雙。

張頷題永祚寺二門


天龍山普同塔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時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從此,天龍山聲名大振。天龍寺周圍密佈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鬆坪、鳳凰鬆、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跖旗石”三大景觀。沿著“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群。

歷劫修因,脫去五濁歸元淨;
平生悟蘊,曾經百鍊證真空。

佚名題天龍山普同塔
 


文廟

文廟,亦稱孔廟,太原文廟原在城西偏北。清光緒七年(1881),因汾水成災,文廟被毀,遂移建於崇善寺被焚的廢墟上,就是現在的文廟。 文廟的佈局,在全國已成定製。太原文廟佔地1.3萬平方米,廟前門的兩側為東西牌坊,均為木質穿鬥結構,山門前有漢白玉金水橋,橋下有蓄水池,正門人稱靈星門,門內為忠義祠,其後由南向北依次建有照壁、六角井亭、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和崇聖祠。院心寬廣,古木參天。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殿基為“凸”字形,前置石雕欄板,使大成殿更加舒朗壯觀。殿內正中供奉有身高約3米的孔聖人彩塑像,兩側有顏回等數十尊孔門弟子泥塑像。過去,在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日,地方上的文人學子,都要到文廟祭祀,並宰牛祭拜。文廟現為山西省博物館一部。

形上為道,形下為器;
今人與居,古人與稽。

佚名題文廟大成殿
作者聖,述者明,仰崇高萬仞宮牆,敬教勤學;
形上道,形下器,萃中外一時文物,強識博聞。

佚名題文廟
處萬國競爭世界,博古尤貴通今,搜尋遍遐陬,直同親歷全球,亞雨歐風鹹櫛沐;
萃千秋作述精華,物理無非道妙,文明開廣廈,偶幸來遊福地,賢關聖域即琅環。

佚名題山西博物館,位於文廟內


晉府

晉府,顧名思義,即山西省政府。位於太原市府東街101號。始建於北宋初期,迄今已渡過一千多個風雨春秋。千餘年來伴隨著改朝換代,歷經滄桑,屢經修繕、改建和擴建。一直為山西的政治中心,決策者的府第。北宋大將潘美曾在此紮營做帥府,後為州治,府治。金朝為河東路治。元代為行中書省治。明、清兩代統治者又將此院作為山西的巡撫衙門。辛亥革命後為閻錫山的督軍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綏靖公署。抗戰初為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太原淪陷後為日偽山西省行政公署所在地。日寇投降後,再度為閻錫山府署。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同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至今一直為省人民政府駐地。大院目前的建築是解放後人民政府在民國和日偽統治時期建築佈局的基礎上改建和擴建而成的。1986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己風群吏;
精心理庶民。

康熙賜山西巡撫蘇克濟[懸掛晉府大堂]
撫安千里路;
宣佈九宵恩。

康熙賜山西巡撫蘇克濟[縣掛晉府二堂]


貢院

太原貢院,始建於明正統十年(1445),雄踞起鳳街頭,揹負文瀛湖水(今兒童公園),後經數次修葺擴建,規制巨集敞,可容納八千士子同時應考。貢院正門懸“天開文運”匾額。院內建有“明遠樓”、“致公堂”等。貢院為舊時已取得秀才資格的學子考取舉人的場所。

秋色從西來,雁門紫塞;
明月幾時有,玉宇瓊樓。

張之洞集句題貢院明遠樓
場弄東西,兩道文光應射鬥;
簾分內外,一毫關節不通風。

明楊士奇題太原貢院


竇大夫祠

竇大夫祠,位於太原西北20公里處的上蘭村,汾河峽谷左側,是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竇抽所建。竇,字鳴犢,曾在狼孟(今陽曲黃寨)做過開渠利民的事業。據傳,孔子周遊列國,因仰慕竇,曾駕車來訪。可惜車到娘子關,聽說竇被趙簡子所殺,孔子在遺憾中驅車而去。宋代時,宋神宗加封竇為英濟侯,所以竇也稱英濟祠。竇大夫祠巍峨壯觀,祠內古柏蒼翠。竇抽塑像端坐大殿中央。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豐八年(1085)六月,祠為汾水所淹,遂北移重建。歷代都留有碑紀。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是元代至正三年(1343)重建,區域性還保留有宋金時期風格,結構簡煉而嚴謹,為金、元建築中所罕見。 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湧出,清澈見底,游魚可數,因水溫較低,人稱“寒泉”。與蒼柏古祠相輝映,饒有雅趣。“烈石寒泉”為太原名勝之一。宋代時,宋神宗加封竇為英濟侯,所以,竇祠也稱英濟祠。

太行峰巔,孔聖為誰留轍跡;
烈石山下,普賢遺澤及蒼生。

沈榮昌題竇大夫祠獻殿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佚名題竇大夫祠寒泉


其它勝蹟聯

聽訟四年,按刑律雖有專條,尤當察理準情,勤求民隱;
服官三晉,各職員豈無責任,所望奉公守法,力盡吾心。

佚名題山西高檢廳
訟庭咫尺即林泉,趁案牘餘閒,莫辜負滿園風月;
疊嶂崔巍當戶牗,喜亭臺高處,得恣觀四面雲山。

佚名題山西高檢廳
表裡山河,是唐叔封地;
光華日月,見漢宮威儀。

佚名題山西督軍署
文章氣節爭千古;
忠孝神仙本一途。

佚名題傅青主先生祠,位於東緝虎營,簡稱“ 傅先生祠”,亦稱“傅公祠”
論三晉人豪,跡異心同,風亮日永;
作百年師表,頑廉懦立,霜滿龕紅。

江叔海書題傅青主先生祠
舉朝洶洶,誰知討擒宸濠,此事已付王新建;
公論嘖嘖,試看總督甘陝,厥功何如楊應寧。

王惠題王瓊府,位於東街路面,該府第大門面街,五十年代時除門頂坍塌,樑柱、門額、大門框及門外兩旁八字菱牆尚存
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後學;
誦其詩,讀其書,友天下之士,尚論古人。

朱彝尊題晉陽書院,清順治十七年(1660)巡撫白汝海感於原三立祠頹廢不可收拾,就在府城東南侯家巷購地重建,名為“三立書院”。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意。雍正十一年更名“晉陽書院”
心修忠義;
志義齊仁。

劉墉題清真古寺,位於解放路東側,為二進院,有伊斯蘭教特有的建築,如大殿(禮拜殿)、講堂(講經堂)、水房(沐浴室)等
 

覺悟群生,人人瞻仰莊嚴相;
化通萬物,個個皈依方便門。

劉大鵬題奉聖寺
竹滿陽臺,林開棟宇山堂古;
雲飛僧寺,青護隋唐佛地深。

佚名題奉聖寺照壁
鸚鵡和鳴,福慧夙根傳桂子;
麒麟抱送,莊嚴佛果妙蓮花。

佚名題奉聖寺觀音神龕
寶筏渡迷津,蓮花承步,毒龍狂象隨時斬;
金繩開覺路,旃檀作像,意馬心猿頃刻除。

佚名題奉聖寺
兜率宮現白毫光,用刑修心,都意臻極樂世界;
般若臺坐紫金像,以津求道,誰果入不二法門。

佚名題奉聖寺
自奉聖奉建初唐,便來這奉聖寺中,時時奉聖;
唯西山西道雪嶺,寧拾此西山腳下,面面西山。

佚名題奉聖寺韋馱殿
佛法譚空,無慾而空,定於五倫外求空,卻便冤佛;
禪門寧靜,不染為靜,只在七情中討靜,即是解禪。

楊二酉題奉聖寺
 


崇善寺

崇善寺,位於太原市東南隅崇善寺街9號,創建於唐,寺內有中國佛教協會已故會長趙樸初題書“琅函寶相”匾額。崇善寺初名白馬寺,後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又改稱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的髮妻孝慈高皇后馬氏病逝。朱元璋的第三子晉恭王朱棡,是馬氏撫養成人的。為紀念其母高皇后,就在該寺舊址大事擴建,從洪武十六年(1383)動工,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成,歷時八載。當年崇善寺的盛景,可以從一幅現仍儲存在寺內的《崇善寺建築全圖》中看到。寺院南北長550米,東西長250米,寺內大雄寶殿居中,面寬九間,高達30米。殿堂樓閣、亭臺廊廡數近千間。清同治三年(1864)大部建築毀於火。現存崇善寺的區域性,包括山門、鐘樓、東西兩廂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大悲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重簷歇山頂,前簷安有隔扇,北面裝有板門,殿內設天花板,簷下有斗拱承託屋簷,瓦頂黃邊,瑰麗壯觀。殿內神臺上供千手千眼觀音及千缽文殊和普賢三尊巨像,像高8.5米,比例流暢,完好無損。殿宇和塑像,都為明初遺物。寺內還儲存有宋、元、明版藏經,大都有確切年代記載。門前鐵獅一對,明洪武時鑄造,神態威猛,筋骨雄健,為明代獅獸中的佳作。

千手千缽千華子;
大悲大智大願王。

隆蓮題崇善寺大悲殿
千聖萬賢齊拱手;
無量神祗皆低頭。

根通題崇善寺文殊殿
須知世事如棋局;
長養心田似海深。

力巨集題崇善寺佛室
堅固五根培十力;
掃除四相子三心。

力巨集題崇善寺精舍
客至莫嫌茶味淡;
僧伽不比世情濃。

佚名題崇善寺客堂
楊岐燈盞明千古;
寶樹青薑辣萬年。

佚名題崇善寺庫房


永祚寺

永祚寺,俗稱雙塔寺,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原市原城東南隅,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馬雙塔同時建立,“祚”,是賜福保佑的意思,寺廟依山而建,是萬曆年間縉紳學士在科舉制度下,為“昌文風”、“興文運”,以開太原文明而建立。寺院佈局和建築獨具特色。院子座南朝北,為南北走向,由前院、後院、塔院三部組成。前院牡丹滿園,被稱為太原的“小洛陽”。塔院兩大塔尤為突出,呈東南、西北走向,此走向是古人東南崇拜的反映,整個寺院為磚券無樑式建築。簷下斗拱、額柱、磚飾均為仿木結構,其雕工細膩,造型精緻,特別是大雄寶殿的磚飾與三聖閣的磚砌藻井,極為華麗,是明代磚仿木結構的代表作。雙塔現被定為太原市標誌,它們均高54米,八角13層,條樓閣式結構,全部用青磚磨砌而成,其造型優美風格古樸,被譽為晉陽奇觀。每年立夏之際,寺內明代特丹——紫霞仙率先開放,此時花團錦簇,生機勃勃,為太原勝景之一。穿過院帝東廂月門,是新建的書法碑廊,廊可以看到王羲之、王獻之、張旭、顏真卿、柳公權、蘇東坡、黃庭堅等歷代名家的書法碑刻《玉賢堂集古法帖》和《古寶賢堂法帖》等碑文200餘塊,明代崇幀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軍直至太原,登臨雙塔寺,寫下了著名的《詠雙塔寺》,它們更為雙塔寺增輝。

古寺古殿,古香添韻;
寶塔寶帖,寶墨留芳。

歐伯達題永祚寺

標籤:名勝 太原